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病害 (1) 癌肿病:又叫杨梅溃疡病或杨梅疮,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杨梅枝干,尤以2—3年生枝条受害严重。症状及发病规律:开初枝干上病部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以后逐渐增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形成小园球状的瘤体,直径一般为1.5—2厘米,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一个枝上的肿瘤少者1—2个,多者达4—5个或更多,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树干被害,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也有隆起的肿瘤。由于肿瘤阻碍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而导致树势早衰,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病菌在病枝的肿瘤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天从瘤体表面溢出菌脓,借雨水传播,从树体伤口和叶痕处侵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果园,树龄较大,树势衰弱的杨梅容易发病。防治方法:A、认真做好冬季清园:春季萌芽前剪除带瘤小枝,集中烧毁。大枝干上的肿瘤可用利刀削除,削口可用62.5%杜邦易保或先正达亮盾或硫酸铜溶液进行涂抹消毒。B、喷药保护,清园后及时全面喷布一次62.5%杜邦易保或巴斯夫百泰或杜邦阿砣或精甲霜锰辛(先正达金雷)。果实采收后喷一次62.5%杜邦易保或巴斯夫百泰或杜邦阿砣或精甲霜锰辛保护树体。C、注意树体保护,尽量减少伤口。在日常管理中尽量避免树体机械损伤,以防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农肥代替有机肥一定要发酵即腐熟,含钾高即K≥20的复合肥效果更佳,推荐使用中央电视台CCTV播出的史丹利精品优质复合肥——第四元素硫酸钾复合肥),增强树体抵抗力。D、加强检疫,禁止从病树上采穗和出售带病苗木或接穗,严防该病传入新区。E、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使用:先正达亮盾搭配硫酸铜涂布伤口或病树主干伤口。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施∶62.5%杜邦易保或70%日槽甲基托布律或杜邦可杀得叁千或一帆68%精甲霜锰辛(先正达金雷)。 (2) 褐斑病又名杨梅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为害叶片,进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症状及发病规律: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病斑中央转变为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子囊孢子),多数病斑可联接成斑块,病叶最后干枯脱落。病菌以子囊果在病叶中越冬,在浙江5月中旬以后借雨水溅泼传播蔓延,8月中下旬出现新病斑,10月份病斑增多,10—11月份出现大量落叶。云南富民约3—4月间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6月下旬在去年感病植株的新梢叶片上就有病斑出现。该病一年发生一次,无再次侵染。土壤贫瘠,缺少肥料,树势弱容易发病,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上的杨梅发病严重。防治方法:A、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剪除病叶、枯枝;B、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或高钾复合肥搭配有机肥(注:农肥代理有机肥一定需要发酵即腐熟);C、及时有效排水;D、化学治疗:在4月上、中旬发病初期相隔7-10天左右连续喷药两次,采果后再喷一次,可起到良好效果。药剂可用62.5%杜邦易保或70%日槽甲基托布律或80%一帆代森猛锌或一帆

枸杞树的病虫害防治

以下是枸杞树的病虫害防治: 病害:(1)枸杞黑果病,为害花蕾、花和青果。可在结果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射;雨后立即喷50%退菌特可温性粉剂600倍液,效果较好。(2)根腐病,可用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液或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浇注根部。 枸杞的病虫害及防治: (1)枸杞实蝇,防治可在越冬成虫羽化时,在杞园地面撒50%西维因粉45kg/hm2,摘除蛆果深埋、秋冬季灌水或翻土杀死土内越冬蛹。 (2)枸杞负泥虫可在春季灌溉松土,破坏越冬声所杀死虫源,4月中旬于杞园地面撒5%西维因粉(1kg 兑细土5-7kg),杀死越冬成虫,敌百虫800-1000倍1.枸杞黑果病,又称炭疽病。危害果实和叶片。 ①果实发病,先在绿果上产生圆形不规则的褐色微凹陷的病斑,上有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有的在病斑上出现橙红色粘质物。后期,病果变黑,僵死早落。 ②叶片发病,初期为黄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病斑,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有的破裂穿孔。7~8月高温多湿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冬季修剪时,剪除的病虫枝连同残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源。 ②开花前喷洒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结果期喷洒8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③夏季控制水肥,重剪枝,放弃伏果;秋季加强肥水管理。④发病初期用1∶1∶12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 枸杞灰斑病。危害叶片,病叶上出现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后在叶片背面出现淡黑色的毒状物。 防治方法: ①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②从6月开始喷洒1∶1.5∶3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枸杞根腐病。危害根茎部,发病初须根变褐腐烂,后蔓延至主根发黑腐烂,严重时外皮腐烂剥落,只剩下木质部,最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发现叶片发黄、枝条萎缩、侧枝枯死的植株,立即拔除,病穴用5%的石灰乳消毒,以防蔓延。 ②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1500倍液浇灌根部。 枸杞负泥虫,又名金花虫,肉旦虫。是一种头、胸部黑色,生有一对黄褐色鞘翅的小甲虫。成虫和幼虫均为害叶片,造成千疮百孔,严重时叶肉全被吃光,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 ①冬、春季进行灌溉、松土或耕翻树盘,可杀灭部分越冬虫。 ②4月中旬,趁越冬虫出土时,用5%西维因粉1kg拌细土5kg向地面撒施,每667平方米用药2kg。 ③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收果前20天禁用。 其它害虫。对小地老虎、蛴螬、蛀果蛾、卷梢蛾、实蝇等害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液防治。还有枸杞蚜虫、枸杞瘿螨等为害。

紫花苜蓿栽培注意要点

紫花苜蓿栽培注意要点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之称,也是陇东重点发展的牧草。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特点: 1、生物学特性 在我国,苜蓿属的植物约有十几个种,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天兰苜蓿、南苜蓿等。除紫花苜蓿无野生分布、为从国外传入外,其它种类的苜蓿在我国均有野生分布。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种牧草。因此,通常所说的苜蓿多指紫花苜蓿。 (1)分布和适应性 紫花苜蓿原产伊朗等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长江流域栽培面积也较大。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生长最适温度25℃左右。因根系入土深,故抗旱能力很强。可耐-20℃―-30℃的低温,有雪覆盖可耐-40℃。其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不耐积水,地下水位最好不超过 1.5米,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8.1。但以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宜。最适宜在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我县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均适合苜蓿生长。 (2)形态特征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即每一个复叶上长有三片小叶,小叶多为椭圆形、倒卵形和倒披针形,叶片左右边缘全缘,仅在小叶的顶部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每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或蓝色,蝶形;荚果为螺旋状,旋叠1―4圈,每个荚果内含种子2―9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千粒重约2克;茎直立或倾斜,基部多分枝,株高60―100厘米;直根系,侧根多,主根发达,多年生的苜蓿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0余米。通常苜蓿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 2、主要优点 (1)产量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利用期少则4~5年,长的可达10年以上。它种植在一般地块可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种植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块,可以达到5000~8000公斤,折合干草1.2-2吨。 (2)品质好品质好的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蛋白质含量高,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28%之间,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果跟玉米相比,紫花苜蓿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玉米2倍到3倍。 (3)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它跟玉米相比虽然不如玉米热量那么高,但从蛋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2016年) 2016-05-11 发布 2016-05-11实施 浙江省杨梅产业协会 联合发布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1 范围 本建议规定了杨梅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农药选用原则、农药使用与质量安全要求。 本建议适用于浙江省杨梅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3 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杨梅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 ——农业措施:应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平衡施肥等;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采取断根控制树势;及时清除病虫为害枝条,冬季清园,改善杨梅林的生态环境。 ——物理和生物措施: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色板、昆虫物理诱粘剂、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2、人工捕杀尺蠖、蓑蛾类幼虫、卵块和虫茧。3、采前40天覆盖防虫网防止果蝇等害虫。采用防虫网加避雨栽培防治杨梅落果腐烂。 ——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在病虫发生且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4 农药选用原则 4.1 按照“生产必须、防治有效、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的原则,选择可使用农药。 4.2 优先选用杨梅上已登记,或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或在同类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 4.3 通过生产调查、田间试验、残留检测、风险评估等程序,筛选出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品种。 4.4 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5 农药使用 5.1根据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主要病虫的用药建议见附录A。 5.2 不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B。 5.3 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C。 6 质量安全要求 上市前,应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农药残留结果应符合GB 2763等有关规定。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讲解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 苜蓿有些病害会造成幼苗死亡、产量降低或利用年限缩短,苜蓿是否会发生病害及病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受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其中,土壤排水不良是导致苜蓿发生病害最主要的原因。苜蓿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有效的措施挽回损失,所以日常管理在于防止病害的发生,而不是发生后治愈病害。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止病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而了解苜蓿常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对于种植苜蓿时选择针对性的抗病品种非常有益。 炭疽病 炭疽病容易在湿热条件下发生,可导致苜蓿减产25%甚至以上。感病的枝条会出现较大的卵圆形或棱形病斑,面积较大的病斑呈稻草黄色,边缘褐色(图1)。病斑面积可能逐步扩大,最后相连环茎一周,导致植株的1个或多个枝条枯死。感病的枝条可能迅速枯萎,看起来就像老年人的拐杖。死亡的枯枝散落在地里,颜色呈稻草黄至珍珠白。受感染的苜蓿根颈会变成蓝绿色,生成的新枝条很少,植株最终会死亡。许多苜蓿品种对炭疽病都有很好或至少中等抗性。

图1 感病植株的茎上有稻黄色的病斑图2感病植株(右)根颈呈蓝绿色 丝囊霉根腐病 丝囊霉根腐病是潮湿土壤中最主要的一种病害,幼苗感染这种病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成株感染后会造成根部缓慢发生病害。受感染的幼苗子叶首先变成黄色,之后其它叶片逐渐枯黄,根部和茎部最初呈水泽状灰色,然后变成浅棕或深棕色。幼苗停止生长,但仍然直立。成株苜蓿感染丝囊霉根腐病后根量会减少,没有根瘤或者只有少量根瘤(图4)。 受感染植株与缺氮症状相似,越冬或刈割后再生缓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既抗丝囊霉又抗疫霉根腐病的品种。

图3感病幼苗,子叶发黄图4感染根系缺少侧根(从左侧数第2对和第4对 为感病植株) 丝囊霉根腐病分为1代和2代,大部分苜蓿品种对1代有抗性,但是2代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并且比1代更具破坏性。如果种了抗性品种,但仍感染了这种病害,那就选择抗2代丝囊霉根腐病的品种。 细菌性枯萎病 细菌性枯萎病在苜蓿种植后第二年、三年才开始表现,可能使种植了3到5年的苜蓿地密度严重降低。感染前期,植株变成黄绿色并零散分布在地里。感染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同时茎秆纤弱、叶片小且扭曲变形。病株刈割后很容易发现。病株主根横切面呈现出一个黄褐色圆圈(图5),但目前大多数苜蓿品种都对这种病害具有抗性。 图5 主根横切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褐色圆晕 褐斑病和叶斑病

姜瘟病怎样防治

姜瘟病怎样防治 姜瘟病怎样防治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为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无病地留种并要精选健种,单收单藏,贮窖及时消毒。 ②轮作换茬,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起高垄种植,并要增施磷钾肥,生长前期进行遮阴。 ③姜种消毒,用600倍氟派酸+600倍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浸种。 ④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随即浇灌600 倍氟派酸药液或500倍50% 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药液或500倍23% 络铵铜药液,每穴200毫升以上,杀灭土壤残留病菌,防止继续传播。 ⑤注意预防,用2000倍世高水分散粒剂液,或用6000倍20% 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液,分别掺加600 倍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型,每10~15 天喷洒1 次,每次每667 平方米用药液75 千克,连续喷洒2~3次,防治效果可达98% 以上。 生姜斑点病如何防治 生姜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黄白色、长圆形或梭形,易破裂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似星星点点,故又称白星病。斑点病是由叶点霉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传播,田间湿度大、连作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起高垄种植。 ②注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避免偏施和过量使用氮肥。生长前期进行遮阴。 ③发病初期喷洒1000倍百菌清+1000倍70% 甲基硫菌灵,或25% 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 倍液,或30%爱苗乳油4000~5000倍液,以上药液需掺加600倍天达2116 地下根茎专用型,提高药效和生姜植株的抗病性能。 生姜炭疽病怎样防治 生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褐斑,斑面有时显云纹,潮湿时有小褐点产生。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合成大斑块,叶片变褐干枯。 生姜炭疽病病菌可为害多种姜科和茄科作物,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

枸杞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枸杞主要病虫害 10.3.2.1枸杞蚜虫(Aphis sp.) 10.3.2.1.1 防治时间4、5、6、7、8月下旬。 10.3.2.1.2 农药品种以生物制剂为主,辅以高效低毒的广谱性杀虫剂。 10.3.2.1.3 最佳防治期蚜虫(干母)孵化期和无翅胎生蚜。 10.3.2.1.4 防治方法枸杞展叶、抽梢期用2.5%扑虱蚜35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开花坐果期使用1%苦参素12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 10.3.2.1.5 注意事项树冠喷雾时着重喷洒叶背面。 10.3.2.2 枸杞木虱(Trioza sp.) 10.3.2.2.1 防治时间3、4、5月下旬。 10.3.2.2.2 农药品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农药。 10.3.2.2.3 最佳防治期成虫出蛰期、若虫发生期。 10.3.2.2.4 防治方法成虫出蛰期,使用40%辛硫磷微胶囊500倍液喷洒园后浅耙,喷洒时,连同园地周围的沟渠路一并喷施;若虫发生期使用1%苦参素12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 10.3.2.2.5 注意事项使用辛硫磷时间掌握在下午3时以后。 10.3.2.3 枸杞瘿螨(Aceria macrodonis Keifer) 10.3.2.3.1 防治时间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中旬。 10.3.2.3.2 农药品种内吸性杀螨剂。 10.3.2.3.3 最佳防治期成虫出蛰转移期。 10.3.2.3.4 防治方法成虫转移期虫体暴露,选用40%乐果1000倍液树冠及地面喷雾防治。 10.3.2.3.5 注意事项提高防治效果,注重于虫体暴露期的虫情测报,在短时间内集中药械防治。 10.3.2.4 枸杞锈螨(Aculops lycii Kuang) 10.3.2.4.1 防治时间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 10.3.2.4.2 农药品种触杀性杀螨剂。 10.3.2.4.3 最佳防治期成虫、若虫期。 10.3.2.4.4 防治方法成虫期选用硫磺胶悬剂600~800倍液,若虫期使用20%牵牛星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 10.3.2.4.5 注意事项此期日照长、气温高,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着重喷洒叶背面。 10.3.2.5 枸杞红瘿蚊(Jaapiella sp.) 10.3.2.5.1 防治时间4月中旬、5月下旬。 10.3.2.5.2 农药品种内吸性杀虫剂。 10.3.2.5.3 最佳防治期化蛹期、成虫期。 10.3.2.5.4 防治方法4月中旬,40%辛硫磷微胶囊500倍液拌毒土均匀的撒入树冠下及园地后耙地,灌头水土壤封闭。成虫发生期喷洒乐果1000倍液防治。 10.3.2.5.5 注意事项用过筛细土做毒土,拌药均匀。 10.3.2.6 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 japonica Weise) 10.3.2.6.1 防治时间4、5、7月。 10.3.2.6.2 农药品种40%乐果、3%乐果粉。 10.3.2.6.3 最佳防治期成虫期和若虫期。 10.3.2.6.4 防治方法成虫期选用40%乐果1000倍液,若虫期用3%乐果粉全园

最新防治姜瘟方法姜瘟综合防治技术

最新防治姜瘟方法姜瘟综合防治技术 近年来,生姜产区普遍发生姜瘟。该病一般于6月中下旬(挖取种姜后)发病,发病初期主要是死苗烂蔸,直到采收季节均有发生。发病轻者死蔸率达30%~40%,重者死蔸率达80%,引起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姜瘟病菌可在种姜和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温度,通过流水和地下害虫传播。病菌从生姜的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引起姜组织崩溃腐烂,最终导致整株死亡。故在同一地块连年种姜,病原菌基数高,发病重。另外,生姜根系不发达,喜湿润但不耐渍,耐钾肥而需氮、磷肥较少。故在排水不畅,积水严重,施用氮肥过多的地块,生姜抗病性弱,姜瘟也发生严重。根据生姜的生长习性和姜瘟发生的特点,防治姜瘟要采取如下综合措施。 1、轮作防病 选择新地种姜,严格实行轮作。山区和丘陵宜选择新垦坡地或未种过姜的坡地,平地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方种姜。冬季翻土冻垡,熟化土壤。同时每亩施熟石灰50kg左右,给土壤消毒。 2、消毒防病 选用无病种姜,并对种姜实行消毒处理。种姜在催芽前,应选晴天晒1~2天,剔除弱姜病姜,留下硕大健壮的姜块作种姜。如果在

病区留种、调种,应对种姜实行消毒。可选用1∶100倍的甲醛(福尔马林)水溶液浸泡种姜1h左右,然后将种姜捞出摊放在草垫上,覆盖塑料薄膜闷种6~12h;或用“姜瘟净”500倍液,浸泡种姜约1h,捞出沥干;也可用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浸种约1h,然后催芽。在种姜催芽过程中,发现病姜随即拣出淘汰。 3、管理防病 科学管理肥水,提高植株抗病力。生姜耐肥,需钾肥尤多,种姜时要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3t。多施火土灰和富钾肥料。在生姜根茎膨大期,施2~3次追肥,同时培土盖蔸,但要注意勿伤根系。生姜喜荫,惧怕烈日,虽喜湿润怕干旱,但又怕渍。因此,雨季要做到沟内无积水,旱季沟内保留浅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淹没生姜根系。若在夏、秋季搭1m高的荫棚,或在姜地间作瓜类作物,遮光降温,有利于生姜生长。 4、及早防治 一般在生姜齐苗后,开始用药剂保护,或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普遍施药治疗。用农用链霉素(每包对水50~75kg)、叶青双、代森铵等药剂淋蔸防治。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多年生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 1、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达7-10年。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米,甚至更深,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根上着生有根瘤,且以侧根居多。根颈膨大,并密生许多幼芽。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厘米,高者可达150厘米。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三分之一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色,内含种子2-8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1.4-2.3克。 二、紫花苜蓿的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夜间高温对紫花苜蓿生长不利。根系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可耐受较高的温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并能耐受零下5℃和零下6℃的寒冷,成长植株能耐零下20℃和零下30℃的低温,在雪的覆盖下可耐零下44℃的严寒。 2.水分:紫花苜蓿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约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生长极好。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地方不适宜栽培。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最为不利。 3.土壤: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土、强酸碱土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耐盐碱,不耐酸,以土壤pH 值6~8为宜,成长植株可耐受含盐量为0.3%的土壤。地下水位不宜过高,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淹水24~48小时即可大量死亡。在盐碱地上种植,有降低土壤盐分的功能。 4.养分: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根部着生根瘤菌,常结成较多根瘤,固氮能力强。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

大生姜姜瘟病防治用什么药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 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6c7596981.html, 大生姜姜瘟病防治用什么药 姜瘟病是生姜容易感染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给生姜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时到能够导致减产60%-80%,甚至绝收。随着生姜种植面积的增加,姜瘟病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防治姜瘟病成为生姜种植的重点工作之一。那么,姜瘟病用什么药呢?姜瘟病如何防治?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姜瘟病的相关知识: 姜瘟病发生原因 一是温度。生姜喜阴凉忌高温高湿,姜瘟病始发病日均温度为20℃左右。病原菌适宜温度为25~30℃,15℃以下病害发生很少。二是湿度。雨水的多少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 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6c7596981.html, 直接影响姜瘟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阴雨天后暴晴,有利于姜瘟病的传播和蔓延,因为这时土壤湿度大、温度高,待到9月下旬气温下降,茎叶茂盛致使地温下降,利于生姜的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三是种植制度。根据临泉县长官镇、高塘镇、范集乡、杨小街乡姜农的经验和笔者长期的调查,姜瘟病的发生与种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前茬为茄子、土豆、辣椒、西红柿等作物发生姜瘟病的可能性就大,与豆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姜瘟病发生相对较轻。四是施肥。凡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率较高,多施土杂肥、饼肥的地块发病较轻。 品萃冲施型:5公斤兑水稀释5000斤。冲施或灌根。 主要功效:激活作物免疫力、解除土壤毒素、生根、壮苗、补充微量元素。

姜瘟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姜瘟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植物保护(药) 2008级苏克跃 20080625 摘要:本文概述了大田作物生姜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现状以及现阶段主要的防治措施。论述了生姜姜瘟病菌的流行规律。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概述生姜姜瘟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为农业生姜生产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 关键字:姜瘟病化学防治农业防治 前言: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及东南弧热带地区,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生姜经济效益好,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我国生姜制品的年出口量在1000吨左右,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生姜的营养丰富,是很好的调味品,根茎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油。其中根茎中所含的挥发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龙脑、枸橼醛、芳樟醇、桉油精、姜辣素,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内服本品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 生姜在生产中常发生姜腐烂病、姜斑点病和姜炭疽病,而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是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青枯病,此病原菌寄主广泛,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有番茄、茄、马铃薯、花生、甘薯、姜、桑、油橄榄、木麻黄等植物。病原菌主要侵染姜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被害根部呈黄褐色,终至全部腐烂;被害地下的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留残存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浊状液,散发臭味: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片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枯死。具统计,我国主要栽姜区常年由于姜瘟病的危害而损失10%~30%,重病田损失高达70%以上。腐烂的生姜中还含有黄樟素,可使肝炎病人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因此姜瘟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生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现在生产上还没有理想的方法防治此病害。 1.病原菌的研究 1.1病原菌的确立 早在1981年任欣正等发现我国的姜瘟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杨梅病虫害防治

杨梅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1、侵染性病害 (1)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瘤,表面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质坚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病原菌在树上或残枝的病瘤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细菌从瘤内溢出,通过雨水、空气、接穗和昆虫传播只能从伤口侵入,以6~8月发病最多。防治办法发:(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伤口涂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843康复剂)100~200倍液,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布伤口。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1∶2∶200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

(2)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杨梅褐斑病: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时叶片干枯脱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病菌在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到8月中、下旬才出现病斑。该病1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排水要良好。喷洒80%大生M-45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 (3)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病原菌为广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树势差易感病,以增强树势为主,防治上应剪除枯枝,烧毁,削去病斑,伤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剂保护。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4)杨梅枝腐病:危害枝干皮层,初期病部组织松软,上生密集细小的黑色粒点,上长有细长的刺毛,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果实同样致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年树易发病。防治该病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刮除病斑后伤口涂以50~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茶叶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3、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

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瘿螨。 4、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1)做好茶园抗旱工作,清除茶园落叶及杂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力。(2)秋茶结束后,害螨越冬前喷施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3)在害螨发生高峰前喷 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或73%克螨特2000倍或25%喹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5、茶蚜: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致芽叶萎缩,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 防治方法:(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2)药剂通常选用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2000倍液喷施,尤要喷湿叶背。 6、黑刺粉虱:在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2)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

杨梅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杨梅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病害 1、侵染性病害 (1)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瘤,表面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质坚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病原菌在树上或残枝的病瘤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细菌从瘤内溢出,通过雨水、空气、接穗和昆虫传播只能从伤口侵入,以6~8月发病最多。防治办法发:(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然后伤口涂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843康复剂)100~200倍液,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布伤口。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1∶2∶200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 (2)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

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杨梅褐斑病: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时叶片干枯脱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病菌在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到8月中、下旬才出现病斑。该病1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排水要良好。喷洒80%大生M-45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 (3)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病原菌为广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树势差易感病,以增强树势为主,防治上应剪除枯枝,烧毁,削去病斑,伤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剂保护。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4)杨梅枝腐病:危害枝干皮层,初期病部组织松软,上生密集细小的黑色粒点,上长有细长的刺毛,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果实同样致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年树易发病。防治该病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刮除病斑后伤口涂以50~100倍液的402抗菌剂或鲜牛粪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锌50g,与适量水混合均匀,涂于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树冠喷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苜蓿病害

我国的苜蓿病害及其综合防治体系------2003-05-28 [摘要]根据从事苜蓿病害研究的实践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进展,作者概述 了病害对苜蓿生产的危害,报告了我国苜蓿的常见病害种类,并提出了苜蓿病害综合防治的内容。病害不仅可降低苜蓿自身的生产性能,而且可影响家畜的繁殖力与状况,并导致草产品的质量显著下降。我国已发现36种病原真菌危害苜蓿,但这仅相当于美国在同种植物上发现真菌种数的34.6%,应进一步加强苜蓿病害的调查研究。在我国已知苜蓿病害中,分布较广且危害较大的有锈病(Uromyces striatus)、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白粉病(Erysiphe pisi 和Levillula leguminiarum)、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黑茎和叶斑病(Phoma medicaginis)、黄斑病(Pyrenopeziza medicaginis)和轮斑病(Stemphylium botryosum)等8种。此外,对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sp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ifolii) 以及我国尚未发现的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megasperma)、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和细菌性凋萎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insidiosum)亦应给予充份的注意。在建立苜蓿病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应强调系统的观点和长期的观点。防治苜蓿病害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一切措施保证苜蓿旺盛的生长。苜蓿病害综合防治体系的主要内容金属制造利用抗病品种不,不同种或品种的牧草混播,播种前应用杀菌剂处理种子,科学施肥合理利用草地和早春焚烧苜蓿残茬等。 [关键词]病害损失估计抗病品种杀菌剂拌种草地施肥草地利用焚烧 残茬 1前言 病害是苜蓿(Medicago spp.)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引致病害的病原生物金属制造菌物(传统的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其中最主要的是菌物。病害的危害与苜蓿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密切相关,集约化程度越高,其危害也将越大。当前,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退还林还草,发展以草为纽带的草地农业。苜蓿做为我国最重要豆科牧草,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生产、利用与加工正在以空前的规模与表达方式扩展。苜蓿的病害也将相应的发生变化;一些原本无足轻重的病害,可能会成为提高草地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一些不太重要的病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骤然爆发,影响当地经浏与社会的发展;一些局部性的病害,可能会在颇为广阔的区域内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新的病害可能会随着新的苜蓿品种而陆续产生。因此,必须对苜蓿病害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建立苜蓿病害的综合防治体系,将其危害降到啊低限度,方可促亓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苜蓿与苜蓿病害的特点 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同样适用于对苜蓿病害的研究,但苜蓿本身 的特点又使苜蓿病害有别于其他作物的病害。 2.1对苜蓿病害研究的投入少 苜蓿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饲喂家畜,改土肥田与保持水土等方面,依据我 国传统的观点,苜蓿的重要性远远低于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的禾谷类作物。多年来,对苜蓿的研究,特别是苜蓿病害的研究缺少有力的财政支持,因此,人们对苜蓿病害及其危害始终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此,又进上步限制了对相关研究的投入。如此往复,导致了我国苜蓿病害科学研究滞后于苜蓿生产的局面。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一.品种概况: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总状 花簇生,种子每千克约30-50万粒,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 范围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度最宜生长,抗 旱性强,连续积水两天即大面积死亡。 二.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其根系发达,入 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系充分发育,结合深耕施足 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三.播种: 1、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以后,地温稳定在5 度以上即可播种,北方地区播种一般选择雨季;秋播一般在8 月份进行,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 越冬率。 2、播种方法:常见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 播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中高肥力土壤可控制在30厘米以上,撒播时加细土进行人工撒播(种子与细土比例1:6-8)。 3、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1、2公斤,土壤条件 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确保每平方米至少425株幼苗(条

播播种用量1-1、5公斤/亩,人工播种2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 1、中耕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水分,所以苜蓿比较抗旱,苜蓿不耐水淹,不适合低洼地和底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五、夏季管理: 1、加强管理,保证苜蓿生长需求。5-6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各地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厘米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要适当浇灌,但水量不宜过大,喷灌4-6小时即可。返青时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要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苜蓿专用肥20-30千克。 2、关注病虫草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紫花苜蓿第2茬生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杨梅卷叶蛾。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一8月。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 防治方法: 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溴氰菊脂乳剂5一10PPM。 2、牡蛎蚧。 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牡蛎蚧产卵于枝叶,第一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一7月初孵化。 防治方法: (1)抓住第一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

(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蚧(1斤灭蚧加3两碱冲50斤水)。 3、白蚁。 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办法: (1)人工诱杀。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 (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 (3)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 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 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主干周围的杂草。 (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 (2)钩杀入木幼虫。 (3)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除虫道。 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 (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势。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