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专项选编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专项选编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专项选编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专项选编交通运输与

地理环境-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17〕

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形式.据统计,一辆出租车或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占用城市道路面积65平方米,而运能相当于60辆小汽车占用16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平方米道路.结合表回答5-6题.

表1:某市2019-2019年前3个季度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情况

结合题中材料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比私人小汽车大

B. 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灵活性更好

C. 近3年来该城市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D. 近3年来该城市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

B

解: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比私人小汽车大,A正确;

从材料中看到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但是灵活性没有私人小汽车好,B错误;

表中数字显示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C正确;

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D正确.

应选:B、

读图文可知,一辆出租车或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占用城市道路面积65平方米,而运能相当于60辆小汽车占用16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平方米道路.2019-2019年前3

个季度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

此题考查城市交通网,学生要具有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完成下题。

以下对于南渠开挖并投入使用的自然条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河流坡降大,利于船只顺水入漓江②开挖新渠道距离长,工程量大

③地势较低,起伏小,工程难度小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如今灵渠作为水利工程功能明显降低的是

A. 旅游

B. 航运

C. 灌溉

D. 供水

【小题1】C【小题2】B

此题考查开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特点。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灵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地势较低,起伏小,工程难度小,所以C正确,ABD错误。应选C。

此题考查灵渠的功能变化。灵渠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依然发挥着灌溉和供水的作用,且被国家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其旅游价值相对较高,所以ACD不符合题意,错误;如今灵渠作为水利工程功能明显降低的是航运,主要是因为其价值及自身条件无法满足现代运输,所以B正确。应选B。

路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运输通道。根据有关理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海岸经济〞进入〝路桥经济〞阶段。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回答6-7题。

A. 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差,货源不足

B. 冬季港口封航,海陆联运的货源中断

C. 沿线地区湿地、冻土广布,速度受限

D. 沿线国家多,列车的边境滞留时间长

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规划已经引起相关国家的普遍关注。假设第三亚欧大陆桥开通,与已有的两条线路比较,货单较多的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 木材

B. 羊毛

C. 稻米

D. 小麦

【小题1】D【小题2】C

此题主要考查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

A.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区域,连接范围广,辐射国家多。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相互依存性与优势互补性,蕴藏了非常好的互利合作前景。A 错。

B.它的东西两端桥头堡自然条件好,位置适中,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可不间断地作业。B错。

C.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突出的区位优势位置偏南,避开了高寒地区途经的7个国家铁路轨距不同。C错。

D.由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途经的7个国家铁路轨距不同,列车需要经过两次换装,换装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D对。

应选D。

此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第三亚欧大陆桥连接了鹿特丹、南亚与我国东南部,南亚与我国东南部稻米产量大。所以,第三亚欧大陆桥与已有的两条线路比较,货单较多的农产品最有可能是稻米。应选C。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在天津制造完成后,拟运至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进行首次发射。完成以下小題。

选择天津制造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成本较低

B. 劳动力成本较低

C. 铁路运输发

D. 产业协作条件好

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运输能力

B. 科技力量

C. 国防安全

D. 劳动力素质

【小题1】D【小题2】A

此题考查在天津制造长征5号的原因。火箭制造属于技术密集产业,在天津制造主要考虑天津市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以及产业协作条件,其区位与地价、工资水平、铁路关系不大,ABC错误,D正确。应选D。

此题考查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分析。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纬度低、临海,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节省能源,但题干材料中重点关注〝大型运载火箭〞,是由于文昌临海,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A 正确,BCD错误。应选A。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以下图示意梅关古道,读图完成下题。

〝庾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条件差异

B. 降水条件差异

C. 光照条件差异

D.

热量条件差异

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 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D. 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小题1】D【小题2】C

此题考查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岭南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岭北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D正确;降水、光照、土壤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应选D。

此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据材料知,梅关古道过去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京广铁路的修建,梅关古道的交通运输功能下降甚至消失,而今作为古迹成为了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旅

游资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C正确,ABD均错误。应选C。

把气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超低温冷却,当温度达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英文简称LNG〕。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地处北极圈内,冰原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目前,中俄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LNG项目。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送往中国。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亚马尔半岛地区环境独特,对降低LNG生产加工成本有利的是

A. 严寒

B. 烈风

C. 冻土

D. 地平

A. 〝北极狐即将换上白色的锦袍〞

B. 〝柔弱的光线从正南方地平面射来〞

C. 〝原野上的野草开始吐芽〞

D. 〝北京的父母应该去北戴河避暑了〞

关于中俄之间北京LNG运输方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宜选用管道运输,可以利用中俄之间的原有管道

B. 宜选用管道运输,可发挥其运量大、连续性强的优势

C. 宜选用轮船运输,因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多优良海港

D. 宜选用轮船运输,但航线季节变化会导致运费波动

【小题1】A【小题2】B【小题3】D

此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由材料可知,LNG就是液化天然气,是指把气田采出来的天然气超低温冷却,当温度达到-165.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存储在低温储存罐内。根据亚马尔半岛的地理位置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地处北极圈内可知,该地气温严寒有利于降低LNG生产加工成本,A正确,BCD错误。应选A。

此题考查区域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地球公转相关知识。〝北极狐即将换上白色的锦袍〞应该是在北极地区即将进入极夜的时间,A错误;〝柔弱的光线从正南方地平线射来〞说明该地区即将结束极夜现象,B正确;〝原野上的野草开始吐芽〞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温暖时期,C错误;〝北京的

父母应该去北戴河避暑了〞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应为极昼现象,D错误。应选B。

此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超低温液化之后储存在低温罐内的天然气,不能采用管道运输,可以采用轮船运输,所以AB错误;北极海冰面积在冬夏季节有很大差异,所以轮船在不同季节要选择不同航线,导致运费波动,所以D正确,C错误。应选D。

如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A. 50—150km

B. 2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3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km

C. 7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8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km

D. 950—1050km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②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

③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

④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小题1】B【小题2】D

此题考查读图分析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读图可知,①在短途运输上市场份额比重大,为公路运输;③在长途运输上比重最大,为航空运输;中间的②是高铁运输。在2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4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km之间,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份额最为接近,竞争最激烈。故B正确,ACD错误。应选B。

此题考查面对高铁的竞争,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从图中可以看出,航空在短途运输上市场份额很小,因此可以压缩短途航线以节约成本,增加中、长途航线,①对;是否增加班次得根据市场需求而定,②错;长途航线优化飞行路线,采取直线飞行,可减少燃油成本,降低票价,提高竞争力,③对;机场建设和运转成本高,航空出行价格也偏高,农村地

区消费市场较小、消费能力偏弱,不适宜大力建设航空港,④错误。故D 对,ABC错。应选D。

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应运而生。〝中欧班列〞将高端消费品从欧洲运往中国,将电子组装产品、汽车零部件及日用小商品运往欧洲各国,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3,运输费用是空运的1/5,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读图,完成下题。

〝中欧班列〞线路示意图

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

A. 中国第三产业更发达

B. 中国工业化进程更快

C. 欧洲城市化速度更快

D. 欧洲劳动力价格更低

〝中欧班列〞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是〔〕

A. 比海上运输时间短,更安全

B. 比航空运输费用低,效率高

C. 比公路运输更灵活,速度快

D. 比管道运输能耗低,占地少

〝中欧班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是〔〕

A. 输出低端商品,输入新能源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

C. 扩大经济腹地,增强影响力

D. 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承载力

【小题1】B【小题2】A【小题3】C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经济较中国发达,第三产业比中国更发达,城市化水平比中国高,但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更快,故AC错D。欧洲的工业化水平比中国高,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欧洲更快,B对。欧洲的劳动力素质高,且价格比中国高,D错。应选B。

此题主要考查铁路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欧班列〞比海上运输时间短,更安全,A对。比航空运输费用低,且效率也较航空运输低,B错。公路运输更灵活,C错。比管道运输能耗多,占地多,D错。应选A.

此题主要考查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题可知,〝中欧班列〞将高端消费品从欧洲运往中国,将电子组装产品、汽车零部件及日用小商品运往欧洲各国,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因此,〝中欧班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是扩大经济腹地,增强影响力,C对。汽车零部件不属于低端商品,A错。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属于间接影响,B错。〝中欧班列〞的发展会加重环境污染,D错。应选C。

【二】非选择题,3问22分或4问24分〔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左图〕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0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右图〕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正确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 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米以下的河谷

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正确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1〕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多雨,光热不足;土壤偏酸性;土壤透气性能差。

〔2〕年降水量4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8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mm〔半湿润地区〕,光照和水分条件优越;冬季气温0℃附近〔暖温带〕,利于花芽分化、生长;15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m以下河谷地带,可减少冬春季寒潮的冻害;河谷两岸山坡地及冲积扇,土壤肥沃;坡度大,土质疏松透气。

〔3〕铁路贯通,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油橄榄种植规模;利于油橄榄产品深加工;利于各种油橄榄产品的运输,占领国内巨大的市场。

〔1〕此题考查昆明油橄榄种植的不利条件。油橄榄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而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冬季气温较高,不利于它的发芽分化,导致挂果率低;与地中海气候相比,昆明夏季多雨,光热不足,土壤透气性能差,土壤偏酸性,使得油橄榄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

〔2〕此题考查甘肃白龙江流域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正确生长区的原因。从气候分析,读b图分析可知,白龙江流域海拔15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处于降水量4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8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mm的半湿润地区,光照和水分条件优越;1月份气温处于-4°C与-8°C之间,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从地形分析,15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m以下河谷地带,两侧的高山可减少冬春季寒潮的冻害;从土壤分析,河谷两岸山坡地及冲积扇,土壤肥沃;坡度大,土质疏松透气。

〔3〕此题考查铁路建设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铁路贯通,可以加强陇南地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油橄榄种植规模;有利于油橄榄产品的运输,占领国内巨大市场;利于油橄榄产品深加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1)分析智利水果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2)简述智利鲜果种植不易受外来病虫害影响的自然原因。

(3)分析与美国相比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4)说出智利车厘子出口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

〔1〕跨纬度大,热量、水分差异大;东部为高大山脉,气候垂直差异大,所以适宜多种水果生长。

〔2〕北部为干旱的沙漠,东部为高大山脉,西部、南部为海洋(或西临太平洋,南部多冰川),环境相对封闭(或成为外来病虫害的天然屏障),不易受外来病虫害影响。

〔3〕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位于南半球,产品在我国冬季上市,竞争力强;少病虫害影响,农药使用少,品质好。

〔4〕海运运量大,成本低,有价格优势;空运速度快,水果新鲜度高。

〔1〕此题考查智利水果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区域差异考虑,包括水平地域差异及垂直差异。读图,智利呈南北狭长分布,跨纬度大,热量、水分差异大;东部为高大山脉,气候垂直差异大,所以适宜多种水果生长。

〔2〕此题考查智利鲜果不易受外来病虫害影响的自然因素。外来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候、地形、海陆位置等分析。读图可知,智利北部为干旱的沙漠,东部为高大山脉,西部、南部为海洋,西临太平洋,南部多冰川,环境相对封闭,成为外来病虫害的天然屏障,不易受外来病虫害影响。

〔3〕此题考查智利比美国车厘子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影响市场竞争优势的因素主要从劳动力、土地租金、运费、上市时间、自然灾害等分析。智利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比美国低,生产成本低;智利位于南半球,产品在我国冬季上市,竞争力强;智利少病虫害影响,农药使用少,品质好。

〔4〕此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主要从运量、运费、运速等比较。海运运量大,成本低,有价格优势;空运速度快,水果新鲜度高。

沥青是石油炼油后留下的余渣,多用采铺路或作为建筑材料。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资建设的的现代化石油加工企业阿克套沥青厂,从中国引进成套工艺设备,产出高品质沥青,能达刘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要求。哈萨克斯坦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交通落后,目前正

在建设的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运大干线〝双西公路〞〔西欧--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段,所需要的高品质沥青都由阿克套供应,也能满足今后该国道路建设的需要。图为〝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示意图.

(1)简述阿克套沥青厂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建设〝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需要高品质沥青的主要原因。

(3)啥萨克斯坦交通现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试分析原因。

〔1〕石油资源丰富,为沥青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有中国技术条件的支持;市场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

〔2〕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沥青路面易开裂、变形;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路面易增温,沥青易软化;是欧亚大陆的货运大通道,运量大,磨损大。

〔3〕深居亚欧大陆中部,没有出海口;货物运输需经其他国家中转,限制了其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

此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线路及站点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结合材料可以从原料、市场、技术、国家政策等方面来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制造沥青的原料丰富;从中国引进成套工艺设备,说明中国技术条件的支持;〝双西公路〞需要高品质沥青,市场广阔,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2〕由材料可知〝双西公路〞的哈萨克斯坦段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这样极易导致沥青路面易开裂、变形,而且在晴天时,温度较高,强烈的太阳辐射强,容易导致路面增温,从而使沥青软化;〝双西公路〞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运大干线,货运量大,磨损大,因此该路段需要质量较高的沥青,从而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3〕由图示可知,哈萨克斯坦位于大陆的内部,距海较远,没有出海口,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交通落后,货物的运输需经其他国家中转,限制了该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介于南、北部山地间,大部分海拔1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0~252019年高考模拟地理精选m。生活在泉州的高二年学生李冰今年暑期到该地区旅游,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很快被当地迷人的风光所吸引。她深刻体会到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已成为繁育种子的〝黄金走廊〞、〝种子天然晾晒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形成〝企业+基地〞的产业化制种模式和产、加、销一体化链条。

〔1〕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主要原因。

〔2〕推测让李冰感觉不适应气候特征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说明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主要气候优势。

〔4〕有观点认为:〝在河西走廊大规模发展玉米制种业会破坏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请阐述你的理由。

〔1〕连接东、西的优越地理位置;南、北为山地,该地地势平坦;西北气候干旱,该地水源较丰富;绿洲广布,该地农牧业较发达。

〔2〕干旱〔降水少、空气干燥〕;太阳辐射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海拔高,气温低,玉米生育期延长,增加产量;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生长期病虫害少,且种子易储存;气候干燥、光照强、空气流动快,便于自然晾晒。

〔4〕赞同:该地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大规模发展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等发展。

不赞同:产业化制种,便于合理利用土地,避免过度开垦;同时合理利用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1〕此题考查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主要原因。河西走廊处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连接东、西的优越地理位置;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为两山夹峙,地势相对平坦;西北气候干旱,该地位于在较大的河流下游,水源较丰富;绿洲广布,该地农牧业较发达。

〔2〕此题考查西北地区气候特点。根据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地区位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空气干燥,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从而导致李冰不适应。

〔3〕此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海拔高,气温低,玉米生育期延长,增加产量;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生长期病虫害少,且种子易储存;气候干燥、光照强、空气流动快,便于自然晾晒。

〔4〕此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应用。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赞同主要从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分析;不赞同主要从从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分析。赞同: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大规模发展玉米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等发展。不赞同:产业化制种,便于合理利用土地,避免过度开垦;同时合理利用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2019年·全国卷2卷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重绘图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国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A.生产中心 B.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 D.质检中心 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2018年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Ⅲ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 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赖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己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域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 1 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 3~5 题。 县城 中心集镇 村 主要公路 次要公路 图1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 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苦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安徽卷)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列问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23.A 24.D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根据该区域的纬度范围25°N-32°N和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埃及,从而确定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热点荒漠带;第2问,该地区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便捷地连接两个区域的判断,也是根据空间定位后,就能准确判断连接了西欧与南亚,其它三个选项都不符合条件。总体上,此难度不大,但对空间定位要求较

高,这样也就要求学生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世界区域的空间定位加强训练。 (2019?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答案】3、D 4、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 (2019?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出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智能过关训练试题(4)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 题 2013.1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汉字造字法中,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知“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甲。读图回答 1~2 题。 1.图甲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夏至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为 ( ) A.①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2: 00 B.②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20:00 C.③地,此季节该地温和多雨,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12 :00 D.④地,此季节该地草原枯黄,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8 :00 3.表中①②两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光照充足 D .春季多大风 4.①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较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 位于盆地,多云雨天气 D. 纬度高,白昼时间短 读右图,回答 5~ 6 题。 5.据图可知,( ) A.河流水 B.雨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6. “城市地面雨水人口” ( ) A.只能建在市中心 B.应建在城市的绿地中 C 应建在郊区农田中 D.可建在道路两侧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4)回答 7 ~ 8 题。 7.甲最有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9~ 10 题。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2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2 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I,II,III,IV 四个等级类型。图 1 为2001 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 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 题。 1.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I 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 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IV 型的城市, 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 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 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 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宇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 以及乳制品. 珠宝,手 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A. 生产中心 B. 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 D.质检中心 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 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 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 温度不断下降, 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

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 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6~8 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 因此积云常常呈 A. 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 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 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 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 日出前后 B. 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 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 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 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 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 题. 9.修建水库前, 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 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増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 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 B. 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36.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24 分)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 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图 4 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1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文科班3课时,理科班2课时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强调:(1)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和主观性(人们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的结合物。 (2)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2.特征:(教师讲解为主)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整体体、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层次性)。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开放性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与其它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为主)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天津文综地理试题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 3.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4.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B.b C.c D.d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图3),回答第5题。 5.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正北 0:00 B.正北 12:00 C.正南 0:00 D.正南 12:00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6~7题。 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 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 d 据图文(图5)材料,回答8~9题。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文综地理试题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一年是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6年 2. 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城市房价增长快 B.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C. 产业升级和转移 D.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答案】1. C 2. C 【解析】 1. 由图可知,2014 年人口的增长率为0,故这一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小,选C。 2. 由图可知,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人口机械增长率上涨快,这说明区域的人口拉力因素加强,结合选项,城市房价增长快不会导致人口大量大幅提高迁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机械人口增长意义较小;产业升级和转移会使得区域工作机会增多,引力加大;生活水平在三年内很难大幅提高,据此最佳选项为C。 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作梯田(见图2),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一鱼一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回答3-4题。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2地理试题

2020年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 “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 B.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图1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 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 稻茬。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 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图2 5.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 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图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 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 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专题地理图形综合判读 (2019?新课标II卷)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 10.B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9.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 10.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 故答案选B。 11.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2019?新课标I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7、B 8、A 9、A 【解析】 试题分析: 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

高考全国卷文综地理试题

2018高考全国卷3文综地理试题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 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 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 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 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 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 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 中心集镇活力较强,示意该县居民 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 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养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政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贝加尔湖(图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 千米。据此完成 6~8 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地理试卷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图2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5题。 图2 3.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与市场 B. 市场与交通 C. 交通与资金 D. 科技与劳动力 4. 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A. 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 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 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 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5.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 总部调控生产 C. 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 研发中心创意 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 图3 6. 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7. 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8. 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 9.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图5 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1卷及答解析

2019年全国卷Ⅰ地理卷高清原题、答案与解析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答案1-3BDA 解析:本组题考查新兴工业特点,第1题由“村村冒烟”可知该县村办企业是工业空间布局分散,题目没有体现原料和燃料分散,也没有体现产品市场分散。故该题选B;这道题直接来自高中课本必修二《新兴工业区》一节中意大利和温州乡镇企业。第2题中由题目中: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这等于合并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可以减少非农业用地,同时壮大集体经济,而对劳动力变化和基础教育没有多大影响,故本题选D;第3题由题目

中“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属于城乡新的发展模式,而不属于生活方式、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故选A。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地理试题精选

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地理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2020年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图2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①并列排布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 A.①B.②C.③D.④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图3 7.参照图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2019年高考地理押题

一、单项选择题。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增强②汽车性能改善③科技水平提高④为节省建设费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上图中AB示意某段高速公路,则 A.该段高速公路沿东—西向延伸 B.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C.①②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和向斜 D.①处可能有高架桥,②处可能有隧道 【解析】 1.受地形影响,过去的“之”字形路是因为技术水平低,经济力量不足,现在不在是“之”字形道路,是因为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逢山开道,遇沟建桥,A 正确;与汽车性能改善无关,投资不会减少,②④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为山谷,修建高速公路要架桥,②处等高线向低值凸处,为山脊,要修隧道,D正确,B错;该段高速公路沿东北—西南向延伸,A错;图中看不出岩层新老关系及岩层弯曲方向,无法判断地质构造类型,C错。故选D。

【答案】1.A 2.D 位于郑州航空港的某电子科技企业,其元器件面向全球采购,产品面向全球销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该企业选择在郑州航空港建厂,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 C.原料 D.交通 4.在该企业周围,有众多同类企业纷纷建厂投产,最主要的目的是A.减少内部交易费用 B.共享基础设施和信息 C.加快新产品研发 D.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5.面向全球采购元器件,会 A.增加铁路运输压力 B.增加产品成本 C.利用最佳区位优势 D.提高科技含量 【解析】 3.由材料可知,该企业为电子科技企业,其元器件面向全球采购,其市场为国际市场,二者均依赖于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故靠近郑州航空港布局,考虑的是交通运输条件,D项正确。 4.在该企业周围,有众多同类企业纷纷建厂投产。各企业属于相同类型产业,相互之间没有生产上的联系,没有内部交易费用(内部交易是指由母公司与其所有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范围内,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交易),A项错误;同类产业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共享信息,B项正确;对产品的研发及市场销售没有影响,C、D项错误。 5.该产品的元器件体积小、价格昂贵,主要依赖航空运输,A项错误;面向全球采购元器件,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B项错误;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最佳区位优势,C项正确;对于科技含量的提高没有影响,D项错误。 【答案】3.D 4.B 5.C

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2021届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显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