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我医院运用健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

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手卫生依从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0

个病房共119 位医护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培训,

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以及现场监督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晓率从

34%提高到87% ,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有了显著的提高

(PV0.01),凝胶的使用量较之前增加了35750 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手卫生依从率由44%提高到了8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1 ) 。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凝胶的使用量以及手卫生的依从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手卫生;知晓率;依从率医院感染

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是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0 个病房共119 位医护人员,

纳入项目进行为期6 个月的调查和干预。

1.2方法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填写调查问

卷。对医务人员进行依从性的观察以及凝胶使用量的调查。

1.3干预方案在6 个月的干预期内对调查对象进行行

为干预。干预前后由干预对象填写调查问卷,通过每个病房

20 min/d 的监测反映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干预前后的人群知识知晓率和行为的

依从率采用SPSS 13.0进行X 2检验。凝胶使用量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本研究对我院119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6 个月的

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知识问卷的方法对手卫生知识共计10 个知识点进行评分,干预前有9 个知识点的正确率60%,且

有3个问题的正确率>70%,3个问题的正确率>80%,4个问

题的正确率均>90%。干预前后的1 0个知识点均由很大程度

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1 ),见表1。

2.2凝胶使用量的变化干预前的使用量为50050 mL ,干预后的使用量为85800 mL, t值为0.83, 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依从率的变化我们对全院10 个病区进行了依从率

的监测,干预前的依从率全部80%。研究中我们发现10 个病房的依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0.01),见表3。

3讨论

医务人员的手有大量细菌,提高手卫生的水平,可以显

著地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 。在国际上,手卫生已经成为各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手卫生知识系统同时可以单独完成对患者的有效教育。

此次研究分别采用了知识灌输、行为训练以及双向交流

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我们采用知 识灌输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干预,健康教育前后医 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从干预前各项问题平 均正确率 34%,提高到了 87%。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对知识的掌握度,

所以我们对面洗手消毒凝胶的使用量以及手卫生的依从性 进行了检测,研究中发现免洗手消毒凝胶的使用量从干预前 的 50050 mL 提高到,干预后的 85800 mL 。我们对干预的病 房进行了 20 min/d 的监测,发现手卫生的依从性自 44%提高

到了 88.3% 。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健康教育,医务人员能够

很好的掌握手卫生知识,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虽然大部分 医护人员都在进行治疗时,都有进行手卫生的意识,但是手 卫生并没有完全做到规范化,而且并不能坚持每次操作都进

行手卫生。故将我院下一步手卫生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持续改 进手卫生操作的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率从而进

步减少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Widmer AF . Replace hand washing with use of a

waterless alcohol hand rub[J] . Clin Infect Dis,2000,31(1):136-143 .

[2] Boyce JM,Pittet D .Guideline for hand

hygiene in f It

health-care settings[J].Recommendations of the Healt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 and the

HICPAC /SHEA /APIC /IDSA Hand Hygiene Task Force . Society for Health 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s inInfection control /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J] . MMWR Recomm Rep,2002,51(RR-16):1-45 .

[3] 王荣之,龚明勋 ,放淑清,等.医务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10(1):46 . [4] 牟玉英 ,王新,李君.不同病区医护手监测调查与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13(5):440-441 . 编辑 / 张燕 测及消毒方法 [J] .中

[J].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模板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因此,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又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我们对您的参与合作表示十分的感谢! 调查日期:年月日 一、一般情况 1. 姓名: 2.性别:①男②女 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4. 工龄:年 5. 文化程度:①中专或高中②大专③本科④本科以上 6. 岗位分类:①医生②护士④其他 7. 职称:①初级②中级③高级④其他 二、手卫生指征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下列情况时,是否需要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剂在流动水下洗手(简称“洗手,’)或采用免洗手消毒的方法,即用酒精等消毒剂擦手(简称“擦手”)? 8.双手有可见的污迹或被血液,体液等污物污染时①需要②不需要 9.直接接触每一位病人的身体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0.每接触一位病人完整的皮肤之后(如测量生命体征、搬运病人、体格检查等) ①需要②不需要 11.执行医疗、护理操作需戴无菌手套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2.脱去手套后(包括一次性或非一次性手套) ①需要②不需要 13.静脉抽血或动脉采血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4.注射之前(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①需要②不需要 15.放置中心静脉、周围静脉导管或动脉插管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6.进行其他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之前(如导尿,吸痰、内窥镜、气管切开、支气管镜等) ①需要②不需要. 17.接触病人的粘膜、不完整皮肤之后①需要②不需要. 18.接触病人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伤口敷料之后 ①需要②不需要. 19.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手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之前 ①需要②不需要. 20.每接触一位病人周围的物体之后(包括医疗设备) ①需要②不需要. 21.在处理完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物污染的被服、设备、物品之后 ①需要②不需要. 22.饭前便后①需要②不需要. 三、手卫生相关知识、信念情况(可多选,选此项则在此选项处填入“√”;不选不填,下同) 23.如果手套未明显污染.在为其他病人服务时是否需要更换? ①需要②不需要 24.未接触患者明显污染部位如伤口脓液等即是手未被污染,不需要洗手?①是②否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分析

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分析报告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 临沂河东中心医院 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至真至爱 尽心尽责

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分析 医务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简单、有效的洗手能减少20%~30%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目前通过手的媒介而导致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突出的、被循证医学验证的、众所周知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性和依从性现状,探讨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临床医生、护士手卫生规范性和依从性,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感染管理科分别对下列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外四科、妇科、产科、麻醉科、消毒供应室、急诊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及神经、骨病康复科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二、调查方法:随机抽查。观察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活动时的手卫生依从性,记录查房查体、诊疗或换药、输液、晨晚间护理、重症监护及无菌操作等执行六步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的频次,操作规范性以及洗手与卫生手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三、调查对象及人数:医生100人,护士100人。 四、调查内容 (一)现场查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执行的手卫生的次数和实际执行的手卫生次数,以及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二)问卷调查: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考核,内容包括: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操作流程,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等应遵循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五、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三病区 710032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 诊疗工作时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 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用 方便抽样法,在西京医院某个病区内,以病区医护人员(包 括医生、护士、实习同学、护工)作为调查对象,每病区随调查 22 名医护人员。由受过专职培训的手卫生观察员按照统一的方法,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场观察医护人员各项操作时洗手与手消毒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本次共调查人员 22 人,手卫生依从率为82%。不同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其中医生 80%,护士 95 %,实习生 80%,护工 40%。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接受的教育及科室培训有关,由于医院感染科每年有专职人员定期下科室指导,科室不定时培训及考核,护士通过临床实践,洗手意识不断强化,故护士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其他医护人员,而医生、实习同学、护工因为不断更换,接受培训较少,手卫生意识较差。 机抽取医生 5 人,护10人、实习生 5人、护工 2 人,共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预览中看不见即可): 1.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手卫生(hand hygiene)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 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其中洗手(hand washing )是指医务人员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 rubbing )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而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则为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我医院运用健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手卫生依从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0个病房共119位医护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以及现场监督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晓率从34%提高到87%,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有了显著的提高(P<0.01),凝胶的使用量较之前增加了3575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依从率由44%提高到了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凝胶的使用量以及手卫生的依从率。 标签:健康教育;手卫生;知晓率;依从率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是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1-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0个病房共119位医护人员,纳入项目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查和干预。 1.2方法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填写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依从性的观察以及凝胶使用量的调查。 1.3 干预方案在6个月的干预期内对调查对象进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由干预对象填写调查问卷,通过每个病房20 min/d的监测反映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干预前后的人群知识知晓率和行为的依从率采用SPSS 13.0进行χ2检验。凝胶使用量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本研究对我院119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知识问卷的方法对手卫生知识共计10个知识点进行评分,干预前有9个知识点的正确率60%,且有3个问题的正确率>70%,3个问题的正确率>80%,4个问题的正确率均>90%。干预前后的10个知识点均由很大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凝胶使用量的变化干预前的使用量为50050 mL,干预后的使用量为85800 mL,t值为0.83,P值80%。研究中我们发现10个病房的依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见表3。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74 2012 年 10 月第 32 卷第 10 期Oct. 2012 V ol. 32 No. 10 ?医院管理? 〔收稿日期〕2012-04-09 〔作者简介〕程凤文(1967-),女,河北保定人,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的调查分析 程凤文,刘丽萍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关键词〕干预;手卫生;执行力;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2.10.033.074.03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execution CHENG Feng-wen,LIU Li-Ping (Baoding ? rst central Hospital,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key words 〕Ntervention; Hand hygiene; Execution; Hospital infection 近年来,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务人员的手为病原菌重要的传播媒介,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最易行的方法。所以洗手或手消毒解决医务人员手污染、预防和控制病原菌传播,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1]。 1 通过对本院手卫生的调查结果反应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 补充对下面3个表的主要结果,结果见表1~3。从表1可见标准洗手方法手卫生只是回答正确:医生组35(87.50)、护士组49(98.00)、医技人员组23(76.67);洗手后卫生学标准正常值回答正确:医生组32(80.00)、护士组49(98.00)、医技人员组20(66.67)。从表2可见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执行率:医生组50%,护士组83.33%;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执行率:医生组80.00%,护士组96.67%。从表3可见医院手卫生监测合格率2008年为90.60%,2009年为93.38%,2010年为94.89%。 2 影响手卫生执行力的原因 2.1 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强 医务人员在进行同类型的无菌技术或浸入性操作时(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对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医疗安全措施的认识还有些薄弱,没有意识到洗手对自己和患者都有保护作用。2.2 手卫生重视程度不够 从调查表中显示医务人员重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忽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洗手或手消 毒,还有在接触两个患者之间需要做手消毒这一环节也往往被忽略,在个人习惯上和重视程度上护士均高于医生。2.3 洗手或手消毒方法、时间不到位 临床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手卫生,但因工作忙碌却忽略了六步洗手法的洗手方法及程序,洗手液或手消毒液用量少、指缝指尖清洗不到位、揉搓时间短,因此手卫生的合格率虽然逐年升高,但还是没有达到百分之百。2.4 监控力度不够 医院感染控制人员比较少,对手卫生知识教育和宣传不够,检查监督力度小,科室均有管理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科室和个别人还是不够重视手卫生,没有与科室的 表1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比较 组别n 标准洗手方法、手卫生知识洗手后卫生学标准正常值回答正确回答正确护士5049(98.00)49(98.00)医技人员3023(76.67)20(66.67)合计 120 107(89.17) 101(84.17) 表2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执行率[人,(%)] 组别n 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人数执行率人数执行率医生组201050.001680.00护士组302583.332996.67合计 50 35 70.00 45 90.00 表3 医院3年手卫生监测的合格率(人,%) 年度检测人数合格人数合格率200811710690.60200915114193.38201017616794.89合计 444 414 93.24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汇编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6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30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4人。 手卫生依从性:14人次÷30人次×100%=46%。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6人。 洗手正确率:6人÷10人×100%=60%。 二、原因分析: 1、手卫生意识不强 2、洗手设施不完善 3、工作繁忙,未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 2、在所有洗手水龙头处张贴彩色标准洗手流程图 3、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洗手执行情况 4、各科室设置院感员,发放表格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院感科

二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0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26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1人。 手卫生依从性:11人次÷26人次×100%=42%。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7人。 洗手正确率:7人÷10人×100%=70%。 二、原因分析: 1、二季度手卫生依从性较一季度低,主要原因医院装修,水道改建,部分科室停水; 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 3、手卫生知识差,依从性低。 三、持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2、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 3、建立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

院感科 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1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28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8人。 手卫生依从性:13人次÷28人次×100%=46%。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7人。 洗手正确率:7人÷10人×100%=70%。 二、原因分析: 1、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个别科室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医院的预期目标; 2、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医院装修手卫生用品配备不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 一、手卫生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整个流程2分钟,揉搓双手总时间至少15秒。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二、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原则(使用手消毒剂流程与洗手流程相同)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在下列情况下,应根据以上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4、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三、洗手的指征(或问什么情况下要洗手(3前4后)) 三前:接触患者前;清洁及无菌操作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四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血液、体液污染后、摘手套后。 四、医院评审手卫生相关指标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C】(4.20.4.1)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洗手方法正确率≥95%。【A】(4.20.4.1)手术室、新生儿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C】(3.4.2.1)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水平(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调查情况分析 刘进红(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565200)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方法:对2013年5-12月ICU29名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调查,由ICU、院感科每月随机调查手卫生时机数各20次。结果: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结论:针对依从率及正确率较低的工作人员,需进行加强培训学习,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关键词】:ICU、手卫生时机数、依从率、正确率、实时干预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及省院感基地等相关要求,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规范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现将ICU29名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工)手卫生执行情况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5-12月对ICU45名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生6名,护士19人,护工/保洁工3名。

1.2调查方法经培训后,由ICU护士长、院感科专职人员,每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对不同工种及不同手卫生时机现场观察各20次,并将观察手卫生时机数和实际操作次数及正确次数记录在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上,再进行统计率。 二、结果 2.1ICU医务人员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86.6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9.03%,正确率为92.52%;护工/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2.94%,正确率为55.56%;见表-1. 表-1ICU不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工种手卫生 时机数 实际操 作次数 依从率 (%) 正确次 数 正确率 (%) 医生100 75 75.00 62 82.67 护士186 147 79.03 136 92.52 护工/保 洁员 34 18 52.94 10 55.56 合计320 240 75.00 208 86.67 2.2 ICU按WHO手卫生5个时机数时机数观察:清洁/无菌前手卫生时机数31次,依从率为54.84%,正确率为 76.47%;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暴露后时机数6次,依从率为100%,正确率为100%;接触患者后时机数135次,依从率为93.33%,正确率为94.44%;接触患者前时机数120次,

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

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B 、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2、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 A、 10%以下 B、 10-15% C、 15-20% D、 20-30% 3、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 A、严格手卫生 B、隔离MRSA携带者 C 、戴手套 D、穿鞋套 4、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关于手卫生效果的监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月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B、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C、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医护人员洗手揉搓双手的时间至少() A、不少于5~10秒钟 B、不少于10~15秒钟 C、不少于15秒钟 D、不少于20~25秒钟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10月10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7、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世界手卫生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5月5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8、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式洗手() A、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 、流动水洗手 C、外科手消毒 9、最佳干燥双手方法是() A、烘干机 B、毛巾 C、布巾 D、干手纸巾 10、外科手消毒必须在何种洗手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消毒() A、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流动水洗手 C、先流动水洗手后再用 D、外科洗手 11、有关手卫生,说法错误的是()。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整理).doc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编号 您好!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因此,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又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我们对您的参与合作表示十分的感谢! 科室:调查日期:年月日 一、一般情况 1. 姓名:2.性别:①男②女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4. 工龄:年 5. 文化程度:①中专或高中②大专③本科④本科以上 6. 岗位分类:①医生②护士③医技人员④其他 7. 工作科室:①外科系统②内科系统③ICU ④急诊科⑤门诊⑥其他 8. 职称:①初级②中级③高级④其他 二、手卫生指征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下列情况时,是否需要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剂在流动水下洗手(简称“洗手,’)或采用免洗手消毒的方法,即用酒精等消毒剂擦手(简称“擦手”)? 9.双手有可见的污迹或被血液,体液等污物污染时①需要②不需要 10.直接接触每一位病人的身体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1.每接触一位病人完整的皮肤之后(如测量生命体征、搬运病人、体格检查等) ①需要②不需要 12.执行医疗、护理操作需戴无菌手套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3.脱去手套后(包括一次性或非一次性手套) ①需要②不需要 14.静脉抽血或动脉采血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5.注射之前(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①需要②不需要 16.放置中心静脉、周围静脉导管或动脉插管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 17.进行其他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之前(如导尿,吸痰、内窥镜、气管切开、支气管镜等) ①需要②不需要. 18.接触病人的粘膜、不完整皮肤之后①需要②不需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2020

2020年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 医务人员手卫生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正在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我们知道因手污染导致的交叉感染占医院感染的很大一部分,为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和院内感染现状,2020年度,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2次手卫生专题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为90%。经县疾控中心到我院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进行采样,均合格。近年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随年份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同期,我院院内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和院内感染的现状,作为医院,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的手部消毒检查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占全院患者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大多数医务人员洗手意识较强,其中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略好于医生, 与文献报道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专业的紧密联系。不同类别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合格率不同,说明不同科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有一定的差异,但院内感染已逐步得到控制,手卫生的重要性已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 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①领导重视和管理完善。我院在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医院门诊部、护理部、临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手术室、后勤等科室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②抓好教育培训,普及手卫生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提高预防医院感

染的意识。我院对新入职人员在上岗前对其医院感染理论知识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由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其实施示范及带教培训,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其指导。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与院内感染管理科定期与不定期对在职人员进行手卫生宣传教育和检查教育。不断提高手卫生质量,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③加强手卫生管理。医源性感染关系到医务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的健康,如何控制医院感染为首要问题。因此注意手部卫生,加强洗手、手卫生消毒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的方法。④加强监测管理。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监测,并对其统计和分析,结果下发给科室,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不合格的手卫生消毒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的双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切断传播途径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在各种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双手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或杜绝通过手传播疾病的发生,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XXXX医院 2020-12-01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2012年9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反馈 依从性低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一、手卫生性从性调查情况 1、调查人员组成:由控感科新成员、其他部门借调的年资较低的员工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院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对原调查表格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手消毒剂配置调查项目;②对调查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时机、正确方法等知识培训; ③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保洁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 ④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 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此次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类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保洁员、护理员手卫生时机791次,执行手卫生407次,手卫生依从率51.5%。各科室工作 区,手卫生依从率低于30%的科室有消化内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内科、

泌尿外科、肛肠科。心内一病区医师手卫生依从率为0,心内一病区、肛肠性见图表2。 图表2从率为46.1% 2、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调查中发现,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五个手卫生重要时刻手卫生实施情况有较大差别,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最差(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28.1%、45.7%、33.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率次之(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31.2%、40.2%、40.6%),而接触患者后(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76%、84.8%、75%)、体液暴露后(护士、护理员分别为100%、88.2%)手卫生执行率较好,无菌操作前医生手卫生执行率好于护士(医生、护士分别为55%、43.7%)。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执行率见图表3。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方法:成立手 卫生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要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改善。结果:通过QCC活动,医务人 员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不仅保护了医务人员、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大大的降 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效果分析品管圈 品管圈简称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简单 有效可行的方案。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而医 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降低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我科于2016年3 月至9月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我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进行了质量改善,效果明显,现 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科医务人员共计67人,其中医生22人,护士45人。工作年限1-3年13人,3-5年 16人,5-10年25人,>10年的13人. 1.2方法 1.2.1成立QCC小组 QCC小组成员共11人(其中医生2人,护士9人)确定圈名为守卫圈,护士长、科主任 为辅导员,高年资护士任圈长,确定守卫圈的主题为“手卫生的执行情况”。选题原因是“手卫”与“守卫”同音,表达了我们希望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来带给患者更加安心、放 心的诊疗和护理,同时筑起一道看守“护卫”的屏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尽心尽力的守卫 患者。并自创品管圈口号为“勤洗手,病菌走”。 1.2.2手卫生现状调查并原因分析 了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由全体圈员分别从医生、护士 中分类统计其执行率、未执行率、依从性,得出平均值为39.9%。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 行为的因素,经过圈员的头脑风暴结果,得出鱼骨图。 1.2.3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得出计划实施前手卫生执行率为 39.9%。 1.2.4对策拟定实施: 1、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传、监督; ①加强加大手卫生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全员培训; ②加强院感控制力度,定期进行细菌培养; ③加强对家属、探陪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2、醒目的提示标识; ①制作并及时的更换手卫生相关知识宣传栏,设置洗手警示标志; ②将洗手标识贴于最醒目位置,如患者床尾,洗手池位置,病房门口。 3、运用具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准备充分; ①定期安排固定人员清理一次性物品并统计数量; ②配备数量充足的快速手消,让工作人员随时随处可以洗手; ③选用具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和护手霜。 4、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质量考核,设立奖惩制度; ①由科室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督查; ②每月对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监测的抽查;

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及正确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及正确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提高老年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为主题,对老年科全体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寻找手卫生依从性差的真因,确定强化手卫生意识、加强手卫生培训、合理规范病区内洗手液装置、调整医护工作流程、采用奖罚机制等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评价、追踪。结果品管圈活动使老年一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46%提高到78%,正确率从65%提到的100%,后期效果追踪均显示手卫生的执行率、正确率均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及正确率,值得推广。 标签:品管圈;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正确率;医护人员 《WHO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指出,医院感染将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医院内工作人员的手是接触患者或带分离菌株物品最频繁的部位,被污染的手是导致医院感染重要媒介[2]。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正确率成为手卫生的关键,而我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欠佳一直是我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管圈”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3]。我科室医务人员于2013年9月~2014年4月份开展“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通过真因分析并拟定对策实施,并在活动结束后2年内进行持续效果跟踪,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明显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3年9月23日~27日将老年医学一科全体医护人员手卫生正确率、执行率自查得到数据作为常规组(未开展品管圈前),2014年4月7日~12日老年医学一科全体医护人员手卫生正确率、执行率自查得到数据作为对照组(开展品管圈后)。其中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7名,护理人员11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QCC小组在医院质控办的组织下,与院感科联合在本院老年医学一科成立QCC小组。通过自愿参与原则,由不同年龄、职称的医护人员报名参与,其中圈员10人,圈长1人,辅导员1人。 1.2.2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临床工作中困扰医护人员工作的问题,通过罗列主题后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QCC主题,为”提高医护人员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探析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探析 发表时间:2013-08-21T08:59:36.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盛文琴 [导读] 在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方面,手卫生是存在很高成本效益的,然而自身具有的依从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手卫生效果构成了威胁。盛文琴(江苏省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江苏南京 210018) 【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按照编号法随机抽取我院的一些病房和诊室,规则为选择编号是偶数的病房和奇数的2个诊室,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根据统一的方式和表格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然后收集其调查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31%,同时科室、岗位和工作区域的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病房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门诊而言要高(P<0.05),但不同区域间的护士的差异是不明显的(P>0.05);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之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41%,比实施手术之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还要高(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改善手段。【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65-02 药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因为人人都免不了生病,所以合理和有效用药就在百姓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崇高的地位,意义非同小可。合理和有效用药无疑是药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在卫生服务界中也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是除了合理安全用药之外,做好手卫生清洁工作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步骤,特别表现在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所以国内外学者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手卫生的问题产生了高度关注,我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也正在制定中[1]。本文通过编号法随机选取了我院几个病房和诊室,旨在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影响因素,希望为之后的手卫生临床工作提供些许建议,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是我院病房和门诊的部分医务人员,涉及专业医师、护士、护工以及保洁人员,具体为:专业医师有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等,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是我们此次调查的必选对象;护士需要为主班护士和实习护士;采用编号法随机抽取号码为奇数的2个护工;病房内的保洁人员时必选调查对象。 1.2 方法采用编号法随机抽取其中编号是奇数的病房、诊室编号为偶数的诊室2个,重症监护病房涉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以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2012年3月—9月这几个月中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去往调查病房和诊室进行调查,前提是医务人员都不知情,然后根据之前已经设计和准备好的调查表和检测方法,在统一要求下观察医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操作前、后应该洗手的次数,医务人员实际洗手的次数。手卫生指征参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 1.3 手卫生的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实际洗手次数和应该洗手次数之间的比例,洗手一般包含流动水根据六个步骤洗手,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总情况:此次调查中有13个病房和4个重症监护室的135个医务人员接受了调查,记录结果显示应该洗手次数为423次,实际洗手次数为133次,手卫生依从性为31.4%。 2.2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观察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手卫生依从性最高的是重症监护室,为65%,第二者为外科,最低的则是妇产科。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显示,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是最高的,以主治医师为最,为52%,第二者为护士和护工,分别为22%、23%,最低的为保洁员,为14.2%(P<0.05)。 2.4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比操作前高,不同科室间也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在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方面,手卫生是存在很高成本效益的,然而自身具有的依从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手卫生效果构成了威胁。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我院的手卫生依从性仅为31.4%,处于偏下水平,亟待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可能和科室工作的压力有关,一般情况下工作量越大、操作步骤越多的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是比较低的。这就要求我们立即采用合适的手卫生干预措施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韩黎,张高魁,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6(10):1135—1137. [2]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6(2):140—142.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根据胡必杰教授主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中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我科更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第一季度采用新的《观察表》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即依从性及正确率进行调查,调查形式仍为暗访,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第一季度调查16个临床科室,包括959次应进行手卫生的时刻,实际实施手卫生490次,应进行而未进行手卫生469次,全院执行率为51.5%,正确率76.5%,医生执行率为45.1%,正确率57.9%,护士执行率为57.1%,正确率91.2%,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最高的科室是ICU(88.3%),最差的是急诊及输液大厅(30%)。详情见表。 二、我院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及依从性低原因分析: 1、手卫生意识方面:很多资历浅的医护人员未正确掌握手卫生的时机,常常忽略了手卫生5个时刻中某一时刻,尤以接触患者前最多。很多科室负责人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科室整体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始终难以提高。很多年资老的医务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改善这一部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须长期、不断坚持。 2、手卫生设施:由于近年来院内多对手卫生的大力支持,所有临床科室均配备有方便使用的肘式水龙头及干手纸盒,过去手卫生设施不齐的状况已大有改观,手消液未配备或干手纸盒内未配备干手纸现象已慢慢消除,但有少量科室仍以经费投入不足,对手消液及干手纸领取存在不及时、不充足现象。 3、工作现状:由于本季度患者数量上升明显,工作量骤然增加,尤以儿一科、儿二科明显,很多医务人员以

手卫生持续改进效果分析报告

手卫生持续改进效果分析 ——运用PDCA管理总结 一、方案设计 1、开始时间:2013年7月 2、总结时间:2014年6月 3、实施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4、项目背景:做好手卫生是减少耐药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但我院手卫生执行较差。为了进一步强化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加强手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运用PDCA管理工具,特设定2013年7月—12月为整改落实阶段,2014年1月—6月为持续改进阶段,对手卫生持续改进成效做总结分析。 5、项目目标: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最终达到医院手卫生设施配置齐全,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手卫生依从性≥80%,,洗手方确率≥90%,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医院手卫生设施现状:①目前医院洗手池90%是手拧式,未达到要求和标准(非手触式),洗手池旁缺乏合格的干手设施,医务人员洗手后,多数在自身的白大衣上擦干;②手术室更衣处、口腔科诊疗室洗手池缺干手设施;③神经外科重症病房12个床位没有一个洗手池。 2、2013年1-6月手卫生考核情况:院感科对全院部分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洗手操作考核及手卫生依从性(采取抽查形式)调查,总体七步洗手操作比较规,但手卫生相关知识回答不全面,各科免洗手消液配备较齐,但洗

手意识还不够,尤其是连续操作时手卫生执行差,全院手卫生依从率第一季度64%、第二季度61%。 3、原因分析(鱼骨图): 科室感控小组相关培训不到位频次不够 手卫生设施不规 手卫生宣教氛围不足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2012年9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反馈 依从性低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一、手卫生性从性调查情况 1、调查人员组成:由控感科新成员、其他部门借调的年资较低的员工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院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对原调查表格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手消毒剂配置调查项目;②对调查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时机、正确方法等知识培训;③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保洁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④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 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此次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类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保洁员、护理员手卫生时机791次,执行手卫生407次,手卫生依从率51.5%。各 内二病区,手卫生依从率低于30%的科室有消化内科、眼科耳鼻喉科、肿

46.1 54.7 55.3 40 42 4446 48 50 52 54 56医生护士护理保洁员 图表2: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瘤内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心内一病区医师手卫生依从率为0,心内一病区、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保洁护理员手卫生依从率为0。 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 性见图表2。 图表2显示,临床一线的 主要工作人群医师、护士、保 洁护理员中,医师的手卫生依 从率为46.1%,仍为最低,护士、 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对较好,分别为54.7%、55.3%。 2、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调查中发现,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五个手卫生重要时刻手卫生实施情况有较大差别,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最差(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28.1%、45.7%、33.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率次之(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31.2%、40.2%、40.6%),而接触患者后(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76%、84.8%、75%)、体液暴露后(护士、护理员分别为100%、88.2%)手卫生执行率较好,无菌操作前医生手卫生执行率好于护士(医生、护士分别为55%、43.7%)。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执行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