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新区顾官屯镇中学牛明青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四条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分析能力,是一种冲破旧习惯旧思维的束缚,进行多向、多维、多层面地思考,富有创意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年假期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有幸听到了陶主任关于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之后,反思中学作文教学,以新的教学观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尤为必要。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逆向思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意识的束缚,在作文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事实上学生作文时往往习惯地只写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从来如此”的作文思维定势,从这彼一面去写作,就会有新颖独创的见解。我认为任何事物自身的矛盾对立和外在的人为界定,都会给学生在写作中训练逆向思维提供凭据,同时培养学生写作的逆向思维能力。平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两面性。比如:老虎有勇猛的一面,即所谓虎虎生风;也有凶恶的一面,即所谓如狼似虎。又如:蚕有无私的一面,即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描写;也有自私的一面,即如“作茧自缚”。再如:哭本是痛苦的表现,所谓:“人不伤心不落泪”,“男人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

处”,但哭也有特殊情况,所谓出嫁女儿哭是笑。这些思维的两面性,为学生作文开拓了逆向思维立意的天地。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积极诱导学生运用质疑、逆向的思维方式去构思作文,从而使文章主旨别有新意。为了引导学生作文时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在作文命题上我作了多种尝试。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精神劳动,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因此,作文命题中,我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如:《班级的新鲜事》、《二十年后的我》、《书包减“肥”后》、《假如我是班长》等题目,来自学生自身的“生活近区”,自然有兴趣,学生也乐于写。我还时时让学生参与到不命题作中来,如出示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等等。这样学生就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自己独特的创新见解也跃然纸上。

创新能力虽不是天生的,但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需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与氛围。作为教师,应抛弃传统课堂对学生的‘新异思维、特殊行为’给予的讽刺,挖苦孤立或否定的做法,鼓励学生树立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提出质疑,同时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思路打开,自然会碰撞出创造性写作的火花,引发其创新的潜质。我还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展作文思路,畅所欲言,写自己所想,想自己所写,充分鼓励学生独特的写作创见,使他们在良好的心境下作文,养成良好的作文创新意识。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反之,作文没有兴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学生的天性,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展创造力的大学校。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玩“贴鼻子”游戏,同学们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在教学中,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习,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多方思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常规,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审视,让学生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年级同学作文提出这样的要求:“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们打开想象的闸门,他们作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得最活跃的时候,而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原有的童话故事进行续写或改写:例如学了《会摇尾巴的狼》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改写《会摇尾巴的狼》,也可以引导学生续写《老狼得救后》。平时我还引导学生从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入手,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以童话的形式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如我班个别同学对学习用品不太珍惜,随便乱丢或损坏。

针对这一现象,我让同学们写一篇《钢笔对我说……》这样的想象作文。有的同学写:“钢笔对我说,小主人,你这次把我的脸弄脏了,让圆珠笔取笑我不讲究卫生……”有的同学写:“小主人,你这次得了第一名了,但你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学生发挥想象学着写,使得世界万物都具有人的灵性,提高了他们作文的创新能力。

四、运用知识,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进行创新,并不是要掌握了很多知识才可以开始,而应以他对这个领域的知识领悟的深、浅和能否用它来解决问题为标准。学的多少并不重要,掌握了多少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自己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放手让学生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交融在一起,让他们的写作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教学《秋天》后,让学生进行一次观察,然后写一处景物,让学生先在山野、林中观察秋天里的花草树木和田野风光,再让学生在习作后互相交流。又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时,写小男孩找不到妈妈时该怎么办;接着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在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在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办;在你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办……这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实际生活中的事,进而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要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写作的能力,切实让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得到激活,创新人格得到发展。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发表时间:2010-08-02T13:30:32.81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4月第1期作者:邰国富[导读]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如体裁的混淆、语言衔接不流畅、内容枯燥无新意,作文的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淡薄等问题,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视而不见,很少关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因而在作文中很难表达出新意。 (江苏省姜堰市克强学校,江苏姜堰 225502)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205-01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如体裁的混淆、语言衔接不流畅、内容枯燥无新意,作文的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淡薄等问题,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视而不见,很少关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因而在作文中很难表达出新意。 作文是最富情感性的创造活动,无“文”则不能“作”。这“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认识是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真实体现。作为作文的教学也就成了一项开掘人的情感空间和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要在这个工程中让学生不断挖掘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成果,写出内容有新意的作文。 那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呢? 首先,用生活丰富学生写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是一切文学作品之源,也是作文之源。老舍以他的生活成就了《家》《春》《秋》。高尔基以他的生活,诞生了自传体三部曲《我的大学》《在人间》《童年》三部曲。由此可见,生活材料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感受,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祖国的激情,发现新的题材,同时还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到自然保护区、工厂等地去观察、体验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源源不断地涌进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写作提供丰富的、形象的、真切感受的写作材料。 其次,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生活材料包括直接生活材料和间接生活材料两种。间接生活材料是指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时尚流行音乐、民族古典乐曲等各类材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创作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阅读课文。教师要“少讲、精炼、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读书千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二是阅读报刊。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报刊,而且要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互相传阅,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质颖,互相评点。 再次,灵活的教学是创新作文的主渠道。作文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的做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前进行5分钟说话训练,辩论会,知识抢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技巧,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摘报剪报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审美情趣。 最后,用激励的赏识评讲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上认为“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大。学生的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往往容易塑造较为自信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相反则容易自卑。所以对于学生的作文习作必须以激励调动他们的写作信心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以积极的心态,写好每篇作文。通常情况下,作文的评讲包括两个过程,即评改与讲评。批改作文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习作优劣有别是正常的,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每个学生为基准,评价的标准因人而异;对那些优秀的要充分赏识,除了肯定他们的长处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差一点的也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肯定他们,哪怕是细小的长处,让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开展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讲话机会,各抒己见,质疑问难,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最宝贵最难得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诱导,允许各种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生活是宽广的,生活是充满激情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有让学生多关注生活,从创新的角度反映我们的生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动感人。④①

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提高创新写作能力初探

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提高创新写作能力初探 发表时间:2012-06-19T14:17:11.433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李永昌[导读] 传统作文教学,学生犹如教师牵的提线木偶,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李永昌(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河北邯郸056000)【摘要】传统作文教学,学生犹如教师牵的提线木偶,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作文、阅读一扫平,语文还有什么难的?可是…… 真正爱作文的又有多少呢?学生怕语文是因为作文,稍不留神审题疏漏就会不及格;教师教语文如履薄冰是因为作文,一个学生作文搞砸该班年级排名多半就是倒数几名。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维;作文课堂;写作能力组织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比如,组织学生登山,让学生亲近自然;开亲子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灵;周末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体验亲情的伟大……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旦有了切身体验,就会变得兴味盎然,然后作文必会情真意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进而体验作文美。 1.激趣 多数同学怕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因此,作文教学应从激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1.1 在特殊的场景中激发起对学生写作的激情和兴趣,刚经历5.12大地震的恐吓,又遭遇8.30地震的四川凉山会理学生,对感动、感恩之类话题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教师以此为契机,一定会激起学生交流、倾诉的欲望。 1.2 进行随机观察训练。曾有一位教师,他上课时看到学生精神集中,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纷纷举手进行描述。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1.3 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有用的,是生活的需要。作文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言语交际;学生不是应命而作,而是感到写作是一种需要。 1.4 及时认真批改讲评。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强烈期待得到老师及时客观的评价,所以,老师及时认真批改,在作文批语及讲评中表现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不妨把作文批改做多样化处理:教师批、同学批、个人批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既可减轻老师负担,又能及时反馈写作情况,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多阅读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学生怕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是感到没东西可写。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写好文章。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缺乏,如果阅读不跟上,积累的知识少,想写出好文章,这近于痴人说梦。 首先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阅读不仅开拓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潜移默化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的观察、思维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倡阅读的课外书,首要的是读名著,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3.感悟生活 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留心发现它,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用丰富多彩片断形式反映它,做“生活的有心人”。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作家,无不如此,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语言与当时的口语相当接近;大文豪高尔基常把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记录下来,用来丰富自己的作品语言;作家柳青更绝,为了写活笔下的人物,还故意找茬子让泼妇自己当街表演……作为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更应关心生活,让生活为自己酿造丰富多彩的语言。 有同学这样写人:每个人就是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吧,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各种增白剂反复“揣摩”,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 这段文字将修改文章比作女同志的打扮,别出心裁,令人捧腹。不留心生活,是不可能让作文如此动人的。 4.勤练习 单靠全学期8篇作文的隔周训练远远不够,要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及口语训练,勤动笔,勤记日记或周记,可经常安排一些作文片断训练(笔头或口头练),这种训练方便易行,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不过一节课,而师生间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5.模仿 “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不懂方法训练,有如盲人骑瞎马,瞎碰乱闯,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方法指导,从模仿开始,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题好一半文”。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要想作文拟题得心应手,就必须多读书看报,从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使作文面孔清新脱俗,让老师“一见钟情”,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5.1 修辞法 5.1.1 比喻。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 5.1.2 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 5.1.3 借代。“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 5.1.4 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5.1.5 拟人。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5.1.6 呼告。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5.2 引用法 5.2.1 引用诗句。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作文教学一般从作文指导入手。为了省时、高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研究学生作文心理、分析学生知识差缺的基础上,决定避免学生厌烦了的大讲特讲审题立意之类重复内容的无效劳动,一改常规,从作文评改入手,辅以引导观察、打高分、开辟作文第二课堂等手段,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一个个由怕写作文到乐写、会写,初中作文教学一般从作文指导入手,如何把握作文教研方向,切实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草稿上下工夫 学生作文喜欢一锤定音,草稿写完即作文完成,不愿认真修改,因而作文水平提高不大。 对此,我把指导作文的主要力量放在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上。为了培养他们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一是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讲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二是具体指导,提高他们鉴赏和修改文章。作文命题后,根据题目的难易,我只简单地提示题目的要求范围,可写哪些材料,注意点,指定交文章的时间,就让学生回去写。或观察,或搜集素材,或构思、打腹稿,写草稿,从不让学生在一节两节课内完成一篇作文。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养成他们认真作文的良好习惯。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种加强作文指导的做法,更加贴近学生作文。

二、优秀生着重“评”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作文评改上,应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优秀生以“评”为主,中差生以“改”为主。这是因为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给予指导。 选评优秀生作文,我把它称为“突破口”,它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以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两次以上评讲的同学,作文态度都较以前认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我还积极地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读书评报,写观察日记,给报刊投稿等。这样,我的周围很快团结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他们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鼓舞了中、差学生。 分析差生作文差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主要差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而且这种不足并非一日形成,久而久之,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 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这种心态是前提,其次是给他们具体帮助,应在最基础的选材、写具体、字词句的训练上多给予帮助,使他们走出作文困境。 对待差生作文,我主要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差缺,一学期每个学生只需批改2次。最初面稍大,逐渐形成塔形。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火花,给予鼓励。改后作文写上几句“你进步了,难能可贵”“祝贺你进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059603.html,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作者:陈英杰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8期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乏味无趣,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低下。为了改变不良现状,我们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做探究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教学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掌握各种学习技能并培养综合素质,本文主要是分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情况,长久以来,老师单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作文学习没有兴趣,作文教学质量低下,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我们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质量,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实情况 1.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只有学生将自己的感情都融进写作中,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言之有物、活灵活现。但是就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来讲,学生普遍的现象就是写作不带情感,写出来的作文就像流水账一样,呆板无趣,丝毫体现不出自己的感情。 2.作文教学与实际不相符 老师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较小,在理解、认知等方面还没有达到中学生的程度。在老师眼里,学生都是能够写出优秀作文的,甚至有很多老师觉得自己的学生能够写出非凡的文章,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要求也很高,但是老师要清醒地看到,学生的年龄很小,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孩子的思想还不能达到那种高度和境界。因此,老师过度要求学生文章具有极强的深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1.创新选题,拓宽学生的思维

初中作文创新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

初中作文创新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 海南中学薛菁菁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点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初中作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初中作文不仅仅是语文这门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初中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教师的部分教学方法已经陈旧落伍,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作文学习存在抗拒心理,没有对作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影响了自身听课效果。所以,关于初中的作文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业内外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将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作文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立意和构思进行创新 对于初中作文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从小学作文学习的思维中走出来,鼓励学生多多收集所有跟写作相关的素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意识和观念,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立意和构思进行创新。立意和构思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需要学生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思考,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 1.1文章的立意要真实而新颖 文章的立意是一篇作文的核心,也是精髓所在,起到统领全文、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体现的是文章作者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一篇内容深刻的作文需要作者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才能发掘生活中的不平凡,做到标新立异,使文章新颖独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开始写作时就不知道从何写起,更没有对文章有一个明确的立意。事实上,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所有的作文立意都应该是真实的,写作素材都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只有立意是真实的情况,才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事实进行创新才是一篇成功的、与众不同的优秀之作。 1.2文章的构思要理性的创新 中学作文之所以不同于小学作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写作构思,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文章的构思就是作者在写作前一系列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却忽略了这一过程,对写作材料没有深入理性的思考,写作的时候也在套用固定的套路,记叙文有记叙文的套路,议论文有议论文的套路,这种缺乏思考的作文自然缺少了创新性。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理性的思考,从文章的标题到整体的结构甚至小到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这些关于文章构思的点点滴滴都需要学生理性思考、理性创新,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对布局谋篇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真正走上创新之路. 2.教师应利用学生创作中的优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学生在完成作文的创作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反馈交流,这个反馈的环节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发掘学生创作中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改进不足,又能充分体现教师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1进行开放性、多角度的评价 对于作文的评价是教师带领学生重新审视文章的过程。“言为心声”,一个优秀的范本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情感,每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的感想,个人的心态,个人的认识世界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写作都有其独特优点,也有其不足,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兴趣、言之有物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文色变”,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畏难情绪严重,每次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通过本人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做了一些尝试: 1、游戏作文,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又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常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中,教学生玩中写作。例如,我曾在作文课上和学生玩了一个“猜词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看了老师指定的词语后,用动作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初中语文教学面临巨大变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优化课堂作文教学,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探求的新课题。本文试图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作文教学注重精选文题、巧妙启发,培养学生个性;激发情感,营造健康向上的写作氛围;精心构建生动活泼的写作课堂;引领学生亲历生龙活虎的写作活动;运用电教媒体提高作文的教学与评改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个性写作氛围 多媒体与写作 1.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相同,各自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史,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它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的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注重在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培养、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以前作文教学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即使偶有一些佼佼的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干部一腔”的感觉,没有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的足别人的思想。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主观的感受,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这种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1精选文题,给学生插上展现个性的翅膀。学生之所以谈写色变,视写作为苦事,就在于教师往往出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刺激性的东西,会引起人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出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题目(与火星人的一次亲密接触)、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目(心中的那一墙绿)、一些新奇的题目(我有一双翅膀)、一些富有

关于初中语文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初中语文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内容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应用水平。学生作文水平是评定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主要阐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开展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应用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是一个注重学生文学功底教学的重要学科,而在语文教学中又以作文教学为首位,是培养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和语文应用水平的主要途径。作文教学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并且使学生关注身边点滴,以便更好的运用语言文字。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作文教学的创新,使学生在学习作文时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大幅下降。由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作文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乐趣,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对学习兴趣与观察培养不足

语文体现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生活累积的结晶。因此,学生对学习语文具有一定的兴趣,对学好语文具有良好基础。然而,当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深挖,使学生学习兴趣渐渐磨灭。作文源于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引导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与体验生活,使部分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无法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单一性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是就写作内容与要求进行简单的布置以及写作前的指导,过后对文章进行批阅。在作文布置前,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以口头传达,并没进行相关素材辅导和课后指导,使得学生对写作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不清晰,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同时,千篇一律的作文批阅方式,也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此种单一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写作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3.落后的教学观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对古诗文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此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学生对写作的厌恶。长期如此,学生学习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探索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探索 作文首先得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而眼下学 生普遍感觉生活单调,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将生活之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作文呢?经过学习实践,笔者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创设作文教学情境,让作文教学情境为学生的作文开源。作文教学 情境法,依据直观教学原理和情知对称原理,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有意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场合、景象,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为学生写作 提供材料来源。具体做法如下: 1.深入生活体会情境,组织活动体验情境。“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带领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收集资料;同时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为作文而开展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写建筑,笔者请家长带学生参观柳州的桥;写游记,笔者带 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箭盘山奇石园参观;写人的记叙文,启发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写作的素材,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观察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写事的记叙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 的班级活动,通过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体验生活,获得感悟。 2.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情境。“百闻不如一见”,写状物的作文,最适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情境,使学生对物的形、色、味、质地、气质特点等有感性的接触。直观教具可以是教学模具、挂图、实物等。 3.运用语言描绘情境。当然,我们不可能每写一篇作文都要把学生带入生活的实景,这就都需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有声有色的描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生活的表象 和体验,从而获得写作素材。 总之,我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思想感情都是作文的素材,创设作文教学 情境,就能让学生找到作文之源,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 二、“跟着感觉走”——作文训练序列化 懂得“写什么”,许多同学仍然不懂得如何下笔行文,总不可能跟着感觉走吧?然而,许多教师 在作文的训练时也是跟着感觉走,作文的训练存在随意性,缺乏完善、科学、有序的训练体系。而作文教学是一项具有整体性、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的活动。学生只有获得了写作过程和方 法的指导,他们才会构思、立意、布局、表达。根据作文训练内在的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理,笔者在作文指导上注重作文训练的序列化,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从 而解决“怎么写”的困难。总的原则是:先口头后书面,先单项后综合,先模仿后创造,先记叙描写 再说明议论,逐步实现作文教学的科学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具体做法是: 1.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可安排在书面写作之前进行,也可以单独安排在平时的训练中。口头作文的题材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父母、校园生活、见闻感受、演讲辩论、一次活 动等等。通过口头作文,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 2.单项训练。可安排人物的描写单项训练,景物描写单项训练,场景描写单项训练,还有叙事、构思、选材、线索、结构、思维、想象等等训练点。单项训练一定要全面透彻,即使在单 项训练时,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中学三年的训练总安排。七年级以记叙描写训练为主,八年级逐步开始进行说明训练,九年级着手议论性的训练,但整个中学阶段仍以记叙描写训练为主。 三、我的作文谁做主——鼓励个性作文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没有真情,没有创意的表达。他们唯恐 自己的情感不够高尚,思想不够深刻,语言不够成熟,以致得不到高分,于是学生被压制了个性,束

初中作文教学之初探

初中作文教学之初探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以为,可以从培养兴趣、注重积累、加强练习、重视激励、合作交流、推陈出新这几个方面着手作文教学,确保学生写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因此,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实施初中生的作文教学,究竟怎样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写出理想的作文呢?笔者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1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要干好一件事,对这事感兴趣是个前提。《课程标准》指出:“写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想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就不是很难了。兴趣从何而来?首先我们可以用故事来引导写作。 比如,讲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引起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谈到吝啬鬼夏洛克“一磅肉”官司可以激起学生对

莎士比亚悲喜剧的兴趣;聊到孙悟空大闹天宫七十二变的故事情节,右吸引学生翻阅《西游记》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这些精彩的故事都通过写作而成的,可以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其次还可以从就业方面吸引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如果想当一名中央电视台的金牌主持、周游全球的记者、谈吐优雅口若悬河的世界级演说大师、名利双收声名远播的作家那就非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不可。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而且奠定了他们的知识见闻,通过这样的诱导,学生对语文和作文便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他们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和冲动,将平时的作文负担转变成作文乐趣。 2注重积累 积累主要是积累语言和素材。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水平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多读多积累。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面,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目,如《中学生语文报》、《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散文周刊》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深读广读。记录阅读过的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断,多读多背,使所积累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语言,这对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个很好补偿;另外,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

《创新——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课题研究方案

《创新——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课题研究方案 沛县魏庙中学汪秀丽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的呼唤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新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3.改变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那么,目前的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份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记那么若干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 ...............,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再不能训练学生写“八股文”了,因此,初中语文作文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意义重大。 二.课题界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像样”(叶圣陶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如体裁的混淆、语言衔接不流畅、内容枯燥无 新意,作文的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淡薄等问题,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视 而不见,很少关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因而在作文中很难表达出新意。 作文是最富情感性的创造活动,无“文”则不能“作”。这“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 对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认识是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真实体现。作为作文的教学也就成了一 项开掘人的情感空间和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要在这个工程中让学生不断挖掘新的内容,创 造出新的成果,写出内容有新意的作文。 那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呢? 首先,用生活丰富学生写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 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是一切文学作品之源,也是作文之源。老舍以他的生活成就了《家》《春》《秋》。高尔基以他的生活,诞生了自 传体三部曲《我的大学》《在人间》《童年》三部曲。由此可见,生活材料是写作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感受,以激发他们对 大自然、对祖国的激情,发现新的题材,同时还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到自然 保护区、工厂等地去观察、体验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源源不断地涌进学生的视野,为他 们写作提供丰富的、形象的、真切感受的写作材料。 其次,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生活材料包括直接生活材料和间接生活材料两种。 间接生活材料是指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时尚流行音乐、民族古典乐曲等各类材料,熟读唐 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根本不读 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创作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阅读课文。教 师要“少讲、精炼、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 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读书千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二是阅读报刊。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报刊,而且要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互相 传阅,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质颖,互相评点。 再次,灵活的教学是创新作文的主渠道。作文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的做法,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前进行5分钟说话训练,辩论会,知识抢答赛活动,提高学 生的语文技巧,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摘报 剪报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审美情趣。 最后,用激励的赏识评讲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上认为“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 成长极为重大。学生的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往往容易塑造较为自信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相反 则容易自卑。所以对于学生的作文习作必须以激励调动他们的写作信心和情感,激发他们的 创新精神,以积极的心态,写好每篇作文。通常情况下,作文的评讲包括两个过程,即评改 与讲评。批改作文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习作优劣有别是正常的,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每个学生为基准,评价的标准因人而异;对那些优秀的要充分赏识,除了肯定他们的长处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差一点的也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肯定他们,哪怕是细小的长处,让他们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充 分发扬民主,开展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讲话机会,各抒己见,质疑问难,这是一种深层次 的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最宝贵最难得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诱导,允许各种不同的见解 和意见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生活是宽广的,生活是充满激情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有让学生多关注生活,从创新的角度反映我们的生活,这样写出 来的文章才会更动感人。④①

浅谈作文教学的创新---杜丽霞

浅谈作文教学的创新 外山口小学杜丽霞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就是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传统的作文评价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是教师的评价只是批语加一个成绩,而批语又缺乏激励性,往往不是言之无物就是语句深奥华丽,让学生难以理解?二是教师用心良苦,对学生文章中的成功与失败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却忽略了挖掘学生兴趣的源泉,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讲评变得爱理不理,爱听不听。原因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注重评价的艺术,评价没有激励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我从事多年的作文教学,觉得从以下几方面激励学生的作文兴趣,成效很大。 一、图画激励 即由简笔画和印章代替眉批。笔者的做法是在每带一个新班时,首先将各种图画的含意告诉学生,让他们记录在本子上,以便理解批改后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如果发现妙词,就在旁边画上一颗“红五星”;发现佳句,则标示一面“小红旗”;对好的开头和线,就送一只“大雁”;对构思新颖的作文,就在题目下面添一只“蓝精灵”。这些图画式的眉批,直观形象,既节省批阅时间,又吸引学生去琢磨理解教师的批语,激发了

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闪光点”激励 表扬是人生路上的阳光,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幸福剂,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阶梯。在作文教学中,写作基本功好的学生文章中的优点极易被教师发现,他们也能得到更多的激励。而那些写作基本功不太好的学生,文章中的优点却容易被忽视。为此,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练就一双善于捕捉“闪光点”的慧眼,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即使只是一个妙用的词语,或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凡有可取之处,教师都要毫不吝啬笔下的赞许,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这件事你写得太感人了,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在评改中有时也可分析某处写得好的原因。如“这个词用得恰到好处,太神了!” “这个动作,这个神态,你写活了。真棒!”尤其对基本功欠佳的学生,教师更要用温馨的话语,去点燃他们写作兴趣上的“星星之火”,让他们沿着希望之光前进。 三、竞争激励 心理学研究证明,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使学生奋起直追, 转变写作的畏难情绪,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评改时,笔者常常利用面批的机会,根据学生彼此之间写作水平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竞争对手,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如有

创新作文训练创新作文训练初探摘要

创新作文训练摘要:所谓创新作文,就是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约束,写出有新意、能张扬自己个性的文章。那么,创新作文训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题目、角度、材料、语言、形式 一、题目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在教学中的常规做法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很多题目比较老,不符合学生的胃口,学生写烦了,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练笔的目的。有时候老师也想到了要变个花样,出点有新意有特色的题目,可一旦题目“新”起来,学生就无从下笔了。更多的时候,则是老师们难以命出一个有新意的题目来。那么创新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命题权还给学生,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拟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来。另外,题目既是文章的眼清,就要清亮有神,需“招人显眼”。话题作文尽管有“题目自拟”的要求,但很多考生懒于思考,直接用话题作题目的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而有创造性的文题自然就引起了阅卷者的注目。请看:对话题稍作变化的题目,如《无悔的选择》、《亮出你的选择》、《选择的人生》、《18岁的选择》、《用信念为人生抉择》、《你向我选择什么吗?》、《你会作选择了么?》等等,都能明确标示出考生审题立意的准确。变通话题,形式新颖,如《选择——人生的驿站》、《人生#8226;选择#8226;拼博》、《选择放弃=成功》、《不同的选择,同样的精彩》、《心灵的选择,人性的光辉》等等,都显示出考生立意的深刻。别致含蓄的题目更引人心动,如《最后一艘救生艇》、《采撷世间最美》、《岔路口》、《无悔人生每一步》、

《走好自己的旅程》、《宁可……也不……》等等,昭示出考生思考的深度。 因此,话题作文最好不要移用话题作为题目,要在定好文体后大胆创新,以更好展示出自己作文时的信心与水准,在下笔时就主动放弃表现自己独到创意的机会是十分遗憾的。 二、“角度”新。有一个全新的题目,仅仅是创新作文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要确立切入点,确定写作的新视角,即从哪里入手,怎样围绕话题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它对文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假如我们能在这方面推陈出新,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一篇看图作文:画面上方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下是一把伞,伞下有一盆仙人球。要求学生根据这幅图画写一篇议论文。大多数同学经过分析,可能会提炼出“过分的爱就是害”这样一个观点,虽然不算错,但总觉得有些肤浅。如果你将“太阳”比作地方政府,将“伞”比作地方保护主义,将“仙人球”比作乡镇企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从而揭示出“仙人球”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因为有“太阳”和“伞”的庇护,才得以屡禁不止,并泛滥成灾的道理。也可以认为太阳象征法律,伞象征高官,仙人球象征不法分子。一些不法分子只所以会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就是因为有“伞”的保护,“伞”一旦被撕破,他们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样的立意,既新颖,又有深度,能不得到好评吗?因此,在立意方面的创新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材料新。材料是组成一篇作文的重要内容,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