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导学案

哺乳动物导学案
哺乳动物导学案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八年级生物下册编号:07010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导学案

编写人:程玉芳审核人:课型:新授课编写时间:2015/3/10

班级:_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讨论,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明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学法指导】

通过课本上的图片来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链接】

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你知道吗?

“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是如何变成蝴蝶的

呢?

【学习过程】

任务一:自主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学习重点)

1、合作交流完成P

10

观察与思考(填到书上)

(1)家蚕通过_________生殖产生后代。在由__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和成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差异很大,这个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发育方式与之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比较家蚕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小组讨论:

①家蚕通过哪种方式繁殖后代?该方式特点是什么?

____

②哪些昆虫与家蚕的生殖、发育方式相似?

____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如何改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自主探究——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习重点)

1、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生殖。同家蚕一样,经过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发育方式与之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

,可

(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三个时期。发育方式与之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经过期。

和发育的异同点。(学习难点)

【课堂小结】

请你尝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方法:

【当堂检测】

1.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相比,缺少的时期是()

A 幼虫期B.若虫期C.蛹期D.成虫期

2.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是()

A.卵若虫成虫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蛹成虫D.卵蛹幼虫成虫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蚕的一生只有一次做茧化蛹B.蝗虫的若虫不能飞

C.蝗虫没有蛹这样的发育时期D.家蚕的幼虫要蜕3次皮

4.下列依次属于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昆虫是()

A.蚊子和菜粉蝶B蝗虫和蜈蚣C.蝗虫和蜜蜂D家蚕和蟑螂

5.下列关于蟋蟀的幼虫与成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B.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不同C.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相似、生活习性不同

D.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不同、生活习性相似

※6.下列动物发育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A.蜜蜂B.蝼蛄C.蝗虫D.螳螂※7.下列昆虫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的是()

A.蚊子B.苍蝇C.蜜蜂D.蟋蟀※8.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的相同点是()

A.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B.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C.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D.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9.下列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的一组是()

①蚊②蝗虫③蟋蟀④蝇⑤螳螂⑥蜜蜂⑦家蚕⑧蝼蛄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⑧C.①④⑥⑦D.⑤⑥⑦⑧【学习反思】

【课后反思】

1 我的收获:

2 我的质疑:

3 我的大胆展示

4 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找到学习的方法也就找到了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 哺乳动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 哺乳动物学案(新版) 新人教版 一、预习提纲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自测题 1、________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学生依据提纲进行自学并圈点批画,用5分钟时间识记。 2、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体温恒定,是动物。 3、哺乳动物用、、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哺乳动物体毛有作用,用呼吸,心脏分成腔,输送和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因而体温恒定,属于温动物;与其它动物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都很;它的繁殖方式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的特征。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特点?这说明了什么?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小组合作依据课本内容进行探讨,区分清楚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什么区别,特征是有哪些??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5、“鲸”,人们俗称“鲸鱼”。“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为什么? 6、我国洞庭湖区曾经爆发过异常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是否应该将老鼠彻底消灭?检测案 1、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设计题型进行知识升华,确定学生的掌握情况。( ) A、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 B、有发达的门齿 C、犬齿数目很多 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 2、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脑和脊髓 B、大脑和小脑 C、脑、脊髓和神经 D、大脑、脊髓和神经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七节哺乳动物导学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认知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形态结构上的区别;通过比较,归纳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认知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形态结构上的区别;通过比较,归纳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36~39页,思考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能在多种环境中生活,如:草原上的______,原野上的______,森林里的______,海洋中的______,挖洞的______,飞翔的______……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课文P36~38 2.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被_____。体毛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与鸟一样,也是_______动物。 3.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__。雌体用______哺育后代。所以,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哺乳动物牙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食物。它们的牙齿分化为___齿、____齿和____齿。这样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______食物的能力,增强对食物的_____能力。 5.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___________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_____________。 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文P38~39 7.哺乳动物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①是人类食物中____________的重要来源;②维持____________的稳定;③它们的用途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4.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5.“鲸”,人们俗称“鲸鱼”。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 【课堂小结】一、哺乳动物体表:____,利于保持________ 生殖: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后代的_________ 消化: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师寄语:你紧、我紧、大家紧,紧紧相追 学习目标: 1、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了解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边六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动物分类的一些知识,哺乳动物好多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也是等级最高的,同学们应该较好容易掌握它们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突破: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并延伸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构建对不如动物的整体认识。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流程: 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观察课本及幻灯片出示的图片。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作用: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2、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问题: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1)、乳汁营养丰富; (2)、乳汁中含有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 (3)、方便母体更好地保护幼体

3、观察与思考:比较家兔、狼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肉食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牙齿分化对哺乳动物进化的意义? 答:(1)提高摄取食物的能力(2)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特点: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意义:能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 谁能概括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三、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请同学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四、技能训练p39页 综合和概括: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对上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补充吗? 五、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当堂过关,完成练习 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 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

哺乳动物教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 知识目标:1、说明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进行观察、分析、类比等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性适应的特点。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难点:哺乳动物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设疑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哺乳动物的食性特点及生活方式。 一、情境引入: 教师展示:P36“想一想,议一议”图文:上图争相吃奶的小狗多可爱!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崽。小动物一般在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 生:回答...... 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第七节要解决的问题。 【答疑解惑】

①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哺乳动物的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健康地、迅速地生长和发育,②哺乳动物的雌兽能较好的的保护自己的幼崽。 二、自主、合作、交流 任务一:总结哺乳动物的两个主要特征 1、观察猕猴、野马、大象的体表,与鸟类的体表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是恒温动物 2、展示袋鼠、熊猫、猴哺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殖和发育方面说出,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特征。 ①联系青蛙产卵,鱼类产鱼籽的存活率 ②鸟类产卵,乌龟产卵的存活率 ③鸟类育雏,企鹅的孵卵图片 总结胎生哺乳的优越性: 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提示:(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完整)生物知多少:海洋生物大全,推荐文档

生物知多少:海洋生物大全 哺乳动物 海洋哺乳动物是哺乳类中适于海栖环境的特殊的类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海兽。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 1、虎鲸 虎鲸属于齿鲸类,它体长近10米,重7吨~8吨,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游泳迅速,每小时可达30海里。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与一种古代武器——“戟”倒竖于海面的形状相似,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和海中之虎的别名。 虎鲸胆大而狡猾,且残暴贪食,是辽阔海洋里“横行不法的暴徒”。虎鲸的英文名称有杀鲸凶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屡屡目睹虎鲸袭击海豚、海狮以及大型鲸类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更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牙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颌齿互相交错搭配,与人的两手手指交叉搭在一起的形式相似。这不仅使被擒之物难逃虎口,而且还会撕裂、切割猎物。虎鲸很好辨认。在它的眼后方有两个卵形的大白斑,远远看去,宛如两只大眼睛;其体侧还有一块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区域,使它独具一格。

2、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兽,论个头堪称兽中之“王”,是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全身呈蓝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蓝鲸的时间是1904年,地点在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附近。这条蓝鲸长33.5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它的舌头重约3吨它的心脏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总重量约为8吨~9吨,肠子有半里路长。这样大的躯体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蓝鲸还是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700马力,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它能拖拽800马力的机船,甚至在机船倒开的情况下,仍能以每小时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几个小时。蓝鲸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时可达15海里。蓝鲸有一个扁平而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是它前进的原动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变而来的两个鳍肢,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并协助转换方向,这使它的运动既敏捷又平稳。 3、抹香鲸 抹香鲸头重尾轻,宛如一头巨大的蝌蚪,头部占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个大箱子。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畅通,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气时喷出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虽然抹香鲸的牙齿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长,每侧有40枚~50枚,却是只有下颌有

第一章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文案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 物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5分钟)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5分钟) 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 【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3.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请学生看“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准备奶制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数据照片,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奶水可以为幼崽提供最好的营养?补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动物,加深学生对哺乳动物“哺乳”这一重要特征的理解。为什么

哺乳动物教案

《哺乳类》一节教学设计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 万菁 一、设计思想: 本课选自《生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第二学期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三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本课主要研究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种类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了脊椎动物的其它类别之后,哺乳类作为最高类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都更复杂,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学习这一内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进化的观点。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本课教学的设计意图具体体现是: ?1、基础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而科学的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 ?2、以八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心辐射于教学的全方位是本次教学的特色设计。 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辅导者,教师充分把教材中隐深的问题活动化、合作探究化,让学生在动口说、动手做、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的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符合现代生物教学理念; ? 3、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如哺乳类的主要特征等),并延伸课外知识 (如单孔类、有袋类分布的地理学原因及野生动物保护等),最终促进本次教学中核心概念“哺乳类——高度适应环境的脊椎动物”的发展性有效建构。 ?4、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次教学中通过哺乳类的经济价值的探讨, 结合各类传染病的爆发,引发我们人类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情感教学,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可将其视作为一次做人教育、道德教育。 ?5、重点难点的选择基于以下考虑: 通过对哺乳类特征的归纳,促使“哺乳类与环境高度适应以及生物进化”等概念的建构,这是本节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第七节 哺乳动物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哺乳动物 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1)非洲象 非洲象是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栖息于森林和稀树草原,主要吃香蕉等果实以及树叶、树皮。 (2)马 马是人们熟悉的家畜。马的骨骼和肌肉都很发达,四肢强健,每肢都只有一趾,趾末端被有大型的蹄,其余各趾都已经退化。 (3)猕猴 猕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 (4)蓝鲸 蓝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蓝鲸体长可达30米,体重近200吨。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胎生能使胚胎发育有一个更好、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充足的营养,哺乳也可以使幼体得到较好的照顾和获得充足的营养,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很大好处。 (3)哺乳动物的牙齿与食性的关系 ①食草动物的牙齿

如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面如锉,适于磨碎食物。 ②食肉动物的牙齿 如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 ③意义 动物的牙齿与其食性(生活习性)相适应,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适应温差大的陆地环境);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知识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经济价值。 (4)人类的得力助手。 2.有害方面 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考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例1】两只大熊猫“力力”和“真真”于2011年2月21日从中国送去日本,4月1日在上野动物园首次露面,吸引游客不断惊呼。大熊猫等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是() A.心脏四腔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鸟类也具有,因而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胎生哺乳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第 七 节 哺乳动物 (2)

攸县丫江桥镇中学八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NO:2013B07 学习目标: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知道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学习过程: 一、复习: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体形呈,体表被覆,前肢变成,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胸肌,能煽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有的骨,直肠,粪便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减轻体重。 4、食量,消化能力,能供给充足的能量。 5、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习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双重呼吸 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 二、预习导学 1、下列哪项不是食草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A.犬齿发达 B 消化道长 C 盲肠发达 D 臼齿发达 2、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的动物是() A.龟 B 白鳍豚 C 鲫鱼 D 鲨鱼 3、下列关于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毛光滑柔软有保温作用 B 体内有膈,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C 前肢较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奔跑速度快 D 神经发达,对外界感知敏锐,反应迅速 4、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体表光滑无毛,外形像鱼,但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A.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动物三、课堂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6-39页,解决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是如何保持体温恒定的? 家兔的体毛具有什么作用? 思考: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一定体表被毛吗? 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特点? 家兔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有何不同? 思考:家兔的这种生殖发育特点,对家兔的繁殖有何意义? 3、观察并比较兔和狼的牙齿,想一想二者的不同说明了说明? 总结哺乳动物的牙齿特点。 家兔的门齿,臼齿各有什么作用? 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思考:肉食性的动物除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别的牙齿吗? 这与它的食性有何关系? 4、发达的神经系统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意义? 5、除了家兔外,你还知道哪些哺乳动物? 6、蝙蝠是鸟吗? 鲸鱼是鱼吗? 四、课堂小结: 1、哺乳动物适合自然界生活的特征: 1. )——快速运动,支撑体重 2. )——适于摄食 3. )——体温恒定 4. )——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5.)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五、课堂练习: 1、在南美考察的动物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具有以下特征:行动非常缓慢,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体温恒定,用肺呼吸,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把树懒归为() A.两栖动物 B 鱼类 C 哺乳动物 D 爬行动物 2、带鱼、水牛、蝗虫、蚯蚓的呼吸分别依靠() A 鳃、肺、体壁、气管 B 体壁、气管、肺、鳃 C 鳃、肺、气门、体壁 D 体壁、肺、鳃、气管 3、下列哺乳动物的特性中,与其后代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大脑发达 B 心脏四腔 C 胎生哺乳 D 用肺呼吸 4、下列与陆地生活动物对外界刺激作出迅速反应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无关的一项是() A 感觉器官发达 B 神经系统发达

哺乳动物的教案

哺乳动物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

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 【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3.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请学生看“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准备奶制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数据照片,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奶水可以为幼崽提供最好的营养?补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动物,加深学生对哺乳动物“哺乳”这一重要特征的理解。为什么说绝大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石羔镇初级中学彭楚香 教材内容分析 《哺乳动物》是新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课文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概念上做了铺垫,课文介绍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特征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初二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哺乳动物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明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 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之前学习了第五节鸟类,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

知识吗? 1、鸟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2、鸟骨骼有什么特点学生回忆,回答。复习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导入新课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学生积极配合,思考、回答。通过图片使学生直观了解哺乳动物。 三、自主学习 1、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被_____。体毛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与鸟一样,也是_______动物。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__。雌体用______哺育后代。所以,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牙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食物。它们的牙齿分化为___齿、____齿和____齿。这样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______食物的能力,增强对食物的_____能力。 4、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___________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_____________。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填空,引导学生预习,对课本有大致的了解。能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来听课。 四、合作探究 导入问题: 1.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7 哺乳动物 学案(无答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七节哺乳动物学案 【学习目标】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阅读课文36~39页,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课本P36~38 1.哺乳动物的外部形态:除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___ __。体毛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与鸟一样,也是_______动物。 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__。雌体用______哺育后代。所以,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消化--牙齿类型:它们的牙齿分化为___齿、____齿和____齿,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食物。这样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______食物的能力,增强对食物的_____能力。 4.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___________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_____________。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 _;____ _;____ _____ _。 二、【合作探究】(P38观察与思考)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三、【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文P38~39 1、有利方面:①是人类食物中____________的重要来源;②维持____________的稳定;③它们的用途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2、有害方面: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堂小结】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堂检测】 1.与其他动物相比, 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心脏四腔 D. 体表被毛 2.具有“胎生和哺乳”特征的动物是( ) A.蚯蚓 B.草鱼 C.啄木鸟 D.大熊猫 3.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体表光滑无毛,外形像鱼,但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动物 4.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由发达的皮毛,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护 B.伪装 C.防御 D.保温

第七节 哺乳动物1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家畜的形态。 2.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4.概述研究动物科学的一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及过程。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目标 1.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媒体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农村,农家庭院里饲养着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叫作家畜。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来认识一下家畜。 新课教学: 教师:所谓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最常见的家畜有哪些呢? 学生:猪、牛、羊、兔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照图示,结合家兔的标本,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先后顺序观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讨论家兔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如何适应的。学生:家兔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头部有一对长长的可以灵活转动的耳廓,一对不大的眼睛,一张三片嘴,一对鼻孔,还有胡须。 学生:我觉得兔子的长耳朵使它的听觉很灵敏,可以及时感觉到危险,并及时躲避。 学生:眼睛虽然不大,但视力很好,对它的陆地生活也有帮助。还有它的三片嘴,吃起草来十分方便。 学生:你看它的四肢,前肢短小,但后肢很发达,奔跑起来很快,很难捕捉的。学生:它不光奔跑快,发达的后肢还能把它的身体支撑起来,它一下子就长高了,观察起四周来,视野开阔了许多,很容易发现远处的危险。 学生:兔子的全身几乎都长着毛,和家鸽的羽毛大不一样。 学生:家兔和家鸽不是一类动物,体表的覆盖物当然不一样了。 学生:家兔身上的毛还不一样呢!表面的粗硬,里面的很细软,摸起来好温暖,好舒服。 学生:它的毛能起保温的作用,所以冬天不怕冷。 学生:那夏天它不热吗? 学生:也怕热,不过,它应该也能适应吧,比如找个阴凉处。

5.1.7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导学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 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右图争相吃奶的小狗多可爱!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崽。小动物一般在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 本节学习目标 1、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出示问题—自主学习 1、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请仔细阅读教材并完成下面的内容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除了鲸鱼等少数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披______________,有很好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与鸟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____________体温,是__________(恒温、变温)动物。 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______________体内发育,通过____________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雌性用自己的_____________哺育后代,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与鸟用喙取食不同的是,哺乳动物用_____________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_______________有增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4、另外,哺乳动物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5、食肉动物牙齿的特征是() A.门齿发达 B.犬齿发达 C.臼齿发达 D.犬齿退化 3、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A.胎生哺乳 B.体腔内有膈 C.体表被毛 D.体温恒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7.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家畜的形态。 2.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4.概述研究动物科学的一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及过程。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目标 1.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媒体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农村,农家庭院里饲养着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叫作家畜。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来认识一下家畜。 新课教学: 教师:所谓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最常见的家畜有哪些呢? 学生:猪、牛、羊、兔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照图示,结合家兔的标本,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先后顺序观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讨论家兔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如何适应的。学生:家兔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头部有一对长长的可以灵活转动的耳廓,一对不大的眼睛,一张三片嘴,一对鼻孔,还有胡须。 学生:我觉得兔子的长耳朵使它的听觉很灵敏,可以及时感觉到危险,并及时躲避。 学生:眼睛虽然不大,但视力很好,对它的陆地生活也有帮助。还有它的三片嘴,吃起草来十分方便。 学生:你看它的四肢,前肢短小,但后肢很发达,奔跑起来很快,很难捕捉的。学生:它不光奔跑快,发达的后肢还能把它的身体支撑起来,它一下子就长高了,观察起四周来,视野开阔了许多,很容易发现远处的危险。 学生:兔子的全身几乎都长着毛,和家鸽的羽毛大不一样。 学生:家兔和家鸽不是一类动物,体表的覆盖物当然不一样了。 学生:家兔身上的毛还不一样呢!表面的粗硬,里面的很细软,摸起来好温暖,好舒服。 学生:它的毛能起保温的作用,所以冬天不怕冷。 学生:那夏天它不热吗?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

《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 【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3.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请学生看“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准备奶制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数据照片,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奶水可以为幼崽

第七节哺乳动物拓展

第七节哺乳动物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某同学在郊外山坡上发现了一只小动物,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几部分组成,运动灵活,他依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判断出它属于哺乳动物,你认为他判断的依据是( ) A.身体表面覆盖鳞片 B.有尾部 C.有四肢,运动灵活 D.身体表面覆盖着毛 2.兔子、鲫鱼、蝗虫和蚯蚓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它们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依次是( ) A.肺、鳃、体壁、气管 B.体壁、气管、肺、鳃 C.肺、鳃、气管、体壁 D.体壁、肺、鳃、气管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下列动物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的是( ) A.蛙 B.兔 C.蛇 D.鹰 2.随着《熊出没》的热播,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获得了小朋友的青睐。下列关于熊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肺呼吸; ②胎生、哺乳; ③体表被毛; ④变温动物;

⑤牙齿分化;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河北沧州献县一模,18,★★☆)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使哺乳类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 A.体表长有毛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身体里有脊椎骨 2.(2019湖南娄底一模,14,★★☆)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鹰抓兔子的画面,下列属于鹰和兔子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有门齿和臼齿 B.盲肠发达 C.气体交换的场所都是肺 D.卵生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广西贺州中考,25,★☆☆)下列哪一项不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2019江苏宜兴中考,19,★☆☆)下列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在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发现并躲避天敌

人教版初中生物2020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复习》教学设计设计摘要 教学题目所属学科 脊椎动物复习 学时安排 生物1课时 《生物学》八年级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对象初二年级所选教材 辅助学习资料白板课件、视频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知道脊椎动物、双重呼吸、恒温动物的概念 能对多种动物进行分类识别 学会比较脊椎动物体表特征、呼吸、循环、生殖等生理特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分析脊椎动物的特征提高识图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生物体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及生物进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类比分析的科学方法、脊椎动物体表特征、呼吸、循环、生殖等生理特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及生物进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心脏结构的推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起点能力:学生已学完脊椎动物五个门的形态结构和相关生理特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通过练习发现部分同学对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动物类群的区分还存在混淆,识图能力有待加 强。小学接触过白板学习。 学习态度:热爱生物,但只停留在表面,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混淆。 学习动机: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较高,且对白板的使用有兴趣。 学习风格:对视觉冲击非常敏感,对生物学习有兴趣,愿意探索。 四、技术准备 上网搜集图片、制作天士博白板课件、对视频进行剪辑、编辑。 五、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前的准备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活动的安排) 时间安排教学 环节 信息技术 体现 教师活动和意图学生活动信息技术作用

视频:自然界的脊椎动物 出示:脊椎动物图片 编辑剪辑视 视觉冲击,创设问 题情境 观察 频 Q :视频及图示中的所有动物 属于动物分类中的哪个类群?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出示鱼、家兔骨骼图片 Q :脊柱位于骨骼系统的什么 部位?请画出 图片展示 解决视频所有动 物不能停留在同 一画面的问题,引 起思维 思考回答 观察 导入 4分钟 引出课题 白板前画出脊柱 图片展示 画笔功能展 示 Q:脊椎动物的概念? 引出课题:脊椎动物复习 板书:脊椎动物概念 笔记 师生互动 强化落实概念 思考讨论 小组合作填写学 案纸 出示脊椎动物的进化树 同学利用白 板展示学习 成果,生生 互动,师生 互动 与学生学案纸一 致,起到示范作用, 师生互动 Q :脊椎动物包括几大类群? 请根据所学知识将脊椎动物类 群名称按生活环境等进化顺序 填写在进化树上。 联系旧知 讲授新课 拖拽展示答案 观察纠错 生生互动 填写学案 10分钟 Q :你知道有哪些动物属于这 五大类群呢?请挑选你喜欢的 图片按照他们的主要特征进行 分类拖拽到相应的动物类群名 称旁。 实践操作 脊椎动物 分类 把自己喜欢的动 物拖拽到相应的 位置 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思维活动 强化知识落实 白板拖拽功 能 准备图片库 图片展示 Q :请说出五种代表动物的生 活环境? 激发学生兴趣 观察思考回答 利用隐藏覆 盖功能展示 答案 体表特征 的比较 节省时间,比较不 同,落实类比方法 体现师生互动 6分钟 Q :说出五种代表动物与他们 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表特征 及意义? 教师总结 完成学案 思考 Q :脊椎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 对于氧气的需求量不同,五种 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有何差别 呢?出示图片 视觉冲击引发思 考 图片展示 Q ;连线说明各动物类群和各 呼吸器官的联系 学生连线 完成学案 展现学生思维过 程 教师总结:鸟类:气管分化级 数增多,组成实心海绵状的肺, 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体积较 小,但鸟类的肺接触气体面积 比人约大 10倍,并有有 9个气 囊辅助呼吸。无论吸气、呼气 均有新鲜空气进入肺,这就是 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 吸。鸟类呼吸一次,气体两次 呼吸器官 的比较 10分钟 体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利用画笔功 能 突破重点、落实类 比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