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简介:

动物或植物细胞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时,会发生脂质氧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生物体脂质氧化的天然产物,一些脂肪酸氧化后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包括MDA在内的复杂化合物,此时通过检测MDA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因此MDA的测定被广泛用作脂质氧化的指标。生物体内的一些其它生化反应也会产生MDA,例如thromboxane synthase也可以催化产生,但只要在测定时设置适当对照即可观察到脂质氧化水平的变化。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Plant MDA Assay Kit with TBA)又称脂质氧化(MDA)检测试剂盒,是采用一种基于MDA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反应产生红色产物的显色反应,随后通过比色法用于对植物组织(根、茎、叶、种子等)MDA进行检测,是专门用于植物脂质氧化(lipid peroxidation)水平检测的试剂盒,不适用于动物组织、细胞、血液等。丙二醛在较高温度及酸性环境中可与TBA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MDA-TBA加合物,MDA-TBA加合物在有最大吸收,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5mmol/(L.cm),并且在长处有最小吸收。植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对MDA-TBA反应有干扰,我们总结出经验公式,以消除这一干扰。亦可以通过比标准品进行比较,进行含量检测。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植物根茎、叶子等

2、剪刀

3、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

4、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

5、水浴锅或恒温箱

6、离心机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编号

名称TO1023

50T

TO1023

100T

Storage

试剂(A): 组织匀浆液250ml 500ml RT 避光试剂(A): TBA 0.35g 0.7g RT 避光试剂(C): 抗氧化剂0.5ml 1ml 4℃

试剂(D): MDA标准品(1mmol/L) 0.5ml 1ml -20℃避光使用说明书

1、样本处理:

①制备提取液:取适量的植物根、茎、叶子、种子等,称量后剪碎,按每植物样品加入的

比例加入组织匀浆液,充分匀浆(一般取0.4~1g植物样品即可)。离心,取上清液待用,该上清液即为MDA提取液。如果采用酶标仪检测结果,应相应减少制备提取液的量,譬如取植物样品加入组织匀浆液。

②样品准备完毕后可以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以便于后续计算单位

蛋白重量植物样品的MDA含量。测定蛋白浓度非必须步骤,亦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本试剂盒对于样品中的常见化学成分的兼容性参考下表:

试剂类别化学成分是否干扰

缓冲液

HEPES (100mM) 否Borate (50mM) 否Phosphate (100mM) 否Tris (25mM) 否

去垢剂

CHAPS (≤1%) 否Triton X-100 (≤1%) 否Tween 20 (≤1%) 否

抑制剂/螯合剂

PMSF (≤200μM) 否

EDTA (≤1mM) 否

EGTA (≤1mM) 否Antipain (≤100μg/ml) 否Chymostatin (≤10μg/ml) 否Leupeptin (≤10μg/ml) 否Trypsin (≤10μg/ml) 否

其他Glycerol (≤10%) 否

Sucrose (250mM) 是

2、TBA工作液的配制:称取适量TBA,用组织匀浆液配制成浓度为0.68%的TBA工作液。

例如取TBA用组织匀浆液配制,最终浓度即为0.68%的TBA工作液。TBA工作液需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可以加热到60℃促溶,并可通过反复剧烈Vortex促溶。配制好的TBA工作液4℃避光保存,至少1个月内有效。

3、稀释标准品:取适量标准品用组织匀浆液稀释至1、2、5、10、20、50μM;如果进行

简易快速检测,标准品直接稀释,配制好的MDA标准品4℃避光保存,至少3个月内有效。如果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含量,无需标准品。

4、样品测定:

①分光光度计测定:在离心管或其它适当容器内加入组织匀浆液作为空白对照,加入1ml

提取液用于测定,随后加入TBA工作液。可参考下表设置检测反应体系,依次加入试

剂:

加入物质(ml) 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组织匀浆液1--

标准品(可选步骤) -1-

MDA提取液--1

抗氧化剂0.005 0.005 0.005

TBA工作液111

②酶标仪测定:在离心管或其它适当容器内加入组织匀浆液作为空白对照,加入提取液用

于测定,随后加入TBA工作液。可参考下表设置检测反应体系,依次加入试剂:加入物质(μl) 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组织匀浆液200--

标准品(可选步骤) -200-

MDA提取液--200

抗氧化剂 1 1 1

TBA工作液200200200

③混匀, 加盖,水浴煮沸,加热时务必注意避免液体暴沸溅出。如果使用加热块(Heat

block)进行加热注意用重物压紧离心管盖;如果使用沸水浴,则需使用可把盖子锁死的离心管或螺旋盖离心管,或用Parafilm封住离心管口,用针头刺一小孔。最方便和准确的加热方法是使用带有热盖并可以加热的金属浴或者PCR仪。

④浴或流水冷却至室温,离心。

⑤上清,蒸馏水调零,用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处吸光值,如果不方便测定532nm的

吸光度,也可以测定530-540nm之间的吸光度。如果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应分别测定450nm、532nm、600nm出吸光度值。

计算:

对于MDA提取液直接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如果进行简易快速检测,直接以10μM标准品进行计算,获得MDA的摩尔浓度;如果采用经验公式,无需制作标准曲线或测定标准品。对于固体状组织,可以通过单位重量的蛋白含量或组织重量等来表示最初样品中的MDA含量,例如μmol/mg蛋白或μmol/mg组织。

简易快速MDA含量计算公式:

MDA含量(μmol/mg)=(OD测定-OD空白)/(OD标准-OD空白)×标准品浓度/提取物浓度(g/ml)不采用标准品的经验公式:

MDA浓度(μmol/L)=6.45×(OD532-OD600)-0.56×OD450

MDA含量(μmol/mg)=MDA浓度(μmol/L)×提取液体积(ml)/植物组织鲜重(g)

式中:OD532=待测样品的532nm处吸光度值

OD600=标准品的600nm处吸光度值

OD450=空白对照的450nm处吸光度值

注意事项:

1、上述低温试剂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失效或效率下降。

2、待测提取液如不能及时测定,应置于-20℃保存,4天内稳定。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M0007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PW0053 Western抗体洗脱液(碱性)

TC1167 尿素(Urea)检测试剂盒(脲酶波氏比色法)

色度铂钴标准比色法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 方法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系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 干扰及消除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也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滤膜过滤以去掉悬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仪器 50ML具塞闭塞管,其刻线高度应一致。 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CL6(相当于500铂)及1.000氯化钴 步骤 标准色列的配置: 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及7.000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5、10、15、20、25、30、35、40、45、50、60和70度。密封保存。 水样的测定: 1、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0ML。 2、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测时,可将比色管至于白瓷板或白板上,使光线从关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计算 色度=A×50/B 式中: 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比色法的色度 B------水样得体积(ML) 注意事项 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置标准色列。方法是:称取0.0437g重铬酸钾 和1.000g硫酸钴(CoSo 4.7H 2 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硫酸,用水稀释至 500ml。此溶液的色度为500度。不宜久存, 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它分散很散狠细的悬浮物,虽经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表面颜色”。

丙二醛含量测定讲解学习

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降低及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过程的变化。近来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或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破坏而有利于活性氧的积累。活性氧积累的危害之一是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活性氧包括含氧自由基。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生物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主要有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自由基(ROO·)、烷氧自由基(RO·)、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O21)等。植物对活性氧产生有酶促和非酶促两类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等是酶促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是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抗氧化剂。 丙二醛(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因此,丙二醛产生数量的多少能够代表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也可间接反映植物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所以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丙二醛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 [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该物质在539nm波长下有吸收峰。由

于硫代巴比妥酸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该波长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在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9nm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植物抗逆性鉴定实验中的四种菠菜样品,即绿色和黄色叶片的高温处理和室温对照。 2.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水浴锅:(4) 天平;(5) 研钵;(6) 剪刀;(7) 5ml刻度离心管;(9) 刻度试管(10ml);(10) 镊子;(11) 移液管(5ml、2ml、1ml);(12)冰箱。 3.药品: (1) 0.05mol/L pH7.8磷酸钠缓冲液; (2) 石英砂; (3) 5%三氯乙酸溶液:称取5g三氯乙酸,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到100ml; (4) 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称取0.5g硫代巴比妥酸,用5%三氯乙酸溶解,定容至100ml,即为0.5%硫代巴比妥酸的5%三氯乙酸溶液。 [方法] 1.丙二醛的提取:取0.5g样品,加入2ml预冷的0.05mol/L pH7.8的磷酸缓冲液,加入少量石英砂,在经过冰浴的研钵内研磨成匀浆,转移到5ml刻度离心试管,将研钵用缓冲液洗净,清洗也移

丙二醛含量测定

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 ●1 MDA的提取称2g叶片,加入10%三氯乙酸(TCA)2ml及少量石英砂,研磨;进一步加入8mlTCA充分研磨,接着把匀浆液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即为MDA提取液。 ●2 MDA显色反应及测定取2ml MDA提取液(对照组取2ml 蒸馏水),在加2ml 0.6%TBA混匀,在试管上加棉塞,置沸水中加热15min,迅速拿出水浴锅冷却,以4000r/min离心15min ,于波长532nm和450nm下测定OD值。 五、结果计算 ●以测得的OD532减去OD600的非特异吸收值,分别计算衰老和对照组的值。 MDA浓度(μmol/L)=6.45OD532-0.56OD450 D450、D532分别代表450nm、532nm波长下的光密度值。 六、注意事项: ●0.1-0.5%的三氯乙酸对MDA—TBA反应较合适,若高于此浓度,其反应液的非专一性吸收偏高; ●MDA-TBA显色反应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沸水浴10-15min之间。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引起532nm下的光吸收值下降; ●如待测液浑浊,可适当增加离心力及时间。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增强MDA与TBA的显色反应,当植物组织中铁离子浓度过低时应补充Fe3+(最终浓度为0.5 nmol·L-1) ●可溶性糖与TBA显色反应的产物在532 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在450 nm),当植物处于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时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①测定步骤 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10%三氯乙酸(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进一步研磨,匀浆在4000r/min离心10分钟,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0.6%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②计算(3-6)式中:C—MDA的浓度;A450,A532 和A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 关键词:丙二醛含量测定氧化作用MDA膜脂过氧化硫代巴比妥酸TBATBA显色反应 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分解产物,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MDA从膜上产生的位置释放出后,可以与蛋白质、核酸反应,从而丧失功能,还可使纤维素分子间的桥键松驰,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MDA的积累可能对膜和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 [原理]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

丙二醛测量方法

硫代巴比妥酸法(丙二醛含量测定) 一:原理 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够显著增加TBA与蔗糖或MDA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消光度值,所以在蔗糖、MDA与TBA显色反应中需一定量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每克千重100—300ug·g-1,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umol·L-1。 二:试剂 1:质量分数为10%三氯乙酸(TCA); 2:质量分数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1)溶解,再用10%的三氯乙酸定容; 三:方法 1: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四:结果 C1=11.71D450 C2={6.45(D532 - D600) - 0.56D450}NW-1 C1——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1) C2——MDA的浓度(·umol·L-1) D450、0532、D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 N:提取液总体积(ml) W:植物组织鲜重

比色法

运用“HSB模型”测定烤瓷牙色彩的探讨 章加宇丁加根曾永红 [摘要]目的依据孟塞尔(Munsell)HVC颜色系统,运用Adobe Photoshop6.0软件的“HSB模型”,借助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探讨一种科学、量化、精确、快速的方法,以弥补肉眼比色不足的缺陷。方法对450例烤瓷冠用数码相机采集被比色牙与标准比色板色片的图片,通过Photoshop6。0软件局部拾色分析,运用“HSB模型”滑杆显示不同色片及被比色牙的H、S、B数值。结合Nickerson 色差公式,应用Office 2000 excel软件,制定快速运算、自动生成总色差表格,从中选取最小总差植的比色色片的色阶,作为被比色牙的色彩。结果随机选取临床色差极小,不易为肉眼所识别的烤瓷冠450颗,运用“HSB模型”比色,439颗色质良好,与邻牙协调;8颗色质稍偏差,细看能区别出修复体;3颗与邻牙有较大差别。结论:依据孟塞尔HVC颜色系统,运用“HSB模型”,借助数码相机,计算机并结合相关软件,对不同颜色进行测定,分析,制表显示总色差值、比色。该方法科学、量化,比色快速、方便。所需材料易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HSB-模型;HVC颜色系统;烤瓷牙比色;计算机;色差值 随着口腔修复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烤瓷冠、桥已成为牙体、牙列缺损的主要固定修复方式。烤瓷牙的色彩是烤瓷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色也就成为修复医生临床操作的重要步骤。由于比色方法,比色环境及比色操作者的个体差异,常规肉眼比色往往造成有些瓷色不很满意,尤其是遇到色阶差别不很明显的自然牙(以下称被比色牙),比色者更是很难识别。过去厂家曾研制推广出比色仪,由于取色头范围的局限性,而且价格昂贵,临床用于比色的单位相对较少。近年来,我科依据Mussel HVC颜色系统(这个表色系统于1905年由美国人Mussel发明,它使用色相环和色票表现物体的色相、亮度、饱和度三要素,反映了物体颜色的心理规律,可分别代表颜色的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色知觉特

丙二醛含量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 方法一: 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 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 1. 丙二醛的提取 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2. 显色反应及测定 取4支干净试管,编号,3支为样品管(三个重复),各加入提取液2ml,对照管加蒸馏水2ml,然后各管再加入2ml 0.6%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反应15 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分别在532、600和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

植物组织MDA含量测定

植物组织MDA 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组织MDA 含量测定的原理及具体测量步骤; 2.深化理解MDA 与逆境和衰老的关系,理解植物组织MDA 含量测定的意义; 3.了解膜脂过氧化、氧自由基和MDA 形成的关系; 4.能够根据待测材料的具体情况设计实验步骤测定MDA 含量; 5.学习分光光度计,低温离心机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或衰老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降低,活性氧平衡失调及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等。活性氧代谢失调直接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大量积累,从而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 膜脂过氧化的产物有二烯轭合物、脂类过氧化物、丙二醛、乙烷等。其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 )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因此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MDA 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可通过测定MDA 了解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以间接测定膜系统受损程度以及植物的抗逆性。 MDA 在高温及酸性环境下可与2-硫代巴比妥酸(TBA )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产物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Trimet —nine ),又名三甲川,该物质在532nm 处有最大光吸收,在600nm 处有最小光吸收。由于TBA 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532nm 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同时测定600nm 下的吸光度,利用532nm 与600nm 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MDA 的浓度。 即:A 532-A 600=ε·C ·L 式中,A 532和A 600分别表示532nm 和600nm 处的吸光度值,C 是MDA 浓度,L 为比色杯厚度,ε=155L·mmol -1·cm -1。 + 100 C O H N S N H O O O H H H N H S N H O O H O OH N N H S 2O TB A MDA 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可能对MDA-TBA 反应有干扰作用。可用下列公式消除由蔗糖引起的误差。

标准葡萄糖DNS比色法测定.doc

标准准葡萄糖DNS比色法测定的方法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用752型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 1葡萄糖DNS比色法的测定原理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后被的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2测试药品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 准确称取8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 3测试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①按下表制备9个试管。 ②向9支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0.5ml,充分混合。 ③将9支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煮沸5min。 ④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 ⑤向各管中分别加入4mL蒸馏水,充分混合。 ⑥以空白(1#)管做对照,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OD值。 ⑦以每管在540nm下的吸光值为纵坐标,每管所含的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一条通过零点的直线。如果直线不通过零点则需重做。 标准葡萄糖曲线浓度的量取 Tab.2.2 Preparation on standard curve of glucose 试管编号标准葡萄糖溶液(mL) 蒸馏水(mL) 最终浓度(mg/mL) 1 0 0.5 0 2 0.05 0.45 0.1 3 0.1 0. 4 0.2 4 0.1 5 0.35 0.3 5 0.2 0.3 0.4 6 0.25 0.25 0.5 7 0.3 0.2 0.6

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降低及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过程的变化。近来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或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破坏而有利于活性氧的积累。活性氧积累的危害之一是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活性氧包括含氧自由基。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生物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主要有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自由基(ROO·)、烷氧自由基(RO·)、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O21)等。植物对活性氧产生有酶促和非酶促两类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等是酶促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是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抗氧化剂。 丙二醛(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因此,丙二醛产生数量的多少能够代表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也可间接反映植物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所以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丙二醛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 [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该物质在539nm波长下有吸收峰。由于硫代巴比妥酸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该波长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

应的影响,在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9nm 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植物抗逆性鉴定实验中的四种菠菜样品,即绿色和黄色叶片的高温处理和室温对照。 2.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水浴锅:(4) 天平;(5) 研钵;(6) 剪刀;(7) 5ml刻度离心管;(9) 刻度试管(10ml);(10) 镊子; (11) 移液管(5ml、2ml、1ml);(12)冰箱。 3.药品: (1) L 磷酸钠缓冲液; (2) 石英砂; (3) 5%三氯乙酸溶液:称取5g三氯乙酸,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到100ml; (4) %硫代巴比妥酸溶液:称取硫代巴比妥酸,用5%三氯乙酸溶解,定容至100ml,即为%硫代巴比妥酸的5%三氯乙酸溶液。 [方法] 1.丙二醛的提取:取样品,加入2ml预冷的L 的磷酸缓冲液,加入少量石英砂,在经过冰浴的研钵内研磨成匀浆,转移到5ml刻度离心试管,将研钵用缓冲液洗净,清洗也移入离心管中,最后用缓冲液定容至5ml。在4500转/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丙二醛提取液。 2.丙二醛含量测定:吸取2 ml的提取液于刻度试管中,加入%硫代巴比妥酸的5%三氯乙酸溶液3ml,于沸水浴上加热10min,迅速冷却。于4500

铂钴标准比色法检测水中色度.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 方法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系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也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滤膜过滤以去掉悬 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仪器 50ML具塞闭塞管,其刻线高度应一致。 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CL6(相当于500铂及1.000六水合氯化钴(相当于250mg钴,溶于水中,加100ml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暗处存放。 步骤 标准色列的配置: 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mL、0.5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4.00mL、4.50mL、5.00mL、6.00mL及7.0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5、10、15、20、25、30、35、40、45、50、60和70度。密封保存。 水样的测定:

1、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0ML。 2、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测时,可将比色管至于白瓷板或白板上,使光线从关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计算 色度=A×50/V 式中: 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比色法的色度 V------水样得体积(ML 注意事项 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置标准色列。方法是:称取0.0437g重铬酸钾 和1.000g七水合硫酸钴(CoSo4.7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硫酸,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的色度为500度。不宜久存, 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它分散很散狠细的悬浮物,虽经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 样时,则只测“表面颜色”。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一、填空题。 1.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同化学分析法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特点。 2.光的波长范围在___________称为可见光,波长小于__________称为紫外光,波长大于___________称为红外光。 3.____________通过三棱镜就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4.光吸收程度最大外的波长叫做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表示。 5.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λmax不变,具有____________的吸收曲线,不同物质具有__________的吸收曲线,可以此进行物质的___________。 6.物质呈现一定的颜色是由于___________。 7.同一物质不同浓度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________,这个特性可作为_________的依据。 二、选择题。 1.已知光的波长λ=800nm,则它应属于() A、红光 B、紫光 C、红外光 D、紫外光 2.Fe(SCN)3溶液(红色)的吸收光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蓝绿色 3.绿光的互补色为() A、紫红色 B、橙色 C、绿蓝 D、蓝绿色 4.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580~600nm范围的光,它显()色。 A、绿色 B、蓝色 C、紫色 D、黄色 三、判断题。 1.白光是一种可见光。() 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λmax不变。() 3.在λmax处测定吸光度则灵敏度最高。() 4.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同化学分析比较,准确度高,灵敏度低。() 5.硫酸铜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而呈现蓝色。() 第二节光吸收定律 一、填空题。 1.光吸收定律又称_______,它表明当_______________垂直通过______________,溶液的吸光度A与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成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 二、选择题。 1.某有色溶液,其他测定条件相同,若增加液层厚度,则其吸光度A(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2.某有色溶液,其他测定条件相同,若增加液层厚度,则其透射比T()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3.若某有色溶液透射比为0.333,则其吸光度为() A、0.333 B、0.500 C、0.666 D、0.478 4.若某溶液ε=1.1×104L\(mol·cm),с=3.00×10-5mol/L,b=2.0cm,则A为() A、0.10 B、0.32 C、1.30 D、0.66 三、判断题。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 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 1. 丙二醛的提取 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2. 显色反应及测定 取4支干净试管,编号,3支为样品管(三个重复),各加入提取液2ml,对照管加蒸馏水2ml,然后各管再加入2ml 0.6%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分别在532、600和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 五、丙二醛含量计算: 由于蔗糖-TBA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毫摩尔吸收系数为85.4×10-3,MDA -TBA反应产物在532nm的毫摩尔吸收系数分别是7.4×10-3和155×10-3。532nm非特异性吸光值可以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代表。 按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原理,建立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求出MDA及可溶性糖浓度。方程组: A450=(85.4×10-3)·C糖 (A532-A600)=(155×10-3)·C MDA+(7.4×10-3)·C糖 解得: A450 C糖= —————— = 11.71A450(mmol·L-1) 85.4×10-3

实验三 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三丙二醛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在盐胁迫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将其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用于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胛川),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532nm处也有吸收。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研钵两套;试管。 10%三氯乙酸(TCA);0.6%硫代巴比妥酸;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 1.丙二醛提取 小麦叶片0.5g,加入10﹪三氯乙酸(TCA)5mL(分两次加)和少量石英砂充分研磨,匀浆液以5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2.反应体系 取2mL提取液,分别加入2mL 0.6﹪TBA液,混匀,在试管

上加盖塞,置于沸水浴中沸煮15min,迅速冷却,离心。取上清液测定532nm和450nm下的A值。以2mL水代替提取液调零。 3.MDA含量计算: 根据C=6.45×A532-0.56×A450,计算出样品提取液中丙二醛的浓度C(μmol/L),然后再计算出每克样品中丙二醛的含量(μmol/gFW)。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简介: 动物或植物细胞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时,会发生脂质氧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生物体脂质氧化的天然产物,一些脂肪酸氧化后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包括MDA在内的复杂化合物,此时通过检测MDA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因此MDA的测定被广泛用作脂质氧化的指标。生物体内的一些其它生化反应也会产生MDA,例如thromboxane synthase也可以催化产生,但只要在测定时设置适当对照即可观察到脂质氧化水平的变化。 植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Plant MDA Assay Kit with TBA)又称脂质氧化(MDA)检测试剂盒,是采用一种基于MDA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反应产生红色产物的显色反应,随后通过比色法用于对植物组织(根、茎、叶、种子等)MDA进行检测,是专门用于植物脂质氧化(lipid peroxidation)水平检测的试剂盒,不适用于动物组织、细胞、血液等。丙二醛在较高温度及酸性环境中可与TBA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MDA-TBA加合物,MDA-TBA加合物在有最大吸收,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5mmol/(L.cm),并且在长处有最小吸收。植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对MDA-TBA反应有干扰,我们总结出经验公式,以消除这一干扰。亦可以通过比标准品进行比较,进行含量检测。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植物根茎、叶子等 2、剪刀 3、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 4、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 5、水浴锅或恒温箱 6、离心机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编号 名称TO1023 50T TO1023 100T Storage 试剂(A): 组织匀浆液250ml 500ml RT 避光试剂(A): TBA 0.35g 0.7g RT 避光试剂(C): 抗氧化剂0.5ml 1ml 4℃ 试剂(D): MDA标准品(1mmol/L) 0.5ml 1ml -20℃避光使用说明书

第八章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第八章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一、填空题。 1.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同化学分析法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特点。 2.光的波长范围在___________称为可见光,波长小于__________称为紫外光,波长大于___________称为红外光。 3.____________通过三棱镜就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4.光吸收程度最大外的波长叫做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表示。 5.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λmax不变,具有____________的吸收曲线,不同物质具有__________的吸收曲线,可以此进行物质的___________。 6.物质呈现一定的颜色是由于___________。 7.同一物质不同浓度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________,这个特性可作为_________的依据。 二、选择题。 1.已知光的波长λ=800nm,则它应属于() A、红光 B、紫光 C、红外光 D、紫外光 2.Fe(SCN)3溶液(红色)的吸收光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蓝绿色 3.绿光的互补色为() A、紫红色 B、橙色 C、绿蓝 D、蓝绿色 4.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580~600nm范围的光,它显()色。 A、绿色 B、蓝色 C、紫色 D、黄色 三、判断题。 1.白光是一种可见光。() 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λmax不变。() 3.在λmax处测定吸光度则灵敏度最高。() 4.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同化学分析比较,准确度高,灵敏度低。() 5.硫酸铜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而呈现蓝色。() 第二节光吸收定律 一、填空题。 1.光吸收定律又称_______,它表明当_______________垂直通过______________,溶液的吸光度A与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成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 二、选择题。 1.某有色溶液,其他测定条件相同,若增加液层厚度,则其吸光度A(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2.某有色溶液,其他测定条件相同,若增加液层厚度,则其透射比T()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3.若某有色溶液透射比为0.333,则其吸光度为() A、0.333 B、0.500 C、0.666 D、0.478 4.若某溶液ε=1.1×104L\(mol·cm),с=3.00×10-5mol/L,b=2.0cm,则A为() A、0.10 B、0.32 C、1.30 D、0.66 三、判断题。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荧光法)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荧光法) 简介: 动物或植物细胞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时,会发生脂质氧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生物体脂质氧化的天然产物,一些脂肪酸氧化后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包括MDA 在内的复杂化合物,此时通过检测MDA 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因此MDA 的测定被广泛用作脂质氧化的指标。生物体内的一些其它生化反应也会产生MDA ,例如thromboxane synthase 也可以催化产生,但只要在测定时设置适当对照即可观察到脂质氧化水平的变化。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荧光法,MDA Assay Kit)又称脂质氧化(MDA)检测试剂盒,是采用一种基于MDA 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反应产生红色产物的显色反应,随后通过荧光比色法用于对血浆、血清、尿液、动植物组织或细胞裂解液中MDA 进行定量检测,广泛用于脂质氧化(lipid peroxidation)水平检测。丙二醛在较高温度及酸性环境中可与TBA 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MDA-TBA 加合物,MDA-TBA 加合物在处有最大吸收,以为激发光,据此可以通过荧光比色法进行检测。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蒸馏水 2、 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 3、 荧光分光光度计或荧光酶标仪 4、 水浴锅或恒温箱 5、 离心机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样本处理: ①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样本:从待测样本中分理出的血清或血浆不应有溶血。取待 编号 名称 TO1015 50T TO1015 100T Storage 试剂(A): TBA 0.4g 0.8g RT 避光 试剂(B): TBA 稀释液 50ml 100ml RT 避光 试剂(C): 抗氧化剂 2.5ml 5ml 4℃ 试剂(D): MDA 标准品(1mmol/L) 0.2ml 0.4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1401 规格:100管/96样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过氧化脂质;后者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其中包括MDA。通过检测MDA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 测定原理: MDA与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缩合,生成红色产物,在532nm有最大吸收峰,进行比色后可估测样品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2nm 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MDA的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置: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30mL×1瓶,4℃保存; 注意事项: 临用前注意试剂一是否完全溶解,如未溶解,可以70℃-90℃加热,并振荡以促进溶解。 MDA提取: 1、细菌、细胞或组织样品的制备: 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测定步骤: 1、吸取0.3mL 试剂一于1.5mL离心管中,再加入0.1mL样本, 混匀。 2、95℃水浴中保温30min(盖紧,防止水分散失),置于冰浴中冷却,10000g,25℃,离心10min。 3、吸取200μL上清液于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测定532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记为A532和A600,ΔA= A532-A600。 MDA含量计算: a. 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血清(浆)中MDA含量的计算: MDA含量(nmol/ mL)=[ ΔA×V反总÷(ε×d)×109]÷V样=25.8×ΔA 2、细菌、细胞或动物组织中MDA含量计算 第1页,共2页

比色法测定六价铬(ROHS测式方法及测试标准)

ROHS测式方法 比色法测定六价铬 1 范围、应用和方法概述 该方法描述了聚合物材料和电子材料中六价铬Cr(VI)的定量测定程序。六价铬 对人类有很大的危害性,被列为诱导有机体突变和致癌的物质。所用可能含有Cr(VI) 的样品及实验中用到的试剂均要小心处理及存放。 该方法利用碱性消解法从样品中提取六价铬。研究证实,对于从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样品中提取Cr(VI),碱性溶液的提取效果比酸性溶液好。碱性提取液可以最小限度的降低Cr(VI)和Cr(III)间的相互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提取液由0.28M Na2CO3/0.5M NaOH组成。样品在该溶液中在90-95oC 下消解 60min。 提取出来的Cr(VI) 的浓度是根据在酸性条件下与1,5- 二苯卡巴肼反应来确定的。在该反应中Cr (VI)被还原成Cr(III),而二苯卡巴肼被氧化成二苯卡巴腙。然后Cr(III)与二苯卡巴腙进一步反应,生成一种红-紫罗兰色的复合物。 该复合物溶液可利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在540 nm 处进行定量测定。 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有机类的污染物,建议碱性消解法后用离子色谱法进行处理,即一定量的碱提液过滤后注射到离子色谱中,Cr(VI)和二苯卡巴肼生成的衍生物,过柱后,在540 nm 处作为有色的络合物而被检测到。 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已被测量体系标准认证生效的消解方法或分析技术(参考 6.5 节的质量管理)。 在比色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由六价铬的还原和三价铬的氧化以及颜色干涉引起的干扰问题,因此存在干扰系数;但此干扰系数不仅仅局限于pH值,铁离子、硫、六价钼以及汞盐等。 该方法取自US EPA 3060A 和US EPA 7196A.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条件,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形成在532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5mmol/(L·cm),并且在600nm处有最小光吸收。可按公式: A532-A600=155000×C×L① 算出MDA浓度C(μmol/L),进一步算出单位质量组织中 MDA 含量(μmol/g)。式中A532和A600分别表示532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值。L为比色杯厚度(cm )。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对MDA-TBA反应有干扰作用。为消除这种干扰,经试验,可用下列公式消除由蔗糖引起的误差。 C(μmol/L)=6.45(A532-A600)?0.56A450② 式中:A450、A532和A600分别表示450nm、532nm 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用公式②算出植物样品提取液中MDA的浓度后,进一步算出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海滨锦葵叶片。 (二)试剂 1、5%三氯乙酸(TCA)。 2、0.67%(W/V)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称取硫代巴比妥酸0.67g溶于10%TCA溶解并用其定容至l00mL 。 (三)仪器设备 研钵,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天平,刻度试管,可调加样器 三、实验步骤 1.MDA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0.5g,剪碎,加入5%TCA5mL,研磨至匀浆,匀浆在3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 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加入2 mL0.67%TBA溶液,摇匀。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试管并冷却,3000r/min 再离心15 min。 3.取上清液并量其体积。以0.67%TBA 溶液为空白测定532nm、600nm和450nm处的吸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