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

一、名词解释

1.三线表:由三条线组成即顶线,栏目线,底线,顶线与底线为粗线栏目线为细线,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但仍称作三线表。

2.色谱图:)--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又称色谱流出曲线

3.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

4.放射性核素:指原子核能自发的产生成分或能级的变化,在变化时伴有射线的发射(放射线),然后变成另一个元素的核素。

5.ELSIA:是一种集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光学检验的检测技术。

6.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其英文Polyme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

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

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

便、省时等特点。

7.DNA复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再恢复成天然的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8.CT值:每一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

9.原代培养:取自体内新鲜组织并置于体外条件下生长的细胞在传代之前成为原代培养。

10.染色体带型:染色体经过特殊处理并用特定染料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其臂上显示不同深浅颜色的条纹,此称为染色体带。各号染色体带的形态称为带型。

11.生物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成本低,防污染的检测技术。

12.放射自显影: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使感光材料中卤化银等感光,显出影像后进行放射性。

13.电泳:只利用带电颗粒在电场中能向异性电极涌动这一现象来分离、纯化或分析检测供试品的一种生物化学技术。

14.光学检验:

15.tm值:DNA双螺旋结构降解50%的温度。

16.NOTHORN BLOTTING:即RNA分子杂交:是指将待检测RNA片段从变性的琼脂糖胶转移到固相支持介质上,再与标记的核酸探针杂交。17.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 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反应,结合形态学检查,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

二、选择题

1~5(过滤灭菌法)(免疫器官)(双缩脲)(核酸)(260nm)

6~10(ELISA)(常规育种)(带有化学键合基团的物体)(定量试剂盒)(多对引物)

三、填空题

1. SDS-PAGE的3个分离效应分别是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分子筛选效应。

2.双向电泳的第一向是等电聚胶电泳,第二向是SDS-PAGE电泳。

3.核酸能吸收紫外光是因为他们有嘌呤环和嘧啶环构成的共轭双键系统。

4.PCR反应体系的五要素分别是引物、模板、DNA聚合酶、二价阳离子、底物。

5.ELISA是集免疫学、生物化学、光学检测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检测技术。

6.在免疫蛋白实验中最常用的两种标记抗体酶是和。

7.Southern转膜的3种方法分别是毛细管虹吸印迹法、电转引法、真空转移法。

四、判断题

1在实验室内发生触电要迅速切断电源,一面通知医生前来救治,一面立即查看触电者的情况,在等待医生来到的时间里,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

2标准差反应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标准差越小距平均值越近越精确(错)

3正交实验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实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实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对)

4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如果电压过高,则电泳分离的线性范围变窄,同时也会电泳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dna片段的降解(对)

5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区域以钨灯作为光源,发射185~400nm的连续光谱(错)

6 lgG是由四条多肽链组成的,两条大的链成为重链或者H链,两条小的链成为轻链或L链,他们通过非共价键连接成复合体(对)

7在温泉中分离一种水生噬热杆菌中提取的一种耐热dna聚合酶,即TAPdna多聚酶,他极大的推动了pcr技术的发展(对)

8northern杂交时在电泳结束后,需要对核酸进行变性,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转膜(对)

9冷冻的细胞之活化原则为快速解冻,以避免冰晶重新结晶而对细胞造成伤害,导致细胞死亡(错)

10测定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材料的鲜重,可以先取出细胞材料,吸去琼脂培养,用滤纸吸干水分,在直接称取重量(对)

五、简答题

1.简述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对照原则: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实验对照、自身对照和历史对照

重复原则:即研究对象要是有一定的数量或者说样本含量应足够

随机化原则:即应保证每个实验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进入实验或接受某种处理

均衡原则:即各处理组非实验因素的条件基本一致,以消除其影响

2.SDS-PAG E的基本原理。

答:SDS-PAGE是在蛋白质样品中加入SDS和b-硫基乙醇的样品处理液,SDS是一种很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他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b-硫基乙醇可以断开二硫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使蛋白质完全变性,解聚成单链分子。SDS与解聚后的单链充分结合,形成带有大量负电荷的蛋白质- SDS复合物,蛋白质分子结合SDS阴离子后,所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了他原有的静电荷,从而消除和遮盖了不同类型蛋白质见原有分析构像和电荷的差异。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决定于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其原有电荷和形状无关。

3.菌落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答:原位杂交是基于DNA分子变性和复性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两条不同来源的但具有同源性的核苷酸单链片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形成DNA-DNA、DNA-RNA或RNA-RNA双链分子织切片或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然后坦然相对应的检测方法(放射自显影等)予以显示,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目的DNA或mRNA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

4.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

答:游离期、贴壁期、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停止期(平台期)

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步骤?

用胶带将洗净干燥的制胶板的两端封好,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好梳子高度开始配制琼脂糖凝胶,称取0.24克琼脂糖于30ml的0.5αTBE 中,在微波炉中使琼脂糖颗粒完全溶解冷却到60度左右加入溴化银最后浓度0.5g/ml摇匀后,冷却至45-50度时倒入制胶板中,使其厚度约为

3mm室温放置30-45分钟,溶液凝固成凝胶拔去梳子,撕下胶带,即制

成琼脂糖凝胶板,使琼脂糖凝胶板移至电泳槽中,加样孔再负极,缓慢加入0.5αTBE缓冲液,使液面浸没胶面1mm左右将电泳样品与上样缓冲液混合,依次点入加样孔中接通电源,使其维持在6v/cm左右一般电压在5-15v/cm当溴酚蓝移至阳极端时,关闭电源取出胶版,在254nm紫外灯下观察,凝胶内加入的EB会渗入到DNA分子内,在紫外灯下呈现红色荧光区带,以此确定核酸存在的位置,观察记录

6、蛋白质电泳的基本原理?

六、问答题

免疫印迹技术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流程

答:1.蛋白样品制备①单层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②组织中总蛋白的提取;③加药物处理的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2.蛋白质含量测定 ①制作标准曲线;②检测样品蛋白质含量;

3. SDS-PAGE电泳①清洗玻璃板;②凝胶与上样;③电泳

4.转膜

5.免疫反应

6.化学发光、显影、定影

7.凝胶图像分析(将胶片进行扫描或拍照,用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目标带的分子号和净光密度值)

免疫印迹技术的原理:通过SDS-PAGE区分不同大小的蛋白组分并转移至固相支持物,通过特异性试剂作为探针,与固相支持物上的蛋白质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再通过显色反应对靶物质进行检测。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 SICOLAB 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目前公认的,“AEIR”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为Animal(动物),“E”为Equipment(设备),…l’为Information(信息),…R为Reagent(试剂)。实验动物居于首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可以说近代生命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要应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何以受到如此重视?它究竟为各项科学研究做出了那些贡献?下面分别做简单介绍。 (1)生命科学方面 这方面是比较直接的、大量的。生命科学中,人类的健康和福利研究离不丌应用实验动物。在对人的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机制及疾病的防治研究中,实验动物是人的替难者。譬如,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疾病,由于在肿瘤的移植、免疫、治疗等研究中使用了裸鼠、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致癌原因,尤其是化学致癌物质、病毒致癌、肿瘤的病毒、免疫、治疗等方面和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计划生育研究有相当大的工作是在动物身上作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试验和我国生物学家朱洗的无外祖父的蟾蜍,即由动物实验进行成功。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传染病及外科病等发病、治疗与痊愈的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各方面的机理,都经过动物实验加以阐明或证实,这也就是SARS研究为什么离不开实验动物的原因了。因此,有人统计生物医学的科研课题有百分六十以上需要用实验动物,有许多课题的研究离开了实验动物就寸步难行。 (2)制药工来和化学工业方面 这方面对实验动物的依赖更为明显。药物和化工产品的副作用,对生命的影响程度包括致癌、致病、致畸、致毒、致突变、致残、致命,都是从实验动物的试验中获得结果。制药和化学工业产品如不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试验,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试验,给人类应用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果。如1962年,西德某药厂生产一种安限药Thalidomide,推广给孕妇使用,结果在若干年内发现畸胎发生率增高,究其原因就是与孕妇服用Thalidomide有关。制药、化工等工业的劳动卫生措施,特别是各种职业性中毒(如铅、苯、汞、锰、矽、酸、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等)的防治方法,都必须选用实验动物进行各种动物实验后才能确定。实验动物也是医药工业上生产疫苗.诊断用血清,某些诊断用抗原,免疫血清等的重要材料,都是将菌毒种等接种于动物体内而制成。例如从牛体制备牛痘苗,猴肾制备小儿麻痹症疫苗,马体制备白喉、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等血清,金黄地鼠肾制备乙脑和狂犬病疫苗,小鼠脑内接种脑炎病毒后的脑组织制备血清学检验用的抗原等。 (3)畜牧科学方面 疫苗的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营养饮料的分析、保持健康群体以及淘汰污染动物等工作。都要使用实验动物。特别是在畜禽传染病的研究工作中,常急需要有合格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目前在兽医科学研究上,由于所用试验动物或鸡卵不合乎标准,质量很差,严重影响科研效果。甚至在某些疫病的研究工作中,因无SPF动物和SPF卵,试验无法进行,所制各的疫苗的效果难以保证,导致大量畜禽病死,在经济上带来重大损失。如1981年,我国某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猪瘟疫苗混有猪瘟强毒,结果注射后引起大批猪死亡,造成国家经济的很大损失,其原因是由于制苗所用的仔猪带毒,而安全检验用的动物数量和质量又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又如在生产鸡新域疫疫苗过程中,由于使用的鸡卵不是SPF鸡卵,使疫苗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4)农业科学方面 新的优良品种的确立除要做物理的、化学的分析以外,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的鉴定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化学肥科、农药的残毒检测,粮食、经济作物品质的优劣等,最后也还是要通过利用实验动物的试验来确定。化肥和农药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材科,由于未经严格的动物试验而发生的问题很多。在合成的多种新农药化合物中,真正能通过动物试验对人体和动物没有危害的只占1/30,000,其余都因发现对人的健康有危害而禁用。例如我国过去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后也发现它们有致癌作用,70年代,我国从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进口杀虫眯的生产流水线,化了大量投资建立了生产厂和20个车间,但就是因为忽略了动物的安全性试验而造成了很大损失。因为投产后,才从国外知道消息,杀早眯能致癌,国外已经不用。以后我国只好停止发展,但己造成损失。由此可见,用实验动物进行的安全性试验对农药、化肥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大全(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下列可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 胰高血糖素 B 胰岛素 C 生长素 D 肾上腺素 2.长期饥饿后,血液中下列哪种物质含量升高: A 葡萄糖 B 血红素 C 乳酸 D 酮体 3.检测静脉血葡萄糖,如果血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测定结果: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4.脑组织主要以什么为能源供给: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脂肪 5.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 A 生理性血糖升高 B 病理性血糖升高 C生理性血糖降低 D 尿糖 6.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酮体: A 丙酮 B 乙酰乙酸 C β-羟丁酸 D 丙酮酸7.正常情况下酮体的产生是在

B脑垂体 C 胰脏 D 肾脏 8.胆固醇可转化为下列化合物,但除外: A 胆汁酸 B 维生素D3 C 雄激素 D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9.血浆中催化脂肪酰基转运至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的酶是: A 血浆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B内质网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C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D 脂蛋白脂肪酶 10.由胆固醇转变成的维生素是 A VitA B VitB C VitC D VitD 11.蛋白质占人体固体重量的百分率(%)是 A 90 B 45 C 20 D 10 1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 A C、P、S、O B C、H、S、O C C、H、O、N D C、P、O、N 13.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的氨基酸种类有

B 20种 C 21种 D 23种 14.某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为50﹪,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A 9.0﹪ B 8.0﹪ C 8.4﹪ D 9.2﹪ 15.蛋白质结构中的α-螺旋属于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16.酶活性测定中,对米-曼氏常数(Km)的叙述,那一种是不正确的: A ν=Vmax[S] /(Km + [S]) B 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Km =[S] C Km对选择底物浓度有重大意义 D Km作为酶的一种特征常数,与酶的性质与浓度有关 17.关于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相同化学反应 B 不同组织中的含量相同 C分子结构相同 D 理化性质特性相同 18.SI制定义酶活性单位时,代号为: A pmol B U/L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教案大纲 张日欣李元斌 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Sensor & Detecting Techniques 二、课程编码:0702831 三、学时与学分:24/1.5 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项目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 五、课程教案目标 1.本课程是生物医学项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信号提取,检测和处理以及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等问题; 2.使学生了解典型医学仪器的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学习正确使用传感器,设计检测电路,掌握基本测量技术; 3.为医学仪器设计奠定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项目 七、基本教案内容与学时安排 ●热敏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 ●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4学时) ●气敏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 ●光电式脉搏探测器<4学时) ● ECG前置放大器<4学时) ●陷波器仿真、制作与调试<4学时) ●安全隔离设计与调试<4学时) ● ECG放大器的整体调试<4学时) ● 12导联心电工作站的原理及使用<4学时)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张日欣、李元斌、邹昂等自编教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科,2004年9月 参考文献: 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杨玉星自编教材,1998年 2.生物医学电子学,蔡建新,张唯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生物医学测量,陈延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5.医学物理,刘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6.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约翰G.韦伯斯特,新时代出版社,1985年 7.Protel 98 for windows 电路设计应用指南,程凡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 九、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实践表现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教案大纲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章现代生物技术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济南版

第7单元第2章现代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 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应用实例生物技术 A. 培养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 B. 制作酸奶发酵技术 C. 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 D. “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2. 在克隆哺乳动物的过程中,常用到() A.发酵技术B.胚胎移植技术 C.人工授精技术D.转基因技术 3. 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项技术称为() A.克隆技术 B.嫁接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4.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导变异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5.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的DNA B.在生物体外对DNA进行改造 C.定向分离DNA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6. 可以生产转基因食品的生物是一类() A.提供外源基因的生物 B.转基因动植物 C.获得外源基因的生物 D.转基因微生物 应用实例生物技术 A. 培养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 B. 制作酸奶发酵技术 C. 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 D. “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8. 下列生物均是在现代生物技术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利用的技术与其他不同的是()A.巨型小鼠B.抗虫棉花 C.多利羊D.抗虫烟草 9. 可以创造出地球上原先不存在的生物的技术是 A.无性繁殖 B. 克隆 C .基因工程 D 组织培养. 10. “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11. 人奶营养成分的优越性是牛奶永远无法比拟的。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将人乳基因导入奶牛中,使之产生人乳化的牛奶。这种生物技术称为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仿生技术 12. 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个体的产生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是() A.克隆绵羊B.组织培养的小麦幼苗 C.嫁接的柑橘D.试管婴儿 13. 据英国《每日邮报》 2010年12月26日报道,一位英国妇女在1998年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受孕后,于次年产下两女,并将其余受精卵冷冻保存;11年后,她和丈夫成功利用当初保存的受精卵再获一个千金。“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人教版试题试卷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质量检测题

高二生物选修1质量检测题(理科)2008.04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60分,第II卷为简答题,40分, 共100分,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 1.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 2.腐乳在酿造后期发酵中添加适量酒液的目的不包括() A.防腐B.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 C.利于后期发酵D.满足饮酒的需要 3.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4.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及毛霉四种生物中,异化作用类型一定相同的是 ( ) A、醋酸菌、毛霉 B、酵母菌、乳酸菌 C、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毛霉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6.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A.氮源和维生素B.氢元素氧元素 C.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D.无机盐 7.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液的纯度 D.结果都是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8.下列不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A.菌落的形状B.有无荚膜C.菌落的大小D.隆起程度 9.关于选择培养正确的是()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选择培养不可以省略,但可以重复操作10.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A.CO2和N2B.葡萄糖和NH3 C.CO2和尿素D.葡萄糖和尿素 1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

心电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 1.复习放大器,滤波器等相关知识, 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要求掌握心电测量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法,锻炼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能力. 3.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电源,示波器,电机夹,导线若干,电路板一块 实验原理 1.心脏的基本构造和心电图(ECG) 心脏处于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可兴奋组织,它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肌将心脏分隔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腔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在房室间的流动,通过动脉血管将氧和酶等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静脉回流带来的组织代谢废物运走。 心脏是自律性器官,有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树支(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在起博心肌细胞(窦房结内)的自律作用下,通过房、室、神经束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博动;另外,参于循环系统调节的有: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变慢,还

有化学性的体液因素也可影响心脏的博动。 神经细胞元的放电过程已得到实验认证,心脏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博动和神经传导树支(束)的传导过程都是神经细胞元放电和传导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在人体体表层安放灵敏度很高的电极接受这些微弱的心脏电活动,称为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早在1903年就发现心电图及基本测量方法;心电图机检查人体的ECG,判断心脏活动正常与否仍是医院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 标准ECG及参数如下: 典型心电图波形 目前ECG的测量技术已很成熟,标准ECG都打印在栅格纸上,标明X方向每格0.04秒,Y方向每格0.1mv.一般来说,P波表征心脏收缩期开始;QRS复合波是心室收缩的结果,指示心室收缩期开始;T波是心室舒张的结果,将延续到下一个P波止. ECG测量基本导联三角形(肢体):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生物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并向多元多维的方向发展。该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对电子鼻和电子舌、生物传感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与蛋白质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提高食品检测的精准度,减少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食品检测;应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检测的必要性也由此而日益彰显,为了让食品更加安全、卫生,让人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提高警惕,对食品污染来源追查到底,剖析出食品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现在,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仍需完善,要完全胜任食品检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所以不断钻研食品检测技术并使之日趋完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代生物技术可以改良传统的技术,及时发现并预防食品安全问题,有效改善现状,让食品安全有保障。 1现代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重要性 古人有云“民以食为天”,“食”是民生之根本,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现代社会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状况,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食品检测督查工作。此时,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传感器、基因探针、蛋白质检测等技术不仅可以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护工作提供保障,而且比传统的方法更加高效、准确,在成本上省时又省力,由此种种便可见其在食品检测市场上的优越性、实用性[1]。 2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2.1在食品检测中电子鼻与电子舌的运用

电子舌的功能类似于人体的舌头,可以感知食物中所含有的物质,以类脂膜为味觉传感器感知气味,并将气味信息变换成易于识别的物理信号。从而实现对食品中各种物质的感知。在食品检测中,通过味觉传感器及对气味的感知,能够对被检测食品的鲜嫩度以及水分含量做出判断,从而对其好坏进行评定。例如,通过检测水果中内酯的含量、各种肉类中酶的含量,从而判断其新鲜程度,除此之外,应用此技术能够有效辨别植物油以及酒类的品质;将电子鼻检测数据与新鲜产品数据进行对比,可判断各种果蔬、肉类的新鲜程度。 2.2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将生物物质如酶、蛋白质、抗原、抗体与微生物等,作为被识别物质,并通过特定的转换器及信号放大器,将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转换成可定量的物理或化学信号,并由此完成化学物质的检测。生物传感器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为感应器和转换器。其中,感应器是对被检测物质(即底物)具有高选择性分子识别功能的膜;而转换器可以将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所消耗或生成的化学物质以及产生的光、热等转变成电信号,并对所得的电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在相应的仪器上记录并显示出来。根据生物传感器对被检测物质与膜的反应类型,其可以分为亲合型传感器、催化型感应器以及代谢型传感器;由所用识别物质的不同,可将其

生物制品检验技术实验

实验一 生物制品中水分的测定 干燥制品中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冻干制品的质量和保存效期。冻干血浆水分含量愈低忿好,能使保存期延长,不易变性。活菌苗含水量过高,易造成活菌死亡或蛋白变性.使制品失效。但含水量过低,能使菌体脱水,同样会造成活菌死亡,降低效力。 方法一 直接干燥法 1、实验原理 基于生物制品中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重中的分压,使制品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由于不断的加热和排走水蒸汽,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制品干燥的速度取决于整个压差的大小。 2、适用范围 本法以样品在蒸发前后的失重来计算水分含量,故适用于在95~105℃范围不含其他挥发成分且对热稳定的各种冻干制品。 3、样品的制备、测定及结果计算 ①样品必须磨碎,全部经过20~40目筛,混匀。在磨碎过程中,要防止样品水分含量变化。一般水分在14%以下时称为安全水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等处理,水分含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要求动作迅速。制备好的样品存于干燥洁净的磨口瓶中备用。 ②测定时,精确称取上述样品2~10 g (视样品性质和水分含量而定),置于已干燥、冷却并称至恒重的有盖称量瓶中,移入95~105℃常压烘箱中,开盖2~4小时后取出,加盖置干燥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重。再烘1小时左右,又冷却0.5小时后称重。重复此操作,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即算恒重。 ③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水分(%)= % 式中m 1 ----------干燥前样品于称量瓶质量,g m 2 ---------干燥后样品与称量瓶质量,g m 3 --------- 称量瓶质量 , g 4、 操作条件选择 操作条件选择主要包括:称样数量,称量皿规格,干燥设备及干燥条件等的选择. ①称样数量:测定时称样数量一般控制在其干燥后的残留物质量在1.5~3g 为宜。对于水分含量较低的生物制品,将称样数量控制在3~5g 。 ②称量皿规格:称量皿分为玻璃称量瓶和铝质称量盒两种。前者能耐酸碱,不受样品性质的限制,故常用于干燥法。铝质称量盒质量轻,导热性强,但对酸性食品不适宜,常用于减压干燥法。称量皿规格的选择,以样品置于其中平铺开后厚度不超过皿高的1/3为宜。 1003 121?--m m m m

生物检测技术试题

生物检测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方法的是(E) A.消化分解 B.提取 C.分离 D.浓缩 E.结晶 2.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能够在上涂抹香柏油为介质的器材是(C) A.反光镜 B.聚光器 C.物镜 D.目镜 3. 下列微生物涂片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C) A.涂片→干燥→固定→水洗→染色→干燥→镜检 B.涂片→干燥→水洗→染色→干燥→固定→镜检 C.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D.涂片→干燥→染色→固定→水洗→干燥→镜检 4.在常规紫外光测定时,紫外光波长集中于(B)区 A.小于190 nm B.200~400nm C.400~800nm D.800nm以上 5.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时,使用摩尔吸光系数ε时,ε值在(D)阶段时,此方法不灵敏 4 34232 A.ε>10 B.ε=10~10 C.ε=10~10 D.ε<10 6.使用光度法测量时,不是消除干扰的措施的是(C) A.控制酸度 B.选择适当掩蔽剂 C.生成配合物沉淀 D.选择适当的测量波长 7.层析法的最大的特点是(B) A.分离速度快 B.分离效率高 C.分离范围大 D.分离设备简单 8.不属于亲和层析的基质的性质是(D) A.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B.能够和配体稳定的结合 C.基质的结构应是均匀的多孔网状结构 D.基质应具有较好的疏水性 9.凝胶层析中最先流出的是(A) A.大分子 B.中等分子 C.小分子 D.吸附分子 10.在ELISA测定抗原,抗体中,下列哪种检测方法是检测抗原的常用方法(B) A.间接法 B.双抗体夹心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测IgM抗体 11.在ELISA中作载体的物质很多,最常用的是(B) A.邻苯二胺 B.聚苯乙烯 C.四甲基联苯胺 D.对硝基苯磷酸酯 12.细胞克隆化的方法很多,下面正确的方法为(A) A.毛细管法,有限稀释法 B.活性炭吸附法 C.BF分离技术 D.重组免疫法 13.流体细胞术的英文缩写是(C) A .IGS B.CSS C.FCM D.PCR 14.有关细胞分选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每个液滴中含一个样品细胞 B.液滴中的细胞在形成液滴后被测量 C.符合预定要求方可被充电 D.符合要求的液滴通过偏转板的高压静电场发生向左或向右偏转从而被收集在容器中 15.下列电泳分类中,哪一种不是按支持介质形状不同进行的分类(B) A.分析电泳 B.纸电泳 C.板电泳 D.柱电泳 16.关于电泳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A.俄国物理学家Durrum首次发现电泳现象 B.电泳过程必须在一种支持介质中进行

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

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 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心电检测实验 1.复习放大器 , 滤波器等相关知识 , 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要求掌握心电测量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法,锻炼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能力. 3.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实验器材信号发生器,电源,示波器,电机夹,导线若干,电路板一块实验原理 1.心脏的基本构造和心电图 ECG 心脏处于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可兴奋组织,它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肌将心脏分隔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腔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在房室间的流动,通过动脉血管将氧和酶等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静脉回流带来的组织代谢废物运走。 心脏是自律性器官,有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树支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在起博心肌细胞窦房结内的自律作用下,通过房.室.神经束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博动;另外,参于循环系统调节的有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

兴奋时使心率变慢,还有化学性的体液因素也可影响心脏的博动。 神经细胞元的放电过程已得到实验认证,心脏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博动和神经传导树支束的传导过程都是神经细胞元放电和传导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在人体体表层安放灵敏度很高的电极接受这些微弱的心脏电活动,称为 ECG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早在1903 年就发现心电图及基本测量方法;心电图机检查人体的 ECG,判断心脏活动正常与否仍是医院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 标准 ECG及参数如下典型心电图波形目前 ECG的测量技术已很成熟,标准 ECG都打印在栅格纸上,标明 X 方向每格 0.04 秒, Y 方向每格 0.1mv.一般来说, P 波表征心脏收缩期开始; QRS复合波是心室收缩的结果,指示心室收缩期开始; T 波是心室舒张的结果,将延续到下一个 P波止.ECG测量基本导联三角形肢体导联1 右手接电极白左脚接电极红导联3 左手接电极贴在右胸,黑的地电极贴在右胸白电极下18 公分处,红的电极贴在左下与黑电极对称处,此测量法为2 导联 ECG;不同导联接法测量的 ECG波形不同,表征的医学意义也不同;实际上 ECG已经有用12 导联测量的心电图机,24 小时动态 ECG记录仪也是医院常用的仪器 .2.心电信号的电特征分析心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在 0.05-100Hz 以内,而90的 EEG频谱能量集中在 0.25-35Hz 之间,心电信号频率较低,大量是直流成分。人体信号是一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卷3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于的方框涂黑 1.下列关于电泳的支持介质,叙述错误的是 A.对支持介质的基本要求是有化学惰性B.支持物应有一定的坚韧度并适于保存 C.电渗作用越小越好D.电渗方向与电泳方向一致时,则电泳速度加快E.电渗方向与电泳方向相反时,则电泳速度加快 2.下列对血清酶活力测定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测定产物生成量B.可测定底物的消耗量C.需最适pH D.需最适温度E.与底物浓度无关3.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A.肾脏B.心脏C.肝脏D.胃肠道E.脾脏 4.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从正极到负极各组份的先后顺序 A.A1b.α1.α2.β.γ B.γ. β. α1.α2.A1b C.β.A1b. γ.α1.α2D.α1.α2.β.γ.A1b E.A1b. β.γ.α1.α2. 5.下列哪项不是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A.尿素B.肌酐C.尿酸D.肌酸E.乳酸 6.1,4-糖苷酸是下列那种物质分子中的主要化学键 A.蛋白质B.脂肪C.氨基酸D.淀粉E.核糖核酸 7.血清蛋白电泳时通常用pH8.6缓冲液,此时各种蛋白质带有的电荷为 A.白蛋白带正电荷,其他蛋白带负电荷B.白蛋白带负电荷,其他蛋白带正电荷C.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负电荷D.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正电荷

E.xx和其他蛋白均不带电荷 8.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的三项指标是: A. PH、PCO2、TCO2 B. PH、PO2、AB C. PH、PO2、PCO2 D..PH、SB、AB E. TCO2、SB 、PCO2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干化学分析是用反射式光度计测定的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之分C.床旁分析多用专用分析仪测定D.多数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程序可以修改E.自动生化分析仪需做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年保养,其保养的内容是不同的10.常用于清洗蛋白质污染的洗涤液是 A.铬酸洗液B.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C.硼酸洗液D.合成洗涤液E.7.5mol/L尿素洗液 1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为 A.BSP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肾浓缩稀释试验 D.PAH清除率 E.ICG排泄试验 12.正常人血中胆红素主要来源于 A.胆汁B.胆汁酸盐C.细胞色素氧化酶D.肌红蛋白 E.衰老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 13.尿液常规分析若不能及时检查,标本应冷藏于 A.4℃冰箱B.0℃冰箱C.-2℃冰箱D.-20℃冰箱E.-80℃冰箱 14.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参考值为 A.120—150 ml/min B.80—120 ml/min C.50—80 ml/min D.30—50 ml/min E.10—30 ml/min

什么叫生物医学仿真

1、什么叫生物医学仿真? 答:生物医学仿真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模拟真实医学实验场景,计算机系统将来自CT、MRI或PET三维图像进行几何重构生成三维模型重建,构成逼真的三维医学影像,并通过虚拟现实的科技手段显示出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真三维的立体的人体生物模型,作为科研、教学、培训和分析的依据,使使用者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来学习医学外科手术及实验的各种基本技能,不仅如此,该技术还能在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放射治疗、矫形手术等的计算机模拟及手术规划 2、为什么要做生物科学仿真? 医疗教学实验方面:(1)仿真器件消耗低、维护简单。 电子仿真教学可大量减少真实设备的使用、降低器件的损 耗,同时维护简单,从而方便了使用者操作、也降低了实 验成本。 (2)操作使用灵活、提升实验效率。 使用仿真软件,简化了实验仪器设备,使教授者缩短授课 及相关演示的时间,使教学更加清晰、直观。 (3)使训练者从外部观察到人体内部状况,准确地确定病变 体的空间位置、大小、几何形状以及它与周围生物组织之间 的空间关系,从而及时高效地诊断疾病。为医学研究和教学 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4)可以进行一些危险级系数大或者材料紧缺的实验,不仅可 以进行无限次实验,还能够自动比对生成实验数据,更加科

学精确。 (5)使实验报告的形式多样化。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单一,测 试数据抄袭现象严重,而电路仿真实验,可以随机、灵活布 局,有选择地、个性化地进行打印输出,这可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创新性,从而杜绝实验报告抄袭的现象。 医疗手术方面:(1)虚拟手术系统可协助建立手术方案,帮助医生合理,定量 地定制手术方案,辅助选择最佳手术途径、减少手术损伤、 减少对组织损害、提高病灶定位精度,以便执行复杂外科手 术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等;可以预演手术的整个过程以便事先 发现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医生能够依靠术前获得的医 学影像信.E-,建立三维模型,在计算机建立的虚拟环境中 设计手术过程、切口部位、角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 以显微手术为例,利用虚拟手术系统做显微外科手术时,可 将手术部位放大,医生即可按照放大后的常规手术动作幅度 操作,与此同时,虚拟手术系统又把医生的这种常规幅度的 手术动作缩小为显微手术机械手的细微动作,从而明显地降 低了显微外科的难度。 (3)远程手术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远程控制操作设备与远 距离医院建立起远程医疗系统,医生只需对虚拟患者进行 手术,并通过因特网将其动作传递到远端的手术机器人, 由机器人对患者进行手术。 3、举例详细说明生物仿真方法科技。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

2011 现代生物技术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 在基因工程实践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腺病毒载体)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的DNA分子。质粒DNA不仅能在细菌中复制,并且在添加真核复制信号和启动子后,可以构建出能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可复制的穿梭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载体的特点:1、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因而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自主复制。2、至少应有一个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3、至少应有一个遗传标记基因,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4、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2 (限制性内切酶)酶和(DNA连接酶)酶的发现和应用,才真正使DNA分子的体外切割与连接成为可能。 3 根据质粒复制控制类型,可将质粒分为(严紧型质粒)和(松弛型)质粒。 根据载体功能划分:1). 普通型载体,2)、表达型载体. 表达外源基因以产生大量外源基因产物用于构建cDNA 文库 4 1993年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 )因发明PCR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 5 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其可分为()和()两大类 细胞分裂的方式:无丝:最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只出现在低等生物或动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内有丝:是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其实质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变成双份,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有丝分裂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的分裂是通过细胞周期来实现的。S期,DNA合成的时期. 从S 期到有丝分裂期(M期)为G2期从M期结束到S期开始之前称为G1期. 6 人工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 7动物细胞常用的培养方法有(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三种。8酶的命名方法有(系统命名)和(习惯命名)两种。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反应功能的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能量传递、信息转录、神经传导、免疫调节、细胞衰老及生长发育等等,都离不开酶的参与。 作用:1、执行某种具体的生理功能;2、担负保卫清除功能;3、协同激素起生物信号放大作用;4、催化和调控代谢反应 所有的酶都由生物体合成,几乎所有生物都能合成产生酶,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总是受其相应合成调节机制控制,以保证机体最有效、经济地将体内合成原料与能量用于自身生命最需要的酶等物质 分布:它们或定位于某亚细胞结构上处于“溶解”状态;不同生物体细胞内酶的数量和种类不同;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细胞内酶的数量、种类不同; 微生物酶来说,合成后分泌有两种情况:胞外酶(分泌型酶)是指可以穿过质膜的任何酶,大多数是水解酶,大多数工业用酶是胞外酶。胞内酶是指合成后仍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 酶系统分类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渐将发展与基础建设工作的重心从经济建设转变为全面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环境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贯彻落实可持续环境发展战略。而得益于环境保护检测方向技术的不断突破,现阶段我国在环境保护整体工作中,主要选取各项现代生物技术来对所勘测环境进行检测,极大提高了环境检测工作 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因此,笔者以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具体应用现况为 本文切入点,以提高其普及推广度。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检测;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现况 近年来,我国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研发工作不断取得各项喜人成果,整体技 术体系中的新型技术呈现井喷式发展。因此,在环境检测工作领域中,现代生物 技术也逐渐取代化学法、生物法成为现阶段环境检测主流技术。然而,相较于发 达国家而言,我国在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检测领域中的起步较晚,虽然现代生物技 术总体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检测人员对现代生物 技术的应用仍旧存在着了解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笔者对现阶段运用于环境 检测的各项主流现代生物技术加以阐述。 一、现代生物技术概述 (1)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领域中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生物技术总体体系中,用于环境保护、环境检测等环保方向的分支技 术体系为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理念在上世纪初期被生物技术欧洲协会(Europran Federation of Biotechology)定义,主要指由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以及工 程学三个专业相结合,并用于环境保护方向的新兴技术体系。 (2)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主要特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主要共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高效性、低成 本性以及环境净化能力强,具体如下: 现代生物技术的高效性。在其他传统环境检测实际作业过程中,往往对于处 理污染物的技术步骤较多,时常出现污染物多次转移等现象,其环境检测与污染 物净化的效率较低。然而在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环境检测以及污染物净化时, 可以将污染物在单个环节进行处理,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 现代生物技术的低成本性。这一特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呈现为以下两方面:一 方面,大部分污染物的成分为有机污染物,而有机质较为适宜作为现代生物技术 净化过程中的反应物底物,而污染物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净化处理后,普遍转换为 乙醇、沼气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笔者上述提及,相较于污染物净化以及环境检测中使用的传统技术而言,现代生物技术的检测与 处理步骤较为简便,这也使得此类工程的总体造价以及各项设备采购价格相对较低。 现代生物技术的环境净化能力强。在环境检测以及处理环境污染实际过程中,现代生物技术相较于传统处理技术而言,可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污染类别所 造成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程度。例如,在传统处理技术对环境污染进行净化时, 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如受到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废料的水资源很难被彻底净化。而 现代生物技术可以治理其他技术难以处理的环境介质,并在环境净化后一定程度 上增强环境的自净化能力。

生物制品检验大实验

生物制品检验技术实验总结报告 前言: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工原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1]。 一、概述: 生物制品的种类,根据采用的材料、制法或用途不同,可分为六类:疫苗类药物、抗毒素及抗血清类药物、血液制品、重组DNA制品、诊断制品以及其他制品[2]。生物制品的特点,分子量不是定值、生化法结构确证、需检查生物活性、要求安全性检查、需做效价测定[3]。生物制品检验的性质是运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生物制品的质量及其控制方法,是一门研究和开发生物制品及其质量控制的“技术学科”[4]。此次生物制品检验技术实验主要包括生物制品中水分的测定、生物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一生物制品中水分的测定 此次实验运用直接干燥法测量奶粉中水分的含量。其原理基于生物制品中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重中的分压,使制品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由于不断的加热和排走水蒸汽,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制品干燥 的速度取决于整个压差的大小[5]。 实验二生物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此次实验运用经典的凯氏定氮法测量蛋白质含量,其原理是样品用浓硫酸消化时,其中的含氮有机物分解放出氨,氨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在消化时常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钾作催化剂,以加速分解速度并提高消化的温度。消化完毕,加入强碱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放出氨。利用蒸汽蒸馏法,用硼酸溶液吸收蒸馏出来的氨,氨与硼酸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离子,使吸收液中的氨离子浓度下降,然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使吸收液中的氢离子恢复到原先的浓度,即可从消耗的酸量,计算样品中的含氮量。样品消化,蒸馏的化学反应可归纳如下[16]: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习题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习题 1、配制0.4MNaOH溶液1000ml,需NaOH多少克(A) A、16g B、32g C、8g D、160g E、320g 2、配制0.5M HCl400ml,需1M HCl溶液多少毫升(C) A、20ml B、30ml C、200ml D、180ml E、100ml 3、新购置的玻璃器材应选用哪种溶液侵泡过夜(E) A、自来水 B、浓HCI C、铬酸洗液 D、1%NaOH E、2%HCI 4、下列玻璃器材不属于玻璃量器的是(D) A、量杯 B、刻度吸管 C、量筒 D、试剂瓶 E、容量瓶 5、可见光谱区的波长范围是(D) A、200~300nm B、300~400nm C、400~600nm D、400~760nm E、700~1000nm 6、某物质溶液吸收光谱曲线上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称为该物质的(B) A、特殊波长 B、最大吸收波长 C、最小吸收波长 D、综合波长 E、以上都不对 7、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指的是(A) A、标准曲线上呈直线的范围 B、标准曲线上呈曲线的范围 C、标准曲线上直线段与曲线段之间的店(即拐点) D、整条标准曲线的范围 E、以上都不对 8、在某项比色过程中,因不小心将测定管打翻,管内比色液仅剩2ml左右,现改用光径0.5cm的比色杯(原来是1cm),测定结果查原标准曲线。这时应是(B) A、A值直接查标准曲线 B、A值X2后查标准曲线 C、A值/2后查标准曲线 D、A值查标准曲线后X2 E、A值查标准曲线后/2 9、某有色物质三种浓度比为2:3:6的溶液,按顺序分别置于三种光径比为3:2:1的比色杯比色,其A值比应是(按顺序)(A)

生物医学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生物医学仪器实践 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班级:电医1001 姓名:梅世宇 学号:201058002 指导老师:覃开蓉朱勇 2011 年07 月10 日

一.实验 1.测试时间7月5日上午8:00-8:40 测试人:梅世宇女一般健康18岁 仪器:傻瓜式血压心率测试仪 地点:大黑楼c座 3.曲线图

4.分析 由曲线图分析可知,心率血压的变化与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快,心率升高,高压升高,低压降低. 5.质疑 此次实验很不严谨很不完善,由于个人的原因,没能控制准确路程,时间,速度,于是跑得很乱,导致实验结果很不明确. 6.改进方案 1,相同速度不同路程分别测试心率,高压,低压; 2,相同路程不同速度分别测试心率,高压,低压; 3,进行比较; 4,限于时间因素,可以每次做实验的同学进行沟通分组分别完成1,2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二.Edwin智能管理机 1.效果案例 小萌是IBME设计部新上任的主管,资历不深厚,刚接过上届主管的工作,从专职设计师转变到到管理层的她担心自己协调不好所以信心不是很足。顶着上下的压力,她早早来到公司,习惯性的走到edwin前,edwin依旧很快显示出签到成功的界面并大声问候:“亲爱

的萌,早上好!工作愉快!!”小萌想回应一句,但疲劳纠结的大脑竟想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于是看着显示器上的几句话,第一句是“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的话",第二句是公司的创业口号”better BME,better story”,第三句竟然是前任主管说过的一句话”设计与技术齐飞”。小萌琢磨着,慢吞吞的念出第三句话。edwin屏幕上竟出现了CEO的画面,他认真的望着小萌说:”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小萌忽然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她需要去多听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压力一下减轻了很多,困难还是有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很快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最近管理人员在研究电脑的员工心情曲线反应中发现曲线普遍 呈倒V型,于是立刻锁定曲线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对应的时间段, 找到在这个时间段公司出台的新计划和改动。一个是公司人员部门之间的大调动,另一个或许是edwin记录心情功能的添加?经分析,前一个改动不会引起员工情绪的相同变化。问题出现在后者?经过调查,原来edwin新功能增加之初,确实带来很好的效果,大家很高兴去尝试并带动愉快的心情。但是后来员工习惯并厌倦,语调不是很高亢,很多员工签完到就匆匆离开了,并且新功能的增加延长了签到时间给员工带来不便并造成一定的混乱。 2.功能概况 Edwin是一台集人脸识别签到功能与心情分析功能一体的智能 识别机,他装置在IBME公司进门的大厅墙壁上。edwin屏幕一开始显示摄像头前的实时动态,一旦有员工接近,即采集人像进行识别,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