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FSKPSK调制解调

ASKFSKPSK调制解调
ASKFSKPSK调制解调

2ASK的调制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

2.学会运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搭建2ASK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

3.通过仿真结果观察2ASK的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

二、仿真环境

Windows98/2000/XP

SystemView5.0

三、2ASK调制解调原理方框图

1.2ASK调制原理

图1 2ASK键控产生

图2 2ASK相乘法产生

2.2ASK解调原理

图3 2ASK 相干解调

四、2ASK 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仿真参数设置

1)信号源参数设置:基带信号码元速率设为101==R B 波特,2ASK 信号中心载频设为

Hz f s 20=。(说明:中心载频s f 设得较低,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仿真时系统的抽样

率,加快仿真时间。)

2)系统抽样率设置:为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通常仿真系统的抽样率应大于等于10倍的载频。本次仿真取10

s f ,即200Hz

3)系统时间设置:通常设系统Start time=0。为能够清晰观察每个码元波形及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在仿真时对系统Stop time 必须进行两次设置,第一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6T~8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个码元波形;第二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1000T~5000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2A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图

图4 2ASK 信号调制与相干解调仿真电路

图5 2ASK信号调制与包络检波仿真电路五、仿真结果参考

图6 输入信号波形

图7 2ASK信号波形

图9已调信号的频谱(载频为50Hz)

六、自行搭建调试仿真电路,完成设计任务

2FSK调制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2FSK调制与解调原理;

2. 掌握仿真软件Systemview的使用方法;

3. 完成对2FSK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设计,观察2FSK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

二、仿真环境

Windows98/2000/XP

SystemView5.0

三、2FSK调制解调原理

1.2FSK调制原理

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两种,其方框图分别如下图1(a)、(b)所示

(a) 调频法(b)开关法

图1 FSK信号的产生方法

2.2FSK解调原理

2FSK信号的接收也分为相干和非相干接收两类。二者原理方框图如下图2(a)、(b)所示:

(a)2FSK的非相干解调方框图

(b)2FSK的相干解调法

图22FSK的解调原理方框图

四、2FSK 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仿真参数设置

1)信号源参数设置:基带 信号码元速率设为101==T R B 波特,2FSK 信号中

Hz f 201=,Hz f 500=,中心载频则为Hz f s 35=。(说明:各载频设得较低,目的主要

是为了降低仿真时系统的抽样率,加快仿真时间。)

2)系统抽样率设置:为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通常仿真系统的抽样率应大于等于10倍的载频。本次仿真取10,即1000Hz

3)系统时间设置:通常设系统Start time=0。为能够清晰观察每个码元波形及M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在仿真时对系统Stop time 必须进行两次设置,第一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6T~8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个码元波形;第二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1000T~5000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M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2F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图

2F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如图3、图4。

图3 2FSK 调制与包络检波仿真电路

五、仿真结果参考

图5 输入信号波形

图62FSK信号波形

图7 解调输出波形

图8 已调信号频谱

2PSK、2DPSK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2PSK、2DPSK的调制与解调原理;

2. 掌握仿真软件Systemview的使用方法;

3. 完成对2PSK、2D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设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二、仿真环境

Windows98/2000/XP

SystemView5.0

三、2PSK、2DPSK调制解调原理

1.2PSK调制与解调

2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相乘法和开关法。方框图如下图1(a ),(b )所示

(a )相乘法 (b )选择法 图1 PSK 调制方法

2PSK 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由于PSK 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图2为2PSK 信号相干接收原理方框图。

图2 2PSK 信号相干解调 2.2DPSK 调制与解调

2DPSK 调制原理方框图如下图3。

图3 间接法信号调制器原理方框图

2DPSK 信号的解调,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相位比较法和相干解调法。相干解调法原理方框图如下图4:

图4 相干解调法原理方框图 四、2PSK 、2DPSK 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仿真参数设置

1)信号源参数设置:基带信号码元速率设为101==T R B 波特,在观察每个码元波形时载频设为Hz f s 10=;在观察2PSK 、2DPSK 信号功率谱密度时,载频设为Hz f s

30=。

(说明:载频

s f 设得较低,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仿真时系统的抽样率,加快仿真时间。)

2)系统抽样率设置:为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通常仿真系统的抽样率应大于等于10倍的载频。本次仿真取10

s f ,即200Hz

3)系统时间设置:通常设系统Start time=0。为能够清晰观察每个码元波形及2P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在仿真时对系统Stop time 必须进行两次设置,第一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6T~8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个码元波形;第二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1000T~5000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2P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2PSK 、2DPSK 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

图5 2PSK、2DPSK调制与相干解调五.仿真结果参考

1.2PSK、2DPSK波形

图6 2PSK、2DPSK波形

2.2PSK、2DPSK功率谱密度

图72PSK、2DPSK功率谱密度六、自行搭建、调试仿真电路,完成设计任务

4ASK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4ASK 调制与解调原理。

2.学会运用SystemView 仿真软件搭建4ASK 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 3.通过仿真结果观察4ASK 的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 二、仿真环境

Windows98/2000/XP SystemView5.0

三、4ASK 调制解调原理方框图

1.4ASK 调制原理

实现4ASK 调制的方法类似2ASK 有两种:第一种采用相乘电路,用基带信号s (t )

和载波cos

o

ωt 相乘就得到已调信号输出。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开关电路,,这里的开关

电路是由输入基带信号s (t )控制,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同样的输出波形。这里采用第一种方法(原理图略)。 2.4ASK 调制原理

实现4ASK 解调的方法也类似2ASK 有两种: 第一种包络解波法(非相干解调法)。第二种是相干解调法,在相干解调法中相乘电路需要有相干载波cos

O ωt,它必须从接受

信号中提取,并且和接受信号的载波同频同相。这里采用第二种方法(原理图略)。 四、4ASK 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仿真参数设置

1)信号源参数设置:基带信号码元速率设为101==T R B 波特,2ASK 信号中心

载频设为

Hz f s 100=。(说明:载频s f 设得较低,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仿真时系统的抽样

率,加快仿真时间。)

2)系统抽样率设置:为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通常仿真系统的抽样率应大于等于

10倍的载频。本次仿真取10

s f ,即1000Hz

3)系统时间设置:通常设系统Start time=0。为能够清晰观察每个码元波形及4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在仿真时对系统Stop time 必须进行两次设置,第一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6T~8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个码元波形;第二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1000T~5000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4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2A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图 2A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2A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

五.仿真结果参考 1.4ASK 的波形

图2 输入信号波形

图3 4ASK信号波形

2.4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图4 4ASK的频谱(此图Stop time取得较少)

六、自行搭建调试仿真电路,完成设计任务

4FSK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通信系统中的4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2.掌握systemview仿真软件。

3.设计4FSK的调制解调仿真电路,观察4FSK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

二、仿真环境

Windows98/2000/XP

SystemView5.0

三、4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1.4FSK调制

4FSK的基本原理和2FSK是相同的,其调制可以用键控法和模拟的调频法来实现,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键控法时其供选的频率有4种。

2.4FSK解调

实现4FSK解调的方法也类似与2FSK,分为相干、非相干等方式。这里采用非相干解调。4F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如下图1所示:

图14FSK非相干解调

四、4FSK的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仿真参数设置

1)信号源参数设置:基带信号码元速率设为

10

1=

=T

R

B波特,4FSK信号载频

分别设为

Hz

f30

1

=、Hz

f40

2

=、Hz

f50

3

=

Hz

f60

4

=。(说明:载频设得较低,目

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仿真时系统的抽样率,加快仿真时间。)

2)系统抽样率设置:为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通常仿真系统的抽样率应大于等于

10倍的载频。本次仿真取10

s f ,即600Hz

3)系统时间设置:通常设系统Start time=0。为能够清晰观察每个码元波形及4F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在仿真时对系统Stop time 必须进行两次设置,第一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6T~8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个码元波形;第二次设置一般取系统Stop time=1000T~5000T ,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4F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4F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

图2 4FSK 信号调制与包络检波

五、仿真结果参考

1.调制信号与4FSK 信号覆盖图

QPSK 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2.学会运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搭建QPSK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

3.通过仿真结果观察OPSK的波形。

二、仿真环境

Windows98/2000/XP

SystemView5.0

三、QPSK调制解调原理方框图

1.QPSK调制原理

QPSK的调制有两种产生方法相乘电路法和选择法如图1、图2所示。

图1 QPSK相乘电路法调制

图2 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

2. QPSK 解调

QPSK 信号解调原理如图3所示。

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去解调,可以很容易地分离这两路正交的2PSK 信号。相干解调后的两路并行码元a 和b ,经过并/串变换后,成为串行数据输出。 四、QPSK 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仿真参数设置

1)信号源参数设置:基带信号码元速率设为101==T R B 波特,QPSK 信号载

频设为

Hz f s 10=。(说明:载频s f 设得较低,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仿真时系统的抽样率,

加快仿真时间。)

2)系统抽样率设置:为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通常仿真系统的抽样率应大于等于

10倍的载频。本次仿真取10

s f ,即100Hz

3)系统时间设置:通常设系统Start time=0。为能够清晰观察QPSK 信号每个码元波形,在仿真时一般取系统Stop time=8T~10T ,。 2.QPSK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路图

)

图3 QPSK 信号解调

图4QPSK信号调制与解调

五、仿真结果参考

输入信号波形、QPSK信号波形及解调输出信号波形如图5所示。

图5输入信号波形、QPSK信号波形及解调输出信号波形六、自行搭建调试仿真电路,完成设计任务

AM,DSB,SSB调制和解调电路的设计。

东北大学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411 学生曹翔 指导教师王芬芬 设计时间2011/6/22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1.前言 信号调制可以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意位置,从而有利于信号的传送,并且是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调制作用的实质就是使相同频率围的信号分别依托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出所需的频率信号,不致相互干扰。而要还原出被调制的信号就需要解调电路。调制与解调在高频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信号处理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必要的保证。论文利用Multisim提供的示波器模块,分别对信号的调幅和解调进行了波形分析。 AM调制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无线但广播。与AM信号相比,因为不存在载波分量,DSB调制效率是100%。我们注意到DSB信号两个边带中任意一个都包含了M(w)的所有频谱成分,所以利用SSB调幅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所以选择SSB调制与解调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论文主要是综述现代通信系统中AM ,DSB,SSB调制解调的基本技术,并分别在时域讨论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以及介绍分析有关电路组成。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高频、通信原理等相关专业课上所学关于频率调制与解调等相关容。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综合课设于2011年6月20日着手准备。我团队四人:曹翔、婷婷、赖志娟、少楠分工合作,利用两天时间完成对设计题目的认识与了解,用三天时间完成了本次设计的仿真、调试。 2.基本理论 由于从消息转换过来的调制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同时在接受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从而还原出调制信号。 所谓调制就是利用原始信号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这个参数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最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是用正弦波作为载波的调幅(AM)、调频(FM)、调相 (PM)三种。解调是与调制相反的过程,即从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中恢复原调制信息的过程。与调幅、调频、调相相对应,有检波、鉴频和鉴相[1]。 振幅调制方式是用传递的低频信号去控制作为传送载体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AM调制解调系统仿真

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AM调制系统的仿真与原理实验分析 完成期限:2009年11月28日至2010年1月3日 院系名称外经贸学院指导教师李XX 专业班级电信0722班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许XX 学号 071409xxx 院系课程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摘要 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交流,才能产生利用价值,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通信作为传输信息的手段或方式,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已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预见,未来的通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加重大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在此我们将分别介绍各种调制系统,并将重点放在发展迅猛的数字调制上。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所谓调制就是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一种过程。调制的方式有很多。根据调制信号时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载波是连续波还是脉冲序列,相应的调制方式有模拟连续波调制、数字连续波调制、模拟脉冲调制和数字脉冲调制等。 关键字:模拟调制系统、调制解调、超外差、仿真

目录 引言 (4) 1. 通信系统简介 (5) 1. 1 通信的基本概念 (5) 1. 2 通信的发展史 (5) 1.3 通信系统的组成 (5) 1.4 通信系统的分类 (6) 2. AM调制原理 (6) 2. 1 基本概念 (6) 2.2 AM调制的SystemView仿真 (7) 2.3 仿真模型参数 (10) 2.3.1正弦波发生器 (11) 2.3.2运放 (11) 2.3.3噪声源 (11) 2.3.4低通滤波器 (11) 3.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G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G F S K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高斯频移键控GFSK(GaussfrequencyShiftKeying),是在调制之前通过一个高斯低通滤波器来限制信号的频谱宽度,以减小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切换时的跳变能量,使得在相同的数据传输速率时频道间距可以变得更紧密。它是一种连续相位频移键控调制技术,起源于FSK(Frequency-shiftkeying)。但FSK带宽要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随着调制符号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工业,科学和医用433MHz频段的带宽较窄,因此在低数据速率应用中,GFSK调制采用高斯函数作为脉冲整形滤波器可以减少传输带宽。由于数字信号在调制前进行了Gauss 预调制滤波,因此GFSK调制的信号频谱紧凑、误码特性好,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高斯预调制滤波器能进一步减小调制频谱,它可以降低频率转换速度,否则快速的频率转换将导致向相邻信道辐射能量)。 GFSK调制 1、直接调制:将数字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后,直接对射频载波进行模拟调频。由于通常调制信号都是加在PLL频率合成器的VCO上(图一),其固有的环路高通特性将导致调制信号的低频分量受到损失,调制频偏(或相偏)较小。因此,为了保证调制器具有优良的低频调制特性,得到较为理想的GFSK调制特 另一部分则加在PLL的主分频器一端(基于PLL技术的频率合成器将增加两个分频器:一个用于降低基准频率,另一个则用于对VCO进行分频)。由于主分频器不在控制反馈环内,它能够被信号的低频分量所调制。这样,所产生的复合GFSK信号具有可以扩展到直流的频谱特性,且调制灵敏度基本上为一常量,不受环路带宽的影响。但是,两点调制增加了GFSK调制指数控制的难度。

FM调制解调原理

频率调制信号的表示式为:()cos[()]t m c S t A t kfm d ωττ-∞ =+ ? 其中,kf 为 调频灵敏度,m(t)为调制信号。从公式出发即可完成频率调制的程序。 调频信号的解调方法通常是采用鉴频法。方框图如图所示 其中鉴频器包括微分电路和包络检波。 在模拟信号的调频程序中,先对输入参量的个数做出判断,少于则运行默认的。然后对信号进行调制,这里采样的调制信号是最简单的正弦信号,当然也可以为其他信号。调制过程中,积分是根据积分的定义编写的一段程序。在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前加入了噪声。解调过程中的微分同样的根据定义编写的,当然也可以采用MATLAB 里自带的函数diff 。在经过包络检波后对幅值做出了一定的修正。 下图是调频信号的时域频域波形。经过调频之后的信号频谱不仅发生了频谱搬移还增加了频率分量。

下图绿色的是小信噪比条件下的解调波形,可以发现信噪比对解调的影响。 而在语音信号的调频中,积分采用cumsum来完成,微分采用diff。因为经过调试发现,采用根据定义编写的程序由于循环运行需

要很多时间。另外,在经过微分器后,包络检波和低通这段和幅度调制的非相干解调一样,所以也可以在经过微分后调用AM包络检波的程序。对于调频信号来说,都会存在门限效应,使之在小信噪比情况下无法恢复出原来的调制信号。所以语音信号的调制解调是在很大信噪比情况下。

下面是语音信号调制解调的时域频域图。观看频谱可以看到调制信号的频谱相对于输入信号,发生了频谱搬移,还有在fc处多了一个冲激。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读入语音信号时所输入的路径必须和存放语音信号的路径相同。否则无法打开。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9 [2] Santosh, the LNM IIT Jaipur (India).santosh_am_fm.m.2002.4 [3]陈丽丹。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F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

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根据锁相环原理,通过两片CD4046搭接基本电路来实现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解调电路的输入信号,最终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分析,我们得到的载波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3V ,最大频率偏移m f ?≥5KHz ,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200mV 可以看出我们的具体设计符合设计指标。 关键词:锁相环、调制、解调、滤波器 一、概述 FM 调制电路将代表不同信息的信号频率,搬移到频率较高的频段,以电磁波的方式将信息通过信道发送出去。FM 解调电路将接收到的包含信息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搬移到原信号所处的频段。锁相环是一种相位负反馈的自动相位控制电路,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它是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取出与这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成正比的电压,并将该电压该电压作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来控制振荡频率,以达到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的目的。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和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调制电路还需要另设计一个高频信号放大器和加法器。解调电路需要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取出解调信号。 技术指标: 1.载波频率fc=46.5KHz,载波信号的电压Vp-p ≥3V ; 2.FM 调频信号的电压Vp-p ≥6V ,最大频率偏移?fm ≥5KHz ; 3.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Vp-p ≥200mV 。 二、方案设计与分析 调频是用调制信号直接线性地改变载波振荡的瞬时频率,即使载波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失真变化而变化。其逆过程为频率解调(也称频率检波或鉴频)。 本实验是用CD4046数字集成锁相环(PLL )来实现调频/解调(鉴频)的。 1.FM 调频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将调制信号加到压控振荡器(VCO )的控制端,使压控振荡器得输出频率(在自

S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S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唐军德学号:20114400227 起迄日期:2013 年12月20日~2014年1月3日指导教师:宁志刚副教授 系主任:王彦教授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附件二: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纸张和页面要求 A4纸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 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二、说明书装订页码顺序 (1)任务书 (2)论文正文 (3)参考文献,(4)附录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 见范例 引言(黑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黑体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1(空一格)☆☆☆☆☆☆(黑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2 ☆☆☆☆☆☆、☆☆☆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 ☆☆☆☆☆☆ (黑体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1 ☆☆☆☆、☆☆☆☆☆☆,☆☆☆(黑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2.1.1☆☆☆,☆☆☆☆☆,☆☆☆☆ (楷体小四号) 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1)…… ①……

………… 图1. 工作波形示意图(图题,居中,宋体五号) 5结论(黑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黑体四号、顶格)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⑴专(译)著:[序号]著者.书名(译者)[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⑵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⑶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A]编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⑷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 ⑸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⑹标准文献:[序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 . ⑺报纸: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附录(居中,黑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宋体小四号)

AM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

AM 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 一.设计要求:设计AM 调制和解调电路 调制信号为:()1S 3cos 272103cos164t V tV ππ=?+=???? 载波信号:()2S 6 cos 2107210 6 cos1640t V tV ππ=??+=???? 二.设计内容:本题采用普通调幅方式,解调电路采用包络检波方法; 调幅电路采用丙类功放电路,集电极调制; 检波电路采用改进后的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1.AM 调幅电路设计: (1).参数计算: ()6cos1640c u t tV π=载波为, ()3cos164t tV πΩ=调制信号为u 则普通调幅信号为am cm U U [1cos164]cos1640a M t t ππ=+ 其中调幅指数 0.5a M = 最终调幅信号为 am U 6[10.5cos164]cos1640t t ππ=+ 为了让三极管处在过压状态cc U 的取值不能过大,本题设为6v 其中选频网络参数为 21 LC c ω= c 1640ωπ= L 200H,C 188F 1BB V μμ===另U (2).调幅电路如下图所示:

调幅波形如下: 可知调幅信号与包络线基本匹配 2.检波电路设计: 参数计算: 取10L R k =Ω 1.电容 C 对载频信号近似短路,故应有1 c RC ω ,取 ()510/10/0.00194c c RC ωω== 2.为避免惰性失真,有m a x /0.00336 a RC M Ω= ,取0.0022,1RC R k C F μ==Ω=,则

3.设 11212250.2,,330, 1.6566 R R R R R R R k R ====Ω=Ω则。因此, 4.c C 的取值应使低频调制信号能有效地耦合到L R 上,即满足min 1 c L C R Ω ,取 4.7c C F μ= 3.调制解调电路如下图所示: o am U U 与波形为: o L U U 与解调信号的波形为:

D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D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名: 学号: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

目录 (2) 绪论 (2) 课程设计目的 (3) 课程设计要求 (3) 1. 建立DSB调制解调模型 (4) 1.1 DSB信号的模型 (4) 1.2 DSB信号调制过程分析 (5) 1.3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分析 (8) 1.4 DSB解调过程分析 (11) 1.5 DSB调制解调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 (14) 2. 调制解调仿真过程 (16) 3.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9) 4. 参考文献 (20)

本课程设计信号的接收端就是通过解调来还原已调制信号从而读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因此信号的解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调制与解调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双边带DSB信号的解调采用相干解调法,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载波通信和短波无线电话通信中。 课程设计目的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内容抽象,基本概念较多,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本课程设计是DSB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用于实现DSB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调制过程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是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成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需要通过多方搜集资料与分析,来理解并掌握DSB 调制解调的具体过程和它在MATLAB中的实现方法。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将更清晰地了解DSB的调制解调原理,同时加深对MATLAB这款《通信原理》辅助教学操作的熟练度。 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DSB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以此为基础实现DSB信号的调制解调,所有的仿真用matlab或VC程序实现(如用Matlab则只能用代码的形式,不能

调频调制解调系统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题目: 通信系统计算机仿真设计 ——频率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 指导教师:职称: 2014 年 1 月 5 日 通信系统计算机仿真设计 ——频率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

摘要: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离不开它的传输工具,通信系统应运而生,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System view的通信系统的仿真,也就是在System view软件环境下进行频率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设计。 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常用的方法有AM调制、DSB调制、SSB调制;数字调制常用的方法有BFSK调制等。经过调制不仅可以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或便于信道多路复用的已调信号,而且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调制方式往往决定着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FM调制解调原理;频率调制;FM信号产生和解调;System view。 前言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信号的频率相对于信号的幅度来说,不容易受噪声的干扰,在收信端更容易准确无误地回复所发送的信号,所以频率角度调制在模拟通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角度调制与线性调制不同,已调信号频率不再是原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搬移,而是频谱的非线性变换,会产生于频率搬移不同的新的频率成分,故又被称为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主要包裹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他们之间可相互转换。如果载波的频率变化量与调制信号电压成正比,则称为调频(FM);由于载波频率的变化和相位的变化都表现为载波总相角的变化,因此讲调频和调相统称为调角。由于FM用得比较多,因此这里只讨论频率调制系统。 一、设计要求 (1)掌握FM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2)掌握FM信号的产生方法和解调方法 (3)掌握FM信号的波形及频谱特点。 二、知识要点与原理 2.1 FM信号的产生 频率调制是用调制信号x(t)控制载波的频率,使已调信号x FM(t)的频率按x(t)的规律变化,载波的振幅不变。更明确一点说,瞬时角频率偏移随x(t)成正比例变化,即FM信号的振幅是不变的,调制信号x(t)的大小用FM信号与时间轴上零交点的疏密来表示,x(t)越大,则实践轴上的零交点越多。FM信号零交叉点的变化规律直接反映了x (t)的变化规律。 角度调制的一般表达式为:x m(t)=A c cos[c t+(t)] (1)式中,A c为载波振幅;[w c t+ (t)]为信号瞬时相位。 对调频波来说,有k f x(t) (2)

G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GFSK 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高斯频移键控GFSK (Gauss frequency Shift Keying),是在调制之前通过一个高斯低通滤波器来限制信号的频谱宽度,以减小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切换时的跳变能量,使得在相同的数据传输速率时频道间距可以变得更紧密。它是一种连续相位频移键控调制技术,起源于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但FSK 带宽要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随着调制符号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工业,科学和医用433MHz 频段的带宽较窄,因此在低数据速率应用中,GFSK 调制采用高斯函数作为脉冲整形滤波器可以减少传输带宽。由于数字信号在调制前进行了Gauss 预调制滤波,因此GFSK 调制的信号频谱紧凑、误码特性好,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高斯预调制滤波器能进一步减小调制频谱,它可以降低频率转换速度,否则快速的频率转换将导致向相邻信道辐射能量)。 GFSK 调制 1、直接调制:将数字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后,直接对射频载波进行模拟调 频。由于通常调制信号都是加在PLL 频率合成器的VCO 上(图一),其固有的环路高通特性将导致调制信号的低频分量受到损失,调制频偏(或相偏)较小。因此,为了保证调制器具有优良的低频调制特性,得到较为理想的GFSK 调制特性,提出了一种称为两点调制的直接调频技术。 uc 图一 两点调制:调制信号被分成2部分,一部分按常规的调频法加在PLL 的VCO 端,另一部分则加在PLL 的主分频器一端(基于PLL 技术的频率合成器将增加两个分频器:一个用于降低基准频率,另一个则用于对VCO 进行分频 )。由于主分频器不在控制反馈环内,它能够被信号的低频分量所调制。这样,所产生的复合GFSK 信号具有可以扩展到直流的频谱特性,且调制灵敏度基本上为一常量, 鉴频器 PD 环路低通滤波器LF 压控振荡器VCO 载波信号 调制信号ui 调频信号uo 主分频器

F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说明

DOC 格式. 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根据锁相环原理,通过两片CD4046搭接基本电路来实现FM 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解调电路的输入信号,最终实现信号的调制 解调。原理分析,我们得到的载波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3V ,最大频率偏移m f ?≥5KHz , 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P P V -大于200mV 可以看出我们的具体设计符合设 计指标。 关键词:锁相环、调制、解调、滤波器 一、概述 FM 调制电路将代表不同信息的信号频率,搬移到频率较高的频段,以电磁波的方式将信息通过信道发送出去。FM 解调电路将接收到的包含信息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搬移到原信号所处的频段。锁相环是一种相位负反馈的自动相位控制电路,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它是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取出与这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成正比的电压,并将该电压该电压作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来控制振荡频率,以达到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的目的。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和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调制电路还需要另设计一个高频信号放大器和加法器。解调电路需要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取出解调信号。 技术指标: 1.载波频率fc=46.5KHz,载波信号的电压Vp-p ≥3V ; 2.FM 调频信号的电压Vp-p ≥6V ,最大频率偏移?fm ≥5KHz ; 3.解调电路输出的FM 调制信号的电压Vp-p ≥200mV 。 二、方案设计与分析 调频是用调制信号直接线性地改变载波振荡的瞬时频率,即使载波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失真变化而变化。其逆过程为频率解调(也称频率检波或鉴频)。 本实验是用CD4046数字集成锁相环(PLL )来实现调频/解调(鉴频)的。 1.FM 调频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将调制信号加到压控振荡器(VCO )的控制端,使压控振荡器得输出频率(在自振频率(中心频率)o f 上下)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于是生成了调频波。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学院:明德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周科远 指导老师:宁阳 2012年1月 1日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极其构造和运用,特别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一、高频放大器 课程设计二、高频振荡器 课程设计三、模拟线性调制系统 课程设计四、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课程设计五、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课程设计六、通信系统中的锁相环调制系统 共6个课题选择,学生任选一个课题为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独立完成;具体内容按方向分别进行,不能有雷同;任务包括原理介绍、系统仿真、波形分析等;要求按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规范撰写一份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总时间1周(5个工作日)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在完成任务书中所要求的课程设计作品和成果外,要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说明书须每人一份,独立完成。 2、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以及附图或附件等材料。 3、题目字体用小三,黑体,正文字体用五号字,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及小四,宋体,并用A4纸打印。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1) 二.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2) 2.1FM调制模型的建立 (3) 2.2调制过程分析 (3) 2.3FM解调模型的建立 (4) 2.4解调过程分析 (5) 2.5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 (6) 2.6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9) 三.仿真实现 (10) 3.1MATLAB源代码 (11) 3.2仿真结果 (15) 四.心得体会 (18) 五.参考文献 (19)

基于Multisi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设计

基于Multisi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设计 春芽电子科技春芽ing 摘要 通信电路系统中实现调制解调方法很多,而锁相环鉴频是利用现代锁相环技术来鉴频实现调制解调因为工作稳定、失真度小、信噪比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课题分别设计2ASK、2PSK、2FSK的调制解调电路,功能是数字基带信号经过调制输出模拟信号,然后运用锁相环进行解调出数字信号,所以调制解调电路都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2ASK、2FSK、2PSK解调电路时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波形失真比较大,经过抽样判决电路整形后可以再生数字基带脉冲。整个硬件电路设计中,尽量做到电路简单实用,基本达到功能要求。 关键词:调制解调,Multisim仿真,锁相环 Abstract Communication circuit system to achieve a lot of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nd the phase-locked loop frequency demodulation is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chieve phase locked loop demodulation because the work is stable, low distortion, high signal noise ratio is widely used. This topic design of 2ASK, 2PSK, 2F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 function is digital base band signal after the modulation output analog signal, then use the PLL to demodulate the digital signal, so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 use Multisim software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waveform distortion of the low pass filter output of 2ASK, 2FSK and 2PSK demodulation circuits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digital baseband pulse can be regenerated by the sampling decision circuit. Throughout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s far as possible to achieve a simple and practical circui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functional. Keywords: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ultisim Simulation, Phase Locked Loop

FSK调制解调系统(DOC)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通信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FSK调制解调系统 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评分:教师: 20 13 年 7 月 1 日

专业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12-20 13 学年 第 2 学期 第 17 周- 19 周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题目 FSK 调制解调系统 内容及要求 1.用分立元件实现相位不连续的2FSK 信号的调制; 2. 提高要求:用锁相环完成2FSK 信号的解调。 门1 门2 倒相 + 2FSK 信号调制 PD LPF VCO 2FSK 信号解调 进度安排 17周:查找资料,进行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18周:软件的分模块调试; 19周:系统联调;设计结果验收,报告初稿的撰写。 学生姓名: 指导时间:每周一、二、三、四 指导地点:E 楼 610 室 任务下达 20 13年 6月 17 日 任务完成 20 13年 7月 5 日 考核方式 1.评阅 □ 2.答辩 □ 3.实际操作□ 4.其它□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并进行2FSK的调制与解调系统仿真。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先根据2FSK调制与解调原理构建调制解调电路,从Multisim工具箱中找出所需各元件,合理设置好参数并运行,用示波器的仿真图形判断2FSK的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是否成功。 利用分立元件,将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经过振荡器产生正弦波信号,并输入到CD4066模拟开关。利用1KHz载波信号去控制模拟开关,输出相位不一定连续,频率不同的正弦波信号,从而实现利用基带信号选择不同频率的信号。 关键词:Multisim,2FSK ,调制,解调,模拟开关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一. 2DPSK基本原理 1.2DPSK信号原理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Φ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Φ=0表示0码,Φ=π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2.1所示。 图1.1 2DPSK信号 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而采用相对移相方式。 定义?Φ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假设: ?Φ=0→数字信息“0”; ?Φ=π→数字信息“1”。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 数字信息: 1 0 1 1 0 1 1 1 0 1

DPSK信号相位:0 π π 0 π π 0 π 0 0 π 或:π 0 0 π 0 0 π 0 π π 0 2. 2D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一般来说,2DPSK信号有两种调试方法,即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2DPSK 信号的的模拟调制法框图如图1.2.1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单极性不归零码转换为双极性不归零码。 图1.2.1 模拟调制法 2DPSK信号的的键控调制法框图如图1.2.2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基带信号差分,即变为它的相对码。选相开关作用为当输入为数字信息“0”时接相位0,当输入数字信息为“1”时接pi。 图1.2.2 键控法调制原理图 码变换相乘 载波 s(t)e o(t)

Simulink仿真AM调制解调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组: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Simulink仿真AM调制解调系统 一、实验程序和结果: 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功能,对系统进行仿真。 1.语音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各部分参数设计: ①输入的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的频率为20Hz,载波信号的频率为200Hz,二者的采样频率均为1000Hz,满足采样频率的要求。 ②随机信号模拟的干扰: 在实际仿真时,随机信号模拟信道的干扰信号,但在进行仿真时,并无图像输出。大概设置存在问题。 ③带通滤波器的参数设置: 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下限通带频率为150Hz,阻带频率为100Hz;上限通带频率为250Hz,阻带频率为300Hz.采样频率为1000Hz. ④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的上限通带截止频率为25Hz,阻带频率为30Hz;采样频率为1000Hz。

(2)框图: (3)各处时域频域波形: A.调制信号: 时域图像:频域图像:

B.载波信号: 时域波形:频域波形: C.调制后信号波形: 时域波形:频域波形: D.加入噪声后图像: 时域波形:频域波形:

E.带通滤波器后信号图像: 时域波形:频域波形: F.通过低通滤波器后信号图像: 时域波形:频域波形: 2、结果分析 该系统使用乘法器对低频信号进行幅度调制,用低频信号u控制高频载波u0的幅度。再利用想干解调的方法将原信号还原。由输出波形可知,该系统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功能。但加噪声后的波形输出幅度波动较大,原因是带通滤波器对噪声的滤波效果不理想,导致解调后的波形含有剩余的噪声分量,主要是f0附近的噪声对波形造成了影响。

基于LabView的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工程设计报告 题目类型:小组题目 班级:021212 姓名:李x(组长)、黄XX 学号:1149,1100 联系方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一.摘要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技术实验的分析设计过程得以在计算机上轻松、准确、快捷地完成。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损坏仪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实验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促进虚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虚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此系统具有参数调节方便、易实现、可靠度高等优点。 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首先对LabVIEW这款软件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掌握了这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形编程的方法;其次对调制解调系统进行学习,了解现在流行的调制解调是如何实现的,然后在理论上设计出一套可以实现的调制解调系统;进而在LabVIEW的开发环境下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经过调试和反复的完善,得到最终的调制解调系统。 二.绪论 (一)虚拟仪器的发展 虚拟仪器发展至今,大体可以分为四代:模拟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第一代---模拟仪器。这类仪器看起来在某些实验室仍然恩能够看到,是以电磁感应基本定律为基础的指针式仪器,如指针式万用表、指针式电压表、指针式电流表等。这类指针式仪器借助指针来显示最终结果。 第二代---分立元件式仪器。当20世纪50年代出现电子管,20世纪60年代出现晶体管时,便产生了以电子管或晶体管电子电路为基础的第二代测试仪器---分立元件式仪器。 第三代---数字化仪器。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诞生了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基础的第三代仪器这类仪器目前相当普及,如数字电压表,数字频率计等。这类仪器将模拟信号的测量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测量,并以数字方式输出最终结果,适用于快速响应和较高准确度的测量。 第四代---智能仪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普及,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第四代仪器---智能仪器也迅速普及。这类仪器内置微处理器,既能进行自动测试,又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可取代部分脑力劳动,习惯上称之智能仪器。其缺点是它的功能模块全部都以硬件的形式存在,无论对开发还是针对应用,都缺乏灵活性。 目前,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深层次的结合正引起测试仪器领域里的一场新革命,一种全新的仪器结构概念导致了新一代仪器---虚拟仪器的出现。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测量技术想结合的产物,是传统仪器观念的一次巨大变革,是仪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测试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纪元。 (二)虚拟仪器的特点 任何一台仪器,一般都由信号的采集、信号的分析处理、测试结果的输出三

ASK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背景描述…………………………二.设计内容…………………………三.工作原理…………………………四.电路设计及参数设置……………五.仿真及波形分析…………………六.设计总结…………………………七.参考文献…………………………

一.背景描述: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是为电力系统调度服务的远距离监测、控制技术。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能源中心和负荷中心一般相距甚远,电力系统分布在很广的地域,其中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调度中心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要管理和监控分布甚广的众多厂、所、站和设备、元器件的运行工况,已不能用通常的机械联系或电联系来传递控制信息或反馈的数据,必须借助于一种技术手段,这就是远动技术。它将各个厂、所、站的运行工况(包括开关状态、设备的运行参数等)转换成便于传输的信号形式,加上保护措施以防止传输过程中的外界干扰,经过调制后,由专门的信息通道传送到调度所。在调度所的中心站经过反调制,还原为原来对应于厂、所、站工况的一些信号再显示出来,供给调度人员监控之用。调度人员的一些控制命令也可以通过类似过程传送到远方厂、所、站,驱动被控对象。这一过程实际上涉及遥测、遥信、遥调、遥控,所以,远动技术是四遥的结合。 二.设计内容: 1.对电力系统远动信息传输系统的主要环节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2. 熟悉数字调幅技术的有关原理和实现方法。 3. 设计ASK调制解调电路。 4. 熟悉ORCAD软件的应用,学习元件库使用、原理图的建立以及 应用原理图进行仿真的基本方法。 三. 工作原理: 1. 数字调幅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1)数字调制的概念 用二进制(多进制)数字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某些参量的变化,这种把基带数字信号变换成频带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反之,称为数字解调。 (2)数字调制的分类 在二进制时分为: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FSK调制解调原理及设计

一.2FSK 调制原理: 1、2FSK 信号的产生: 2FSK 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1来传输,0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 式中,假设码元的初始相位分别为1θ和2θ;112 f π=ω和222f π=ω为两个不同的码元的角频率;幅度为A 为一常数,表示码元的包络为矩形脉冲。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 (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图1-1(a )所示。 (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t g 及其反)(t g 相分别控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如图1-1(b )所示。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 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 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 (a) (b) 2FSK 信号产生原理图 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 信号之和,即 其中)(t g 是脉宽为s T 的矩形脉冲表示的NRZ 数字基带信号。 其中,n a 为n a 的反码,即若1=n a ,则0=n a ;若0=n a ,则1=n a 。 2、2FSK 信号的频谱特性: 由于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是两个2ASK 信号之和,所以,这里可以直接应用2ASK 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比较方便,即 2FSK 信号带宽为 s s F S K R f f f f f B 2||2||21212+-=+-≈ 式中,s s f R =是基带信号的带宽。 二.2FSK 解调原理: 仿真是基于非相干解调进行的,即不要求载波相位知识的解调和检测方法。 其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如下 M 信号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 当k=m 时检测器采样值为: 当k ≠m 时在样本和中的信号分量将是0,只要相继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就与相移值无关了,于是其余相关器的输出仅有噪声组成。 其中噪声样本{}和{}都是零均值,具有相等的方差 对于平方律检测器而言,即先计算平方包络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09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 题目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名杜怀超学号091308305 指导教师王丹王娜 二О一一年12 月 6 日

容摘要 频率调制(FM)在常应用通信系统中。FM广泛应用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卫星和系统等。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模拟通信系统主要原理和技术进行研究,理解FM调制原理和FM系统调制解调的基本过程,学会建立FM调制模型并利用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对FM调制解调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别绘制出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再进一步分别绘制出对已调信号叠加噪声后信号,相干解调后信号和解调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最后绘出FM基带信号通过上述信道和调制和解调系统后的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并通过与理论结果波形对比来分析该仿真调制与解调系统的正确性及噪声对信号解调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XP,使用工具软件为 7.0。在该平台运行程序完成了对FM调制和解调以及对叠加噪声后解调结果的观察。通过该课程设计,达到了实现FM信号通过噪声信道,调制和解调系统的仿真目的。从而了解FM调制解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以后设计应用。 关键词 FM;调制;解调;M ATL AB仿真;信噪比

一、MATLAB软件简介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以矩阵为基本数据单位,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二、理论分析 2.1 一般通信系统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一般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息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对于任何一个通信系统,均可视为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