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楼建筑部分

综合教学楼建筑部分
综合教学楼建筑部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1建筑设计

1.1文献综述

本设计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是本科培养方案的一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设计知识,根据具体资料和环境,初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建筑的设计题目是:某高校规模扩大,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要求,因此拟建一综合教学楼,并设置必要的办公、生活和会议等辅助用房。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的珠山脚下,东临前湾港海滨,环山依势而就。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也要突出自身的建筑特点,提倡新的创意。

建筑设计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以及对教学楼的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的设计要求,经综合所学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工程实例,根据规范、防火疏散、防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考虑了各房间的面积、形状、平面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确定了走廊、门厅、楼梯间等交通联系部位的布置,并根据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与尺度等建筑构图的基本原则绘制了平、立、剖面图。

本毕业设计任务是综合教学楼类设计,设计任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根据设计任务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工程实例。以下为我摘录的部分主要资料:

美国洛杉矶西南政法大学:其教学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采用了中间对称的布局方式,建筑形象挺拔、高耸,建筑体块由底到高的组合给建筑一种向上生长的活力,大理石贴面的柱状体粗细交叉相交替的组合以及参差不齐的排列更加丰富了建筑的形象。建筑物的柱子暴露在外面做装饰效果。

青岛市某教学楼:建筑面积约为5800m2,功能包括:教学、办公、会议和接待等。建筑造型突出基本体块的呼应与联系,强调结构构造的逻辑

性与秩序感。建筑色彩以灰白为基本色调,蓝灰色调为深基色,局部采用横竖向纹理的材质,体现教育建筑的内涵。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总用地面积20273m2,总建筑面积684815m2,,普通教室:6300×9000mm, 实验室:7500×10200mm,阶梯教室:11400×19200mm。教学楼采用体部组合将各功能区组织在一个组合体的设计手法。教学楼分初中部、高中部、办公区、实验及公共教室区,以及餐厅、厨房等,根据功能关系,交通联系关系,使用及管理关系等进行分区、分栋组合。为解决采光、通风及隔离的需要,设置若干庭院,既满足功能分区,又可为师生创造良好的休息交往环境,丰富了室外空间。它们的组合方式,既满足可功能使用要求,节省了建筑用地,又创造了个组成部分的交通联系方便,但也回带来一定的干扰及增加消防的难度。

厦门旅游学校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031m2,主要教学用房规格及面积:普通教室:6900×9000mm, 实验室:6900×18000mm。该教学楼包括教学、实验、办公等。教学楼半环形平面和山上的“望高石”、“休息厅”相互烘托构成完整的空间。教学楼单体设计,采用双廊式及单廊式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与自然交融的条件,也提供了相互交往的场所。教学楼从两端退台处理,中部为高体部,上设观察天体的穹窿圆顶形成高潮,此绿色圆顶和鼓浪屿的八卦楼红色球顶隔海遥遥相对,增加了城市景观也形成与自然和谐,蓬勃向上的效果。但中部球顶似觉稍大,不甚理想。

青岛理工大学:其教学楼采用矩形结构,单外廊,多功能大教室为12×14m,普通教室为9×14m,楼梯台阶踏步高度150mm,宽度300mm;未设防震缝;设有两个出入口,主要出入口门厅为12m,门厅两侧设为传达室,辅助出入口楼梯设在阳面。室内采光效果不好,楼梯处窗户设置不太恰当。

总图制图标准(GBJ/T 50103-2001)有关标高的要求:

1)应以含有±0.00标高的平面图作为总平面图;

2)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关系;

3)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沟等应按以下规定标注有关部位的标高:

①建筑物室内地坪,标注建筑图中±0.00处的标高,对不同高度的地

坪,分别标注其标高;

②建筑物室外散水,标注建筑物四周转角或两对角的散水坡角处的标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有关防火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主要有:学校耐火等级为三级时,最多允许层数为五层,防火分区间最大允许长度100m ,最大允许建筑面积1200m2,。建筑物的长度,系指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的总和。如遇有不规则的平面而有各种不同量法时,应采用较大值。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建筑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10-2002)有关材料选择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重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

2)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的柱距,可以是4~5m的小柱距,也可以是7~8m的大柱距,采用钢梁—混凝土的组合结构时,柱距可更大。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易选用轻质墙体,以减轻结构自重。抗震设计时,若采用砌体填充墙,填充墙的布置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尽可能对称布置,减小偏心造成的扭转;不应采用部分框架承重,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承重形式。

抗震结构设计有关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及变形缝的有关规定: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建筑的竖向体形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对于平面形状、局部尺寸或者立面形状不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而又未在计算和构造上采取相应措施;现浇框架结构房屋长度超过55m,又无条件采用特殊措施而必须设置伸缩缝;地基土质不均匀,房屋各部分的预计沉降量相差过大,必须设置沉降缝;房屋各部分的质量或结构抗侧移刚度大小悬殊时,必须设置伸缩缝。

本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为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只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选用横向承重框架体系。结构形式采用L形,考虑长度超过55m,根据抗震规范有关规定,设置90mm的伸缩缝。普通教室平面尺寸采用7.5×12m;多功能大教室取12×15m;设有三个出入口,主要出入口门厅为12m;雨蓬悬挑。混凝土除柱和基础采用C30外,其余均采用C20;梁纵向受力筋、柱钢筋和基础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均采用HPB235级。采用现浇双向板,按塑性铰线法进行设计。楼盖的结构平面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次梁按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不考虑次梁从属面积的折减。

通过对该具体工程的建筑设计,增强了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的能力。

1.2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图反映了建筑的平面形状、位置、朝向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新建筑的施工定位、土方施工及作施工平面图的重要依据。

本设计是教学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筑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本建筑的组成有:教室、实验室、实验准备室、行政用房对内部分和公用部分。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2)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拟建场地面积为长100m, 宽40m,建筑整体为座北朝南,位于学校主次干道十字路口交界处,场地程中中轴对称布置,主干道对面为学校主楼,次干道对面为图书馆,基地形状均为长窄矩形。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5000~7000m2。

层数:4~5层。层高:首层4.2~4.5m,标准层3.6~3.9m。

总平面图示意图见图1.1

图1.1 总平面图示意图

建筑的组成:

(1)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与协调

1)建筑的组成

①教室:普通教室、多功能大教室、电教器材储存室等;

②实验室、实验准备室;

③行政用房:传达值班室、教师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等;

④对内部分:服务、休息、管理、仓库等;

⑤公用部分:休息、卫生等。

2)设计内容

①空间组织:房间的动静分区;

②人流组织:上下课时的人流疏散;

③放火疏散组织:防火分区、疏散距离、疏散楼梯等。

本设计层数:4层;层高:首层4.2m,标准层3.9m。

总平面图见图1.2。

图1.2总平面图

1.3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是关键,它集中反映了建筑平面各部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经济合理。除此之外,建筑平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是否满足建筑平面设计的要求,同时还不同程度的反映建筑空间艺术构思及结构布置关系等。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各类型的民用建筑均可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在教学楼中主要是指教室、办公室;辅助使用房间是为保证建筑物主要使用要求而设置的,属于建筑物的次要部分,如卫生间、储藏室及其它服务性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空间,如各类建筑物中的门厅、走道、楼梯间等。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主要有: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率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是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的要求。

1.3.1房间形状、使用面积、大小的确定

(1)教室

根据教室所容纳的学生人数≧60人及规范中规定的高校普通教室使用面积指标1.2m2/人,可确定教室所需要最小面积为72m2。教室平面尺寸的确定取决于黑板及可桌椅的排列与布置,其布置原则如下: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a≧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d≦8500mm,教室后部宽c≧600mm的横向走道;课桌椅的排b≧900mm,纵向走道宽f≧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的净距平距离e≧120mm;黑板宽度g≧4000mm,讲台宽度不应小于650mm,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h≧200m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边端形成的水平视角 ≧30°。

根据上述原则,首先确定柱网尺寸,根据课桌椅排距,同时为保证所需最小尺寸及符合模数的要求,开间尺寸定为6m;进深尺寸定为7.5m。

(2)教师休息室

根据每层教师上课人数所需要的基本休息及活动空间,其进深尺寸有般与相邻房间相同,开间尺寸的确定应使房间长宽之比不大于1.5 ,且使教师休息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12m2。

(3)教师办公室

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每个教师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m2,开间及进深尺寸的确定方法与教师休息室相同。

(4)卫生间

包括厕所和盥洗间两部分,厕所与盥洗间应分开设置,设前室或有遮

挡措施,其面积及尺寸的确定,应考率所需卫生器具的数量及平面布置,本设计应按如下原则考虑:

①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女生厕所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厕所则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及1000mm长小便槽;男女卫生间均按每90人设一个洗手盆。

②卫生器具的平面布置。各大便器之间应设置隔断,其高度为

1.5m~1.8m;隔间尺寸:设外开门厕所0.9m×1.2m。单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离及单间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槽外沿的净距离>1.5m,第一具洗脸盆水龙头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55m,并列洗脸盆水龙头中心距不应小于0.7m,双侧并列洗脸盆水龙头中心距不应小于1.8m;厕所均应设置污水池和地漏,应采用水冲式厕所,并应设置排气管道。

(5)门厅

门厅是教学楼的主要出入口,是联系走道、楼梯,接纳及疏导人流的交通枢纽,其面积根据出入学生人数确定,一般为0.06~0.08 m2/人,其开间及进深尺寸根据所需面积及相邻房间尺寸进行调整确定。

(6)休息厅

休息厅是学生课间时休息与活动的场所,其大小能放下1 ~2张乒乓球桌为宜。

(7)走廊

走廊是水平交通空间,它联系着各个房间,其宽度应考虑人流通行、安全疏散和空间感受,其净宽度: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1800mm,且根据所要求耐火等级及疏散要求,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100人,两者取大值。

(8)楼梯间

楼梯是用语联系上下层空间及人流疏散的,其数量、形式、宽度、长度及坡度的确定,决定可楼梯间的使用面积和平面尺寸,其确定原则如下:楼梯数量应根据疏散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应设置两部楼梯。楼梯净段宽度应满足方便及安全疏散要求,其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一般每股人流所需宽度不应小于700mm,至少应考虑两股人流,且总宽度按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应小于1.00m/100人,两者取大值。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楼梯总踏步数根据楼梯层高及踏步高

度确定,踏步高度一般取150mm。楼梯段长度根据楼梯踏步数及踏步宽度确定,踏步宽度不得小于260mm,一般取300mm。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小于3级。按上述原则确定的楼梯踏步应满足楼梯坡度的要求,不应大于30°。楼梯休息平台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相应的梯段净宽度,楼提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

1.3.2主要房间的采光、通风和朝向

(1)教室

教室应设有良好的朝向、足够的采光面积、均匀的光线并避免直射阳光。教室需要要有良好的声学环境,应隔绝外部噪声干扰及保证室内良好的音质条件。教室内必须有足够的空气质量和良好的采暖、隔热、通风条件。因此,教室尽量布置在建筑物的南面,且可直接采光和通风,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远离嘈杂的房间及区域。

(2)教师休息室、办公室

教师休息室、办公室应尽量集中布置并与教室互不干扰,其朝向尽量在南面。

(3)卫生间

卫生间一般以位置隐蔽、使用方便、隔绝气味为原则,宜设于楼的尽端、建筑物的转角处和平面中朝阳较差的位置,应采用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避免气味直接进入走道及室内。

(4)门厅

门厅要考虑疏散要求且处于明显而突出的位置上,使其具有较强的醒目性,与交通主干线有明确的流线关系,人流出入方便,但同时还要考虑它与教室等主要房间之间相互位置的协调。除门厅外,还应设置次要入口作为教学楼直接对外的安全疏散口,门厅的位置还应考虑它们之间的距离,即满足下列要求:一层所有出位于两列出入口之间的房间,其房门至出口的最大距离为35m。

(5)休息厅

休息厅应考虑学生活动及休息方便。

(6)走廊、楼梯间

走廊、楼梯间的位置应考虑疏散要求,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一般将一部楼梯作为主要楼梯设置在门厅最明显的位置,或靠近门厅处,

另外一部楼梯作为次要楼梯设置在次要出入口附近,它们作为房间的疏散口,共同起着疏散人流的作用,因此,它们的具体位置还应满足下列要求:所有位于两楼梯间之间的房间,其房门至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封闭楼梯间为35m,非封闭楼梯间为30m,且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1.3.3门窗布置

(1)门的宽度、数量、位置与开启方式

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普通教室、办公室等的门应考虑一人正在通行,另一人侧身通行,常采用1000mm。当房间面积较大,使用人数较多是,可采用双扇们,宽度可为1200~1800mm。根据疏散要求,教室门的数量不应小于2个,应分散布置在房间两端,其最近距离不应小于5m,其开启方式一般采用内开平开门。

(2)窗的尺寸、数量、位置与开启方式

根据采光要求,即房间的玻地比(窗玻璃有效透光面积与室内使用面积之比),可确定所需要的窗洞口最小面积。各类房间的玻地比要求是:教室、教师休息室及办公室不应小于1/6,门厅、休息厅、卫生间不应小于1/10,走廊、楼梯间不应小于1/14。

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因此,教室的采光窗应设置在学生的左侧,为保证教室光线均匀,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黑板处窗间墙的尺寸,应考虑避免黑板产生眩光,一般为1000mm,考虑通风要求,教室可在走廊一侧距地2.0m处设置高窗。

走廊、楼梯间应直接采光,走廊可采用门厅、休息厅、开敞式楼梯间直接采光;走廊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一端应有采光口,超过20m时两端应有采光口,超过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

1.3.4其他要求

室内楼梯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 室外楼梯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建筑入口处应根据室内外高差设置台阶,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0mm,台阶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台阶平台尺寸应考虑门开启所占尺寸及人站立所需尺寸,一般除门所需尺寸外不宜小于300mm。

1.3.5柱网布置

根据各房间所确定的基本尺寸及位置进行平面组合并调整其尺寸,使

房间具有相同的进深,以便于柱网的横向布置,柱网的横向柱距应与房间及走廊尺寸相吻合,对于内廊布置可考虑四排柱子;柱网的横向柱距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长度、房间尺寸及结构的构件尺寸:柱距太小,影响房间的使用并使结构构件增多;柱距太大,造成结构构件尺寸太大而导致增加层高和减小有效使用面积。纵向柱距应尽量均匀布置,相邻柱距差别不宜过大。

本设计一层平面图见图1.3

图1.3 一层平面图

1.4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进行的。进行立面设计时应考虑房屋的内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建筑立面是有许多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包括门窗、墙柱、阳台、遮阳板、雨蓬、檐口、勒脚、花饰等。立面设计就是恰当地确定这些部件的尺寸大小、比例关系以及材料色彩等。通过形的变换、面的虚实对比、线的方向变化等,求得外形的统一与变化和内部空间与外形的协调统一。

图示内容

1)画出室外地面线及房屋的勒脚、台阶、门、窗、雨篷;室外楼梯、

墙、柱;檐口、屋顶(女儿墙或隔热层)、雨水管、墙面分格线或其它装饰构件等。

2)注出外墙各主要部位的标高,如室外地面、台阶、窗台、门窗顶、雨篷、檐口、屋顶等处的完整标高。一般立面图上可不标注高度方向尺寸。

3)注出建筑物两端或分段的轴线及编号。

进行立面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筑立面是为满足施工要求而按正投影绘制的,分为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而一般人看到的是两个立面。因此,在推敲建筑立面时不能孤立的处理每个立面,必须注意几个面的相互协调和相邻面的衔接以取得统一。

2)建筑造型是一种空间艺术,研究立面造型不能只局限在立面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考虑到建筑的透视效果。

3)立面处理是在符合功能和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建筑外形应立足与运用建筑物构件的直接效果,入口的重点处理以及少量装饰处理等。对于中小型建筑应力求简洁、明朗、朴素、大方,避免烦琐装饰等。

4)标高一般标注在图形外,并做到符号排列整齐、大小一致。若房屋立面左右对称时,一般注在左侧。不对称时,左右两侧均应标注。

立面的比例和尺度的处理是与建筑功能、材料性能和结构类型是分不开的,框架结构的建筑,柱距大,柱断面尺度小,窗户可以开的宽大而明亮,建筑立面门窗、细部等的尺度处理反映建筑物的真实大小。

在立面设计中,对于体量较小或人们接近时才能看的清的部分,如墙面勒脚、花格、漏窗、檐口细部、窗套、栏杆、遮阳板、雨蓬、化台及其它细部装饰等的处理称为细部处理。细部必须从整体出发,接近人体的细部应充分发挥材料色泽、纹理、质感和光泽度的美感作用。对于位置较高的细部,一般应着重于总体轮廓和注意色彩、线条等大效果,而不宜画得过于细腻。

立面设计中应注意:立面比例和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色彩与质感处理,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本设计南立面图见图1.4

图1.4 南立面图

1.5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确定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与综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它与平面设计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反映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关系,平面设计着重解决内部空间的水平方向上的问题,而剖面设计则主要研究竖向空间的处理,两个方面同样都涉及到建筑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周围环境等问题。

剖面图用以表示房屋内部的的结构或构造形式、材料及其高度等。

1.5.1设计内容

(1)主要内容

1)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标高。

3)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4)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方案。

5)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2)图示内容

1)表示墙、柱及其定位轴线。

2)表示室内首层地面、地沟、各层楼面、顶棚、屋顶(包括檐口、女儿墙、隔热层或保温层等)、门、窗、楼梯、阳台、雨篷、踢脚板、防潮层、室外地面、散水排、水沟及其它装修等剖切或能看到的内容。

3)标出各部分完成面的标高和高度方向尺寸。

标高内容:室内外地面、各层楼面与楼梯平台、檐口或女儿墙顶面、

楼梯间顶面等处的标高。

(3)高度尺寸内容

1)外部尺寸:门、窗洞口(包括洞口上部和窗台)高度,层间高度及总高度(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后两部分尺寸可不标注。

2)内部尺寸:平台、墙裙及室内门、窗等的高度。

3)注写标高及尺寸时,应与立面图与平面图相一致。

4)表示楼、地面各层构造。

5)表示需画详图处的索引符号。

房间的剖面形状采用矩形,这是因为矩形剖面简单、规整、便于竖向空间的组合,容易获得简洁而完整的体型,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1.5.2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根据教学楼的功能及使用要求,本设计确定为四层;房间各部分的高度包括:室内外地面高差、房间净高、窗台高度、黑板及讲台高度、门的高度及层高。

(1)室内外地面高差的确定

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墙身受潮及室内潮气太大,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m,同时,考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沉降及其整体效果,本设计室内外高差设为0.45m。

(2)房间净高的确定

本设计不考虑吊顶,则房间的净高为地面至楼地板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房间的净高根据房间的功能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教室 3.40m,教师休息室、办公室、门厅、休息厅3.10m,卫生间2.80m。

(3)窗台高度、黑板及讲台高度、门高度的确定

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mm,并不应高于1000mm,考虑布置在窗台底下的散热器尺寸,一般取900mm,但楼梯间的窗户位置受结构梁及休息平台的限制,一般位于结构梁上;门的高度不应小于2100mm。

(4)层高的确定

本设计首层和多功能大教室层高为4.20m,其余为3.90m。

1.5.3楼梯剖面图

楼梯剖面图能完整地、清晰地表示出各梯段、平台、栏板等的构造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习惯上,若楼梯间的屋面没有特殊之处,一般可不画出。

在多层房屋中,若中间各层的楼梯构造相同,剖面图可只画首层、中间层和顶层剖面,中间用折断线分开。

楼梯剖面图能表达出房屋的层数、楼梯梯段数、步级数以及楼梯的类型及其结构形式。图中应注明地面、平台面、楼面等的标高和梯段、栏板的高度尺寸。梯段高度尺寸注法与楼梯平面图中梯段长度注法相同,在高度尺寸中注的是步级数,不是踏面数。栏杆高度尺寸,是从踏面中间算至扶手顶面,一般为900mm,扶手坡度与梯段坡度一致。

本设计1-1剖面图见图1.5所示

图1.5 1-1剖面图

1.6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的设计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民用建筑物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要求主要有: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

食堂、菜市场如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有困难,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②建筑物的长度,系指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的总和。如遇有不规则的平面而有各种不同量法时,应采用较大值。

③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建筑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

④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⑤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如下要求:

1) 直接通向公共道路的房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6.2的要求。

表1.2安全疏散距离

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2)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时,应按表1.2减少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1.2减少2.00m。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1.2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学校、商店、办公室、候车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及首层疏散外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根据疏散人数,按不小

于表1.3规定的净宽度指标计算。

表1.3 楼梯净宽度指标(m/百人)

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②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按本表规定计算;

③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④录象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建筑面积按0.5人/ m2计算。

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

1.7细部构造总说明

1.7.1 散水

房屋四周可采取散水或明沟排除雨水。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明沟或暗沟,也可设散水。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但应加滴水砖带。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0.6~1.0m。本设计采用0.9m。

1.7.2 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和地震因素的影响,使建筑物发生裂缝

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考虑变形缝的设计,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三缝的设计原则为:尽量不设,设尽量三缝合一,防震缝最宽。

防震缝的设计原则: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层建筑一般通过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并在构造上以及施工时采取些措施,尽可能不设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不过,遇到下列情况,还应设置防震缝,将整个建筑划分成若干个简单的独立单元。

1)平面形状、局部尺寸或者立面形状不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而又未在计算和构造上采取相应措施时;

2)房屋长度超过表.14规定伸缩逢最大间距,又无条件采用特殊措施而必须设置伸缩缝时;

3)地基土质不均匀,房屋各部分的预计沉降量(包括地震时的沉陷)相差过大,必须设置沉降缝时;

4)房屋各部分的质量或结构抗侧移刚度大小悬殊时。

表1.4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②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适当减小;

③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少。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防震缝最小宽度,一般情况下,应符合《抗震规范》所作的如下规定:

①框架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当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高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②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第①条数值的70%,抗震墙房屋可采用第①条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1.7.3 勒脚构造

勒脚是外墙的墙角,它和内墙角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做相同的防潮层。同时,它还受地表水、机械力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墙脚更加坚固耐久和防潮。另外,勒脚的做法、高矮、色彩等应结合建筑造型,选用耐久性高的材料或防水性能好的外墙饰面。

本设计采用的构造做法:勒脚表面抹灰:采用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勒脚防潮层: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平时要同时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

墙身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1) 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防水砂浆砌三皮砖做防潮层。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3) 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消弱了砖墙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1.7.4 楼地面工程

楼地板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

满足建筑经济要求。

卫生间楼地面、小便槽面层应采用不吸水、不吸污、耐腐蚀、易于清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项目设计方案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项目设计方案 1.1 在整个教学楼的设计理念中,我觉得他是科学和社会磨合的载体,是人们生活水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本着这一理念及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的中心思想对该中学的教学楼进行了设计。所以我首先想到是教学楼设计应该以布置简单方便使用为主,建筑物部的功能分区和房间的布置应满足合理使用的特点,最后根据建筑物的外形、部的布置、当地的地质条件再进行结构设计。 1.2 工程概况 m,总建筑面积约 55002m。建筑类型:五本工程为中学教学楼,占地面积约27002 层教学楼,框架填充墙结构,无地下室。设计标高:室地坪标高0.000 m。本工程设计围为建筑主体。设计专业为建筑和结构两部分。门窗设计与制作应由相关专业设计厂家单位设计并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1.3 设计方案评价 教学楼的两个入口突出,这样更加强调了出入口的位置。对于框架结构其本身自重较轻,构件简单且施工方便,计算理论也较为成熟,且在一定的高度围造价较低。在立面上考虑到建筑物形体较为单一,所以在建筑立面造型上采用大开窗设计,其窗地比的比例较大,建筑物的虚实对比明显,给人以轻巧通透的感觉,建筑中心和西侧分别布置一跑楼梯,方便疏散人流。该建筑物部设计简单。并且在其周围均为其他的附属教学楼,而且离学生生活区较近,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教学楼的左侧方为操场场,背面为一小池塘和学生公寓,右侧为综合实验楼,而教学楼布置于整个学校的中央,为学生课间学习和活动提供了方便。 1.4 建筑设计总说明 1、主要设计依据: (1)、由学院提供的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2)、由学院提供的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3)、经指导老师批准的设计方案。

最新高校教学楼设计任务书资料

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2017年01月

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2013级本科学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指导教师: ·设计目的 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进行工作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树立创新的意识等等,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密不可分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实践环节,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本设计任务书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 ·设计要求 认真贯彻“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学习、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了解和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并正确运用它们;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认真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 ·进度计划 本次毕业设计安排在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至第十二周进行,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第二学期第1~2周:认真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第3~4周:建筑方案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平、立、剖面草图。 第二学期第5~6周:施工图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和总平面图以及简要的建筑设计说明。 第二学期第7周:结构方案设计,包活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等。 第二学期第8~9周:结构计算,报货: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界面与节点设计及构造设计;地基和基础设计;楼梯设计;其他构件设计。 第二学期第10~11周: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框架梁、柱配筋施工图,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楼梯及其他构件配筋施工图。 第二学期第12周:资料整理,包括设计计算书及有关表格,校对图纸及修改,图纸交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1 概况 为×××高校教学楼,要求满足综合教学要求。 1.1 工程名称:×××高校教学楼设计。 1.2 建筑地点:该工程建设场地在新乡市高校新区,

某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某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摘 要 :本工程为某师范大学综合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5122m 2,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高度16.65m ,各层层高均为3.9m 。按使用功能设有双班教室、办公室、准备室以及值班室等。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结构体系选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六度,本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为四级框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ak f kpa =,其基础形式采用现 浇锥形基础。在标准荷载计算中,风荷载200.40/K N m ω =,雪荷载20/35.0m KN s =,对于活荷载,屋面按不上人屋面考虑,活荷载取2/5.0m KN ,楼面活荷载主要为2/0.2m KN 。框架梁中主梁截面主要选用了300mm ×700mm 及 300mm ×500mm 截面尺寸,联系梁截面主要为250mm ×600mm ,框架柱内柱、外柱均选用450mm ×450mm 。框架荷载计算中,统计了恒载、活载、及风载,在内力计算中活载及恒载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而风载内力计算采用反弯点法、D 值法。对框架梁恒荷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弯矩进行调幅,乘以0.9的系数,调幅后再进行内力组合。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框架梁、柱各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内力组合形式选取1.2×恒载+ 1.4×活载;1.35×恒载+0.7×1.4×活载; 1.2×恒载+1.4风载;1.2×恒载+0.9×1.4×(活载+风载)四种组合中的最不利组合,以进行配筋计算。在选取控制截面方面,梁的控制截面有三个,分别为梁左右两端柱边及跨中,柱的控制截面每层有两个,取各层柱的上下端截面。框架各基本构件的配筋均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构造要求及实际计算要求。施工图纸的绘制严格执行结构制图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分层法;内力计算;内力组合 The problem of shear in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laminates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ment of a strengthened

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总平面布局? 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 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7.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第三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1 .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

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 2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二节普通教室 1.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2 .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 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 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 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三)以人为本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 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 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 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 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学校大门直接与教学楼前大广场形成对景,开阔的林荫大道把人流引入。而在道路的设计手法上,用简介的设计语言表达环境意境,简洁的路网结构更显示出新世纪的中学的明晰和安全。 七、人流流线组织: 主要的学生人流入口直接设置在南面大广场,教师入口设在西侧,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八、绿化景观系统: 景观与健康主题功能并重的复合绿地空间:区内主要开阔绿地空间、垂直绿化及架空绿化既是师生们通行或康体活动的功能空间,又是舒适宜人的景观点,在用地有限条件下发挥复合效能和经 济性。 技术经济指标: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 明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 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万元。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 );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 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 教学楼。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 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 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 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 中心位置。

综合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针对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回顾、总结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对我们综合各学科知识能力的一次实践锻炼。本次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旨在通过这一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图集,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并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和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增强即将跨入社会的竞争能力和自信心。 本次毕业设计(博思综合教学楼)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建筑平、立、剖面、防火、抗震、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及建筑施工图绘制等;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布置及选型、楼板、连续次梁、楼梯、雨篷、主要框架、基础设计等;同时,编写一份详实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中英文摘要、建筑设计(总平面,建筑平、立、剖面,防火,抗震,建筑结构构造设计等)、结构设计部分(楼板,连续次梁,楼梯,雨篷,主要框架,基础设计等)、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绘制,设计说明书采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在设计完成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共同提交打印版本和电子版本。 由于是教学楼建筑,需要考虑其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的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根据建筑方案,选择合理的机构形式、机构体系、结构布置,应用合理的结构构造,并且保证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总之,保证所设计的教学楼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适用、安全耐久。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其它的技术资料,并比较国内外著名教学楼建筑的建筑、结构设计特点来确定设计的方案,注意充分吸收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成果,取长补短。 由于设计经验的不足,以及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欠缺,在本设计说明

综合教学楼建筑部分样本

1建筑设计 1.1文献综述 本设计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的一部分, 是本科培养方案的一个环节, 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设计知识, 根据具体资料和环境, 初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建筑的设计题目是: 某高校规模扩大, 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要求, 因此拟建一综合教学楼, 并设置必要的办公、生活和会议等辅助用房。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的珠山脚下, 东临前湾港海滨, 环山依势而就。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 同时也要突出自身的建筑特点, 提倡新的创意。 建筑设计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以及对教学楼的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且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的设计要求, 经综合所学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工程实例, 根据规范、防火疏散、防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考虑了各房间的面积、形状、平面

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确定了走廊、门厅、楼梯间等交通联系部位的布置, 并根据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与尺度等建筑构图的基本原则绘制了平、立、剖面图。 本毕业设计任务是综合教学楼类设计, 设计任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根据设计任务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工程实例。以下为我摘录的部分主要资料: 美国洛杉矶西南政法大学: 其教学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采用了中间对称的布局方式, 建筑形象挺拔、高耸, 建筑体块由底到高的组合给建筑一种向上生长的活力, 大理石贴面的柱状体粗细交叉相交替的组合以及参差不齐的排列更加丰富了建筑的形象。建筑物的柱子暴露在外面做装饰效果。 青岛市某教学楼: 建筑面积约为5800m2, 功能包括: 教学、办公、会议和接待等。建筑造型突出基本体块的呼应与联系, 强调结构构造的逻辑性与秩序感。建筑色彩以灰白为基本色调, 蓝灰色调为深基色, 局部采用横竖向纹理的材质, 体现教育建筑的内涵。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总用地面积

教学楼设计说明

辽宁工学院华睿国际科技学院教学楼设计说明 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辽宁工学院华睿国际科技学院位于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锦州市著名的笔架山风景区,东侧毗邻渤海湾,西侧为通往市区的快速干线渤海大道,北侧为开发区恒山路,南侧为绥天线公路。 (2)场址条件 新校区地势高差大,高低错落,属丘陵地势,整体形状类似梯形。 (3)气象资料 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4.3 ℃ 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8.9℃ 冬季最低温度:-28℃ 年平均温度:9℃ 年平均降水量:755mm 主导风向、频率:冬季N(15%)、夏季SSW(18%)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3.8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3.9m/s 基本雪压:0.4KN/m于 基本风压:0.50KN/m2 最大冻土深度:113cm 地震基本烈度:7度 (4)供电条件: 由锦州市电业局承担,学校内部建变电站。 (5)供水条件: 由开发区供水厂提供水源。 (6)排水条件: 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提供排水线路至新校区建筑红线。 (7)通讯条件: 由锦州市电信公司负责提供足够的线号和网络线路,满足新校区办公电话及学生IC 卡电话。 设计依据: 《辽宁工学院滨海大学园校区规划》; 《辽宁工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华睿国际科技学院教学楼》;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37—9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设计理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存的时代。要求人们要具备共存,分享的能力。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采取灵活的对策。以前所受的教育,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而未来的教育是承认多样化,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思想的情操教育。这样就要求学校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那么教学楼作为教学设施,那么它的设计理念一定

综合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综合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 目的: 通过本设计使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熟悉有关设计规程、手册和工具书,提高自己毕业后到第一线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意义: 1)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在科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 2)获得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 4)树立外国先进理论和本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和观点。 5)培养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

(完整版)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指导要点

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指导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学校的总平面设计简介 (一)学校总平面组成的内容 1.校舍建筑:包括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及生活辅助用房等。 2.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包括跑道、跳跃场、投掷场、球场、器械运动场及体操场等。 3.科学实验园地:包括生物教学标本园地、植物种植园地、动物饲养园地及小气象站等。 4.道路及绿化。 (二)学校总平面设计的要求 1.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3.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5.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2)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3)两排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三)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在总平面布置中,主要是处理好教学楼、出人口与运动场应尽量争取南北向。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 1.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一侧,教学楼与运动场的朝向均好,功能关系好,运动噪音对教室干扰小;2.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前或后,当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纵横线垂直时,两者之间需加绿化隔离,以减少干扰;如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平行,则二者有其一的朝向会较差,干扰也较大。 二、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 中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等。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室的设计 普通教室设计要求:一、教室必须具有能容纳远期(每班45人)和近期(每班50人)规定人数所需的课桌椅。二、教室课桌椅排列应便于学生听讲、书写,教师讲课、辅导及安全疏散。三、教室的平面尺寸主要取决于容纳人数、教学方式、课桌椅尺寸及排列方式。四、教室应有良好的朝向、足够的采光面积、均匀的光线并避免直射阳光。五、教室需有良好的声学环境,应隔绝外部噪声干扰及保证室内良好的音质条件。六、教室内必须有足够的空气量和良好的采暖、隔热、通风条件。七、教室内应设有保障教学活动所需的设施及设备。八、教室内家具、设施、装修、设备等均需考虑青少年的特点及安全。九、教室设计应利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及装设音响、映播图象等教学设备的可能性。

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及结构设

3 结构设计说明 3.1 工程概况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要求建筑面积约2000--4000m2,3-4层。经多方论证,初步确定设为四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3.2.1 设计依据 a) 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3.2.2 设计资料 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7 工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 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 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中国电力出版社

教学楼设计说明

现在把设计说明补上: 前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都与教育密切相关。校园则是实施和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氛围与其底蕴。 现代教育理念与城市设计原理相结合的校园规划构思。现代教育正面临重大挑战与变革。今天的学校建筑不仅是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学习场所,它更是一个发展知识、塑造人格、充分满足人们理解、认识和发现欲望,承载时代内涵的载体。在中国当代校园建设中,一些中小学校达到了相当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它们是所在城市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校园规划要注重整体形态营造,注重人活动流线与建筑观赏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等。创造出丰富多样而具有复合用途的空间形态,以满足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的特点。 综合以上的指导思想,本规划试图在满足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并通过各种建筑形态,体现校园的场所精神和校园人文精神。让新“育华中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一章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本工程为xx育华中学的xx工程。 本工程位于邯郸市滏东大街的西侧,油漆厂路的南侧。东邻50米宽的城市公共绿化景观带。 校区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周边市政设施条件完备。新建学校规模为60班的高中部非寄宿制中学。拟建的建筑物有: 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风雨操场及田径运动场等。 二、设计依据:

1、邯郸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第二十五中学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xx改社会 (2004)451号文件。 3、xx育华中学学校设计任务书 4、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TJ83-99) (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01)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三、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校区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等系统统一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布局,充分考虑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 2、空间的整合与配置

综合式教学楼设计说明书

湖南省第二届“中联杯”工程建模大赛 综合式教学楼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背景......................................................... 二、作品简介......................................................... 三、制作过程......................................................... 1、准备模型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 2、设计各楼层的平面图及各部分尺寸................................ 3、制作教学楼模型................................................ 四、设计原理......................................................... 五、创新点........................................................... 六、结束语:......................................................... 综合式教学楼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教育是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但近几年以来,很多地区遭受了地震灾害带来的沉重打击,因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教学楼的抗震性的关注。而教学楼作为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它的设计在满足人类对每美的追求和对安全性的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典雅、庄重、自然才是其本质特征。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认真研究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仔细了解了校园所能体现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结合社会流行的时尚和审美倾向,并且集中抗震和环保的理念,设计了一所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式教学楼。 二、作品简介 该综合式教学楼模型为的类似于四合院式的砖混结构模型,模型总长:70cm,总宽:50cm,总高:28cm,按1:100的比例进行设计。该教学楼共六层,副一楼为地下停车室,一至五层为楼房,楼房四周被绿树环绕,中间有两个天井,用来种植花草,美化环境,同时也使教学楼的通风和采光有了良好的保障。每层楼高为四米,顶楼设有绿地和供学生休息用的长凳。整个设计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地震,其结构设计合理,布局妥当,是一个环境优美、符合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学习之所。 此作品除主要用pvc板、卡纸制作,使用双面胶进行黏贴,模型结构稳固,外形美观,符合此次比赛的制作要求。整个模型考虑了可行度的问题,以正确的比例对是实物的缩放,设计合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楼设计

房屋建筑学实训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三:36班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的学习,以及在实习中对房屋构造的了解和理解,熟悉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做设计方案及建筑设计、基本构造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和绘图的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条件: (一)建设地点:本建筑位于城市街道一侧或城市新建的居住小区内,基地平坦(见下面总平面图)。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自拟。 (二)建筑层数:5~6层。 (三)结构类型: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 (四)房间组成及使用面积

1.教学主楼。 2.运动场:设25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 4.附属用房:传达、教职工食堂及浴室、贮藏、木工房等。根据各地情况可设自行车棚。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在设计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没有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作到施工图的深度。 (一)各层平面图:1:100、1:200 (二)立面图:主要立面及侧立面1:100、1:200 (三)剖面图:1个1:100 (四)屋顶平面图:1:200

(五)总平图:1:500、1:1000 (六)构造详图:包括屋檐及楼梯间1:10、1:20 (七)建筑设计说明: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平均每生所占建筑面积)、设计依据、标高定位、用料做法、结构类型和门窗明细表等。 四、参考资料 (一)《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基础知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三)《建筑设计资料集》。 (四)《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五)《建筑制图》教材的施工图部分。 (六)各地区通用的民用建筑配件图。 总平面图 题目五: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教教学楼 建筑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市雁塔路中段,教学楼位于该校东北部,北为友谊路,东邻空军医院家属院。 因为隶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部分,因此其他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部分教学建筑及设施均可使用学校相应的建筑和设施。本建筑中主要是普通教室,阶梯教室。建筑面积5135m2,7层,总投资500万元。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6℃,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30℃。 2.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16℃,其他均为18℃。 3.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冬季平均风速为1。9m/s,夏季2.2m/s,基本风压值为W0=0.35kN/m2。 4.年降雨量634mm,日最大降雨量92mm,1小时最大降雨量56mm。 5.最大积雪深度220m,基本雪压S0=0.20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45m。 6.抗震设防烈度8度,A2区:T g=0.5s,αmax=0.15。 7.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18.27m。 8.工程地质勘察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完成,自然地面标高418.03m,场地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岩Ⅲ级阶地。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勘察期间稳定水位深8.5-9.02m,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场地土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厚2.0-3.5m,黄土,中等压缩性,厚度较大;古土壤,中等压缩,粉黏土,中等偏低压缩性。黄土层建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150kP a。 三、建筑总平面设计 1.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图见图1.1,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教学楼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总平面布局 1.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7.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第三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1.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

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 2.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二节普通教室 1.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2.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3.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

青岛市某高校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座高校教学楼,建筑地点为青岛市城阳区。建筑设计要求达到适度先进水平。建筑面积5741.77m2 建筑长度76.5m,建筑宽度20.1m,建筑层数五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建筑总平面设计 1.总平面设计 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2.平面设计 (1)柱网布置见图。 该建筑主要用于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室,且以多媒体教室为多,参考《中小学建筑设计》,取多媒体教室为6.3m×9.0 m, (2)主要房间平面设计 考虑办公区便于管理及出入,所以将其设置在底层。图书阅览室和资料室为了方便查询将其共同设置在二层。各层教室休息室靠近楼梯布置。 房间门的设置:多媒体教室门 2.1×1m,计算机室门 2.1×1.8m。 窗的设置:教室采光等级为Ⅲ级,要求窗地面积比为1/5,选用窗户尺寸为 2.1×1.5×2=6.3m2>4.5×6.3/5=5.67m2。 (3)辅助房间设计

卫生间平面设计:为保证卫生间的自然通风,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西东端头,西卫生间前设置一过厅,兼顾通风与学生课间休息,且可避免教室与卫生间直接相对。为了节约管道且方便上下水的布置,卫生间左右相邻。 该建筑预计各层教学分区最大使用人数为250人。男女比例1.5比1,即150名男生,100名女生。男大便器40人/个,男小便槽20人/0.6m,女大便器13人/个(以上数据参考中学厕所设备个数参考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男大便器取4个,女大便器取8个,男小便槽取4.5m 个。洗脸盆按45人/个在男卫生间中设4个,女卫生间设3个,且各设1污水池。 每个蹲位的门采用内开式。 (4)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走廊: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当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时,一层、二层为0.65m,三层为0.75m/百人,大于四层为1m/百人。并考虑学校教学楼走道兼有活动休息功能设计走廊净宽应不小于2100mm,取轴线尺寸为2700mm,以满足净宽的要求。 楼梯:为使人流尽早分散,避免底层走廊过于拥挤,将楼梯与门厅结合在一起布置,另在靠近东端头处再设置一楼梯,两部楼梯在建筑中均匀布置,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门厅:门厅正对马路,采用两个开间(参考建议中小学建筑面积为每人0.06-0.08平方米)。 过厅:为便于学生课间休息,在各层设过厅。 采光:走道尽端设置1.8×2.4的窗,以满足交通联系部分的采光要求。 (5)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建筑一二层分东西办公区和教学区 办公室与管理室便于管理,置于底层。 资料室与阅览室为便于共享资源,同置于二层。 教室休息室靠近楼梯布置。 卫生间置于通风条件良好的东西端头。 多媒体教室在各层灵活布置。 三、建筑剖面设计 1.房屋高度尺寸的确定 该建筑为5层,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层高取3.6m 。因梁高未定,室内净高未最终确定,常取3.0-3.3m,与结构设计协调后定。 2.室内外高差的确定 外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防止建筑物因为不均匀沉降使地面降低,为了满足建筑使

综合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 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 目的:通过本设计使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熟悉有关设计规程、手册和工具书,提高自己毕业后到第一线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意义: 1)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在科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 2)获得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 4)树立外国先进理论和本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和观点。 5)培养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高校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学校的兴建和现有学校的改造和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对我国学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越来越显得十分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