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的答案(完美版)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的答案(完美版)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的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 及分类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气味、熔点、、硬度、、溶解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氧化性、酸性、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变色、放出、生成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变化,燃烧是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合)通式:A+B=AB 例: (2)分解反应(分)通式:AB=A+B 例: (3)置换反应:(换)通式:AB+C=CB+A 例: 注意:CO+CuO 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

反应的反应物由组成。 (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通式:AB+CD=AD+CB 4 注意: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 CaCl2+H2CO3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化学量 一、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含义: ①表示一种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如:2O:表示O2:表示氧气分子,表示 O :表示O2-:表示氧离子, 表示 3、常见的离子: 阳离子:K+ 、Ca2+、Na+ 、Mg2+、Zn2+、Al3+、Fe3+(铁离子) 、 Fe2+(亚铁离子)、Ag+、H+、NH 4(铵根离子)等。 阴离子:Cl-、O2-、S2-、SO42-、NO3-、CO32-、OH- 等。 -2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②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 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用化学的方法对大气进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都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C 2.D 3.D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l.(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斜的试管缓缓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根据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也可以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 2. 见P73表 3.猜想: (1)铝能导电; (2)铝能与氧气反应; (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 (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 (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 (1)电珠亮了;

(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降,变白; (3)现象不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 (1)铝能导电: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 (3)铝几乎不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不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 1.C 2.A 3.A 4.不一定。(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化学性质是: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⑴变黑⑵上下浮动,像跳舞一样。 7.(略)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A 2.C 3.(略) 4.(1)红磷的用量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红磷不足:进入瓶中液体的体积不到1/5;原因是红磷没有将瓶中的氧气耗尽。 红磷过量: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大约为1/5;红磷将瓶中的氧气耗尽了。 (2)(略) 5.氮气,78%;氧气,2l%。3.36。 6.水蒸气;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减小;高山上氧气含量较低,携带氧气瓶可补充供呼吸的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重点题型突破卷一 化学用语 (满分:102分)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6分) 1.“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PbCrO 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的化合价为A A .+2 B .+4 C .+5 D .+7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B A .水银-Ag B .锌离子-Zn 2+ C .二氧化氮-N 2O D .锰酸钾-KMnO 4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 .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间具有间隙 B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C .五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5SO 2 D .Al 3+ 可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4.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C ①2N ②Mg 2 + ③ C +2 O ④H 2 ⑤ A .①表示两个氮分子 B .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 C .③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④表示2个氢原子 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A .2H 2O===2H 2↑+O 2↑ B .2Fe +6HCl===2FeCl 3+3H 2↑ C .2Cu +O 2=====△ 2CuO D .NH 4Cl +AgNO 3===AgCl +NH 4NO 3 6.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A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g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C A .拉瓦锡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 Hg +O 2=====△ HgO 化合反应 B .甲烷燃烧 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氧化反应 C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Zn +H 2SO 4===ZnSO 4+H 2↑ 置换反应 D .钟乳石的形成 CaHCO 3===CaCO 3↓+H 2O +CO 2↑ 分解反应 8.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D A .铁和盐酸混合:2Fe +6HCl===2FeCl 3+3H 2↑ B .碳酸铵与硫酸反应:(NH 4)2CO 3+H 2SO 4===(NH 4)2SO 4+H 2O +CO 2↑ C .石英和纯碱高温:SiO 2+Na 2CO 3=====高温 Na 2SiO 3+CO 2↑ D .磁铁矿(Fe 3O 4)高温下通CO :Fe 3O 4+4CO=====高温 3Fe +4CO 2 9.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D ) A .2N 2—2个氮原子 B .2H—2个氢元素 C .CO - 23—碳酸根离子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1]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 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解析 1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 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 2 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 3 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 4硬度大。 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 5 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丨》烁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坯。的相对分子质.X100% =1 000 kgX- xlOO% =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5 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 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①C+O 2 CO 2。(化合反应)或C+2CuO 2CU+CO 2 (置换反应) ② C02+C — '2C0 (化合反应)③3Fe+2O^Fe 3O 4 (化合反应)@ 1 Fe 3O 4+4CO * Mm 3Fe+4CO2⑤Fe+H 2SO 4=FeSO 4+H 2 f 置换反应)或 Fe+CuSQ 二FeSQ+Cu (置换反应)⑥Fe+2HCI 二FeCb+H 2 f 置换反 应)Fe+CuCl 2=FeCl 2+Cu (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1)不反应 (2) Zn+CuS04=Z nSO 4+Cu (3)不反 题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页: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7)酒精能燃烧。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8)酒精能挥发。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找一下有关的数据。) 答: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咸味,能溶解在水和油中。 第23页: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B C D 【分析】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正确的实验操作。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打印

1、详解版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 1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 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题号解析 1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如果刷洗铝制品时,用钢刷、沙等来摩擦,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度加快。 2 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溶于水可制成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硫酸铜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

配制波尔多液,也不能在配制时用铁棒搅拌。 3①C+O2CO2。 (化合反应)或C+2CuO2Cu+CO2 (置换反应)②CO2+C2CO (化合反应) ③3Fe+2O2Fe3O4 (化合反应)④Fe3O4+4CO3Fe+4CO2⑤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或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⑥ 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4 2Mg+O22MgO (化合反应) 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2Cu+O22CuO (化合反应) 5(1)不反应 (2) Zn+CuSO4=ZnSO4+Cu(3)不反 应(4)Al+3AgNO3=Al(NO3)3+3Ag点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6 7 8 生成氢气的质量:Mg: , Zn: , Fe: 需要金属的质量:Mg: 360g, Zn: 975g, Fe: 840g点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步骤不要忘记单位。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题号解析 1(2)(3)点拨: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这与环境因素有关。 2(1)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少。 (2)用干布擦自行车上的雨水是防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用干布擦掉水分保护自行车的干燥。擦干后用带油的布擦,就在自行车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水分不易侵入,可以防止铁生锈。如果直接用带油的布擦,不仅不易擦干,而且还容易将水分盖在油层下面,使铁生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2)用途: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_化学_九年级(上册)_-教师教学用书(附课本习题答案及讲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 价值。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像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下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第10页: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7)酒精能燃烧。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8)酒精能挥发。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找一下有关的数据。) 答: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咸味,能溶解在水和油中。 第23页: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专题复习除杂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专题复习除杂教案设计 化学专题复习除杂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除杂的原则,会选择试剂除去常见物质中的杂质 2、培养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 探究讨论、分析归纳、理解运用 三、学习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这一节有我和大家共同来学习新知识。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大多都是混合物,而有时却需要纯净物,这就需要对物质进行提纯,除去其中的杂质,所以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除杂问题。【引出目标】除杂是中考化学必出的重要考点之一,一般为填空题,两个空,分值为2分,偶尔也见选择题。因此学完这节课大家一定要掌握除杂的一般方法和原则,能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常见物质中的杂质。 【提出问题】前几天我在某个化学网站看到这样一个启示:有五个人到野外去考察,利用盐井水熬制出了点儿粗盐,为了食用,他们2-2+2+和其中的一些泥沙,可他们不知怎样CaMg、、需要除去其中的SO4去除,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呢?

好了,在帮助他们之前,我们放松一下,做几个小游戏,看看大5 /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专题复习除杂教案设计 家的实力如何。探究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能够相互反应的 离:1.游戏一(争分夺秒)-+ AgCl 子及其反应后的生成物,时间一分钟,例如:AgCl和学生间互评补 教师巡回观察,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充。(括号写出除 去下列物质中的的杂质游戏二(初露锋芒):2. 内的为杂质)所需的试剂)(HO(O) 2、O 1、N2222)(COCO) 4、CO 3、CO(22并说出 原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互 评。用多种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3.游戏三(深入虎穴) 号内的为杂质),写出试剂名称。)Fe(CuO(、CuFe) 2、 1 )CO、NaOH(Na)CaCl 3、(CaCO 43223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说出原因,小 组互评。物理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除杂的方法: 小结一:1. 熟记配对离子。化学方法 2. 决定应除哪种离子,并选取它的配对离子。 5 /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专题复习除杂教案设计 游戏四(火眼金睛):4.为了除去NaSO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的杂42质NaC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 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7《酸和碱》检测考试卷附答案 中考总复习分类专题训练化学(七) (内容:酸和碱)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说明:1.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l:35.5 Na:23 O : 16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组成中都含有氢氧根 C.都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 D.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A.金属铜 B.酒精溶液 C.烧碱溶液 D.饱和食盐水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O2+2NaOH====Na2CO3+H2O B.H2SO4+

2NaOH====Na2SO4+2H2O C.CuO+2HCl====CuCl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4.在下列四份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溶液是() A.pH=0的溶液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 C.pH=1的溶液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溶液。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稀硫酸 B.生石灰 C.浓盐酸 D.二氧化碳 6.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熟石灰Ca(OH)2 B.天然气CH4 C.小苏打NaHCO3 D.纯碱NaOH 7.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 食物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鸡蛋清 近似pH范

围 3.0—4.0 3.2—3.6 6 .3—6.6 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8.闻名遐迩的崂山茶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处茶花长势不好,经测定,是由于该处土壤的pH为7.8造成的。在选择施用某种农家肥浇灌后,茶花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种农家肥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9.在由CuCl2、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中含有Cu2+ B.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 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D.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小 10.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二、双项选择题(以下第11-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

2020年初三化学练习册答案

2020年初三化学练习册答案 1.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 1.(1)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产生大量气泡 2.乙同学。镁带燃烧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能也有 发光发热现象 3~7 C B C C BC 8. ①②③ ④⑥ ⑦⑧ ⑤ 9.(1)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海水中的水被蒸发导致食盐析出。 (2)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蜡烛熔化、汽化并不产生新物质。 (二) 1.银白色固体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白色氧化镁粉末 2. B 3. B 4.(1)用试管夹夹镁带会烧坏试管夹 (2)用烧杯盛石灰水实验时间过长,现象不明显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污染胶头滴管 5. B

6. A 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难 8.碳酸钙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木条熄灭 9. B 10. BC 11. 垃圾分类名称 具体垃圾(填序号) 有机垃圾 4 5 9 10 金属 塑料 有害 可回收 1 7 6 11 2 3 12.略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1~5 B C D D AD

6.溶液变红色溶液有红色变无色 7.蓝蓝沉淀蓝色沉淀消失 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9. BD 10.颜色变化热量变化气体生成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1.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小结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二) 1.(1)试管烧杯铁架台圆底烧瓶漏斗量筒 (2)a b d b d 2. C 3. AB 4.(1)灯芯上的酒精挥发后不易点燃且浪费酒精 (2)液体会溢出 (3)放出的大量热会使量筒底部爆炸 5.(a)(1)瓶塞正放在桌上瓶塞应倒放在桌上 (2)标签朝下放标签应朝上握于手心 (b)(1)加热时试管没倾斜加热时试管应倾斜 (2)试管内液体超过1/3 试管内液体应低于试管1/3处 6. D 7.略 1.3 物质的提纯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习题解析(全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问题答案参考(全册) 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P10 习题:1、(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2、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3、(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生铁、黄铜、焊锡都属于金属单质 C.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3.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铜B.氯化镁C.氯化铁D.硫酸银 4.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 浸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Z、X、Y 5.为了防止铁制品腐蚀,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 6.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B.氯化亚铁C.氯化铁D.碳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 B.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得到汞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

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8.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Zn、Fe D.Zn、Fe、Ag 9.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释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我国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但炼铝却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二、填空题(共24分) 10.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氧化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某混合物经高温灼烧后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在灼热的残渣中滴入稀盐酸,发现残渣完全消失且放出一种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气体单质,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1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 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l2+2NaI=2NaCl+I2B.I2+2NaBr=2NaI+Br2 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