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教案杜爱明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杜爱明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杜爱明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课题:§2-2水分子的变化课型:新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电解水以及水的合成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氢气燃烧前需要验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回忆并思考

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纯净物?

水是纯净物吗,水的三态变化属于那种变化?

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呢?

二、揭示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学习过程:

(一)水的电解

1、Ppt展示水电解的过程:

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书上相应的内容

思考:如何鉴别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2、ppt展示水电解水分子的变化

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思考:(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又是什么?

(2)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

练习: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电,由图可知

A端为极。

(2)当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8mL,

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

小结] 正氧负氢

氧一氢二

3、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

物理性质: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导电性

练习

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纸张能燃烧

4、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1、化学变化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二)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

1、ppt展示氢气燃烧过程

提示:点燃前必须验纯

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书上相应的内容

学生写出文字表达式

2、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吗?为什么?

A、白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酒精和氧气点燃生产二氧化碳和水

C、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氧气

D、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1、化学变化2、多种反应物一种生成物3、学生归纳化学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一变多AB →A + B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多变一 A + B →AB

课堂练习

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_____色_____,其体积比是

______。正极的气体能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上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______、______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_粒子。原子可以结合成______。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

(三)学生小结这节课内容

(四)课后作业的布置

板书设计:§2-2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电解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化学反应实质: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分解反应:

2、水的合成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化合反应:;

课后反思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稿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电解水以及水的合成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氢气燃烧前需要验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回忆并思考 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纯净物?

水是纯净物吗,水的三态变化属于那种变化? 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呢? 二、揭示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学习过程: (一)水的电解 1、Ppt展示水电解的过程: 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书上相应的内容 思考:如何鉴别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2、ppt展示水电解水分子的变化 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思考:(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又是什么? (2)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 练习: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水的运动》教案.doc

新课标教材高一《地理1》(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史地教研组:张敏芝 新课标教材高一《地理1》(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洋流 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本课的最佳切入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本课拟采取图示分析法将教

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并以各知识点为线索,通过设计问题将知识逐步联系和展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练习,巩固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到本课的内容,只是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作为地球水圈的主体,海洋对于全球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随着人类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不断向海洋拓展,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日益重要。“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作为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在新、旧课程中都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范畴。 本节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抽象,课本中的插图是静态图,由于学生的读图能力欠缺,要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二是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因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要理解这一内容,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除正文外,教材中还有插图、案例、阅读材料、活动和读图思考。 三、【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地理不参加中考,因此,学生的地理基础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位置也不清楚,再加上有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对前面学习的大气运动知识不能熟练运用,但本节内容需要用大气运动来分析风海流的形成,对少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利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来归纳洋流模式也需要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生活阅历较浅,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分类; 2.明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4.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渐变热、沸腾。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教学方案】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参考教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 4.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5.初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6.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7.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引出分子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难点: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提问】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结冰,是什么变化类型?你的理由是什么? 【讲述】我们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 、水结冰都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之间的变化只是物质状态之间的改变。只是水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这么小的分子我们是如何观察到的?它又有哪些性质呢?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学完这节课,你的问题都能得到答案了。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水的三态变化 【讲述】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 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

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通过 计算我们得知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 【组织讨论】这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过渡】水变作云、雨、雪是水分子运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设想你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变大。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如果把封闭在针管中少量的水煮沸,大家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探究】为什么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 【讲述】老师这里有一份小资料,请同学们阅读。 1.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气体分子总是会充满他们所占据的整个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不断运动。 2.气态时,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3.液态时,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组织讨论】请同学们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到底是水分子发生了哪种变化? 【总结】 (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x) (2)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x) (4)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x)

海水的运动教案

海水的运动教案 【篇一:2.2 水的运动(教案)】 2-2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松岗中学唐小军 第一课时:《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 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 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 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 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 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 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 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激趣设悬引入】 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 循环 板书:水循环 【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 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 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 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情况,教师有步骤地播放多媒体课件: 水循环,如下图。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以分哪几类?;图中的a—b—c过程, a—d—e—g、h过程,i—j—e过程分别属于何种水循环类型? 学生回答: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 学生回答: 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 —海洋 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 陆地内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 3、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你能给水循环下个定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各个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连续运动 的过程叫水循环。 4、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①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5、水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3、学生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 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水的运动(水循环) 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

2-2 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松岗中学唐小军 第一课时:《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 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 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激趣设悬引入】 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 板书:水循环 【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 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 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 J

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教学难点: 1、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2、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3、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教学方法: 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2.1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1 鲁教版

水分子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道路”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教学仪器及药品: 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量筒、水、酒精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同学们兴致高涨的观看图片 [引发问题]:遗憾的是这座漂亮的城市存在了不长时间就在人间蒸发了。因为这是xx年哈尔滨冰雕艺术节上的作品。谁能告诉老师这座冰雕城市消失的原因呢? [生]根据物理上学到的宏观知识很容易的得出,当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冰会逐渐地融化为液态的水,再后来就会变为水蒸气蒸发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冰会融化,水会蒸发,我们如何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同学们知道吗?想不想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出示学习目标]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实验探究一]: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生]观察实验,并清楚观察到体积增大了 [提出问题]:大家都看到了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了许多,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得出不同的猜想:1、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2、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4、水分子受热集中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制造悬念]:到底哪组同学的猜想正确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动画,看一下你能获得哪些相关信息。 [多媒体展示]: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动画阅读课本29页上面的水的三态图片,互相交流,得出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生]观看动画以及课本上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运动的更快,分子间隔变大。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课堂探究教案 (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课堂探究教案 (新版) 鲁教版 1.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 通直流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a 、b 两玻璃管内产生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小,经检验证明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经检验证明是氢气。氢气、氧气体积比约为2∶1。 3.气体验证 b 玻璃管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推断该气体为氢气。a 玻璃管中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能复燃,推断该气体为氧气。 状元笔记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可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4.反应表达式 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 5.实验结论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6.注意事项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2)电解水时通的是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 (3)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但不能认为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7.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个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1.电解水实验的误差分析 在理论上,水通电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实验开始时体积比大于2∶1,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积之比会越来越接近2∶1,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2.用微粒的观点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中,分子(或原子)的种类没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无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 3.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直接结合成新物质)。 4.什么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知识点二水的合成——氢气的可燃性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发 烫,内壁有水雾。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努力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直观生活情境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大海、河流、冰棱、露珠、雨雪、白云等美丽变换的自然风景图片提出问题: 1、这是谁不断变换身姿为我们呈现出如此美妙、壮丽的自然风光? 2、当你陶醉于这样的美景之中,有没有想过水如此多姿仅仅缘于水能发生什么变化? 3、你有没有进一步想过:水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及发生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学生还不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物质的变化,对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为此,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当定位于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从宏观上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能用蒸发、凝聚、凝固、液化等词语描述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对于“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这样的化学问题还不能清楚认识,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让学生重新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2、初步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入手,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化) 不变水分子的大小改变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体积和质量)。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的现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分子的存在,能体会到分子很小、有间隔、不停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奇妙地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

高中地理 3.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海水是水圈的主体,我想先请同学来谈谈你对海洋的认识。(海水是咸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海洋是一个巨大的水库,海洋面积约占整个地球总表面的71%,海洋水的储量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它不断地为大气和陆地提供水源,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不断的更新。)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海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海水的运动对地理环境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展示课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师: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潮起潮落”,说的是潮汐;“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波浪。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方式——洋流。那么,什么是洋流呢? 生: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 师:洋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性质分,它可以分为哪两种? 生: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 师:下面我们通过读图来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大洋同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和同一大洋不同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板图:1.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示意图;2.大洋洋流模式图的底图) 师: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和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 生:相同,都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师: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和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手只能粗略地感知物体的冷热,要想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3、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体温计使用中为了防止离开人体时温度发生变化,设计者在体温计下端接近玻璃泡的地方,把玻璃管拉得非常细。这样水银柱在热胀冷缩时先在最细处被拉断,水银柱就不能缩回玻璃泡里,人们就可以从容的读出体温,但是下次使用的时候,必须先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才可以重新使用。 4、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写作: 25摄氏度写作:25℃零下8摄氏度写作:-8℃ △读作:19℃读作:19摄氏度 -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 5、水会变成看不到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6、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所以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而小水滴的颗粒比水蒸气的颗粒大得多,所以,我们能够看得见小水滴。 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冷却下来,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冰棍外的水珠,浴室顶上的水珠,开水壶上空的白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8、水在自然界中由于温度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气态。即水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冰受热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受热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 固态的冰受热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受冷到0℃以下会凝固成固态的冰, 气态的水蒸气受冷会变成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受冷到0℃以下会变成固态的冰晶和雪花。 9、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10、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11、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12、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1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14、怎样把冰块迅速融化成水?①放在烈日下爆晒;②放在热水里;③放在火上烤 15、一天中,最容易看到露珠和雾的时间是早晨, 16、霜和雪一般出现在深秋的早晨和寒冷的冬天。 17、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然后温度才会继续上升。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有名俗话说“下雪没有化雪冷”,就是这个道理。 18、水凝固成冰这个实验中,毛巾可以保温(不让外面热量传给冰,保低温) 19、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帮助我们制造更低的温度。从而使试管中的水凝固。 20、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会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物体正在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1、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运动的水分子大赛获奖教案

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2..知道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2.1运动的水分子》(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22-2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的三态是如何变化的?它们伴随着怎样的能量转化? 2.水是如何进行天然循环的? 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哪些?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 (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二)检测: (1)出示检测题 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 1.一滴水中约含______个水分子。 2.水的三态变化实际是______发生变化和______发生转移。 3.______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4.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5.水的三态是指_____ 、______、______。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 (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 (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五、当堂训练: (一)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二)出示作业题

大气的水平运动-优秀教案

题目: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本节是以后更深入学习大气知识的必备基础,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规律、影响大气的各种力的特点还很陌生,对于 此节应图文结合给学生讲清楚。 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 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 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 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案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教案难点:“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教案方法:讲授法、板图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

教案用具:电脑、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案过程: 教师:同学们,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空气 地 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在A 形成了低气压,在B地形成了高气压。我们把AB之间的等压 线气压值画出来,假如是这样的:

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相差2百帕,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的距离也是 相等的,那么这二百帕就是AB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我们 称之为气压梯度。简而言之,气压梯度就是单位距离之间的气 压差。 板书:气压梯度就是单位距离之间的气压差。 教师:两地之间有了气压差,空气就要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的力我们称之为水平气压梯 度力。(把这个力在图上画出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 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板书: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教师:我们假设同样是AB两地,距离不变,但是等压线比以前密集了,那么相同距离之间的气压差比以前变大了,也就是说气压 梯度比以前变大了,那么这时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 区的力也变大了,由此得出结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 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板书: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教师: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假如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话,风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吹向低压。水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 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板书: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 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及发生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学生还不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物质的变化,对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为此,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当定位于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从宏观上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能用蒸发、凝聚、凝固、液化等词语描述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对于 “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这样的化学问题还不能清楚认识,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让学生重新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2、初步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入手,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固态T液态T气态(物理变化) 不变水分子的大小改变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体积和质量)。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的现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分子的存在,能体会到分子很小、有间隔、 不停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奇妙地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