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论文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论文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论文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探讨摘要: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铁路运输需求的日益增长,铁路现有的运输能力已经很难满足当前运输的需要。为此,电气化铁路线上的列车只有不断提高运行速度来满足运输量加大的需求,而既有的接触网已经难以满足提速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既有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接触网的改造施工,本文介绍了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工程的特点、区间线路换边拨接处接触网施工方法、如何做好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的措施及施工中的难点问题。

关键字: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区间线路换拨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fied railway in china for more than forty years of histor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railway transport demand, increasing railway existing transport capacity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transportation. therefore,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line on the train only by constant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spe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volume increase, and the existing contact has been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speed, it needs to be in both line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a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contact of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我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钢支柱而言的,即钢支柱固定在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给的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与基础制成一个整体,下端直接埋入地下。 接触网的电压等级 接触网的电压等级:工频单相交流制:25KV 接触悬挂的类型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分类大多以接触悬挂的类型来区分。我们所讲的接触悬挂的分类是对接触网的每个锚段而言的。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简单接触悬挂(以下简称简单悬挂)系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国内外对简单悬挂做了不少研究和改进。我国现采用的带补偿装置的弹性简单悬挂系在接触线下锚处装设了张力补偿装置,以调节张力和弛度的变化。在悬挂点上加装8~16m 长的弹性吊索,通过弹性吊索悬挂接触线,这就减少了悬挂点处产生的硬点,改善了取流条件。另外跨距适当缩小,增大接触线的张力去改善弛度对取流的影响。 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使接触线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利用调整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链形悬挂减小了接触线在跨距中间的弛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的研究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电气化铁路两种较常应用的关节式电分相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气化、电分相、锚段关节 一、关节式电分相的结构特点 1.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结构分析 七跨式绝缘锚断关节式电分相,它是由二个4跨绝缘锚段关节交叉组合而成,从头到尾共有七个跨距,故称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其原理是利用2个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的空气绝缘间隙来达到电分相的目的。中性区正常情况下不带电(无机车通过时),但不允许接地,其对地仍按25kv电压等级要求绝缘。一般考虑在关节处行车方向远端设置一台手动隔离开关,以疏导中性区的故障机车。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如图1、2所示。 图1 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结构图 图2 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直线平面图 当电力机车准备经过电分相时,机车主断路器打开,受电弓不降弓通过。电力机车在电分相中性无电区范围内利用中性锚段来作工作支,使受电弓平稳的由一端正线锚段运行到另一端的正线锚段,该中性嵌入线从左侧的中1处变为工作支,到右侧中2处开始抬升,变为非工作支,可保证约有100~150m长的中性区。机车乘

务人员须按照设置的“断”、“合”、电力机车禁“停”标志断、合机车主断路器(如图3、4所示)。 为了保证电力机车正常通过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绝缘器,原则上要求单台受电弓升弓运行,确需多台受电弓同时升弓时,对受电弓间距离应做限制。 图3 下行方向行车标志的设置 图 4 上行方向行车标志的设置 2.八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结构分析 八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结构如图5所示。图中Z表示直线区段;J表示绝缘锚段关节;ZJ为支柱装配形式。 图 5 八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平面图不管是哪种型式,其结构都是利用2个绝缘锚段关节重合1跨或2跨,再增加1个分相锚段组成,即:分相锚段与既有接触网的2个下锚支组成2个绝缘锚段关

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外部供电工程

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外部供电工程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情况说明 萧甬铁路起自杭州市萧山区,终到宁波市,全长147公里,是国家铁路规划“八纵八横”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正在建设的甬台温铁路与浙赣、沪杭、宣杭铁路的主要通道。根据铁路部门的设计,萧甬铁路将按照时速120公里进行电气化改造,在铁路沿线设立3座牵引站,建设地点分别在绍兴东、余姚西和洪塘乡车站附近,计划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 我市境内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绍兴东牵引站)选址于东湖镇,由铁路部门负责工程的建设;牵引变电站外部供电工程由电力部门负责出资建设。 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由220千伏桑港变电所新建2回110千伏出线供电,线路途经袍江新区、东湖镇。根据绍兴袍江新区、越州新城总体布局和绍兴电网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输电线路的可实施性,确定工程中220千伏桑港变电所出线沿越东路段采用电缆敷设,其它采用架空线。该路径方案已取得沿线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我局的原则同意(绍市规函[2007]203号),并已纳入《绍兴市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中。《绍兴市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已经我局组织的评审,且已下达了会议纪要([2008]2号);目前规划已报市政府,待规划审批后,计划将纳入绍兴市区相关的各级总体规划之中。 该工程新建桑港变至电铁牵引变110千伏输电线路2回,长度为2×16.5公里,其中电缆线路长度2×7公里、架空线路长度2×9.5公里(同塔双回架设)。工程总投资约为9690万元。新建的110千伏线路没有跨越名胜古迹、历史保护区、军事禁区及著名风景区等敏感地带。申报110千伏高压廊道长度为16.5公里(含电缆管道)。该项目已经过环境评价,并已取得批复(浙环辐(绍)[2008]008号)。 该工程的建设符合《绍兴市区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我局同意该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选址上报省建设厅审批,并对高压走廊一并予以保留。 绍兴市规划局 二00九年二月六日

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三章电气化工程 第四章站前工程 第五章站后工程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铁路既有线电气化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标准轨距铁路既有单、双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 第四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投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发展铁路建设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有关运输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的规定。 二、从我国国情和路情出发,根据运量的增长,远近结合,为逐步扩能创造条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以运量为依据、运能为中心,做到点、线、网之间,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系统的运输能力。 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五、在满足电力机车的运行条件和完成调查运量的前提下,实现原线电化;既有线路的平、纵断面和既有建筑物及设备应尽可能利用,避免大拆大改。土建技术改造和新建电气化工程技术标准的选用,应按线路运量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发挥整体效益。 第五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系统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构,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全面发展,列车的行驶速度大幅提升,所以对于接触网的要求也更高,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接触网系统改造和完善。本文对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进行分析。 标签: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 引言: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建设和发展形式转变,针对铁路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铁路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中,对电气化改造工作的开展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铁路工程电气化改造工作实施,能够提高现有工程改造技术应用能力,可以为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优化提供帮助。因而在铁路电气化改造中,需要针对工程改造施工管理工作作出科学的分析,尤其是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中,更应该注重改造施工策略应用。故而本文研究的意义,就是迎合现有铁路工程建设发展需求,将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中的特点、难点和策略明确,以此为铁路工程改造施工质量优化提供帮助。 1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的特点 1.1参与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单位多 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区域需要在原有项目上进行的,该过程需要保证现有设备的单位、运输单位等方面的配合工作能够完善,促进项目的开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单位之间的配合工作不够完善,且很多参建单位的性质不一样,专业施工需要交叉作业,在一定限度上对铁路运行的安全性、设备运行安全等产生直接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员生命安全无法保证。因此,要对既有接触网进行改造施工,就要多个单位配合进行,从而可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人员的安全,满足铁路运行的标准要求。 1.2接触网改造施工作业空间小 既有接触网改造系统会给安装施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比如立柱安装施工,如果没有对于当前的线路产生影响,施工车辆就能够实现一次性的接触网支柱吊装并且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但是在进行既有线路改造阶段,会对当前的接触网存在干扰影响,作业吊装车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有在放置到支柱基础位置上后,才能将支柱竖起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地形条件、施工时间等,而基础浇筑多数都是人工方式进行。 1.3既有线接触网改造开工时间早、工期长 既有线路改造施工环节,基础网的支护会对整个线路的预铺、拔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支柱是接触悬挂部分的主要结构,所以处理的周期比较长、施工难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 发表时间:2019-12-18T11:26:16.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李鹏飞 [导读] 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电力牵引机车的功率越来越大,牵引负荷的不断攀升造成供电系统产生大量谐波、电压骤变和频率畸变等问题,导致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中铁25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95 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电力牵引机车的功率越来越大,牵引负荷的不断攀升造成供电系统产生大量谐波、电压骤变和频率畸变等问题,导致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电气化工程不是单单对某个施工环节下工夫,而是贯通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降低整个电气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安全风险与管控是风险防范体系的内容之一。基于此,文章对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1 引言 电气化铁道由于其独特的供电、运行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负序及谐波电流,从而使得谐波、负序及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突出,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例如,在电铁牵引站侧提出了平衡变压器以抑制负序电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压不平衡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负序问题,特别是随着牵引馈线行车密度的下降,其负序抑制效果大大降低;加装SVC可补偿系统无功,降低电流不平衡度,但是存在谐波污染严重、降低电流不平衡度与提高功率因数难以同时满足等问题。 2 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施工的特点 2.1 项目规模大 对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改造项目涵盖众多领域,各专业知识交叉,且施工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各施工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铁路沿线长,项目规模大,工程量大,而且路线跨越不同省份、不同地形区,项目更容易受地形地质、气候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 2.2 管理难度大 项目涉及不同的专业和知识,个人掌握的知识有限,不同专业的操作人员在交流沟通时存在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协商和决策效率低下。另外,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之间,通讯通信、电力、电气各施工小组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差异或利益冲突,降低整体管理水平,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 2.3 影响行车安全 因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特殊性,改造路线与既有列车运行路线距离近,保障列车安全正常运行成为一个技术难题。一般情况下,施工地点在既有栅栏网内的路肩上,施工的作业面已经无限接近基本建筑限界。如果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比如将设备堆放在铁路线边沿,就容易导致列车安全事故。 3 电气化铁路改造中的安全风险 3.1 绝缘方面的故障 接触网本身属于一种高压的供电设施,与其他供电设施相比,接触网与列车的距离较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接触网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质量和空气产生的空隙。长时间的污染会导致绝缘子表面产生大量的导电物体,容易使绝缘子被击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列车和接触网会产生摩擦,二者接触的地方会积累碳粉,长时间的接触下会增大故障发生的概率,雷击、覆冰也会导致接触网绝缘子产生击穿、放电故障。由此可见,在雷雨季节或者雨雪天气,需要格外注意对绝缘子的防护,及时防污或者除冰。 3.2 抢修力量的组织不当 供电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抢修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判断出故障情况并查找发生故障的原因,压缩故障延时及时进行抢修,以降低对运行的不利影响。在日常的应急处置中,由于不及时反馈出故障信息,导致了携带抢修的工具材料不全;对于附近的抢修力量没有及时安排出动配合,致使处置的时间过长,抢修力量准备不足;不合理的出动方式,供电轨道车没有及时协调组织出动,进而导致抢修人员未能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上述这些原因都有可能是致使故障未能及时消除的原因。此外,不够合理严谨的抢修方案,对有关设备不熟悉以及运输需求掌握不够全面,制定的运输处置方案与运输实际情况脱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 电气化铁路改造管控措施 4.1 选择施工技术,改进风险规避技术 铁路电气化工程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资金有限,受限制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对保障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是施工单位的关注焦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环境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考虑多方面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差异化、重点分析,比如用ABC管理法统筹管理不同重要程度的物料,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实现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最大化,一旦出现物料坍塌事故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由于在铁路电气改造施工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选择规避风险技术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 4.2 加强检修方面的工作 采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对接触网进行日常检修,确保各类设备的故障问题得到解决,以“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为主,充分利用6C系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发热、电腐蚀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接触网维修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其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定期安排理论考试、技术检查等考核方式提升其专业素养,确保接触网维修工作的高效性。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要配备先进的工具,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和有关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检修人员进行维修时,要事先制定可靠的、科学的维修计划,针对故障产生原因、接触网运行的规律,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检修方案,确保检修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在检修工作开始前,事先检查好设备的情况,明确检修的内容和项目,做好检修工作完成后的验收工作,确保检修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一旦出现检修失误,要及时停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检修的质量。 4.3 加强供电系统风险预警管理 当前铁路供电系统的风险防范预警相关机制存在不合理,因此,铁路供电安全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的建立要不断加强并完善,遵循科

接触网梯车作业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接触网梯车作业安全措施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接触网梯车作业安全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既有线施工时,严禁在天窗外利用梯车上线施工。 2.梯车上线作业前要进行检查,确保梯车牢固可靠、 作业台稳固。 3.利用梯车进行施工作业时,每台梯车必须设随车防 护,负责梯车施工防护安全。 4.线路上使用梯车作业时,应指定梯车负责人,每辆 梯车出车时不得少于6人,工作台上的人员不得超过2 名;台上人员和梯车负责人要呼唤应答,配合一致。施工 负责人和推车人员要时刻注意和保持车梯的稳定状态,严 禁打闹、大声喧哗。 5.梯车作业时,严禁同侧俩人同时上下。 6.梯车平台上严禁放置零散料具,推扶梯车人员必须

服从工作台上人员的指挥。 7.梯车上有人时,推动梯车的速度直线不得超过5km/h,曲线不得超过3km/h,推进时要尽量保持匀速状态,不得发生冲击和急剧起、停车。 8.梯车在曲线区段和桥面施工时,梯车要采取防倾倒措施。 9.梯车在地面上推动时,工作台上不得有人停留。 10.梯车作业时应派工地防护员进行防护,工地防护员与现场防护员间必须有可靠的通信联络,防止施工车辆运行通过,现场防护员还要对电气安全作业距离进行防护。 11.梯车施工人员在接到邻线来车预报时,应停止施工并消除一切侵入邻线行车限界的工具和材料,确保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 12.施工现场要按照规定距离设置远方防护,远方防

接触网安全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606 接触网安全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接触网安全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基坑、沟开挖安全措施: 1.基坑、电缆沟开挖前,必须与既有设备管理单位共同对地下设施进行确认。在秦沈线路肩上开挖基坑时加强对桥梁两端、车站信号机及区间20m禁停区域等处所的监护,在开挖前对上述处所进行探测并做好标记。 2.路肩上开挖基坑时,必须在相关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作业区段两端和作业现场设置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联络必须保持畅通。 3.路肩上进行基坑开挖作业,邻线来车时(动车组不少于5分钟),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在距离来车线路5米以外进行避让,避让时,作业人员站成一排,面向线路,待列车通过后在进行作业。 4.作业过程中,严禁作业人员在铁路上坐卧、休息,所持的工具、材料等不得侵入行车限界。 5.基坑开挖时,每个基坑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一人挖坑,一人监护;开挖过程中,在距地面1.5米以内要轻挖慢刨,防止将地下光(电)缆、电缆挖断。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摘要: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是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铁路运 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 路运输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且在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存在运输能力、工期目标、 设备安全稳定三大因素。如何在保证工期目标、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 的设备安全稳定,因此,对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施工方案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对既有线接触网网的改造过渡施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一、前言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施工是铁路线路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但影响整 个线路的施工,还对新接触网的支柱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既有线接触网过渡改 造施工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影响,更是保证线路正常运行 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耗费时间过长,影响到运输效率 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施工与一般的线路施工不一样。如果仅仅只是既有线的 改造施工,可直接采取预铺的作业方式,简单快捷,在指定的封锁点之外,利用 同一个封锁时间,来进行线路的改造转移,比较节省时间。但是既有线接触网的 改造过渡施工则是一个比较整体全面的工程,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既有接触 网的支柱在必要时候还会进行一定的转移,在线路进行拔接之前就需要进行拆除,避免影响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的线路拔接。在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过渡工程需要进行施工,来满足线路之间的拔接工程需要。线路 拔接之后,相关设计部门就会按照之前设计好的位置重新进行施工,以达到原定 的任务目标。因此,基于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结束的时间会比较晚,持续的时 间也会比一般的工程施工时间要长很多。 (二)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中,参与到的施工配合部门和单位比较 多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是在已经存在的铁路路线上进行的,所涉及到的 部门和单位非常多,例如各设备管理单位和运输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主要包 括工务、电务、供电、信号、通信等单位,运输单位主要是包括机务和车务部门。不光是这两个单位,还有各种非常重要的部门单位相互交叉工作,例如线路和通 信的交叉工作,信号与铺架的交叉施工,这不仅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问题,更是 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旦某个单位或者部位处理不恰当,就会对整 个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阻碍铁路交通的正 常的运行。 (三)既有线接触网本身具有很多的技术难点,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 现失误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工程是整个既有线改造施工工程的重点,是最重要也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铁路不同于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陆地上的作用十分 的额重大,并且运输量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铁路的既有线接 触网改造施工工程难点主要是以现在整个线路拔接、接触网的拔移、交叉道的改造、各个关节的分相改造、天窗点内站场硬横跨更换、绝缘关节和非绝缘关节的 改造、整个锚段接触网线索更换以及多专业配合大封锁施工等等,一旦处理不当,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考试题

接触网练习题121213 课程性质(任选) 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弛度曲线是弛度相对于()的变化曲线。 A 温度; B 时间; C 跨距; D 张力 2,在锚段与()之间采用锚段关节。 A 承力索 B 站场; C 锚段; D 接触导线 3,基本风速高度是()米。 A 15; B 20; C 30; D 10 4,拉出值在直线段一般取()米。 A 300; B 200; C 270; D 400 5, 临界温度的定义 6中心锚结的作用 7,支柱所受风负载主要与()有关。 A 风速; B 空气密度; C 支柱的形状; D 风速不均匀系数 8, 当量跨距反映了 9,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技术原则 10,大离线会造成()后果。 A 列车颠覆; B 机车供电时断时续; C 电弧灼烧导线; D 机车时快时慢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一个好的接触网应该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2,接触网悬挂线索的风负载如何计算?(须写出公式并说明参数的含义)3,在链形悬挂中,引入结构系数Ф的意义是什么? 4,弓网间接触力大小对受流有些什么影响? 5,接触网检测装置主要检测哪些信号?试说明接触导线磨耗的检测方法。

三、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10分) 1、牵引网是由--------------和------------接触网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 2、架空式接触网主要由支柱与--------、支持装置和接触悬挂等几部分组成。 3、根据线索的紧固方法划分,链形悬挂分为----------------和 ---------------------------、------------------------及全补偿链形接触悬挂。 4、跨距-----------时,不等高悬挂的斜驰度F’等于等高悬挂的水平驰度F。 5、我国铁路接触导线的最高高度规定为-----------m。 6、临界跨距是接触线的最大张力可能发生在---------时,也可能发生在最大附加负载时的跨距。 7、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最大工作宽度为1250mm,而取许可风偏移值为-----------。 四、讨论题(20分) 已知接触导线的最大受风偏移公式为b jm=pl2/8T+a+1/l2; 式中 p为风负载,l 为跨距,T为张力,a 为拉出值 试讨论:其他条件不变,当偏移增加5%时,跨距如何变化? 五、推导题(10分)(必须有详细的推导过程) 1.试推导简单悬挂的状态方程。 六、说明题(12分) 1.(1)划分锚段的目的和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2)直线区段和曲线区段的锚段长度大约多长? 2.(1)技术跨距和经济跨距有何关系?(2)技术跨距主要由什么决定?

铁路电气化改造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中福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第二节编制原则 第三节遵循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第三节工程范围 第四节主要工程数量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及人员配备第一节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 第二节施工人员配备及任务划分 第四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一节施工方案 第二节施工技术措施 第三节雨季及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第五章总体计划、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的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 第二节工期保证体系 第三节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六章质量目标、创优规划、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 第二节技术交底制度 第三节光电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四节设备安装与配线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电缆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第二节营业线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第三节针对性安全措施 第四节防洪防汛、抗灾救灾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措施 第五节人生安全保证措施及预案 第八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配备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 第二节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的调配 第九章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第一节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原则 第二节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计划 第三节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措施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第二节路肩上开挖电缆沟及过道的技术保证措施 第三节被破环工程的恢复措施 第四节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组织机构 第五节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节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某标段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新XX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 (XX村站路基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X局新XX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第四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 2.工程概况................................................................................................... - 1 - 2.1XX村站既有设备概况.................................................................................. - 1 - 2.2改造方案................................................................................................. - 1 - 2.3路基主要技术标准及要求............................................................................ - 2 - 2.4主要工程数量........................................................................................... - 2 - 2.5参建单位................................................................................................. - 2 - 2.6施工配合单位及配合范围............................................................................ - 2 - 3.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 - 3 - 3.1组织机构................................................................................................. - 3 - 3.1.1组织机构设置........................................................................................ - 3 - 3.1.2项目管理机构各岗位职能、部门职责 ......................................................... - 3 - 3.2驻站联络员及工地防护员职责...................................................................... - 5 - 3.2.1驻站联络员职责..................................................................................... - 5 - 3.2.2室外安全防护员职责............................................................................... - 5 - 3.3劳动力组织.............................................................................................. - 6 - 3.3.1组织管理模式........................................................................................ - 6 - 3.3.2架子队组建原则..................................................................................... - 6 - 3.3.3劳动力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 6 - 3.3.4劳动力管理措施..................................................................................... - 7 - 3.3.5劳动力安排表........................................................................................ - 7 - 4.施工方案、工艺及施工方法........................................................................... - 7 - 4.1总体施工方案........................................................................................... - 7 - 4.1.1地基处理.............................................................................................. - 7 - 4.1.2路基填筑.............................................................................................. - 8 - 4. 2详细施工方案、工艺及施工方法................................................................. - 8 - 4.2.1基床以下路堤........................................................................................ - 8 - 4.2.2路基基床............................................................................................ - 13 - 4.2.3路基帮宽............................................................................................ - 15 - 4.2.4路基排水............................................................................................ - 15 - 5.工期安排................................................................................................. - 16 - 5.1施工工期............................................................................................... - 16 - 5.2进度计划............................................................................................... - 16 - 6.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 16 - 6.1质量目标............................................................................................... - 16 - 6.2 质量保证体系........................................................................................ - 16 - 6.2.1质量保证体系图................................................................................... - 16 - 6.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 18 - 6.3 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 19 - 6.4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21 - 6.5 质量保证措施........................................................................................ - 27 -

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3614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Catenary construction-safety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依据中铁九局兰新铁路项目部要求,我项目将于20xx年4月16日-18日在嘉峪关站至酒泉站区间K731+479-K735+405进行接触网改造施工,为保证施工中的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消灭行车交通事故和职工责任死亡事故,按期完成接触网改造工程,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认真贯彻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施工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及公司颁《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等有关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管结合,强化预控预测工作。 3、针对各道工序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标准、施工环境、运输特点及既有设备状况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人身、设

备和行车安全。 4、占用线路施工作业,必须要点封闭线路后方可施工,严格执行《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兰州铁路局其他规定。 5、停电改造施工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次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应主持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特别要强调安全操作程序,负责填写各种施工记录,并跟班作业。每次作业后,检查作业现场,设备状态,确认无影响送电或行车障碍时,方可下令撤除。 6、电化改造施工时,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则,服从命令,不得擅自作业。宣布作业结束后,不得再进行作业;作业中应相互监护、提醒、监督;施工人员对错误命令有权拒绝执行,紧急情况可先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7、在车站设作业防护员与施工负责人用报话机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联系畅通。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在车站要令,向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传令,再由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给施工负责人传令。现场由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接挂地线。 8、车站防护员应了解作业地点、范围、内容、作业区段

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工程管理部

一施工准备 一、零件: 1、在进行上部安装前,应对所用零部件、绝缘子、线材等进行检查核实,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2、承导线终端锚固线夹、分段、分相绝缘组件检查合格后,应按到货先后顺序对其编号并做好登记,然后用油漆在线夹本体上(编号由物资部门实施)编号。施工时填写关键受力件安装记录表,对每个线夹安装车站、区间的具体位臵、操作人员等均应做好记录,以备复查。 二、线材 1、所有线材进库前,应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进行线径检查,其参数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2、批量整盘进库的镀铝锌钢绞线、镀锌钢绞线、铝绞线、铜合金线,不得有松散、断股、锈蚀等现象。 3、接触线不得有硬弯、裂痕、扭曲等现象。 4、线材使用前,依据现场定测锚段长度进行检查,确认线盘上标注的编号及有关技术数据与应用锚段技术要求相同。 5、楔型线夹、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所需楔子规格与电连接线夹、设备线夹的槽径及所安装线索截面相符,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应进行解体检查,有质量问题的不得使用。

三、电气设备 1、绝缘子、隔离开关、避雷器、分相绝缘器、分段绝缘器等安装前必须按相关规定做电气试验。 2、瓷质绝缘子瓷釉有剥落,辐射性裂纹,棒式绝缘子弯曲度超过1%者不得使用。 3、隔离开关瓷釉不光洁,钢件有锈蚀,机械动作不协调者不得使用。 4、避雷器表面不光洁,本体有损伤,轻摇内部有响声者不得使用。 5、各类型的电连接线夹、并沟线夹、设备线夹、吊弦线夹、定位线夹等,在安装时均应在线夹与导线及开关端子的接触面之间涂敷电接触导电膏。 四、组织 1、腕臂、吊弦等测量前,应积极联系线路部门,以确保轨面红线及曲线超高值的准确性。 2、腕臂、吊弦等的测量、计算、预配、调整工作应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人员负责。 3、腕臂、吊弦等的计算均应采用接触网计算软件进行,进行工厂化集中预制,预配完毕应进行复核,确保预配正确,以减少返工量和调整量。 4、对所有零部件,均应按照供货商提供的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对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紧固件有力矩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 在电气化铁路的运行中,接触网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因此逐渐暴露诸多的问题,而问题的归结点就在于如何使得接触线能够安全、合理、科学地运作,但是无论是来自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均对接触线的安全问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首先是来自自然环境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接触线往往暴露于自然环境当中,容易因为天气、气候等因素造成腐蚀性损毁,其次就是来自与人为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是大意而造成的瑕疵和纰漏。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力解决接触线的运行安全问题。 标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 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40%以上,它所承担的运量约占铁路总运量的70%左右,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1]然而在电气化铁路的运行中,接触网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也因此而逐渐暴露诸多的问题,而问题的归结点就在于如何使得接触线能够安全、合理、科学地运作,但是无论是来自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均对接触线的安全问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首先是来自自然环境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接触线往往暴露于自然环境当中,容易因为天气、气候等因素造成腐蚀性损毁,其次就是来自于人为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是大意而造成的瑕疵和纰漏。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力解决接触线的运行安全问题。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分类及原因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发生的事故按照其性质和后果可分为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两类。人身事故是指在检修或抢修接触网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检修作业人员及辅助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原因大多是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违章作业,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盲目蛮干、麻痹大意,也有的是作业人员业务不熟,工作经验少。但一般由于设备事故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是极少见的,这在文章中不进行讨论。接触网设备事故是指接触网及其附属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接触网设备事故类型不同、范围大小不同,其造成的影响也不同。现就接触网安全运行关键部件中经常发生的几种故障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2.1 绝缘故障 “绝缘是实现带电体与接地体隔离的介质。”[1]就当前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线所采用的绝缘材质而言,主要包括钢化玻璃绝缘子、有瓷质绝缘子和硅橡胶绝缘子三大类,并且因为三者的高效率性和相对而言的优越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