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差异性分析_王汉立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差异性分析_王汉立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差异性分析_王汉立

2015年8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Aug.2015第32卷第8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32

No.8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差异性分析

王汉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武汉430205)

要:随着建筑活动的增加,节能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已成为人们的必

然选择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其特征、评价标准、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达到建筑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建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收稿日期:2015-07-02

作者简介:王汉立(1960-),男,湖北武汉人,

副教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材料工程。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44X (2015)08-0056-04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建筑密不可分,即建筑活

动与人口增长、资源消耗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建筑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30%左右,氟氯化合物排放量约占50%左右。由此可见,建筑活动是致使地球产生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态破坏造成的各种危害,使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概念因此被提出。随着建筑活动的增加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人们对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的意识日渐加强,发展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ecological architecture )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并结合地域自然环境特色,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建筑与周边相关的因素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使建筑物能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友好和谐相处,这样建筑的室内具有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同时也具有了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良好愿望,以及想要感受自然情趣的心理追求。

节能建筑(energy -saving building )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建

筑朝向、群体和单体、太阳辐射、间距、风向以及外

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建造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冬至日能获得满窗日照1小时等。2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发展现状分析2.1

生态建筑发展现状

在人类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同时,建筑界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是积极发展生态建筑,这是建筑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建筑的核心宗旨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做到对资源、能源的充分循环利用。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各个国家的发展有所不同。20世纪50年代国外建筑师和理论家依据自然环境和气候,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展开了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对于传统生态建筑的转型做出了大量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对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了修订,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且该系统日趋成熟。

与国外生态建筑发展相比,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研究属于起步的阶段,对生态建筑

的设计原则、设计理论框架、以及国外先进的生态建筑案例做了研究分析,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广大专家学者的共同探索研究。为此,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将生态建筑作为研究的方向,或作为课题组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国在2006年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近十几年,我国的建筑学者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并且在实践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镇,我国的设计师在当地开展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思路紧紧围绕着生态这个主题,最大限度的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充分的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切有利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类日常生活居住产生不利的因素,改善和提高了“人居质量”。

2.2节能建筑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几次能源危机,逐渐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改造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能源,并且达到了明显的节能效果。新技术引进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采暖空调设备、太阳能利用技术、微型燃气轮机、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遮阳技术、燃料电池、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在国外,节能建筑的发展很好的利用了新技术,并且使他们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真正的达到了舒适与节能的高度统一。

我国的节能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一直到1986年,我国建设部才颁布了第一部旨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行业法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要求节能率达到30%。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全国节能的指导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也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立法基础,该法对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节能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耗能建筑的总量庞大,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采暖就要多消耗1800万吨的标准煤,经济价值达70亿元,多产生52万吨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每年新建房屋的面积数量有16亿至20亿平方米,这个数量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面积的总和,然而每年新建房屋中有97%属于高耗能建筑。如果每年都以此速度增长,那么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能建筑的面积将接近700亿平方米。显然,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3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差异性分析

3.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特征不同

生态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所在的地下环境土壤中不应含有有毒的物质,地下水资源纯净,不是灾害性地理条件;(2)生态建筑采用纯天然材料,充分利用石材、木材、石灰或能在生态系统条件下自然分解的材料,使用时要注重对材料的检验处理,确保无毒无害,还能兼顾保温隔热的功能;(3)生态建筑合理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4)对建筑周围环境的合理绿化、美化环境。

节能建筑具有以下特征:(1)地域性,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建筑之间的联系,建造出顺应人们需要的建筑;(2)经济性,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实际的经济问题,节能建筑的造价不宜超出同类建筑造价的20%;(3)可控性,节能建筑通过对节能材料、先进技术、合理设计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然而在这三者的结合中,设计合理的重要性大于先进的技术因素,先进的技术因素的重要性又大于材料的重要性。

3.2评价标准不同

生态建筑的评定标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建筑的位置、设计、能源环境、水使用率、空气质量、材料与资源的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最终来判断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每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打分,综合得分结果,将通过的建筑评定为铂金、金、银等认证级别,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

节能建筑工程是运用国家标准对其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节能标准。节能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由建筑规划、建筑围护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与照明、运营管理和室内环境七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般项和优选项,分为A、AA、AAA三个等级。

3.3设计原则不同

3.3.1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讲求节约能源。生态建筑选用可再生、可降解、无毒的建筑材料。

(2)讲究生态和谐。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

建造时,充分重视建筑物周边的微生物、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注重各个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设计科学、以人为本。生态建筑设计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但是人的身体健康以及舒适度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强调整体性设计。生态建筑设计还应充分重视“整体设计”的思想,应该全面结合当地文化、经济、气候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合理的整体设计,不能只在乎先进的生态技术,而忽略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能只考虑到一个局部而忽略了整体的效果。3.3.2节能建筑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所谓“地”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特征。例如,武汉市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为夏季天气闷热,冬季湿冷。在武汉建造节能建筑,就必须在了解武汉地区气候特征的条件下设计出满足当地要求的节能建筑,既不能按照严寒地区的建筑模式,也不能按照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模式,以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模式,更不能按照四季如春的温和地区的建筑模式。

(2)优化围护结构的墙体设计。节能建筑设计中讲究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在满足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求的同时还要对楼板、门窗、屋顶、墙体等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从而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同时也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楼板的设计中利用结构空间和吊顶空间间的空间安装循环的水管,这样在夏天可以通过冷水的流动降低室内的温度,冬天可以通过热水的输入提高室内的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不仅节能而且还具有环保的作用。吊顶的设计可以做成折线形,利用其特有的反射原理来提高太阳光的射入,充分利用太阳光。

(3)减少窗墙比。窗的大小与室内温度高低有很大的联系,也与空调的负荷有着很大的联系,窗的大小及窗墙比要设置合理。窗墙比的选择应根据建筑不同的朝向确定,朝向向南的窗在玻璃层数合适前提下可以增大窗的面积,但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减少热耗的损失,在这样的设计下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对于其他朝向的窗在满足正常的采光需求下应减小窗的面积,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热能的损耗。

(4)屋顶节能。屋顶由于太阳的辐射致使其温度过高,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隔热层,设架空通风层,设倒置式屋面来改善这种现象;还可采用种植隔热屋顶,不仅减低了顶层温度还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可以将屋顶设置成坡屋顶,利用阁楼的空间进行通风散热。

(5)建筑朝向。朝向影响着建筑的能耗,向东、向西朝向的房子和朝南的房屋相比,全年的综合耗电量要增加20%左右。在房屋建造设计时,坐北朝南的户型往往是人们所喜爱的。

4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1生态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生态建筑在欧美各国正被大力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建筑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绿色生产也被当今国家工业界认为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绿色消费”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了人们的生活目标,这将促使人类产生新的绿色产业。在荷兰、日本、英国、德国已建成多幢生态办公楼,它们采用了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材料,利用节能光源,设计及建造中不利用空调器。住宅的生态化设计,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良好表现方式。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生态建筑设计能力的学者,德国法兰克福开办了生态住宅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是我国第一幢实践性的绿色生态办公建筑。该楼在设计时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并结合适宜的建筑建造技术,制定出了一套具体的绿色设计方案。例如:为了保证室内办公环境温度的恒定,把边庭作为热缓冲层,同时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设置了南北中庭的天窗、办公室落地推拉玻璃门,保证了空气的清新,充分利用太阳能,把它转化为电能,用来提供室内的用电,实现了办公建筑利用清洁能源的目标,还在室内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因而涌现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废水污染、光遮挡与光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房地产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甚至影响对当

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以至于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态建筑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未来的房地产行业中生态建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4.2节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节能建筑在当今社会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一项复杂且有挑战性的工作。节能建筑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地下能源的开发利用;

(2)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制冷技术,以及采暖空调系统改造;

(3)新型低能耗的围护结构体系的研究、成套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4)室内环境控制成套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设备开发;

(5)建筑物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和冷热量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

发展节能建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今社会建筑发展的必经趋势,因此,我国节能建筑事业的发展将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快步前进,在现有的基础上,借助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节能建筑将收获丰硕的果实,并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海兵.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J].生态与智能建筑,2010,(1).

[2]田娜,李亚光.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10).

[3]黄奎.绿色生态建筑设计[J].科技资讯,2010,(17).[4]许壮声,高星.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5]蒋庆华,等.环境与建筑功能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仇保兴.介绍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R],2008.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Energy Saving Building

WANG Han-l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Wuhan430205,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activity,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so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energy saving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people.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ecological architecture”and“energy-saving building,”through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evaluation criteria,the design principles,for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ecological architecture”and“energy-saving building,”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ecological architecture;energy-saving building;energy sav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节能建筑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仲思源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王珺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系部: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学院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学______________ 南京工程学院 2016年2月22日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 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 学生姓名 仲思源 学号 214110129 建筑学 指导教师姓名 王珺 职称 讲师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毕业设计的 内容和意 义

2020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7676 2020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2020 construction project

2020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是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的若干原则和要点,希望在水利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范出台以前供报告编制单位参考,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尽绵薄之力。 1.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涵盖范围 1.1主要特点 水利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有形水利工程不同,它至少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复合,项目建设是水利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二是集成,是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GIS、GPS、RS)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的相互融合集成;三是共享,项目建设必须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程度共享;四是创新,主要是指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尚在探讨阶段,需要建设者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 1.2涵盖范围 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

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 2.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程规范 2.1原则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贯彻执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原则,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以及配套工程等进行方案比较,提出初选意见和可行性评价。 2.2规程规范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广东省水利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2.3重点环节 计算机网络IP地址是计算机的重要标志,是网络能否互联、信息资源能否共享的首要问题。由于国家和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前尚未正式刊布,现行的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分配通常都是由地区或行业根据实际需要临时作出的,技术标准的级别较低,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指导书》中的IP地址分配及其域名设计、是依据水利部下发的原则性设计指导书,在已完成的《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统一设计的,既考虑了目前广东省水利信息网的连网需要,也为下一步全省信息化标准体系正式刊布后的修改或转换留下余地。因此,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规定做好自己区域或部门的计算机IP地址和域名分配的规划管理和分配,是执行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 XXX 学号 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 XXXX 通讯地址 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浅析“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及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目录 1.“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概念1

1.1节能建筑1 1.2生态建筑2 2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 2.1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 2.2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3 2.3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3 2.4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4 3.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异同5 3.1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相同性5 3.1.1都是节能的建筑5 3.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5 3.2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不同性6 3.2.1特征不同6 3.2.2发展不同8 3.2.3要求不同10 3.2.4效益不同11 4.我国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1 4.1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1 4.2 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2

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及案例(共32P)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及使用实例 目录 1.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1(建筑专业) 2.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2(电气专业) 3.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3(暖通专业) 4.附表1~4 5.《某工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6.《某商业楼建筑节能计算审查表及报告书》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 建筑专业 主持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定人: 校审人: 计算人: ×××××(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居住建筑)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 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的限值时,应以‘参 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甲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乙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OO三年三月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参加编制人员 院长:XX 总工程师:XX 项目负责人:XX 建筑:XX 结构:XX 投资估算:XX 财务分析:XX 给排水:XX 电气:XX 采暖:XX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XX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名称、法定地址、承建单位、规模 (1) 第二节:背景及必要性 (1) 第三节:地理概况和区域经济 (2) 第四节:报告编制的主要文件依据 (3) 第五节:研究结论和建议 (3) 第二章:项目承建单位的基本情况 (4) 第三章:市场分析 (5) 第四章:建设方案 (7) 第一节:建设地点及场地环境 (7)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7) 第三节:建筑及结构设计 (8) 第四节:给排水专业设计 (10) 第五节:电气设计 (13) 第六节:采暖设计 (17) 第七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节能 (18) 第八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 第九节:项目实施计划 (20)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 (21)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 (26) 第七章:附件 (27)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法定地址承建单位规模 1、项目名称:XX 2、法定地址:本项目位于X 3、承建单位:XX 筑面积X平方米,由两层地下室、二层裙房、三座住宅楼组成,最高的塔楼地上二十九层,总高度92m,地上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其中住宅X#楼面积X平方米,公寓(3#楼)建筑面积X4平方米,三层社会服务用房2937平方米,商业共二层,建筑面积X9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X0平方米。总投资X万元。 第二节背景及必要性 洛阳市X边城区,是X重要的涉外区域和繁华的商业区域,然而X以南部分,建筑物很多是五十年代开发X时建造的一层瓦房,且布局混乱,交通通道狭窄,卫生条件差,很多房屋因年久失修而无法继续使用。为了改善我市城市面貌,加快此地旧城改造,经过分析论证,将此城区开发方案定位为:历史、文化、旅游、商业、住宅区,依托周边经济发展的繁荣环境和宾馆酒店的窗口优势,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前市委市政府领导X曾于2000年3月,对此地段的开发方案做出批复意见,以尽快决策实施。因而X的建设是我市旧城改造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节能建筑不节能”案例的分析(点评 )

点评: 这篇文章虽然有一些片面性,甚至有点“耸人听闻”,但是主基调挺好。 好在尖锐抨击了当前一种很不好的倾向:盲目“追新”、“标签化”。因为这种倾向实在有点“祸国殃民”! 这篇文章的片面性在于:一是只针对住宅,二是只针对北京地区的夏季能耗。 北京地区的采暖度日数(HDD18)高达2699℃·d,而空调度日数(CDD26)仅为94℃·d(采暖度日数的3.5%)。讲能耗,不能只讲夏季能耗。 显然,北京地区住宅的采暖和空调形式,应以长达4~5个月周期的冬季采暖舒适度为主。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对于顶多只有1~2个月周期、且不需全日保证的夏季供冷空调,当然是分体空调最省钱和节能。住宅采用集中冷源和供暖供冷采用合用末端并不好,近年以来,开发商和业主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几个较大开发建设项目,也听取了我的建议,确定为散热器采暖加分体(或VRV)空调的方式。 此外,我早就指出,集众多建筑节能技术于一身的节能样板楼那种还在被热炒的集中空调方式,虽有可取之处,有些“创意”也可供借鉴,但千篇一律就不对了。何况,它还有若干致命的缺陷,例如:集中冷热媒系统供回水温差过小致使循环流量过大,不管是否需要集中新风固定不变(无人也照送不误),以及室温不能自主选择等。 张锡虎 2009-10-16 对“节能建筑不节能”案例的分析 李兆坚1,杨爱丽2,张晓航1,郭涛1 (1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摘要:实际调查结果发现: 一栋采用众多建筑节能新技术的节能住宅楼的夏季空调能耗指标却是非节能住宅楼的14.6倍, 对该“节能建筑不节能”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建筑节能技术的“堆砌”不一定能达到节能效果,并可能使建筑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 盲目跟风、“追新”可能会产生出高成本、高能耗的“节能建筑”。另外,目前建筑节能评价方法亟待改进, 应注重对实际节能效果的考核, 用调查数据说话,并加强对各种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条件的研究,防止建筑节能工作的“标签化”现象。

2020年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763-48 2020年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20年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国际汽车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国际汽车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地址:河南省 项目规模:总占地260亩,露天汽车展场15万平方米,棚盖汽车展场1万平方米,展场办公室及门面3万平方米,4S店26640平方米,道路18000平方米,绿化及环境63400平方米。预计机动车年交易超过3.5万辆,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 投资金额:8亿 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政策性投资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完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我市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1971亿元,与1996年相比,增长68.9%。工业增加值达到6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80.5%和71%;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1996年的54.9亿元增加到157.7亿元,增长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六年累计完成3870亿元,是直辖前6年的3.4倍。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50亿元和2280亿元,比1996年增长2.4倍和1.5倍。 规划目标: 实现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的综合社区。密切联系客观实际,结合气候、风向、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进行创作,建立“以人为主,物为人用”的观点。 项目结论: 经本可行性研究初步分析、报告论证,该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及企业整体经营能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

关于生态节能建筑的探讨

关于生态节能建筑的探讨 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2- 6908(2007)032-022-02 我国城乡已有建筑面积420 亿平方米,房屋建筑规模却 超出世界各发达国家每年竣工新建房屋面积之总和。我国建甚至更高, 污水回利用率仅为其25%,卫生洁具耗水量则高出 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达到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 倍,其30%以上。有数据显示,从1980 年到2004 年期间,GDP 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9%,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迅 速,但有2/3 是在对资源和生态环境过度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代价 巨大,在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的基础条件下,持续支撑这种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生态节能建筑这个概念是相对现代住宅提出的。现代住 宅的舒适度满足越来越依赖现代化设备,对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很大,与 文化、气候、地域的联系却越来越少。而生态节能住宅遵循生态平衡及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资源和环境的最优化利 用。生态节能住宅设计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 源的消耗,创造出更为舒适的居住与工作环境。概括而言,生态节能住 宅的特征主要是:舒适、健康、节能高效和美观。 获取高额利润、无形收益、社会效益、发展的可持续性 等都是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目标。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居住需求 的不断升级,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而更加追求建筑

的品质和居住的舒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源缺口将越来越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发展生态节能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已刻不容缓。房地产企业在现阶段大力发展生态节能建筑能迎合建筑消费的需求,符合企业的投资目标。因此,住宅产业向生态节能住房方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节能建筑首先应该采用适用技术,亦是说应因地制宜地 利用低成本技术,将一些成熟的、符合地方条件的技术整合到一起,使更多的住宅能享受高舒适、低能耗的居住环境。 绝不能简单认为,使用了几项节能技术就是节能了,我们需要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节能,将规划、设计、施工、建材、维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整合考虑,使住宅全方位节能,从而使节能发挥最大效益。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开发商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案。 笔者从事房地产行业,下面对建筑节能的措施提出自己 的看法,在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生态节能新理念、新技术。 正确选择朝向。目的是使住宅冬季能获得更多日照,夏 季能避免强烈光照。除少数夏热冬暖地区城市,一般住宅都应面置或南北向或较小的南偏东、南偏西角度布置,使建筑获得更多的自然日照时数,从而可降低采暖的能源消耗,绝大多数地区夏季可避免西晒,减少太阳辐射对东西向房间内温控影响,从而降低夏季空调的能耗。当然,选择朝向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景观因素。 顺应风向和风速环境。建筑布局,夏日应向主导风向开 敞,使住宅区的风速流畅,明显降低环境温度;冬季应控制西北风的侵袭,使住宅区冬日温暖,不致造寒风刺骨现象。 适度的绿化和水面。绿化和水面能改善住区微小气候, 能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由于“蒸腾”与“光合”作用都能吸收太阳辐射热。二有遮阳蔽阴,减低风速与蒸腾作用。应该指出,绿化应选择冬季落叶、阔叶树冠树种,且能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切忌从异地移植名卉和古老大树,他们价格昂贵且不易成活。水面应考虑地域水资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建筑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于原设计小区方案没有命名,即将设计以地区命名,现命名为“安宁小区”)安宁小区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安宁小区位于兰州市安宁东路与十里店乡交南向处,原十里店乡个体住户及商铺所在地。现由于土地性质的变动,拟建安宁小区。此区域属老城区,周边小型公司较多,人口密集,生活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快捷,城市绿化还可以,在黄河北面,但基本上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缺乏新型建筑,整体给人脏乱的印象。 二、项目内容 小区规划用地15.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46万平方米,总户数3069户,容积率2.46,停车数总768辆,地上63辆,地下685辆。小区临近安宁东路的地方拟建一出入口,其中商业面积9000平方米,住宅面积32.56万平方米。小区南北分为两部分,南向部分拟建两幢多层住宅,前一幢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后一幢约3300平方米,计划作为拆迁恢复楼使用。南部设计幼儿园及小区综合楼供小区内部南北部居民共同使用,北部设置小区综合楼方便居民使用。 三、项目地块的优劣势分析 1.区位概况:安宁区地处兰州市近郊,黄河北岸,是丝绸古道上一颗璀璨朋珠。总面积86.93平方公里,辖区设3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51个居(家)委会,32个行政村,总人口19.2万。安宁区是兰州市确定的整区开发试验区,是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桃林、沙井驿两个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一批现代化企业在区域内已陆续投产,发挥效益。区内科教事业发达,有西北师大、兰州交通大学等17所大中专院校;312线纵贯全境,向西可直达中川机场;通讯设施先进,全部实现程控化、并建成了国内卫星通讯兰州地球卫星接收站,进入全国主体通讯网。安宁区自1953年建区以来,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五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初步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新型高科技经济文化区。 2.市场动态:在售、将售楼盘共13家左右,多层、商铺是该区的主流房产类型。其中64%左右的楼盘都是地处安宁区的东面和西面,单一型楼盘占65%,其中多层占到46%,商铺所占比例达到11%,综合型楼盘占到35%。在所有的区位中房价仍是中等的。 楼市聚焦:安宁路东段由西至东逐渐完善,大型主题时尚社区和高档多层、高层物业数量较多。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论文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绿色生态建筑应该是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的一种建筑,也就是节能型建筑。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使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环境。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情势下建设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必要性,对其设计原则进行了说明,其次认真归纳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三大设计理念,最后重点探讨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gree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harmless to the environment,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environ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providing people with healthy, comfortable space of a building, also is the energy-saving building.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input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less resource consumption, get great use value, make the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be in harmony an organic whole, create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get along with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necessity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are illustrated, followed

建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不同的建筑,可研报告的内容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为例,为大家提供一个框架参考。 第一章总论 1.1建设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XX新家园项目(XX五村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 项目位置:汉陵路以东、汉仓北路以西、兴业路以南、珠泉西路以北 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和原则 1.3项目建设必要性 1.4技术经济指标 1.5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本项目建设条件及时机成熟,建设规模及方案合理,建设条件成熟,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思路,符合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精神,符合秦都区城市发展实际需要,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可行,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选址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外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场地地块平整,为项目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 3、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实施进度安排方案均可行。 4、项目总投资为344691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发行债券,其中69691万元为项目单位自筹和275000万元债券及其他融资。 5、项目的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是可行的。 该项目符合XX市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符合国家、陕西省及住宅用房建设政策和城市规划要求,项目实施可有效带动区域城市建设和改造,优化区域城市面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秦都区城市建设平稳、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显著,建设必要性充分。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己拟定,各项经济指标符合要求。 1.6主要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XX五村(简称五村)位于XX市秦都区马泉街道办事处辖区,地处关中核心区域,与省会西安“零距离”相接,是西部大开发的桥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1背景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陆人口只有五亿四千万。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致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截止到20XX年初,我国总人口已达136782万人,约14亿,为世界总人口数的18.84%。人口剧增,致使人均资源急剧减少,再加上滥砍滥伐,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严重失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制定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鉴于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建筑学也必须进行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很多建筑学先驱者已经认识到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他与其存在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要将其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重要的地位上;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发展应该是“以满足目前的需求而不削弱未来几代人的能力,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最近提出的生态建设理念,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探讨人、建筑、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构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政F和人民更加注重文化修养、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品位的提高,建筑的需要从建筑的生存到功能性和舒适型的建筑。综上所述,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节能建筑和生态建设的设计和开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英文名Eco-build,就是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结合,建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本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利用生

态学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等措施。建设这个生态建筑时不仅要整合大量人员,使其居住在这个超级生态系统的建筑物中,并且合理安排建筑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规划建筑物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空间、状态等特征,并注意物质和能量在内部的生态建筑系统中按照周期有序转换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形成一个低消费、无污染的建筑环境。比如,德国的“三房”、奥尔良的“诺亚”就是此类建筑物的典型代表。 3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英文名Energy-efficientBuildings,是指遵循气候变化进行设计具有节能的基本功能,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规划,比如对建筑物的朝向、楼间距、太阳能辐射、外部空间环境等因素的研究,设计的低能耗的建筑物,从而实现有利于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这一主要目标。节能建筑物的另外一个主要特色是,绿化率应大于等于35%,并确保每一个户型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每天要有2h以上的阳光照射时间。其典型的建筑代表有,20XX年11月27日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办公大楼———“日月坛微排大厦”在XX德州建成,在7.5万m2建筑面积中,集展览、会议、科研、办公、酒店、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太阳能供电、制冷、采暖、光伏发电和建筑技术相结合,是一座集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建筑物的节能效率能够达到88%,建筑物与太阳能加热,制冷,热水供应,光伏发电技术完美结合;被誉为全球低碳中心。除此之外,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中的中国馆也是节能建筑物的典型代表。 4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异同 4.1相同点

世界著名绿色节能建筑案例之酒店旅馆类三

布里斯班Limes酒店 时间:2010-12-19 14:17:00作者:来源:中奢网 由阿根廷获奖设计师Alexander Lotersztain设计的Limes酒店于6月27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开放,时髦的咖啡馆、商店、酒吧、餐厅以及一个完全开放的屋顶酒吧、电影院,都显示了Limes酒店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该设计着眼于21间客房的设计,使垃圾箱、电缆等尽量减少或隐藏起来,使房间具有更清晰的视觉效果。从细节体现独到的设计。石灰材料

更突出了酒店的现代感。 在城市的霓虹忙碌之后,享受露天的气氛使布里斯班改造多一个电影院,在热带的温暖包围之中享受一个无缝更高档的视觉体验。 在冷灰酒店的每一个角落,从到床上用品,台面到室外,都通过结合“冷灰”的对比元素设计装饰酒店的外墙,设计师Alexander Lotersztain追求着一个规模宏大的“冷灰”视觉效果。 室内iPod底座和32纯平显示器,还有免费赠送的手工巧克力蛋糕和欧舒丹化妆品供旅客使用。在酒店里最大特色就是它的屋顶酒吧。在城市的霓虹忙碌之后,享受露天的气氛使布里斯班改造多一个电影院,在热带的温暖包围之中享受一个无缝更高档的视觉体验。

位于布里斯班的硅谷,冷灰饭店之间的不伦瑞克圣广场有各式各样的酒吧,俱乐部与传统的餐馆,小商店和咖啡馆等,非常热闹。对于首次访问布里斯班,冷灰酒店是一个完美的选择,结合能源,以及世界发展城市活力的复合设计。

加拿大温哥华漂浮餐厅:Goodweather 时间:2010-10-28 15:50:54作者:来源:建筑中国网 建筑设计:Goodweather Design & Loki Ocean 建筑地点: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 项目团队:Michael Lis, Matt Kirk-Buss, Larraine Henning 客户:鱼群基金会 项目面积:24平米 项目年份:2010 摄影:Goodweather Design & The School of Fish Foundation

建筑类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建筑设计院 2013年5月

目录 第1章总论 (5) 1.1项目概况 (5) 1.2编制依据 (5) 1.3研究范围 (6) 1.4编制原则 (6) 1.5项目区概况 (7) 1.6重要规划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结论 (9)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1建设背景 (10) 2.2建设必要性 (10) 第3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2) 3.1需求分析 (12) 3.2建设规模 (12) 3.3建设内容 (13) 第4章建设地址、规模及建设条件 (14) 4.1选址原则 (14) 4.2主要建设条件 (16) 第5章建筑方案选择 (18) 5.1建筑方案 (18) 5.2结构设计 (19) 5.3电气设计 (20) 5.4给排水设计 (23) 5.5建筑绿化方案 (25) 5.6无障碍设计 (26) 5.7安全设计专篇 (26) 5.8通讯和网络 (27) 第6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8) 6.1编制依据 (28) 6.2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因素 (28) 6.3环境对建筑影响的保护措施 (28) 6.4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29) 6.5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29) 6.6环境影响评价 (30) 第7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1) 7.1劳动安全措施 (31)

7.2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31) 7.3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31) 7.4消防 (32) 7.5部门安全措施 (33) 第8章主要节能节水措施 (34) 8.1编制依据 (34) 8.2设计原则 (34) 8.3节能设计要求 (34) 8.4节能节水措施 (36) 第9章工程管理与人力资源配臵 (38) 9.1工程建设管理 (38) 9.2工程控制 (39) 9.3人力资源配臵 (40) 9.4人力管理和培训 (40) 第10章项目组织及实施进度安排 (40) 10.1项目组织 (40) 10.2项目实施进度 (41) 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2) 11.1投资估算说明 (42) 11.2编制依据 (42) 11.3投资估算 (42) 11.4资金筹措 (42) 第12章招标初步方案 (44) 12.1编制依据 (44) 12.2招标范围 (44) 12.3招标组织形式 (44) 12.4招标方式 (44) 12.5标段划分 (45) 12.6施工单位资质要求 (45) 12.7招标基本情况表 (45) 第13章社会效益评价 (47) 13.1社会效益评价 (47) 第14章结论与建议 (48) 14.1结论 (48) 14.2建议 (48) 注:相关图纸

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泓域咨询丨WORD格式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绪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0)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第四章总图布置 (19)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25) 第六章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31) 第七章环境保护 (39) 第八章清洁生产 (56) 第九章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及消防 (60) 第十章节能分析 (69)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75)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79)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5) 第十四章经济评价 (98) 第十五章综合评价结论 (111)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主体 (一)项目名称 建筑项目 (二)项目投资主体 某某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楚雄州xx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楚雄州xx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96667.2 平方米(折合约145.0 亩),代征地面积8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95797.2 平方米(折合约143.7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筑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建筑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95797.2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5716.9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8155.0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87941.8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2070.5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7280.6 平方米,成品仓库4789.9 平方米),办公用房4215.0 平方米,职工宿舍2394.9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532.8 平方米;绿化面积6322.6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23757.7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95797.2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105.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专家认为,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行动,要想确保持续竞争力,还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和不断的科技研发。埃及埃中商业理事会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产业升级不能单纯依

国外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校园: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项目概况:朱比丽新校园项目设计的确定是通过1996年的一次竞标,诺丁汉大学的意图是将这一新校园塑造成为英国中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范例。最终,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Michael Hopkins&Partners)的设计以突出的生态设计特 征胜出,其最后的实施是与结构工 程公司阿热普(Ove Arup & Partners), 景观建筑师麦卡锡(Battle McCarthy)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于1997年底动工,1999年12月由女王正式为其揭幕开放使用,其总造价约五千万英镑。经过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2001年,这一项目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度可持续性奖得主(RIBA Journal Sustainability Award)。 项目设计 项目的基地距主校园约有一英里,通过自行车和公交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到诺丁汉城市中心。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 这是对英国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实践中的体现,即鼓励对位于城市中的工业等废地的充分再利用。基地的环境条件很具有挑战性:东北面是巨大的工业仓储设施,而在西南面则是典型的英国郊区住宅;如何有机的衔接这两个完全不一致的城市肌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霍普金斯的设计是建造一沿基地自然弯曲的水体,从而起到软化边界和缓冲的作用。校园的主要建筑体块也因此沿一线展开,并由一架空廊道贯穿;建筑群体的背面则由一林荫道连接,并与基地的两个出入口连

通。 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位于基地中央,“漂浮”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在这一中央建筑体的北侧,带有两个中庭的建筑体块为商业学院使用;南侧并联的三个带有中庭的体块为教育学院使用;位于中央的大中庭是开放式的学生餐厅及多功能使用。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作者:————————————————————————————————日期: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XXXX 通讯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目录 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概念 (2) 1.1节能建筑 (2) 1.2生态建筑 (2) 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1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2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3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4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异同 (4) 3.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同性 (4) 3.1.1都是节能的建筑 (4) 3.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4) 3.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 (5) 3.2.1特征不同 (5) 3.2.2发展不同 (5) 3.2.3要求不同 (6) 3.2.4效益不同 (7) 4.我国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7) 4.1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7) 4.2 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