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

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
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

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言语交际

说到言语交际,首先应该搞清楚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则是运用语言的行为,表现为一定的个性。同样一种语言,不同的人不同的言语行为总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像下棋一样,对于双方而言,棋子是一样的,下棋的规则也是一样的,需要共同遵守的,但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行棋风格。语言规则对于社会成员而言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个人使用则是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色彩,正是因为有相通的共同遵守的语言规则,语言才可能为人所理解,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正是因为规则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人不同的言语行为就表现出个性差异。所以,语言可以理解为一种交际表达的一种基本的规则,而言语则是对这种规则的运用。

言语交际与信息传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谓言语交际就是以语言作为沟通工具进行的交际,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言语交际是一种普遍而常见的社会行为,社会交往离不开言语交际。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行为。人们普遍认同交流能力是当今社会劳动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们需具备运用现代语言和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交流能力的涵义非常宽泛。交流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界定,即交流的顾客或对象(与谁交流)、交流的目的(为什么交流)、交流的方式(交流者介绍自我的方式等)、交流的手段(交流得以实现的手段)。交流的能力包括:提供书面陈述的能力(如写信、写报告、写文章),提供口头陈述的能力(如打电话、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提供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的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谈判能力,与顾客、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人建立联系和持续地保持联系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言语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

语言运用、言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相对于职业特地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而言,具有跨行业跨职业的特点,居于核心基础地位,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是把每一个人培养成现代职业人——能力人的保证。因为职业核心能力在人的发展中是一种最基础的和最重要的能力,它在人的能力体系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在能力金字塔中职业核心能力位于最关键的核心层次,是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基础何支撑,它承载着职业特定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并有效地促进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可迁移性,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它是处于塔基的最稳定的、最基础的能力。相比较而言,职业能力在人的能力是外显的,在整个体系中尤如显露在能力海平面上的“冰山之一角”。我们在前面的辅导中曾经提到三种能力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分析,说明言语交际能力是处于金字塔底座的部分,在这个图的基础上,我们稍加改进,能进一步看出这三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的职业特地能力情况。

二、言语交际精彩案例

我们来看几个言语交际运用的具体例子:

第一个例子:在乡下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约翰死了,葬礼办得十分气派,整个地区的人都来参加。为了表达对约翰的感谢之情,牧师满含深情地念了一首诗:“冬天,当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时候,他来了;春天,当道路泥泞、沼泽为患的时候,他来了;夏天,当尘土飞扬、太阳灼热的时候,他来了;秋天,当秋雨绵绵、

寒气袭人的时候,他来了。”把参加葬礼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更加怀念老邮递员约翰了。从教堂出来,阿宾对邻居希罗说:“希罗,牧师今天的讲话很不错!”希罗说:“是的,很不错,但有点罗嗦,没必要那么长,实际上只需说约翰在各种各样的鬼天气里都来了就足够了。”

实际上,牧师这里是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排比句,渲染气氛,而不是言辞罗嗦,如果真按照希罗那样表达,寡淡无味,那就谈不上动人心扉了。所以言语交际中,有时候需要简洁,有时候需要繁丰,中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考虑,不能机械使用修辞的简洁方法。

第二个例子:1945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代表团访问美国。美国因为使用原子弹最后征服了日本,结束了二战而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这时的美国急切想知道苏联的核能力,便派出一个记者去采访莫洛托夫。记者问:贵国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沉着脸回答:足够!

这个例子与第一例恰好相反,莫洛托夫面对美方记者的问题,既不正面回答有多少多少原子弹,也不简单否认说不知道,或者说这是国家机密之类的托词,而是用了一个简洁有力的“足够”,就易如反掌地把对方的问题化解了,可谓掷地有声,不费吹灰之力,而且隐含着很多信息在里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把苏联的那种不畏强敌的气势准确地传递出来,从简单的守势变成了攻势,变被动为主动。如果这时莫洛托夫按照常规啰啰嗦嗦解释半天,不但说不清楚,很可能会招致美国记者的又一提问,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语言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临场应变能力。人际交往中的临场应变能力,往往是体现在言语运用方面。

第三个例子:美国一九八八年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这个法裡,有一个「三零一条款」,是对那些对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顺差而不对美国开放市场的国家实行报复的条款。还有一个「特别三零一」条款,是对那些不对美国的知识產权进行有效保护的国家实行报复的条款。自此,美国贸易代表署每年要向国会提供一份报告,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保护美国知识產权的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对有侵权行為的国家,按侵权程度分為「观察国家」、「重点观察国家」和「重点国家」三级。一旦列入「重点国家」名单,美国便给半年时间谈判,这个国家必须承诺一个打击侵权的时间表。半年谈判没有结果,美国便将对其实行贸易制裁。一九九一年四月,中国被列入了「重点国家」名单,廿六日,美国对中国发起了「特别调查」。中美双方开始就此进行谈判。半年过去,到十月廿六日,中美双方没能达成协议,美方说:再给三个月期限。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佟志广团长突然病倒。率团出战重任,落到外经贸部女副部长吴仪身上。这时,距起程去华盛顿进行新一轮谈判的日期,仅有两天。率团出战的重任,落到了刚到任四个月的外经贸部女副部长吴仪的身上。吴仪在和美国人进行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时,由于当时美国人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强势和国内保护现状,此次谈判的任务极其艰巨。美国代表沃夫(Wolf)针对中国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一上来就先声夺人,傲慢地说:“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的!”这种有辱人格国格的话语,在外交场合可谓罕见,火药味十足,其挑衅心理毕现,但是面对挑衅吴仪毫不退缩,连一秒钟的空挡都没有留下,立即反击说:“我们是来和强盗谈判的,看看你们的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吴仪的反击,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维护了国家民族声

誉,反而使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如果吴仪面对挑衅只是加以解释,显然无法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反而陷于被动,而这样临场应变,掷地有声的反击,变被动为主动,赢得了谈判的主动权。有理有据而毫不示弱的吴仪,也最终赢得了对手的尊重。美国前贸易代表查琳巴舍夫斯基曾这样评价吴仪:“如果有人要找一位中国的高官来赢得全世界对中国的信任,那个人就是吴仪。同时在中国,她能够在党内和政府内部都有很高的威信,她是一位极其坦率的国家利益的维护者。”1992年1月17日,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吴仪代表中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吴仪因此一战成名。舆论认为,吴仪领导的中国代表团的谈判技巧是谈判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此后的中国入世谈判中,吴仪扮演了积极和强硬的角色。她在谈判中直截了当的作风,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临场应变能力并不是一定是在外交场合或很正式的场合才需要,并非一定是要用于谈判、社交、组织之间的正式沟通,就是日常生活交往也是需要的。例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教授有一次到某单位讲学,该单位派了两个同志到机场迎接。出于礼貌,教授拿出自己的名片送给接人的同志。没想到其中一位说:“某教授,您还有名片!”教授微有不悦之色。另一位同志接过话去:“教授,他的意思是说,像您这样知名的教授哪儿用得着名片那。”“哪里,哪里。”教授的脸色顿时云开雾散,化怒为喜。这里姑且不去探究第一位同志对教授名片的真实想法,就算他的意思的确是“知名教授不需要名片(不是不配有名片)”,但他的表达明显有问题,至少容易造成误解。而第二位同志的说法显然要得体得多,更重要的是他的话对前面同志造成的不快予以弥补和挽回,这里就充分体现了临场应变的言语交际能力。

以上所举的言语交际的一些例子,其实都是属于平实表达,还没有更多地使用所谓的言语技巧手段,特别是交际中的创新。我们在学习言语交际过程中,在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的同时,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语言,往往会有奇效。当然,我们说语言创新表达具有奇效,给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但是我们并不否认一般平实的表达,因为就总体看,语言交际中决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平实表达,创新很少,只是在一些需要特殊表达的地方有所创新,所以我们不能用创新代替平实表达,或者否认平实表达的沟通作用。言语交际中,注意平实表达,注意平凡词语的正确使用,才是最重要的,也最见一个人的言语功底。正因为言语交际如此重要,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很多公司招聘人才的原则是:学历放一边,口才放中央。因为学历并不代表实际水平,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到达一个新的岗位都需要进行岗位培训,而言语能力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则是需要长期浸润才有可能获得,不是短期培训或者学习一些技巧就可以可以解决的。因此,学习言语交际课程,在理解认识言语交际重要意义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和揣摩言语交际的技巧,并在言语实践中加以运用提高,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是要点,言语能力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在不断的实践中才有可能提高。

“说是这么说”转折话题标记研究

“说是这么说”转折话题标记研究-中学语文论文 “说是这么说”转折话题标记研究 文/李维 【摘要】“说是这么说”具有让步转折的话语功能,表达说话者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有交际意图,常常出现在不同层级语言单位间,可表达话语信息变更、话语信息深化、话题切换、话语信息插入以及话语信息撤销等交际目的。 关键词说是这么书;话题标记;转折 一、隐性话题转折标记 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转折话题标记的研究比较普遍,成果众多,刑福义(1999、2001)、郭志良(1999)、王岩(2007)、宋晖(2015)等都对转折关系做过系统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显性有标记的复句,对于会话中的隐性转折关系论及很少。在会话中,我们以话轮联结中是否有联结词出现为依据,把话题标记分为标记显性与标记隐匿。实际会话中没有使用表转折关系的“但”“但是”“不过”“却”“然而”等联结词,即可判断话语单位间为转折关系。这是因为句法意义上的关系词隐匿于会话之中,但是我们也发现,会话中经常有话题标记形式显露在语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词、短语和小句。 话题标记是一个开放的类,具有多功能性,本文仅以“说是这么说”为例说明其如何实现多种转折话语功能。 二、“说是这么说”的话题功能 “说是这么说”是一个表示陈述的语言结构,在会话中具有总结说话人所说话语意义的功能。在功能意义上非常像一个转折连词,可以用转折连词来替换,有时在其前还会出现“但是”等转折连词。“说是这么说”所呈现的话语单位除了具

有转折关联外,在会话中还体现了说话人特有的交际目的。 2.1话语信息变更性 话语信息变更是基于前述信息不完整或者不准确,说话人进行信息更正,从而与前述信息形成对立转折。例如: (1)“说是这么说,一有了土地,就变成地主了。”(当代1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工人阶级内部的事?说是这么说,我们这些人,在厂里替资本家办事,能和工人阶级不发生关系吗?”(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1)前面虽然没有说明说话人的意图,但是后面分句“一……就”表达了与前“说是这么说”意义相反的内容。例(2)中前一个分句“工人阶级内部的事情”与后一个分句“我们这些人,……,能和工人阶级不发生关系”两个疑问句对立相反。 2.2话语信息深化 说话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因此需要后续不断补充和论证,从而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全面。“说是这么说”可以起到信息深化作用。如:(3)面上有防身喷筒,紧急关头拿出那玩艺儿一喷,对方就可窒息昏迷。说是这么说,一是买不到,二是怕质量不过关弄出人命或泄透后误伤自己。(戴仲燕《当代镖女和“兄弟镖局”》) (4)说是这么说了,认真想一想这手与足之间的关系,我就得想想手与足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弄明白哪是手,哪又是足。(《长江日报》1998年06月24日)例(3)后面两个分句“一是……,二是……”是对说话人前面观点的补充说明。例(4)后面四个分句都是对前面观点的佐证。

《言语交际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工具。 言语:言语是语言工具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是运用语言表达的话语。 言语交际: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最主要行为方式,是为满足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本能行为。 语言能力: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得体地运用语言,以个行为语言恰当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交际角色:是指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与交际对象相对相比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临时的身份特征。 二、填空题: 1、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语言又是对(言语)的抽象。 4、区分语言与言语的目的是为了纯洁抽象(语言的结构体系)。 5、(言语交际)是人们彼此之间需求而产生的,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6、当人们每说一句话的时候,有三种不同的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7、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是由(编码、译码)过程中完成。 8、表达是由(意图+话语)两个环节构成,理解是(话语+语效)两个环节构成。 9、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当掌握的语言能力,也就是他(“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不应当只限于语法知识,还应该包含语音和语义方面的知识。 10、能否根据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适时调整交际角色、改变交际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交际效果)。 三、简答题: 1、简述交际环境中的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指感情上的亲近或疏远。可以表现为多种类型:从亲近的方面来说,可以是亲情、爱情或友情;从疏远的方面来说可以表现为陌生、厌恶或敌视。亲疏关系对交际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口气上来说,双方关系越亲密,语气越亲切、和谐;关系越疏远,语气越正规、客气。 2、简要说明交际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区别。 交际者的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社会角色是相对的稳定的,交际角色是随机应变的;社会角色是一个人所固有的,交际角色则是随交际情境而定的。如作为一个人她的社会角色一个位公务员,但是她可能是一个母亲、教师、顾客等。(学生根据自己举例说明) 3、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交际能力是建立关语言能力基础上的,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必然在表达上有所讲究,但无论如何讲究,这种表达必须是正确的,是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所允许的。另一方面,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又不是完全吻合的,语言能力强交不意味着交际能力强。其原因在于一句话在语言规则上的特点,和它在言语交际上的作用不是一一对应的。 4、“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是交际双方使用的话语。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一般来说,人们说的话就是言语。因此,言语跟语言,即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 5、简要说明“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 1)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因为语言在根本上就是量个通过人们的说话而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语言作为一套全民族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从使用该符号体系的全体成员的言语(话语)中抽象和概括

跨文化交际作业

《跨文化交际学》选修课试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差异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应用心理学

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摘要】:世界全球化、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中西文化赋予非言语行为的不同内涵,也带来了交际上的障碍。本文通过理解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着重论述了非言语交际中中国和西方国家上差异,以发现非言语行为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中不同的文化含义及作用,从而避免文化冲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人们踏平社交的道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中西方;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非言语交际定义 人类交流有两种形式: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这两种形式在人类沟通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非言语交际是指所有超越语言的交际行为(1),它充和完善了言语交际的不足,是整个沟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言语有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姿势表达、空间语言手语等多种表现形式。人类在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时,除了使用语言进行传达外,大量的信息还依靠非语言符号。非言语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中具有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萨莫瓦曾说:“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Samovar,1985:155)人们通过服神、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诸多无声的体态语,将有声语言形象化、情感化、生动化,以达到先声夺人、耐人寻味的效果,且能充分弥补有声语言表达的乏力和不足,特别是人类在“词不达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下,非言语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圆满表达情意,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礼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作用产生的成果,是特殊的文化组成形式,其实质还是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诸多差异造就了各自独特的礼仪文化。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如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宗教和传统习俗、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字以及价值观念(3)等。然而正是这些普遍存在的差异性导致了各国礼仪的不同。因此,在研究跨文化交际之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量多地了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礼仪。 二、中西方差异在非言语交际中的体现 1、正式的就餐礼仪 筷子是中国人就餐时使用最多的餐具,所有的食物都置于餐桌中央,搭配米饭的菜肴也不止一种。菜肴由人们各自从盘中夹食。然而在西方,通常一套正式的餐具会包括许多个不同用途的叉子、汤匙和餐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份食物,他们不会从同一个盘子里共同夹食。

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01 试卷总分:100 1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 整句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 × 2.(4分) 要是交际有效,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这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 × 3.(4分) 言语交际中的互通式传播,最适宜于座谈会、日常生活中的群体聊天。()√ × 4.(4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孔子所说,这表明古人很早就注意修辞。()√ × 5.(4分) 句子的选择使用与语体和风格没有直接关系。() √ × 6.(4分) 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就是要求多使用但音节词语。()√ × 7.(4分) 所谓双生,就是指运用词语要多用双音节词,使词语稳妥和谐。()√ × 8.(4分) 散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 √ × 9.(4分)

短句指形体长,词语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 × 10.(4分) 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映的是对锤炼句子的重视。() √ ×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4分)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中的“质”指的是()。 A、文章有文采 B、语言的质朴、明白 C、文采与质朴的结合 D、语言的生动 12.(4分) “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洁白的,海蓝的,鲜红的,碧绿的……”(刘白羽《火》)。这句话属于()。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D、偏句倒装 13.(4分) 北宋宋祁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被王国维称为“境界全出”的是()。 A、红杏 B、枝头 C、春意 D、闹 14.(4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么?(鲁迅《故乡》)这句话属于()句。 A、询问 B、奇问 C、设问 D、反问 15.(4分) “士兵拍手了,在接吻的时候。士兵又拍手了,又在接吻的时候”(鲁迅《为“俄国歌剧团”》)。这句话属于()。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B. 军事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B. 鉴真 C. 法显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着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A. 查理·马特 C. 利玛窦 D. 阿基米德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8 【多选题】(10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 固原须弥山石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而且帮助中国人打开了视野,使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正是由于他的到来,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 D. 西方哲学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10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最新河南电大《言语交际》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言语交际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5年秋期河南电大把《言语交际》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C.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2.下列同义词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的是() A.强壮强健 B.保护庇护 C.凶悍凶横 D.退还退赔 3.下列同义词在语体色彩上有差异的是() A.贴切确切 B.永久永远 C.幽寂幽静 D.讥诮挖苦 4.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D.叶笃正、吴孟超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5.你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不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会犯大错误的。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3.00分) A.终究 B.终于 C.最终 D.究竟 6.商品化的大潮浮动的人心,由此而一大堆文字垃圾污染人文环境,现实的窘况人的良知,价值标准混乱大众的视线,人类文明史常常在特定的背景下变得不辨。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迷惑产生启迪遮挡美丑 B.迷惑滋生启迪遮蔽真假 C.左右滋生局限模糊良莠 D.迷惑滥造局限遮蔽真假 7.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A.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 B.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 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 D.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8.从修辞方法的运用角度来看,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 A.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亮的影子。 B.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 C.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烧着焰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D.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着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个人若是在生活中感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经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了。 ②毕加索也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在60岁学习版画,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 A.征候麻木枯竭 B.迹象麻木枯竭 C.迹象迟钝衰竭

高低语境_跨文化交际

1 High context culture(高语境文化): Cultures in which less has to be said or written because more of the meaning i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r already shared by people are labeled high context.(在高语境文化中,在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相对地讲,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这也意味着,在强交际环境文化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 2 Low context culture(低语境文化): Cultures in which little of the mean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ext because the message is encoded in the explicit code are labeled low context. (在低语境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相对地讲,只有少量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和情景中。这也意味着,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 3General Introduction to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 Anthropologist Edward T. Hall’s theory of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werful effect culture has on communication. A key factor in his theory is context. This relates to the framework, background, and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or an event takes place. High-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much of the Middle East,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re relational, collectivist, intuitive, and contemplative. This means that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emphas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veloping trust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 any business transaction. According to Hall, these cultures are collectivist, preferring group harmony and consensus to individual achievement. And people in these cultures are less governed by reason than by intuition or feelings. Words are not so important as context, which might include the speaker’s tone of voice, facial expression, gestures, posture—and even the person’s family history and status. A Japanese manager explained his culture’s communication style to an American: ―We are a homogeneous people and don’t have to speak as much as you do here. When we say one word, we understand ten, but here you have to say ten to understand one.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ends to be more indirect and more formal. Flowery language, humility, and elaborate apologies are typical. Low-context cultures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and much of Western Europe) are logical, linear, individualistic, and action-oriented. People from low-context cultures value logic, facts, and directness. Solving a problem means lining up the facts and evaluating one after another. Decisions are based on fact rather than intuition. Discussions end with actions. And communicators are expected to be straightforward,

_现代汉语词汇学_中关于造词法的几个疑问_兼与葛本仪先生商榷

收稿日期:2010-06-02作者简介:马 宁(1979-),男,回族,宁夏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职业教育管理。 作为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葛本仪先生的《现代汉语词汇学》[1](以下简称《词汇学》)充分展现了作为词汇学大家的学术风范:严谨不失典雅,通俗不乏深刻。全书整体研究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层层展开,理据结合,加上作者通俗的语言、平朴的文风,使得整本书成为了初学者与研究者均推崇的词汇学读本和学术著作。但就造词法,这个汉语词汇学中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本人尚存一些疑问,希望与作者和读者一同商榷。 一、音译词是否摹声法造词? 作者认为音译词是一种摹声法造词。因为外来词的外来原因和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种类较多。作者在本书之前的章节中也列举了:如音译词、形兼音译词、音兼意译词、形加意译词、音意兼译词、意译词。如果像“咖啡、沙发”等这样的词是通过摹声法造的音译词,那么“啤酒、卡片”等音加意译词, “绷带、 可口可乐”等音意兼译词,都涉及语音造词,但又不单纯与语音有关,又能否用单纯的摹声法来解释?其他不涉及语音的外来词似乎更是不能用摹声的造词法来解释,那它们又属于什么样的造词呢? 二、对“音义任意结合造词法”的疑问(一)音义任意结合造词法在葛先生造词法体系中的排序问题 《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把“音义任意结合法”造词法排在首要位置,是不是意味着这种方法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造词方法或者它是现代汉语最早使用的方法?按照作者的定义:音义任意结合的造词方法就是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文中指出,最早产生的汉语的一些词是音义任意结合实现的,这样的词在音义组合前是无必然联系的,比如:“山、水、人、手、树、参差、婆娑”等等。从作者列举的音义任意结合法造出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词都是从古汉语中继承下来,尤其是单音词,无一例外。所以说音义任意结合法造词就必然要涉及古汉语中某些历史悠久的基本词汇。音义结合造词、语音与词汇的关系等其实也是古汉语词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来说,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因此,一个概念,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说法,在同一民族语言的不同历史阶段也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但是,这不等于说音义之间毫无关系,在一种语言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以后,在词义引申和新词滋生的过程中,一些意义有关 《现代汉语词汇学》中关于造词法的几个疑问 马 宁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 750002) 摘要:针对葛本仪先生《现代汉语词汇学》一书的“现代汉语造词法”内容提出与“摹声法”、 “音义任意结合法”、“音变法”以及“引申法”等相关的疑问,并阐释了质疑的理由。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学;葛本仪;造词法;摹声法;音变法;引申法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10)03-0080-04 ———兼与葛本仪先生商榷 [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第10卷第3期2010年9月 Vol.10No.3Sept.2010

2019知到智慧树好好说话-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单元测试答案完整版

彼此理解是成功沟通的前提基础。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进行解决。 “您介意降低音乐的播放声么?”是低权利话语。 作为沟通高手要有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要根据情况挑选行为?请选出以下不是挑选标准的方面?()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你的身高是高还是低”这个问句是言语沟通中容易引起误解的什么情况? 符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因为言语具有个人性。 语言就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一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会对他的“台词”也提出相应的要求,认为他应该说什么样的台词,这可以称作交际中的“角色期待”。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认为,一个符号包括了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能指和所指。 言语沟通中的赞美技巧之一是不能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别人做得好,说得有道理,我们要毫不犹豫地给予赞扬。但是如果看到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则应当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言语问答中遇到不知道的问题不要盲目回答,应该坦率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要不懂装懂,以免闹出笑话。 为了从一个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人就需要与他人接触。 我们大多数的基本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也要依赖他人。 次级关系中的人扮演多种角色,并把许多个人利益带了进来。 本章我们学习了言语沟通的基本技巧,下面不是言语沟通的基本技巧的是 人们的关系进入到(),主要考虑是否有兴趣进一步追求这段关系。 女性喜欢通过共享的活动来创造和表达友谊中的亲密感。 在朋友圈点赞或是评论,都是一种社会理毛行为。 家庭成员也可以是没有生物学上的联系。 依附理论认为孩子不会和家人发展出亲密的联系。 家庭是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构成一个整体。 第五章单元测试 题目 即使是和工作无关的事,也要学会沟通。 如果同事的做人做事令人心生不快,要无条件的包容一切。 在职场中,一定要努力表现,不能让领导和同事不了解自己。 对同事要学会包容,以下哪种做法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 在与领导沟通之前要做什么? 工作中安排下属某项工作时要怎么做? 一个好的开场白是成功的一半,它可以有效地抓住听众的兴趣,并且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孩子说:我要看电视。妈妈说:你还是先把暑假作业做了。这个对话只是生活中常见对话,不是谈判。 演讲前的准备,在对题材的选择上应当做到 做求职准备前应该做什么? 职业的选择和个人发展有什么关联呢?

非言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t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carrier of cultur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n effectively complement 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ften happens as verbal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It also has the sam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as verbal communication does. People only emphasize verbal communication while they usually negle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of much importance i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main concerns in this paper include the relation between verbal and non-verbal, classification, feature, and func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way solving intercultural conflict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discussed here. Key word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Introduction Language is a necessary and very important tool in human communication. When people talk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they always regard verbal communication as a kind of way to communicate, but

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语言,它是我们日常交流和沟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行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没有语言,不能没有语言的运用,也不能没有言语交际活动。而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言语行为和言语交际能力,完全可以体现出他的道德修养的深与浅,人格教养的好与坏,个人能力的高与低。 语言是一种灵活的东西,一句话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如“我要炒饭。”可以理解为我要做炒饭,也可以理解为,我要吃份炒饭。你可以用灵活的话语教导他人,不会热闹别人,同时也具有说服性。 我看过一则某国的交通安全广告: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 英里,你可以饱览本地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汽车时速“超过60英里”,即违反了该国的交通安全法规,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处,故委婉地表达为“请到法庭做客”。“光顾”本为“敬辞”,多用于商店表示对顾客的欢迎。车速得到80英里,很可能会发生车祸,受伤人员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后果多严重!故委婉地说是“光顾”。“安息”多用于对死者的悼念。车速达100英里,定会车毁人亡,它不说“你肯定会死”,而委婉地说为“请君安息吧”。这幅广告语言表现出风趣幽默的风格,对那些违章行车者有着很好的劝导和警示作用。 会用语言就不代表会交际,善于交际的人往往在职场上会很占优势,同时在大家交谈中可以活跃气氛,给大家留有好的印象,反而不善于交际的人不但在职场上处于略势,而且还容易被大家忽视和排斥。所以懂得交际,善于交际很重要。在与人交流时,要避开人们避讳的,反感的话题,评论他人时要委婉一点,否则即使你很能说,也会让人感到厌恶。 有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发生过一件事,烛邹替齐景公饲养的爱鸟不小心飞走了,景公发怒要杀烛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宰相晏婴站出来说:“烛邹这书呆子有三大罪状,请大王让我列举完以后,再按罪论处。”得到景公的允许后,晏婴把烛邹叫到景公的面前说:“你为大王管理着爱鸟,却让它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事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更严重的是各国诸侯听了这件事后,以为大王重视鸟而轻视知识分子,这是第三条罪状。”数完这些所谓罪状后,便请景公把烛邹杀掉。景公尽管残忍,但从晏婴的话里听出了利害,就对晏婴说:“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命令就是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委婉地说话不但可与教育他人,还可以救人的性命。 要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言语交际主体因素,交际主体是指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和团体。其中的团体指各种政府或民间组织,当然也包括媒介组织。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说话者的话语选择和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交际中表达者和接受者都是交际的参与者,而且双方表达和接受的地位随时变换。所以,严格地说,言语交际的双方都应当视为交际主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话语的接受者又是话语的表达者,会说话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然而,预设因素在言语交际话语选择和理解的动态过程中充当着一个变量,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因此,言语交际主体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应在充分考虑预设因素的基础上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避免给交际带

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中央电大胡吉成 一、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 言语交际包括四大要素:主体要素、主观要素、核心要素、客观要素。 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也即人,也包括单位和组织机构,但说到底还是人,因为后者也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交际过程的。主观要素是指交际者的交际动机,每个人说话都具有主观意图,或者陈述,或者询问,或者感叹,或者命令,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话来,例如“李秘书你把这个讲话稿尽快整理好交给我”就是命令。核心要素是交际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语言或者辅助手段,发话人要根据交际动机恰当组织话语,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来,让对方正确理解,所以使用言语,要注意避免歧义,采用正确的语气方式。客观要素是指交际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这对于言语交际也具有很强制约作用的因素,同样的词语、句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该对谁说,该怎样说,都密切联系环境,把握环境影响,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每一次交际行为的发生都与一定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因而客观要素对于言语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言语交际中的这四大要素,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都要完整地呈现出来,缺一不可,要完成交际任务,实现交际意图,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掌控都非常重要。例如主观要素,直接牵涉到语句的使用,本来该用祈使句,结果使用了陈述句,别人不一定领会你的意图。例如打算向同事借一支笔,一般会说“借我一支笔用一下吧”,但是也会说成“你有笔吗?”也即用疑问句表达祈使句的意思,但是后一句就容易让人误会为一般的询问,对方不一定采取行动,而使用祈使句,言语动机就非常明确了。每一个要素,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比如主观要素就涉及到言语手段的选择问题,言语手段的选择又要注意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作用。 交际要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主体要素,因为人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机的形成、言语的组织、环境的把握,都要靠主体要素来灵活掌控。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也即发话人和听话人。要使言语交际有效,达到目标,主体要素的品德修养、言语水平、交际技巧、洞察判断、综合分析能力都非常重要,前面谈到对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其实就是对言语交际主体要素的要求。这里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发话人而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你说话是发话人,对方是听话人,对方说话是发话人,你就成为听话人。因此,要提高言语交际水平,作为主体要素的人,必须加强修养、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为语言水平不只是简单掌握语言技巧可以提高的,而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主体要素包括发话人和听话人两个方面,要认识他们对于使用语言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认识主体要素的不同分类,这样对于主体要素对言语的把握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主体要素的分类:从人的自然属性即性别看,可分男性和女性;从年龄看可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还可以分出幼年,也有人按照年龄分为学前期、学生期、职业期、养老期等;从身份看可分本族人和外族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等;从相互之间的关系看可分家人和亲戚、朋友和一般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上级和下级和同级、长辈晚辈和平辈;从彼此关系的亲疏看,可分关系亲密、关系普通、关系疏远、关系抵触、关系敌对等等。这种分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而对于指导言语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发表言论,对于言语核心要素的运用是有差别的,而听话人对于言语信息的反应也是有差别的,同样一句话,一般人说和

言语交际学作业答案

《言语交际学》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 作业1 一、填空 1、索绪尔 2、历史内在模式 3、符号所指能指 4、概念音响形象 5、语言转换生成语言学 6、语言能力话语 7、语言言语 8、交际 9、传递信息10、语言能力11、语音语义语法文字12、正确和规范恰当和得体13、戏剧舞台14、活跃性潜隐性15、经常性16、角色期望17、角色伙伴社会18、越大19、角色共视20、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21、社会角色地位、身份22、活跃性23、工具产物 二、名词解释 1、言语交际(期末复习指导第3页) 2、交际主体(期末复习指导第4页) 3、交际能力(期末复习指导第22、26页) 4、角色(期末复习指导第22、26页) 5、角色丛(期末复习指导第22、25页) 6、交际角色(期末复习指导第6页) 三、简答 1、索绪尔是如何区分语言和言语的?言语的定义是什么?(期末复习指导第3页) 2、索绪尔是如何看待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的?(期末复习指导第2页) 3、不以交际为目的的言语行为有何特点?(期末复习指导第2~3页) 4、言语交际的具体功能是什么?(期末复习指导第3页) 5、编码代码解码的含义是什么?m1 m2 m3的含义是什么?(期末复习指导第23、28、29页) 作业2 一、填空 1、交际对象 2、上下文情景社会文化马林诺夫斯基 3、陈望道 4、时机 5、出发点谈论中心 6、直接对话发布目标 7、社会规范 8、社会环境 9、语言内部10、话题11、客观性主观性12、角色语境话语13、语言意义14、语境意义15、语言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16、语言意义语境意义 17、语境18、奥斯汀19、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20、言外行为21、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22、交际意图语用意义23、语境意义 二、名词解释 1、语境(期末复习指导第2 2、25页) 2、情景语境(期末复习指导第22、26页) 3、潜在受话人(期末复习指导第22、26页) 4、社会文化语境(期末复习指导第8页) 5、间接言语行为(期末复习指导第12页) 三、简答 1、如何积极对待语境?(期末复习指导第10页) 2、交际对象在哪些方面制约交际活动? 3、预警意义的特性? (期末复习指导第11页) 4、语用意义的特性?(期末复习指导第12页)

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中的人际互动意义透视

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中的人际互动意义透视 【摘要】话语标记语等同于汉语概念中的虚词和小品词,它们虽然不决定命题的真值意义,但却充当语气标记、态度标记和信息标记,不仅起着组织话语的作用,还充分体现了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出现的动态顺应,通过会话管理、会话调节和会话修正等过程,增加与对方的顺应和商讨空间,从而提高交际内容的认同感或可接受性,实现交际会话的特定目的。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会话;交际;语用功能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话语现象,用来指示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话语标记语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往往连接于上下两个话语片段之间,且能发挥一定话语篇章功能的话语联系语或逻辑联系语(何自然,2006)。话语标记语包括部分连词(如“并且”、“况且”、“乃至”、“虽然”、“但是”、“要是”、“因为”、“所以”等)、副词(如“只是”、“就是”、“太”、“格外”、“忽然”、“难道”、“实际上”等)、感叹词(如“啊”、“吗”、“哦”、“吧”、“呢”等)以及某些短语或小句(如“你知道的”、“我的意思是”、“说实话”、“你懂的”、“不是我说你”、“顺便说一句”、“如果我没

弄错的话”等)。话语标记语具有组织话语的作用,在互动性言语交际中更是具有丰富的语用效应和表情功能。 话语标记语虽然不会改变话语所表达的真值意义,但却起着话语连接、话轮转换、提请注意、追加信息、修正信息、犹豫标示等重要作用,除此以外它们还能引发话题,转换话题,结束话题,其最终目的在于推动交际的进行,以实现所期待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效果。有些话语标记语还能表达表情语气,体现对对方话语内容引起的某种感情,如赞叹、惊讶、嘲弄、不满等,也可做态度标示,体现对自己话语内容的态度,如应允、拒绝、接受、婉拒、同意/不同意、承认等,也可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如提问、回答、抗议、请求、施计、顺从、履行、注意、承诺、邀请、通知、讲述、抱怨等之类的话语类型,因此是人际之间的互动对话不可或缺的联系语。 1 语气缓和功能 根据Brown与Levinson的语用交际原则,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尊重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在言语交际中使用可使语气缓和的话语标记语进行修饰,消除双方的对峙和摩擦,如“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我觉得是”、“依我看”、“”。这些话语标记语能够避免话语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努力缓和面子威胁带来的交际危机,维护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尊严,使会话呈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201720182学期ii类通识在线开放课程

学期类通识在线开放课程 ()选课及学习说明 学期(即学年春季学期)共提供门类通识在线开放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智慧树”平台门;“中国大学”平台门;“尔雅通识课”平台门。 注:大部分在线开放课程在选课系统中没有安排时间、地点、上课教师,但并不影响选课。 一、“智慧树”平台 .课程。

.选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上选课,成功选课后请立即加入课程对应的群,此群作为学生学习过程有关通知公告的正式发布渠道。 .学习。学生月日后进入“智慧树南昌大学站”()学习,非“纯在线学习”的还有见面课安排,具体要求详见所在群公告,见面地点统一为主教楼。网页右上角“登录”或“注册”,学生需要先注册智慧树账号(已有账号可直接登录),注册成功后即可在智慧树网或下载知到进行视频学习、课程论坛互动、参加见面课、作业、考试。 .一旦选定课程应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成绩将如实记入学生总成绩单。仅在网上学习但没有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选课的不予记载学习成绩。 .智慧树平台服务端客服:饶老师。 二、“中国大学”平台 .课程 .选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上选课,成功选课后请立即加入课程对应的群,此群作为学生学习过程有关通知公告的正式发布渠道。

.学习。学生月日后进入中国大学官网学习(网址:)《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课程安排有见面课,具体要求详见所在群公告。 .一旦选定课程应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成绩将如实记入学生总成绩单。仅在网上学习但没有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选课的不予记载学习成绩。 三、“尔雅通识课”平台 .课程。 .选课。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成功选课后请立即加入群:(南大尔雅通识),此群作为学生学习过程有关通知公告的正式发布渠道。 .学习。该课程纳入“南昌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管理,学生月日后直接进入“南昌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注:其他普通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学期开始均使用该平台,初始进入的用户名为学号,密码为,首次进入需通过手机和邮箱验证),登录后,即可看到本学期所有课程,选择“项目管理学”或“物理与人类文明”,即可进行正常学习。 .一旦选定课程应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成绩将如实记入学生总成绩单。仅在网上学习但没有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选课的不予记载学习成绩。 . 尔雅慕课平台客服尔雅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