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磷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磷矿企业开发利用磷矿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其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不低于72%。

2.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不低于93%。

(二)选矿回收率。

1.磷块岩矿不低于80%(入选矿石品位>20%)。

2.磷灰石和磷灰岩矿不低于85%(入选矿石品位>10%)。

(三)综合利用率。

与磷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45%,尾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25%。

二、监督管理

(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磷矿企业合

理开发利用矿产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新建或改扩建的磷矿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受地区磷矿矿床特征、矿石性质和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矿山企业应说明原因,并提交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论证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原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要对矿山企业提交的论证报告予以审定。

(四)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磷矿资源特点,制定不低于本标准的指标要求,并负责对辖区磷矿企业执行指标要求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本指标要求的磷矿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三、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一)开采回采率。

1.定义。

开采回采率:是指矿块实际采出的磷矿量与矿块动用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其中矿块动用资源储量是指矿块采出磷矿石量、开采损失磷矿资源量的总和。

2.计算方法。

开采回采率(K)=矿块采出磷矿量/矿块动用资源储量×100%

(二)选矿回收率。

1.定义。

磷矿选矿回收率:是指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P2O5)的质量与入选磷矿石中五氧化二磷(P2O5)的质量的百分比。

(1)磷块岩矿(俗称胶磷矿):是指矿石中磷酸盐矿物结构以隐晶质、显微晶质磷灰石为主的磷矿石。

(2)磷灰岩矿和磷灰石矿:是指矿石中磷酸盐矿物以显晶质磷灰石为主的磷矿石。

2.计算方法。

磷矿选矿回收率(ε)=γ×β/α×100% 式中:γ:磷精矿产率(%),是指精矿产量与入选矿石量的质量百分比;

β:精矿中P2O5的品位(%);

α:原矿中P2O5的品位(%)。

(三)综合利用率。

1.定义。

(1)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指磷矿生产过程中,所有共伴生矿产(如硫、铁等)的年度开发利用量与动用资源中经评审备案的共伴生资源储量的百分比之平均值。

(2)尾矿综合利用率:是指磷矿选矿过程中年度尾矿利用量与年度尾矿产生量的百分比。其中尾矿利用量包括矿山企业利用尾矿进行回填的量。

2.计算方法。

①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R )= ∑=n i i r n 1

1 式中:r i---第i 个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是指第i 个共伴生矿产年度利用量与该矿产年度开采动用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n ---已经评审备案其储量的共伴生矿种数。

②尾矿综合利用率(R 尾矿)=年度尾矿利用量/年度尾矿产生量×100%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一个大部分被水覆盖的星球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这似乎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然而在地球上,这的确是事实。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而道远。 1.水资源的认识 1.1水资源的认识 水资源变化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气候、自然的变化,我们应采取适应性的对策,一个是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我们应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总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所谓的人定胜天”。水资源发展措施的基本方针是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节水就是一个适应性的政策,多渠道开源包括了一些非传统的水源,比如城镇的水源、围田水、再生水,甚至于海水的利用也是非常好的。新的概念与内涵探讨,首先要考虑的是水循环,水圈中各水体,包括气、液相、固相等转化与交换。现在的水资源包括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和灾害水,要把水资源合理的调控和调度,不要洪水来了就防洪,要有机地联系起来。用水对水资源影响的控制,一类是强耗水,一类是弱耗水。强耗水,水经过使用以后大量的损失掉。发生用水以后,大量的水还存在,消耗的水量很少就是弱耗水。强耗水的情况下,比如农业灌溉,通过大气的蒸发作用,水灌溉到农田以后全部蒸发掉了,只有1%的水量进行光合作用形成了产品,水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不可能回收。我们要调整农业用水,而不应该让农业用水浪费,要抓好水源、输水渠道、以及田间的节水。弱耗水,比如生活与工业用水,我们每天大量的生活用水是洗澡、洗菜等,这90%以上的水都要排出去,排出去的都是污水,工业用水也是污水大量排放,我们要做到“供、用、耗、排、治”,对用水做深入的研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1.2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988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时期。《水法》颁布实施14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水法》相配套的水法规体系;基本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我国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水利建设和防治水旱灾害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我国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近1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遭受洪水的袭击,都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打乱了国民经济的部署。其次,水资源短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在时空的分布上又极为不均。现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2000年和2001年,北方一些地区在遭受多次沙尘暴之后,又接着遭受大旱,我国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暴露出来。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846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当自然界创造人类的时候,自然界于人类来说是神秘而可敬畏的,但那早已是远古的历史了;人类凭着自身无穷的创造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向前发展,并不断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也日新月异,使得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空前膨胀。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福祉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锐减、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使人类陷入了重重困境。回顾20世纪人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地球上发生了3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世界人口翻了两番,已达60多亿,并且仍以每年8000多万的速度在增长;三是人类长期片面追求经济的畸形发展,不但导致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消耗与破坏,而且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肆意排入自然而污染着环境,最终形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

于破坏、对抗关系,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时候,自然总会以特殊的方式威胁人类;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祥和、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上世纪末,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迫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进行深刻的反思。经过反思,人们才逐渐开始意识到,必须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文化等更广泛和更系统的高度去审视人类的前途,并就社会、经济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以达成共识。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它赋予人们的是物质的精华,而人们回赠的却是物质的垃圾。回首过去的岁月,世界各国人民以其聪明的才智和创造力,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物质文明,谱写出了人类社会新的篇章。但是,人类的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承载生命的绿洲——地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此,人们付了重大的代价。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目前的环境状况: 据有关报道表示,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已使地球上每年有上千种生物灭绝,从公元1600年至今,仅地球上生存的高等动物就灭绝了1090种。在今后20至30年内,地球生物总量的四分之一仍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之中。同时,地球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出现荒漠化并呈现继续扩大之势,全球森林面积每年消失数百万公顷,淡水资源日见匮乏,海洋污染日趋严重,凡此种,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已使众多生物的生存岌岌要危。大自然的警告正使人类逐渐清

中国磷矿资源分布及开发建议

中国磷矿资源情况(资料) 前言 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合理施用化肥是粮食生产的关键,保障粮食安全不但要保证耕种面积,还要保证化肥供需平衡。农业部“948”项目预测2010~2050年我国每年磷肥需求量1100~1200万吨(P2O5量),每年需要磷标矿(P2O5含量=30)4300~4700万吨,未来42年我国磷肥生产磷标矿累计需求量为18~20亿吨。截止2010年,总储量168亿吨(平均品位仅16.9%,),但其中能够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指标要求的真正可利用矿产资源量(即基础储量)仅为40亿吨,富矿(品位>30%)储量11亿吨,仅占8%。在每年5000多万吨的磷矿使用量的情况下,我国的高品位磷矿只能保证我国未来20年的使用。目前我国磷矿资源要保障我国化肥及相关企业的磷矿供应持久,必须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但开发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下面是我国磷矿资源的部分相关资料汇编。 一、中国磷矿资源地理储量分布

我国已探明磷矿资源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是磷矿富集区,5省份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5亿吨,占全国76.7%,按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计算,5省份磷矿资源储量(P2O5量)28.66亿吨,占全国的90.4%。各省拥有磷矿资源储量按P2O5量排列,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吨,P2O5量8.94亿吨,平均品位22.2%。湖北位居第二,矿石量30.4亿吨,P2O5量6.8亿吨,平均品位22.34%。贵州列第三,矿石量约27.8亿吨,P2O5量6.2亿吨,平均品位22.3%。四川列第四,矿石量约16亿吨,P2O5量3.5亿吨,平均品位21.2%。湖南列第五,矿石量20亿吨,P2O5量3.25亿吨,平均品位16%。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85亿吨,P2O5量18.6亿吨,平均品位22%。中原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磷系肥料,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国防等工业部门。我国磷肥生产所消耗的磷矿石约占总消费量的80%左右。 磷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很高,但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磷资源在全世界非常有限且分布极其不均。具有工业开采和商业开发价值、经济意义较高的优质磷矿床80%以上集中在4个国家:中国、摩洛哥(西撒哈拉)、南非、美国。因此,从全世界磷资源的地理分布、人口集中度、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对磷资源的需求情况看,全世界磷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磷矿石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磷矿资源成因年代久远,成矿条件极其复杂,因而磷矿的再生性几乎不可能。磷矿资源一经开发利用,磷素随着各下游加工产品的消费领域分散到自然界中,不可再循环利用,因而磷资源又具有不可循环性。 由于磷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许多国家已经将磷矿资源列为战略资源。我国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对我国45个矿种供应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进行了论证,其结果表明,磷矿是2010年以后不能保证需求的矿种之一,属保护性开发的矿产资源。 因此,如何根据国内磷资源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利用,对于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持国内磷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所在。 1 我国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情况 我国磷矿主要是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成矿年代主要为震旦纪和寒武纪,其次是泥盆纪。贵

州开阳磷矿区和瓮福磷矿区为中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湖北胡集、宜昌和保康磷矿区为上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云南滇池地区磷矿和四川马边磷矿区为下寒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四川金河和清平磷矿区为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以上各矿区构成我国磷矿矿区的主 体部分。 震旦纪和寒武纪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矿体呈层状,其顶板和夹层以含磷白云岩居多,且含磷层与含磷白云岩层以不等、厚度相间、形成条带状或层纹状构造;磷矿物多为微—低碳氟磷灰石,多呈鲕状、假鲕状或凝胶状结构,其中夹裹有不等量的细散脉石矿物,主要也是碳酸盐矿物,不仅脉石矿物的物化性质与磷矿物相近,而且常需细磨方能单体解离。因此,氧化镁含量高,分选困难是此类矿床的两大特征。采出的原矿氧化镁含量一般在3%~6%,最高可达10%。 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磷矿物主要是隐晶—细晶的碳氟磷灰石,因此富含硫磷铝锶矿(矿层顶板也为硫磷铝锶矿)而R2O3,含量高达9%~10%。此外,陕西金家河磷矿为中泥盆统浅 海相沉积磷块岩矿,茶店磷矿也属泥盆纪。 除磷块岩矿床外,我国东部和北部还分布有少量的岩浆岩磷灰石矿和海相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如河北涿鹿、矾山磷矿和承德马营磷矿均为岩浆岩矿床;江苏锦屏磷矿、新浦磷矿和湖北黄麦岭磷矿为磷灰岩矿床。这两类磷矿的磷矿物均为氟磷灰石,结晶颗粒较粗,虽P2O5品位为8%~ 14%,但分选容易。 我国磷矿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具体地说,我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的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从总体上看,我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区。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中国磷矿业信息资料

中国磷矿业信息资料 一、中国磷矿资源现状及磷矿在中国分布比率(见表1) 表1 中国已探明磷矿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据全国矿产储量通报报道,全国共有矿产地440处,其中大型矿72处,中型矿137处,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查明资源储量163.4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8.94亿吨,资源量124.46亿吨,目前可采储量18.92亿吨。 中国除XX外均已发现磷矿,相对集中的地区为XX、XX、XX、XX和XX五省,五省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5%,且P2O5大于30%的富矿也几乎全部集中于这五个省。磷矿分布的区域主要有如下8个:XX滇池地区,XX开阳地区、瓮福地区,XX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XXXX地区、集地区、保康地区。 从总体上看,中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

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中国磷矿资源总体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储量较大,分布集中。中国探明的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大部分地区所需磷矿均依赖云、贵、川三省供应,从而造成了中国“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局面,给交通运输、企业原料供应、生产成本带来较大影响。 2、中低品位矿多,富矿少。中国磷矿品位较差,P2O5平均含量在17%左右,富矿磷矿石只有13.83亿吨,占磷矿石总量的约8.5%,并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因此,中国大部分的磷矿必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磷酸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的需求。 3、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在中国磷矿探明储量中,沉积型磷块岩(胶磷矿)多,占全国总储量的85%,其大部分为中低品位矿石。同时中国磷矿90%是高镁磷矿,其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粒度细,和脉石结合紧密,不易解离,一般需要磨细到200目颗粒占90%以上才能单体解离。因此,中国磷矿是世界上难选的磷矿石之一。 4、矿床开采难度大。中国磷矿床大部分成矿时代久远,埋藏深,岩化作用强,矿石胶结致密,且约有75%以上的矿层为薄至中厚层分布,通过倾斜至缓倾斜方式采出。这种特征给磷矿开采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往往造成损失率高、贫化率高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 二、中国磷矿在世界拥有分额(见表2 )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以基础储量看,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中国磷矿产储量位居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三单元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编写孙振审定刘亚晓 一学习目标 1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2. 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二学习方法 1.阅读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2.结合课本资料,总结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讨论完成问题探究。 学习重点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意义 三基础知识梳理 1.水资源的定义: (1)广义:包括水圈内的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时空分布___________ (1)具体指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谦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来衡量(2)从大洲(南极洲除外)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从国家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我国居第___________位 3.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___________的大小 4.水资源的——————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5. ___________的进步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___________,人类活动排放的___________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___________ 7.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___________;开渠饮水;___________、人工增雨等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___________;重视改进农业—___________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___________等 四问题探究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的得到什么启示? (4)以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说一说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五课堂检测 1.(A级)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 2.(B级)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

中国磷矿资源研究[1]

华中矿业 深度研究 中南大学 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磷矿资源研究

探查资源创造价值中国磷矿 资源研究 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摘要6 1 我们的观点 (8) 磷矿资源事关粮食安全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循环再利用 (8) 政策收紧,磷矿石资源将更为稀缺 (8) 我国磷矿资源仅够开采20年 (9) 我国已经开始磷矿资源的整合步伐 (9) 磷矿供应偏紧,国际价格上升 (10) 国内磷矿石价格已至历史高位,仍有上涨空间 (10) 黄磷产能仍然过剩,价格短期震荡,后期成本上升推动价涨 (11) 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之争 (12) 磷矿资源整合相关上市公司受益 (12) 2 磷矿及其用途 (12) 磷矿及磷矿石 (12) 磷矿简介 (13) 磷矿石种类 (14) 磷矿的需求和用途 (14) 3 磷矿资源:中国磷矿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居全球第二位 (17) 摩洛哥拥有500亿吨以上储量,占全球的77% (17) 我国磷矿资源 (21) 磷矿资源概况 (21)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 (22) 中国磷矿资源的特点 (24) 我国磷矿床类型 (25) 4 磷矿的采选技术不断提高,国内低品位磷矿石开始得到利用 (26) 磷矿开采:地下开采约占60%,露天开采约占40% (26) 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采矿方法比较简单,安全系数较高 (27) 磷矿的选矿 (27)

磷矿的选矿方法 (27) 工艺流程 (30) 5 世界和我国的磷矿需求现状 (31) 世界磷矿资源供需偏紧 (31) 美国于80年代限制磷矿出口 (32) 摩洛哥积极地发展磷复肥产业,逐渐减少磷矿石的出口 (33) 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限制磷矿石出口 (34) 6 磷矿石价格持续走高,磷化工产业链加速运转,看好未来磷矿石价格走势 (36) 国内市场行情走高 (36) 中长期磷矿石仍看涨 (40) 从长远看,磷比钾更缺 (40) 国外磷矿石价格较国内高出80% (41) 国内磷肥大量出口价格上涨为磷矿石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 (42) 生产费用增加、运费上涨 (43) 资源整合有助于磷矿石价格健康发展 (44) 7 中国磷化工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 (45) 澄星股份(600078) (46) 六国化工(600470) (48) 天原集团(002386) (50) 湖北宜化(000422) (50) 兴发集团(600141) (51) 云天化(600096) (52) ST马龙(600792) (53) 金正大(002470) (54) 泸天化(000912) (54) 鲁西化工(000830) (55) 赤天化(600227) (55) 芭田股份(002170) (55) ST鲁北(600727) (55)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读图,运用交流、分析的方法,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实例分析和数据分析,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初步认识 到合理利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合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 难点:理解合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 三、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课前调查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内容与设计:

活动一: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自然资源。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活动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活动三:桑基鱼塘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理解并描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对策。 活动四:局部地区自然资源改善的条件。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探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

板书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种类 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二、合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采取措施改善局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条件 3、设计说明 内容分析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是《初中科学》第十五章的第二课时,本节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些策略等。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对人口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人口增长所引发的众多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节教学内容侧重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些对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懂得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能源的相关知识,对自然资源的概念比较容易掌握,而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需要有一定量的数据和事例的分析,才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四个学生探究活动,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阅读图表、分析典型事例,获得有关自然资源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对立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1.5′×40) 1.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的共同点是() A、都有铁路干线与主要工业区相通,市场广阔 B、都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C、煤炭储量都在2000亿吨以上 D、区域内有丰富的铝土矿,发展金属冶炼工业条件优越 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2-3题。 2.图中反映山西省煤炭加工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A.能源转化率不断提高 B.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煤炭焦化的发展速度 C.2000年前发电量和煤炭焦化量不断增长,2000年后出现小幅下降。 D.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能源转换的增长速度 3.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①②③④ (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4-6题 4.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5.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6.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7-10题。

云南磷矿资源的特点

一、中国磷矿资源地理分布 我国已探明磷矿资源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是磷矿富集区,5省份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5亿吨,占全国76.7%,按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计算,5省份磷矿资源储量(P2O5量)28.66亿吨,占全国的90.4%。各省拥有磷矿资源储量按P2O5量排列,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吨, P2O5量8.94亿吨,平均品位22.2%。湖北位居第二,矿石量30.4亿吨, P2O5量6.8亿吨,平均品位22.34%。贵州列第三,矿石量约27.8亿吨, P2O5量6.2亿吨,平均品位22.3%。四川列第四,矿石量约16亿吨, P2O5量3.5亿吨,平均品位21.2%。湖南列第五,矿石量20亿吨, P2O5量3.25亿吨,平均品位16%。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85亿吨, P2O5量18.6亿吨,平均品位22%。中原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6省自治区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52亿吨,P2O5量10.2亿吨,平均品位19.6%。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6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9.6亿吨,P2O5量0.9亿吨,平均品位10.1%。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自治区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亿吨,P2O5量0.88亿吨,平均品位6.59%。东三省和华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和山西6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6.4亿吨,P2O5量1亿吨,平均品位6.3%。 二、中国磷矿质量分布 我国Ⅰ级磷矿(P2O5≧30%)资源储量矿石量16.57亿吨(占矿石总量9.4%),P2O5量5.3亿吨(占P2O5总量16.7%);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新疆、江苏和浙江6个省自治区,其中95.5%(以P2O5量计)分布在云贵鄂;云南省Ⅰ级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7.28亿吨,含P2O5量2.19亿吨,会泽县梨树坪磷矿区是特大型富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超过7亿吨,P2O5量超过2亿吨,矿石P2O5含量平均30%;贵州省Ⅰ级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3.67亿吨,含P2O5量1.26亿吨,主要分布在开阳磷矿洋水矿区;湖北省Ⅰ级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4.89亿吨,含P2O5量1.61亿吨,富磷矿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宜昌杉树垭磷矿和挑水河磷矿。Ⅱ级磷矿(P2O5 25%~30%)资源储量矿石量21.2亿吨(占12 %),P2O5量5.74亿吨(占18.1%),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甘肃、河北和内蒙古8个省自治区,其中97%(以P2O5量计)分布在云贵川鄂;云南省Ⅱ级磷矿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晋宁磷矿和昆阳磷矿,贵州Ⅱ级磷矿主要分布在瓮福磷矿白岩矿区和瓮安磷矿高坪矿区,四川Ⅱ级磷矿主要分布在马边县和绵竹地区,湖北Ⅱ级磷矿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兴-神磷矿瓦屋矿区、保康磷矿和兴山县树崆坪磷矿区。 Ⅲ级磷矿(P2O5 12%~25%)资源储量矿石量105.2亿吨(占矿石总量59.6%),P2O5量19亿吨(占P2O5总量60%),云贵川湘鄂5省Ⅲ级磷矿资源储量P2O5量17.5亿吨,占全国Ⅲ级磷矿P2O5量的92%,各省最大的矿区分别是:云南省安宁县安宁矿区,资源储量矿石量超过5亿吨,P2O5量超过1亿吨,平均品位(P2O5)18.53%,贵州省织金县新华磷矿区,资源量矿石量超过14亿吨,P2O5量超过2.5亿吨,平均品位(P2O5)17.22%,四川省马边磷矿老河坝矿区,资源量矿石量超过2.8亿吨,P2O5量约6742万吨,平均品位(P2O5)23.5%,湖南省石门县东山峰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超过14亿吨,P2O5量超过2.2亿吨,平均品位(P2O5)15.6%,湖北省钟祥县荆襄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超过8亿吨,P2O5量约1.45亿吨,平均品位(P2O5)17.9%。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严重紧缺、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有限性,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严重紧缺、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为环境资源工作创造了良好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环境资源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也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阶段,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对今后 年和 年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和任务进行了规划,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新时期环境资源工作的重要指南,标志着环境资源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保护和节约为主要特征的环境资源法制体系日趋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我国已经有 部环保法律, 多项行政法规, 多件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多项环境标准,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和以我国缔结参加的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协定为辅的较为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 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初见雏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已建立 个生态省、 个生态示范区、 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城区、 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所国家级 绿色学校 和 个省市级 绿色社区 。我国已经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正在一步一步地迈向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也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资源观已形成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资源观已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的共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的逐渐建立完善,创造了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建立健全了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决策体系,这些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难得的良好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的环境资源工作趋势展望 如何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 十一五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的环境资源工作发展趋势。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要求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强环境保护和资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第1章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教案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水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水资源如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 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2、配合“节水周”编写地理小报。 3、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的形式,适合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4、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的节约用水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多媒体放映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 生:【回答】 师:不同国家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国家问题不同。 由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世界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而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形式。所以这节课我们以水资源为例来学习一下世界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以及怎样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第二章的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早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资源危机将成为石油危机之

后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一、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师:通过刚刚的图你们可以发现几类资源问题。 生:【回答】 1.缺水; 2.水污染; 3.时空分布不均。 师:【总结】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世界上的淡水占世界水量的2.5%,而可利用淡水却只占0.0075%。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 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减少,生活、生产、环境生态缺水;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某些国家因争夺水资源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加剧水危机。 【多媒体放映图片】世界淡水资源丰缺状 况图 【问题】世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有哪 些? 生:【回答】 师:【问题】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产生的原因? 如沙特阿拉伯为什么缺水? 生:【回答】沙特阿拉伯缺水有两方面的原因: 自然原因是处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人 为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 进程使用水量不断上升。 师:【问题】非洲大陆上为什么缺水? 生:【回答】1、非洲大部分是处在热带,常年高温,水份蒸发旺盛; 2、非洲以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少; 3、非洲以沙漠和草原为主,森林较少,所以整体蓄水能力低。 师:【总结】从这张图上看到世界淡水资源缺乏区,大都在气候干旱,降水少的地方。 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又怎样呢? 【多媒体放映图片】中国淡水资源丰缺状况图,阅 读上图可以看到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淡水资源比较 丰富,西北部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 北方由于乱采地下水、过度使用,水在北方已 经成了稀缺物质。现在南方的江、河、湖基本上都 污染了,形成了水质型缺水;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 均水资源状况:按水资源总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 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中国。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四分之一多一点,世界排名第110位之后。思考: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 【多媒体放映图片】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二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概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道理。 2.能够树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1.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怎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接着上一节的内容介绍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性问题——资源。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认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活动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可基本认识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资源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按照课本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分析和游戏的完成,并针对每个探究活动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总结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与世界人均拥有量之间的差距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怎样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等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这些收集中国自然资源资料,以及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 是人类过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的一种行为。自然资源与人类社 会密切联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呢 初步了解过度开发对自 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一、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的“探 究竟1”并讨论“人类在开发自然资 源时存在哪些问题”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捕鱼”游 戏,并讨论哪种方法能捕到更多 的鱼。最后可以确定每次捕捉10 条“鱼”可以捕到数量最多的鱼,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个 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林 木的砍伐、野生动物毛皮的采 集、鱼类的捕捉等。进而引出资 源开发利用应保持适度的结论。 阅读课本的“探究竟1”进 行讨论,分析人类在利 用自然资源时存在的问 题。 按照课本的叙述完成游 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讨论,进而认识资 源开发利用应注意适度 的问题。 拓展应用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针对人与自然资源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