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馆建设的目的

展览馆建设的目的
展览馆建设的目的

城市展览馆建设

关键词:城市展览馆:一个展览馆就是一座城市;

城市规划馆: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

科技展览馆:用科技的魔力为生活添彩;

博物馆:叩开历史的大门。

历史纪念馆:仰望人文的天空;

开发区展厅:载入史册的辉煌成就;

企业展厅:企业文化与个性的舞台;

校史馆:孕育文明与创新的沃土。

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当今世界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的潮流,每一个城市都在以无与伦比的建设速度开疆拓土,书写着时代的华章,彰显着地域风貌和人文风情,撰写着无数发展强大与进取的春秋演绎。然而,当城市参与着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壮丽叙事,怎样来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把那些曾经的荣耀和璀璨的勋章悬挂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并且通过艺术的手段把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对未来的展望,现实而明确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展览馆就成为了一个地域对外介绍自己的“金名片”和接纳各方宾客来展示自我的“会客厅”。

一、一座展览馆就是一座城市;

城市展览馆,堪称“城市会客厅”,它是通过宏大的场景、详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动而形象的展示了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经历、建设成就和未来憧憬,构成一个将城市空间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特色高度整合的独特空间。是以“城市·人·环境·发展”为主题,高度浓缩了城市的历史。今天和未来,综合性城市规划主题展览馆,已成为全国各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新热点。它是一部历史的画卷,能在最短时间内看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它是新时代的窗口,能让来宾最清楚的看出一个城市的进步;又是一座桥梁,能让市民了解并参与城市的建设。对于无论是否亲临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它都能让人一目了然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清晰反映这座城市的真实风貌;它不仅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更是在描述着我们的明天,勾勒着我们的未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每一座城市的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管理者、社会建设者、商业投资者、市民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通过最佳表现形式诠释和展示出规划的成果,达到最优目的,规划展览馆这一“城市金名片”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因为它是以丰富的展示内容,生动翔实的介绍了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变迁、建设成就和未来规划,集中展示城市形象、城市规划方向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利于加强规划公示工作,便于公众参与、带领

社会遵守规则。遵循规则是良好的氛围,是依法行政,推行“阳光规划”的需要。让城市的发展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它之所以成为“城市金名片”,其核心在于它是和谐亲民的空间,是国家、省市级领导视察的汇报圣台,是客商接待、招商引资的聚集场所,是城市建设者们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让市民了解城市规划、监督城市实施建设的阳光平台。

案例:榆林市城市展览馆

位于榆林地区经济广场北端的榆林市展览馆,是目前西北地域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城市展览馆,作为榆林市情的重要宣传窗口。这里接待了大批次的参观考察人员,为榆林进行市情教育,扩大对外宣传和拓商引资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座城市展览馆以翔实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料,从把毛泽东主席组织中国共产党人,在榆林8个县,36个村子留下的足迹和在陕北十三年当中,励精图治,诠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采。到展示榆林剪纸内容和表现其地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榆林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围绕着煤电、煤气、煤化工的“三大转化”和“四大产业链”,运用多维展示手法,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把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浓缩为一副优美的长卷。把这座被誉为“中国的科技成就”的美丽而富饶的城市,

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感受榆林、解读榆林、关注榆林和热爱榆林。

二、用科技魔力为生活添彩的科技展览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浩浩荡荡,摧枯拉朽。当我们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文明而欢呼雀跃、为一个科技化大城市的崛起而惊呼赞叹时,如何向普通公众形象的解释深奥的科学原理、确实是一门学问,科技展览馆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它不仅记录着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展示着最尖端的科技成果。各种现代化的模型让人大开眼界,让高科技成为普通大众也能知晓的艺术。

科技展览馆对经济、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科技实力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成为国家强弱盛衰的重要标志,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科技馆作为展示科学技术的平台,用形象生动的手法启迪观众的探索精神,使观众掌握科学知识,而且着力于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挖掘内在智能潜力。在展示内容上紧紧把握住基础理论与高科技、新成就相结合的关键。启发人们探讨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插上实现人类梦想翅膀的坚实基础。它能起到的核心作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展示平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教育场所。

案例: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落成开馆,是新时代这个团队在不断探索发展的道路上又一次突破自我的杰作。

三、人类文明的传播,叩开历史大门——博物馆

无论以前人们普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被历史的烟尘所湮灭。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驻——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种渠道、途径去追寻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博物馆在城市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明遗存,社会发展遗存和自然景观遗存管理的作用非常大,它是表现公民责任感的工具,是批判思想停滞的孵化器,也是品位精神、灵魂的创造基地,更是保存着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了解一个地区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云变迁,博物馆如同历史长河,源源不断的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它是把人类的文明汇集于此,与现代相逢,把最能有较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进行收集、保存。是教育、调查、研究、启蒙的必要场所,是城市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老西安博物馆

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展览馆就是一座城市。西安这座演

绎了十三代王朝辉煌的贵胄之地,怎样在划时代的浪潮中寻找到自己的“根”自己的“魂”,怎样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独上西楼的追寻中,来传承历史的光影,这是一次艰辛的追寻。作为西安新时代喧嚣浪潮的“隐者”,为了那份深埋在骨子里的中国情节,以“博物馆”的形式,勾勒出一个真实而失去良久的古都西安——老西安博物馆。

四、在现历史,传承精神,仰望人文的星空----历史纪念馆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历史结果会以惊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现。如何从过往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历史人文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呢?答案是历史纪念馆。

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吸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那将是整个人类乃至地球之福。传承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是纪念馆文化建设的生命工程。凸显主体性、人文性、艺术性、精神内涵,再通过展示空间设计传达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纪念馆的灵魂所在。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文化品味。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是对广大市民,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的基地。

因此,历史纪念馆不是留意历史,而是为了面向未来,

总结和传承其精神实质,让人们在缅怀历史、陶冶身心、励志奋斗上进行教育,这才是历史纪念馆的实质;新时代人就是运用再现历史、传承精神的思想方略,怀着仰望人文星空的心情设计完成了毛泽东转战陕北纪念馆的工程。

案例:毛泽东转战陕北纪念馆

五、载入史册的辉煌成就,改革创新的发展轨迹--—开发区展厅

开放开拓图大业,求新求实建新城。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各类开发区从沿海到内地,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还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助推器”。拓商引资的“大舞台”,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器”,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剂”。开发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俯影,不仅给国人以信心,也给世界以震惊。展示区域创建发展历程,良好投资环境和创业前景的开发区成就展厅,就成为开发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强力助推器。曲江开发区展示厅,就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高境界的视角把曲江人敢为天下先、锐意进取、自主创新的精神进行进行全方位的阐释。运用现代风格的设计,使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出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气势和特色。将曲江人文精神、科技手段,空间美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展示中心雄伟壮丽、

势不可挡,把曲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璀璨夺目的项目矩阵气势如宏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成为曲江新区管委会展示实力会晤接待的首选之地。用曲江的领跑人段先念的讲话中:“接待也是生产力”一词,完全可以解读曲江开发区展示厅的重要性。

案例:曲江会展中心

六、企业文化与个性的舞台———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展厅·企业展厅

什么样的空间能充分展示出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凸显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展现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如何在这样的空间设计中,有效的提升现代企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使来宾能迅速的对企业有一个宏观且全面的了解,使客户对企业更加信赖,并提升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新时代的设计者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和《完善自我;成就伙伴》的信念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展厅设计。

对企业来说,有一个完善的舞台展示空间将会对自身的产品推广,树立品牌形象,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展厅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企业的累累硕果和各类荣誉在这里得到展示。通过展示企业的光辉历程,彰显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内涵,运用空间和色彩的艺术设计,演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在空间上打造符合企业品牌文化的特质,使之

成为有力展现形象与实力的舞台。

案例:宝鸡卷烟厂展厅

七、孕育文明与创新的沃土-----校史纪念馆

如果说:沉淀的是一种文化,积累的是一种财富,厚德载物,桃李芬芳则是校史纪念馆真正的内涵。

如果说,校史纪念馆的设计是一次心灵的深耕,那么这种深耕将会促使我们义无反顾的孜孜追求、上下求索,用苦心孤诣的践行,只为那翩若惊鸿的理想迸发。

如果说校史馆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为了这篇乐章的原汁原味,我们不断地去寻访每一片写满未来的纸张,每一个锈迹斑斓的教鞭,每一张斑驳却意气风发的照片、甚至每一支磨损不堪的笔尖…….都篆刻成这段乐章中最深刻、最真实的音符。

让每一个学生时代的掠影在这里定格回味,让这种中国文化传承的精神实质在这里物化凝练。

案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

八、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艺术的殿堂。

电影《指环王》开场有一句台词:“当故事成为传奇,当传奇成为神话”。展览行业就是这种故事的讲述者,就是这种传奇的见证者,就是这种神话的传播者。

新的时代要用更新更高的境界思维来审视这个新时代所赋予的创造机遇。为这个机遇的来临,我们击掌相庆,欢喜

跳跃…..虽然“情深不寿”但我们为对这片土地偏执的热爱而深深自豪,我们无怨,虽然“荷求易老”但我们为这个传奇的崛起而执着依然,我们无悔。

我们希望能为西安的复兴不朽抒写一段段传诵恒久的神话而骄傲,让我们一起来实现梦想,如此,足矣!

智慧展览馆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展览馆大数据云平台 建设和运营 解 决 方 案 1

目录 第1章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44) 1.1、智慧展览馆定义 (44) 1.1.1、集约化 (44) 1.1.2、物联网接入 (44) 1.1.3、GIS地图集成 (45) 1.1.4、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45) 1.2、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46) 1.2.1、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 (46) 1.2.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46) 1.2.3、优化营商环境 (46) 1.2.4、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46) 1.2.5、积累与创新驱动 (46) 1.3、技术背景 (47) 1.3.1、云计算 (47) 1.3.2、4G网络 (47) 1.3.3、多媒体通信 (47) 1.3.4、图像智能分析 (48) 1.3.5、物联网 (48) 1.3.6、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48) 第2章需求分析 (49) 2.1、管理现状及分析 (49) 2

2.1.1、用户身份平台不统一 (49) 2.1.2、系统孤立、不能联动 (49) 2.1.3、安防平台不完善 (50) 2.1.4、没有有效的分析机制 (50) 2.1.5、综合管理无法可视化 (50) 2.2、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分析 (50) 2.2.1、系统信息共享不足 (51) 2.2.2、业务应用效果不佳 (51) 2.2.3、数据处理不够先进 (51) 2.2.4、服务实战效能不够 (52) 2.3、现阶段业务需求 (52) 2.3.1、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 (52) 2.3.2、进一步提升应用效能 (53) 2.3.3、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53) 2.4、解决之道 (53) 2.4.1、物联网接入 (53) 2.4.2、事件联动 (54) 2.4.3、应急指挥 (54) 2.4.4、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54)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56) 3.1、设计依据 (56) 3.2、设计原则 (59) 3.2.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59) 3

智慧博物馆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博物馆大数据云平台 建设和运营 解 决 方 案 1

目录 第1章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44) 1.1、智慧博物馆定义 (44) 1.1.1、集约化 (44) 1.1.2、物联网接入 (44) 1.1.3、GIS地图集成 (45) 1.1.4、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45) 1.2、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46) 1.2.1、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 (46) 1.2.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46) 1.2.3、优化营商环境 (46) 1.2.4、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46) 1.2.5、积累与创新驱动 (46) 1.3、技术背景 (47) 1.3.1、云计算 (47) 1.3.2、4G网络 (47) 1.3.3、多媒体通信 (47) 1.3.4、图像智能分析 (48) 1.3.5、物联网 (48) 1.3.6、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48) 第2章需求分析 (49) 2.1、管理现状及分析 (49) 2

2.1.1、用户身份平台不统一 (49) 2.1.2、系统孤立、不能联动 (49) 2.1.3、安防平台不完善 (50) 2.1.4、没有有效的分析机制 (50) 2.1.5、综合管理无法可视化 (50) 2.2、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分析 (50) 2.2.1、系统信息共享不足 (51) 2.2.2、业务应用效果不佳 (51) 2.2.3、数据处理不够先进 (51) 2.2.4、服务实战效能不够 (52) 2.3、现阶段业务需求 (52) 2.3.1、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 (52) 2.3.2、进一步提升应用效能 (53) 2.3.3、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53) 2.4、解决之道 (53) 2.4.1、物联网接入 (53) 2.4.2、事件联动 (54) 2.4.3、应急指挥 (54) 2.4.4、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54)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56) 3.1、设计依据 (56) 3.2、设计原则 (59) 3.2.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59) 3

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研究

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28T14:05:32.1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郑煦[导读]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各行各业不断转型。传统博物馆在信息建设中运用相关技术转型为智慧博物馆,实现弯道超车。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摘要: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各行各业不断转型。传统博物馆在信息建设中运用相关技术转型为智慧博物馆,实现弯道超车。本文主要从我国我馆信息化建设历史及现状入手,讨论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针 对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关解决措施,加快智慧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信息化 1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历史及现状 1.1信息化阶段 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初期一般都基于博物馆网站建设或者藏品信息数字化的藏品管理系统开始起步。从开始的网站管理、图片管理、文物信息管理逐步转变为数字博物馆。 1.2数字化阶段 数字博物馆建设时期,一般是将博物馆内的珍贵藏品等资源数字化,建立数据库,通过网络让观众看到更多的藏品。大部分博物馆实现了藏品数字化等工作,实现了数字化资源到观众的双向信息交互,但是从物到数字化资源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1.3智慧化阶段 智慧博物馆建设时期是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GIS、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于一体,实现应用子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清洗、分析、建模、集成等大数据功能。通过业务管控实现智能联动、图形可视、实时调控、高效运营等,实现行政管理、运维保障的智慧化管理。智慧博物馆,使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成为可能,同时进一步实现对“物”的智能化管控。智慧博物馆实现后,“数字”不再是核心,而演化成为一种必备工具,“人”重新回归为博物馆的核心。 2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在谋求变化,试图构建新的产业格局,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博物馆信息化起步较晚,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近几年发展较快,在新技术的驱动下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数字博物馆到智慧博物馆的转变。 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有如下概述内容:“智慧博物馆建设工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智慧博物馆技术支撑体系、知识组织和‘五觉’虚拟体验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云数据中心、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和业务管理支撑平台,形成智慧博物馆标准、安全和技术支撑体系。” 通过构建智慧博物馆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缩短应用上线周期,支撑业务创新,提升博物馆信息化水平,解决传统博物馆中信息化烟囱式建设,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业务系统上线速度缓慢的问题。打通各系统之间的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 3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往往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基础上的升级改造。其中涉及到异构化管理、设备立旧等问题。同时,增加涵盖了物联网等新技术,跨部门协同管理都是问题,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也面临巨大挑战。 3.1业务场景多样化 智慧博物馆建设涉及展览展示、藏品保管、公众服务、安全保卫、后勤管理、楼宇管理、设备管理、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宣传传播等多种业务场景,各业务场景的流程不同且互相之间还有着复杂的联系。因此,在进行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时要将业务流程梳理清楚,业务逻辑理顺。 3.2数据丰富多样 智慧博物馆信息建设过程中收集的数据种类繁多,既有藏品数据、网站数据、人事数据、财务数据等结构化数据,也有二维影像、三维影像、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以及邮件、报表、资源库等半结构化数据。在进行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规范和数据标准问题。 3.3存量复杂 在从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型的过程中,基础计算环境往往非常复杂。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逐年伴随着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形成了数字博物馆现有的信息系统。其中的服务器和存储经常涵盖多个厂商的产品,其种类也非常多。软件平台也经常不是由一家厂商进行开发,导致平台的多样性及业务种类的繁杂。 4加快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4.1加强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 我国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目前缺乏广泛认可的建设标准,尚未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在智慧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经过深入调查与详细研究、规划后才能够推进,所以要加强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才能够有效促进智慧博物馆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安防协同化的运营服务体系。 4.2加大博物馆内部各部门沟通协调 智慧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决不只是信息化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博物馆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最终的智慧博物馆信息化也是支持跨部门的信息整合、综合展现、业务协同,需要与博物馆各部门之间进行对接,同时需要博物馆领导层的全力支持以及跨部门的协调推进。 4.3形成完善的数据规范体系

智慧农产品展示中心解决方案

智慧农产品展示中心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概述 (1) 1.1、当前状况 (1) 1.2、未来趋势 (1) 1.3、方案创新优势 (2) 1.3.1、针对农产品展示中心管委会 (4) 1.3.2、针对农产品展示中心经营商户 (5) 1.3.3、针对消费者 (6) 2.整体设计方案 (7) 2.1、整体实现目标 (7) 2.2、整体方案组成 (9) 2.3、架构拓扑图 (10) 2.4、相关操作流程 (11) 3.各子系统介绍 (12) 3.1、消费管理系统 (12) 3.1.1、系统的特点 (12) 3.1.2、系统设置功能 (12) 3.1.3、客户管理功能 (13) 3.1.4、商户业主管理 (14) 3.1.5、报表管理 (15) 3.1.6、优惠管理 (16) 3.2、触控查询系统 (17) 3.2.1、功能简介 (17) 3.2.2、系统部署 (17) 3.2.3、系统架构和原理 (18) 3.2.4、系统功能特点列表 (19) 3.3、智慧农产品展示中心综合管理系统 (19) 3.3.1、系统简介 (19) 3.3.2、系统功能 (20) 3.4、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25) 3.4.1、功能简介 (25) 3.4.2、系统设计 (25) 3.5、LED公共电子显示系统 (26) 3.5.1、功能简介 (26) 3.5.2、系统设计 (26) 3.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7) 3.6.1、系统简介 (27) 3.6.2、系统设计 (27) 3.6.3、实现功能描述 (28) 3.7、智能化停车场系统 (29) 3.7.1、系统简介 (29) 3.7.2、系统架构图 (29) 3.7.3、系统实现功能 (30)

智慧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 项目概况 (11) 2 项目建设理解 (11) 2.1 视频监控系统部分 (11) 2.2 安防管理平台部分 (11) 2.3 网络部分 (12) 3 本次方案设备的完整度和需求满足度 (12) 4 设计原则和依据 (14) 5 此次技术方案的特色 (19) 5.1 平台架构和总集成方案特色描述 (19) 5.1.1 业界最先进、最全面的安防功能软件平台 (19) 5.1.2 完整的网络架构安全功能 (20) 5.1.3 NGN 架构级稳定性 (21) 5.1.4 施工布线的优势(250mPOE、光电级联) (21) 5.1.5 扩展支持3D 管理平台 (22) 5.1.6 安防平台的全面性响应 (22) 6 整体系统架构 (23) 6.1 网络架构说明 (25) 6.1.1 存储计算原则和网络带宽计算 (25) 6.2 智能分析功能的架构说明 (26) 7 前端设计和场景应用 (27) 7.1 XXX 高清IPC 应用场景 (27) XXX 大厅场景和探索与发现和儿童乐园区域 ............................................................................... 7.2 科技馆场景特性分析和产品选型考量 (28) 7.3 全景摄像机在XXX 的部署和特性 (31) 7.4 人脸识别摄像机的部署和特性 (32) 7.5 球机摄像机的特性 (34) 7.6 PIR 被动红外摄像机的特性 (34) PIR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示意 ....................................................................................... 7.7 走廊模式摄像机的应用 (35) 7.8 宽动态摄像机的特性和应用 (35) 7.9 星光级低照度摄像机的特性和应用 (36) 7.10 此次方案采用的IPC 的其他特性 (36) 8 监控中心设计 (37) 8.1 中央监控中心 (37) A8006 显示控制中心与大屏连接示意图 (38) 8.1.1 A8 解码拼控中心的硬件特性 (38)

智慧博物馆,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

博物馆智慧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1 目录第一章:背景与需求 ................................................................................................... .................... 3 1.1项目背景 ................................................................................................... ......................... 3 1.2需求分析 ................................................................................................... ......................... 4 第二章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 应用子系统 ....................................................................... 5 2.1 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 .. (5) 2.2 环境监测应用子系统 ................................................................................................... .... 7 2.2. 1 简介 ................................................................................................... .................. 7 2.2.2 监测智能区域定位、报警,智能处理方法示例 ............................................... 8 2.3: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

智慧展览馆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 第1页共884页

目录 第一章系统综述 (11) 1.项目背景 (11) 2.建设目标 (12) 3.项目内容 (13) 4.设计理念 (15) 5.设计原则 (16) 5.1先进性 (17) 5.2安全可靠性 (19) 5.3开放性 (19) 5.4针对性及适用性 (20) 6.设计依据 (22) 7.总体设计思路 (24) 7.1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27) 7.2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 (39) 7.3一卡通系统 (40) 7.4巡更管理系统 (42) 7.5停车场出入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 (43) 第2页共884页

7.6楼宇自控系统 (46) 7.7远程抄表 (47) 7.8综合布线系统 (47) 7.9智能化网络系统 (48) 7.10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49) 7.11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49) 7.12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52) 7.13电梯五方通话 (52) 7.14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53) 7.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 (54) 7.16机房建设及UPS系统 (56) 第二章安防自动化系统设计(SA) (58) 8.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60) 8.1系统概述 (60) 8.2设计思路及架构示意 (60) 8.3前端点位设置及选型 (63) 8.4核心控制 (74) 第3页 共884页

8.5传输、交换管理及供电 (77) 8.6显示部分 (80) 8.7存储部分 (84) 8.8安防管理平台 (85) 8.9系统特点 (94) 8.10主要设备参数 (96) 9.防盗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 (154) 9.1系统概述 (154) 9.2设计思路及架构 (155) 9.3前端点位设置及选型 (156) 9.4核心控制和管理 (159) 9.5系统功能和特点 (160) 9.6主要设备参数 (162) 10.一卡通系统 (173) 10.1系统概述 (173) 10.2设计思路及架构示意 (173) 10.3前端点位设置及选型 (176) 第4页 共884页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集成项目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集成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集成项目 建设方案

目录 1. 总体技术要求 (4) 1.1标准化、规范化 (4) 1.2采用成熟技术和产品 (7) 1.3技术路线 (7) 1.4应用技术培训 (7) 1.5售后服务要求 (8) 1.5.1 分系统说明 (8) 2. 本项目总集成服务的要求 (18) 2.1系统总集成服务 (18) 2.1.1 总集成商职责 (29) 2.1.2 总集成商在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划分 (30) 2.2中央控制系统和指挥中心 (34) 2.2.1 信息指挥中心的概念 (36) 2.2.2 信息指挥中心体系架构 (42) 2.2.3 信息指挥中心功能 (43) 2.3网络系统 (51) 2.3.1 网络系统概述 (51) 2.3.2 网络设计原则 (52) 2.3.3 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54) 2.3.4 网络系统规划 (55) 2.3.5 网络参考架构 (57) 2.3.6 网络结构规划 (58) 2.3.7 网络信息安全方案 (62) 2.3.8 视频会议系统 (71) 2.4无线网络 (78) 2.4.1 无线覆盖 (78) 2.4.2 技术要求 (78) 2.4.3 安全要求 (81) 2.5综合网络管理 (82) 2.5.1 需求清单 (82) 2.5.2 网络管理系统 (83) 2.5.3 网络流量分析系统 (87) 2.5.4 应用监控系统 (91) 2.5.5 集中事件日志管理系统 (109) 2.5.6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系统 (115)

2.5.7 存储设备管理系统 (118) 2.5.8 防火墙日志分析系统 (120) 2.5.9 无线设备管理系统 (125) 2.6数据中心机房区设计 (130) 2.6.1 机房规划概述 (130) 2.6.2 机房基础设计 (131) 2.6.3 机房区设计 (136) 2.7互动调度子系统 (137) 2.7.1 衔接异构系统 (141) 2.7.2 整合教育资源 (142) 2.7.3 突破技术障碍 (143) 2.7.4 开放的服务构架 (144) 2.8三维场景信息展示和视景仿真平台 (145) 2.9热线服务系统 (147) 2.9.1 基本要求 (147) 2.9.2 功能需求 (148) 2.9.3 性能需求 (153) 2.10观众服务系统 (154) 2.10.1 建设观众服务系统的目的 (154) 2.10.2 观众服务类型 (154) 2.10.3 观众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156) 2.10.4 观众服务系统的需求 (157) 2.10.5 观众服务系统 (160) 2.10.6 手机服务平台 (167) 2.10.7 其他要求 (176) 2.11实物展项管理 (179) 2.12互联网服务系统 (181) 2.12.1 系统概述 (181) 2.12.2 总体要求 (182) 2.12.3 网站栏目、内容设计 (184) 2.12.4 功能需求 (186) 2.12.5 二次开发 (189) 2.13主要硬件设备选型的基本要求 (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