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经过近期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在听力教学中深有感触。

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用英语去交流,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听力尤其厌烦,他们的听力水平也很差。以我所教的班级为例,全班28名学生中,及格的只有10名,而听力是他们做的最差的题型,没有一个同学听力部分得分率超过50%。学生反映,听不懂在说什么,没兴趣一听就困。

经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听力资料的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大部分学生小学没有接受过英语教育,底子薄,基础差

二.生词多,不知所云,过不了单词关

三.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方面能力欠缺

四.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最初,学生听到我放听力就开始说话、做小动作、睡觉,都觉得听不懂没意思。后来我就找了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英文电影让他们看,开始都说听不懂,但是后来慢慢被剧情吸引,学会了一些日常基本用语。我在大课间的时候会给他们放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学唱一些简单的或是他们喜欢的英文歌。每天早自习我都会去教室给他们放课本听力,让他们看着文本跟读。渐渐地,同学们对英语不再是那么排斥,他们开始去听听力,有时甚至能听出一些简单的句子。

看到了同学的这些改变,我决定给他们增加难度。我下载了VOA 慢速的一些小故事和笑话,每天上课前播一小段让学生去听大概意思。经过一个多月,在我播笑话的时候,他们会笑,他们能听懂大概

意思了。然后,我就把这些听力材料的文本打印下来给他们,标注出生词让他们记住这些在听力中常见的词汇。

除此之外,我还专门选了几节课讲了讲语音知识,每天学习两个音标。现在,学生的发音有很大进步,对连读、弱读等语音现象也有所了解。

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会有更大进步。当然,我的教学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我的听力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案例呈现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b中都设计了听力部分,如何在这一模块落实新课标,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将听与说、读、写有机结合。 go for it grade 9 when was it invented ? section A task one:1a lead-in ⅰshow some pictures of inventions and talk about them. ⅱfree talk: what can a computer/ a telephone…do ?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问题讨论,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话题——when was…invented ? task two:1bⅰ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inventions and the time when they were invented in a random order: 1876 1885 1927 1971 1976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 dates task three:2a listen and number the inventions in the order that you hear them shoes with adjustable heels battery operated slippers heated ice cream scoop task four:2b listen again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ir inventors and uses ⅰcheck the answers by playing the tape. ⅱ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ogether ⅲlisten the tape again.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他们不注重有效的听 第二,他们用图片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第三,学生缺乏文化意识,基础语言水平较低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我们一般把听力教学分为三段,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1. 听前阶段(pre-listening) 此阶段虽是准备阶段,很重要。学生能否顺利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听力材料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因此,在听力活动前应巧妙设计过渡性的任务作铺垫,可根据相关话题提些启发性问题及必要的热身训练激活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语境,引入话题,导出生词,降低难度,使之产生联想,激发其“听”的欲望,让学生想听、会听。所以,听前阶段应该激发学生的“听”欲,使其“想听”。 2. 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 此阶段是听力训练的实质性阶段,教师应有目的地教给学生一些听力技巧。如:要指导学生“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先填该词的前几个字母,可节省时间来听下一空,稍后再补充完整。培养学生听“主题大意、抓关键信息、合理推理及捕捉具体细节”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听中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些要求,使学生能听,听懂。教师要多点引导,少点批评,使其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听力任务设计要把握好“难”度,使其“能”听。 3. 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这是听力训练的巩固阶段。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要全面发展。即使是单项技能课,教师也要体现语言技能综合性原则。因此,在以提高听力技能为主的听力课上,也要根据实际初中英语听力,将它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侧重,又全面发展。所以在听之后应该充分挖掘资源,使其“延”听。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在听力之后还有填空、pairwork等。 听力设计虽没有固定的模式,却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听力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开展听前、听中、听后活动,才能把学生通过听力材料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总之,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一个反复实践的、持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听力教学策略,再掌握一些合理的听力技巧,师生共同努力初中英语听力,课内外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一直在进行听力教学研究,但是很多老师对初中听力教学很是迷惑,因为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一些指导思想或明确的实施方案,而很多老师又缺乏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其实这也是有点不切实际的,我们的平时课堂都是听说课型和读写课型及单元复习课型,很少有专门的听力教学课型。今天晚上阅读了《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设计》一文,对听力教学设计略有感想。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反思 (转载)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开展语音教学?带着这个疑问,在假期的英语培训中,我重点听外籍教师讲解语音教学法,并对讲解内容反思如下: 一、语音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知识 语音不仅是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更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语音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关。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学生面临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发音系统。英语中的某些音素是中文里不存在的,如:/?/,/ai/,/tr/,/dr/,/j/,/θ/, 还有一些相似却不相同的音素,如:/ t∫/ ,/∫/, /ou/,/au/,/r/等。没有好的语音基础,单词读音就有困难,要么不会读,要么读不准,从而直接影响单词的记忆和积累,而词汇量的多少,又对阅读、听力理解带来直接影响。如果在启蒙阶段,打好语音基础,形成一定的认读、拼写能力,养成根据读音规则拼读记忆单词的习惯,无疑会减少单词记忆的负担,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二、语音教学的五项任务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音教学,必须重视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的结合,重视语音规则的感悟、归纳与运用,综合来看,小学阶段需要完成的语音教学任务应包含五个方面: 1.进行发音技巧训练,掌握英语发音方法

语音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将音发准,要将一个音读准,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发音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是关键。模仿不仅是指声音的模仿,同时也是口型的模仿。对他们不必过多讲解发音位置,他们很难分清“齿槽”、“前舌”、“后舌”等部位,也难于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讲发音方法,在初学阶段,发音方法和发音技巧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更为形象的描述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如:/е/,可以让告诉学生发这个音时做微笑状,发/ ? /音时,学生往往开口不够大,可以让学生想象张大嘴巴咬苹果,双唇上下左右都张到最大,/ ai / 学生容易发成“爱”音,老师可用手势(四指并拢,与大拇指配合做开合动作)提示学生注意口从开到合的动作,辅音/η/也是学生难发的一个音,不容易与/n/区别开,老师可以让学生从汉语的后鼻音中分解出它的发音,如“正”的尾音,/θ/和/ e /的发音易和/s/ /z/混淆,学生也不习惯这种发音,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一块儿练——咬舌尖、发音,发/ e /时,一同体会那种“麻麻”的感觉。这种练习应与单词教学巧妙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方法。 2.正确认读单词,准确说出单词中的音素,培养学生的音位意识。 教师对单词的发音很重视,在新授时,都会一一纠正,确保所学单词的正确发音。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有意识地让学生分解音素,为感悟读音规则和单词记忆做铺垫。如,将ship分解为:/∫/-/i/-/p/,将bed分解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读和写的技能训练,忽视听和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听和说方面却极为缺失。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给予听力教学高度重视,并广为探索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听力环境;英文发音;词汇量 下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创造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听力状态 常规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用录音带播放的形式来进行,既激不起学生“听”的兴趣,又不能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听力状态。 如在听力教学开始之前,我们可为学生播放一些适合小学生听的英文歌曲,或者是与听力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小资料,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听,一方面为我们听力教学的进行做了良好铺垫,另一方面

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 二、矫正学生英文发音,丰富学生英文词汇量 英文发音准不准、英语单词掌握得多不多,对学生的听力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我们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文发音和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只有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会使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真正发展和提高。 首先,在英文发音方面,我们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矫正:听力过程中,让学生跟着录音反复朗读,对于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进行及时指出和纠正;教师对所有的音标进行分类总结,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 其次,在英语词汇量方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每单元的词汇教学,对于每个单词的发音和词义,要求学生正确掌握。由于听力材料内容具有宽泛性,所以材料中出现的单词并不可能全部是教材中的单词,还会出现许多学生陌生的单词,这就给学生正确理解听力材料带来了一定阻碍。所以,我们应对听力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陌生英语单词加以整理、汇总,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记忆,以提高学生听听力的连续性。 总之,希望广大英语教师能够重视小学阶段的听力教学,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听力教学策略,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为学生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二、重视培养学生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 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问题就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第一,教会学生听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三、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四、做好听后纠正工作 学生听一简单内容问题不会很大,但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我想老师应重听,也可让学生多听几遍,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切实做好听后纠正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听力。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优秀案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它能力。因此,对中学英语听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障碍,决定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学习,我对听力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现做如下概述: 一、听力教学的目的: 1. 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推导和预测的能力 3. 逐步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二、听力教学使用的策略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2. 充分利用文字和图表等信息 3 .预测 4. 根据语气和语调推断 三、听力课教学设计 听力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一)听前活动设计 1. 听前活动的目的: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备。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准确把握听前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满足听力准备的需求。 2. 听前活动设计需要注意: (1)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听力活动的开展做必要的准备,扫清会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的词汇及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项准备工作只是要学生认知生词即可,词汇的扩展学习应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这样能使教学层次清楚,又重点突出。 (2)听前活动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 通过听前活动使学生感知听力课文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如核心词汇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3)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二)听中活动设计 1. 听中活动的目的: 听中教学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创造有效的听力理解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2. 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需要,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听力活动。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如做笔记、填写表格、写摘要、进行实际操作。 (2)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 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可减低难度,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

小学英语考试总结及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考试总结及教 学反思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英语六年级期中考试总结及教学反思随着期中考试的结束,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教学反思: 这套试卷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词汇测试,第二部分为单项能力测试,第三部分为阅读测试,第四部分为作文。 本套试卷着重考查了词汇、日常交际用语、阅读能力和重点句型及语法。如:形容词比较级的正确运用;动词一般过去式的正确运用;名词单复数的正确运用;代词的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正确运用;实义动词have,has与be动词的用法,所涉及的时态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等;第三人称单数的正确使用,以及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的句式结构 该试卷充分体现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坚持依据于课本但避免教材的机械操作,灵活迁移。在试卷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重点句型及书面写作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积累运用,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不足之处:本卷就整体而言,题目类型太活,变化太多,太难,如第6题句型转换,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第1题仔细阅读短文,完成选择题,使短文通顺、连贯,第3题中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整段话,对于眼高手低的学生来说,束手无策,并且缺少对学生进行听力的检测。

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力不强,反映在书面写作中,错单词特多,这给我们反馈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学生边学边忘,掌握不牢。学生掌握句子的困难程度,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练得太少,或者说学生除了课堂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学英语。 这次考试实考98人,最高分99,最低分16,平均分70、优秀率为34%,及格率为70%,原因之一是题目比较难,题型太活,主要原因还是老师的教学工作没做到位。 在这次期中考试,学生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重点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继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着眼点,让同学们能够在学案的指导下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都能以优秀的成绩进入中学。 1.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要求人人过关。 2.为了给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做好与中学的学习衔接准备,教学中仍应注意各种词类转换的归纳性训练和运用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语言感知能力 3.注重词语的运用性练习,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题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4.在优化课堂组织教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加大训练强度和密度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英语听力技巧:小学英语听力讲解

英语听力技巧:小学英语听力讲解 英语听力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听听录音------做做练习------对对答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学生的英语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听力是一个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听力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由浅入深的活动来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将以几个主题为例,讨论如何在听力教学活动中合理设计听前、听时、听后与读、说、写技能相结合的活动。 一、精心设计听前活动,引入听力情境,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的暖身活动,在听前学生先阅读听力材料,激发学生听的兴趣,集中听的注意力,同时扫除即将听到的语言材料中的难点,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活动。 精心设计听力课的导入是上好听力课的前提。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以听力材料 的内容着手,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 (1)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导入。 在学生正式听录音之前,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听的状态,初步感受听力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对由画面内容引起的猜测、联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通过教师层层有启发性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表达。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就画面内容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 信息可以得到互补。 (2)利用学生背景知识导入。 学生进入课堂时,都是有备而来的。他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都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更新的知识,更多的经验。 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听力练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听时活动。听中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听不同形式的材料来培养学生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在完成听力任务的过程中养成听的习惯,积累听的方法,锻炼听的心理,完善听的技巧,从而逐步提高听的能力。听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主题设计循序渐进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一份成功的体验。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的心里想法和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因势诱导学生一起讨论制订更完善、更民主、更具人情味的英语课堂学习纪律。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会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会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规范自己随意的行为。对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听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语言实际、认知能力、年龄特点设计由易及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活动,在一环扣一环的环节设计中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任务。其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决不是录音设备的操纵者,而是 学生的帮助者。教师要通过提问、观察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英语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分值均为30分,学生因此倍加看中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教学反思。笔者认为,与其说学生看中听力测试,不如说学生看重的是听力测试的分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重视程度,将听力测试内容作为精听内容,以弥补目前专门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足的缺陷。 (1)高度重视听力测试教师首先应高度重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都有听力测试题目,都要放录音进行。至于单元检测一般只有文稿,没有录音的问题,笔者已经坚持十来年的做法,是抽时间把所有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单元卷听力全部和一位女教师录成录音,速度、遍数与正规考试一样。避免了做听力题时,教师一个人手拿录音文稿,站在讲台上高声朗读:“男的说:‘……’,女的说:‘……’”的尴尬。每次单元检测,各年级都是放录音做听力,学生感觉和期中、期末考试一样,其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听力集中强化训练。 (2)适当讲解每一套听力题做完的讲解,切记一定要放录音进行。先把整套听力题听一遍,然后倒回来再放音讲解。放音讲解时一定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重复。如遇到较长的句子,可在意群或从句处“暂停”,待学生重复完前半句后再放后半句,让学生再跟着重复。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单独重复,两人对话重复,甚至小组、全班重复的方式,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看谁,看哪个组重复得更清晰、准确、完整。当遇到听不清的词句,或较难懂的句子,可多放几遍录音,甚至写在黑板上适当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在整个学生重复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重复。教师和学生一起重复,可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连续几句听不清,跟不上,学生很容易走神不听,去干别的了。听不清、听不准没关系,再多放一遍录音,和学生再重复一次。注意整个重复过程学生一定要和教师一起重复。如果中途学生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小,证明学生已逐渐跟不上录音,则立即停止重复,将录音带倒回重放。切不可不放录音,教师单独重复。讲完一套听力题后,一定要从头至尾再放一遍录音内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答案的选择上,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录音内容上,心里跟着录音重复默念。虽然只放一遍,但此时学生已是心领神会,眼睛看着答案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师形成性评价中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自信心也相应提高。 (3)教导学生听力测试的答案技巧笔者认为,学生听力测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和答题技巧有关。涉及数字、时间、人物区别的听力测试,要记录这些最重要的信息;一句话的问题往往是关键词最重要(what、when、who、where等)。另外,先阅读答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答题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快速将所有听力答案看一遍,做到放录音时有的放矢,有备而“听”。答案选错了,也不要费时费力地擦了重写,而这时往往耽误下一句的听力内容。直接划掉选错的答

如何进行有效地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地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英语听力培养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目前,我们使用的的《新目标》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的1b, 2a, 2b Section B 的2a, 2b都有听力训练,这些听力材料新颖,取材地道,英语纯正,时代性强,材料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浓厚;但有的材料有点深度。为了提高学生听力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针对不同难度的材料,联系自己的学生做灵活的处理。下面笔者想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切实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1、听前(before listening) 教师在听前要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激情,教师可以根据听力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或课堂实际,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导入听力相关的信息,如单词、句型、语法、背景知识等,为下一步听做好准备和铺垫。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预先听一下材料,掌握听力练习的难易程度,分析材料内容和难度是否适合学生使用,是否与新课程教学目标描述相适应,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较难材料要做些删减或适当的调整,重新设计听力练习,降低难度和要求。 2、听中(whiling listening) 在听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听的策略,边听边记,学会听关键词。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教师可以自己设计不同层次的听力题型来练习,做到由易到难,以防挫伤学生的信心。对一些较容易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听一遍就可以,而一些难度大的要放两遍甚至三遍录音,必要时使用暂停键,这样才能使听力真正有实效。教师可以通过要学生举手或巡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同时因势利导,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对他们的任何成绩都要肯定,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意志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3、听后(after listening) 在学生做完听力后,教师要可以要学生对听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教师可就听力内容对学生提问,以巩固听力内容;也可以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关键词,复述听力内容或课后做书面表达。采用这些方法,学生由信息输入转为信息输出,做到学以致用,听说结合或听与写结合。例如在做完七年级上册Unit9 SectionA 2a我安排学生复述对话内容:Sally likes documentaries but he doesn’t like action movies.Ben likes documentaries,too, but he doesn’t like thrillers because they are too scary.这样, 巩固了听力材料,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还训练了第三人称单数。再如在做完九年级Unit5 SectionB 2a和2b听练习后,我安排学生写一篇书面表达叙述对话中man和woman所看见所感,这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巩固了这节课的内容。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朗读带,就阅读材料来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听磁带回答问题,以提高学生听力。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用耳朵感知英语的机会,以期提高听力水平;举行定期的经常性的听力测试,以测代练,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要教给学生听力技巧,学会预听,预测听力材料,猜猜听力练习的答案。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英语重点是语音方面的培养。语音标准,会给以后学习英语铺下最坚实的基石。发音不正确就听不准,读不好,更谈不上 用英语交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词汇的记忆和积累。随着学习上 坎坷的增多,成绩会逐步下降,甚至会对英语失去信心。因此,语 音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小学生还未学国际音标,单纯的语音朗读比较乏味,如果不在教法上反复斟酌,小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活 泼有趣的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帮助认读,促进记忆,熟练 拼读,举行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教学语音的过程中,我常用“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 习惯。认读游戏很多,如“快速认读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张一组 的单词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快速说出看到的`单词?”然后打乱 其余几张再出现,问“哪一张不见了?”也可抽取任意一个单词, 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游戏。学生十分喜欢做这 类游戏,而教师又利用学生的兴趣,在玩玩赛赛中巩固了所教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听力能力的训练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课堂上会有2种:一种是口语练习,老师出示一个单词,请学生竞相说出含有相同元音 音素的单词;又如每人准备一个单词,遇到元音音素相同的组成好 朋友,或进行击掌游戏等。另一类是书面练习,如圈出你所听到的 单词,听音给下列单词编号,听音圈出划线部分发音不同的单阅读 练习也必不可少,可做一些“圈出划线部分发音不同的单词”等的 练习,也可安排“辨别两个单词划线部分的发音”。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最新文档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其实,在课堂上由听而获得的语言是学生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容易加工的,因为没有听,就没有说,那么要想用英语来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觉得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十分重要,尤其对小学刚接触英语的孩子们。听,是他们跟老师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对听力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应给予充分而实质性的重视。 《PEP小学英语》测试中听力所占百分比,三年级为54%,四年级为56%,五年级为50%,六年级为40%。也就是说,从卷面上看,听力的重要性似乎是越来越小了。随着课本词汇量、信息容量和知识难度的逐步加大,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将精力放在了背单词、懂语法等看起来能稳步提升学生测试成绩的“法宝”上。但事实上,正是这种错误的忽视引发了小学生听力的“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日常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个人见解 在7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英语教学中学生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审题不够细心,可以说是所有学生的绊脚石。按照我们的课程标准命题来看,听力第一题不难,普遍是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所听到的单词或短语。还有就是听音标号或排序之类的题目,造成失分的原因就是审题不够细心。 2.理解困难,主要出现在根据所听到问句选答句。考点无非是: ②听力材料中出现特殊疑问词What/How/Where等等,则应选择相应的答语,如什么东西或做什么要用What,怎么或交通方式要用How,地点或出现方位介词则要用Where。 ③时态,时刻记住:用什么时态来提问就要用什么时态来回答。 3.词汇量积累少,且不会融会贯通,更不懂得变通。听力理解必须以一定的词汇量为基础,词汇贫乏,不论有多高明的技巧也是枉然。此外,高年级听力最后一题通常是填写所缺单词。如:①Mike likes ___football.学生可能会听到play,但不会结合运用like后动词要用ing形式。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一)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而英语学科中的听力教学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对习惯汉语交流的初中生来说,英语听力难听懂。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我们这里的学校只有在初三总复习时,仅仅寄希望于考试前的听力模拟,才考听力,平时初一、初二质量检测时不考。导致训练少。2、还有训练方式方法不当。3、缺少必要的听力技能。正因轻视听力教学,所以听力技能的训练欠缺。学生对不完全爆破、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等英语语音知识知之甚少;导致听不懂。对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等进行意义辨别的能力弱;因此,学生在听力中,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低、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细节也捕不牢。4、学生对单词的发音差。部分学生为了很快会读,用汉字来注上发英方法。如:tomorrow(托猫肉),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听力水平。音发的不准,就听不懂单词。5、学生们记单词的方法是死记硬背,花很长的时间记住单词,只是瞬间的记忆,导致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这样就听不懂听力信息,就不愿意继续听。6、听力习惯差。在做听力时,往往在脑子里将听到的东西先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 7、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在听的过程中一道题没听懂,就会影响在简单的听力题都听不出来了。表现焦虑和紧张。我们英语老师都存在以上的困惑,同时我们也坐在一起集思广益,讨论以上困惑,觉得今后因该运用活动教学。积极创设各种英语学习情景,认真开展各类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兴趣,得到听的训练。如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小表演、英语单词竞赛、小翻译比赛、英语诗歌朗诵等活动。1、所开展的活动要难易适当。学生的英语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2、小组活动能够在课堂上起到操练语言、有目的地实践语言能让组中的每位学生做到听说,从而创造学英语的氛围,用英语交流。3、小组活动向其他同学提供了大量听的机会。4、在小组活动中传授听得技巧,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听。在听前熟悉听力题,有的放矢的去听。总之我将在今后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听力教学,反思自己的听力课堂,愿每次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我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英语听力教学反思(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的上课发言以及考试反馈,我感觉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结合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首先,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小学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回答。其次,尽可能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力求自身语言表达准确、流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听的环境。只要每一位学生注意老师的英语说话特点,比如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就很自然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养成听的习惯。学生听得投入,才会学得有趣,才有兴趣尽量模仿语言进行交流,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快乐。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每周三课时,学生不是天天能接触到英语,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只靠上课时听两三遍远远不够的,还要课后加强听读。我们所使用的配套磁带和光盘里面的发音准确,语音语调好听。在听录音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做有准备之战。每位学生养成每天听读的习惯,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至少听读三至五遍,并加强对所学内容的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 1、问题 这节课是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Section A中的听力教学模块,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将听力教学环节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听力任务,教师还设计了图片,直观、生动,由浅入深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模式强调有关话题的信息获取与理解,激发了学生听力的兴趣。这个案例的授课教师虽然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但该堂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少对材料的预测。对于大部分的农村中学,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很大,有些听力材料的生词较多,对于听力内容的背景知识不了解等因素,都会给学生的听力带来障碍,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 2)从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授课内容基本上完成了,但从学生所做的反馈中,一部分学生仍不能很好的完成听后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讲究实效,使学生能够学会所教的内容。 3)总结归纳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对听力材料进行口语练习来加强巩固。

2、对策 通过对上述教学案例的分析,我认识到在进行听力教学时,我们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节听力课要教会学生什么,仅仅是完成听力任务中的几个问题,还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受益?对于上述案例我作了以下几点补充与调整: 1)听力预测不可少。有些教师由于时间紧,就把Pre-listening 部分省略,或用一句话代替。其实,听前的活动对后面的一系列听力活动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没有必要的预测、铺垫,就激不起听的兴趣;没有必要的铺垫,就不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就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没有必要的铺垫,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就不能进入听的状态,自然会影响听的效果。 2)进行逐段播放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尽力抓住主要内容,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与自己听前所做的预测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听完后完成相应的练习。 3)听与说紧相连。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加深对该篇听力材料的理解并及时巩固,再次向学生呈现图片,要求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对课文进行复述,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准备开展合作学习。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04-03T14:56:00.6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作者:王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英语教师开始探索英语教学的全新方法,其中听力教学也是改革的重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英语教师开始探索英语教学的全新方法,其中听力教学也是改革的重点。“听”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能力,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本文将从创设听力环境、丰富教学模式、加强课外拓展三个方面,探讨英语听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听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英语考试当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引起重视,将英语听力练习渗透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日积月累,逐渐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笔者将自身在听力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分享如下,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着以参考。 一、创设听力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只有在浓厚的听力氛围当中,学生才能投入听力练习,才能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听力教学内容,创设与听力学习相关的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听力练习当中,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Seeing the doctor”这一单元的听力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Body song”,让学生在歌曲的旋律中进入相关的情境。接着教师进行相关提问,如:This?song?is?about?the?parts?of?our?body.?Do?you?still?remember?them??然后邀请学生进行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并顺势引入今天的听力练习,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与身体病情有关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如医生和病人,练习本单元常用的句式:What’s?wrong?with?…?…?have/has?a?…What?should?…?do?You/he/?she?should?…以及常用的词组:brush?one’s?teeth,?drink?water,?eat?sweets,?have?a?rest,?take?medicine…通过创设与身体疾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投入相关的听力练习,不仅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大多在考试前进行突击,让学生通过收音机等自己练习,教师针对性地讲解易错点和难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身对听力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听力练习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听,并没有走心,使得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迟迟无法提高,影响英语的整体成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的反思,寻求更多的、新颖的听力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例如,在教学“The weather”这一单元的听力部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昨天的天气预报节目,接着教师出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并进行提问:What’s?the?weather?like?in?…?What’s?the?temperature??让学生根据观看的天气预报回答城市的天气与气温,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描述天气的词汇,如sunny,?cool,?dry,?cloudy.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天气进行探讨,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和英语听力水平。 三、加强课外拓展,提高听力水平 除了基本的课堂听力教学外,教师还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如通过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片段,让学生用英语进行配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听一段材料然后分角色进行英文对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听力训练。通过课堂之外的活动拓展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动力,还进一步提高的听力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专门利用一堂课组织学生进行电影配音活动。教师可以选取大多学生有熟悉的电影片段,如《西游记》《狮子王》中的一些经典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影片中的汉字先进行汉语配音,看哪个学生配的又像又好。接着,教师可以升级难度,让学生根据汉语台词进行英文配音,如“过去的事是不可以改变的。”You?can’t?change?the?past.“越危险就越合我心意。”I?laugh?in?the?face?of?danger.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英语表达技巧,从而能更了解听力中的语言表达,进而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重视英语听力教学,善于创设听力情境,积极探求新颖的听力教学模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听力拓展活动,通过这些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建霞.浅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难点与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10. [2]钱小莹.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索构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400.

牛津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牛津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读、写训练内容,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让知识中获得成功感。我是一位从教八年之久的英语教师,从初中到小学亲自目睹了新课改带给我们老师、学生的巨大变化和无穷的益处。在我带第二轮三年级教材之后的今天,有了许多的心得感受和反思,写出来与各位分享。 一、课前3分钟自由谈(Free Talk),增强师生情感,训炼学生听说能力。 每节课开课以前,我就上节课所说内容,采用师师问答、生生问答、小组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复习,这一方法不仅有效的复习了上节课或以前所学的内容,而且为新授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对话。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我一直坚持用英语讲课,刚开始从最简单的短语、句子、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当学生听得不太懂时,我配以夸张的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也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三、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我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作字母卡片,以便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单词教学、对话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图片卡、单词卡、句型卡或头饰、道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师生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扮演角色,进行会话,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关键,所以充分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内容。这样学生活学活用了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领读时声音、语调都带有感情色彩,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在表演时拿出自制头饰之类的简单道具,并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带有逼真表情和贴切的动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另外我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兴趣特浓,走在校园里,走在马路上碰到我就主动用英语和我对话。 五、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或知识竞赛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