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

《诊断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
《诊断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1 1、 X 线成像掌握: X 线检查技术, X 线分析与诊断, X 线诊断的临床应用熟悉: X 线图像特点, X 线检查中的防护 2、计算机体层成像掌握: CT 图像特点, CT 诊断的临床应用熟悉: CT 检查技术, CT 分析与诊断了解: CT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 DSA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DSA 检查技术, DSA 的临床应用 4、超声成像熟悉: USG 图像特点, USG 分析与诊断, USG 诊断的临床应用了解: USG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USG 检查技术 5、磁共振成像掌握: MRI 分析与诊断熟悉: MRI 图像特点, MRI 诊断的临床应用, MRI 检查技术了解: MRI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6、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熟悉: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 7、数字化 X 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科学了解: 数字化 X 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 1、 X 线检查技术, X 线分析与诊断, X 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2、 CT 检查技术, CT 分析与诊断、 CT 图像特点, CT 诊断的临床应用 3、 DSA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DSA 检查技术, DSA 的临床应用 4、 USG 图 1 / 11

像特点, USG 分析与诊断, USG 诊断的临床应用 5、 MRI 图像特点, MRI 诊断的临床应用, MRI 检查技术(观看卫生部录像带)1、掌握: 正常胸部的 X 线、 CT 解剖 2、掌握: 纵隔正常 X 线、 CT、 MR 解剖和纵隔分区 3、熟悉: 横膈、胸膜的 X 线、 CT 解剖(一)胸廓: 1、软组织胸廓: 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头及乳房 2、骨性胸廓: 肋骨、肋软骨钙化;肩胛骨、锁骨、胸骨及胸椎;各种肋骨先天性变异(二)肺野和肺门: 1、肺野: 肺野的划分;特殊的肺区肺尖区和锁骨下区;肺段、肺叶和肺纹理 2、肺门: 肺门是肺动脉、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神经组织的总和投影;左右肺门的部位;右侧肺门角和肺门点(三)气管支气管树:气管支气管树的 X 线命名;胸片气管、主支气管的 X 线解剖;体层片叶段支气管的解剖;支气管造影的 X 线解剖(四)纵隔: 1、正位纵隔的 X 线、 CT、 MR 影像,左右纵隔缘的组成 2、侧位六分法,纵隔的分区和各区的 X 线解剖 3、纵隔的生理性变化(五)胸膜:

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1. 用自然过滤法分离Fe(OH)3胶状沉淀。 (1)胶体或胶状沉淀不能直接过滤(应先加热破坏胶体,否则会透滤。稍加热示范即可。若学生不加热便过滤,则提示。) (2)自然过滤(滤纸折叠法、撕去一角、放入漏斗、调节水柱、玻棒引流、“三靠两低”等,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每次转移量不能超过滤纸高度的2/3。) 2. 现有由CuSO4与NaHCO3在水中反应制备的Cu2(OH)2CO3沉淀,利用倾析法将其与溶液分离并检查SO42-洗净否。 (1)倾析分离(静置、玻棒引流、蒸馏水洗涤两三遍。) (2)SO 42-检查(用小漏斗过滤法,过滤几滴溶液在试管中,因有CO 3 2-、需加几滴HNO 3 、 再加几滴BaCl2溶液检查。) 3. 在不增加溶液体积前提下除去硫酸亚铁铵过饱和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热过滤操作(加热使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完全、选无颈漏斗并注意预热、过滤时每次转移少量溶液、烧杯中剩余溶液保持加热。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必要时提醒学生80°C以上硫酸亚铁铵晶体会溶解完全。) 4. 将CuSO4·5H2O晶体与母液分离并用乙醇洗涤晶体。 (1)抽滤操作(滤纸大小、润湿滤纸、稍抽气使滤纸紧贴、玻棒引流、注意加入的溶液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开大水龙头抽滤、滤饼要较均匀地铺满漏斗底、用药勺压实滤饼、抽滤至干、先拔橡皮管再关水龙头、玻棒轻轻揭起滤纸边、取出滤纸与沉淀、滤液从抽滤瓶的上口倒出。) (2)洗涤操作(2种方法:沉淀较多时,拔掉橡皮管暂停抽滤、加入洗涤剂洗涤;沉淀较少时,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洗涤。我们要求用前一种方法,所以要求学生过滤较多晶体。) 5. 将预先已称好的10.0 g CuSO4·5H2O晶体重结晶。 重结晶操作(按1:1量好10mL蒸馏水,先加部分水、几滴H2SO4,加热至沸,若晶体未完全溶解,则用滴管逐滴加水至晶体刚好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然后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注:不允许浓缩、不用过滤。) 6. 水浴蒸发浓缩制备CuSO4·5H2O晶体。 (1)水浴加热(500 mL大烧杯、水量为其容量的1/2~2/3。) (2)蒸发浓缩(蒸发皿。先加硫酸酸化再加热、前期搅拌、发现有晶体析出时停止搅拌,浓缩至表面出现一层完整的晶膜即停止加热浓缩。) 7. 称取5.0 g NaCl固体并将其溶解。 (1)电子秤的使用(注意:不能用滤纸称量、不能将试剂撒在电子秤上。) (2)固体试剂的取用(试剂瓶盖子反过来放在实验台上、用干净药勺取试剂、取出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3)固体溶解(加热、搅拌) 8. 将15.0 mL 0.1 mol/L Fe2(SO4)3溶液沉淀完全。 (1)沉淀操作(煮沸后边搅拌边滴加NaOH溶液、双手并用。沉淀完全后要煮沸一段时间,要学生口头说明即可。)

中医诊断学实验指导大纲

《中医诊断学》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 学时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实验学时:9 实验学分: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本大纲主笔人:胥筱云、鲁法庭、杨梅、何丹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

中医诊断学实验是一门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实验性学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以最大程度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其目的在于: 1、达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断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性,主动自学、积极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中医学实验的操作实施方法,掌握相关实验内容的目的要求。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3、爱护实验设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4、学生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5、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二、中医诊断学课程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

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doc

测生命体征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考核时同学互测。全程操作10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洗手,床旁评估:病情、意识、心理状态、有无影响准确测量的因 素等 6 病人准备:病人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要点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 准备工作20 护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指甲已修剪、洗手(六/七步)、戴口 罩 4 用物准备并检查: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纱布、秒表、笔、记 录单、洗手液等 6 核对病人,安置体位 4 腋温测量:擦拭、放表、屈臂过胸 6 测脉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计数不小于30s 5 测呼吸:似诊脉状,观察胸廓起伏,计数不小于30 秒 5 告知脉搏、呼吸结果 1 卷袖露臂,手心朝上 2 放平血压计并打开,缠绕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4 测血压操作流程60 置听诊器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 加压注气 6 缓慢放气 5 听音判断,告知结果 6 解开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整理并关闭血压计 3 取出体温表,擦拭 2 检视读数,告知结果 2 甩表,妥善放置 2 安置病人,终末处置 4 洗手,脱口罩,记录 3 安全意识、查对制度 5 终末质量15 交流技巧、人文关怀 5 程序正确、结果满意 5 理论回答 5 提问:目的或注意事项5

总分100 100

无菌技术操作法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1. 全程操作10 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2. 任何操作步骤出现跨越、污染,扣除该步骤的全部分值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环境准备:操作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 1 分) 半小时内停止打扫、减少走动;( 1 分) 3 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平坦( 1 分) 准备工作10 个人准备:着装符合要求( 1 分),指甲已修剪( 1 分),洗手(六步/ 七步法)( 3 分)、戴口罩( 1 分) 6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无菌纱布罐、无菌溶 液、无菌手套;另备清洁干燥治疗盘、棉签、碘伏溶液、弯盘、纸、笔、 1 手消毒剂 检查物品: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纱布罐、溶液、碘伏、 棉签、治疗盘、手套 10 将无菌包放置在操作台上打开 2 依次揭开左右两角,再解开内角 3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置于备好的治疗盘内 5 按原折痕回包 3 注明开包时间,放置妥当 2 将取出的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内 2 治疗巾上层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 3 一次性打开无菌碗 4 放置无菌碗 5 去除瓶盖,消毒无菌溶液瓶塞 2 操作流程78 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纱布一块 3 垫纱布打开无菌溶液瓶塞 2 瓶签向手心,旋转冲洗瓶口,倒溶液于无菌碗内 5 盖瓶塞 1 记录开瓶时间并签名 2 移动无菌碗置中央,将上层无菌巾拉下,边缘对齐 3 折叠治疗巾 3 注明铺盘时间并签名 2 打开手套袋,取出手套 3 对好五指,戴手套,调整位置贴合紧密 6 翻转脱手套,置黄色垃圾袋内 3 终末处置 2 洗手、脱口罩2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 实验指导 编者:邵成民、顾婷 专业: 姓名: 班级:

目录 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 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 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 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 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 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 实验七:消化系统 (29)

呼吸系统(一) 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 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 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 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 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

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位,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 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11.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中、上野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CT:左肺尖后段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 12.左侧胸片:局限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可见一条索状高密度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试题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通知 各中学教导处: 今发给您高中实验考评分标准,请在考试前印发给评分老师。(附各科评分标准) 长教院教研室 2008.4.30 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结业)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试题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说明:请监考教师将评分表打分后贴在学生试卷上。 物理A组物理B组 物理C组物理D组

物理DI组物理DII组 1.实验共分A、B、C、D四组。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本次试题为D组增设D I、D II 两组,选用D或D I、D II中的哪一组,由区(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正确是指它们的连接方式、正负接线柱和量程都正确。 3.A—D各组第3题,应让学生在指出装置中的错误或识别指定的传感器的要求中,任选其中一项。对于指出装置中的错误,只要求从2个存在错误的装置中,任意指出其中一个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正确的装置要求(写在试卷上),不必动手操作; 对于传感器的识别,只要求学生能从所给出的4类传感器中,指认监考教师所指定的某一类传感器。 4.未整理器材扣1分。 A—D各组第3题的装置说明 A—D各组第3题由监考教师按下述要求在考前准备。 A组第3题 (1)在“用多用表测电压”实验装置中:实验时红表笔插于“-”插孔、黑表笔插于“+” 插孔。 (2)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装置中:橡皮筋的活动端明显偏离指定的标记点O。 (3)识别: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光电门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传感器和电压(电流)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中,任选四类,每类1个,并分别用纸条标示为A、B、C、D。在上述所选定的A、B、C、D四类传感器中,要求指认监考教师所指定的某类传感器。 B组第3题

《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版)

《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2006版)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本课程实验面向本科:临床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公共卫生学系、药学系开设。 考核方式:主要为日常考核、操作考核和卷面考核,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10%为日常考核成绩,30%为操作考核成绩。 课程简介: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学习症状学及采 集病史、体征及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 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教学目的是学习获取这些临床 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 论,提出可能性的诊断。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共开设15个实验。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自编教材:《诊断学实验指导》。 实验要求:通过诊断学实验,要求学生: 1.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方法。 2.能按照规范的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全身体格检查,操作正确,内容完整,结果准确。 3.通过临床见习及电子模拟标准化病人,认识临床常见病理体征的表现及特点,掌握其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的操作过程,能熟练、正确地阅读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片,并书写出诊断报告。 5.掌握常见实验室检查的操作过程,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 6.掌握问诊的技巧与科学的问诊方法,能熟练地围绕常见症状进行深入、全面的问诊,并总结出完整的病史。 7.掌握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书写出高质量的完整住院病历。

2016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附件2: 赣州市化学实验操作题库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粗盐提纯 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液体药品 2、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 3、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 4、正确进行蒸发操作 5、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酒精灯、坩埚、坩埚钳、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棒、石棉网、试管刷、抹布 实验药品:粗盐水(实验时尽量少取些盐水,能满足实验演示即可。)

二、实验名称: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 实验要求:1、正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观察相关反应的现象 2、正确取用固体药品以及液体药品 3、正确使用酒精灯 4、在评分表中写出相关结论 5、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药匙、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火柴 实验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三、实验名称: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实验要求:1、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2、正确地使用pH试纸 3、能正确地鉴别物质 4、在实验记录表中正确地注明鉴别结果并写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测碳酸钠溶液的pH 5、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pH试纸、滤纸、标签纸、水槽、试管刷、试管架、废液缸、抹布 实验药品: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待鉴别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试剂瓶上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1”和“样品2”,要求考生取样品时用对应的贴有“样品1”和“样品2”标签的试管)

四、实验名称:酸(稀硫酸)的性质 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 2、掌握试管振荡方法 3、通过3个实验证明酸通性中的三个不同的性质 4、实验完毕,用文字简述实验中体现出的酸的性质 5、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5支、滴瓶2只(内盛试剂)、药匙(或镊子)1把、水槽、试管刷 实验药品:稀硫酸、石蕊试液、碳酸钠溶液、锌粒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精编版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 实验指导 编者:邵成民、顾婷 专业: 姓名: 班级: 目录 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 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 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 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 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 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 实验七:消化系统 (29) 呼吸系统(一)

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 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 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 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 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 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

位,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 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 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11.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中、上野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CT:左肺尖后段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 12.左侧胸片:局限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可见一条索状高密度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 实验指导 编者:邵成民、顾婷 专业: 姓名: 班级: 目录 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 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 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 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 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 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 实验七:消化系统 (29) 呼吸系统(一)

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 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 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 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 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 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位,主

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 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 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11.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中、上野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CT:左肺尖后段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 12.左侧胸片:局限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可见一条索状高密度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 细则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1 氢氧化钙完全变质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探究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并证明固体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用品:稀盐酸(1:4,盛于滴瓶中)、完全变质氢氧化钙固体样 品(盛于广口瓶中)、酚酞试液(盛于滴瓶中)、药匙、试管(Ф20×200mm)2支、试管架、U形纸槽、洁净的白纸、小烧杯 (100ml;盛蒸馏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化学试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盛于125ml细口瓶中)、铁钉、托盘天 平、白纸2张(10cm×10cm)、镊子、烧杯(100mL)、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0一三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三) 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一、实验目的:观察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二、实验用品:酸性硫酸铜溶液(硫酸铜饱和溶液与1:4的硫酸溶液按 5:1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抽签号 四川省二〇一五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四) 液体药品的量取 (考试时间:10 分钟) 一、实验目的:准确量取10mL 蒸馏水 二、实验用品: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 监考教师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口腔颌面x线诊断学实验指导

口腔颌面x线诊断学实验指导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验教学中心 2004年9月

本教程旨在巩固理论课讲授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口腔面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应用x线检查手段为口腔医学临床工作服务,熟练掌握口腔颌面部常用x线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正常影像,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病的x线诊断。本实验教程各单元实习内容的编排均按X线检查方法、正常x线影像、病变的x线诊断进行,循序渐进,以利学生掌握。 实习一口腔颌面部x线技术特点 [目的和要求] 了解口腔颌面放射技术特点及常用x线设备。 [实验用品] ①口内片x线机;②曲面体层x线机;③体腔x线机;④头影测量x线机; (2)曲面体层x线机; (4)头影测量x线机。 3.示教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的投照方法及持片夹的应用方法。 (1)胶片安放及固定:将胶片的感光面置于被照牙的舌腭侧,尽量使胶片贴合被照部位的纠织面。胶片边缘需与切缘或殆面平行并超出1cm。然后嘱患者用手指轻轻抵住胶片,或用持周 (2)患者体位:患者坐于椅上,头部枕于头托,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下颌切牙叫使被照牙唇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前磨牙及磨牙时,听鼻线(外耳道至鼻翼连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磨牙及磨牙时,听口线(外耳道至口角连线)与地面平

行。 (3)x线的角度: 1)垂直角:x线的中心射线必须与牙长轴和胶片所形成角度的分角线垂直。 2)水平角:x线的中心射线必须与被照牙的邻面平行。 5.分组每人拍摄根尖片一张。 [实习报告与评定] 评定学生对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的掌握。实习二牙齿\牙周组织正常及病变x线影像 [目的和要求] 1.掌握 (1)根尖片牙及牙周组织正常X线表现。 (2)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X线表现。 (3)龋齿、根尖周病变及牙周炎的X线诊断。 (4)阻生牙的X线诊断。 (5)牙及牙槽突损伤的x线诊断。 (6)根尖片法进行埋伏牙定位。 2.熟悉 (1)儿童牙与颌骨x线表现。 (2)殆片的种类、用途及正常X线表现。 (3)牙内陷;畸形中央尖。 (4)牙髓病变。 (5)致密性骨炎。

实验诊断学笔记(第八版诊断学)

实验诊断 第一节概述 一、实验诊断的概念 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二、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体系 ※(一)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 分析前:检验项目选择、患者准备、标本采集与处理 分析中:仪器、试剂、实验方法、人员等 分析后:记录、书写、计算机输入 (二)实验诊断的质量保证体系 1.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指在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 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2.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nlity assesment, EQA) 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有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实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3. 全面质量管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设施与环境、仪器、试剂、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人员、记录、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 ※(三)检验报告的临床应用 在一项临床实验应用之前,应选择参考人群确定合适的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以便在临床应用时参考。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一些实验在建立参考区间后,就可以开始应用;但是,医学决定水平往往需要在不断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后才能确定。 1.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是指用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检测健康人群所得的包括95%测定值(正态分布)的范围。对一个测定值呈正态分布的参考区间,只能代表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评分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3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指导书07动医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指导书07动医

动物科学学院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指导书 主性冯杰编写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

贵州大学 二OO 七年八月

前言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涉及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还介绍了实验室常用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其诊断意义,以及兽医X线检查、B超检查和兽医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等。通过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临床一般检查和系统检查,最终达到初步的临诊分析能力,对动物常见疾病能够作出诊断和处置。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不仅在理论上学好本门课的基本知识,而且能确实掌握有关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术,并能应用于临诊实际,以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在动物保定、投药、一般检查、系统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方面加强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项目--动物的接近与保定,要求学生掌握动物通用保定方法,确保临诊过程中人畜安全。实验项目--动物投药、注射及穿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投药、注射及穿刺技术。实验项目--一般检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实验项目--循环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系统检查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实验项目--血液的采集、抗凝及血常规检查,要求学生了解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及程序。实验项目--现场病例诊疗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中血液的采集、抗凝及血常规检查和现场病例诊疗分析为综合性实验项目。 本指导书适用于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实验项目的编排上,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 3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4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10Ω)。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4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5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一.实验目的: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原理:

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 三.实验器材: 按图5连好的电路(小灯泡额定电压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四.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图5 实验电路图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中医诊断学实验 实验指导

《中医诊断学实验》 指导书

目录 一、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 实验一中医四诊、辨证训练及数字模拟诊断 (1) 实验二实体模拟教学实验 (7) 实验三病案讨论教学实验 (13) 二、诊脉训练及中医脉图描记及脉象分析 (19) 1

实验一 中医四诊、辨证训练以及数字模拟诊断 【实习目的和原理】 目的: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医临床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2 原理:本软件包括学习篇、测试篇、训练篇。 学习篇:基本覆盖了中医诊断学的诊法与辨证,适于学生了解中医的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 测试篇:采用仿真试卷界面,收集各种题型的标准试题3529个,并设有答案,卷面分析等功能,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学习效果。 训练篇:采用仿真诊断思路,模拟临床实习情境,虚拟诊断过程的方法,把覆盖400多病证的189个临床成功病例制作成训练环境,可以提高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辨证思路和技能。 【实验对象】 配备“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器材与药品】 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软件、计算机

【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 1.打开计算机,双击桌面“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快捷图标志,进入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2.点击进入“学习篇”,根据系统提示,点击复习本次实验课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3.点击右上角“关闭”图标,退出基础知识复习。 4.点击“学习篇”下的“测试篇”,进入相关知识的系统测试,进入系统“测试篇”后,点击左侧第六个按钮“定制”,选择所要测试的章节和测试内容的认知层次为“中”,或选择按测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为中,并按实验老师的要求输入需要测试的试题的数量。 5.点击右下侧的“确定”按钮进行测试,完成所选试题后,点击右上侧按钮“交卷”,得出本次测试结果分析。 6.记录测试章节、试题总数、答错试题数、答对试题数。

诊断学试验指导

实验一、活化凝血时间测定 【实验原理】同试管法CT测定。试验中加入白陶土-脑磷脂的悬液以充分激活因子Ⅻ和Ⅺ,并为凝血反应提供丰富的催化表面,故称为活化凝血时间(ACT);还可以避免因接触激活阶段的不同结果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本试验的敏感性和重复性。 【试剂】 1.脑磷脂的制备脑磷脂是将兔脑粉中的组织凝血活酶除去参与外源凝血途径的蛋白部分后所得的磷脂,故又称部分凝血活酶。取干燥兔脑粉1.2g加25ml丙酮,放置2h后过滤,将此兔脑粉加氯仿25ml,连续震荡2h,以滤纸过滤,滤液蒸发后为淡黄色蜡状物,刮入玻璃研钵中,加12ml生理盐水研磨成均匀乳剂,以每安瓶0.25ml分装。 2.4%白掏土悬液白陶土2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室温保存,用前摇动。 3.4%白陶土-脑磷脂悬液将脑磷脂用巴比妥缓冲液作1:50稀释后,再加等量4%白陶土悬液混合而成。4οC可保存3天,用时充分混合。 4.巴比妥缓冲液巴比妥钠11.75g、NaCl14.67g、0.1mol/L的HCl430ml,加蒸馏水至2000ml。此缓冲液pH应为7.3,否则影响试验稳定性。 【操作方法】 1.在含4%白陶土-脑磷脂悬液0.2ml的试管中注入受检全血0.5,轻轻混匀。 2.其余操作同试管法CT测定。 【参考值】 1.70±0.76 (1.14~2.05)min。 【临床意义】 1.同试管法CT测定,但较其敏感,重复性也较好,可检出因子Ⅷ:C小于45%的亚临床型血友病。 2.是监测体外循环肝素用量的良好指标之一。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测定 【实验原理】白陶土可激活凝血因子Ⅺ和Ⅻ。部分凝血活酶即脑磷脂可代替血小板3因子,也可加速因子X的活化。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存在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故该试验是白陶土脑磷脂的复钙时间,为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试剂】 1.部分凝血活酶的制备取干燥兔脑粉1.2g,加丙酮25ml,放室温下2h,过滤;取其滤液置烧杯中,室温蒸发成黄色腊状物,刮入玻璃研钵内,加12ml生理盐水,研磨成均匀乳剂,每安瓶0.25ml分装,冰箱保存备用。 2.40g/L白陶土生理盐水悬液取白陶土2g,加生理盐水50ml,室温保存,用前摇匀。 3.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悬液上述部分凝血活酶用巴比妥缓冲液做1∶5稀释,加等量的40g/L白陶土悬液混合而成,冰箱内可保存一周。

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医院

目录 (一)内科部分(总分200分). 必考项目: 1.内科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评分标准(50分)……………( ) 2.内科病历质量评分标准(50分) ……………………… ( ) 以下任选一项(100分) 1.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2.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3.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4.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5.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6.肌肉注射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7.静脉抽血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8.静脉输液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9.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10.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内科病历质量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内科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注:1.时间安排:病史询问1O分钟,体检40分钟,病历书写60分钟2.分数计算:病史询问、体检50分,病历书写50分,总分100分。 主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胸腔穿刺术提问答案供参考 l.胸腔穿刺的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腔内有无气体、液体,其量及性质,送化验及病理, 以明确病因。 2)治疗性穿刺:通过抽液或抽气,减轻胸腔压力,解除肺部的压力,局部给 药。 2.胸腔穿刺的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操作及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3.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时 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O.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巾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 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嘱病人卧床休息,监测生命征,适当进食或热饮,若血压下降可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它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lOO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 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lOO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九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 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4.胸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主要为血胸,气胸,胸膜反应,穿刺点出血,脓胸,空气栓塞等。 1)血胸:多由刺破肪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立即停止抽液,观察 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用止血剂。 2)气胸:可因胶管未夹紧漏气所致,少量气可以自行吸收,不必处理,气胸 呼吸困难者,予以气胸闭式引流。 3)穿刺点出血:局部按压。 4)空气栓塞较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应密切观察。 5.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拔管指征是什么?应如何拔管? 指征:胸膜腔引流后,如24小时内水柱停止流动,且不再有气体或(和)液体排出,经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者,即可拔除引流管。 拔管时:应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紧盖引流伤口,并用胶布固定,或收紧结扎已放置在引流管切口的缝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