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哲学生活专题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B卷 含解析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政治系列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A.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C.人生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答案】A

考点:人生价值

2.下面漫画《利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善于抓主要矛盾,抓关键

③意识有时也能起决定作用

④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注意本题要求是哲学启示,故排除①;利剑治“贪”,需要领导干部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解决贪的根本,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关键,故②④正确;③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3.桂林晚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推出“致敬劳动者”专栏,表彰了一批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先锋”和“桂林巧匠”,彰显了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专栏的表彰和彰显体现了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④尊崇劳动的信念有利于社会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考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李克强在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的对话会上强调:要下决心继续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求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因为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题目中“行政审批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而不是生产关系,A、D与题意不符;题目中通过“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求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不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C符合题意,B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

5.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是一群有梦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

A.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

C.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

D.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C

【考点定位】人生价值

【知识总结】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①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②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享受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满足。

(3)人的价值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

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名师点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高考常考点,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它是指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7.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由“普遍一孩”到“单独二孩”,再到“普遍二孩”。这表明

①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②生产方式必须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相适应

③要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人口状况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状况关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口状况可以加

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①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对,我国的人口政策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人口政策的不断调整,说明要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符合题意。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决定因素,④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8.对于网约车不允许共享私家车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不以盈利为目的、双方共同分担出行成本的合乘,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交通部门会鼓励它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的态度表明()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需要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

④我国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考情分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不能用今天的成熟嘲笑前人的幼稚,也不能因现实条件的限制而妄自菲薄。

(2)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并非没有客观标准,坚持真理,走历史必然之路,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持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则是正确的原则。

9.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表讲话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重视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变化发展②必须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没有涉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问题,故题肢③错误,排除;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并不涉及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故题肢④排除;题肢①②是重视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哲学依据,故本题答案选C。故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10.“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简短而富有情怀的辞职信,以其超凡脱俗、自然率真、回归本我的生活态度,折射出我国当前高压力下无数人内心的渴求。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③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④人的需要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情分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不能用今天的成熟嘲笑前人的幼稚,也不能因现实条件的限制而妄自菲薄。

(2)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并非没有客观标准,坚持真理,走历史必然之路,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持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则是正确的原则。

11.“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D.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答案】D

考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必须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2.三十多年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今天,我们硬件环境达到了现代文

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内在文化却没跟上。那些刚刚买车的人,还不理解交通秩序对效率和便捷的重要;那些刚刚坐上飞机的人,还没搞明白坐飞机和拖拉机的区别......这说明()A.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材料中强调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发展了,但是精神生活没有跟上去,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选B;A和C表述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D错误,社会意识可能落后于,也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名师点晴】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13.漫画“好大的手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漫画解答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漫画的主旨大意。解题时要注意漫画的标题和文字信息,以此为突破口去调用与漫画中心思想相一致的原理。复习备考中要加强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4.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了意识的作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运用排除法排除本身错误选项,比如夸大心态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比如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本题说明的是两种不同的做生意的心态,影响不同。以商业的心态和以公益的心态结果不同,说明了意识的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能够起促进作用。本题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答案】C

【解析】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材料中人心的法则就代表价值判断,然后做出价值选择,选C;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点定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知识归纳】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即使都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也不同。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6.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关系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16.甲和乙合开了一家蛋糕店。开始时,两个人分别做蛋糕,甲一天做20个,乙一天做25个。后来两人分工,一个制作坯子,一个加工成型,一天可以做60个蛋糕。这个小事例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D.办事情应当从实际出发

【答案】C

【考点定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晴】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1)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反映社会的全貌,但这两对矛盾中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联系: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17.一天,三个乞丐躺在街角,谈起各自的理想。乞丐甲说:“我的理想是每天能填饱肚子,用别人施舍的衣物抵御冬天的寒风。”乞丐乙说:“我的理想是像有钱人那样,配一个最新款手机,随时和乞丐兄弟们保持联系。”乞丐丙说:“我的理想是存钱买豪华别墅,然后就可从容地坐在自己别墅前的空地上讨钱了。”这说明()

①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其选择的人生道路也不同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④人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材料中强调了三个乞丐的各自的理想不同,体现了各自的社会意识、价值观的不同,而社会意识的不同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的,①正确,体现了人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选D;①和③强调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选。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高考常考点,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它是指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18.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一句经典的人生格言:“如果没有人来帮你,那么你就去帮助别人”。这句人生格言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②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善于帮助他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矛盾的内涵

【考情分析】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不能用今天的成熟嘲笑前人的幼稚,也不能因现实条件的限制而妄自菲薄。

(2)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并非没有客观标准,坚持真理,走历史必然之路,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持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则是正确的原则。

19.唐代宫廷画家韩干曾师从于王维、曹霸、陈闲等画马圣手。在发奋学习、大量临摹之后,韩干按照“师法白然”的原则潜心变革。他来到拥有40多万匹御马的皇家马厩养马,在喂料、跑马等细节中观察马的动作、神态和习性。以马为师的韩干最终改变了隋唐以来“瘦中画骨”的画马笔法,形成了反映鲜明盛唐特色的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的画风。对韩干的故事,下列

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匠心妙手,针对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深刻变革

②做中得法,把直接经验作为获得认识的途径

③应运而生,用独特的画风推动盛唐社会发展

④自我实现,以独特画风为前提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

20.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是一群有梦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得到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

A.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

C.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

D.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C

【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C适合题意;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A说法错误;B、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排除。

【考点定位】人的价值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人生价值

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

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特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

需要,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评价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

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客观条件是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主观条件)

21.基因编辑技术现已成为生物医学史上一种可高效、精确、程序化地修改细胞基因组包括人类基因组的工具。运用这一技术,理论上可以改变特定遗传性状,从而改造胎儿,使其不再携带家族遗传的缺陷基因或致病基因。但人们忧虑对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会超出原有范围,最终导向“定制婴儿”。这表明

①科学研究应守住底线,遵循基本的伦理原则

②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符合人类自身利益需要

③科学活动应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④利益驱动将把科学研究与科技运用引入歧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考点定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名师点睛】科技成果既要符合人类自身利益,又要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②说法片面。人的行为选择都体现一定价值取向,都有利益驱动的影响。只看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了人类道德伦理界限,确实容易走入歧途,但是合理的利益需求本身也是激发科技研究热情的重要驱动因素,④将或然性当作了必然性。

2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答案】D

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的主旨大意和关键词,并据此调用与材料中心思想相符合的选项支,实现试题情境与选项的对接。复习备考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简短而富有情怀的辞职信,以其超凡脱俗、自然率真、回归本我的生活态度,折射出我国当前高压力下无数人内心的渴求。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③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④人的需要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生价值的实现

【知识拓展】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比较

比较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

区别含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

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

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

性和功能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

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

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

看法和根本观点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需要

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

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

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

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

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

属于主观范畴

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联系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24.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面对对于衣食富足的剥削阶级来说,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这说明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具体标准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无所谓正确或错误

C.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D.我们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答案】C

试题分析:A选项表述错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具体标准。故排除。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根据题目表述,面对对于衣食富足的剥削阶级来说,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这说明了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故C入选。

考点: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5.在古代,月亮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月球在矿产资源及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这表明

①月球与人类的价值关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现

②月球价值的古今变化,源于人类需要的变化

③月球的价值取决于自身属性,与人类需要无关

④由于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月球的价值表现出相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价值

【知识归纳】人生价值观

1.是什么(人生价值)

(1)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2.为什么(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怎么做(实现人生价值)

(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二非选择题(3小题,总计50分)

26.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15分)【答案】

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15分)

考点: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名师点睛】

本题第二问,属于小切口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把小切口的理论分层,逐层加以

分析说明,否则混在一块说,得分不会很高。

27.优美的散文常常蕴涵深刻的哲理。读蒋佳娇的散文《人生的另一种形式(节选)》,回答问题。

开学典礼正如火如荼之时,我接到了闺蜜的电话,她兴奋地告诉我:“我正在感受巴黎的黄昏。”我说恭喜,我正在故乡的小山城里照看着一群幼苗在烈日下聆听校训。停顿了一秒钟,我义正词严地说:“我敬佩你,真的。准确一点,是仰慕。”她不知道,也不会相信,我这样一个追求“逍遥游”的人,心中多么崇拜她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的韧劲。可是我非常清楚,我的人生是另一种形式,我成为不了她。(唯物辩证法道理①_____________)2005年,我们从西南边陲的小山城里的同一所高中毕业,她去了昆明,我去了北京。她读二本,我进了“985”。……2008年暑假,她要留校复习考研,问我要不要一起。……结局不言而喻。她如愿去了清华,我如愿留在原地。我们之间的距离,由昆明至北京的三千多公里,缩短为三站地铁的差距。(唯物辩证法道理②______________)……而她在经过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洗礼后,朝着心仪的巴黎政治学院进发。(辩证唯物论道理③_____________)……也许,成功的定义千差万别,只要你能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让这个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有一点点不一样,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价值观道理④________________)

(1)请将文中划线部分所体现的相应哲学道理,按要求填入下表中。(8分)

(2)结合文中的人与事,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谈谈我们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2分)

【答案】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