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实践论文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实践论文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实践论文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实践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对实训室建设的分析研究,结合本校实际,在探索实践基础上,初步设想出实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先导,以实训课为重点,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实训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是教学环节的关键过程之一,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结合理论课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实训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因此,对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合理性、熟练程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收获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是实训教学过程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类院校实训课程还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意义上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师生重视理论的教与学,轻视实训课的教与学。实训教师本身对实训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偏差,实训教研活动便少甚至鲜有开展,课前备课不足。

(二)实训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创新是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人们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特别因为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的需要。这也就促使我们要尽快探索高职院校新的教学管理路径。它的推广与探索将提高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加大各机构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政治诚信人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及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路径方法。 标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路径 前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寻找新型教学管理路径已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充分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摆脱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束缚,还要探索高职院校新的管理模式。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现状,从多方面分析影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因素,并尽快探索新的管理路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很重要。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1.1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招生和学校建设方面不断扩大,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高校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要求。不同的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面对不断扩大的高校规模,更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1.2是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从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人们的思想普遍落后,无法立即接受新事物,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极大地阻碍了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此外,高职院校现有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他们认为,在大学和大学就业相当于拿着铁饭碗而且不会失业。因此,内部员工缺乏自我危机感,综合素质水平低,员工的教学理念和未来管理水平低下。教学目标相互对立,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要求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大多数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简单固定的制度,难以满足教学活动复杂多样的要求。例如,具有特征的教学活动仍然很老的评估系统。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有必要创新教学管理路径,以满足不同课程的评价要求,更准确地反映和提高教学质量。

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交通运输方式不断进步,物流在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培养专项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对物流仓储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就成为充 分发挥物流专业引导人才发展、对接社会职业渠道的必然选择。面对当今社会不 断发展的外部形势,必须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从而让自身的发展 满足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本文就物流仓储 教学现状和对策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在教学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 一、物流仓储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大专层次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应按照“理论知识 适当、突出应用技能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方针,突出应用特色,并以此来组织物流教学。但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一切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加之高职 院校自身发展条件的一些限制,导致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 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学校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欠缺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从 2002 年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 等传统专业基础上转化而成的,还有一类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平台上构建的物流管 理专业。所以对于物流专业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纵观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没能充分体现物流专业的系统性及各门课程的关联性特征,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理论多,实践少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的经费不足,对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建设投入较少,实习实 训设施和场所非常有限。导致在教学计划上理论教学课时偏多,实践教学课时偏少,有的学校实践教学课时甚至不到 10%。所以在具体教学中,理论讲述多,实 习实践少,关门办学,闭门教书。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物流人才进 入企业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 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 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物流教 育起步晚,培养的物流人才有限,走上教育岗位的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更少。目 前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中,中老年教师毫无疑问都不是物流专业毕业的,而 招进来的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毕业的,如交通运输管理、国际 贸易、经济学等,真正物流专业毕业的是凤毛麟角。许多老师都是在边学边教边 干的过程中进行物流教学的。再加上学校资金有限,教师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难免差强人意。 二、物流仓储教学改革对策 1.健全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需要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依托,而笔者认为,既然目前高 职类学校以面向社会、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为教学目标,那么物流专业的仓储实 训教学的目标设计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其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创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有利于创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普遍认识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同时,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使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从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来,高职院校普遍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机制,探索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与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 实践能力。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存的问题 1.高职院校虽然理论上采用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强调技能进课堂,明确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但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本位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从教学方式和课程导向上真正转变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 2.由于教育部大力倡导推行工学结合,一些高职院校给所有的课程都贴上了“工学结合”的标签,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进行工学交替,套进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模板进行教学。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取得较好效果,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 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而事与愿违。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措施 (一)课程改革必须审慎选择重点专业 选择课程改革专业时必须审慎、科学、可持续,关键是考查其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具有改革的可操作性,其改革成果是否具有可对比分析和参考性。例如,有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考证对接,主干课程全部为社会考证课程,如果强行进行课程改革,会致使学生失去考取证书的优势。而有些专业虽然近年很热门,各大院校争相开设招生,但办学历史短,招生人数少,甚至有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院校。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本文在对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率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相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高层次地位。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系的主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方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以及科学管理方法与技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服务、参谋和创新等具体管理职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技能教育。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技工学校的技工教育,而是融普通高等教育与技能、技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其具体特点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根本目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及时

调整,就业前景好、社会有需求的才办;教学内容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按学科要求而按职业能力来确定;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实训比例较大,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注重与企业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 高职教育的管理必须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并反映高职教育特点的要求,其内容和特点应当包括:教学管理的目标——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学管理的重点——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教学管理的要点——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正确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科学原则。 一、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论阐述 教学管理制度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一定的法治效应和约束力。它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更是其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和教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优化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由高职教学自身的独特性决定的,而实践教学改革更是高职院校教改的关键一环。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在教书育人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重在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加快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在强调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关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 标签:教学管理;高职院校;改革创新 1.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1)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机制改革逐渐深入,新课改落实日趋全面,整体上已基本进入深化教学改革阶段。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得许多方面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策略、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安排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步伐加快。这些转变都要求高职院校不得不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所以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也是为了满足深化教学改革需要。 (2)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向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的是生产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以及转化知识科研成果,这一理念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带来了本质上的改变,使得人们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也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想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积极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思想。 2.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途径 (1)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规范化管理已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不仅是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也需要实现规范化管理。通过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为实现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奠定良好基础。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与先进设备,如教师评价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选课系统、学校网站等,利用这些现代化设施加快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管理整体现代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学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 (2)健全教学管理机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各种管理制度体系才能进行,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课程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监督保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材管理制度等。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将健全各项制度的工作纳入其中,一方面可使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各项制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0.1、教学研究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地研究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要建设好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数控实训中心,以高规格装配好数控实验实训室;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评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及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五大平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基本素质平台由文化素质基础模块和信息工具模块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机械基础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组成;专业方向平台由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模块;专业拓展平台由专业拓宽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组成;专业技能平台由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机加工操作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场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收稿日期:2012-03-05 作者简介:刘士祺(1985-),女,辽宁辽阳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2012年第2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22012 (总80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General No.80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刘士祺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 摘 要: 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2—0112—02 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 迅猛发展,目前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果说 教学质量是普通高校的生命线, 那么教学质量也同样是高职院校的立足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其素质与水平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与 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够,教学管理队伍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任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内涵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 新要求的社会背景下, 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依据教育教学规律,按照高职院校教学 管理的规章制度, 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决策、 计划、执行、监督、协调、控制和评价过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既服务于教学又指挥教学,在学校 管理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显而易见, 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桥梁枢纽的作用 教学管理人员既是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划者,也是教学管 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人, 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各教学单位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反馈信息、协调关系的节点作用。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检查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对教学质量、教学环节进行监控以及通过监控评估教学效果,其作用不可小觑,别人根本无法替代。 (二)管理育人的作用当前,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教书育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管理育人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教学管 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重心所在, 校(院)教学管理和系(部)教学管理在管理目的、管理途径、管理过程、管理职能等 各方面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没有本质的不同, 但前者属于教学管理的最高层次,在内容上覆盖面广,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研究管理、学生学籍管 理、考试管理、档案管理等,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主体,因而在管理育人中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三)保证质量的作用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和衡量学校办学水 平的重要标志。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就实质而言,高职院校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最终靠的是鲜 明的办学特色、 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有鉴于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应以提供服务为宗旨,以保 证质量为己任, 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根据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改善教学环境、增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诸方面倾注心力、多下功夫,协调教学运行各部门完成教学管理的各项任务,保证日常教学井然有序,促进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前者是高职院校的 强大生力军和主要动力源, 后者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效保证。但时至今日,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高职院校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 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的重心在于教学,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教学的管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多数高职院校却把教学管理当作一般事务性工作,在教学 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认识偏差, 以为教学管理业务性不强,任何人都做得了、干得来,而疏于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以至于带来教学管理人员协调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科学化管理水平较低的后果,加之教学管理人员学历、职称、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待遇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从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进而造成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二)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特别是高职教育发展速度突飞猛进,高职院校在教育观念、办学模式、内部 管理体制、 课程设置、学科发展、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 211·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附件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 2.教学成果总结 成果完成人刘运好余恕诚胡传志俞晓红 成果完成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推荐等级建议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安徽省教育厅 推荐时间2004 年12 月30 日 成果科类中国语言文学 代码□0□5□0□1□4□1□2□2 序号□9□3□4□0□1□8 编号

附件一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成果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成果第一完成人及 刘运好余恕诚胡传志俞晓红 其他完成人姓名 成果第一完成人及 安徽师范大学 其他完成人所在单 位名称 组织鉴定部门名称安徽省教育厅 鉴定组织名称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鉴定委员会 鉴定时间2004年12月20日 鉴定意见: 以刘运好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是高等师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研究成果。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负责人成果汇报、提问答辩、审读材料等方式,在充分讨论评议的基础上,对该成果进行了严谨、客观、科学的鉴定。鉴定意见如下: 该成果以专题讲座为基点,促进教师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以专题讨论为契机,强化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吸纳。突出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联系,强化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对高等师范古代文学教学具有示范作用。 该成果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仅理论上具有创新性,而且从教改实验的两个年级教学效果看,已经取得了重大人才培养效益。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全面深化高等师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此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鉴定组织负责人签字郁贤皓 2004年12月20日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全国各地经济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突破,对于电子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研究指出了当前电工电 子实训课存在的几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不良效应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 出改进措施,最后对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简单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于提 高职业院校学生电工电子实训课的积极性和技能训练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创新实践 引言 在当代生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学习等的重要因素,其在多个领域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信息化教学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值得 我们给予相应的关注和重视。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等有机地整合起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丰富了教 师的授课模式。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电 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我们 肯定的方法。 1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学校的一门专业实训课,这门课程是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所必须掌 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凭借显著的工程应用 性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只有熟练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这门基础课程,才能为后续其他 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具有理论概念层次多、知识点连续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当前课时有限的情况,为了确保知识的连贯性,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 盲点,却不可避免的出现知识点讲解不深入、不透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理论抽象 晦涩,难以理解和记忆,加之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脱离,易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 2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训课程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内已有的设备以无法满足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不能做到与时 俱进。所以就导致学校内出现实验教学设备使用多年的情况,因此高校的教学内容基本没有 发生改变,很多教师都是轮流教课并且已经周期化,教学模式已固定,甚至同样的实训内容 和教学模式沿用多年。教师教学的内容一味地死板老套,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也是一些老旧过 时的知识。 2.2实训目的不明确 很多学校电工电子的学生上课的动力不足,他们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去进行学习,并且 也不明白自己要上这节课的目的。并且实训上课也只是为了课程的学分而上课,认为电工电 子实训就是简单的接电气线路、焊接电子元件,对电工电子实训“基本技能+基本专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不能充分理解,使得很多电工电子学校的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强迫下进行学习,这样 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的枯燥无味,还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对电工电子实训课 程的兴趣。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田虎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 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性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性策略论文 (内容摘要)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是保证教学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高职院校中进行 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创新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 承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现行的教学管理模 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中进行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科技与人才是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科技的发展是以人才的发展为基础,也可 以说人才是市场竞争中的关键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幅度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并 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个性发展制造更多的机会,从而为 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是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以及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 教育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学管理活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深入调查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并根据来学生 素质水平之间的差异情况等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另外,还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与真 实情况,加强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促使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得到利用。 三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创新是为满足教学改革需要。 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高职院校也逐渐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为了适应教 学改革由整体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有必要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 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进而促使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不断提升。高职院 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把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教学管理体制能够 在高职院校中高效运行,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 的途径,以此来促使教学管理的质量不断提升。 二、高职院校在教学创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与探讨研究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与探讨研究 摘要:维修电工在社会中属于具备较高技能的特殊工种,只有经过专门特殊的 培训才能进行相关工作,而维修电工培训的教学者则更加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才能保证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学 质量,本文以笔者自身实践经验为基础,探讨维修电工实行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以飨读者。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实践;教学 一、维修电工实训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维修电工实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 的动手能力,并对所学到的维修电工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应用,把学生培养成具备 电工专业素质和电工本知识的社会专业人员,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全面发展。通过 有效的实训改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强化在学习阶段的学习 的知识点,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联结,应对毕业后的维修电工工作所需。 二、现阶段电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效联系 在现阶段电工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而重复的讲解,主要以基本理论为主,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在 实践过程中主要重复几个简单训练(星三角、正反转),没有新的知识的有效加入,实训课程的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无趣,实训教学效果一般。 2.2实训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部分内容重复 实训过程中的部分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在维修电工实训过程中还要进 行重新的陈述,不仅造成了实训时间的大量浪费,也降低了学生实训课程的学习 积极性,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2.3实训课程实践较短 由于实训电工教学需要专业的实训设备以及专业的安全防护设备进行相关维 修电工实训教学工作,实训的投入巨大,在一些实训条件较差的学校和地区学校 都在刻意缩减实训教学的时间并通过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替代,这样可能会造成维 修电工走向社会后缺乏有效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工作隐患。 1.4实训课程教材老旧亟需更新 现阶段维修电工实训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还与继电器、接触器等相关设备有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情的改变,更多的电器设备被广泛应用,但 是由于受到教材的限制,学生对于电力专业设备的知识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实训 课程教材老旧亟需更新。 三、提升维修电工教学改革有效性的措施 3.1课程设置改革 在进行维修电工课程改进之前,首先要对维修电工工作所需相关专业知识进 行一个详细而有效的了解,对课程进行有效改进,应该增加一些照明线路、焊接 技术、电动机结构等,突出电力拖动内容,同时增加机电一体化内容,以应对未 来科学技术发展对维修电工的整体要求的提升。 3.2教学方法改革 笔者通过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可以看出,维修电工的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 握较差,对知识缺乏系统而有效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

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申报书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教育厅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本项目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河北省教育厅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均有权使用本项目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字):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内容应论述充分。填报内容较多时,请保持整页调整。 2.《申报书》宋体填写,一式四份,使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3.所有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4. 简表中的预期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论文、著作、教改方案、教学计划、课件、软件、实验报告、调研报告等。其中,研究报告和论文为必备成果。 5. 课题组成员不超过6人(含课题负责人)。 6. 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高校教学改革课题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思路

基于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之探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担负着培养我国应用性人才的重任。深化高职办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历史使命。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高职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思路探究 作者简介:宋秀英(1974-),女,四川乐山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5-0018-02 培养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它担负着为专业服务和素质培养的双重重任,尤其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职“教”与“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致使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加大,多数学生对各科目学习往往难以接受。“根据当前学生的现状,要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理论、掌握技能的积极性,架起人才与市场之间桥梁,必须实行分层教学,推进高职教学改革。”[1]尽管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高职教育与教学改革中作了大量的努力及多方面的尝试,但收效甚微。笔者呼吁高职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分析高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高职教学的“出路”,让高职教学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各自为政,没有制定尽可能统一的高职课程标准。随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职业院校集中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建设方面,从而忽略了高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很少有时间开展跨校区的教学交流活动,不同学院同一个专业开设课程、课时和讲授内容往往会因为各个学院的重视程度导致差别很大,没有制定尽可能统一的高职课程标准,制约了高职教学的快步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本来“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学习期间学会如何猎取知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2]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致使上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陡增。高职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很少有时间有机会与外界加强交流合作,没有太多的精力学习现代职业教育,不能及时地进行教育理论的更新,影响了高职院教学的向前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专业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不是狭义的就业教育,而是同样要体现马克思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主题的。作为基础课,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性素质为任务,教师一方面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另一方面要训练学生的核心能力。高职教学要为专业课程做好服务,保证专业课的顺利进行。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为专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革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革新 一、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铁岭师专现有学生近六千人,以专科生为主。学校原有《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为专科生制定,因而针对这一学历层次的学生教学培养工作制度较为完善。然而2005年以来,学校与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工业大学联合办学,新增设了11个本科专业,本科培养与专科培养的差别使得《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现出诸多不适。目前的教学管理工作,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有教育管理制度照本宣科,也不能犯“拿来主义”的错误,将联办本科院校的《辽宁师范大学教学制度汇编》《辽宁工业大学教学制度汇编》直接为我所用。为此,铁岭师专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目前对于专科院校、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专题性研究成果众多,各学校均已有较为成熟、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更新办法。然而专升本状态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并不多见。在《中国知网》以“专升本”为主题进行搜索,得到结果29935条,内容多集中于专升本教育,即应届专科生选择与所学专业想接近的本科专业,参加本科专业所在院校的考核,以争取进入我国普通高校进行攻读学士学位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研究。以“专升本”为关键词“,教学制度”为词频搜索,得到相关研究61篇,大多研究集中在升本后院校的教学制度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研究专升本过渡期的“教学制度”文献仅为9篇。本课题的提出不仅有利于铁岭师专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其他努力专升本的兄弟院校也有极

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增强对授课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专科学校的授课多数在教室完成。作为专科学校教学要素,即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场所,是教学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从教务处的角度出发,也要做好这两大要素的监督、管理、培养工作。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务处应该制定定期、频繁、周密的检查活动,对学习兴趣差、爱迟到早退的学生积极予以惩罚措施,并及时与辅导员及学生管理系统进行联系。此外,对个别不尊重教师、人生观偏差所表现出的课堂现象也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发现本科生、专科生共存一校、一院所产生的学生心理问题,联系学生心理社团或者心理学教师予以疏导,多方面、多层次地与授课教师、学生管理者一同努力,完成学生的管理与规范工作。从教师监督的角度而言,教务处应做好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师上课、监考、判卷等一系列工作的监督、管理,形成一套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问题的良好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教务处职能部门的作用。 2.整体教学计划的改革 适当调整专业技能的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课程多涉及动手能力,对年龄层次较大、无专业技能基础的本科生提出了挑战。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上课所需的教学技能、唱歌、跳舞、弹琴作为幼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对其未来就业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学前教育的本科生与专科生在这两方面,表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实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当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需尽快在教学管理水平方面横狠下决心,力求尽快提高。这个提高应当包括理论水平、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心理素质等许多方面。例如,加强制度化管理,提升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等手段,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相关建议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的建设、管理、服务、生产等一线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内化管理教师行动性,加强提升全体教师素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1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由于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学管理培训,缺乏教育管理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知识,都是通过自身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逐渐探索以及向前辈借鉴来的管理经验。另外,还有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教学管理的创新与研究,教务处与教学管理者很少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的进行教学管理经验探讨,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未来的发展缺少具体思考与安排。2缺少教学信息反馈所谓的教学反馈就是指学生工作处向教务处反映教学信息,教务处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与收集,交于分管教学副院长,并与其共同探究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革的新发展及新途径,及时将学生工作处所反馈的问题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有在每学期的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时,才收集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导致学生对反馈教学信息缺少重视,只有少量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使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失去对反馈教学信息的信任感,不再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这样不仅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副院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工作难以全面开展。3教学管理理念较传统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仍然坚持着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对教学定位不明确,导致许多教师仍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中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单一、封闭,没有根据学生以及社会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教务处管理人员将管理权力紧握在手中,全部规章制度都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制定,缺少对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使教师与学生只能处于被约束、被管理、被控制的地位,没有参与管理的机会与发言权,只能服从管理。教务处只是注重规范性与秩序性,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久之,教师与学生会对教学管理工作愈发反感,导致一些管理措施难以全面实施,打消学生与教师能动性与积极性,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无法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相关建议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传统的教学管理就是经验性管理,主要是教学管理者凭借教学管理经验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进行调和与指挥管理,很难起到持久性作用。因此,教学管理部门要打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