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

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

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 Cl

-

HNO 3==H + + NO 3- H 2SO 4==2H + + SO 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 OH

-

NaOH==Na + + OH - Ba(OH)2==Ba 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 3==K + + NO 3

-

Na 2SO 4==2Na + + SO 42- BaCl 2==Ba 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 .

5H 2O )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 2 、CO 、SO 2、H 2S 、NO 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

SO 2(二氧化硫)、SO 3(三氧化硫)、NO (一氧化氮)、 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

MnO 4-(高锰酸根)、MnO 42-(锰酸根)、PO 43-(磷酸根)、Cl -(氯离子)、

HCO 3-(碳酸氢根)、HSO 4-(硫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

H 2PO 4-(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

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 Mg 2+(镁离子)、Al 3+(铝离子)、Zn 2+(锌离子)、Fe 2+(亚铁离子)、

MnO 2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

(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 + + + + + + + +

+ + + + + + + + + + Fe 3+

(铁离子)、Cu 2+

(铜离子)、Ag +

(银离子)、Ba 2+

(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 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

②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 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 F 2(氟气)、Cl 2(氯气)、Br 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 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 4(高锰酸钾)、K 2MnO 4(锰酸钾)MgSO 4(硫酸镁)、CaCO 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

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层再排外层 直接由原子

构成的单质 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稀有气体的可加多个

“气”字或不加也可)

读:气体单质在其元素

名称后加多个“气”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8电子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

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7,溶

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

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物质的结构: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物质

化合物

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 单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宏观组成 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微 观 构 成 核外电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质子(+) 中子(0) 化学式 由原子构成

结构

表示方法

原子核 分类

无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酸

混合物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

C

A

B a

b

c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

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 .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13、

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

[固+液]

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 2) 氢气(H 2) 二氧化碳(CO 2)

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升高(或降低)温度

加入溶剂、降低(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符号前有数字时符

号所表示的粒子

元素符号:原子 :分子 :离子 如:5CO 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 如:4Mg 2+

只表示4个镁离子

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 如: 钙离子:Ca 2+

如: 氢原子:H

如: 二氧化碳分子:CO 2 如正二价的镁元素:Mg +2

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 2,O 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 2; 两个钙离子:2Ca 2+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

单质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种元素组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

构成

分化 离子

得或失电子

直接结合

物 质

聚集

结合

16、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

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江苏省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江苏省2014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3.(2分)(2014?南京)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B.铁C.硅D.氧 选:D. 15.(2分)(2014?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A错误;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错误; 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故C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D错误. 故选:C. 35.(7分)(2014?苏州)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 (1)氯化钠晶体是由Na+、Cl﹣(填微粒符号)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的缘故.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200g. (3)某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试列式计算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S(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1)氯化钠晶体是由Na+、Cl﹣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 (2)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质量:=200g; (3)由题意可得,=26%; 解得:S=35.1g 答案:(1)Na+、Cl﹣;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 (2)200; (3)35.1g. 4.(2分)(2014?连云港)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专题训练(含解析)

2020届中考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选题 1.“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4.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 5.29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5.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 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6.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C.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7.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8.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酸碱中和反应 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D.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9.氢气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11.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全册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 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 验):4P + 5O2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Hg+ O2 ↑ 14. 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2KMnO4K2MnO4 + MnO2 + O2↑ 15.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 分解反应: 2H2O2MnO22H2O+ O2 ↑(实验 室制氧气原理2) 16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2KClO3 MnO22KCl+3O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8.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2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1.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2.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5.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2Cu + CO2↑ 26.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7.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 CO2 28.煤炉的中层:CO2 + C高温2CO 29.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 + O2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30.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3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3.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 + CO2↑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化 学 (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a 23 —O 16 —Cl 35.5 —Ca 40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 A .氢 B .氧 C .钙 D .铁 2.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 A B C D 3.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 A .塑料 B .棉花 C .涤纶 D .不锈钢 4.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 ) A .铁 B .银 C .铜 D .铝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生活中节约用水 C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6.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序数为25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B C D 8.碳酸钠的俗称是 ( ) A .烧碱 B .消石灰 C .纯碱 D .小苏打 9.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 A .隔绝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清除可燃物 D .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0.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 .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 .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 .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 .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 .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B .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 C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D .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13.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 .在a 、b 、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 时所得溶液的pH 越大 B .在a 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 .在a 、b 、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 .在a 、b 、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b c >>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 .2Cu +、H +、24SO -、 CI - B .2Ba +、Na +、CI -、3NO - C .K +、2Ca +、OH -、23CO - D .Na +、H +、3HCO -、3NO -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 、b 、c 、d 分别表示相应物 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答-------------------- 题-------------------- 无-------------------- 效 ----------------

中考化学真题集锦——专题十:燃料及其利用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集锦——专题十:燃料及其利用 1.(2019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 2.(2019成都)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A 3.(2019自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答案】C 4.(2019乐山)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答案】C 5.(2019成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食盐 B.烟花爆竹

C.汽油 D.罐装液化石油气【答案】A 6.(2019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7.(2019青岛)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21 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答案】C 8.(2019南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9.(2019南京)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天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答案】C 10.(2019自贡)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2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 (3) CO 2 + Ca(OH)2 ===CaCO 3↓+ H 2 (4)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 S + O 2 SO 2 ⑵ 4 P + 5 O 2 2 P 2O 5 ⑶ C + O 2 CO 2 ⑷ 3 Fe + 2 O 2 Fe 3O 4 ⑸ 2 H 2O 2 O 2↑ + 2 H 2O ⑹ 2 KClO 3 2KCl + 3O 2↑ ⑺ 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⑻ 2 H 2O 2 H 2 ↑+ O 2 ↑ ⑼ 2 H 2 + O 2 2H 2O ⑽ C 2H 5OH + 3 O 2 2 CO 2 + 3 H 2O ⑾ 2 HgO 2 Hg + O 2↑ ⑿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MnO 2 △ MnO 2 △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⑴ 2 H 2O 2 H 2 ↑+ O 2 ↑ ⑵ 2 HgO 2 Hg + O 2↑ ⑶ 2 H 2 + O 2 2 H 2O ⑷ H 2 + Cl 2 2 HCl ⑸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⑴2 H 2O 2 H 2 ↑+ O 2 ↑ ⑵S + O 2 SO 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⑴ 2 Mg + O 2 2 MgO ⑵ Fe + CuSO 4 FeSO 4 + Cu ⑶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⑷ 2 NaOH + CuSO 4 Na 2SO 4 + Cu(OH)2↓ ⑸ CaCO 3 CaO + CO 2↑ ⑹ H 2 + CuO Cu + H 2O ⑺ Fe 2O 3 + 3 H 2 2 Fe + 3 H 2 O ⑻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⑼C 2H 4 + 3 O 2 2 H 2O + 2 CO 2 △ △ 高温 高温 高温 △

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16至21题为非选择,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題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香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題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Mg-24Al-27 ー、选择題(本題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ー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 B.汞 C.铝 D.钨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滤纸折叠 C.红磷燃烧 D.食物腐烂 3.下列化肥中,属于氯肥的是 A.硫酸钾 B.过磷酸钙 C.尿素 D.氯化钾 4.“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6.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 7.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Fe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为26 D.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7.6-8.0 B.前萄3.5-4.5 C.番指汁4.0-4.4 D.苹果汁2.9-3.3 9.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10.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天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食物 D.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O32-、Cl- B.Na+、NH4+、Cl-、NO3- C.Cu2+、Na+、OH-、SO42- D.K+、H+、OH-、SO42- 13.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八燃料及其利用(附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八燃料及其利用(附答案)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八燃料及其利用(附答案) 聚焦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八: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燃烧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鉴别H2、CO和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C.根据燃烧时火焰D.根据能否发生爆炸 3.燃烧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 4.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红磷D.硫 5.我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会造成酸雨的是。

⑵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将全面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相应阶段的各项工作。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其中氧气的作用是。使用的太阳能电池从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 _能。 ⑶在日常生活使用燃气的过程中,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灭火原理 1.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最全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点燃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 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O2====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 ====2Al2O3点燃 5.氢气中氧气中燃烧:2H2+O2====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点燃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现象::生成白烟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 ====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点燃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现象:燃烧 点燃 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2HgO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点燃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几个分解反应: MnO2 14.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通电 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 1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江苏省中考化学考纲

中考化学考试大纲 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常见的化学基本用语,学会认识身边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定律和原理,一半过程和方法,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和练习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基本的化学计算技能,以形成积极,勤奋,乐观向上的科学人生观,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打好基础。 考试内容分六大块: 一、熟悉化学基本用语 1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B 2元素符号的意义,钙铁锌等元素与人体健康A 3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A 4根据常见化合价正确书写常见物质化学式C 5化学式的意义B 6书写配平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 7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化学计量数的意义)B 8常见离子符号及其意义B 9电离,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A 二、认识身边化学物质 1空气的主要成分A 2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A 3氧气主要用途A 4氧气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5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6纯碱,小苏打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A 7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和性质,生石灰和熟石灰的生成,性质及其用途C 8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A 9水的组成,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B 10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B 11溶解现象,酒精,汽油等常见的溶剂B 12溶液的主要性质B 1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 14常见的乳化现象A 15结晶现象A 16常见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B 17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B 18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

19常见的金属和氧气的反应C 20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B 21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A 22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C 23改良金属性的重要性,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A 24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A 25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C 26酸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A 27食盐硫酸铜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A 28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A 29生活中的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甲醛A 30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A 三、揭示微观粒子奥秘 1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A 2原子时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A 3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A 4同一元素的原子核离子可以相互转化B 5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B 6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A 7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A 8钠离子,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 9物质的多样性A 10简单辨析物质类别: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A 11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A 1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B 13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点C 14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B 15形成物质是微粒构成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观点B 16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C 17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B 18催化剂的作用A 19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 20用基本反应类型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B 21用金属活动性徐鼠标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B 22定性讨论简单过量问题C 23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生活质量A 四、学会简单计算 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简单计算C 2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物质元素组成的简单计算C 3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A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最新江苏省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化学中考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铝、铁、铜、汞等金属单质、氦气、氖气、氩气等稀有气体、金刚石这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氢气H 2、氧气O 2 、氮气N 2 、氨气NH 3 、干冰CO 2 、H 2 O、HCl、H 2 SO 4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碱与盐(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食盐NaCl、烧碱NaOH、CaCl 2、ZnSO 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是K+、MnO 4 -。 构成食盐的微粒是Na+、Cl-,构成氮气的微粒是氮分子N 2 ,构成金刚石的微粒是碳原子。在液氧 和空气中都含有的微粒是氧分子O 2 。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有的氢原子无中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原子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学性质。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为金属元素(氢除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为非金属元素。 3、离子中: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质子数<电子数。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阳离子:H+、NH 4 +、Na+、K+、Ag+,Mg2+、Ca2+、Ba2+、Zn2+、Cu2+、Hg2+、Fe2+,Fe3+、Al3+, 阴离子:F-、Cl-、OH-、NO 3-; O2-、S2-、SO 4 2-、CO 3 2-; 4.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和液氧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双氧水H 2O 2 和水H 2 O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的分子不同。 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分子的运动速度等发生改变。由普通水变成临界态水是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空隙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变,是物理变化。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微粒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微粒。 5、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a与NH 4 + 都具有11个质子,Ne、H 2O、NH 3 、CH 4 都具有10个质子。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均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地壳中氧、硅、铝、铁;海洋中氧、氢、钠;人体中氧、碳、氢、氮;太阳上氢、氦。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碘等。 缺钙会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缺锌会智力低下,易得侏儒症; 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6、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同种原子或离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含氧酸、碱、含氧酸盐)不一 定是氧化物。如碳酸H 2CO 3、 NaOH、Na 2 CO 3 只是含氧化合物。 7有的也能表示一种单质。如: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单质。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如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 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 4HCO 3 )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 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 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 2、SO 2 )②冷却后,打开 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 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绿色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7、CO 2 能使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临沭县东盘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3.2010年4月20 ,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B.石油是纯净物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4.2010年6月7日《海南日报》载:科学家发现“土卫六”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些“湖海流”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C2H6)。甲烷和乙烷均属于: A.有机物B.氧化物C.混合物D.单质5.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6.既洁净又高能的理想燃料是() A.煤B.石油C.氢气D.天然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D.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8.在节能减排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B.禁止使用空调以节约能源 C.家庭提倡使用节能日光灯D.严禁使用含硫高的烟煤 9.鉴别H2、CO及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根据燃烧产物的不同B.根据燃烧时火焰的不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NH4HCO3NH3↑+ CO2↑+ H2O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制氮肥、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等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 蒸馏;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 (1)加热易分解Cu2(OH)2CO3CuO + H2O + CO2↑ 现象: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试管口出现小水珠,③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②产生气泡 7、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