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初等函数复习题型最细最精

基本初等函数复习题型最细最精
基本初等函数复习题型最细最精

基本初等函数复习

一、基础复习:

1、a 的次方根: , x 叫a 的n 次方根

根式的性质:(1)n n a )(= ,(),1+∈>N n n 且;(2)??

?=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当n a n a a n

n

|,|,

2、分数指数幂与根式:=m

n

a =-n a =1a =0a

3、幂的运算性质:=?s r a a =÷s r a a =s r a )( =r ab )(

4、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N a b

5、对数的性质:(1)N (2)=1log a (3)=a a log

6、对数恒等式:=N

a

a log

=b a a log

7、对数的运算法则:=?)(log N M a =)(

log N

M

a =αM a log 8、换底公式:=

b a log =b a log =n a b m

log 9、常用对数:=N 10log 自然对数:=N e log 10、幂、指、对函数函数的性质 二、典型例题: 1、指数、对数运算: 1

( )

A .100

= B .1)1(1

=-- C .7

4

4

71

a

a

=

-

D .5

3

5

31

a

a

=

-

2. 计算:21

0319)4

1()2(4)21(-

---+-?- = ;

3.化简)

31

()3)((65

613

1212132

b a b a b a ÷-的结果

( )

A .a 6

B .a -

C .a 9-

D .2

9a

4.已知2x =72y =A ,且1x +1

y

=2,则A 的值是

A .7

B .7 2

C .±7 2

D .98

5.

a 、

b 、

c ∈R +,则3a =4b =6c ,则

( )

A .b

a

c

111+=

B .b a c 122

+=C .b a c 221+= D .b

a c 212+=

6. 若a<12

,则化简4

(2a -1)2的结果是

A.

2a -1 B .-

2a -1 C.1-2a D .-

1-2a

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2);

21lg5(lg8lg1000)(lg lg lg 0.066

++++

8、设1245100,2()a b a b

==+求的值.

9、已知4(),01,42

x

x f x a =<<+且

(1)()(1)f a f a +-求的值;1231000

(2)()()()...()1001100110011001

f f f f ++++求的值.

说明:如果函数()x

x f x a a

=+,则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

2、指数函数、对数、幂函数的图像: (1)定义考察:

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 ①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x y 5=

B. x y +=25

C. x y 52?=

D. 15-=x y

(2)定点问题

1.函数0.(12>+=-a a y x 且)1≠a 的图像必经过点( )

)1,0.(A )1,1.(B )0,2.(C )2,2.(D

2. 函数恒3()25x f x a -=+过定点 ( )

A .(3 , 5)

B .( 3, 7 )

C .( 0, 1 )

D .( 1, 0 ) 3.函数1log )()2(2+=-x x f 恒过定点___________ (3)图像问题

1.当a >1时,函数y=log a x 和y=(1-a)x 的图像只可能是( )

2

2

1-=x

y 的图象大致是

( )

图3-7

3.在统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ax x f =)(与x a x g =)(的图像可能是( )

4.设d c b a ,,,都是不等于1的正数,x x x x d y c y b y a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则d c b a ,,,的大小顺序是( d c b a A <<<. c d b a B <<<. c d a b C <<<. d c a b D <<<.

5.图中所示曲线为幂函数n x y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则1c 、2c 、3c 、4c 大小关系为 ( )

A.4321c c c c >>>

B.3412c c c c >>>

x

y

o 1

A

x

y

o

1

B x

y

o

1

C

x

y

o

1

D

x

a =x

b

y =x

c y =x

d y =y

o

C.3421c c c c >>>

D.2341c c c c >>>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1)单调性

1、比较下列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30.4 1.3 1.60.3 1.3111

(1)2.1_____2.1; (2)()_____(); (3)2.1_____()555

-

550.70.543(4)log 1.9_____log 2; (5)log 0.2_____log 2; (6)log 2_____log 4

2、已知03

1

log 31log >>b a ,则a 、b 的关系是 ( )

A .1<b <a

B .1<a <b

C .0<a <b <1

D .0<b <a <1 3.设10<

2

+-+->x x x x a a 成立的x 的集合是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y=-x

B.y=log 2

1x

C.y=

3

1

x D.y=-x 2+2x+1

5.(1)函数)26(log 21.0x x y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

(2)已知log (2)a y ax =-在[0,1]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6.已知(31)4,1

()log ,1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

(B )1

(0,)3

(C )11[,)73

(D )1[,1)7

7、 解下列不等式:

(1)22332

<-+x x ; (2)2332)2

1(2--+

2≠>>-++-a a a a x x x x

8.如果函数2()(1)x f x a R a =-在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2

6171()()2

x x f x -+=; (2)求函数25log (23)y x x =--的单调区

(2)奇偶性

1.当1>a 时,函数1

1

-+=x x a a y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奇又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2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x x b

f x a

+-+=+是奇函数。

(Ⅰ)求,a b 的值;

(Ⅱ)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22(2)(2)0f t t f t k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1

().21x

f x a =-

+,若()f x 为奇函数,则a =________。 4:已知函数3)2

1

121()(x x f x +-=

(1)求函数的定义域;(2)讨论函数的奇偶性; (3)证明:0)(>x f 5、已知函数)10)(1(log )(),1(log )(≠>-=+=a a x x g x x f a a 且,

(1)求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

(2)判断)()(x g x f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3)求不等式()()0f x g x +>的解集.

6、已知x

x x x x f --+-=10101010)(,①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②证明f(x)是定义域中的增函

数;③求f(x)值域。

4、定义域、值域问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

21

8

x y -=; (2)y = ( 3)12

log (32)y x =-; (4)y =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12,[1,4]x y x =-∈; (2) 23log ,[1,)y x x =+∈+∞;

(3)已知函数)2lg(2a x x y ++=,①若定义域为R,求a 的取值范围;②若值域为R ,求a 的取值范围。 3、解下列不等式

(1)11242

x -<<;(2)0.70.7log (2)log (1)x x <-

练习:设函数2,(0)()1,(0)

x x f x x x -?≤=?+>?,若0()2f x <,求0x 的取值范围

4、()log ,[2,4](01)1a f x x x a a =∈<≠函数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求实数的值

练习:函数[0,1]x y a =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求函数13()[0,1]x y a

=在上的最大值

5、求函数1423[0,1]x x y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5、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

1、已知3log log 4a b a ?=,求b 的值

2:若56789log 6log 7log 8log 9log 10y =????,则有( )

(A )y ∈(0,1) (B )y ∈(1,2) (C )y ∈(2,3) (D )y ∈(3,4) 三、练习巩固: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1log (3+; (2)2lg 5lg 2lg 50+?; (3)643log [log (log 81)]

2、设1125100,a b a b

==+求

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 (2

)y =

(3)31

1log (1)

y x =

--;

(4)2log (1),(01)a y x a =-<≠;(5)(1)log (164)x x y +=-

4、求下列函数值域:(1) 1

()2,[1,2]3

x y x =+∈-; (2) 22log (45)y x x =--

5、求函数])8,1[(4

log 2log 22∈?=x x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函数()log (1)[0,1]x a f x a x =++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 ,求实数a 的值

7、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2

28()2x x f x -++=;(2))32(log )(24x x x f -+=;(3)2

23()(01)x x f x a a +-=<≠

8、(1)2

(1)log a y x -=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20.5()log (3)[2,)f x x ax a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log (2)[0,1]a f x ax a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已知(31)4,1

()log ,1

a a x a x f x x x -+≤?=?>?是(,)-∞+∞上的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9、log (27)log (41)(01)a a x x a x +>-<≠求不等式中的取值范围

10、已知62()log ,f x x =求(8)f

11

、判断函数())f x x =的奇偶性

12、已知函数1()log (01)1a

x

f x a x

+=<≠- (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f x 的的奇偶性;(3)求是不等式()0f x >的解集.

高中数学必修基本初等函数常考题型幂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基本初等 函数常考题型幂函数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幂函数 【知识梳理】 1.幂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y =x 叫做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是常数.2.常见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解析式y=x y=x2y=x3y=1 x y= 1 2 x 图象 定义域R R R{x|x≠0}[0,+∞)值域R[0,+∞)R{y|y≠0}[0,+∞) 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非奇非偶函 数 单调性在(-∞, +∞)上单 调递增 在(-∞, 0]上单调递 减,在(0, +∞)上单 调递增 在(-∞, +∞)上单 调递增 在(-∞, 0)上单调递 减,在(0, +∞)上单 调递减 在[0,+ ∞)上单调 递增 定点(1,1) (1)所有的幂函数在区间(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特别地,当α>1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 当0<α<1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α<0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常考题型】 题型一、幂函数的概念 【例1】 (1)下列函数:①y=x 3 ;②y=12x ?? ? ?? ;③y=4x 2;④y=x 5 +1;⑤y=(x -1)2;⑥y=x ;⑦y=a x (a>1).其中幂函数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已知幂函数y =()2 2231m m m m x ----,求此幂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定义域. (1)[解析] ②⑦为指数函数,③中系数不是1,④中解析式为多项式,⑤中底数不是自变量本身,所以只有①⑥是幂函数,故选B. [答案] B (2)[解] ∵y=()2 2231m m m m x ----为幂函数, ∴m 2-m -1=1,解得m =2或m =-1. 当m =2时,m 2-2m -3=-3,则y =x -3,且有x≠0; 当m =-1时,m 2-2m -3=0,则y =x 0,且有x≠0. 故所求幂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x|x≠0}或y =x 0,{x|x≠0}. 【类题通法】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幂函数的方法

最新基本初等函数经典总结

第十二讲 基本初等函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应用,特别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基本初等函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基本初等函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三:知识呈现 1.指数与指数函数 1).指数运算法则:(1)r s r s a a a +=; (2)()s r rs a a =; (3)()r r r ab a b =; (4)m n m n a a =; (5)m n n m a a -= (6),||,n n a n a a n ?=??奇偶 2). 指数函数:形如(01)x y a a a =>≠且 2.1)对数的运算: 1、互化:N b N a a b log =?= 2、恒等:N a N a =log 3、换底: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指数函数 01 图 象 表达式 x y a = 定义域 R 值 域 (0,)+∞ 过定点 (0,1) 单调性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推论1 a b b a log 1log = 推论2 log log log a b a b c c ?= 推论3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0(≠m 4、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5、M n M a n a log log ?= 2)对数函数: 3.幂函数 一般地,形如 a y x =(a R ∈)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 a 是常数 1)性质: (1) 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 1); 对数函 数 01 图 象 表达式 log a y x = 定义域 (0,)+∞ 值 域 R 过定点 (1,0) 单调性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点及答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点及答案 1、角的概念的推广: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的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称它形成一个零角。射线的起始位置称为始边,终止位置称为终边。 2、象限角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1)α终边与θ终边相同(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射线上)?2()k k αθπ=+∈Z , 注意: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如与角 1825-的终边相同,且绝对值最小的角的度数是___,合___弧度。 弧度:一周的弧度数为2πr/r=2π,360°角=2π弧度,因此,1弧度约为57.3°,即57°17'44.806'', 1°为π/180弧度,近似值为0.01745弧度,周角为2π弧度,平角(即180°角)为π弧度, 直角为π/2弧度。(答:25-;5 36 π- ) (2)α终边与θ终边共线(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直线上) ?()k k αθπ=+∈Z . (3)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x 轴对称?2()k k αθπ=-+∈Z . (4)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y 轴对称?2()k k απθπ=-+∈Z . (5)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原点对称?2()k k απθπ=++∈Z . (6)α终边在x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k k Z απ=∈; α终边在y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2k k Z παπ=+∈;α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可表示为:,2 k k Z π α=∈. 如α的终边与 6 π 的终边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α=____________。 (答:Z k k ∈+ ,3 2π π) 4、α与2α的终边关系:由“两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确定.如若α是第 二象限角,则2 α 是第_____象限角 (答:一、三) 5.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22 S lR R α==,1弧度 (1rad)57.3≈. 如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答:22cm ) 6、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220r x y =+>,那么 s i n ,c o s y x r r αα==,()tan ,0y x x α=≠,cot x y α=(0)y ≠,sec r x α=()0x ≠, ()csc 0r y y α=≠。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

(完整版)一次函数题型总结归纳

a a t 精心整理 一次函数题型总结 函数定义 1、判断下列变化过程存在函数关系的是() A.是变量, B.人的身高与年龄 C.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y x ,x y 2±=A 、1B 、2C 、3D 、42、若函数y=(3-m)x m-9是正比例函数,则m=。 3、当m 、n 为何值时,函数y=(5m -3)x 2-n +(m+n)(1)是一次函数(2)是正比 例函数 一次函数与坐标系 1.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经过第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或减少)

2.已知y+4与x 成正比例,且当x=2时,y=1,则当x=-3时,y= . 3.已知k >0,b >0,则直线y=kx+b 不经过第 象限. 4、若函数y=-x+m 与y=4x -1的图象交于y 轴上一点,则m 的值是( )A. B. C. D. 1-14 1-4 1(2)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 是多少? 4、东从A 地出发以某一速度向B 地走去,同时小明从B 地 出发以 另一速度向A 地而行,如图所示,图中的线段、B 地的 1y 距离(千米)与所用时间(小时)的关系。 2

a t s ⑵试求出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 函数图像的平移 1.把直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13 2+=x y 2、(2007浙江湖州)将直线y =2x 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 A 、y =2x +2 B 、y =2x -2 C 、y =2(x -2) D 、y =2(x +2) 的增大而,当. 函数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函数y=-5x+2与x 轴的交点是与y 轴的交点是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2.已知直线y =x +6与x 轴、y 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为___。3、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23

(推荐)高中数学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常考题型:幂函数

幂函数 【知识梳理】 1.幂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y =x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2.常见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解析式 y =x y =x 2 y =x 3 y =1x y =12 x 图象 定义域 R R R {x|x≠0} [0,+∞) 值域 R [0,+∞) R {y|y≠0} [0,+∞)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奇函数 非奇非偶函数 单调性 在(-∞,+ ∞)上单调递增 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增 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减 在[0,+∞)上单调递增 定点 (1,1) (1)所有的幂函数在区间(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特别地,当α>1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 当0<α<1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α<0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常考题型】 题型一、幂函数的概念

【例1】 (1)下列函数:①y=x 3 ;②y=12x ?? ??? ;③y=4x 2;④y=x 5+1;⑤y=(x -1)2 ; ⑥y=x ;⑦y=a x (a>1).其中幂函数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已知幂函数y =( ) 22 23 1m m m m x ----,求此幂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定义域. (1)[解析] ②⑦为指数函数,③中系数不是1,④中解析式为多项式,⑤中底数不是自变量本身,所以只有①⑥是幂函数,故选B. [答案] B (2)[解] ∵y=( ) 22 23 1m m m m x ----为幂函数, ∴m 2 -m -1=1,解得m =2或m =-1. 当m =2时,m 2 -2m -3=-3,则y =x -3 ,且有x≠0; 当m =-1时,m 2 -2m -3=0,则y =x 0 ,且有x≠0. 故所求幂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 ,{x|x≠0}或y =x 0 ,{x|x≠0}. 【类题通法】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幂函数的方法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幂函数的依据是该函数是否为y =x α (α为常数)的形式,即函数的解析式为一个幂的形式,且需满足:(1)指数为常数;(2)底数为自变量;(3)系数为1.反之,若一个函数为幂函数,则该函数应具备这一形式,这是我们解决某些问题的隐含条件. 【对点训练】 函数f(x)=( ) 22 3 1m m m m x +---是幂函数,且当x∈(0,+∞)时,f(x)是增函数,求f(x) 的解析式. 解: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得 m 2 -m -1=1.解得m =2或m =-1. 当m =2时,f(x)=x 3 在(0,+∞)上是增函数; 当m =-1时,f(x)=x -3在(0,+∞)上是减函数,不符合要求. 故f(x)=x 3 . 题型二、幂函数的图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角函数》 【知识网络】 一、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将沿x 轴正向的射线,围绕原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称作角. 逆时针旋转为正角,顺时针旋转为负角,不旋转为零角 2、同终边的角可表示为 {}()360k k Z ααβ? =+∈g x 轴上角:{}()180k k Z αα=∈o g y 轴上角:{}()90180k k Z αα=+∈o o g 3、第一象限角:{}()036090360k k k Z αα? ?+<<+∈o g g 第二象限角:{}()90 360180360k k k Z αα??+<<+∈o o g g 第三象限角:{}()180360270360k k k Z αα? ?+<<+∈o o g g 第四象限角: {}()270 360360360k k k Z αα??+<<+∈o o g g 4、区分第一象限角、锐角以及小于90o 的角 第一象限角:{}()0360 90360k k k Z αα? ?+<<+∈o g g 锐角: {}090αα<

,2 4 , 0π απ ≤ ≤=k ,2 345, 1παπ≤≤=k 所以 2 α 在第一、三象限 6、弧度制:弧长等于半径时,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的圆心角,记作1rad . 7、角度与弧度的转化:01745.0180 1≈=?π 815730.571801'?=?≈? = π 9、弧长与面积计算公式 弧长:l R α=?;面积:211 22 S l R R α=?=?,注意:这里的α均为弧度制.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正弦:sin y r α=;余弦cos x r α=;正切tan y x α= 其中(),x y 为角α终边上任意点坐标,r = 2、三角函数值对应表: 3、三角函数在各象限中的符号

基本初等函数经典复习题+问题详解

()) 1,,,0(.4*>∈>=n N n m a a a n m n m x N N a a x =?=log 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 复习题 1、幂的运算性质 (1)s r s r a a a +=?),(R s r ∈; (2)rs s r a a =)(;),(R s r ∈ (3)()r r r ab b a =?)(R r ∈ 2、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2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 3()R n M n M a n a ∈=,log log . ④1log ,01log ==a a a 换底公式: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0>b )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2)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3)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4、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1 任取x 1,x 2∈D ,且x 1

基本初等函数I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1)在[a ,b]上, )1a 0 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 2 x N N a a x =?=log ;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Λ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 b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珍藏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23600π= ,1800 π= 1rad =π 180°≈57.30°=57°18ˊ 1°= 180 π≈0.01745(rad ) 3.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 (1)弧长公式:r l .α= α----是圆心角且为弧度制 (2)扇形面积公式:S=r l .2 1 r-----是扇形半径 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一点p (x,y ), r=22y x + (1)正弦sin α= r y 余弦cos α=r x 正切tan α=x y (2)各象限的符号: 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sin α cos α tan α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平方关系:s in 2α+ cos 2α=1 (2)商数关系:ααcos sin =tan α(z k k ∈+≠,2 ππ α) 6.诱导公式: 记忆口诀:把2 k π α±的三角函数化为α的三角函数,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 ()5sin cos 2π αα??-= ???,cos sin 2παα?? -= ??? . ()6sin cos 2π αα??+= ???,cos sin 2παα?? +=- ??? . 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 x y O — + + — + y O — + + —

一次函数题型总结

一次函数题型总结 1、判断下列变化过程存在函数关系的是( ) A.y x ,是变量,x y 2±= B.人的身高与年龄 C.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D.速度一定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2、已知函数1 2+= x x y ,当a x =时,y = 1,则a 的值为( ) A.1 B.-1 C.3 D.2 1 3、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是( )。 1、下列各函数中,y 与x 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其中k 为常数)( ) A 、y=3x -2 B 、y=(k+1)x C 、y=(|k|+1)x D 、y= x 2 2、如果y=kx+b ,当 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3、一次函数y=kx+k+1,当k= 时,y 叫做x 正比例函数 1、下列函数关系中,是一次函数的个数是( ) ①y=1x ②y=x 3 ③y=210-x ④y=x 2 -2 ⑤ y=13x +1 A 、1 B 、2 C 、3 D 、4 2、若函数y=(3-m)x m -9是正比例函数,则m= 。 3、当m 、n 为何值时,函数y=(5m -3)x 2-n +(m+n)(1)是一次函数 (2)是正比例函数 1.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 (增大或减少)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2. 已知y+4与x 成正比例,且当x=2时,y=1,则当x=-3时,y= . 3.已知k >0,b >0,则直线y=kx+b 不经过第 象限. 4、若函数y=-x+m 与y=4x -1的图象交于y 轴上一点,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4 1 - D. 41

函数的单调性 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 2.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 ★备考知考情 1.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高考的热点,常见问题有:求单调区间,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解不等式等.客观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的确定与简单应用. 2.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若与导数交汇命题,则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一、知识梳理《名师一号》P15 注意: 研究函数单调性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定义域的子集 单调区间不能并! 知识点一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函数的定义 1

2 2.单调性、单调区间的定义 若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称函数f (x )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f (x )的单调区间. 注意: 1、《名师一号》P16 问题探究 问题1 关于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1)定义中x 1,x 2具有任意性,不能是规定的特定值. (2)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是定义域的子集; (3)定义的两种变式: 设任意x 1,x 2∈[a ,b ]且x 1-f x f x x x ? 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

3 1212 ()() 0-<-f x f x x x ? f (x )在[a ,b ]上是减函数. ②(x 1-x 2)[f (x 1)-f (x 2)]>0?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 (x 1-x 2)[f (x 1)-f (x 2)]<0?f (x )在[a ,b ]上是减函数. 2、《名师一号》P16 问题探究 问题2 单调区间的表示注意哪些问题? 单调区间只能用区间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如有多个单调区间应分别写,不能用并集符号“∪”联结,也不能用“或”联结. 知识点二 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定义法及导数法 《名师一号》P16 高频考点 例1 规律方法 (1) 定义法: 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 ①任取x 1、x 2∈D ,且x 10,则f (x )在区间D 内为增函数;如果f ′(x )<0,则f (x )在区间D 内为减函数. 注意:(补充) (1)若使得f ′(x )=0的x 的值只有有限个,

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点整理

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点 1、两角和公式 sin(A ±B) = sinAcosB ±cosAsinB B A B A B A tan tan 1tan tan )tan(?±=±μ cos(A ±B) = cosAcosB μsinAsinB 2、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tan2A = A tan 12tanA 2- sin2A=2s inA?cosA=A tan 12tanA 2 +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A tan 1A tan -12 2 + 22cos 1tan 1tan sin 222 A A A A -=+= 2 2cos 1cos 2 A A +=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诱导公式 公式一: απαsin )2sin(=+k ;απαcos )2cos(=+k ;απαtan )2tan(=+k .(其中Z ∈k ). 公式二: ααπ-sin sin(=+);ααπ-cos cos(=+);ααπtan tan(=+). 公式三: sin()-sin αα-=;cos()cos αα-= ;tan()tan αα-=-. 公式四: ααπsin sin(=-);ααπ-cos cos(=-);ααπtan tan(-=-) 公式五: sin(2sin παα-=-);cos(2cos παα-=);tan(2tan παα-=-) 公式六: sin( 2π) = cos ; cos(2π ) = sin . 公式七: sin(2π+) = cos ;cos(2π +) = sin . 公式八: sin(32π)=- cos ; cos(32π ) = -sin . 公式九: sin(32π+) = -cos ;cos(32 π +) = sin . 以上九组公式可以推广归结为:要求角2 k π α?±的三角函数值, 只需要直接求角α的三角函数值的问题.这个转化的过程及结果就是十字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即诱导公式的左边为k ·900+α(k ∈Z )的正弦(切)或余弦(切)函数,当k 为奇数时,右边的函数名称正余互变;当k 为偶数时,右边的函数名称不改变,这就是“奇变偶不变”的含义,再就是将α“看成”锐角(可能并不是锐角,也可能是大于锐角也可能小于锐角还有可能是任意角),然后分析k ·900+α(k ∈Z )为第几象限角,再判断公式左边这个三角函数在此象限是正还是负,也就是公式右边的符号。

一次函数 最全面 知识点题型总结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 ≠0)。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y =kx+b b>0 b<0 b=0 y=kx k >0 经过第一、二、 三象限 经过第一、三、 四象限 经过第一、 三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 <0 经过第一、二、 四象限 经过第二、三、 四象限 经过第二、 四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指数和指数函数 ①指数 1、定义:n a 叫做a 的n 次幂,a 叫做幂的底数,n 叫做幂的指数。规定:1 a a = 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m n m n a a a + ?= () n m m n a a = (),0m m n n a a m n a a -=>≠ ()m m m ab a b =? 规定:()010a a =≠,;()1 0n n a a a -= ≠ 3、平方根:如果2 x 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 当0a >时,有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记作:a ±(a 为算术平方根) 当0a = 时,00= 当0a <时,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 立方根:如果3 x 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在实数范围内a 只有一个立方根,记作3a 举例382=,382-=-,311 273 - =- n 次方根:如果n x a =(,1,a R n n N +∈>∈)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注意:(1)偶次方根: 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记作:,,n n a a - (0,a a >为偶数)负数的偶次方根在实数范围内不存在 (2)奇次方根:正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负数,都表示为n a (3)算术根: 正数的正n 次方根叫做的a 的n 次算术根 4、根式:当n a 有意义时,n 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 5、根式性质:(1) () ()1,n n a a n n N +=>∈; (2),,n n a n a a n ??=??? 为奇数为偶数 6、分数指数幂性质:(1)()10n n a a a = >; (2)()() ()11 ,0m m m n m m n n n n a a a a a a ??=== => ??? ;(3)11 m n m n m n a a a - = =

高一三角函数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三角函数知识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 ? ??零角负角:顺时针防线旋转正角:逆时针方向旋转 任意角..1 2.象限角: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Z k k ∈+?=,360|αββ 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Z k k ∈?=,180| 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180| 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 ββ 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βα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βα 180360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βα 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 90180βα 4. 弧度制: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360度=2π弧度。若圆心角所对 的弧长为l ,则其弧度数的绝对值|r l = α,其中r 是圆的半径。 5.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 180)°≈57.30° 1°=180 π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6.. 第一象限的角:? ?? ? ??∈+<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型总结(经典实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型总结(经典实用) 用一次函数的解决实际问题。 类型一根据题目中信息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或找出符合题意的图像,再根据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1、学校升旗仪式上,徐徐上升的国旗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图近似地刻画,这幅图是下图中的() 2、.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3.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 1 / 7

4、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先以速度,行驶了路程的一半,随后又以速度()行驶了余下的一半,则下列图象,能反应汽车离乙地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的应为() 5.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厘米)与燃烧时间 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6、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对用水制定了如下的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l0吨时,水价每吨l.2元,超过l0吨时,超过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8月份用水吨 (),应交水费元,则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7、购买作业本每个0.6元,若数量不少于13本,则按8折优惠. (1)写出应付金额y元与购买数量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购买5本、20本的金额; (3)若需12本作业本,怎样购买合算? 8、一个蓄水池有153m的水,用每分钟3 5.0m的水泵抽水,设蓄水池的含水量为) (3 m Q, 抽水时间为分钟) (t。 ⑴写出Q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⑵求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⑶画出函数图象 2 / 7

10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x y a =(0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2)、因为指数的概念已经扩充到有理数和无理数,所以在底数0a >且1a ≠的前提下,x R ∈。 (3)、指数函数x y a =(0a >且1a ≠)解析式的结构特征 1、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2、指数:自变量x 。 3、系数:1。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般地,指数函数x y a =(0a >,且1a ≠)的图象与性质如下表: 三、幂的大小比较方法 比较幂的大小常用方法有:(1)、比差(商)法;(2)、函数单调性法;(3)、中间值法: 要比较A 与B 的大小,先找一个中间值C ,再比较A 与C 、B 与C 的大小,由不等式的传递性得到A 与B 之间的大小。 四、底数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1)、对函数值变化快慢的影响 1、当底数1a >时,指数函数x y a =是R 上的增函数,且当0x >时,底数a 的值越大,函数图象越“陡”,说明其函数值增长得越快。 2、当底数01a <<时,指数函数x y a =是R 上的减函数,且当0x <时,底数a 的值越小,函数图象越“陡”,说明其函数值减小得越快。 (2)、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指数函数x y a =与x y b =的图象的特点: 1、1a b >>时,当0x <时,总有01x x a b <<<;当0x =时,总有1x x a b ==;当 0x >时,总有1x x a b >>。 2、01a b <<<时,当0x <时,总有1x x a b >>;当0x =时,总有1x x a b ==;当 0x >时,总有01x x a b <<<。 五、对数的概念 (1)、对数:一般地,如果x a N =(0a >,且1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常用对数:我们通常把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了简便,N 的常用对数10log N 简记为lg N 。 (3)、自然对数:我们通常把以无理数e ( 2.71828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为了简便,N 的自然对数log e N 简记为ln N 。 六、对数的基本性质 根据对数的定义,对数log a N (0a >,1a ≠)具有如下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是0,即log 10a =; 3、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4、对数恒等式:如果把b a N =中的b 写成log a N ,则log a N a N =。 七、对数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 八、换底公式

基本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三角函数 一、重要知识点 1、已知角α为第一象限,求α/2,α/3,α/4为第几象限 2、弧度与角度的转变 特别是一弧度大约等于57度要知道,便于三角函数比较大小和判断正负,举个例子sin (cos30°)与cos (cos30°)大小 3、弧长公式以及弧长公式的公式的推导 ||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22 S lR R α== 4、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 此章节的基础,比如能理解为什么sinX 在一二象限为正?为什么正弦和余弦平方和等于一?为什么正切余切在一三象限为正,为何正切等于正弦除余弦 重点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余切,正割余割不用掌握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对k 而言,指k 取奇数或偶数),符号看象限(看原函数,同时可把α看成是锐角).诱导公式的应用是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一般步骤: 这个是此章节的重点,只要理解这个定理,就不必记书上繁琐的公式 6、三角函数的两角和与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并逐渐推导二倍角公式,半角公式,万能公式,辅助角公式 四川去年高考题就是余弦两角和的公式推导 7、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图像以及三角函数的变换

()k x ASin y Sinx y ++==?ω变化为怎样由 ? 振幅变化:Sinx y = ASinx y = 左右伸缩变化: x ASin y ω= 左右平移变化 )(?ω+=x ASin y 上下平移变化 k x ASin y ++=)(?ω ()a b Sin b a bCos aSin y =++=+=??αααtan , 22其中 补充知识点 1.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0,)2x π ∈,则sin tan x x x <<. (2) 若(0,)2x π ∈,则1sin cos 2x x <+≤. (3) |sin ||cos |1x x +≥. 2.三角形面积定理: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3.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证明的恒等变形的基本思路是:一角二名三结构。即首先观察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注意角的一些常用变式,角的变换是三角函数变换的核心!第二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关系,通常“切化弦”;第三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点。基本的技巧有: (1)巧变角(已知角与特殊角的变换、已知角与目标角的变换、角与其倍角的变换、两角与其和差角的变换. 如 ()()ααββαββ=+-=-+,2()()ααβαβ=++-,2()()αβαβα=+--, 22 αβαβ++=?,()()222αββααβ+=---等),如(1)已知2tan()5 αβ+=,1tan()44πβ-=,那么tan()4 πα+的值是_____(答:322);(2)已知02πβαπ<<<<,且129cos()βα-=-,223 sin()αβ-=,求cos()αβ+的值(答:490729);(3)已知,αβ为锐角,sin ,cos x y αβ==,3cos()5 αβ+=-,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为______(答:23431(1)555 y x x x =--+<<) (2)三角函数名互化如(1)求值sin50(13tan10)+ (答:1);(2)已 知sin cos 21,tan()1cos 23 αααβα=-=--,求tan(2)βα-的值(答:18)

一次函数考点归纳及例题详解

一次函数考点归纳及例题详解 【考点归纳】 考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 相关知识:一次函数是形如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的函数,特别的当0=b 时函数为)0(≠=k kx y ,叫正比例函数. 【例题】 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 3 x C .y=2x 2 D .y=-2x+1 2.已知自变量为x 的函数y=mx+2-m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3.已知一次函数k x k y )1(-=+3,则k = . 4.函数n m x m y n +--=+1 2)2(,当m= ,n= 时为正比例函数;当m= , n 时为一次函数. 考点2: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 相关知识:一次函数)0(≠+=k b kx y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图象位置由k 、b 确定,0>k 直线要经过一、三象限,0b 直线与y 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 0

5. 关于x 的一次函数y=kx+k 2 +1的图像可能是( ) 6.已知一次函数y =x +b 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 A.-2 B.-1 C.0 D.2 7.若一次函数m x m y 23)12(-+-=的图像经过 一、二、四象限,则m 的取值围是 . 8. 已知一次函数y=mx +n -2的图像如图所示,则m 、n 的取值围是( ) A.m >0,n <2 B. m >0,n >2 C. m <0,n <2 D. m <0,n >2 9.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2||n m m --可化简为__ __. 10. 如果一次函数y=4x +b 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那么b 的取值围是_ _。 考点3: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相关知识:一 次函数)0(≠+=k b kx y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