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 GridView控件的简单应用

实验07 GridView控件的简单应用
实验07 GridView控件的简单应用

实验07 GridView控件的简单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VS2008中管理数据库的方法

(2)熟悉掌握GridView控件的应用

(3)了解页面的详细处理流程

二、实验内容

1.动态新闻的实现

2. 将表中字段绑定到GridView中的两种方法

3. GridView与Excel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动态新闻的实现,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GridView控件,一种是使用BulletedList 控件生成,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与数据库连接,从新闻表中查询数据并绑定到相应控件可以由代码实现,也可以通过数据源控件SqlDataSource控件实现。

(1)GridView控件

①通过数据源控件

添加GridView控件。

添加SqlDataSource控件,并配置数据源,智能标记的配置数据源,根据向导一步一步配置即可。配置时要把连接字符串写入Web.config文件,这样当连接字符串发生改变时只需要修改Web.config中的配置即可,不用一个一个修改数据源控件的连接。

GridView控件绑定数据源SqlDataSource控件,通过该控件智能标记的选择数据源选择。

编辑列。智能标记,单击“编辑列”命令,打开编辑列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删除不需要的列,添加一个ImageField列,并把该列转换为TemplateField (选定该列后单击上图确定按钮上方的超链接按钮即可),添加一个HyperLinkField列,并如上图设置相关属性(所有新闻都在newsshow.aspx页面中显示),修改添加时间字段属性

如下(按指定的格式显示)DataFormatString:{0:yyyy:MM:dd}

编辑模板。GridView控件智能标记,单击“编辑模板”命令,在编辑模板状态设置图片大小并设置ImageUrl属性。单击智能标记,执行“结束模板编辑”命令。

设置GridView控件的Font属性和ShowHeader属性为false。

在浏览器当中查看,效果如下图所示:

去掉上面超链接列中的下划线:

//定义样式,可以在CSS中定义,也可以定义在页面

然后在编辑列中设置HyperLinkField的ControlStyle样式,把其中的cssclass属性写上text 就行了

(2)BulletedList控件

添加BulletedList控件并绑定数据源控件,其中显示数据字段和选择数据字段设置如下图所示。

设置相关属性如下:

改变默认链接,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BulletedList1_DataBoun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r (int i = 0; i < BulletedList1.Items.Count; i++)

{

BulletedList1.Items[i].Value = "newsshow.aspx?id=" + Server.UrlEncode(BulletedList1.Items[i].Value);

}

}

运行后效果如下:

(3)news.aspx页面

该页面根据传入的新闻id号来显示不同新闻内容,如下图所示:

该页面需要根据id号查询News表,可以通过纯代码查询,也可以通过数据源控件,纯代码查询和上面查询类似,数据源控件实现方法如下:

添加两个Label控件并设置相关属性(如字体大小颜色等),添加Sql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并配置查询条件,可以配置时单击“where”按钮进行配置,也可以完成后配置该控件的SelectQuery属性进行设置,修改该控件的DataSourceMode属性为DataReader。

新闻显示页码的代码为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DataView dv = (DataView)SqlDataSource1.Select(new DataSourceSelectArguments());

//DataTable dt = dv.Table;

//Label1.Text = dt.Rows[0]["Title"].ToString();

//Label2.Text = dt.Rows[0]["Content1"].ToString();

SqlConnection conn = DataConn.CreateConn();

conn.Open();

string cmdtext = "select * from t_news where Id=@Id";

SqlParameter p=new SqlParameter("@Id", int.Parse ( Request.QueryString ["Id"].ToString ()));

SqlDataReader dr = DataConn.ExecuterRead(cmdtext, conn, p); ;

if (dr.Read())

{

Label1.Text = dr["Title"].ToString();

Label2.Text = dr["Content1"].ToString();

}

conn.Close();

}

}

2.将表中字段绑定到GridView中的两种方法

(表中图片字段的数据类型应该为VarChar(80),保存的是图片在服务器上的路径),将需要显示的图像复制到网站的某个目录之下,注意图像在网站中的路径需要与表格中的位置相符合。

方法1.右击GridView选择的“编辑列”弹出“字段”对话框如下图,在可用字段中选择ImageField然后单击“添加”,在“选定的字段”中选择刚添加的ImageField字段,然后在“ImageField”中更改HeadText标题为“照片”,并将DataImageUrlField属性与数据表字段

中的Image字段绑定,同时将AlternateText属性设置为暂缺照片。

方法2:

(1)首先将表中的在上图中BindField照片字段转换为TemplateField

(2)选择编辑模板,然后选择编辑照片字段,如下图,并在EditItemTemplate中添加一个FileUpLoad控件FileUpLoad1和一个Button控件上传图片,然后在Button控件上传图片的Click事件代码中书写如下代码:

protected void上传图片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ileUpload fu = (sender as Button).NamingContainer.FindControl("FileUpload1") as FileUpload; //找到Fileupload控件

ViewState["path"] = fu.FileName;

fu.SaveAs (Server.MapPath ("~/prod_images/"+ViewState ["path"].ToString () ));

//上传图片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

并在SqlDataSource控件的Updating事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protected void SqlDataSource1_Updating(object sender, SqlDataSourceCommandEventArgs e)

{

if(ViewState ["path"]!=null) //当图片发生改变的时候,修改当前的图片的值

https://www.360docs.net/doc/6d7678586.html,mand.Parameters["@Image"].Value = "~/prod_images/" +

ViewState["path"].ToString();

}

若已设置AlternatingItemTemplate,则GridView中的奇数数据行以ItemTemplate显示,偶数数据行以AlternatingItemTemplate显示。

数据绑定方法

需要包含在<%#......%>中。

Eval(“字段名”):用于单向(只读)绑定。

Bind(“字段名”):用于双向(可更新)绑定。

表的主键不能被编辑,GridView的属性DataKeyNames包含了表的主键信息

编写Page_Load事件,实现新闻绑定: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DataView dv = (DataView )SqlDataSource1.Select(new DataSourceSelectArguments());

DataTable dt = dv.ToTable();

Labelsubject.Text = dt.Rows [0]["主题"].ToString();

Labelcontent.Text = dt.Rows[0]["内容"].ToString();

}

第七章 窗体习题答案

第七章窗体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D 6、A 7、C 8、A 9、D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B 17、D 18、C 19、D 20、C 21、B 22、B 23、C 24、B 25、C 26、C 27、C 28、C 29、D 30、D 31、D 32、A 33、B 34、A 二、填空题 1、结构化查询、非过程性 2、接口 3、命令 4、表、查询、SQL语句 5、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节 6、单击 7、数据表窗体 8、绑定型、非绑定型、计算型 9、一对多 10、“允许编辑”和“允许添加”都设置为“否” 11、控件 12、显示 13、命令 14、属性 15、控制句柄 16、字段、表达式 17、选项组 18、主窗体、子窗体 19、格式 20、复选框、选项按钮 21、控件来源 22、组合框、列表框 23、6 24、记录数据 25、多条记录 26、子窗体 27、顶部 28、一对多 29、表达式 30、已有的窗体 31、字段内容 32、一对多 33、多个表 34、标题 35、文本框、组合框、命令按钮 36、一条。 37、数据表视图、窗体视图 38、“允许删除”设置为“否” 39、数据表 三、简答题 1、窗体有什么作用? 答案:窗体有以下作用: ①通过窗体可以显示和编辑数据库中的数据。 通过窗体可以更方便、更友好地显示和编辑数据库中的数据。 ②通过窗体可以显示提示信息。 通过窗体可以显示一些解释或警告信心,以便及时告诉拥护即将发生的事情,例如用户要删除一条记录,可显示一个提示对话框窗口要求用户进行确认。 ③通过窗体可以控制程序运行。 通过窗体可以将数据库的其他对象联结起来,并控制这些对象进行工作。例如,可以在窗体上创建一个命令按钮,通过单击命令打开一个查询、报表或表对象等。 ④打印数据 在Access中,可将窗体中的信息打印出来,供用户使用。 2、Access中窗体有哪几种视图?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窗体有三种视图:设计视图、窗体视图与数据表视图。 设计视图的特点是可以自己添加控件,定义窗体的功能,按用户的的要求创建功能强大的窗体,还可以在设计视图下修改已经存在的窗体、美化窗体。 窗体视图的特点是展示和运行窗体。 数据表视图的特点是用数据表的形式显示窗体的数据字段及数据值。 3、什么是控件?有哪些种类的控件? 答案:控件是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用于显示数据、执行操作或作为装饰的对象。 在Access中提供以下几种的控件: 文本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复选框、列表框、命令按钮、选项卡控件、图象控件、线条、矩形、ActiveX 自定义、数据透视表列表、电子表格、图表、切换按钮、组合框、绑定对象框、未绑定对象框、分页符、子窗体或子报表、超链接、滚动文字等。 4、控件有什么作用? 答案:控件可以用来在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上显示数据、执行操作或作为装饰。例如,在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上可以使用绑定文本框来显示记录源的数据,可以使用未绑定文本框来显示计算的结果或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交变电流传感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学案新人教版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实验目的] 1.认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 2.了解传感器在科学技术上的简单应用. [实验原理] 1.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 2.工作过程如图: [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过程] 1.研究热敏电阻的特性: (1)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 (2)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倍率测出烧杯中没有热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 (3)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热敏电阻的阻值. (4)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填表.

(5)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6)根据实验数据和R-t图线,分析得到热敏电阻的特性. 2.研究光敏电阻的特性: (1)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所示电路连接,其中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 (2)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 (3)接通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增强,观察表盘指针显示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 (4)用黑纸遮住光,观察并记录光敏电阻的阻值. 光照强度弱中强无光照射 阻值/Ω (5),光照增强时电阻减小,光照减弱时电阻增大. [注意事项] 1.在做热敏电阻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热敏电阻的阻值. 2.光敏电阻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强度. 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命题点1 热敏电阻的性质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 ℃~80 ℃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 T,其标称值(25 ℃ 时的阻值)为900.0 Ω;电源E(6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量程150 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 Ω);单刀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第5讲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考情直播 (一)、传感器的含义: 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 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把非电学量转换 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器件、转换电路三个部分组成,通过敏感元件获取外界信息并 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输出部分输出,然后经控制器分析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学传感器、热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超声 波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 (二)、常见的传感器元件: (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 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即光敏电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光敏电阻 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它就象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光线的强弱。 (2)金属热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金属丝可以制作温度传感器。 它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3)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明显,温度 升高电阻减小,如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热敏电阻 的灵敏度较好。与热敏电阻相比,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 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4)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能够把物体的位移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容这个电学量。 (5)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三)、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力电传感器 力电传感器主要是利用敏感元件和变阻器把力学信号(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转化为电学 信号(电压、电流等)的仪器。力电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现代科技中,如安装在 导弹、飞机、潜艇和宇宙飞船上的惯性导航系统及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等。 2、 热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减小(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 它能用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如各种家用电器 (空调、冰箱、热水器、饮水机等)的温度控制、火警报警器、恒温箱等。 3、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中的主要部件是光敏电阻或光电管。 非电物理敏感元件 转换器件 转换电路 电学量 → → → →

高中物理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检测题

高中物理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检测题 1.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 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 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 V,I 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 (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选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解析:(1)电路图连接如图。 (2)报警器开始报警时,对整个回路有U=I c(R滑+R热),代入数据可得R滑=1 150.0 Ω,因此滑动变 阻器应选择R2。 (3)①在调节过程中,电阻箱起到等效替代热敏电阻的作用,电阻箱的阻值应为报警器报警时热敏电阻 的阻值,即为650.0 Ω。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为限流接法,滑片应置于b端附近,若置于另一端a 时,闭合开关,则电路中的电流I=18 650.0 A≈27.7 mA,超过报警器最大电流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实验原理 (1)传感器的作用 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 (2)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信号。例如,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转换后的信号经过电子电路的处理就可达到方便检测、自动控制、遥控等各种目的。 传感器工作的原理可用下图表示: 2.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3.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①实验步骤 a.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 b.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 c.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出的热敏电阻的阻值。 d.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 ②数据处理 a.根据记录数据,把测量到的温度、电阻阻值填入下表中,分析热敏电阻的特性。

次数 123456 待测量 温度/℃ 电阻/Ω b.在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c.根据实验数据和R-t图线,得出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①实验步骤 a.将光电传感器、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电路连接好,其中多用电表置于“×100”的欧姆挡。 b.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 c.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表盘指针显示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 d.观察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时电阻的阻值,并记录。 ②数据处理 把记录的结果填入下表中,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 光照强度弱中强无光照射 阻值/Ω 结论:光敏电阻的阻值被光照射时发生变化,光照增强电阻变小,光照减弱电阻变大。 4.注意事项

第七章补充习题及解答

7.4 补充习题及解答 7.4.1 选择题 1.要想不使用Shift或Ctrl键就能在列表框中同时选中多个项目,则应把该列表框的MultiSelect属性设置为______。 A. 0 B. 1 C. 2 D. 其他 【解】答案是B。 2.删除列表框或组合框中指定的项目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 A. Move B. Remove C. Clear D. SetFocus 【解】答案是B。 3.当拖动滚动条中的滚动块时,将触发的滚动条的事件是______。 A. Move B. Change C. Scroll D. SetFocus 【解】答案是C。当鼠标拖动滚动块时触发Scroll事件,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滚动块位置发生变化(Value值改变)即触发Change事件。 4.用户在组合框中选择的数据项可以通过一个属性获得,这个属性是______。 A. List B. ListIndex C. Text D. ListCount 【解】答案是B。组合框中的第一项其ListIdex值为0,第二项为1,依次类推。 5.下列控件中,没有Caption属性的是______。 A. 框架 B. 列表框 C. 复选框 D. 单选按钮 【解】答案是B。 6.复选框的V alue属性为1时,表示______。 A. 复选框未被选中 B. 复选框被选中 C. 复选框被选中但呈灰色 D. 数据类型不匹配 【解】答案是B。复选框Value属性的意义是:0-Unchecked(未被选定,默认值);1-Checked (选定);2-Grayed(复选框变成灰色,禁止用户选择)。 7.将数据项“高等数学”添加到列表框(List1)中成为第一项应使用______语句。 A. List1.AddItem "高等数学",0 B. List1.AddItem "高等数学",1 C. List1.AddItem 0,"高等数学" D. List1.AddItem 1,"高等数学" 【解】答案是A。列表框中项目的ListIndex值从0开始。 8.假如窗体上添加了一个列表框,名称是默认值(List1),其中共添加了5项数据,则语句Print List1.ListCount的结果输出为_____。 A. 5 B. 4 C. 6 D. 以上都不正确 【解】答案是A。ListCount返回当前列表框或组合框中总的项目数。 9.假如窗体上添加了一个列表框,名称是默认值(List1),其中共添加了5项数据,则引用列表框最后一个数据项应使用______。 A. List1.List(List1.ListCount) B. List1.List(List1.ListCount-1) C. List1.List(ListCount) D. List1.List(ListCount-1) 【解】答案是B。见第8、9题解。答案D错误是因为遗漏了列表框的名称。 10.执行了下列程序后,列表框中的数据有______。 Private Sub Form_Click() For i = 1 To 6 List1.AddItem i

最新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 2 一、研究热敏电阻的特性 3 1.实验原理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 5 2.实验器材 6 半导体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温度计、铁架台、烧杯、凉水和热水. 7 3.实验步骤 8 (1)按图1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 9 10 图1 11 (2)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水时热敏电阻12 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 13 (3)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14 和多用电表测量的热敏电阻的阻值; 15 (4)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 16

4.数据处理 17 在图2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18 19 图2 20 5.实验结论 21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2 6.注意事项 23 实验时,加热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热敏电阻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24 同,并同时读出水温. 25 二、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26 1.实验原理 2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 28 2.实验器材 29 光敏电阻、多用电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 30 3.实验步骤 31 (1)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图3所示电路连接好,其中32 多用电表置于“×100”挡; 33

34 图3 35 (2)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 36 (3)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多用电37 表表盘指针显示光敏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 38 (4)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时,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光敏电阻阻值的情况,39 并记录. 40 4.数据处理 41 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 42 5.实验结论 43 (1)光敏电阻在暗环境下电阻值很大,强光照射下电阻值很小; 44 (2)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45 6.注意事项 46 (1)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47 盖上小孔改变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来达到实验目的; 48 (2)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49 50 命题点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51

高中物理专题-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高中物理专题-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的特性。 2.了解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二、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三、实验步骤 1.热敏特性实验 按如图所示将一热敏电阻连入电路中,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热敏电阻两端相连.将热敏电阻放入有少量冷水并插有温度计的烧杯中,在欧姆挡上选择适当的倍率,观察表盘所示热敏电阻的阻值;再分几次向烧杯中倒入开水,观察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看看这个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如何随温度变化的. 2.光敏特性实验 按如图所示将一光敏电阻连入电路中,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两端相连.在欧姆挡上选择适当的倍率,观察表盘所示光敏电阻的阻值;将手张开放在光敏电阻上方,挡住部分光线,观察表盘所示光敏电阻的阻值;上下移动手掌,观察表盘所示光敏电阻的阻值,总结一下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线发生

怎样的变化. 3.光电计数的基本原理 下图是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的示意图,其中A是发光仪器,B是接收光信号的仪器,B中的主要元件是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高,这种高低交替变化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系统的处理,就会自动将其转化相应的数字,实现自动计数的功能. 考点一热敏电阻的原理及应用 [典例1]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 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 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如图实-11-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电路的等效电阻R L的阻值随R 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 L的阻值,测量电路器材如图实-11-2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 L的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图实-11-1

(完整版)高中物理《传感器的应用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传感器的应用实验》教案转载 一、教材分析 本节继第三节介绍四种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之后,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组装和调试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传感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 (2)、知道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3)、掌握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组装和调试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传感器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以创新为主,实践为重的素质教育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难点:由门电路控制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理解较差,动手能力不好,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必要时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PPT课件,演示实验,讲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新课,初步把握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课前准备好斯密特触发器或非门电路,二极管,三极管,蜂鸣器,滑线变阻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些具体的温度、光传感器?

学生思考后回答:电饭锅,测温仪,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简单逻辑电路中的知识学习由门电路以及传感器控制的电路问题。(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普通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发光二极管除了具有单向导电性外,导电时还能发光,普通发光二极管使用磷化镓或磷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该类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大于1.8V。 (2)晶体三极管 1、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2、晶体三极管能够将微弱的信号放大,晶体三极管的三个极分别是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3、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很小,用一个三极管可以放大几十倍或几百倍,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表现为基极b的电流对集电极c的电流起了控制作用。 (三)逻辑电路 逻辑门电路符号图包括与门,或门,非门, 1.与逻辑 对于与门电路,只要一个输入端输入为0,则输出端一定是0,只有当所有输入端输入都同为1时,输出才是1. 2.或逻辑 对于或门电路,只要一个输入端输入为1,则输出一定是1,反之,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为0时,输出端才是0. 3.非门电路 对于非门电路,当输入为0时,输出总是1,当输入为1时,输出反而是0,非门电路也称反相器。 4.斯密特电路: 斯密特触发器是特殊的非门电路,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V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调到低电平0.25V,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的时候0.8V,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V。斯密特触发器可以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突变的数字信号。而这正是进行光控所需要的。 探究点二: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电路组成:斯密特触发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滑线变阻器,定值电阻,电路如图所示。

第七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第七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本章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第五章介绍的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不同,主要介 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以及Visual FoxPro支持的面向对 象的编程技术,详尽介绍了对各类控件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在对诸如表单等各类控件对象的设 计、操作上,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在所有对象的各种事件和方法的程序 代码设计中,仍然使用到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 基础,其程序设计的基本目标是设计出能在可视化环境下运行的应用程序窗口界面—表单。 7.1 学习提要 1.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⑴了解对象、类等基本概念; ⑵理解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⑶熟练掌握表单的基本设计、操作和应用; ⑷掌握常用控件的设计与使用。 ⑸熟练掌握常用事件、方法的过程代码的设计方法。 ⑹了解自定义类的创建和使用方法。 2.重点与难点: ⑴本章重点:对象与类以及属性、方法和事件等基本概念;表单的设计与应用;常用控 件属性、事件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⑵本章难点:本章的重点即为本章的难点 3.主要知识点 ⑴面向对象的概念 ①对象、类 ②属性、方法、事件 ③Visual FoxPro 中的基类 ⑵表单的创建与基本操作 ①表单的创建 使用“窗体设计器”或“表单向导”创建表单。 ②表单的修改、运行 使用“窗体设计器”编辑修改表单。使用菜单或命令方式运行表单。 ③表单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表单常用属性的设置,表单的常用事件、常用方法。 ④设置表单的数据环境 数据环境的概念,数据环境的设置。 ⑶表单常用控件 ①表单常用控件的基本操作 控件对象的选定,移动位置,改变大小,剪切、复制与粘贴,删除,布局设置。 ②常用控件对象 标签控件,命令按钮与命令按钮组控件,文本框与编辑框控件,选项组和复选框控件,列表框和组合框控件,容器与表格控件,页框控件,计时器与微调控件,图像控件等。 ③控件对象的常用属性设置 Caption属性,Name属性,Alignment属性,ButtonCount属性,BackColor属性,BorderColor属性,BorderStyle属性,Enabled属性,ForeColor属性,InputMask属性,PasswordChar属性,Picture属性,Height属性,Width属性,Left属性,Top属性,Value属性,Visible属性,FontName属性,FontSize属性,ControlSource属性。 ④控件对象的常用事件的使用 Load事件,Init事件,Destroy事件,Unload事件,Error事件,Click事件, DblClick事件,RightClick事件。 ⑤控件对象的常用方法的使用 SetFocus方法,Release方法,Refresh方法,Show方法,Hide方法。 ⑷类的建立 使用“类设计器”创建类。 7.2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Visual FoxPro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类具有继承性 B)用户必须给基类定义属性,否则出错 C)子类一定具有父类的全部属性 D)用户可以按照已有的类派生出多个子类 2.下列基类中是容器类的是() A)表单B)命令按钮C)列表框D)单选按钮 3.下列关于“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是对象的集合,而对象是类的实例 B)一个类包含了相似对象的特征和行为方法 C)类并不实行任何行为操作,它仅仅表明该怎样做 D)类可以按其定义的属性、事件和方法进行实际的行为操作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第七章(有练习)

第七章系统详细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完成以后,还需要确定子系统和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以便最终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要建立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就要进行程序设计。所谓程序设计,实际上是对象的设计。对象有自己的数据(属性) ,也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方法) 和对象的响应(事件)。 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总体设计以后,最终还是需要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创建管理系统各部件的设计方法。) 主要内容: 熟悉创建系统各种界面、对象及处理程序的基本编程能力,为最终创建简单应用系统打下基础。 一、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 人机对话也叫人机交互,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的,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幕,使人和计算机对话

(交互)的操作。在Windows平台上,这种对话的界面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菜单方式、工具栏方式、对话框方式。 1、创建下拉菜单 下拉菜单一般作为应用系统的主菜单,创建菜单的过程可以分成规划与设计、创建、确定任务、生成和运行测试五步。 2、创建快捷菜单 3、创建工具拦 4、创建对话框 二、输入界面设计 设计输入界面就要方便用户,做到高效、直观、准确、简便、舒适。信息的输入包括: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录入两个部分,采集就是确认和获取新产生数据的过程;录入就是把源数据转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并保存在外存储器中的过程。 (一)信息输入的方法和原则 1.信息输入的方法 可以分为批处理和联机处理两种类型。

批处理:先把数据采集到一个文件中,待检测合格或计算机空闲时,再把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 联机处理:直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输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 2.信息输入的原则 (1) 源点输入。 (2) 统一输入。 (3) 数据简洁。 (4) 用户界面友好。 3.输入数据的校验 数据校验主要使用人工静态校验和计算机动态校验两 种方式。 (l) 静态校验、就是利用人工目测的方式检查错误。这种方式效率不高,查出率会因人而异,一般不超过80%。 (2) 重复校验。对于同一组数据,由不同人员重复输入;然后由计算机比较检查一致性,叫做重复校验。重复校验可以将出错率降到0.l%以下。

第7章 Visual Basic控件及其应用

第7章 Visual Basic控件及其应用 VB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即对于图形界面的设计,不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只需选用并为每个对象设置属性。因此,控件在VB程序设计中扮演这及其重要的角色。VB 控件可分为标准控件、ActiveX控件和可插入对象3类,在第3章中已介绍了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3种控件,本章将进一步介绍其他常用控件。 学习目标: ●单选按钮、复选按钮、列表框的设置和使用 ●计时器、图片框和滚动条的设置和使用。 ●通用对话框的设置和使用。 7.1 单选按钮、复选按钮及框架 在实际编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开关或功能选项要求用户做出选择,或要求用户在一个小围对某些参数做出选择等。为此,VB提供了单选按钮、复选按钮及框架来实现上述功能。 7.1.1 单选按钮 单选按钮(OptionButton)控件也称为选项按钮,常被成组选用,用于实现多选一的情况。在一组单选按钮中,仅有一个单选按钮会被选中(出现黑点)。选中某项后,该组中的其他单选按钮均处于未选中状态,这是单选按钮与复选按钮的主要区别,也是单选按钮名称的由来。 1.单选按钮的常用属性 (1)Value属性 Value属性用于返回或设置单选按钮是否有效的选中状态,其取值为True或False。 若属性值为True,则表示该单选按钮处于被选中状态;若为False,则处于未选中状态。 运行时,可以通过该属性检查单选按钮的选中状态,还可以通过赋值语句修改Value属性值,以改变单选按钮的选中状态。 (2)Enabled属性 Enabled属性用于设置单选按钮是否有效(可操作))。属性值为True表示有效,为False 为无效,单选按钮禁止使用并显示为灰色。 (3)Style属性 Style属性用于设置单选按钮的样式,其值有0和1两种。若设置为0,则为标准样式(默认值);若设置为1,则为图形化的单选按钮,此时可在单选按钮上同时显示文字和图像,这一点类似于图形化命令按钮。 (4)Picture属性 Picture属性用于设置单选按钮要显示的图像。该属性只有在Style属性值为1时有效。 (5)Caption属性 Caption属性用于设置单选按钮旁的说明文字。 2.单选按钮事件和方法 单选按钮能响应的事件有Click、GotFocus、MouseMove、MouseDown、MouseUp、

第四节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教案

第四节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教学目标: 1、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 2、知道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3、掌握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 4、综合实验培养动手能力,体会物理知识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点,能够分析光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温度报警器的电路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光控电路和温度报警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PPT课件,演示实验,讲授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走廊里的声、光控开关、温度报警器、孵小鸡用的恒温箱、路灯的自动控制、银行门口的自动门等,都用到了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离不开电子电路,传感器只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对电学量的放大,处理均是通过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来完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动手组装光控开关或温度报警器。 (二)新课教学 1.实验1 光控开关 实验原理及知识准备 如图所示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R G为光敏电阻,R1的最大电阻为51 kΩ,R 2为330 kΩ,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白天,光强度较大,光敏电阻R G电阻 值较小,加在斯密特触发器A端的电压较低,则输出 端Y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不导通;当天色暗 到一定程度时,R G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的电压上升

到某个值(1.6V),输出端Y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LED导通发光(相当于路灯亮了),这样就达到了使路灯天明熄灭,天暗自动开启的目的 问题:要想在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R1的阻值调大些还是调小些?为什么? 分析:应该把R1的阻值调大些,这样要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电压达到某个值(如1.6V,就需要R G的阻值达到更大,即天色更暗。 问题:用白炽灯模仿路灯,为何要用到继电器? 分析:由于集成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要用白炽灯泡模仿路灯,就要使用继电器来启闭工作电路. 如图所示电磁继电器工作电路,图中虚线框内即为电磁继电器,D为动触点,E为静触点.试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当线圈A中通电时,铁芯中产 生磁场,吸引衔铁B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触 点D向下与E接触,将工作电路接通,当 线圈A中电流为零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 铁B在弹簧作用下拉起,带动触点D与E 分离,自动切断工作电路. 问题:说明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分析:天较亮时,光敏电阻R G阻值较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电势较低,则输出端Y输出高电平,线圈中无电流,工作电路不通;天较暗时,光敏电阻R G电阻增大,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电势升高,当升高到一定值,输出端Y由高电平突然跳到低电平,有电流通过线圈A,电磁继电器工作,接通工作电路,使路灯自动开启;天明后,R G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电势逐渐降低,降到一定值,输出端Y突然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则线圈A不再有电流,则电磁继电器自动切断工作电路的电源,路灯熄灭. 2.实验2 温度报警器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火灾报警器,它是利用烟雾对光的散射作用,使火灾发出的光引起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这种设计其敏感性是否值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一、研究热敏电阻的特性 1.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 2.实验器材 半导体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温度计、铁架台、烧杯、凉水和热水. 3.实验步骤 (1)按图1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 图1 (2)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 (3)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量的热敏电阻的阻值; (4)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 4.数据处理 在图2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图2 5.实验结论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6.注意事项 实验时,加热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热敏电阻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

二、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1.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 2.实验器材 光敏电阻、多用电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 3.实验步骤 (1)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图3所示电路连接好,其中多用电表置于“×100”挡; 图3 (2)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 (3)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光敏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 (4)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时,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光敏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 4.数据处理 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 5.实验结论 (1)光敏电阻在暗环境下电阻值很大,强光照射下电阻值很小; (2)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6.注意事项 (1)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来达到实验目的; (2)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命题点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例1(2016·全国卷Ⅰ·23)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 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

2015年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解读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实 验 指 导 书 测控技术实验室 2015年9月

实验1 金属箔式应变片 (一)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 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U o1= EKε/4。 三、实验设备: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和要求: 1、根据图1—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 2、R 3、R4。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图1-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台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 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台面板上数显表输入端V 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 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关闭主控箱电源(注意:当R w 3、R w4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一直到做完实验(三)为止)。

生活中传感器简单应用举例

传感器 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十大实例及应用: 1.楼梯走道:电灯的触摸开关。功能:使在人手或是其他的导电物 体的接触下方能通电(这是我自己想的,不知事实是否如此。),此举为节约能源做出巨大贡献。 2.电饭锅:功能:到达沸腾温度(居里点)即停止加热。在某种材 料的硬件支持下,使得具有这种功能,才使得人类做出伟大的进步! 3.电子天平:功能:无需复杂操作,就能很快称出物体的质量,而 且一般来说很精确。这是因为在电子称下安装压力传感器再加上一些电子系统,使得能又快又好的称出质量,一切都得益于传感器的发展。 4.电子温度计:功能:简单快捷精确测量人体体温。在电子温度计 内部加入红外传感器,由于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红外线的强度等因素皆有不同,利用此特点即可使用红外传感器。 5.mp4上的触摸键:功能:无需原来的机械按压,即可进行操作,使 机身的寿命更长久,尤其是“按键”更是长久!原理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可想而知应该是传感器的功劳! 6.手机的触摸屏:功能:分好几种,有的是点触摸,有的是面触摸, 不尽相同,不过原理应该是差不多,只是硬件材料上的支持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不同的操作方式,不过说回来还是传感器在发挥

作用。 7.电熨斗:功能:熨烫衣物,使衣物保持整洁。不过在加热中有一 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加热温度的问题,所以另一种温度传感器应运而生,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出现断电使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举与电饭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8.汽车称重:功能:在渡口为汽车称重,既是用上此种传感器,压 力传感器使得即使是很重的物体也能在短时间内准确称出,此为大型的压力应变片的应用。 9.自动门:功能:在一些重要场合就会有自动门的身影,当人靠近 时就会自动根据情况开关门。这些门上应该是会安装上人体传感器,当有人靠近时,就会有情况发生,所以会自动开门,当然这也是结合了若干电子系统的成果。 10.厕所小便池:功能:当人靠近时就会现有一股水流出现,当人离 开时就会第二次冲水,此举为厕所的节水以及洁净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是结合光电传感器以及电子系统的成果。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先进元件在进行应用时,都应该要结合以电子系统,才能发挥作用。

实验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新课标 人教版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3、能处理涉及三种类型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热电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问题 二、实验原理 传感器是把非电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湿度、声强、光照等)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的一种组件.如图所示. 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便于利用的信号. 例如: (1)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它是利用光敏电阻的阻值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果是光电管,它是利用在光照的条件下,电子能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制成的. 光电传感器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路灯的控制、光电计数器、烘手机、遥控器、烟雾报警器、磁带的自动控制都是利用光电传感器工作的。 (2)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将热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热电传感器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各种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热水器、饮水机)的温度控制、耳温机.电路中的无结点保护(当电源发生异常时切断电源,电源正常后又自动恢复),都是利用热电传感器工作的.

(3)电容式传感器把角度、深度、压力、位移等信号转换成电容. 三、总结本实验所用的器材. 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冷水、热水、 多用电表、小灯泡、学生电源、导线、开关、电铃或报警器、光 电计数器、滑动变阻器. 四、实验过程 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1)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R×100档”. (2)将热敏电阻放入有少量冷水并插有温度计的烧杯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热敏电阻的阻值. (3)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记下在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 (4)实验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减小)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1)按下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R ×1 k”档. (2)先测出小灯泡不发光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3)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 的亮度由暗变亮,观察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 (4)实验结论:光敏电阻在光照加强的条件下,其阻值逐渐_______.(减小) 3.光电计数实验 (1)将光电传感器、小灯泡、计数器、学生电 源按下图所示电路连接好. (2)接通电源,使小灯泡发光,照射到光电传感 器上. (3)拿一厚纸板插入光源与光电传感器之间,每插入一次,计数器就记下一次,即计数器开始计数. 4.温度自动报警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