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新实验报告

机器人创新实验报告
机器人创新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智能避障小车

二、成员分工:(5分)

姓名学号班级任务分配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本方案是设计一个基于行为模式的智能小车控制装置,具有接收和处理遥控信息功能,控制小车自动循环运动。此外,小车具有检测避开障碍物、液晶显示报警、超声波测距等功能。

此次设计将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和遥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一方面能自动检测避开障碍物;另一方面移动机器小车能按照遥控器发出的命令运行,如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停车。本设计的智能小车,通过测试成功实现自动避障和报警显示功能,具有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设计和编程实现智能小车。在实现过程中,首先需要为智能小车描述我们希望所执行的任务,然后据此列出其所应具备的物理功能,最后通过编写相应的软件使移动机器小车完成这些任务。对于智能小车而言,基于行为的方法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采用基于行为的方法需要为智能小车设计一系列简单行为(所谓的行为也就是通过感知信息控制执行过程的算法),这些行为相互协调和协作,产生我们所需求的智能小车整体行为。

行为框图是以图形方式表示基于行为的智能小车的相关操作。从最高层次来看,智能小车由感知单元、智能单元和执行单元组成。智能小车的相关环境信息通过传感器传递给智能单元内部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块。智能小车利用仲裁器将这些基本行为模块所计算出的运动命令进行融合或选择,并将仲裁后的最终命令发送给电动机去执行。

图3.1中,该智能小车只需实现避障行为和遥控行为。当智能小车发现有障碍时,其相关操作应该是绕开障碍物行驶;当小车接收到遥控命令时,其相关操作应该是按指令运动。

图3.1 智能小车行为框图

本系统硬件主要有五大模块组成: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自动避障模块和超声波测距模块。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如下方案: (1)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2)采用L298N 作为直流电机的驱动芯片。 (3)采用6V 蓄电池直接为直流电机供电。 (4)采用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进行避障。

四、实验步骤:(图文说明设计过程中关键步骤)(30分)

1、晶振电路的设计:

晶振电路就是产生像时钟一样准确的振荡电路。AT89C52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片内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振荡器产生的信号送到CPU ,作为CPU 的时钟信号。驱动CPU 产生执行指令功能的机器周期。引脚XTAL1和XTAL2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一起可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晶振电路的连接如图4.1所示。

图4.1 晶振电路

图4.1中,外接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以及电容C2和C3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对外接电容C2和C3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多,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起振圈内部振荡器的接法的快速性和温度稳定性。外接石英晶体时,C2和C3一般取(30pF±10pF);外接陶瓷谐振器时,C2和C3一般取(40pF±10pF)。外接的是石英晶体,所以C2、C3选择标称值20pF。

2、复位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复位是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功能部件都处在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无论是在单片机刚开始接上电源时,还是断电后或者发生故障后都要复位。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有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则CPU就可响应并且将系统复位。

复位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电容和电阻。当系统通电时VCC上电压从无到有在RESET处会先处于高电平一段时间,然后由于该点通过电阻接地则RESET该点的电平会逐渐的改变为低电平,从而使得单片机复位口电平从1到0,达到给单片机复位的功能。

上电复位:上电瞬间,电容充电电流最大,电容相当于短路,RST端为高电平,自动复位;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电容充电电流为零,电容相当于开路,RST端为低电平,程序正常运行。

手动复位:首先经过上电复位,当按下按键时,RST直接与VCC相连,为高电平形成复位,

图如图4.2所示。

3、电机驱动模块:

L298N是ST公司生产的一种高电压、大电流电机驱动芯片。该芯片采用15脚封装。主要特点是:工作电压高,最高工作电压可达46V;输出电流大,瞬间峰值电流可达3A,持续工作电

流为2A;额定功率25W。内含两个H桥的高电压大电流全桥式驱动器,可以用来驱动直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继电器线圈等感性负载;采用标准逻辑电平信号控制;具有两个使能控制端,在不受输入信号影响的情况下允许或禁止器件工作有一个逻辑电源输入端,使内部逻辑电路部分在低电压下工作;可以外接检测电阻,将变化量反馈给控制电路。使用L298N芯片驱动电机,该芯片可以驱动一台两相步进电机或四相步进电机,也可以驱动两台直流电机。L298N外部引脚图如图4.3所示。

图4.3 L298N外部引脚图

L298N可接受标准TTL逻辑电平信号,VSS,VS是接电源引脚,电压范围分别是4.5~7V、2.5~46V;1脚和15脚可单独引出连接电流采样电阻器,形成电流传感信号;OUTl、OUT2和OUT3、OUT4之间分别接2个电动机;IN1、IN2、IN3、IN4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ENA,ENB 接控制使能端,控制电机的转动和停止。L298N功能逻辑如表4.1所示。

表4.1 L298N功能逻辑表

图4.4 电机驱动模块

4、自动避障模块:

TCRT5000光电传感器是一款红外反射式光电开关。传感器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输出信号经施密特电路整形,稳定可靠。

传感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不断发射红外线,当发射出的红外线没有被反射回来或被反射回来但强度不够大时,光敏三极管一直处于截止状态,此时模块的输出端为高电平;被检测物体出现在检测范围内时,红外线被反射回来且强度足够大,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此时模块的输出端为低电平。

TCRT5000引脚图如图4.5所示。

图4.5 TCRT5000引脚图

应用场合:

1.电度表脉冲数据采样

2.传真机碎纸机纸张检测

3.障碍检测

4.黑白线检测

基本参数:

1.外形尺寸:长32mm~37mm;宽7.5mm;厚5mm

2.工作电压:DC3V~5.5V,推荐工作电压为5V

3.检测距离:1mm~8mm适用,焦点距离为2.5mm

5、液晶显示模块:

可以通过该显示器随时观察智能小车的状态。

图4-6 液晶显示模块

五、最终作品展示:(图片及性能描述)(20分)

整体车型

正常运行时显示

有危险时显示

通过调试,本智能小车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当遇到障碍物时,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和超声波检测。遇到危险后会自动倒退一定的距离。然后向右转过90度,继续运行。此智能小车还可以实现加速、减速功能。

六、设计心得:(10分)

附录:(设计文件、工程图、代码等)(15分)

Proteus 仿真图

电路图

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num,th,tl,flag1,flag3,flag4,flag5;//flag1为遇险标志,flag3为测距标志,flag4为键3检测标志,flag5为加减速标志

uint juli;

unsigned long time;

sbit enab1=P2^7;

sbit enab2=P2^6;

sbit youlun1=P2^5; //面向车正面的右边

sbit youlun2=P2^4;

sbit zuolun1=P2^3;

sbit zuolun2=P2^2;

sbit hong1=P2^0;

sbit hong2=P2^1;

sbit hong3=P3^1;

sbit feng=P1^3;

sbit rs=P1^0;

sbit lcden=P1^2;

sbit rw=P1^1;

sbit le=P3^0;

sbit sm1=P3^7;

sbit sm2=P3^6;

sbit tring=P1^6;

sbit ech=P3^2;

sbit key1=P3^5;//加速

sbit key2=P3^4;//减速

sbit key3=P3^3; //用于开关测距显示

uchar code table1[]=" Danger! ";

uchar code table2[]=" Running! ";

uchar code table3[]=" The highest! ";

uchar code table4[]=" The lowest! ";

uchar code table6[]=" ";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5[]={0x3,0x9f,0x25,0xd,0x99,0x49,0x41,0x1f,0x1,0x19};//从零到九

void delay(uint x)//延时

{

uint i,j;

for(i=x;i>0;i--)

{

for(j=120;j>0;j--);

}

}

void qianjing(uchar o)//前进控制

{

youlun1=1;

zuolun1=1;

youlun2=1;

zuolun2=1;

delay(o);

youlun1=0;

zuolun1=0;

}

void houtui()//后退15厘米

{

youlun1=1;

zuolun1=1;

youlun2=1;

zuolun2=1;

delay(5);

youlun2=0;

zuolun2=0;

delay(400);

}

void zhuanjiao()//右转角90度

{

youlun1=1;

zuolun1=1;

youlun2=1;

zuolun2=1;

delay(5);

zuolun1=0;

youlun2=0;

delay(300);

zuolun1=1;

youlun2=1;

}

void hongwai()//红外检测

{

if(hong1==0||hong2==0||hong3==1) flag1=1;

}

void fengming() //蜂鸣器

{

feng=0;

delay(200);

feng=1;

}

void chaoshenbo()//超声波检测并生成距离{

uchar k;

tring=0;

delay(1);

ech=0;

delay(1);

tring=1;

for(k=8;k>0;k--);

tring=0;

while(ech==0);

EA=1;

ET1=1;

TR1=1;

EX0=1;

while(ech==1);

if(flag3==1)

{

th=TH1;

tl=TL1;

TH1=0; //

TL1=0; //

time=th*256+tl;

juli=(time*172)/10000;

}

else if(flag3==0)

{

juli=0;

}

}

void write_com(uchar com)//液晶写命令操作

le=1;

rs=0;

P0=com;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le=0;

}

void write_date(uchar date)//液晶写数据操作{

le=1;

rs=1;

P0=date;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le=0;

}

void cs()//液晶初始操作

{

rw=0;

lcden=0;

write_com(0x38);

write_com(0xc);

write_com(0x6);

write_com(0x01);

}

void zdcs() //中断初始设置

{

TMOD=0X90;

TH1=0;

TL1=0;

EA=0;

ET1=0;

TR1=0;

IE0=0; //

//TF0=0;

IT0=0;

}

void wbzd() interrupt 0 //外部中断

TR1=0;

EX0=0;

ET1=0;//

flag3=1;

}

void time1() interrupt 3//定时器1中断{

TR1=0;

ET1=0;

EX0=0;

//ech=0;

flag3=0;

}

void sm(uint juli)//数码显示

{

sm1=0;

sm2=1;

P0=table5[(juli%100)/10];

delay(3);

sm1=1;

sm2=0;

P0=table5[juli%10];

delay(3);

}

void key()//键盘检测

{

if(key3==0)

{

delay(10);

if(key3==0)

flag4=!flag4;

while(key3==0);

}

if(key1==0)

{

delay(10);

if(key1==0)

{

if(flag5>=5)

flag5=flag5-5;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6[num]);

delay(5);

}

}

else

{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3[num]);

delay(5);

}

}

while(key1==0);

}

}

if(key2==0)

{

delay(10);

if(key2==0)

{

if(flag5<25)

{

flag5=flag5+5;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6[num]);

delay(5);

}

}

else

{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4[num]);

delay(5);

}

while(key2==0);

}

}

}

void main()

{

zdcs();//

enab1=1;

enab2=1;

cs();

write_com(0x80+0x4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2[num]);

delay(5);

}

flag5=0;

while(1)

{

key();

chaoshenbo();

// delay(10);

if(flag4==1)

{

sm(juli);

}

else if(flag4==0)

{

sm1=1;

sm2=1;

}

hongwai();

if(flag1==1)

{

houtui();

zhuanjiao();

fengming();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1[num]);

delay(5);

}

delay(300);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6[num]);

delay(5);

}

flag1=0;

}

if(juli<35&&juli>30)

{

houtui();

zhuanjiao();

fengming();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1[num]);

delay(5);

}

delay(200);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6;num++)

{

write_date(table6[num]);

delay(5);

}

}

qianjing(flag5);

}

}

机器人控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机器人控制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机器人控制技术基础 实验人:张钰信安1601 201609040126 李童能化1601 201605040111 韩翔宇能化1601 201605040104 成绩: 指导教师:林永君、房静 实验日期: 2016年3月4日-3月26日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第一部分:单片机开发板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初步掌握单片机的 IO 口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控制接在 P0.0上的 8个LED L0—L8 依次点亮,如此循环。 硬件说明: 根据流水灯的硬件连接,我们发现只有单片机的IO口输出为低电平时LED灯才会被点亮,我们先给P0口设定好初值,只让其点亮一盏灯,然后用左右移函数即可依次点亮其他的灯。 源程序如下: #include sbit led_1=P0^0; sbit led_2=P0^1; sbit led_3=P0^2; sbit led_4=P0^3; sbit led_5=P0^4; sbit led_6=P0^5; sbit led_7=P0^6; sbit led_8=P0^7; void main() { for(;;) { led_1=0; display_ms(10);

led_1=1; led_2=0; display_ms(10); led_2=1; led_3=0; display_ms(10); led_3=1; led_4=0; display_ms(10); led_4=1; led_5=0; display_ms(10); led_5=1; led_6=0; display_ms(10); led_6=1; led_7=0; display_ms(10); led_7=1; led_8=0; display_ms(10); led_8=1; } } 第二部分:机器人小车 内容简介:机器人小车完成如图规定的赛道,从规定的起点开始,记录完成赛道一圈的时间。必须在30秒之内完成,超时无效。其中当小车整体都在赛道外时停止比赛,视为犯规,小车不规定运动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都可以采用,但都从规定的起点开始记录时间。 作品优点及应用前景: 单片机可靠性高,编程简单单片机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是μs级,执行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为几ms乃至几十ms。相对于电器的动作时间而言,扫描周期是

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器人创新实验(1)报告 摘要 机器人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自6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的支持下,机器人的种类日益繁多,性能不断改进,工作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已经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均把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研究列入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的成果将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生产力的强有力的工具。此机器人是针对目前交通事故频发设计的。利用三轮作为活动方式,通过三个传感器进行感应障碍识别,从而进行控制汽车的运动及时避免各种障碍物。从电影<<机械公敌>>里可以看到机器人的前景,以及注意机器人的弊端。 关键词: 机器人,工具,传感器,障碍物

一、实验目的 1、在保证整个稳定的前提下,将程序写入控制卡,熟悉 软件调试机器人运动步态的技巧,熟悉直流电机的控制,并实现提前设定好的动作步骤,并使机器人能够平稳的运动。 2、熟悉掌握各种搭建元件的使用方法和电机舵机的使用技巧 3、学会对学习知识的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提高自身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 探索者,电脑软件TKScop, 我们用到的探索者: 三.组员 项博、张君心、刘小龙 三、实验步骤 1.第一阶段:老师对我们介绍实验内容,对需要用到的配件、软件环境进行讲解,为使我们对实验内容更加熟悉,对软件环境的熟悉。 2.第二阶段:开始动手阶段,为了能使我们小组更好的完成创新实验课程,我们机器人模仿机器人案列制造了简单的机器人,其中有一些改动。

第二阶段成品展示 3.第三阶段:开始创新阶段,在第二阶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组。其中包括前轮和驱动装置,还有传感器的数量,主要对机器小车的CPU 内部的程序进行了修改,让其实现了第二阶段没有实现的动作。 第三阶段成果 4.第四阶段:老师评价,总结成功与失败。 四、机械结构、控制接线方法、程序、程序流程图说明: 控制线接线方法: 1、2、3、4为传感器接口 5红外接收端口 6手柄ABC三通道的选择键 7程序写保护,on允许下载 反之不允许,如果要运行板载程序,则转换到非on 状态 8为程序下载接口,连接usb转串口线 9舵机接口,共六组。可接标准舵机和圆周舵机。舵机黑色线朝下,三针,最上针空余。10输出端口,共2组,可接LED灯和语音模块

最新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 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 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二、成员分工:(5分)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1、功能分析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 (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 (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 (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

机器人实验报告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1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号: 2015100749 姓名:朱巧妤 评阅人:评阅时间:

实验1 电驱动与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机器人开发环境使用,超声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等常见机器人传感器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熟悉机器人平台使用与搭建;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并采用多种程序设计方法使它能动起来。 (二)仪器工具及材料 计算机、机器人实验系统、机器人软件开发平台、编程下载器等设备。 (三)内容及程序 实验内容: (1)碰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颜色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测距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5)熟悉开发环境使用与操作;设计一个简单轮式移动机器人,并使用图形化编程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通过该设计掌握机器人开发平台的结构设计、程序设计等基本方法。 实验步骤: 1)首先确定本次要做的机器人为货架物品颜色辨别的机器人。 2)根据模型将梁、轴、插销、螺丝等零件拼装成一个货架台 3)将货架台安装上可识别颜色的摄像头,并装在控制器上方,将两个摄像头的连接线分 别插入控制器的传感器接口,将显示器连接线插入传感器接口。 4)拼装完成后将控制器连接电脑,在电脑上运用Innobot软件对机器人进行颜色识别动 作的编程,拖动颜色传感器模块,对应选择数码管接口以及两个摄像头的接口,使机器人能将货架台上物品的颜色反应到数码管上。 5)将所编程序进行上传。测试看机器人是否能将颜色反映到显示器上完成所编动作。

(四)结果及分析 使用梁和轴以及螺钉拼装出货架台。 将拼装好的货架台装到传感器上。

六轴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 实验报告 姓名:张兆伟 班级:13 班 学号:2015042130 日期:2016年8月25日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是在开放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上,采用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通过示教程序完成机器人的系统标定。学习采用C++编程设计语言编写机器人的基本控制程序,学习实现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六自由度机器人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工业实体必须快速增长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制造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既要应付低成本国家的对手,还要面临发达国家的劲敌,二后者为增强竞争力,往往不惜重金改良制造技术,扩大生产能力。 机器人是开源节流的得利助手,能有效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只要给定输入成值,机器人就可确保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恒定一致,显著提高产量。自动化将人类从枯燥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得以释放,从而生产更大的经济回报。 二、实验过程 1、程序点0——开始位置 把机器人移动到完全离开周边物体的位置,输入程序点 0。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这时在右侧弹出指令列表菜单如图: 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变蓝后,按下【选择】键,指令出现在命令编辑区。修改指令参数为需要的参数,设置速度,使用默认位置点 ID 为 1。(P1 必须提前示教好)。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插入】键,这时插入绿色灯亮起。然后再按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规章制度.doc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规章制度4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规章制度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作为**大学“智创空间”正式实验性组织,为确保实验室的秩序,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1.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应专注研究项目,兼顾备赛队伍培养建设,致力于完成实验室 项目的既定目标。 2.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采用淘汰制和积分制管理模式,以提高和把握各实验组的工作 效率和学习进度。 3.实验室淘汰制的具体规则如下: 1)实验室开会三次未到(包括请假、缺勤等特殊情况) 2)实验室所分配给各组的任务未按期、按规定完成,存在拖拉懒散现象 3)随意使用外部U盘等存储设备,泄露代码程序和实验室相关科研成果 4.实验室积分制的具体规则如下: 1)项目组完成一次比赛可加分(国家级及以上10分,省级6分,校级4分,

院级2分) 2)项目组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国家级及以上10分,省级6分,校级4分) 3)实验室的学习讨论会缺勤人数不得超过5人加1分 5.实验室日常运用管理规定 1)实验室值班人员对仪器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未经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同意,不得随意外借,使用 完毕后进行日常保养后放于储物柜中,并联系实验室负责人上锁保存。 3)在实验室期间应注意言谈举止,不乱丢杂物,保持日常卫生工作,不得 乱刻。 4)离开实验室需将实验仪器和设备等整理归位,并锁好储物柜,关闭电源, 清扫卫生。 5)实验室的仪器使用时应了解仪器的相关性质及使用方法,注意人身安全。 6)实验室电脑中存储的文件不得随意拷贝带出实验室,电脑

出现故障应联 系实验室负责人或大创中心老师进行维修,禁止私自拆卸电脑维修。 7)实验室成员日常参与实验室运行需进行签入签出作为考核依据,两周未 签到者视为自动退出。

机器人实训报告

一、机器人擂台赛 1、实训目的 机器人擂台赛的目的在于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的普及。参赛队需要在规则范围内以各自组装或者自制的自主机器人互相搏击,并争取在比赛中获胜,以对抗性竞技的形式来推动相关机器人技术在大学生、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发展。可以用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来参加擂台赛,同时掌握这个环节所展现出来的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擂台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比赛中,两个使用双腿自主行走的仿人形机器人互相搏击并将对方打倒或者打下擂台。? 2、实训要求 在指定的大小擂台上有双方机器人。?双方机器人模拟中国古代擂台搏击的规则,互相击打或者推挤。如果一方机器人整体离开擂台区域或者不能再继续行动,则另一方获胜。机器人大小要求长、宽、高分别不能超过30cm、30cm、40cm 。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宽分别为是 2400?mm的台,台上表面即为擂台场地。有黑色的胶布围成。?比赛开始后,?围栏内区域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或人。? 3、比赛规则分析? 我们需要吃透比赛规则,然后才能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让我们的机器人具有 别人不具有的优势。对上述的比赛规则分析得到以下几个重点:? 3、1需要确保自己不掉下擂台

需要有传感器进行擂台边沿的检测,当发现机器人已经靠近边沿立刻转弯或者掉头。擂 台和地面存在比较大的高度差,我们通过测距传感器很容易发现这个高度落差,从而判断出 擂台的边沿。如图所示,在机器人上安装一个测距传感器,斜向下测量地面和机器人的 距离,机器人到达擂台边沿时,传感器的测量值会突然间变得很大。由于红外测距传感器使 用方便,并且“创意之星”控制器可以接入最多 8 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我们可以将它作为首选方案。? 擂台地面时有灰度变化的,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腹部安装一些灰度传感器,来判读机器人 覆盖区域的灰度变化,从而判读机器人相对场地的方向。可以通过整体灰度值来判读机器人 的位置是不是靠近边沿,如果机器人靠近边沿就转弯后者后退。? 3、2需要及时的发现敌方 这里我们使用红外接近开关作为寻找敌方的方案并不算优秀,红外接近开关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20cm,20cm 之外的物体是察觉不到的。我们可以改成红外测距传感器,它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10‐80cm,比较适合我们当前的使用场合。? 3、3需要迅速的推动敌方,将敌方退下擂台 我们可以想象,两只斗牛相互推挤,赢的一定是力气比较大的一方。?

慧鱼机器人组合创新与实践总结报告

机电创新实践课程实践总结报告 班级:机械工程系机电15-1班 姓名:李振、陈再兴、董旭、 刘洋洋、刘博文 实践名称:慧鱼机器人创新组合与实践实践地点:实验1号楼203 实践时间:2018.10.30 指导教师:王仲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完成时间:2018 年10 月31 日

目录 一、实践目的及内容 (3) 1.1 实践目的 (3) 1.2 实践内容 (3) 二、实践用设备及仪器 (3) 三、实践结果分析 (4) 3.1 烘手机模型 (4) 3.2 红绿灯模型 (5) 3.3 温度控制器模型 (7) 3.4 冲压机模型 (9) 四、团队分工介绍 (11) 五、个人收获与总结 (11)

一、实践目的及内容 1.1 实践目的 1. 掌握ROBOPRO接线板基本组成,能够依据实际需求搭建配套硬件。熟练使用ROBOPRO软件各类命令,能够依据需求完成软件编制,锻炼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能力。 2. 熟悉慧鱼机器人模型的各个模块,了解慧鱼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慧鱼机器人组件的功能,掌握慧鱼机器人组件的组合方法。 3. 能够利用慧鱼机器人的组件和控制模块进行机构创新组合,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对慧鱼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 1.2 实践内容 1. 对照ROBO接口板介绍手册,学习接口板构成以及数字量输入I1-I8、输出M1-M4或者O1-O8、模拟电压输入A1和A2、I/O扩展板用插槽等相关模块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对照软件功能介绍模块,结合接口板实际测试“输入”、“输出”、“开始”、“结束”、“赋值”和“延时”等19个软件功能模块命令特点以及实现形式。 2. 自行设计完成一个控制程序,并用软件完成编辑,下载到对应的接口板中。 3. 学习并认识“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中已搭建的示例模型,选取3种手册中的示例模型并进行搭建,研究并完成的ROBOPRO软件编程及机器人控制。进行创新设计,自我命题,并完成搭建、演示,讲解设计原理、运动原理以及规划用途等。 二、实践用设备及仪器 1. 实验设备及仪器 “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慧鱼”专用电源、个人计算机、“慧鱼”专用智能接口板和ROBOPRO软件。 2. 实验编程ROBOPRO软件简介 ROBOPRO软件是一种图形编程软件,简单易用,实时控制。用PLC控制器控制模型时,采用梯形图编程。编辑程序的其最大特点是使用系统提供的工具箱中的功能模块就可以建立控制程序(无须其它高级计算机语言的背景做支持),图标式的功能模块简单易懂。模型可用电脑、PLC或单片机对其进行控制。 3. 慧鱼机器人简介 慧鱼机器人是以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的仿生模拟机器人为其基本架构,透过圈形式人机介面LLWin,经由智慧型微电脑介面板去驱动机器人,使机器人细部动作很容易达到我们需求,进而取代以往由硬体描述语言所驱动架构,不但操作简易,更可使我们了解机械运作的原理。 通过慧鱼模型的组装,程序的编制,任务的完成,阐述机械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各种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制思维,实现对伺服电机和电磁线圈的控制。

小学校创新型机器人实验室建设方案

兴盛小学创新机器人探究实验室配置方案一、创新机器人的理念 多年来,中国的教育界一直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探索和实践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课程教材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技能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我们引入了以机器人教育为主的教育解决方案,它确保学生获得快乐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和“建构”的理念相互结合,这将帮助教师在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扮演顾问型的指导者,而不是灌输者。 二、机器人教育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验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除了常见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我校准备建立科学(自然)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劳技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探究实验室五类实验室整合的创新型实验室。 这些新课程的实验室准备将由乐高机器人、贝尔机器人等多种教育平台引入本创新型实验室。如果在创新型实验室里配置相当的机器人教学设备,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方便。 创新机器人实验室所涉及课程包含有:机械基础,动力机械,机械工程,机器人等。 三、机器人教育的目的 学生借助乐高机器人的平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机器人活动,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科技活动及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会“做中学,玩中学”的无穷乐趣。建立机器人活动室,不仅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还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科技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以参加到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全国电脑制作大赛中去。满足学生的同事也能给科技老师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提供自身的发展的机会,参加到全国的比赛及交流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通过创新实验室学习,对中小学生进行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等知识的教学,培养他们动脑动手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技能,不断发展青少年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创新实验室活动,不断丰富完善学校创新科技教育内涵;同时也在创新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规模,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3)、通过创新实验室活动,组建各类科技代表队,参加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活动;同时还参与相关的国内外交流学习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4)、在开展创新实验室培训活动的同时,也面向在校科技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科技辅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在开展创新实验室培训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最新的教学内容、手段和器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一)创新型探究实验室器材配置方案 1.配置清单 该实验室配置按照每个班级20人进行配置,而且比较适合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现代的机械工程,以及机器人原理等,并且对学生在

机器人实验报告

一、机器人的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的装置,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Japanese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一种带有存储器件和末端执行器的通用机械,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的动作替代人类劳动。(An all—purpose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memory device and an end—effector,and capable of rotation and of replacing human labor by automatic performance of movements.) 世界标准化组织(ISO):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的机器。(A robot is a machine which can be programmed to perform some tasks which involve manipulative or locomotive actions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中国(原机械工业部):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机,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夹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二、机器人定义的本质: 首先,机器人是机器而不是人,它是人类制造的替代人类从事某种作业的工具,它能是人的某些功能的延伸。在某些方面,机器人可具有超越人类的能力,但从本质上说机器人永远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

六轴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 实验报告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具有高度得灵活性与通用性,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就是在开放得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上,采用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实现机器人得运动控制。通过示教程序完成机器人得系统标定。学习采用C++编程设计语言编写机器人得基本控制程序,学习实现六自由度机器人得运动控制得基本方法。了解六自由度机器人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中得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得全球市场,工业实体必须快速增长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制造企业所承受得压力日益增大,既要应付低成本国家得对手,还要面临发达国家得劲敌,二后者为增强竞争力,往往不惜重金改良制造技术,扩大生产能力。 机器人就是开源节流得得利助手,能有效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只要给定输入成值,机器人就可确保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得恒定一致,显著提高产量。自动化将人类从枯燥繁重得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得聪明才智与应变能力得以释放,从而生产更大得经济回报。 二、实验过程 1、程序点0——开始位置 把机器人移动到完全离开周边物体得位置,输入程序点 0。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得【命令一览】键,这时在右侧弹出指令列表菜单如图: 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1}子列表,MOVJ 变蓝后,按下【选择】键,指令出现在命令编辑区。修改指令参数为需要得参数,设置速度,使用默认位置点 ID 为 1。(P1 必须提前示教好)。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得【插入】键,这时插入绿色灯亮起。然后再按下【确认】键,指令插入程序文件记录列表中。此时列表内容显示为: MOVJ P=1 V=25 BL=0 (工作原点)

机器人实验与技术实验报告

机器人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题目:机器人灭火 专业:自动化 班级: 101 姓名及学号: 2013年10 月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 一、设计目的: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了解有关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机器人学所涉及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得到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实践技能训练。

2、巩固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传感器等技术。 3、通过使用机器人模型,编程处理机器人运动过程,分析机器人的控制原理,通过对其具体结构的了解。 4、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MT-UROBOT图形界面的编程与调试方法,熟练掌握平台的输入输出口进行控制。 二、设计任务: 使机器人能在迷宫内自主行走,能自己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设计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中第1章和第2章的内容,学会工程项目的建立,应用程序的仿真与调试。 2、利用I/O口和传感器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实验步骤和参考程序可参照使用说明中的第3章及第四章4.3节) 四、系统设计: 1、介绍所使用的硬件情况及工作原理: MT-UROBOT是一种供教学和研究的新型移动智能机器人。开关按钮控制MT-URO MT-UROBOT结构(如下:) OT 电源开关的按钮,按此按钮可以打开或关闭机器人电源。“电源”指示灯按下 MT-UROBOT 的开关后,这个灯会发绿光,这时可以与机器人进行交流了!“充电”指示灯当你给机器人充电时,“充电”指示灯发红光。“充电口”将充电器的相应端插入此口,再将另一端插到电源上即可对机器人充电。“下载口”“充电口”旁边的“下载口”用于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主板上,使用时只需将串口连接线的相应端插入下载口,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好,这样机器人与计算机就连接起来了。“复位/MTOS”按钮这是个复合按钮,用于下载操作系统和复位。当串口通信线接插在下载口上时,按击此按钮,机器人系统默认为此操作为下载操作系统;如果你想使用其复位功能则需要将通信线拔下,按击此按钮,机器人系统认为此操作为系统复位。“RUN”键打开电源后,按击“RUN”键,机器人就可以运行内部已存储的程序,按照你的“指令”行动。“通信”指示灯“通信”指示灯位于机器人主板的前方,在给 MT-UROBOT 下载程序时,这个黄灯会闪烁,

机器人创新实践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起始日期 2016.04-2016.06

目录 1 设计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2方案论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巡线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巡线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小车的总体结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实验室建设方案

机器人实验室建设方案 果 刘 小 学

1、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近年来,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培养学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当前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一直是老师、家长关注的热点。机器人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有效途径。亿学通教学机器人采用电子积木设计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的动手的实践平台。机器人的搭建不拘一格,按 照不同的思路可以很容易的搭建创造出各种各样完成不同功能的机器人或智能化的作品。 在不断的动脑做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亿学通教学机器人套件中含有众多传感器、电子模组,如光电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他们的灵敏度和感应范围甚至超越了人的感知界限,例如电子指南针,红外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的功能强大,完成各种任务少不了他们,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的,在实践中学生都要积极思考,怎样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完成任务,这位动脑思考搭建了好的科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机器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的想法成为了显示,使得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挥。在动手、动脑实践中,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的精神,通过创新思维学生们提升了创造的能力。 机器人搭建组装、编写程序、调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人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同伴间会不断发生思维的交锋,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小组的同学就要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发表自己的观点,争得同伴的认可,达成共识,完成任务。特别是在参加机器人比赛的时候,学生不能和老师进行交谈,完全有学生独立解决现场发生的问题,并完成预定的比赛任务。所以机器人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而是一个小组、一个团队的共同任务,要把众人的优点集中起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学生在共同创作中学会相互协作,懂得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在合作中加深了同学间的感情,懂得了善待他人、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而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在《信息技术课》教学领域的开展 为了进行机器人教育实验,学校可采用自愿报名与挑选相结合的方式,分批选拔学生作为机器人小组的研究成员,利用节假日或晚自习的时间进行教学和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以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合作能力为总体目标,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机器人项目的教学与研究,积极的把开放性教学思想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潜在的创造性意识。通过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以及不断地创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编程能力 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科学的将高新技术引入到教学环节中,不仅可以使许多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形象有趣,同时也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的飞速发展。在机器人的教学实验中,我们的做法是分三步走:

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实训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实训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在相关专业学习课程学完后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机器人技术是一门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的内容。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经过这四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后续课程为《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实训》,进一步学习生产自动化的能力与技能。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与实践工作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的环节。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宗旨,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课程在设计教学思路和理念时,采用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群对学生岗位能力提

出的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分析岗位工作过程,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概括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机器手动操作、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参数设定及程序管理等,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能力以及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以面向就业岗位为导向,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能力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知识体系重构。整个学习过程突出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教学知识点由工业机器人的开关机操作到认识示教器,再到手动操作方法、自动运行方法,学习内容逐渐深化。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进度报告

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进度报告 ——自动寻线小车电路设计进度: 上图为使用Protel进行设计的自动寻线小车主电路原理图。该电路的主要部件为:STC89S52芯片,L298电机驱动芯。 STC89S52作为系统的CPU,P2.0——P2.4口负责接收红外对管传来的小车在跑道上的位置信息。P1.0——P1.3l输出控制电机的PWM波,通过这四个端口可实现小车的左转、右转及直线行使。 L298是电机的驱动芯片,IN1——IN4为控制信号输入端,与89S52的P1.0——P1.3相连。OUT1——OUT4则直接与电机连接。OUT1和OUT2一组,一起控制左边的电机。OUT3、OUT4一组,一起控制右边的电机。

硬件设计进度: 上图为小车主电路原理图的PCB图。采用双面板,顶层与底层都有走线。 程序设计进度: 程序的设计我们已基本完成。下面是程序清单: #include sbit PWM1 = P1^0;//控制左边的电机 sbit PWM11 =P1^1; sbit PWM2 = P1^2;//控制右边的电机 sbit PWM22 =P1^3; static char huancun;//红外采集缓存区 static int error[3]={0,0,0},Err;//小车位置偏差 unsigned char CYCLE=100; //定义周期该数字X基准定时时间如果是10 则周期是10 x 0.1ms unsigned char PWM_ON1,PWM_ON2,PWM_ON11,PWM_ON22 ;//定义高电平时间 unsigned int i,j,k; void init();//初始化 void delay(unsigned int);//延时函数 void main() { init();//初始化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一:工业机器人认识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控制系统,并初步掌握操作。了解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描述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描述机器人的软件平台及记录自己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的步骤及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教师批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二: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机器人建立坐标系的意义;了解机器人坐标系的类型;掌握用D-H方法建立机器人坐标系的方法与步骤。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机器人建立坐标系的意义以及机器人坐标系的类型。 2、深入研究机器人机械结构,建立6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杆件坐标系,绘制机器人杆件坐标系图。

教师批阅: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三:机器人示教编程与再现控制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机器人示教编程的工作原理,掌握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示教编程与再现控制。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机器人示教编程的原理。 2、详细叙述示教编程与再现的操作步骤,记录每一个程序点,并谈谈实验心得体会。教师批阅: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科学创新活动水平,为我校青少年学生提供经常性、便捷的校内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晋江市“项目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活动。 二、主要目标 学校科学创新实验室将以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建立具有相关活动设备、器材和工具,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争取面向学校周边青少年辐射,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也将做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阵地,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创建设想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丰富学校科协的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拟创建科学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已定场所及师资,只要再配备相关探究式课程资源及系列器材装备,就能更好提供培养的青少年学生观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科学活动场所。初步拟定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建设。 1、创建机器人工作室,开展电脑机器人教学活动。 前几年由于科技馆统一进行培训辅导,学校在机器人方面也曾获得多

个省级奖项,但近年来,多个兄弟学校的电脑机器人工作室陆续建立,电脑机器人的培训工作大多分摊到学校,但由于学校的电脑机器人活动由于没有工作室,电脑机器人活动明显落伍。 需要配置:电脑机器人十套,台式电脑4台,手提电脑两台,桌椅二十套,电源。预计经费:10万。 2、创建一间科技创新实验室,拓展学生科技活动空间。 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延伸和补充,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中,有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有科学探究价值的知识配套的些科技互动仪器,和可操作的实验仪器,具体分为力学系列、光学系列、声学系列、热学系列、生命科学系列、电磁学系列、机器人系列、天文地理系列、能量转换系列(近百种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学生课余时间的好去处。在实验室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需要配置:一、基础设备部分实验室装修,讲台、实验桌椅;二、科技互动仪器(一套)三、桌面型实验仪器(一套)。预计经费:10万。 3、加大科技活动投入,普及学生科技活动参与面。 科技活动一直以来是一项比较“烧钱”的活动项目,很多项目的活动器材,价格年年高涨,而且好多项目的器材属于消耗品,用完不可重复使用,或者每年比赛项目在更新,年年要购买新的装备,少则几十、几百,多则上千、甚至上万,这些都成为学校更为广泛、持续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的普及特别是电子制作科学创新活动的瓶颈。

关于机器人实习报告

关于机器人实习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篇一:机器人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机器人模块组装实训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机器人 1.简介: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 2.来历:

robot,原为robo,意为奴隶,即人类的仆人。作家罗伯特创造的词汇。 3.组成: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是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动作。它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是线、角位移量。机器人使用的驱动装置主要是电力驱动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此外也有采用液压、气动等驱动装置。 4.检测装置的作用: 是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作为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信息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各部分的内部状况,如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将所测得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送至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一类是外部信息传感器,用于获取有关机器人的作业对象及外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以使机器人的动作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甚至使机器人具有某种“感觉”,向智能化发展,例如视觉、声觉等外部传感器给出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有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构成一个大的反馈回路,从而将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 5.控制系统有两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