《卫生统计学》试卷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答案

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试卷

2004年5月31日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标准正态分布的中位数为________A

A. 0

B. 1

C. 0.5

D. 与标准差有关

2. 2检验能分析 D

A.两样本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B. 多个样本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C. 两有序分类变量的关联性

D. 以上都对

3.医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D

A. 对照

B. 随机

C. 重复

D. 以上均正确

4.以下关于二项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D

A. 二项分布要求随机试验仅有两个互相对立的结果,每次试验间是互相独立的;

B. 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恒定不变的;

C. 从一个装有10个白球和1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放回袋中,重复10次,作为一次试验。若以摸出白球作为阳性,则每

次试验的阳性率服从二项分布;

D. 虽然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不变的,但在样本含量比较大,且阳性率和阴性率均不太小时,也可以近似利用二项分布的原理来解决阳性率有微弱改变时的有关问题。如从一个装有5000个白球和500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不放回袋中,重复10次,作为一次试验。可以近似利用二项分布的有关原理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5.关于正态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B

A.仅仅标准正态分布其曲线下面积才为1;

B.在横轴上,从负无限大到1.96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975;

C.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抽样,不管其样本含量有多大,其样本均数均服从正态分布;

D.以上都不对。

6.各观察值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不为0的常数后。A

A. 均数改变, 标准差不变

B. 均数不变, 标准差改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7.要研究鼻咽癌患者、眼病患者和正常人血型的构成比是否有不同,采用三组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构建一个3行4列的R*C表后,其卡方值的自由度为________B

A.8 B.6 C.4 D.跟样本含量有关

8.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按照α=0.05的水准拒绝H0,此时若推断有错,则错误的概率为________ A

A.0.05 B.0.10 C.0.95 D.0.90

9.下列分布中________的均数等于方差。C

A.标准正态分布B.二项分布C.Poisson分布D.F分布

10.根据以往经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01,在某地随机抽查400名新生儿,至少有4人异常的概率为_______ C

A.P(1)+P(2)+P(3)+P(4)

B. P(0)+P(1)+P(2)+P(3)+P(4)

C. 1-P(0)-P(1)-P(2)-P(3)

D. 1-P(0)-P(1)-P(2)-P(3)-P(4)

11.三组样本均数的比较,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再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于是_______ B

A.三组样本来自于同一总体

B.第一组和第三组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总体,但尚无法判断第二组究竟来自于哪个总体

C.第二组来自的总体位于第一组和第三组所来自的总体之间

D.该两两比较为模糊结论,说明计算中发生了错误。

12.下面关于直线相关与回归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回归系数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强

B.相关系数为0,说明两个变量间无关

C.两组资料,第一组相关系数小于第二组,说明第二组的相关程度强于第一组D.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在样本含量一定时,越有可能在对相关关系是否存在的假设检验中拒绝H0。

13.下面关于假设检验的说法,正确地是 D

A.在P值大于检验水准时,我们可以接受H0

B.在两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中,P值越小,说明两个总体率差得越大。C.若发现双侧检验不能拒绝H0,可以进行单侧检验提高检验效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对两个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的是________ A

A. 处理因素的作用

B. 抽样误差

C. 测量误差

D.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

15.关于样本含量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标准差逐渐变小

B.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标准误逐渐变大

C.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参考值范围越来越稳定

D.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可信区间越来越稳定

16.R*C表周边合计不变时,实际频数若有改变,理论频数_______ C A.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不知道

17.计算某地某时期某病的病死率,应注意D

A.分母是该时期该地平均人口数

B.分子是该时期该地所有死亡数

C.分子是该时期该地该疾病病人的死亡数D. 分子是该时期该地该疾病病人的因该病的死亡数

18.X1~Poisson(μ1),X2~Poisson(μ2),则________ C

A.X1-X2~Poisson(μ1-μ2)

B.X1+X2~Poisson(μ1+μ2)

C.A与B均对

D.A与B均不对

19.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20.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2.58σ的面积为________92.5 A. 95% B. 49.5% C. 99% D. 97%

二、分析计算题(共40分)

1. (10分) 用克矽平雾化吸入治疗矽肺患者7人,疗前疗后分别测得血清粘蛋白,

结果如下(单位mg/L)。

患者 1 2 3 4 5 6 7

疗前65 73 73 30 73 56 73

疗后34 36 37 26 43 37 50

. ttest x1=x2

Paired t test

------------------------------------------------------------------------------

Variable | Obs Mean Std. Err. Std. Dev. [95% Conf. Interval]

---------+--------------------------------------------------------------------

x1 | 7 63.28571 6.058109 16.02825 48.46206 78.10937

x2 | 7 37.57143 2.81879 7.457818 30.6741 44.46876

---------+--------------------------------------------------------------------

diff | 7 25.71429 4.3737 11.57172 15.01223 36.41634

------------------------------------------------------------------------------

Ho: mean(x1 - x2) =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

t = 5.8793 t = 5.8793 t = 5.8793

P < t = 0.9995 P > |t| = 0.0011 P > t = 0.0005

(1) 该研究属于什么设计?

配对设计

(2) 该资料中,疗前、疗后的血清粘蛋白均数分别是多少?标准差为多少?疗前:均数68.28571,标准差16.02825

疗后:37.57143 7.457818

(3) 疗前、疗后的血清粘蛋白平均相差多少?差值的标准差为多少?差值均数

的95%可信区间是多少?

差值均数:25.71429,标准差11.57172,可信区间15.01223 36.41634 mg/l

(3) 能否认为治疗会引起患者血清粘蛋白的改变?(列出详细步骤,并下结论) H0:治疗不会引起血清蛋白的改变

H1:治疗会引起血清蛋白的改变

α=0.05

配对t检验t=5.8793

P= 0.0011

有统计学差异,拒绝H0,接受H1认为治疗会引起血清蛋白的改变

2. (10分)要比较四种强心剂的毒性。将稀释过的药物注入麻醉的豚鼠体内,记录导致豚鼠死亡时药物的剂量。每种药物各进行了10次试验,事先已经采取了有关的措施以保证每只豚鼠试验时环境和测量方法尽量相同。实验结果如下:

药物样本含量豚鼠死亡时药物的剂量

1 10 29,28,23,26,26,19,25,29,26,28

2 10 17,25,24,19,28,21,20,25,19,24

3 10 17,16,21,22,23,18,20,17,25,21

4 10 18,20,25,24,16,20,20,17,19,17

(1)该实验属于什么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

(2)完成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SS df MS F P

组间249.88 0.0002

组内350.90 9.74

总变异15.40

(3)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写出假设检验的检验假设,并下结论。

H0:四种强心剂的毒性相同

H1:四种强心剂的毒性不同

α=0.05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002

P<0.05,拒绝H0,接受H1,认为四种强心剂的毒性不同

(4) 还能作什么分析

两两比较

3 (10分)10名79岁正常老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定值如下(单位mmHg),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舒张压(X) 76768081848489918778

收缩压(Yl) 114120136138141143163160143125

散点图如下

100

11012013014015016017075

80

8590

95

舒张压(X)

收缩压(Y )

Stata 的输出结果如下。

. corr y x

| y x -------------+------------------ y | 1.0000

x | 0.9578 1.0000

. reg y x

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10 -------------+------------------------------ F( 1, 8) = 88.83 Model | 2055.02393 1 2055.02393 Prob > F = 0.0000 Residual | 185.07607 8 23.1345087 R-squared = 0.9174 -------------+------------------------------ Adj R-squared = 0.9071 Total | 2240.1 9 248.9 Root MSE = 4.8098

------------------------------------------------------------------------------ y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 x | 2.853407 .3027509 *** **** 2.155262 3.551552 _cons | -97.39144 25.05344 -3.89 0.005 -155.1648 -39.61811 ------------------------------------------------------------------------------

(1) X与Y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写出假设检验的详细步骤,并下结论)

H 0:X与Y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H 1:X与Y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α=0.05 r=0.9578 t= 9.4249585 P<0.05

P<0.05,拒绝H0,接受H1,认为X与Y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2) 写出回归方程。该方程的假设检验结果如何?

Y=2.8534x-97.19344

该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3) X=85mmHg时,Y的估计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145.344mmHg

表示当舒张压为85mmHg时,估计收缩压平均值为145.344mmHg

(4) 该回归方程的剩余标准差为多少?说明什么含义?

4.8098,表示扣除x的影响后,y的变异。

(5) 回归系数的t检验的自由度是多少?

8

(6) 在建立回归方程之后,有人要用它来预测一位舒张压为105mmHg的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就他的做法提出你的观点。

不可,只可内推,不可外延。

4 (4分)某牧区观察慢性布鲁氏病患者植物血凝素(PHA)皮肤试验反应,问活动型与稳定型布鲁氏病患者PHA阳性反应率有无差别(写出详细步骤)。

分型阳性阴性合计

活动型 1 14 15

稳定型 3 7 10

提示:四格表周边合计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组合的确切概率如下。

0.0166 0.1423 0.3735 0.3597 0.1079

H0:活动型与稳定型布鲁氏病患者PHA阳性反应率无差别

H1:活动型与稳定型布鲁氏病患者PHA阳性反应率有差别

α=0.05

用确切概率法

P=0.0166+0.1079>0.05

P>0.05,不拒绝H0,认为活动型与稳定型布鲁氏病患者PHA阳性反应率无差别

5(6分)观察局部温热治疗移植肿瘤小鼠的疗效,以小鼠的生存天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如下。问:局部温热治疗对移植肿瘤小鼠的生存天数是否有影响?

实验组(g=1) 对照组(g=2)

生存日数秩次生存日数秩次

10 9.5 2 1

12 12.5 3 2

15 15.5 4 3

15 15.5 5 4

16 17 6 5

17 18 7 6

18 19 8 7

20 20 9 8

23 21 10 9.5

>90 22 11 11

12 12.5

13 14

(1)对该资料进行编秩,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2)两组的理论秩和分别为多少?

实验组的理论秩和为115,对照组的理论秩和为138

(3)根据Stata的输出结果,作出统计推断。

. ranksum x , by(g)

Two-sample Wilcoxon rank-sum (Mann-Whitney) test

g | obs rank sum expected

---------+---------------------------------

1 | 10 170 115

2 | 12 8

3 138

---------+---------------------------------

combined | 22 253 253

unadjusted variance 230.00

adjustment for ties -0.39

----------

adjusted variance 229.61

Ho: x(g==1) = x(g==2)

z = 3.630

Prob > |z| = 0.0003

H0:两组温热治疗时小鼠的生存天数得分部相同;

H1: 两组温热治疗时小鼠的生存天数得分布不相同;

α=0.05

P=0.0003

P=0.0003 ,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故可认为两组温热治疗时小鼠的

生存天数得分布不相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描述数值变量资料(计量资料)的集中程度有哪些指标,有何适用条件?答:均数,应用甚广,最适用于单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

资料,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中位数及百份位数,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尤其适用于偏态分布的资料,或分布不明或分布末端无确定值。

2简述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其概率的大小用α表示,α可取单尾或双尾,架设检验是研究者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确定α的大小。

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其概率的大小用β来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在进行架设检验时一般并不知道,须在已知两总体的差值,检验水准α以及样本含量的情况下,才能算出。

1-β成为检验效能,其意义是党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的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α越小β越大,反之α越大β越小,同时控制两类错误的方法只有增加样本含量。

3以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为例,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如果H0假设成立,则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应该比较接近,如果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相差较大,超出了抽样误差所能解释的范围,则可认为H0假设不成立,计量样本对应的总体率不相等。

4某地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的95%可信区间为116.2~130.1(g/L),表示什么意义?该地1岁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95%的参考值范围为111.2~135.1(g/L),又说明了什么含义?

答:某地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的95%可信区间为116.2~130.1(g/L)是指每100个样本所算得的95%可信区间,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包含了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总体均数。

1岁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95%的参考值范围为111.2~135.1(g/L)的含义是95%的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在111.2~135.1(g/L)范围内。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18分) 1.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 单向导电性 。 2.如果变压器二次(即副边)电压的有效值为10V ,桥式整流后(不滤波)的输出电压为 9 V ,经过电容滤波后为 12 V ,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14 V 。 3.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信号u I1u I2,则输出电压,u O 0 ;若u I1=100V ,u I 2 =80V 则差模输入电压u Id = 20 V ;共模输入电压u Ic = 90 V 。 4.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当有用信号频率低于10 Hz 时,可选用 低通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 kHz 时,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希望抑制50 Hz 的交流电源干扰时,可选用 带阻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为某一固定频率,可选用 带通 滤波器。 5.若三级放大电路中A u 1A u 230dB ,A u 320dB ,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80 dB ,折合为 104 倍。 6.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 CQ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 DC = 0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78.5%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7.集成三端稳压器CW7915的输出电压为 15 V 。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空(20分) 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A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 2.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所示,该管为( D )。 A .P 沟道增强型MOS 管 B 、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C 、N 沟道增强型MOS 管 D 、N 沟道耗尽型MOS 管 3.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C )。 A .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 4.在图示电路中,R i 为其输入电阻,R S 为常数,为使下限频率f L 降低,应( D )。 A . 减小C ,减小R i B. 减小C ,增大R i C. 增大C ,减小 R i D. 增大C ,增大 R i 5.如图所示复合管,已知V 1的1 = 30,V 2的2 = 50,则复合后的约为( A )。 A .1500 B.80 C.50 D.30 6.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两部分电路组成,即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D )。 A.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B.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C.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7.已知某电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示,该电路可能是( A )。 A.积分运算电路 B.微分运算电路 C.过零比较器 D.滞回比较器 0 i D /mA -4 u GS /V 5 + u O _ u s R B R s +V CC V C + R C R i O t u I t u o 4题图 7题图 V 2 V 1

卫生统计学第7版

卫生统计学(本科预防)(第7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 第二节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动 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第四节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图 第二节描述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 第三节描述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第四节描述分布形态的统计指标 第五节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六节统计内容的报告与中英文表达 第七节案例讨论 第八节计算机实验 第九节小结 第三章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定性变量的频率分布 第二节常用相对数指标 第三节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第四节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五节粗率的标准化法 第六节动态数列及其指标 第七节定性变量统计图 第八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第九节案例讨论 第十节计算机实验 第十一节小结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第一节二项分布 第二节Poisson分布 第三节正态分布 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第五节案例讨论 第六节计算机实验 第七节小结 第五章参数估计基础 第一节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第二节t分布 第三节总体均数及总体概率的估计 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第五节案例讨论 第六节计算机实验 第七节小结 第六章假设检验基础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第二节t检验 第三节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资料的z检验第四节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 第五节假设检验的功效 第六节正态性检验 第七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第八节案例讨论 第九节计算机实验 第十节小结 第七章方差分析基础 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方差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第四节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 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第六节案例讨论 第七节计算机实验 第八节小结 第八章χ2检验 第一节独立样本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第二节多个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第三节配对设计资料的χ2检验 第四节列联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 第五节χ2检验用于拟合优度检验 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第七节案例讨论 第八节计算机实验 第九节小结 第九章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第一节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第二节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第三节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汇总(印)

最佳选择题 1.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以上都对 3.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以上都不是 5.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 :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 B.8-15 C.10-30 D.15-20 E.>20 9.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0.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 x σ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14. 2.58X X S ±表示: A.95%的正常值范围 B.95%的可信区间 C.99%的正常值范围

《卫生统计学》试卷(3)答案

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试卷 2004年5月31日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标准正态分布的中位数为________A A. 0 B. 1 C. 0.5 D. 与标准差有关 2. 2检验能分析 D A.两样本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B. 多个样本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C. 两有序分类变量的关联性 D. 以上都对 3.医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D A. 对照 B. 随机 C. 重复 D. 以上均正确 4.以下关于二项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D A. 二项分布要求随机试验仅有两个互相对立的结果,每次试验间是互相独立的; B. 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恒定不变的; C. 从一个装有10个白球和1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放回袋中,重复10次,作为一次试验。若以摸出白球作为阳性,则每次试验的阳性率服从二项分布; D. 虽然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不变的,但在样本含量比较大,且阳性率和阴性率均不太小时,也可以近似利用二项分布的原理来解决阳性率有微弱改变时的有关问题。如从一个装有5000个白球和500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不放回袋中,重复10次,作为一次试验。可以近似利用二项分布的有关原理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5.关于正态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B A.仅仅标准正态分布其曲线下面积才为1; B.在横轴上,从负无限大到1.96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975; C.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抽样,不管其样本含量有多大,其样本均数均服从正态分布; D.以上都不对。

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测量二极管(小功率)的管脚极性时,万用表的电阻档应选( )。(2 分) A.R×1 B.R×10 C.R×100或R×1k D.R×10k 2.测量二极管反向电阻时,若用两手将两管脚捏紧,其电阻值会( )。(2 分) A.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变小 D.不变 3.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相差( )。(2 分)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无差别最好 D.无要求 4.用万用表R×100Ω挡来测试二极管,其中( )说明管子是好的。(2 分) A.正、反向电阻都为零 B.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 C.正向电阻为几百欧,反向电阻为几百千欧 D.反向电阻为几百欧,正向电阻为几百欧 5.变容二极管工作时,应加( )。(2 分) A.反向电压 B.正向电压 C.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 6.把电动势为1.5V的干电池的正极直接接到一个硅二极管的正极,负极直接接到硅二极管的负极,则该管( )。(2 分) A.基本正常 B.击穿 C.烧坏 D.电流为零 7.在电路中测得某二极管正负极电位分别为3V与10V,判断二极管应是( )。(2 分) A.正偏 B.反偏 C.零偏

8.2AP9表示( )。(2 分) A.N型材料整流管 B.N型材料稳压管 C.N型材料普通管 D.N型材料开关管 9.变容二极管常用在( )电路中。(2 分) A.高频 B.低频 C.直流 10.用于整流的二极管型号是( )。(2 分) A.2AP9 B.2CW14C C.2CZ52B D.2CK84A 二、判断题 11.( )发光二极管可以接收可见光线。(2 分) 12.( ) 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一定截止。(2 分) 13.( )当反向电压小于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当反向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后,其反向电流迅速增加。(2 分) 14.( )PN结正向偏置时电阻小,反向偏置时电阻大。(2 分) 15.( )有两个电极的元件都叫二极管。(2 分) 16.(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2 分) 17.( )光电二极管可以将光信号转化成为电信号。(2 分) 18.( )PN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不能导电。(2 分) 19.( )二极管是线性元件。(2 分) 20.(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一定导通。(2 分) 三、填空题 21. 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V,锗二极管的为V;导通管压降,硅管为V,锗管为V。(4 分) 22.PN结正偏时,P区接电源的极,N区接电源的极;PN结反偏时,P区接电 源的极,N区接电源的极。(4 分)

卫生统计学试卷(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 考试时间:_______ ___ (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 算术均数适用于:( ) A. 偏态分布资料 B. 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C.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D. 以上都不是 E. 正态分布资料 2. 某医生在进行科室病例资料统计时,拟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资料:( ) A. 性质不同的变量值 B. 差异相同的变量值 C. 性质相同的变量值 D. 个体差异较大的变量值 E. 个体差异较小的变量值 3.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 正态分布 B. 正偏态分布 C. 不对称分布 D. 偏态分布 E. 负偏态分布 4. 样本含量的估计是( )。 A. 不必估计,调查整个总体最好 B. 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的最少例数 C.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D.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E. 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 5. 标化后的总死亡率:( ) A. 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B. 以上都不对 C. 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D. 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E. 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6.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B. 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C. 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D. 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E. 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7. 计算某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宜用:( ) A. 四分位数 B. 几何均数 C. 相对数 D. 中位数 E. 均数 8. 变异系数是表示资料的:( ) A. 对称分布 B. 平均水平 C. 相对变异 D. 集中趋势 E. 变异数 9. 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 ) A.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B.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 C. 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D. 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E. 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10. 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 A. 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B. 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C. 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 使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围:全册 :高等教育版次:第2版 学校名称: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填空题 1、二极管最主要的电特性是,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稳压二极管与负载并联,稳压二极管与输入电源之间必须加入一个。 2、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是,,。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耦合方式的放大器。 3、已知某两级放大电路中第一、第二级的对数增益分别为60dB和20dB, 则该放大电路总的对数增益为dB,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4、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效率最低的电路为,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常采用电路。 5、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是Aud= 、R id= 、K CMR= 、R O = 6、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05输出电压V,CW7915输出电压V。 7、74LS系列的TTL与非门电路常使用的电源电压为V,一般要求其输出高电平电压大于等于V,输出低电平电压小于等于V,CMOS集成门电路的电源电压在V 围均可正常工作,建议使用V电源供电。 8、晶体三极管截止时相当于开关,而饱和时相当于开关。 9、异或门的逻辑功能是:当两个输入端一个为0,另一个为1时,输出为_____;而两个输入端均为0或均为1时,输出为_____。 10、已知某触发器的真值表如下(A、B为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所示,其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为。

真值表 A B Q n+1说明 0 0 Q n保持 0 1 0 置0 1 0 1 置1 1 1 Q n翻转 二、单选题 1、下列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极性的正确步骤是()。 a.用万用表红黑表笔任意测量二极管两引脚间的电阻值。 b.将万用表的电阻挡旋钮置于R×100或R×1k挡,调零。 c.以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二极管一端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二极管一端为负极。 d.交换万用表表笔再测一次。如果二极管是好的,两次测量的结果必定一大一小。 A.abcd B. badc C. cdab D. bcda 2、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正确的接法是()。 3、某NPN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当VCE=6V,其电流放大系数β为()

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4.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随机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P越接近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习惯上将P≤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视为不发生。 6.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11.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个病人的天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 12.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 表示。 13.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 14.中位数(median)Md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 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 15.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16.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卫生统计学试卷B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 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抑或试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 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 B. 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C. 研究者的工作属性 D. 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 E. 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 2. 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 )。 A. 普通线图 B. 直方图 C. 复式直条图 D. 直条图 E. 半对数线图 3.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 A.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 ) A. 39 B. 40 C. 20 D. 19 E. 38 5. 标化后的总死亡率:( ) A. 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B. 以上都不对 C. 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D. 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E. 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6. 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一般分组数目为:( ) A. 8~15组 B. 15~20组 C. 5~10组 D. 10~15组 E. 随便分几组 7.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 偏态分布 B. 不对称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负偏态分布 E. 正态分布的资料 8. 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 A. 有序分类资料 B. 离散型资料 C. 无序分类资料 D. 数值变量资料 E. 集中型资料 9. 120名10岁男孩身高资料是:( ) A. 定量不连续资料 B. 定性连续资料 C. 定性二分类资料 D. 定量连续性资料 10. 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 A. 标准差 B. 算术均数 C. 四分位数间距 D. 中位数 E. 方差 11.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犯第二类错误最小:( ) A. α=0.02 B. α=0.01 C. α=0.05 D. α=0.15 E. α=0.1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卷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2题,合计 33 分) 1、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成的电路模型图称为,它只反映电路中电气方面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便于对电路进行和。 2、在实际电路中,负载电阻往往不只一个,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是、、。 3、在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基尔霍夫电流第一定律又称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假若注入节点A的电流为5A和-6A,则流出节点的电流I 出= A 。 4、电路中常用的四个主要的物理量分别是、、、。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 5、在实际应用中,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分为电路和电路。凡是能运用电阻串联或电阻并联的特点进行简化,然后运用_________求解的电路为_____;否则,就是复杂电路。 6、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 7、电磁力F的大小与导体中 ____的大小成正比,与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 ________及导体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即表达式为:________ ,其单位为:______ 。 8、凡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动势,统称交流电。而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通常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0、已知一正弦交流电压为u=2202sin(314t+45°)V,该电压最大值为__________ V,角频率为__________ rad/s,初相位为________、频率是______ Hz周期是_______ s。 11、我国生产和生活所用交流电(即市电)电压为 _ V。其有效值为 _ V,最大值为____ V,工作频率f=____ __Hz,周期为T=_______s,其角速度ω=______rad/s,在1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是________次。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 20 分 1、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时,电路中既没有电流,也没有电压。(_) 2、理想的电压源和理想的电流源是不能进行等效变换。(_) 3、对于一个电源来说,在外部不接负载时,电源两端的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动势的大小,且 方向相同。(_) 4、在复杂电路中,各支路中元器件是串联的,流过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_) 5、用一个恒定的电动势E与内阻r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电压源。(_) 6、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_) 7、将一根条形磁铁截去一段仍为条形磁铁,它仍然具有两个磁极. (_ ) 8、磁场强度的大小只与电流的大小及导线的形状有关,与磁场媒介质的磁导率无关(_)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下列那个就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就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总体应该就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抽样误差就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与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就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E.S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试卷A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成人专科学年第二学期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任课老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 A。; 2、欧姆定律:买了一个日光灯,功率P=40W,电压220V,I= A . 因为它的功率 因数只有0.5,应该在它的两端并联可以其提高功率因数。 3、电路如图,其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参数: U AB= V ;R AB= Ω; 4、单相交流电路: 已知:0 2202sin(31460) u t V =+;则有效值U= V;频率是 HZ。 5、对称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相电压是220V,线电压为: V; 6、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S= 。 7、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是: 8、三极管的放大条件是: 9、判断R F的反馈类型:。 10、组合电路如图,输出F= 。 11、三端集成稳压器W7809能够输出 V电压。 12、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则中线的作用为。 13、能实现F=0 的逻辑门是。 14、可以实现Q Q n= +1的电路是:。 装 订 线

15、安全电压是: V。 16、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该连接到。 17、变压器铁心有:两种损耗。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的表达式?其中cos 被称为什么?答: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哪些? 答: 3、画出接触器的线圈符号及触头的符号。 答: 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U2 =20V,则输出平均电压U O =?若一个二极管开路,则输出平均电压U O =? 答: 5、变压器有几个功能?写出表达式。 答: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 ? A.不能用甲地数据 ? B.不能用乙地数据 ?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 E.以上都不对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A.随机化、对照、盲法 ? B.随机化、盲法、配对 ? C.随机化、重复、配对 ? D.随机化、齐同、均衡 ? E.随机化、对照、重复 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0.9,对该资料拟 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 A.IQ得分 ? B.心率 ? C.住院天数 ? D.性别 ? E.胸围 5、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g/L)。欲比较男 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 *c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 ?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 A.四位分数间距 ? B.标准误 ? C.变异系数 ? D.百位分数 ? E.中位数 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 ? A.个体 ? B.全部观察值 ? C.随机因素 ? D.处理因素 ?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0、生存分析中的结果变量是() *d ? A.生存时间 ? B.寿命表法生存曲线呈阶梯型 ? C.生存率 ? D.生存时间与随访结局 ? E.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11、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 ? A.率 ? B.标准化率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54. 154.056.9 57.755. 558.355. 453.857. 751.353. 857.354. 852.155. 354.854.7 53.457. 153.155. 951.454. 656.161. 859.356. 859.8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 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0~ 4.24.045~ 2.42.7 5~ 3.23.150~ 2.12.4 10~ 4.44.255~ 1.2 2.2 15~ 5.55.360~ 1.3 2.4 20~

5.15.265~ 1.11.4 25~ 6.06.170~ 0.81.2 30~ 4.34.575~ 0.50.9 35~ 3.23.380~ 0.20.5 40~ 2.32.585~ 0.1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 14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 概率P=0,则表示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7.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 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B 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 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 问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愈 8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5. 治疗结果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计数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A 有价值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显效 23 B C 等级资料 41 人, 好转 6 D 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如下: 恶化 3 E 有序分类资料 计量资料 C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E 典型部分 C 无序分类资料 死亡 1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