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解题答案

系解题答案
系解题答案

系统解剖学作业

1 简述胸腹部标志线及腹部分区。

胸腹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中线所作的垂线。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由于此线正通过男性乳头,故也可称此线为乳头线。腋前线:沿腋窝前缘(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腋中线:沿腋窝中点向下所作的垂线。

腋后线:沿腋窝后缘(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肩胛线: 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后正中线:沿身体后面中线(通过椎骨棘突)所作的垂线。

上横线:通过左、右肋弓最低点(第10肋的最低点)所作的水平线。

下横线:通过两侧髂结节所作的水平线。

垂线:由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向上所作的垂线。

腹部分区:由以上四条线将腹部分成三部九区。其中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腹上、中、下三部,再由两条垂线与上述两条水平线相交,就把腹部分成九区。即腹上部分成中间的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腹中部分成中间的脐区和左、右腹外侧区(侧腹);腹下部分成中间的耻区(腹下区)和左、右腹股沟(髂区)。

3简述消化管各段名称及其分段标志

消化管各段名称

消化管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通道,其各部功能不同,形态各异,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场和回肠)和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临床上将从口腔到十二指肠这一段管道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部分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管各段分段标志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其前臂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口腔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与外界相通,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

咽:是消化管上端扩大的部分,长约12厘米位于1~6颈椎前方,上起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或在环状软骨的高度移行于食管。

食管:食管长约25厘米,上端在第六颈椎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约在第十一胸椎高度与胃贲门连接。食管又可以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颈部:长约15厘米,自食管起始端至平对胸骨颈静脉迹平面的一段;胸部:该部最长,约18厘米~20厘米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之间;腹部:仅1~2厘米,自食管裂孔至贲门,其前方邻近肝左叶。食管有三个狭窄:第一窄,食管起始处,相当于第六颈椎体下缘,距中切牙15cm;第二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后方与其分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25cm;第三窄:食管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

胃: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在大约第一腰椎体右侧,胃大弯位臵较低,最低点一

般在脐平面。

小肠:上起于胃幽门,下端接续盲肠。分为十二指肠、空场和盲肠。

大肠:是消化管下界,全长约1、5米全程围绕空、回肠的周围,续于回肠末端,下至肛管。4简述喉的位臵及喉腔结构

喉上通喉咽,下接气管,为呼吸与发音的重要器官。位于颈前正中部,在成人相当于第3~6颈椎部,上接会厌上缘,下界是环状软骨下缘。接喉口通喉咽部,以环状软骨韧带连接气管. 喉腔结构:

喉的支架由三个单一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三对成对软骨–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构成。甲状软骨构成喉的前壁和侧壁由前缘相互愈着的呈四边形的左右软骨板组成;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环状软骨弓平对第六颈椎。会厌软骨位于舌骨体后方;勺状软骨成对,坐落于环状软骨板上缘两侧

,为一尖、一底、两突、三面。大部分肌肉附着于其上。

5简述尿液的产生、储存、排泄的通路、结构

血液在通过肾小球时通过渗透作用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出形成原尿,再经过对尿液中的水分,营养物质重吸收最后形成尿液,尿液通过肾盂、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并在此储存,当尿液积存到一定的量的时候,通过调节排尿,男性排尿时液经过尿道内口、前列腺、尿道膜部、尿道球部,再经阴经尿道海绵体部至尿道外口排出体外;在女性尿液经过尿道内口经过尿道至尿道外口小阴唇排出体外。

6简述精液的产生及其排出通道

男性精液在睾丸中产生,之后经过附睾、输精管输精管壶腹储存在精囊。精液排出时由精囊经前列腺中的射精管口、再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7简述女性生殖器有关结构

女性生殖系统分为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内生殖器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前庭大腺组成,外生殖器即女阴。卵巢是位于盆腔卵巢窝的成对生殖腺是女性体内产生卵细胞的结构;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长约10~14cm,由卵巢哦啊上端连于子宫底;子宫:未孕女性子宫呈前后稍扁的倒臵梨形,分为底、体、颈三部分。阴道:子宫下接于阴道,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下部狭窄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外生殖器由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前庭球组成。

8简述肝、胃、脾周围韧带

肝周围韧带:从肝门移行于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称为韧带,左侧部分连于肝门和胃小弯之间为肝胃韧带;右侧连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之间称为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脏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经肝脏镰状韧带游离缘由胎儿时期脐静脉闭锁而成的是肝圆韧带;由膈下面反折至肝膈面所形成的前后两层腹膜组成肝脏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两端,前后两层腹膜黏合形成左右三角韧带。

脾周围韧带:胃底和胃大弯上分至脾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构成胃脾韧带;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构成脾肾韧带;脾肾韧带上部,由脾上极连至膈下部分称为膈脾韧带;脾下极与结肠左曲之间偶尔有脾结肠韧带。

胃周围韧带:上面已述肝胃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此外还有胃膈韧带是贲门左侧和食管腹段连于膈下面的腹膜结构。

9简述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有特殊心肌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具有自律性和收缩性主要功能是产生传导性奋,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心脏传导系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合

浦肯叶县威望构成。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多呈长梭形,其长轴基本与界沟平行,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人的心脏窦房结内恒定的有窦房结动脉穿过其中央。结间束:20世纪60年代james等提出窦房结产生的兴奋通过窦房结和房室间的特殊传导束传至左右心房和房室结,传导束称为结间束,结间束有三条:1前结间束,由窦房结头端发出向左行,弓状绕向上腔静脉前方和右房前壁,向左行至房间隔上缘分为两束:一束左行分布于左房前壁称上房间束;一束下行经卵圆窝前方的房间隔,下降至房室结上缘。2中结间束:由窦房结右上缘发出,向左向后弓状绕过上腔静脉进入房间隔,经卵圆窝前缘下降至房室结上缘,又称Wenchebach氏束。3后结间束:由窦房结下端发出,在界嵴内下行,经下腔静脉瓣,越过冠状窦口上方,至房室结后缘。

房室交界区:又称房室结区,是心传导系在心房与心室相互连接部位的特化心肌结构,位于房室隔内,其范围基本上与房室隔右侧面的Koch三角一致。由房室结、房室结心房扩展部和房室束近侧部三部分构成。

房室结:是房室交界区的中央部分,为一个矢状位的扁状结构,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

房室束:起自房室结前端,穿中心纤维体,继而走在室间隔肌性部与中心纤维体之间,向前下行于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同时左束支的纤维陆续从主干发出,最后分为左右束支。

左束支:发自房室束分叉部,在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走行,于肌性室间隔上中1/3交界水平,分为前组、后组和间隔组,其分支从室间隔上部的前、中、后三个方向散向整个左室内面,在游离壁相互吻合成一个Purkinje纤维网。

右束支:起于房室束分叉部末端,从室间隔膜部下缘的中部前下弯行表面有室间隔右侧的薄层心肌纤维覆盖,经过右室圆锥乳头肌的后方,向下进入隔缘肉柱,到达右室前乳头及根部分支分布至右室壁右束支分出较晚,主干为圆索状且较长。

Puekinje纤维网:左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内膜下交织成Purkinje纤维网组要分布在室间隔中下部心尖,乳头肌的下部和游离室壁的下部,室间隔上部等

10简述右心的结构

心脏被心间隔分为左右半心,左右半心各分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同侧心房室间借房室口相通。右心可分为前部的固有心腔和后部的腔静脉窦。两者间以位于上下腔静脉口前缘间,上下纵行于右心房表面的界沟为分界。固有心房:构成心房的前部,其内部有大量几乎平行排列的肌束称梳状肌起自界嵴向前下方走行,至于右房室口。腔静脉窦:位于右心房后部,内有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上腔静脉口开口于静脉窦上部,在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下腔静脉口开口于腔静脉窦下部,在下腔静脉口的前缘为下腔静脉瓣。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前下方,直接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软骨后方,右心室腔被一弓形的肌性隆起-室上嵴分为后下方的右心室流入道和前上方的流入道。右心室流入道又称固有心腔,从右房室口延伸至右心室尖。室壁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称肉柱,基部附着于室壁,尖端突入心室腔的锥体形肌隆起,称乳头肌,分前、后和隔侧三群。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横过室腔至室间隔下部,称隔缘肉柱。右心室流入道入口为右房室口,为卵圆形,其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三尖瓣环围绕。

右心室流出道又称动脉圆锥位于右心室前上方,内壁光滑,呈圆锥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动脉口周缘有三个彼此相连的半月形的纤维环为肺动脉环,环上有三个半月形的肺动脉瓣,瓣膜游离缘朝向肺动脉干方向,其中点增厚为半月瓣小结,肺动脉瓣与肺动脉之间的袋状间隙名肺动脉窦。

11简述甲状腺、胃、结肠动脉供应及其来源

甲状腺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总动脉的分支颈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来自锁骨下动脉。

结肠动脉:结肠的血液供应有两部分,右半结肠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左半结肠来源于肠系膜下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中结肠动脉:①从胰头下缘起自肠系膜上动脉。②右结肠动脉:于中结肠动脉起始处下方1~3cm处,起自肠系膜上动脉。③回结肠动脉:在右结肠动脉的下方分出肠系膜下动脉:①左结肠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第一分支,其起始处距肠系膜下动脉根部2~3cm。②乙状结肠动脉:起于肠系膜下动脉的外侧。

胃动脉:

胃左动脉--起于腹腔干

胃右动脉--起于肝固有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或其脾支

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或其分支

胃后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或其上极支

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真题附标准答案解析

历年高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5分)(2015?原题)设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x ﹣﹣y2=1 ﹣x2=1 =1 5.(5分)(2015?原题)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 6.(5分)(2015?原题)若样本数据x1,x2,…,x10的标准差为8,则数据2x1﹣1,2x2﹣1,…, 7.(5分)(2015?原题)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8.(5分)(2015?原题)△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满足=2,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 ⊥?=1 +)⊥9.(5分)(2015?原题)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10.(5分)(2015?原题)已知函数f(x)=Asin(ωx+φ)(A,ω,φ均为正的常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x=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5分)(2015?原题)(x3+)7的展开式中的x5的系数是(用数字填写答案) 12.(5分)(2015?原题)在极坐标系中,圆ρ=8sinθ上的点到直线θ=(ρ∈R)距离的最大值是. 13.(5分)(2015?原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输出的n为 14.(5分)(2015?原题)已知数列{a 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1+a4=9,a2a3=8,则数列{a n} 的前n项和等于. 15.(5分)(2015?原题)设x3+ax+b=0,其中a,b均为实数,下列条件中,使得该三次方程仅有一个实根的是(写出所有正确条件的编号) ①a=﹣3,b=﹣3.②a=﹣3,b=2.③a=﹣3,b>2.④a=0,b=2.⑤a=1,b=2. 三.解答题(共6小题,75分) 16.(12分)(2015?原题)在△ABC中,∠A=,AB=6,AC=3,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 17.(12分)(2015?原题)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Ⅰ)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 (Ⅱ)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31}x A x x B x =<=<,,则 A .{|0}A B x x =U D .A B =?I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 1 4 B . 8π C .12 D . 4 π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若复数z 满足1 z ∈R ,则z ∈R ;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4p :若复数z ∈R ,则z ∈R .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13,p p B .14,p p C .23,p p D .24,p p

1999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理工农医类)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 2页。第II 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βαβαβα-++= sin sin 21 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1 sin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 cos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 1 sin sin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l c c S +'= 2 1 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 h S S S S V +'+'= 3 1 台体 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

—(14)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I 是全集,M 、P 、S 是I3个子集, 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M ∩P )∩S (B )(M ∩P )∪S (C )(M ∩P )∩S (D )(M ∩P )∪S (2) 已知映射f :B A →,其中,集合{},4,3,2,1,1,2,3---=A 集合B 中的元素 都是A 中元素在映射f 下的象,且对任意的,A a ∈在B 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 ,则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4 (B )5 (C )6 (D )7 (3)若函数()x f y =的反函数是()()0,,≠==ab b a f x g y ,则()b g 等于 (A )a (B )1-a (C )b (D )1-b (4)函数()()()0sin >+=ω?ωx M x f 在区间[]b a ,上是增函数,且 ()(),,M b f M x f =-=则函数()()?ω+=x M x g cos 在[]b a ,上 (A )是增函数 (B )是减函数 (C )可以取得最大值M (D )可以取得最小值M - (5)若()x x f sin 是周期为π的奇函数,则()x f 可以是 (A )x sin (B )x cos (C )x 2sin (D )x 2cos (6)在极坐标系中,曲线??? ? ? -=3sin 4πθρ关于 (A )直线3π θ= 轴对称 (B )直线πθ6 5 =轴对称 (C )点?? ? ??3,2π中心对称 (D )极点中心对称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一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已知集合M={x∣-3x -28 ≤0},N = {x|-x-6>0},则M∩N 为() A.{x| 4≤x<-2或3<x≤7} B. {x|-4<x≤-2或3≤x<7 } C.{x|x≤-2或x>3 } D. {x|x<-2或x≥3} 2.在映射f的作用下对应为,求-1+2i的原象() A.2-i B.-2+i C.i D.2 3.若,则() A.a>b>c B.b>a>c C.c>a>b D.b>c>a 4.要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可以把函数的图像()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 向右平移个单位 5. 如图,是一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中()

A. B. C. D. 6.平面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 B.存在一个平面 C.存在一个平面 D.存在一条直线 7.已知以F1(-2,0),F2(2,0)为焦点的椭圆与直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A. B. C. D. 8.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 B. 重心 C.内心 D. 垂心 9.设{a n }是等差数列,从{a 1 ,a 2 ,a 3 ,…,a 20 }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使这3个数仍成等差数列,则这样不 同的等差数列最多有() A.90个 B.120个C.180个 D.200个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2=1”是“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x=-1”是“x2-5x-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使得”的否定是:“均有” D.命题“若α=β,则sinα=sinβ”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完整版)高考全国卷理综答题卡

※机密 启用前
理科综合 答题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 禁填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 2B 铅笔 填涂 右面的缺考标记。
贴条形码区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 方框)
填 涂 样 例
正确填涂 ■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
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
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水签字笔

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
意 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答选考题时,考生须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按照要求把所选题 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再用黑色水签字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答
项 题内容与所选题号不符,答题无效。作答的选考题号未涂,答
题无效。选考题多答,按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位置最前的题计
分。
5.保持卡面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破。
6. 请考生在答题区域内自行标明每小题序号,否则此小题不计分。
第 卷 客观题
1 ABCD
2
ABCD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ABCD
ABCD
7ABCD
8ABCD
9 ABCD 10 A B C D
ABC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A
14 A
B B
C C
D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ABC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第 卷 主观题
22.
2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5.
25.(续)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理科综合 答题卡
1
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卷1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 5页, 23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 试卷类型 ( 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已知集合 A ={x | x <1} , B ={ x | 3x 1},则 A .A B {x|x 0} B . A B R 如图,正方形 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 图 . 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 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 . 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其中的真命题为 4.记S n 为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若 a 4 a 5 24,S 6 48,则{a n }的公差为 5.函数 f(x)在( , )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 f(1) 1,则满足 1 f(x 2) 1的 x 的取值范 绝密★启用前 1. 2. C . A B {x|x 1} D . A B 3. A . 1 4 B . π 8 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C . 1 2 D . p 1 :若复数 z 满足 1 R ,则 z R ; z p 2 :若复数 z 满足 z 2 R ,则 z R ; p 3:若复数 z 1, z 2满足 z 1z 2 R ,则 z 1 z 2; p 4 :若复数 z R ,则 z R . A . p 1, p 3 B . p 1,p 4 C . p 2, p 3 D . p 2,p 4 A .1 B .2 C .4 D .8

高考真题全国卷文科综合标准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综 第1页 共2页 文科综合答题卡 第Ⅰ卷 非选择题(14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160分) 36. 37. 38. 39.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综 第2页 共2页 40. (2) 41. 我所选作的题号是: 地理选考题(10分)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 ..铅笔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42 4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综 第1页 共2页

高考数学答题卡(全国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试题答题卡 姓 名 班 级 准考证号 考生禁填: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涂右 边的缺考标记. 填 涂 样 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第Ⅰ卷 一、选择题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C D B 7 A C D B 8 A C D B 9 A C D B 1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3、 14、 15、 16、 第Ⅱ卷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C D B 11 A C D B 12 考 生 条 形 码 粘 贴 处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 19. 17.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 21. 选考题 请从22、23、24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将所先选题目对应 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 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我所选答的题目是: 22 □ 23 □ 24 □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理科附加题)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 ,n x x x 的方差2 2 11()n i i s x x n ==-∑,其中1 1n i i x x n ==∑。 棱锥的体积公式:1 3 V Sh =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为高。 棱柱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6、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 若DE AB AC λλ=+(λ、5,0)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2n n a a a a ++>的最大正整数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向量(cos ,sin ),(cos ,sin ),0a b ααβββαπ==<<<。 (1)若||2a b -=,求证:a b ⊥; (2)设(0,1)c =,若a b c +=,求βα,的值。 (2)设(0,1)c =,若a b c +=,求βα,的值。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4分。 (1)证明:(方法一)由||2a b -=,得:22||()2a b a b -=-=,即2 2 22a a b b -?+=。 又222 2||||1 a b a b ====,所以222a b -?=,0a b ?=,故a b ⊥。 (方法二)(cos cos ,sin sin ),a b αβαβ-=-- 由||2a b -=,得:22||()2a b a b -=-=,即:2 2 (cos cos )(sin sin )2αβαβ-+-=, 化简,得:2(cos cos sin sin )0αβαβ+-=,

1986年高考数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1986年高考数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理工农医类) 一、本题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各数中,已表示成三角形式的复数是 【】 (2)函数y=(0.2)-x+1的反函数是 (A)y=log5x+1(B)y=log x5+1 (C)y=log5(x-1)(D)y=log5x-1 【】 (A)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 (C)一个圆(D)一条抛物线 【】 【】 (5)给出20个数 87919488939189879286 90928890918689929588 它们的和是 (A)1789(B)1799 (C)1879(D)1899 【】 (6)设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丙是丁的必要条件,那么丁是甲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 (7)如果方程x2+y2+Dx+Ey+F=0(D2+E2-4F>0)所表示的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那么必有 (A)D=E(B)D=F (C)E=F(D)D=E=F

【】 (8)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及G2G3的中点,D是EF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四面体S—EFG中必有 (A)SG⊥△EFG所在平面(B)SD⊥△EFG所在平面 (C)GF⊥△SEF所在平面(D)GD⊥△SEF所在平面 【】 (9)在下列各图中,y=ax2+bx与y=ax+b(ab≠0)的图象只可能是 【】 (10)当x∈[-1,0]时,在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二、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 (3)在xoy平面上,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依次为(0,0)、(1,0)、(2,1)及(0,3),求这个四边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 三、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 的任意一点. 求证:平面PAC垂直于平面PBC. 四、当sin2x>0时,求不等式log0.5(x2-2x-15)>log0.5(x+13)的解集. 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 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 六、已知集合A和集合B各含有12个元素,A∩B含有4个元素,试求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

2014年江苏地区高考数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A ={},,则 ▲ . 2. 已知复数(i 为虚数单位),则的实部为 ▲ . 3.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的值是 ▲ . 4.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 . 5. 已知函数与(0≤),zxxk 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 为 的交点,则的值是 ▲ . 6. 设抽测的树木的底部周长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 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 7.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则的值是 ▲ . 8. 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分别为,,体积分 别为,,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 的值是 ▲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被圆 截得的弦长为 ▲ . 10. 已知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取 值范围是 ▲ .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曲线(a ,b 为常数) zxxk 过点,且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的值是 ▲ . 1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 4,3,1,2--}3,2,1{-=B =B A I 2)i 25(+=z z n x y cos =)2sin(?+=x y π?<3 π ?}{n a , 12=a 4682a a a +=6a 1S 2S 1V 2V 4 921=S S 2 1 V V xOy 032=-+y x 4)1()2(22=++-y x ,1)(2-+=mx x x f ]1,[+∈m m x 0)(

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参考公式: 棱锥的体积13 V Sh =, 其中S 为底面积, 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 . 1.已知集合{124}A =,,, {246}B =,,, 则A B =U ▲ . 2.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 334 ::,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 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 名学生. 3.设a b ∈R ,, 117i i 12i a b -+= -(i 为虚数单位), 则a b +的值 为 ▲ . 4.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 则输出的k 的值是 ▲ . 5.函数6()12log f x x =-的定义域为 ▲ . 6.现有10个数, 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 3-为公比的 等比数列, 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 则它小于8 的概率是 ▲ . 7.如图,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3cm AB AD ==, 12cm AA =, 则四棱锥11A BB D D -的体积为 ▲ cm 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若双曲线22214x y m m -=+的离心率 5 则m 的值为 ▲ . 9.如图, 在矩形ABCD 中, 22AB BC ==,点E 为BC 的中点, 点F 在边CD 上, 若2AB AF =u u u r u u u r g 则AE BF u u u r u u u r g 的值是 ▲ . 10.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 在区间[11]-,上, 开始 结束 k ←1 k 2-5k +4>0 输出k k ←k +1 N Y (第4题) F D D A B C 1 1 D 1A 1B (第7题)

2013江苏高考数学含标准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试题(江苏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印位置 上。 1.函数)4 2sin(3π + =x y 的最小正周期为 . 【答案】π 【解析】T =|错误!|=|错误!|=π. 2.设2 )2(i z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为 . 【答案】5 【解析】z =3-4i,i2=-1,| z |= =5. 3.双曲线19 162 2=-y x 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 【答案】x y 4 3 ± = 【解析】令:091622=-y x ,得x x y 4 31692±=±=. 4.集合}1,0,1{-共有 个子集. 【答案】8 【解析】23=8. 5.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答案】3 【解析】n =1,a=2,a =4,n=2;a=10,n=3;a =28,n =4. 运动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甲 87 91 90 89 93 乙 89 90 91 88 92 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 . 【答案】2 【解析】易得乙较为稳定,乙的平均值为:905 92 88919089=++++= x . 方差为:25 )9092()9088()9091()9090()9089(2 22222 =-+-+-+-+-= S . 7.现在某类病毒记作n m Y X ,其中正整数m ,n (7≤m ,9≤n )可以任意选取,则n m ,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 . 【答案】 63 20

【解析】m 取到奇数的有1,3,5,7共4种情况;n 取到奇数的有1,3,5,7,9共5种情况,则n m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 63 20 9754= ??. 8.如图,在三棱柱ABC C B A -111中,F E D ,,分别是1AA AC AB ,,的中点,设三棱锥 ADE F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为2V ,则=21:V V . 【答案】1:24 【解析】三棱锥ADE F -与三棱锥ABC A -1的相似比为1:2,故体积之比为1:8. 又因三棱锥ABC A -1与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之比为1:3.所以,三棱锥ADE F -与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之比为1:24. 9.抛物线2 x y =在1=x 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区域为D (包含三角形内部和边界) .若点),(y x P 是区域D 内的任意一点,则y x 2+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2,错误!] 【解析】抛物线2 x y =在1=x 处的切线易得为y =2x —1,令z =y x 2+,y =—\f(1,2) x +错误!. 画出可行域如下,易得过点(0,—1)时,z min =—2,过点(1 2 ,0)时,z m ax =\f(1,2) . 10.设E D ,分别是ABC ?的边BC AB ,上的点,AB AD 21= ,BC BE 3 2 =, 若21λλ+=(21λλ,为实数),则21λλ+的值为 . 【答案】错误! 【解析】)(32 213221++=+= += 213 2 61λλ+=+-= x A B C 1A D E F 1B 1C

198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198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 (理工农医类) 一、选择题: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Key] 一、本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1)A (2)与函数y=x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 【】 [Key] (2)D 【】 [Key] (3)C 【】 [Key] (4)A

(A)8 (B)16 (C)32 (D)48 【】 [Key] (5)B 【】 [Key] (6)C 【】 [Key] (7)D (8)已知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为5π和8π,它们位于球心的同一侧,且相距为1,那么这个球的半径是 (A)4 (B)3 (C)2 (D)5 【】 [Key] (8)B 【】

[Key] (9)C 【】 [Key] (10)D (11)已知f(x)=8+2x-x2,如果g(x)=f(2-x2),那么g(x) (A)在区间(-1,0)上是减函数 (B)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 (C)在区间(-2,0)上是增函数 (D)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 【】 [Key] (11)A (12)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小于50000的偶数共有 (A)60个(B)48个 (C)36个(D)24个 【】 [Key] (12)C 二、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 [Key] 二、本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只需要写出结果. (14)不等式│x2-3x│>4的解集是 . [Key]

[Key] (15)(-1,1) (16)已知(1-2x)7=a0+a1x+a2x2+…+a7x7,那么a1+a2+…+a7= . [Key] (16)-2 [Key] (17)必要,必要 (18)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高是4,A、B两点分别在两底面的圆周上,并且AB=5,那么直线AB与轴OO'之间的距离等于 . [Key] (18) 三、解答题. [Key] 三、解答题. (19)本题主要考查:运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能力. 证法一: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卷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B =3|2x x ? ?

全国卷高考理综答题卡模板

201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题卡(新课标 卷)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 禁填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 2B 铅笔填涂 右面的缺考标记。
贴条形码区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正确填涂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
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注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水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

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答选考题时,考生须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按照要求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再

用黑色水签字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答题内容与所选题号不符,答题无效。作答的选考
题号未涂,答题无效。选考题多答,按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位置最前的题计分。
5.保持卡面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破。
1A B C D 2A B C D 3A B C D 4A B C D 5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6A 7A 8A 9A 10 A
21 A
第Ⅰ卷
BCD BCD BCD BCD BCD
BC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第Ⅱ卷
2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4.
25.
26. 27. 28.
2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设集合A={x|1≤x≤3},B={x|2

A .20° B .40° C .50° D .90° 5.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 A .62% B .56% C .46% D .42% 6.基本再生数R 0与世代间隔T 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e )rt I t =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I (t )随时间t (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 与R 0,T 近似满足R 0 =1+rT .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R 0=3.28,T =6.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约为(ln2≈0.69) A .1.2天 B .1.8天 C .2.5天 D .3.5天 7.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则AP AB ?的取值范围是 A .()2,6- B .()6,2- C .()2,4- D .()4,6- 8.若定义在R 的奇函数f (x )在(0),-∞单调递减,且f (2)=0,则满足(10)x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3,-+∞B .3,1][,[01]-- C .[)1,0][1,-+∞D .1,0]3][[1,-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9.已知曲线2 2 :1C mx ny +=. A .若m >n >0,则C 是椭圆,其焦点在y 轴上 B .若m =n >0,则C C .若mn <0,则C 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 = D .若m =0,n >0,则C 是两条直线

1999年高考数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理)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理工农医类)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 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 2页。第II 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βαβαβα-++=sin sin 2 1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 1sin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 1cos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 1sin sin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l c c S +'=2 1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 h S S S S V +'+'=3 1台体 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 —(14)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I 是全集,M、P、S 是I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M ∩P)∩S (B )(M ∩P )∪S (C )(M ∩P )∩S (D)(M ∩P)∪S (2) 已知映射f :B A →,其中,集合{ 2,1,1,2,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