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小课题总结

2018—2019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小课题总结
2018—2019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小课题总结

一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总结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阶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识字任务,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

一、注重初读、多次复现,严把读音关。

生字的教学的第一步——读准字音。字音的掌握是重点也是难点。字音的教学要体现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初读环节,往往只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识记生字,实践证明,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效识记生字。生字读音障碍没有扫除,又怎能正确理解内容呢?对于生字,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有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生字,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纠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我们注重扎扎实实地把好识字的第一关——读音关。

二、注重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特点,在教学时,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注重猜字谜。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秋”字:左禾右火;如“灯”字:可以说成“火”加“丁”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朗朗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

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注重图画识字。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注重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三、注重随文识字,力求认写分流。

随文识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从儿童身边的人物、生活这些鲜活熟悉的内容入手,我们充分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两本补充阅读,以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画面,或借助丰富多采的语言形式,给儿童爱与美的启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认写同步,互相促进。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阅读,而低年级的阅读,还在于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识字要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在具体语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积极运用生字卡片让学生个别读、同座认读等形式,满足儿童识字后急于阅读的急切欲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注重学法指导与习惯养成。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倡导见字识字、随文识字、以写促记、认读同步等识字方法,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力求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更应注重读书、写字习惯养成。学生语境、语感训练,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读书要口到、眼到、心到;写字时做到身正、肩平、足安。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我们一年级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对识字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