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使用操作规程讲课讲稿

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使用操作规程讲课讲稿
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使用操作规程讲课讲稿

ZetaPALS型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使用操作规程

—美国Brookhaven公司

粒度测定:

1 打开仪器后面的开关及显示器。

2 打开BIC Particle Sizing Software程序,选择所要保存数据的文件夹(File—Datebase—Create Fold新建文

件夹;File—Datebase—双击所选文件夹—数据可自动保存在此文件夹),待机器稳定15~20分钟左右后使用。

3 待测溶液经过离心或过滤处理后,将待测溶液加入比色皿(水相用塑料,有机相用玻璃)中,盖上比色

皿盖,插入样品槽,关上黑色盖子和仪器外盖。

4 点程序界面parameters,对测量的参数进行设置:Sample ID 输入样品名;Runs扫描遍数;Temp.设置温

度(5-70℃);Liquid选择溶剂(Unspecified是未知液,可输入Viscosity 和Ref.Index值,可以查文献,其中Ref.Index可由阿贝折射仪测得);Angle在90°不能改;Run Duration是扫描时间,一般2min,观察程序界面左上角Count Rate如小于20Kcps,则延长测量时间(5min或更长)。

5 Start开始测量。

6 数据分析:程序界面左上角Effective Diameter是直径,Polydispersity是多分散系数(<0.02是单分散体

系,0.02-0.08是窄分布体系,>0.08是宽分布体系),Avg. Count Rate是光强;右上角Lognomal可得到对数图,MSD是多分布宽度,Corr.Funct.是相关曲线图(非常重要,数据可信度参考相关曲线图,测量基线要回归到计算基线上);点击Zoom可选择Intensity、Volume、Surface Area和Number,一般是选择Intensity;点击Lognomal Summary—Copy for Spreadsheet可拷贝数据,点击Copy to Cliboard可将图拷贝到写字板。程序左下角的Copy to Cliboard也可将图拷贝到写字板,Turn Dust Filter Off是数据保有率。

7 关闭仪器和显示屏;靠数据找老师拿专用优盘

注意事项:

1. 一般来说,样品测量范围1nm~6μm,浓度体积比≤0.5%(最好0.1%,保证Count Rate不超过800Kcps),

体积1.5~3mL,测量时间1~2min/Run。

2. 样品放入样品池后需要在仪器中稳定5min左右。

3. 实验后及时清理样品仓,还原所使用附件。比色皿冲洗后可重复利用。

4. 在点击Datebase时不要误点到Rebuild Database File Index,如不小心点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cancel。

5. 不能判断浓度时,可点击Setup—Incident Power Settings—Maximize Incident Power Now,Avg. Count Rate

超过500Kcps则要稀释浓度,直到小于500Kcp则浓度可以测试。

6.做粒径测试时不能同时测试Zeta电位。

Zeta电位测定:

1 打开仪器后面的开关及显示器。

2 打开BIC Zeta potential Analyzer(水相体系用)/ BIC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有机相体系用)程序,

选择所要保存数据的文件夹(File—Datebase—Create Fold新建文件夹;File—Datebase—双击所选文件夹—数据可自动保存在此文件夹),待机器稳定15~20分钟左右后使用。

3 待测溶液配制完成后需放置一段时间进行Zeta电位测试。将待测溶液加入比色皿1/3高度处,赶走气泡,

钯电极插入溶液中,拿稳钯电极上端和比色皿下端不要让两者脱离,连上插头,关上仪器外盖。AQ-961钯电极用于pH为2~12的水相体系(配合BIC Zeta potential Analyzer软件),SR-482钯电极用于有机相体系和pH为1~13的水相体系(配合BIC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软件)。刚开始实验钯电极可在溶液中浸润一会。

4 点BIC Zeta potential Analyzer程序界面parameters,对测量的参数进行设置:Sample ID 输入样品名;Cycles扫描次数(一般是3),Runs扫描遍数(一般是3),Inter Cycle Delay停留时间(一般是5s);Temperature 设置温度(5-70℃);Liquid选择溶剂(Unspecified是未知液,可输入Viscosity 、Ref.Index和Dielectric Constant值,可以查文献,其中Ref.Index可由阿贝折射仪测得,Dielectric Constant可由介电常数仪测得);

其它不用填。

点BIC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程序界面parameters:Runs和Cycles要设置多次,一般是5和20;

Zeta Potential Model选Huckel(有机相用),Smoluchowski(水相用)一般用于电导率1万至2万的水相体系;其它参数同BIC Zeta potential Analyzer设置。Setup—Instrument Parameters—V oltage改成User:可以填10、40、60、80这四个数据试着做。

5start开始测量。程序界面中间选择Zeta Potential是Zeta电位,选Mobility是电泳迁移率,Frequency Shift 是频率迁移,Frequency是频率。程序界面右下角Conductance是电导率,若电导率在几十到1万(一般范围是几十到几千us),用BIC Zeta potential Analyzer软件测试,配合AQ-961钯电极;若电导率在1万至2万之间,用BIC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软件测试,配合SR-482钯电极使用;若电导率特别低(或样品浓度特别稀),用BIC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软件测试,配合SR-482钯电极使用。

样品不要反复测量,易使离子析出影响测试结果。

6

7数据分析:可直接记录Zeta电位值;点击Zoom—Copy for Spreadsheet可拷贝数据,点击Copy to Cliboard

可将图拷贝到写字板。程序左下角的Copy to Cliboard也可将图拷贝到写字板。

8换下一个样品时,将钯电极用水冲一下,再用样品冲一下再加入样品测试;实验结束时将钯电极用溶剂和水冲洗后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套在干燥的比色皿中保存。

8 关闭仪器和显示屏;靠数据找老师拿专用优盘

注意事项:

1. Zeta电位量程-150~+150mV,粒度范围10nm~30μm,样品要呈透明状,可将浓样品离心取上清液。

2. 钯电极用后及时清洗干净(用去离子水清洗,并擦干),插入干燥比色皿中保存。

3. 实验后及时清理样品仓,还原所使用附件。比色皿冲洗后可重复利用。

4. 在点击Datebase时不要误点到Rebuild Database File Index,如不小心点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cancel。

5. 做水相Zeta电位时不能同时测试有机相Zeta电位和粒径测试:做有机相Zeta电位时不能同时测试水相

Zeta电位和粒径测试。

6. 管理员要定期将每个文件夹拷贝保存,方法是:File—Datebase—Archive Selected Folder,将保存的文件

导入方法为:Reload Archive File

Malvern-Zetasizer-Nano-ZS90-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操作规程

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90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 操作规程 1.开启电源:等待30min以稳定激光光源; 2.开启电脑,双击桌面的工作站快捷图DTS(Nano);等待仪器自检(指示灯颜色变为绿色即自检成功),进入NanoZS90系统工作站; 3.建立测量条件的存储路径(单击File→new→磁盘D→个人数据→个人文件夹); 4.测量粒度: (1)单击工作栏上的Mesurement→Manual→Meaurement,在Manual-setting 窗口单击Meaurement Type→选择Size; (2) 单击Labels , 输入测量样品名(如CSNP-040301); (3)单击Mesurement,设置测量温度(℃)、测量次数(通常选Automatic)、测量循环次数(通常选1次); (4)单击Sample,设置样品参数:单击Manual选择Material Name(如为脂质体,请选择Liposome)/单击Dispersant 选择被分散的介质(通常选Water); (5)单击Cell,选择测量池类型(如聚苯乙烯塑料池选DTS0012测量池、如石英池选PCS1115 Glass-square aperture); (6)单击Result calculation,设置粒度计算模型(通常选General Purpose/若能确认样品为单峰分布则选Monomodal); (7)设置完毕,点击确认。 5.测量样品

按仪器指示,打开样品池盖,放入测量池(带▼符号面朝向测量者),点击Start 即开始测量(单击状态栏Result图标,可对粒度结果实时监控); 6.结果分析 测量结束,选择Records View 栏下任一记录条后 (1)单击状态栏上的Intensity PSD(M), 获得光强度粒度分布图/单击Intensity statistics获得光强度粒度的统计学分布详表/分别单击Number 和Volume,获得数量和体积分布结果图。 7.Zeta电位测量 (1).单击工具栏上的Measure→Manual→Measurement,在Manual-setting窗口单击Measurement Type,选择Zeta potential; (2).单击lables,输入测量样品名(如CSNP-040301); (3).单击Measurement, 设置测量温度(℃)、测量次数(通常选Automatic)、测量循环次数(通常选一次);单击Sample,设置样品参数:F值极性溶剂选择1.5(Smoluchowsi模型)/非极性溶剂选择1.0(Huckel模型)。 (4).单击Material Name,选择样品类型(如脂质体选择Liposome)/单击Dispersant(选择分散介质(通常选择Water) (5).单击Cell,选择测量池类型(DTS1060 Folded Capillary Cell) (6).单击Result calculation,设置电位计算模型(通常选General Purpose/若样品电导率高于5Ms,则选Monomodal); (7).设置完毕,点击确认 8.测量样品 按仪器提示,打开样品池盖,放入测量池,点击Start即开始测量(单击状态栏

激光粒度仪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激光粒度仪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注意:第一次使用仪器得有人全程陪同指导,能搞到多少技巧看你本事啦,同时群里有详细的原理资料。 一、样品制备 1、取半勺粉体(注意不要太少),倒入研钵(研钵底部略湿)中,再用钵杵研磨 粉体只看不见颗粒; 2、量取10ml的蒸馏水,洗涤研钵后倒入烧杯中; 3、配置六偏磷酸钠溶液:2.83g的六偏磷酸钠+45ml的水=六偏磷酸钠溶液,取 此溶液15滴滴入烧杯中; 4、将烧杯至于超声波清洗器振动腔内超声,时间:5~6min,频率:50Hz,功率 60W。 二、软件操作 1、打开软件点击“纳米测试”点击“放大倍数”,选60倍; 2、清洗仪器:自己倒蒸馏水进入反应釜(以稍微淹盖搅拌片为准)点击“半自动清洗”逐步点击“超声”、“循环泵”、“搅拌”(工作时间为30秒)点击“排水”(此时排水阀打开,等待反应釜水排完)再点击“排水”(此时排水阀关闭)以上操作连续两次,目的是为了能够把仪器清洗干净,具体视情况而定; 3、测试:自己倒蒸馏水进入反应釜(以稍微淹盖搅拌片为准)加样品水,取上清液1ml左右点击“半自动清洗”逐步点击“超声”、“循环泵”、“搅拌”(工作时间为30秒)点击“退出”点击“状态调整”,待显示正常再点击一次,连续两次(不能少,不正常则继续点击),点击“状态检测”点击“单分数测试”“人工测试” “标准测试”选“否”再分别输入“15”、“80”、“40”、“40”、“命名”、“3次”、“确定”。 4、品质因素合理范围为80左右,75~85之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保存数据图片:“特殊功能”“图文”选择要保存的原始数据打开否命名; 6、保存数据txt格式:“特殊功能”txt 选择要保存的原始数据打开否命名; 三、注意事项 1、激光粒度仪开机须预热二十分钟才可测试; 2、软件测试时禁止其他操作,假如误操作使得软件关闭,重新打开软件; 3、软件连接不上仪器,重启计算机即可; 4、样品制备后须马上测试,不宜放置太久测试,否则结果可能不正确,团聚; 5、品质因数为零,可能是粉体的浓度太低造成的,或者是重新“超声”、“循环 泵”、“搅拌”在测量,否则是测试玻璃污染得清理; 暂时想到这些,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大伙就帮着改下,好建议就加进来吧。

贝克曼库尔特AU5800 标准操作文件

Beckman Coulter 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前言 二、仪器的使用要求 2.1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 2.2仪器的安全使用要求 三、检测系统概述 3.1 简介 3.2 系统组件 3.2.1 仪器 3.2.2 试剂 3.3 样本检测过程概述 四、仪器的操作 4.1仪器主要操作界面 4.2标本传送装置 4.3开机操作规程 4.4ISE校准操作程序 4.5试剂装载程序 4.6校准操作程序 4.7质量控制操作程序 4.8常规标本测定程序 4.9急诊标本测定程序 4.10重复测定操作程序 五、关机与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5.1.关机程序 5.2.仪器校准程序 5.3.维护保养程序 六、高级操作程序 6.1项目参数的设定程序 6.2删除实验项目 七、相关文件

一、前言 本文件为Beckman Coulter AU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户提供的一份安全、正确使用Beckman Coulter AU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 本文件主要依据为Beckman Coulter 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户手册编写,供指导日常常规操作使用,执行仪器高级操作和复杂程序必须参考操作手册方法和咨询Beckman Coulter技术服务部。 本文件以AU5800为例提供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SOP。但是,正确使用生化分析仪是一个方面,还需考虑分析前和分析后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因素,并且在分析中使用正确可靠的分析用试剂,才可获得正确可靠的生化分析结果。 因此,每个实验室有必要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及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参考本文件,制定适合本实验室具体情况的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文件

OBLF光谱仪操作规程-1

4. 4. 1 氩气供应要求 气体型号: 只有纯氩气(含A r99. 995%)及更高纯度的氩气可用。减 压阀门要求: 两级减压阀门要保证纯净的氩气的初始压强为3bar ,流量最低要达到800l / h。 5、样品的准备 ·样品激发之前必须将其磨光。对于钢和铸铁(颗粒大小,对钢是60 到80 之间, 对铸铁是30 到60 之间),建议用适合于本仪器样品的砂轮干磨。 ·砂轮一定不要被高合金含量的样品污染(例如:应该先用于低合金样品,再用于高合金样品)。 ·必须确保样品在磨的过程中没有过热。如果需要,样品应该用水冷却,再干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干磨。 ·软质样品(例如:铜、铝、锌、铅)必须车削表面或用酒精湿磨。 ·磨好的表面一定不要玷污(例如用手触摸)。 6、操作 6. 1 仪器的开机与关机 用仪器内部电源接线板主开关开机与关机。 一旦光谱仪的开关置于“OFF”,仪器的所有组件都与电源断开。警 告: 在维修和打开设备面板之前,主开关必须处于“OFF”位置。只有专业人员除外。 在预先知道要停电的情况下,一定要关机。 仪器程序一定要在关机之前退出,以保证所有的硬盘操作全部完成,否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关机前注意: 跟所有用电设备一样,这台仪器在打开时也消耗能量,也有一个消耗大小的问题。这样,就该确定一下多长时间开关一次,对于这一问题,取决于设备操作的各个条件, 并要考虑以下这些: ·所有O B L F光谱分析仪能长期开着而无危险。 ·本仪器是复杂的测量系统,在打开之后到达设备的稳定状况和最大测量精度,自然需要一个时间。 ·长期关闭之后,例如,几小时或几天,必然会使真空室的压强增加,自动恒温控制的光学系统的温度降低。这意味着在光谱仪重新开机之后,真空泵和加热系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分析样品所需要的稳定状态。 ·作为一种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和物质损耗的有效措施,O B L F为所有的光谱 仪安装了一种辅助功能,即在启动之后的低功耗功能,它只让那些保证分析仪的稳定性和自动检测系统而必需的组件处于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光谱仪只有在长期不用的情况下(例如:长期的工作假期期间),在可预见的停电,或者在要进行修理时才关闭。在光谱仪没有真正使用期间,为了合理的利用能源,辅助功能应被激活,可采用手动模式,或者是自动模式。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MS2000)操作规程-干湿法

马尔文MS2000操作规程 一.开机顺序:先开仪器主机和湿法或干法进样器,再开电脑,仪器需要预热15到30分钟。 关机顺序:先关电脑软件,再关湿法或干法进样器和仪器主机。 二.湿法测量程序: a)手指轻轻按键控制面板第一个显示中间的on/off键盘,让水循环起来。 b)在桌面上双击Mastersizer2000操作软件,进入操作软件,输入操作者姓 名,然后鼠标左键点击确定。 c)在文件那里点击打开,打开已有的文件或新建一个文件,确保记录存放 在你所需要的文件名下。 d)单击“测量”菜单中的“手动”按钮,进入测量窗口。 e)然后点击“对光”,对光好后,如果背景状态正常,就不需要换水了(如 果是第一次打开软件的话,对光按键是隐藏在测量背景下面的,只要点 击“开始”键,仪器就会对光接着测量背景的)。 f)然后进入“选项”菜单,选择合适的光学参数,在“物质”那里选择好 催化剂,或者新鲜催化剂,再进入“文档”菜单,输入样品名称,然后 “确定”退出。 g)然后单击“开始”按钮,系统开始测量背景,当背景测量完成以后并提 示“加入样品”后,开始加入样品到遮光度10%,到控制的遮光度范围 内,然后单击“开始”或按“测量样品”仪器会进行测量样品。每测量 一次,结果会按记录编号和时间存在已经指定的文件里。 h)测量结束后,抬起烧杯上方盖子到两个黑线中间,附近会自动把样品池 的水排除,然后换新鲜的水并清洗两到三次(以背景正常为准)。三.干法测量步骤:干法测量可用SOP(标准操作规程)来进行测量。 1.把样品放入干法进样器的样品盘中 2.点击测量窗口中的“启用SOP” 3.选择已经设置好的SOP 4.根据仪器运行SOP提示输入样品的编号

光谱仪操作规程

光谱仪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条件: 1、实验室要求温度控制在16--30摄氏度之间;开启设备 之前应首先将实验室温度升起。 2、实验室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30—70%。 3、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震动。 4、试样要求厚度超过1mm,覆盖面积控制在15-50mm,测 试面必须光滑。用40-80目砂轮或铣床制作,制作后不能用手或水清理,可以用钢丝刷进行清理。 二、开关机、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必须顺序进行) 1、先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 (1)、检查循环水位是否正常,控制在总高度的1/3处,最高不超过总高度4/5. (2)、检查真空泵油位是否正常。 (3)、检查氩气是否充足。 2、开机: (1)、打开稳压器电源开关 (2)、打开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MAINS 16A.(1#) (3)、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即VACUUMPUMP(2) (4)、打开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PUMP(3) (5)、打开电子板电源开关即ELECTRONICS(4) (6)、打开负高压电源开关即HVPS(5)

(7)、打开电脑,用户名输入ARL回车进入,选择程序进入即可,再点登陆用户名输入U(一般操作)或M(管理员,可以更改程序)回车进入;查看设备状态,看数据是否控制在范围内。(所有数据必须没有大于或小于号)一般开机后4至5小时后才能使用。 (8)、打开氩气,压力表控制在0.35MPA,如果氩气净化机需再生时将压力表调至0.5MPA。(现在的表指针+0.35)先用净化机的II塔(按净化机的指示旋转手柄到指定位置) 3、关机: (1)、正常关机按开机的反顺序操作,必须按步骤关机。(2)、遇到突然停电时应先关闭光谱仪主电源开关,防止突然来电损坏设备。(禁忌设备用电急停急送) 4、程序操作: (1)、每天第一次应先做标准样测试:先登录程序OX SAS,选择管理员用户名进入界面。点‘测量类型标准样’点‘任务’再点‘TS’,点‘方法’再点‘FELAST’,‘类型标准’点方法中以创建的方法,再创建名称即可。将标准样放于‘激发台’开始打样,连续打三点点击完成。(如45#、35#类型标准样)看测试的数据相对数据小于5%即可。 (2)、点‘定量分析’开始对工作中试样进行打样,打样后点击完成。 三、维护与保养:

颗粒度的检测 筛分法 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审核、批准 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行政管理部财 务 部QA 室QC 室 营养粉车间仓 储 中 心

1目的 建立颗粒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该项目检查操作。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中颗粒度检测的定量试验。 3职责 6.1QC检验员:负责对颗粒度检测的管理。 6.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 GBT 21524-2008 无机化工产品中粒度的测定筛分法. 5培训范围 6内容: 6.1手筛法:用手往复振摇实验筛,一手在振幅距离处轻轻碰撞实验筛,由此产生的 震动使小于孔径的颗粒通过筛孔的筛分方法。 6.2方法原理:把预先于(105±2)℃下干燥并冷却至温室的无机化工产品样品,在 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使用毛筛法进行筛分到达筛分终点后,称量不同筛子剩余样品的质量,计算出以筛网孔径为的粒度分布。 6.3仪器:实验筛、天平、羊毛筛子、电烘箱、超声波清洗器。 6.4分析步骤: 6.4.1将指定尺寸的实验筛从底盘到顶部按筛孔增大的顺序组装好。 6.4.2用天平称取20g~50g试样,精确至,放置在最顶部的实验筛上,盖上顶盖。 6.4.3测定(手筛法) 用手振动试验,振幅约为,频率约为120/min,筛分时间为3min~5min,静至 3min后,称量各筛的剩余物或筛下物,判定方案如)

6.4.4筛分过程应连续进行,直至1min内通过剩余粒度级最多的试验筛的试样的质量 分数小于。把留在筛上或底盘上的试料用毛刷仔细刷净,分别称量每个粒度级 别的试验筛的筛余物质量(M1),所有筛余物的量的总和与称样量之差应不大 于%,否则,重新取样测定。 6.4.5每次测定结束后,用超神波对整套筛子进行清洗,以保证试验筛堵塞不大于%。 6.4.6定期对试验筛进行计量或校准,若发现筛孔尺寸超过有关标准的要求或筛孔变 形、筛网破损,应及时更换实验筛。 6.4.7计算结果 粒度以细度或通过率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如下公式计算: W=(m-m1)÷M×100 式中: m1------试验筛筛余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7注意事项 8相关文件 9附录 10版本历史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通用版)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通用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16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通用版) 1准备 1.1检查实验间的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温度:22士 2.8℃,湿度≤60%; 1.2气的纯度是否小于99.996%,检查氩气的流量是否小于 30psi; 1.3样品的制备:保证样品表面清洁无油污,无氧化皮,表面均匀没有沙眼。 2操作 2.1在电压稳定的情况下,打开系统电源,打开真空泵开关,要求真空泵空转五分钟后,打开真空阀,稳定一段时间要求真空度达到1μ之内; 2.2在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打开高压和低压电源,检查氩

气流量达到要求后,打开激发电源; 2.3打开微机,进入BAIRD操作系统; 2.4汞灯的校准:打开汞灯开关,调节旋转数字指示器的旋钮,按照计算机屏幕指令操作,并在仪器运转记录本上记录俩个半峰值的读数,将指示器最终调至计算机求出的答案为止,锁紧旋钮; 2.5清洗循环系统:取一空样在试样台上,激发数次,待各数值达到稳定。注意在装夹试样的时候,要将弹簧负载紧固轴轻轻的压到样品表面,不要突然松手,以免压碎台板,并注意氮化硼原盘固定在原来的位置; 2.6标准化:放好样品后,进行全体元素的标准化。依照电脑中的提示,依次对各块标钢进行激发,得到一组数据,通过和标钢原有数据的对比,计算机自动得到一个修正系数。修正系数不小于 3.0时,可以进行试样分析,否则,要对不满足要求的元素进行元素的标准化,使该元素的修正系数达到规定要求; 2.7在进行了标准化后,进行试样的分析。一个样品测量多次,计算机自动给出平均值。通过打印机得到试验数据。试验数据记录

粉尘粒度分析仪操作规程

粉尘粒度分析仪操作规程 1.连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仪器显示状态1(state1)。 2.按进行键GO,使仪器进入状态2(state2)后,按ENT键,仪器提示输 入参数:粉尘真密度ρ P 、液体真密度ρ 1 、粘结系数V和沉降池高度H。 3.参数的确定: 粉尘真密度ρ P 可以采用真密度测试装置测定。 液体真密度ρ 1 、粘度系数V根据实验时温度查附录表1、表2。 沉降池高度以沉降池上的刻度线为准,从低到高一次是1、2、3、4,当液面高度与刻度线重合时的刻度线高度值就是沉降池高度H。 参数输入正确后,仪器提示显示OK。 4.用吸管往沉降池中移入适量的分散剂,液面高度高于1即可。把沉降盒向右旋转45度,降沉降池放入沉降盒内,然后再将沉降盒旋回原位,并确认已将沉降池顶紧,旋转圆盘上的光路对标准志线与仪器上的标准志线重合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5.按进行键GO,仪器进入状态4(state4)后,按ENT键测出背景值。 若分散剂用乙酸丁酯,为准确起见,测背景是应在乙酸丁酯溶液放入一张空白滤膜,然后降沉降池放入沉降盒;若分散剂用无水乙醇,则无需在分散剂放空白滤膜。该值应在2500~3800之间,如果超出范围,可通过调节光强调节旋钮使该值处于该范围。该步骤应在仪器测试前调节好。 6.测试完毕后,取出沉降池,将溶液倒出,然后将制备好的粉尘溶液倒入沉降池并放入仪器内,再按ENT键,测最大光密度值,仪器显示该值以100±10左右为宜,大于100时应稀释粉尘溶液,小于90时应加粉尘,直到调节到合适为止。每次测定之前都应反复转动圆盘,使粉尘容易均匀,之后才能测量。 7.按进行键GO,仪器进入状态5(state5)后,按ENT键开始测量,此时仪器随时间自动显示时间t和光密度值。 8.当达到所需粒径的测量时间时,按BRE键终止测量,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粒度分布值。 9.结果显示 按GO键,仪器进入状态1(state1);按RED键,输入此数值后按ENT键确

激光粒度仪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1 作业目的: 确保激光粒度仪的正常运行,正确监测烟气管道中催化剂的粒度和浓度,从而保证烟气轮机的正常运转。 2 作业要求 2.1 反吹风系统供风应维持在0.4—0.6MPa范围内 2.2 拆装激光器时需对地泄放高压,防止电击 2.3 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紧固螺钉和调节螺钉不能随意调节 3 作业内容 3.1 清洗石英玻璃 3.2 激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对中 4 作业准备和危害识别 4.1 联系工艺,开具相应作业票,并落实作业票要求的安全措施,进行危害识别,作好JHA分析 4.2 准备全套个人工具:酒精绸布F枪Y型专用扳手和对讲机 5 作业方法 5.1 清洗镜片 5. 1.1 对过滤器进行排污排水 5.1.2 关死烟气采样阀后关死反吹风阀,打开放空阀 5.1.3 拆下观察门,用Y型专用扳手缓慢拆下镜片。先除去镜片上催化剂粉末,再用酒精清洗.。 5.1.4 装回镜片,关上放空阀,打开反吹风阀,然后再打开烟气采样阀,用上述方法分别对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操作。 5.2 发射器和接收器对中 5.2.1 放置一坐标纸在接收端石英玻璃表面,检查光玻璃是否在中心。如没有,必须纠正 5.2.2 松开发射器外壳中间的四只调整螺钉和锁定螺母,转动相应的调整螺钉并同时旋转相反方向的螺钉. 5.2.3 当控制柜数显表横向光能和纵向光能的显示值在3.0V时,同时接线箱+X -X +Y -Y四象限输出信号基本相等,对中基本完成 5.2.4 松开接收外筒的4只调整螺钉,并作相应调整,使散射光进入有反射光接收孔的中心 5.2.5 同时测量(用万用表交流档)S1 S2端子上的电压值,调整到电压输出信号最大值时,完成接收调整 6 检查与验收 6.1 检查反吹风压力是否在要求范围内,并调节至规定压力 6.2 对中螺钉的锁定螺母是否已拧紧,接收4光斑是否在中心,以免发生位移 6.3 观察石英玻璃是否干净,并保证石英玻璃温度不可升高 6.4 检查各管路是否有松动,漏气现象,是否有漏装和装反现象 7 仪表投用注意事项 7.1 拆下镜片前,必须先关烟气采样阀,后关反吹风阀 7.2 打开烟气采样阀前,必须先打开反吹风阀 7.3 保证反吹风无尘无水

光谱仪操作规程

光谱仪操作规程 1.目的 光谱仪属于精密贵重仪器,为了操作人员更加合理、安全操作光谱仪,保证光谱仪能正常长时间的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操作光谱人员从事有色金属材质成分检测。 3.工作职责 品保部主管负责培训操作光谱人员从事有色金属材质成分检测。 4.工作流程 4.1 操作流程: 4.1.1 操作之前检查光谱仪无异常,仪器与外部设备接线连接是否正常。 4.1.2 开机顺序:把配电柜开关打开,开启稳压器十几秒后再开光谱仪电源。 4..1.3 将准备好的99.999%高纯氩气连接到氩气净化器,打开高纯氩气瓶开关,分压压力表 气压调至0.25-0.3Mpa之间,连接好后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沫分别涂入氩气瓶及净化器各接入口,检验是否有漏气现象。正常后开启净化器电源,待净化器工作温控稳定260度方可与光谱同步工作。 4.1.4 光谱仪电源开机顺序:开启主电源(Main),间隔5-10秒、再开真空泵(Vacuum pump) 电源、接着开水泵(Water pump)电源、然后开电子柜(Electronis)电源、间隔5-10秒,最后开高压(Hvps)电源。光谱仪电源严格按照此顺序操作,否则容易烧坏光谱仪部件。 4.1.5 计算机电源由光谱仪仪器有专门接出电源,打开计算机电源,双击OXSAS打开操作 软件。 4.1.6 光谱仪开机后需仪器稳定后才能工作,一般仪器稳定为5小时以上(含停电后再开 启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稳定,从“工具-操作-读取状态【F7】”,检查各参数值应在最小~最大范围内,方可进行下面检测工作。 4.1.7 将制备好的样品正确放在激发台上,然后在OXSAS软件中单击“分析和数据”选择 “定量分析【F10】”,弹出分析界面。 4.1.8 将弹出分析界面“当前位置”,在“任务”里下拉菜单选择Conc Cu,根据样品种类 在“方法”中选择下拉菜单适合的方法,如:黄铜(CUBAS)、青铜(CUBAON)、铝青铜(CUCUAI) 在结果格式选择“Type standard”,元素格式选择“Cu%”,“值”菜单栏输入样品名称,然后将加工好的样品放入激发台,再分析界面鼠标点击“Sidok+开始”进入试验,同一个样品重复试验,点击“继续”,试验结束点击“完成” 4.1.9 打印结果:点击“分析和数据”选择“查看结果【F8】”弹出界面,选定需要打印 数据一栏,点击“打印分析”弹出窗口“打印机选择”,在“打印机选择”窗口中打印格式默认为Standard不需要改动,勾上“包含每次测量”和“分析组”,打印机栏选定打印机型号,然后点击确认。 4.1.10 光谱仪未发生故障,仪器正常运行,不允许关机,否则对测量数据会产生误差。若 需要关机,开机按照上述工作流程操作,然后需对光谱仪作标准化,标准化参照流程操作。 4.1.11 关机顺序:先关高压电源(HVPS),再关电子柜,接着关水泵,然后关真空泵. 4.2光谱仪标准化操作流程: 4.2.1 点击“分析数据”选择“标准化【F3】”,进入界面中“任务(Task)”中下拉菜单选

欧美克LS-POP激光粒度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规范对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操作使用,从而确保产品粒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可靠性,特制定本文件。 2. 内容: 2.1 工作原理 利用颗粒对光的散射现象,根据散射光能的分布推算被测颗粒的粒度分布。 2.2 技术指标 测试范围:0.2~500μm 进样方式:湿法,循环进样器和静态样品池 重复性误差:<3% 测试时间:1-2分钟 独立探测单元数:32 光源种类:氦-氖激光 功率:2.0 mW 波长:0.6328 μm 2.3工作环境 2.3.1 仪器应安装在洁净、少尘、无烟、带空调的环境中。仪器的组件中含有激光管、光学镜头、针孔和测量窗口等。这些光学部件如果受到灰尘、油脂、石油产品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将会造成光洁度下降、腐蚀、堵塞、功率下降等损害。 2.3.2 室温要稳定,没有明显的气流,没有直射阳光,否则会引起激光功率不稳,光束准直欠佳和外界杂散光的干扰,从而造成测量的重复性下降。 2.3.3 ,仪器的工作环境要求温度在5-35℃之间,空气湿度不可高于85% ,否则光学镜头表面可能会结露,致使光线不能聚焦,时间长了还会使镜头发霉。 2.3.4 地面不能有明显的震动,否则会导致光路系统偏移,引起测量结果异常。 2.3.5 电源电压220V,50/60HZ,有三头插座且接地线良好。 2.3.6严禁将零线和地线合接。 2.3.7本仪器的接地线不可与其他地线专用。 2.4 输出项目 粒度分布表、粒度分布曲线、平均粒径、中位径、比表面积等。

2.5 相关名词解释 2.5.1 粒径:又称颗粒尺寸,用以表征颗粒的大小。除了球形颗粒这一特例外,粒径并不是真实的物理尺寸,而是会随测量原理变化的等效尺寸。在激光散射法技术中,粒径是指与待测颗粒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并有最相近的光散射特性的球形颗粒(组合)的直径(分布)。 2.5.2 粒度分布:是指一个粉体样品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因为任何一个粉体样品都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所以用粒度分布才能确切地描述其粗细情况。 2.5.3 悬浮介质:测量粒度时需要把样品分散在液体或气体中。这里的液体或气体就称为悬浮介质。合适的悬浮介质应该是既能让样品在其中分散,又不让样品在其中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 2.5.4 光能分布:即散射光的能量分布,就是照射到粒度仪各光电探测器上的散射光的能量。背景光能代表被光路上的尘埃粒子或各光学镜面的疵点散射的光能分布;而样品颗粒的散射光能是被待测样品的颗粒散射的光能,其分布与样品颗粒的粒度相对应,但不等于粒度分布。 2.5.5 遮光比:指测量用的照明光束被测量的样品颗粒阻挡的部分与照明光的比值。颗粒在测量介质中的浓度越高,则遮光比越大。 2.5.6 平均粒径:是指样品中所有颗粒的粒径的平均值,可以根据粒度分布计算而得。 2.5.7粒度分布宽度:用以表征样品粒径的均匀程度。粒度分布宽,表示样品颗粒的粗细不均匀;反之,则表示均匀。 2.6 准备阶段 2.6.1系统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 测量单元(预热半小时后进行下面步骤) 循环进样器 打印机 显示器 计算机主机 2.6.2 测量单元预热 2.6.2.1如关机超过半小时再重新开机,必须预热半小时。 2.6.2.2打开测量单元电源,半小时后,激光率才能稳定。如果环境温度较低,等待时间还要延长。 2.6.2.3判断激光功率是否达到稳定的依据是,背景光能分布的零环高度是否稳定。正常

贝克曼生化仪操作规程

贝克曼生化仪操作规程 1、编工作表: 主屏幕---Fisample Program---F1 Program Sector----输入架子号---回车---选择实验项目---F7NEXT CUP继续输入---输入完毕---按PRE Screen键返回 2、样本类型的选择 主屏幕---Fisample Program---F5sample Type---输入样本类型号---回车 3、清除样本 主屏幕---Fisample Program---间光标移到Cup(s)处,输入要清除的杯号(当前杯架)---按Clear键清除---输入“y”---间主屏幕 4、批量输入 主屏幕---Fisample Program---F2 Program Batch---输入杯架子号(连续的用“—”连接,不连续的用逗号隔开)---回车---输入总的样本数(小于10倍杯架数)---回车---选择实验项目---F7NEXT CUP---回主屏幕 5、清除整个杯架 主屏幕---Fisample Program---F5clear Sector---输入杯架号(连续的用“—”连接,不连续的用逗号隔开)---回车---输入“y”---回主屏幕 6、查看各个杯架项目 主屏幕---Fisample rogram---F3clear Sector---输入架号---回车Page Down/up翻看---回主屏幕 7、打印设置 主屏幕---F4special Functions---输入“4”---回车---输入“5”---回车---F3Print option---输入“1可打”或“2不可打”---回车---回主屏幕 8、单位选择 主屏幕---F4special Functions---输入“4”---回车---输入“7”---回车---将光标移到目标项目处用Select重复选择直到正确的单位---回主屏幕 9、结果查看 主屏幕---F4special Functions---输入“2”---回车---输入查询条件---回车---输入号码---回车---选择输出形式---回车 10、参数设置 A进入参数界面 主屏幕--- F4special Functions---输入“5”---回车---Fidefine/Review---输入项目号---回车---输入具体参数(两页)---回主屏幕 B 新项目的登陆 主屏幕--- F4special Functions---输入“4”---回车---选择一个位置输入新项目名称 C 具体参数 Test Name:最多输入4位 Reaction Type: Endpiont1、Rate1、Endpiont2、Rate2 (1代表没减试剂空白,2代表减掉了试剂空白) Units:单位(Select重复按选择) Decimal Precision:小数位(Select重复按选择) Reaction Direction:反应方向(Select重复按选择) Calculation Fator:计算因数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 1.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检查实验室电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当电压稳定,室温在15~25℃、湿度≤60%才能开机。 2.开机 首先打开仪器的外置电源,稳定半小时,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开启电脑,并打开仪器操作平台OMNIC软件,运行Diagnostic菜单,检查仪器稳定性。 3.制样 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固体粉末样品用KBr 压片法制成透明的薄片;液体样品用液膜法、涂膜法或直接注入液体池内进行测定;(液膜法是在可拆液体池两片窗片之间,滴上1-2滴液体试样,使之形成一薄的液膜;涂膜法是用刮刀取适量的试样均匀涂于KBr窗片上,然后将另一块窗片盖上,稍加压力,来回推移,使之形成一层均匀无气泡的液膜;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液体试样,可直接注入封闭的红外玻璃或石英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4.扫描和输出红外光谱图 将制好的KBr薄片轻轻放在锁氏样品架内,插入样品池并拉紧盖子,在软件设置好的模式和参数下测试红外光谱图。先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或不放样品时的KBr薄片,有4个扣除空气背景的方法可供选择),再扫描样品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根据需要,打印或者保存红外光谱图。 5.关机 (1)先关闭OMNIC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盖上仪器防尘罩。 (2)在记录本上记录使用情况。 6.清洗压片模具和玛瑙研钵 KBr对钢制模具的平滑表面会产生极强的腐蚀性,因此模具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用脱脂棉蘸取乙醇或丙酮擦洗各个部分,然后用电吹风吹干,保存在干燥箱内备用。玛瑙研钵的清洗与模具相同。

激光粒度分布仪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BT-2003激光粒度分布仪的操作规程,使检验人员正确BT-2003激光粒度分布仪。 2、适用范围:适用于粒径的测定。 3、责任人:化验员。 4、正文: 4.1基本操作: 4.1.1开机顺序:激光粒度分布仪→自动循环分散系统→启动粒度分析软件。4.1.2关机顺序:关闭粒度分析软件→自动循环分散系统→激光粒度分布仪。4.1.3常规操作时的操作步骤。 4.1.3.1测试准备:(1)填写“文件-数据库处置”信息。(2)点击“下一步”进入“测试参数”:选择合适的物质(如碳酸钙)、介质(水)等。在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3)下一步进入点“常规测试”进入测试窗口。(4)单击“进水”图标把循环池加满水,然后交替的循环泵和超声波消除气泡(至少3次),再开启超声、循环。 4.1.3.2开始测试:(1)背景:启动“测量-常规测试”测量系统背景。背景高度应在0.5-5之间(1-4最佳),横坐标长度小于20格,20格以后没有信号。点击“确认”后背景将被保存下来。(2)浓度:观察遮光率,这个值一般应在10%-15%之间。(3)分散:超声分散3分钟左右。(4)测试:点击“连续”按钮开始测试并显示结果。(5)保存和打印:点击保存或打印按钮,将结果保存到数据库里,测试结束。 4.1.3.3清洗:点击“自动清洗”图标清洗循环分散系统,然后准备进行下次测试。 4.1.4自动测试时的操作步骤: 4.1.4.1SOP设置:打开“文件-数据库处置”填好内容后点击下一 步进入测试参数后点击“自动流程”设置里面的各项参数后点“确认”保存下来,点击“自动测试”进入自动测试窗口后即可以进行自动测试。 4.1.4.2自动测试:点击“自动测试”按钮,待提示请加入样品时加入适量的样品(遮光率为10%-15%),就等待结果即可。 4.2准确性标定方法: 4.2.1标定周期:通常半年标定一次,仪器经过维修后要标定

贝克曼dxc800日常操作程序

DXC简易操作规程 一、运行前进行常规冲洗 主屏幕实用程序,选择灌注,然后选DXC,灌注5次,再按开始灌注。二、定标 (1)从菜单区域选择(试剂/校准)。 (2)若需指定校准液位置,选择指定(F7),设定校准液架/杯位。 (3)选择要校准的项目。 (4)若所有需校准的项目都选择后,选择(F4)定标。 (5)回顾校准液装载清单,选择列表(F5)。若需要,选择(打印)。 (6)选择确定退出。 (7)将校准液置于相应的杯子和位置。 (8)将校准液架放上仪器。 (9)准备就绪后,按运行。 三、样品编程 常规单个样品 (1)从菜单区域选择样本。 (2)输入指定样品架/位置或样品号(ID)。 (3)选择要检测的项目。 若用组合编程项目,选择所需的项目组号,按(确定)。 若编程各个项目,按(项目号)项目键,选择所需 项目号,按(确定)。 (4)按要求输入样品类型,尿标本要更改样本类型 (5)下一个(F10)贮存现有样品信息,继续编程另外样品。 (6)将样品放上样品架。若按样品架/位置编程,确认是否放在正确位置。 (7)将样品架放上自动装载器,按RUN 运行。 批量编程 (1)从菜单区域选择(样品)。 (2)选择项目或组合(F4) (3)选择要用的架子,如1-15,电脑会显示60个样品可以编,选择实际用到的数目,如60或58 ,确定。 (4)逐个输入样本号,直到结束,按结束(F10) (5)放入标本架,按RUN运行即开始 急诊样品 按常规样品编程方式编程样品。在编程样品显示上的任何活动区 域选择STAT格即可。

四、试剂装载(有些试剂需按照说明书进行预处理) 装载模块项目(MC)试剂: (1)从菜单区域选择(试剂/校准)。 (2)选择(MC试剂)键。 (3)选择(F1)装载。 (4)打开左/中心门以放入模块试剂。 (5)自动装载模块试剂: A从仪器内取出旧试剂。取出时不必作旧试剂条码扫描。 B用手提条码阅读器扫描新试剂瓶的试剂条码。 (6)手工装载模块试剂: A从仪器内取出旧试剂。选择要取出的项目的试剂位置,选择(F1) 清除。 B按瓶上标签,输入每个项目的试剂信息(如:批号,系列号和效 期)。 C将已选择的试剂瓶放上仪器。 D若显示体积没有正确的显示试剂体积,在(体积)区输入各项 目的正确体积。 (7)关上门,选择结束(F10)完成。 装载试剂盒(CC)试剂: (1)从菜单区域选择(试剂/校准)。 (2)选择要装载的试剂位置。 (3)选择(F1)装载。 自动装载试剂盒试剂: A若要从仪器内取出试剂,打开试剂盘门,取出试剂盒。 B将要上机的试剂条码置于阅读器处,读条码。 手工装载试剂盒试剂: A若要从仪器内取出试剂,打开试剂盘门,取出试剂盒。 B选择(F1)清除。 C按瓶上标签,输入每个项目的试剂信息(如:批号,系列号和效 期)。 (4)将试剂盒放于试剂盘上,关试剂盘门。 五,结果传输:当自动传输失败时,按结果,输入样本号码,(或从几号到几号,或架子号),按主机(F8)即可 六,仪器保养见保养手册。

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全

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全 为保证直读光谱仪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特制定本规范,规定了直读光谱仪的作业环境、作业过程、维护保养等具体细节。 3. 直读光谱仪作业环境要求 1.1 直读光谱仪作业环境清洁、无尘,尽可能避免震动。 1.2 作业环境温度:+18?―+28?;短期温度变化率不要超过?5?/小时。 1.3 作业环境最佳湿度:20,80,相对湿度。 1.4 工作电压稳定:230?10%,频率:50/60HZ 1.5 在氩气瓶与铜管之间还需一块压力表,用于减压。输入压力范围应在 0,2.5MPA。 1.6 氩气纯度必须?99.995%;O?5ppm N?20ppm H2O?5ppm CO+CH?5ppm。2244. 实验过程工作 2.1 开、关机顺序 2.4.1 接通总电源,确保整个系统通电 开启电源稳压器,保证直读光谱仪作业时处于恒定电压230?10%下 2.4.2 2.4.3 开启氩气净化器,确保净化器上的两个阀门为开,温度值设定500?。2.4.4 打开氩气瓶阀门,并调节氩气输出压力至0.7Mpa。 2.4.5 打开电脑显示器、打印机、主机。 2.4.6 最后开启光谱仪(欧式插板)和光源开关。 2.4.7 稳定一段时间,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 2.4.8 关机则相反

温度值设定500? 电压恒定230?10%

输出压力0.7Mpa 快到一格停止使用,需更换。 输出压力调节 2

光源开关 地线,无伤害 2.2 仪器工作前状态检测 2.2.1 仪器工作前应该检测状态是否正常。 2.2.2 双击“Spark Analyzer Vision Mx”图标,打开分析软件。 2.2.3 通过软件系统|自检|设备参数 2.2.4 也可通过选择SSE/MID图来维护。 2.2.5 将SUS样品重新磨好,放在火花台上,按F2激发,看激发点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 充气三分钟,直到SUS样品激发点正常。如果激发点始终不正常,是氩气不纯,应该更 换氩气。

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贝克曼DXC600操作 2.适用范围:贝克曼DXC600检测过程 3.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WS/T227-2002) 4.操作规程: Ⅰ仪器开机程序 1.开机运行 开机检查MC部分试剂量是否充足,真空压力,水压,空气压力是否处在正常范围。 注意事项:日程维护保养(详见贝克曼保养手册) 例:每日保养工作:开机前用70%酒精擦洗试剂针和搅拌针。 2.安装试剂 a.首先检查试剂状态。在主菜单选定Rgts/Cal。 b.安装试剂 从主菜单选择Rgts/Cal,显示试剂状态屏幕 ↓ 点击试剂名称旁的Pos(1,2,3……),选定试剂放置的位置 ↓ 按F1 Load键,打开试剂舱闸门 ↓ 放入试剂,扫描试剂条码,关闭试剂舱闸门 ↓ 仪器自动检测试剂液面、较准日期等,并显示相应信息。 注意事项: a.AST、ALT、CK试剂需预处理:步骤将C孔试剂全部加打入A孔然后充分混匀。b.TBIL试剂需预处理:将C孔试剂吸取200微升到B孔然后充分混匀。 Ⅱ样品前运行程序 1.清除昨天的测试结果:

选Sample ↓ 选Clear F7 ↓ 输入昨天的日/月/年 ↓ 确定,即清除样品结果 2.冲洗仪器管道: 选Utils ↓ 选Prime F1 ↓ Prime all,清洗5次 Ⅲ仪器校准程序 定标: 选择Rgts/Cal,显示试剂状态屏幕 ↓ 点击试剂名称旁的Pos(1,2,3……),选择需要定标的项目 ↓ 按F7 Assign,选择定标液的类型,并输入试剂架号及位置 ↓ Cancel退出保存,放入定标液架,RUN。 注意事项: a.注有“*”的试剂都需要定标 b.K、Na、Cl、Ca离子项目每隔24小时需要定标一次。 C.贝克曼原装试剂校准周期严格参照贝克曼试剂说明书规定。 *如有项目校准失败必须查找分析原因并要快速解决问题* Ⅳ生化室内质控 取贝克曼高低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室温放置10-20分钟,摇匀后进行测定,随后将质控值输入质控分析软件进行质控分析。要质控在控后才能开机检测病人标本。 每天做二次质控,开机运行后做一次,中午仪器运行时再做一次。 注意事项: 如有项目失控首先要根该项目的失控类型判断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再查找失控原因,解决问题,最后必需重做质控在控后才能做该项目。 Ⅴ样本运行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