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讲课讲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讲课讲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讲课讲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

得体会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

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学生实验是物理考查的重点, 不管是学期考试还是中考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方试, 一是理论考试,二是实验操作考试。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对此, 笔者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 1) 注意力分散。在教师讲时, 学生只管自己边看边玩。导致一些学生在十分基本的知识点上也要发生错误。( 2) 仪器无端损坏。在教师介绍实验原理时主要是因为教师只利用静态的示意图及板书, 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有不少学生在自已摆弄仪器, 导致实验器材无端损坏。( 3) 热闹而无序。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及积极参与是在“仪器安装及调节”“操作并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 但实验效果较差, 这是由于前面几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 导致学生的操作无序。

针对以上问题, 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 1) 变视听信息相互干扰为协调一致 , 笔者认为在开始讲解器材作用与介绍实验原理时可以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 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 又可

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复习试题 20** 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1 第 1 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 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 的字母代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 小题 2 分,计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 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 W 的是 ( ) 3.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 月 5 日,嫦娥一号成功 “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B.火箭发射上升时动能转化它的重力势能 C.围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D.卫星内部工作系统所需的能量由卫星两翼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 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A .①③

B .① ④ C.②③ D.② ④ 5、如图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性

中考复习试题B.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D.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6.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用滴管吸取 药液 用吸盘挂钩挂 物品 用锋利的菜 刀切菜B 图 1 D A C B C D 7.汶川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 山石,分别沿如图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沿 F 方向B.沿 F 方向C .沿 F 方向 D .沿 F 方向 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 一个“凸透镜” ,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 9.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10.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电池和 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题号一 题二 题 三 题 四 题 总 分 得分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计 8 分) 1、仔细分析右表中的数据,你会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等因素有关。成语“悦 空气( 15℃)空气 (几种物质中的 声速25℃) v(m/s) 软木煤油 ( 25℃)铁棒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市第十一中物理教师xx,能参加这次物理教师说课的评比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与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本节的内容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第八章《压强》中的第二节内容. “压强”一章是在学生学过力的概念及力和运动、密度、浮力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有关压强现象的,本章不仅本身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是本章的第二节,学生在初步了解压力及固体压强之后进一步来研究液体的压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节安排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活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为学生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 2.教学目标 准确、简单、易懂、可行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压强》评课稿资料

《压强》评课稿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在听了李老师《压强》一课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

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合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合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合集大全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力的三要素来表达一个力 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知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 3.知道重心的概念.与物体稳定相关的两个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悬挂法来测重心,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方向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4.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解决稳定与重心 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锥体爬坡实验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习质心,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 2.通过稳定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积极思考

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已经学习了重力的一些基 本的知识,学习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还运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学习了重力的大小,知道了g=9.8N/Kg。不过都是一些比浅的,知识感较肤性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说,很难理解质心这样的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这里学生将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质点、重心与稳定,特别是质点高一的学生比较难接受。 对于生活中重力的例子比较熟悉,学习时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对小实验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不同的纬度、高度的g取值是不一样的。 2、重心的测量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物体稳定的有关因素 教学难点 1、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2、物体稳定的有关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题(精选)及答案

2015年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本试题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8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用身体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100g B .他潜水时所受水的浮力为5000N C .他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500J D .他跑100m 所需的时间约为8s 2、描述水的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4、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5、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t /s 0 t /℃ C .水温与加热 时间关系 t/h 0 蒸发量m /kg D .水的蒸发量与 时间关系 V /m 3 0 m /kg B .水的质量与 体积关系 m/ kg 0 G /N A .水的重力与 质量关系 A .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B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 .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公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客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扫地时尘土飞扬的原因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所有的电子都在同一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 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8、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A. 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 假如没有了空气,声音就一定不能传播 C. 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 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飘向高空 9、将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木球上浮,铁球下沉,静止时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木=F铁 B. F木<F铁 C. F木>F铁 D. 无法确定 10、目前,“低碳”、“绿色”等词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热门话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不符合“低碳”、“绿色”要求的是()A.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B. 倡导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 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减排监管力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如图所示,重为6N,底面积为0.01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内装20cm深的水,则水的质量为 K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12、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1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忽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是 N;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600N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已知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等热量后,A升高的温度 B升高的温度;某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 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5、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16、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24亿千瓦时.分析右图,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能→能;地热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作图与简答(每小题2分,共6分) 17、“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 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加速上11题16题 15题 13题 12题

初中物理 优秀《压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8。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五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 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压强即是前面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及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后面学习浮力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设计 1.知学情分析学情可知学生对力有初步的认识。有探究简单实验的经历,了解控制变量法。具备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薄弱。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实验,操作兴趣强烈。 2.通过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2) 能通过实验,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知道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改变压强,能用压强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3.依据教学目标和中考热点,确定重点是压力、压强公式及简单计算;难点是:压强概念的形成。 4说教法、学法、教具我的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学法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为主,教具有自制微课、改装的书包、气球、水桶、瓶子、烧杯、水、沙子、木块、小桌子、钩码、海棉。 三、教学流程如下:

由微课情景引入认知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学 习压强改变压强知识巩固延展 (一)微课情景引入【】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我根据教材,利用自制的微课“北极的交通工具”,来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北极的特定的情境之中,由情由景引入新课。 (二)认知压力分三步 1.初步认识。我让学生用手指压一端削尖的铅笔两端。提问:手指有感觉吗?有形变吗?学生动手实验,有感知、有兴趣,积极性高。明确压力定义后,学生练习画压力的示意图。通过投影、纠错,示范。这样训练正确画图,进行规范引导。 2.区分压力和重力。我利用水桶压气球的实验,提问:球为什么变瘪啦?学生能说出是压力的作用。再问: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容易想到的是重力。我再把气球挤压在墙上,问:这个压力怎么产生的?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随后展示示意图进一步区分。这样让学生由现象到本质逐渐深化,构建知识。 3.通过设计组合图,会进行压力的简单计算。 压力是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考虑学生的认知层次,我把压力分三步学习,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压力,为压强计算做好准备。 (三)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把书包做了改装,让学生去体验改装的效果。【】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动”。学生通过摸摸、看看、做做,多种感官感知,从而发现问题或找到规律。

(完整版)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初中物理最全说课稿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一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 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⑴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⑵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⑶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⑷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 怎样学好物理。 ⑴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2009年沪教版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上海市松江区

松江区2009年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考 物 理 部 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数据中和你现在所做试卷的宽度最接近的是 ( ) A 15厘米。 B 27厘米。 C 40厘米。 D 60厘米。 2.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 音调不同。 B 频率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3.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是 (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黄、绿、蓝。 D 品红、青、黄。 4.如图1所示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5.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B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C 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相等。 D 无法判断。 6.动物园中的猴子倒挂在树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 甲 图2 乙 图1

7.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 ,两灯均不亮,且电压表与电流表指针均不发生偏转。现将两灯位置对调,再次闭合电键时发现两灯仍不亮,电流表指针仍没有发生偏转,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 ) A 灯泡L 1的灯丝断路。 B 灯泡L 2的灯丝断路。 C 灯泡L 1的灯丝短路。 D 灯泡L 2的灯丝短路。 8.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 甲<P 乙<P 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方向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 甲、F 乙、F 丙的大小关系是 ( ) A 一定是F 甲F 乙>F 丙。 D 可能是F 甲=F 乙=F 丙。 二、填空题(共26分) 9.家庭中使用的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街道旁的路灯都是________联的(选填“串”或“并”)。若家用电视机连续工作2小时耗电0.2度,则该电视机的功率是 千瓦。 10.如图4所示是在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其中能正确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做机械运动是 图(选填“甲”或“乙”)。该飞机降落到地面后由于 它还将滑行很长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飞机轮子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使轮子的内能增加。 1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 ,根据图5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电源的右端是 极。 12.物体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_瓦。若将该物体放入水中,上表面位于水面下0.2米深处,则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帕。 13.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4库,电流做的功为20焦,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图 3 乙 图4 图5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在听了李老师《压强》一课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描述》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教材内容: 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普遍存在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在着“静止”,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性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这一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多动手,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 三.说学法: 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再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运动的世界》。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联系到本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观看完毕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学生根据老师提问进行 思考并举例。 (二)、新课讲授(本环节设计四个探究过程,将教材的知识点一一展开) 讨论探究①: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静止的物体真的不动吗?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叙述各自的看法,讨论,而后明确: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讨论探究②: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说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是如何得来,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慢慢分析得出是通过看这个物体所处的位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题图 3题图 4题图 2.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B.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D.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3.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不计容器重)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ρgh/2 C.若注入与木块等质量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4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 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 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 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 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6.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F甲、F乙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F甲′<F乙′ B.F甲<F乙F甲′=F乙′ C.F甲>F乙F甲′=F乙′ D.F甲=F乙F甲′>F乙′ 8.小伟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的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标有“2. 5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Ω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1.25 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 W 二、多项选择题 1.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甲,拍摄照片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引起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2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2篇 反思一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压强》的复习课。《压强》这一章共有压力压强、液体压强和流体压强三部分组成。对于初三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情况,这节复习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知识兼顾全面复习,始终以压强的概念贯穿整节课,以之为主线,把各部分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并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重视课堂反馈,用以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在这节复习课中: 1.成功运用了多媒体,有效的进行了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在这节复习课中,我将平时的powerpoint演示课件改成prontpage的网络课件,让学生以上网的形式在网上自由浏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由于是复习课,可以放手让学生复习自己薄弱的部分,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演示时间,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整个复习的知识网络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间充裕的学生还可以点击浏览相关的知识链接,在internet上了解更多的压强知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有效利用了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2.设计与生产生活有关的flash动画,让学生从实践中复习巩固本节的重点知识 在复习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过程中,我选用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例如,锋利的刀口、铁轨铺枕木、骆驼的脚掌比较大等等实例,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讨论其中的道理,

自然而然的知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使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3.寻求实际与知识点的有效结合 在复习到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我在网上搜寻并截取了一段关于龙卷风的视频,让学生亲眼见识到了龙卷风的威力。让学生很自然的想到这是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链接到飞机的外型与升力的关系。 4.设计有答案提示的反馈练习 在本节课最后,我精心挑选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些习题都是当学生作出自己的答案之后会给出详细的分析是对还是错,完全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己把握复习的深度。 在这节复习课中,学生充分体会了物理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实效性,能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网络教学中考虑到知识应用和链接的问题,却忽视了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互相结合,使学生课堂更加有效而丰富多彩。 反思二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讲授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在教后我体会很深,现结合这次课程培训,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探究-----应用”的物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我比较恰当的把握学生的经历水

初中物理速度说课稿复习过程

初中物理速度说课稿

精品资料 第二节、速度(说课稿)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李秀芹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速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介绍我对《速度》这一节内容的理解和处理。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速度一节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速度这一概念是在学习了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一个新概念,速度概念的建立为下一节直线运动的学习提供了准备,也为今后密度、压强、功率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速度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第一次接触的物理量的计算,规范的解题格式为学生今后进行物理量的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以及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知道日常生活中测量速度的方法;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通过速度的测量,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速度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以速度取胜的奥运健儿的介绍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测量速度的方法以及有关速度的计算。 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速度的单位换算。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的教学模式,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猎豹追捕羚羊和奥运会百米赛跑的视频,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说明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进而把他们引入到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情境中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动机和求知热情。 利用桌上两张完全相同的纸,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使两张纸下落的快慢不一样吗?学生分组活动并请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有的学生把纸揉成团、有的学生甚至折出了纸飞机……),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下落的快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50分钟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下列各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2.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球和水,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球立即投入水中,则() A.铜球和水之间无法热传递 B.温度由铜球传给水 C.内能铜球传给水 D.热量由水传给铜球 3.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上坡,没有向上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4.在家庭电路中,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灯灯座的火线和零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 C.电灯发出暗淡的光 D.保险丝熔断 5.下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见图乙。闭 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 1和L 2 的所消 耗的电功率P 1和P 2 的比值为() A.4:1 B.1:4 C.5:1 D.1:5 6.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可以() A.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 B.减小通电电流的大小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D.增加通电螺母管的线圈匝数 7.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 A.1:2 B.1:1 C.1:4 D.2:1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是一个8Ω的定值电阻。如果分别将下列的四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的AB两点之间,且不会烧坏。则最亮的那一个灯一定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