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及古诗词鉴赏导学识记点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o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è癞lài虾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3)鹤唳云端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7)方出神方:正。(8)驱之别院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强通僵解释为僵硬

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

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1)成语:明察秋毫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成语:怡然自得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庞然大物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点拨:注意“藐”“壑”等字笔画较多。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三、重点段

请默写《童趣》一文中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一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2.《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第10课《论语》十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论lún语罔wǎ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学而时习之时:时常。(2) 不亦说乎说:愉快。(3) 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

(4)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检查。(5)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6)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7) 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8)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凋谢。

3.请写出三个出自本课的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 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点拨:重点理解“故”、“为”等词的意思。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点拨,重点理解“土”“弘毅”等词的意思。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jié石澹dàn 竦sǒng峙zhì堤d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次北固山下次:停泊。(2) 客路青山外客路:旅途。

(3) 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不够。(4) 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出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7.《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表达作者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8.《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钱塘湖春行》一诗。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称谓)。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4.《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选自《稼轩长短句》。从词的常识看,“西江月”是词牌名。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著名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著称。

5.《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从曲的常识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第20课山市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冥míng 飞甍méng 高垣yuán睥睨pìnì连亘gèn 窗扉fēi 倏shū忽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数年恒不一见恒:经常。(2) 相顾惊疑顾:看。(3) 始悟为山市悟:明白。(8) 倏忽:突然。

(4)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的样子。(5) 惟危楼一座危:高。(6) 或凭或立凭:靠着。(7) 逾时:过了一会儿。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乌通无(2)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点拨:重点理解“数”“恒”等词的意思。

2.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忽然看见对面山头上有一座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入云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惊讶。

点拨:重点理解“青冥”“相顾”等词语。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要)用亿和万来计算。

点拨:重点理解“若”“历历”等词语,翻译时要适当调整词序。

4.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再往上,就昏暗得看不分明,不能数出它有多少层了。

点拨:重点理解“又”“黯然”“缥缈”“计”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朝文学家(称谓)。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挛yì撒sǎ柳絮xù拟nǐ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集:聚会(2)白雪纷纷何所似似:像(3)俄而雪骤骤:急、大

(4)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6)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引:拉(8)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做凭借风吹起的柳絮。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进门而去,连头都不回。

点拨:重点理解“未若”“因”“到”“顾”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30课寓言四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bì护塞sài上遽jù髀bì跛bǒ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果大亡其财果:果然。亡:丢失。(2)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3)人皆吊之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居数月居: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6)父子相保保:保全。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

(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近塞上之有人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个擅长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走失到胡人的地区去了。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靠近边塞的人,战死的人十个人里有九个。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祭,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2.《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3.《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4.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本课的除外)《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鉴赏试题

一. 阅读《童趣》,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点字注音。怡然称快:庞然大物:癞虾蟆: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1)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

(3)为之怡然称快()(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翻译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5.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6.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7. 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