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总结及练习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总结及练习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总结及练习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总结及练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十三章内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

0(r

=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

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

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

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

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

吸=cm(t-t

)c=m=t=+t0t0=t-

②温度降低时用:Q

放=cm(t

-t)c=m=t

=+tt=t0-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c=m=△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

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

——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13x3分=39分)

1、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时,火柴燃烧

C.柏油马路被太阳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2、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

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D.做工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3、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C.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A.具有机械能

B.具有内能

C.没有内能

D.无法判断

5、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

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不变

C、比热是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6、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

B、用太阳灶烧水

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

D、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

7、下列中,分子之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一样大

8、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A、内能转化为动能

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

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10、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C.一个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也变化

D.0℃冰不具有内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

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

C.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12、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

B.物体的高度

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D.物体的温度

13、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二、填空题(23x1分=23分)

1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15、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所具有的内能就越。

16、和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的。冬天为了取暖,可

以双手不停地搓擦,也可以向手上呵气,前者是靠改变手的内能,后者是靠改变手的内能。

17、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

18、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暴晒,将通过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填“减小”或“增加”),具

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暴晒。

19、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

20、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但其实质不同,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21、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那么Q

吸=、Q

放=

22、C

=4.2×103J/(㎏·℃)的物理意义。

23、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在_

三、探究创新(10x2分=20分)

24、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

(2)比较c、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

(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

(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25、(2011柳州)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四、简答题(5分)

2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沙漠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请你简要地回答产生这种气候的原因?

五、计算题(7分+6分=13分)

27、质量为1㎏的铁锅中放有2㎏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分) (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4分)

28、呼和浩特市某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200㎏的水从17℃加热至97℃,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则:

(1)电热器内的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2分)

(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4分)

2016年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B

3.B

4.B

5.B

6.D

7.C

8.D

9.D10.D11.D12.D13.D 二.填空题

14.势能内能15.剧烈,大

16.做功,热传递,等效,做功,热传递17.增大;增大 18.热传递;增加19.扩散;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0.热传递;做功;热传递;做功21.Q吸=C m(t-t 0)Q放=C m(t 0-t )

22.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23.不停地运动

三.实验题

24.(1)质量(2)温度变化量(3)物质的种类

(4)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的种类

25.(1)相同,高(2)大于(3)水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27.解:(1)水吸收的热量:Q

水=c

m

△t

=4.2×103J/(kg?℃)×2kg×(80℃-20℃)=5.04×105J;

(2)铁锅吸收的热量:Q

铁=c

m

△t=0.46×103J/(kg?℃)×1kg×(80℃-20℃)=2.76×104J,

它们吸收的总热量:

Q=Q

水+Q

=5.04×105J+2.76×104J=5.316×105J

28、解:(1)在烧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水需要吸收热量;

(2)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

水=c

m

△t

=4.2×103J/(kg?°C)×200kg×(97°C-17°C)=6.72×107J,答:(1)电热器内的水是吸收热量;

(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6.72×107J.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