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
资金测算过程方式

二、资金需求测算及额度合理性分析
(一)资金需求测算。
单位:万元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如何进行资金测算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三、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
(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银行资金需求量测算公式

贷款测算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按10月份报表测算
自有资金=所有都权益-固定资产净额-无形资产
贷款量测算数值=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
+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量
10,031,186.98
58,972.95
9,972,214.03。
营运资金测算

预付账款 预收账款 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
0.94 0
1.07Βιβλιοθήκη 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 营运资金
借款人自有资金 其他渠道 现有流动资金贷款 提供的流 动资金
12,600,000
19,142,500.78
0
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
所有者权益 非流动资产
69,021,116.50
69.5
存货周转天数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 营运资金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公式: 13,474,889.05 45217389.83 营运资金量
借款人自有资金=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
借款人自有资金 公式: 19,142,500.78 0 非流动负债
需求测算简表
流动资金需求测算简表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 (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1+预计 运资金周转次数×保险系数
营运资金量 公式: 45217389.83
81,497,036.79
上年度销售收入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 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公式: 2.732240437
度销售利润率)×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 周转次数×保险系数
上年度销售利润 率
24.58%
预计销售收入年增 营运资金 保险系数 长率 周转次数 34.00% 2.73224 1.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 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 数
62.39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49,878,615.72
营运资金需求量的测算

如何计算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已经计算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05 存货周转天数=21 预付付账款周转天数= 360÷{61512.78÷[(2241.58+5000.71)/2]}= 21.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61512.78÷[(1100.00+2766.00)/2]}=11.31 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表中没有,不用计算
1. 营运资金需求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 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2. 我行可贷款金额=营运资金需求量一自有资金一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 3.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率)=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
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4.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5.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率)=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6. 存货周转次数(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7.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率)=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8.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率)=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9.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44.7=8.05
如何计算存货周转率?
财务数据 总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帐款 预付帐款
存货 固定资产净额
总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所有者权益 累计销售额 销售成本 营业利润
所得税
2014年末 8371.90 8099.40 2644.10 707.06 2241.58 2506.67 272.49 4238.24 4238.24 3130.00 1100.00 4133.66 49940.03 47193.33 2746.7
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

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机构应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以此确定流动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受信和贷款挪用。
其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下简称《测算参考》)明确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系统和完整,难以满足现有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更简单方便的方法完善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以符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实际和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要求。
一、借款人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一)测算公式《测算参考》中提出了营运资金量的测算公式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①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②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③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④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⑤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⑥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⑦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⑧(二)测算公式的会计含义公式①总的指导原则:上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总量(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平均每个生产周期须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即“上年销售成本/上年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包括税金及附加等)”.预测本年因销售收入增长所需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在均衡增长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就是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即“销售成本增长率=上年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因此,公式①可以表示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上年营运资金量×预计本年营运资金增长率(三)测算公式的转化公式②-⑧中,均以上年报表数据为标准.将公式“上年度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成本/(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代入④和⑤中,同时将公式②—⑧代入公式①中注1,经算术运算,最后得出的公式为:营运资金量=[(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平均余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⑨在测算了营运资金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确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量,即: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公式⑨是由公式①计算而来,它的会计含义是对一个生产周期内影响营运资金占用量的要素进行简单绝对数的估算,与公式①最大的不同是剔除了繁杂的算术计算过程,且在会计含义的理解上也更直观、更明晰.二、测算方法的运用及完善从公式⑨可以看出,营运资金的需求量,最后由“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以下称“影响因素")的年末与年初时点数据决定,如果企业该两个时点的某个“影响因素"的余额变化较大,则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也随之变化,而企业“影响因素”在各时点的变化是频繁的,也相对容易被人为操纵.因此,在运用该计算方法时,要考虑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期得出更科学的结果。
测算资金缺口

保理业务是复பைடு நூலகம்型金融产品,除了融资功能,还有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等功能,相较于传统的贷款业务,风险点较多,会涉及货物质量纠纷、交付时间争议、所有权保留、债务人或债权转让人破产等法律问题,这些都将对保理合同项下应收账款的回收产生障碍。
大概算一下與下列公式接近否
测算资金缺口=营运资金量-(净资产-固定资产净额-长期投资)-现有授信总额-其他渠道可提供资金
营运资金量=销售收入*(1-销售利润率)*(1+销售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预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预测资金需要量计算公式

预测资金需要量计算公式资金需要量计算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营运资金需求量=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
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一)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容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
它通常适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资金用量较小的项目。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公式为: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二)销售百分比法【基本原理】销售百分比法,是假设某些资产、负债与销售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根据该假设预计外部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企业的销售规模扩大时,要相应增加流动资产;如果销售规模增加很多,还必须增加长期资产。
为取得扩大销售所需增加的资产,企业需要筹措资金。
这些资金一部分来自随销售额同比例增加的流动负债,还有一部分来自预测期的收益留存,另一部分通过外部筹资取得。
(三)资金习性预测法资金习性预测法,是指根据资金习性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所谓资金习性,是指资金的变动同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照资金同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把资金区分为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和半变动资金。
资金习性预测法一般需根据历史上企业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把资金分为不变和变动两部分,然后结合预计的销售量来预测资金需要量。
设产销量为自变量X,资金占用为因变量Y,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Y=a+bX式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
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机构应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以此确定流动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受信和贷款挪用。
其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下简称《测算参考》)明确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系统和完整,难以满足现有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更简单方便的方法完善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以符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实际和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要求。
一、借款人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
(一)测算公式
《测算参考》中提出了营运资金量的测算公式为: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①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②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③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④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⑤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⑥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⑦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⑧
(二)测算公式的会计含义
公式①总的指导原则:上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总量(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平均每个生产周期须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即“上年销售成本/上年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包括税金及附加等)”。
预测本年因销售收入增长所需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在均衡增长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就是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即“销售成本增长率=上年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因此,公式①可以表示为: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上年营运资金量×预计本年营运资金增长率
(三)测算公式的转化
公式②-⑧中,均以上年报表数据为标准。
将公式“上年度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成本/(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代入④和⑤中,同时将公式②-⑧代入公式①中注1,经算术运算,最后得出的公式为:
营运资金量=[(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平均余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⑨在测算了营运资金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确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量,即: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公式⑨是由公式①计算而来,它的会计含义是对一个生产周期内影响营运资金占用量的要素进行简单绝对数的估算,与公式①最大的不同是剔除了繁杂的算术计算过程,且在会计含义的理解上也更直观、更明晰。
二、测算方法的运用及完善
从公式⑨可以看出,营运资金的需求量,最后由“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以下称“影响因素”)的年末与年初时点数据决定,如果企业该两个时点的某个“影响因素”的余额变化较大,则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也随之变化,而企业“影响因素”在各时点的变化是频繁的,也相对容易被人为操纵。
因此,在运用该计算方法时,要考虑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期得出更科学的结果。
(一)科学把握公式的适用范围。
该公式适用于生产较为均衡的企业,如生产周期波动较大,则测算结果差异较大。
如适用于产品均衡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受季节性影响小的批发零售企业、生产各阶段周期性明显的企业等。
(二)灵活掌握各“影响因素”的取数点。
各“影响因素”的起点和终点取数可以与每个生产周期相结合,以其起点与终点的数据为标准。
如数据充分,且每个生产周期各“影响因素”的波动较大,可以计算多个生产周期的营运资金量,再进行算术平均,以达到合理估算的目的。
(三)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侧重的估算策略。
如对存货占用量大的企业,可以侧重于对存货各时点的资金占用量进行测算,以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对小企业,以其流动资金投入量作为存货资金平均占用量;对订单式、贸易融资性贷款等,以其合同交易金额作为估算基础。
(四)注意特殊情况的调整。
从公式①到公式⑨的转化,其假设前提是销售收入增长与其销售成本呈同比例增长,如市场因销售价格波动导致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不平衡,则销售成本和营运资金量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公式④到公式⑧的假设前提是各“影响因素”期初与期末数据的变化基本与生产周期的变化相匹配,如波动过大,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注1运算过程如下:
1、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含销售税金及附加(下同)]}/销售收入
→公式a: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销售利润率)
→公式b: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销售利润率)
公式c: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净额
公式d:应付账款余额-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净额
将公式a、b、c、d代入下式:
2、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
转天数+360/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0/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 销售成本/{360/[360/(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60/[360/(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360/(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360/[360/(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360/[360/(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销售成本/(1-销售利润率)*平均应收账款净额-(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净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平均存货余额+(1-销售利润率)*平均应收账款净额-平均应付账款净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