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阿伏伽德罗定律一轮复习已排版

高考阿伏伽德罗定律一轮复习已排版
高考阿伏伽德罗定律一轮复习已排版

高考阿伏伽德罗定律一

轮复习已排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mol·L -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

误;2 L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9. [2014·广东卷]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解析]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的NaCl利用了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小的性质,叙述Ⅰ正确,叙述Ⅱ正确,但二者无因果关系,A项错误;BaSO4是难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故可用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SO2-4,B项正确;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NH3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电离产生OH-,NH3用于喷泉实验利用了NH3极易溶于水的特性,二者无因果关系,C 项错误;由于Ca(OH)2是微溶物,故无法配制 mol·L-1的Ca(OH)2溶液,D项错误。

A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A4 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6. [2014·江苏卷]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B.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6.A[解析]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故1.6 g混合物中含有个氧原子,A项正确;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数为,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苯为固体,不适于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C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每生成 mol O2时,转移电子数为,D项错误。

10. [2014·广东卷] 设n A为阿伏伽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

B.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

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

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

10.A[解析] 18 g H2O为1 mol,1 mol H2O含有10 mol质子,A项正确;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1 mol甲苯含有8 mol C—H键,B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仅仅适应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氨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C项错误;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D项错误。

13.[2014·全国卷]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c(Cl-)

c(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

c(ClO-)=11,则溶液中

c(ClO-)

c(ClO-3)

1

2

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

a 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12a mol≤n e ≤56

a 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

a mol 13.D [解析]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l -

)c (ClO -)

=11,令c (Cl -)=11 mol·L -1,c (ClO -) =1 mol·L -1,根据电子守恒可求得c (ClO -3) =2 mol·L -1,则c (ClO -)c (ClO ―3)=12,A 项正确;B 项,由反应产物KCl 、KClO 和KClO 3的化学式看出钾元素与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n (Cl 2)=12n (Cl)=12n (KOH)=12

a mol ,B 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KCl 和KClO ,转移电子12

a mol ,若反应中只生成KCl 和KClO 3,则转移电子56a mol ,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范围为12a mol≤n e ≤56

a mol ,C 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KCl 和KClO 3,根据电子守恒,可产生KClO 3(最大理论产量)16

a mol ,D 项错误。 2.[2014·武汉二月调研]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 正丁烷中所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7N A

B .常温常压下,5.6 g 乙烯与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

C .在50 g 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3N A

D .将CO 2通过Na 2O 2使其增重a g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N A 14

2.B [解析] 标准状况下,11.2 L 正丁烷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N A ,A 项错误;乙烯和丁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H 2,5.6 g 该混合气体含CH 2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为 mol ,故其所含的氢原子数为,B 项正确;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和水均含有氢原子,C 项错误;CO 2与Na 2O 2发生反应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该反应

为Na 2O 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Na 2O 2相同,则n (转移电子)=n (CO)=a 28

mol ,D 项错误。

5.[2014·山东潍坊一模]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24 L CH 4中含有个共价键

B .100 mL 1 mol·L -1 NaAlO 2溶液中含有个AlO -

2

C .常温下,5.6 g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1.12 L 1H 2和0.2 g 2H 2均含有个质子

5.D [解析] 常温常压下,2.24 L CH 4的物质的量小于 mol ,故甲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小于,A 项错误;AlO -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其离子数目小于,B 项错误;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Fe 3+,故5.6 g 铁发

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1H2和0.2 g2H2的物质的量都是 mol,所含的质子数也相等,D项正确。

10.[201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C—Cl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中含有的3517Cl数目一定为

C.常温常压下,4.4 g CO2与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D.80 mL 10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Cl2分子数为

10.C[解析] CCl4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A项错误;氯元素有35Cl、37Cl两种原子,B项错误;CO2与N2O都是三原子分子,且摩尔质量都是44 g·mol-1,故4.4 g 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mol,所含原子总数为,C项正确;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而使反应终止,D项错误。

9.[2014·江苏苏北四市二联]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

B.当H2O与Na2O2反应生成1 mol 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D.1 L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目为

9.C[解析] 未指明溶液的体积,A项错误;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生成1 mol O2时转移2 mol电子,B项错误;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标准状况下2.24 L CO 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CO和CO2均含有一个碳原子,C项正确;因Fe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溶液中Fe3+的数目小于,D项错误。

10.[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 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H-中含有9N A个电子

B. 28 g CO气体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C.1 L 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N A个Al3+

D.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10.B[解析] 1 mol OH-中含有10N A个电子,A项错误; 28 g C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N A 个氧原子,B项正确; AlCl3溶液中的Al3+易发生水解,1 L 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小于N A,C 项错误;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D项错误。

18.[2014·成都一诊]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mol H2和 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 A个NH3分子

B.1 mol 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 A个电子

C.1.0 L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

18. B[解析] 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不能达到100%,A项错误;根据电子守恒,转移的电子数由镁决定,故转移电子数为2N A,B项正确;因S2-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小于,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能应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20.[2014·陕西宝鸡一模]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B.0 ℃、1个标准大气压下,22.4 L NO 和22.4 L O2混合后,所得气体中的分子总数为

C.含4 mol 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2N A

D.将11.2 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

20.C[解析] 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1.8 g重水的物质的量小于mol,A项错误;NO与O2发生反应2NO+O2===2NO2,生成 mol NO2、剩余 mol O2,而NO2能够发生反应2NO2N2O4,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mol,B项错误;一个硅原子可以形成4条Si—O键,且一个氧原子结合两个硅原子,C 项正确;未指明Cl2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则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D项错误。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专题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专题 一、填空 1. 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3:2的氧气和臭氧,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之比,质量之比,密度之比,原子个数之比。 2.在标况下,13 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8g甲烷的分子数目相等,则该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为。 3.在相同温度压强下,实验室制得的下列体积的气体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10mL O2 ②20mL H2 ③30mL Cl2 ④40mL CO2 4. 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 B. C. D.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 和的是______;符合关系式和的是______(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 式和的是_____;符合和的是______(请填写反应的代号)二、选择题 。 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 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密度 C 质量 D 质子数 3.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人Ne 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p(Ne)>p(H2)>p(O2) B p(O2)>p(Ne)>p(H2) C p(H2)>p(O2)>p(Ne) D p(H2)>pNe)>p(O2) 》 5.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密度比为16:11 B 密度之比为11:16 C 体积比为16:11 D 体积比为11:16 7.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CH4和CO2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密度比为4∶11 B. 分子数之比为4∶11 C. 体积比为11∶4 D. 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8.在同温同压下,有等质量的气体X和Y。已知此时Y的体积大于X的体积,则它们的相对 分子质量关系是() A.M(X)>M(Y) B.M(X)<M(Y) C.M(X)=M(Y) D.无法确定 … 9.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适量的NH3和Cl2,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固体),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 A.11∶1 B.1∶11 C.7∶11 D.11∶7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课堂学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关系式 2、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质量关系式 3、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 ,影响气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 标况下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 标况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物质的量的关系 4、巩固练习: (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2C原子的质量为bg,A原子的质量为a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a/b B. aNa C. 12b/a D. 12aN A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新知识要点 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相同,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数目的分子。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气体的压强,单位Pa;V—气体在给定条件下的体积,单位m3;T—绝对温度,单位K;n—物质的量,单位mol;R—摩尔气体常数,数值为8.314J·m ol-1·K-1)。 根据气态状态方程PV=nRT,结合n=N/N A、n=m/M、V=m/ρ,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多个推论,下面重点练习四个重要推论: 推论1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之比,等于其之比。用关系式表达即T、P相同。 例1、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分子总数 D. 质量 例2、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 O2和10mL F2(同温同压)。A的化学式是__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注意相关规律: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等于个()之比,也等于()之比。练习:

高考必备!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定律相关知识点归纳

一、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关知识点归纳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知识归纳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及理解 ⑴概念: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N A”表示,而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⑵概念的理解: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实质是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②不能说“含6. 02×1023个粒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只能说“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③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不能等同,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纯数,它有单位,其单位为“mol-1”,而6.02×1023只是一个近似值,它无单位。 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概念及其关系 ①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n=N/N A。 ②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Mr)、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一个分子(或原子)真实质量(m r)之间的关系:m r=Mr/ N A。 ③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m/Mr=N/ N A。 ④气体体积 气体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V/Vm=N/N A,当气体在标准状况时,则有:V/22.4=N/ N A。 ⑤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c B)、溶液的体积(V)与物质的量(n B)之间的关系:c B= n B/V, 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及电离程度来判断溶液中的粒子数。 3.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的设陷方式 命题者为了加强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状态条件 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的气体体积,这就不能直接用“22.4L/mol”进行计算。 ⑵物质的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命题者常用在标准状况下一些易混淆的液体或固体作“气体”来设问,迷惑学生。如标准状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学校: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考号: 一、单选题 1.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 入2mol N 2,右边充人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16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 右两侧温度相同)。右侧CO 与CO2 分子数之比为() 2.相等物质的量的CO 和CO2 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④它们的体积比是1:1 A .①② B .②③C.①②③ 3.下列关于CO2和CO 的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为() A .4:5 B .3:4 C.4:3 D .1:1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HCl 和1LH2O 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常温常压下,1gH2 和14gN 2的体积相同; ③28gCO 的体积为22.4L ;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A . 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O2与CO 的质量比是7:1 1 B .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 CO2与CO 分子数之比是 11 : C .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 CO2与CO 的密度之比是 11 : D .同温同容下,等质量的 CO2与CO 的压强之比是 11 : 7 7 7 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左、A .1:3 B .1:2 C.3:1 D.2:1 D.①②③④ ,A 容器中的CH4和B 容器中的NH 3所含的氢原子总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SO2的是() A.B.C.D. 2.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时极易爆炸,此时氧气与甲烷的质量比为()A.1:4 B.1:2 C.4:1 D.1:1 3.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同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且反应后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4:1 B.生成物C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生成物C中A、B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1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之比为1∶4 4.标准状况下,11.2L CO和CO2混合气体质量为20.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1:4 B.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4:1 C.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1:4 D.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8g/mol 5.如图两瓶体积相同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气体密度相等B.所含原子数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6.下列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Cl2 D.等压、等体积的NH3和CO2

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气体和CO 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 8.(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 ·mol -1,分子数目为N ,质量是m g ,阿伏加德罗常 数为N A ,m (C )为12C 原子质量,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①A N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 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m N 1m(C)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在同温度、同体积、同质量时,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A .CO 2 B .CO C .CH 4 D .H 2 9.A 、B 、C 三种物质随着X 的变化,Y 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X 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则Y 表示的不可能是_____(填序号,下同)。 ①物质的量 ②物质的体积 ③物质所含分子或原子的数目 ④物质的摩尔质量 (2)若A 、B 、C 均为气体且压强恒定时,X 表示的是温度,则Y 表示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 ①气体的质量 ②气体的分子数 ③气体的体积 ④气体的摩尔质量 (3)若A 、B 、C 均为气体,Y 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X 表示的是气体的质量。 ①相同条件下A 、B 、C 三种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A 、B 、C 表示,下同)。 ②A、B 、C 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0.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 和CO 2两份气体 (1)其质量之比为_______。 (2)同温同压时,其体积之比为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 (3)同温同体积时,其压强之比为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

阿伏加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Avogadro's hypothesis) 定义: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的体积是指所含分子占据的空间,通常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约为分子直径的10倍,因此,当气体所含分子数确定后,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又决定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当温度、压强相同时,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微弱,可忽略),故定律成立。该定律在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推断未知气体的分子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阿伏加德罗定律认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1811年由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假说,后来被科学界所承认。这一定律揭示了气体反应的体积关系,用以说明气体分子的组成,为气体密度法测定气态物质的分子量提供了依据。对于原子分子说的建立,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学化学中,阿伏加德罗定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使用广泛,特别是在求算气态物质分子式、分子量时,如果使用得法,解决问题很方便。下面简介几个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式导出的关系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阿佛加德罗定律。 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①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R=8.31帕〃米3/摩尔〃开。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082大气压〃升/摩尔〃度。 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Pv=m/MRT……②和Pm=ρRT……③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1)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子量一定 摩尔质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 (2)在相同T〃P时: 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3)在相同T〃V时: 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 我们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同质量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④ p1:p2=n1:n2=N1:N2 ⑤同质量时: p1:p2=M2:M1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1、定律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 (1)、适应范围:任何气体。 (2)、拓展:在定律中,可以“四同”中的任意“三同”为条件,均可导出“第四同”。 (3)、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际上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2、重要推论: (1)、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之比。V1:V2=n1:n2=N1:N2。 (2)、同温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1:p2=n1:n2。 (3)、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ρ1:ρ2=M1:M2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m1:m2=ρ1:ρ2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V1:V2=M2:M1。 (6)、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p1:p2=M2:M1。 典型习题: 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密度之比为16:11 B、密度之比为11:16 C、体积之比为11:16 D、物质的量之比为16:11 2、在标况下,下列气体体积最大的是() A、14gCO B、32gO2 C、44gCO2 D、4gH2 3、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氩气和1摩尔氟气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质量 C、原子数 D、体积 4、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 B、N2 C、Cl2 D、CO2 5、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10g O2 B、71g Cl2 C、34g NH3 D、1g H2 6、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O2 B、N2 C、Cl2 D、CO2 7、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产生压强最大的是() A、O2 B、N2 C、Cl2 D、CO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如果5.6L氧气含有n个氧气分子,则N A约为4n; B、常温常压下,1摩尔的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C、1摩尔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混合CO和CO2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9、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氧气时重116克,充满某气体时重101.5克,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60 C、32 D、44 10、在标准状况下,WL氮气含有n个氮气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W n B、22.4n C、22.4n/W D、28n/22.4 二、气体密度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1、气体密度的计算: (1)、密度定义法:任意情况下,ρ=m÷v (2)、摩尔质量法:在标准状况下,ρ=m÷v=M?n÷V m?n=M÷22.4L.mol-1 (3)、相对密度法:同温同压下,A气体对B气体的相对密度等于A气体的密度比B气体的密度,也等于A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D=ρA÷ρB=M A÷M B 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标况密度法:M=22.4L?mol-1×ρ(g/l) (2)、相对密度法:M A=M B?D — (3)、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M):

阿伏伽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 基础知识点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W1/W2=M1/M2=ρ1/ρ2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计量的,0.012k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是它的近似值。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直接应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8/22.4NA 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解析:阿伏加德罗定律所述的气体包括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所以选项A正确。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22.4L/mol这一量,所以1L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22.4mol,选项B错误。每生成1molH2时必有 2molH+获得2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2NA,选项C正确。1个氦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以1mol氦气含有4mol电子,这与外界温度和压强无关,所以选项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ACD。2、阿伏加德罗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例2、在一定条件下,有aL O2和O3的混合气体,当其中的O3全部转化为O2时,体积变为1.2aL,求原混合气中O2和O3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化学式的系数比等于其体积比,所以此题实际上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题。

(完整)阿伏伽德罗定律练习题

(完整)阿伏伽德罗定律练习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阿伏伽德罗定律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阿伏伽德罗定律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阿伏伽德罗定律练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N 14 O 16 Ne 18 Na 23 S 32 Ba 137 一、选择题 1、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2)和B容器的中氨气(NH3)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 ) A、1:2 B、2:1 C、2:3 D、3:2 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密度比为16:11 B、密度之比为11: 16 C 、体积比为16:11 D 、体积比为11:16 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在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 A、当他们体积、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e)〉ρ(O2) B、当他们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 P(Ne)〉P(O2) C、当他们质量、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e)〉V(H2) D、当他们体积、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 m(Ne)>m(O2) 5、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17g氨气(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 N A 6、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压强和温度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7、在相同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了O2 、O3 ,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都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 比O3的质量小 C、两个容器内气体的分子数相等 D、两个容器内氧原子数目相等

阿伏伽德罗定律练习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g H2和8g O2 B. HCl和2.24L He C.150℃、Pa 5 10 01 .1?时18L H2O和18L CO2 D.28g CO和22 10 02 .6?个CO分子 例2、在一定温度下和压强下,1体积X 2(气)跟3体积Y 2 (气)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 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XY 3 B.XY C.X 3 Y D.X 2 Y 3 例3、0.2g H 2、8.8g CO 2 、5.6g 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O 2 的密度的() A.倍 B.倍 C.倍 D.倍 例4、由CO 2、H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 H 2 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6:57 例5、等质量的下列各种气体,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从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① Cl 2② HCl ③ N 2 ④ O 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例6、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 2时为116g,充满CO 2 时为122g,充满气体A时为114g,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0 B.32 C.44 D.28 例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 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 【经典练习】 1、在0℃、×105Pa下,有关H 2、O 2 、CH 4 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高一化学(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计算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计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摩尔是( ) A.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 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质量的单位 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A.所用NaOH 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3.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分别如下: ① 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A.+K 的物质的量相同 B.Cl -的物质的量相同 C.完全相同 D.24SO - 的物质的量不同 4.设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2H 和2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7 A N B.27 g Al 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为A N C.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所含原子数为2A N D.标准状况下,22.4 L 蒸馏水所含分子数为A N 5.下列各气体: ① 含233.0110?个O 的2CO ; ② 标准状况下 6.72L 的HCl; ③3.4g 的3NH ; ④0.5mol He 。四种物质所含的原子总数由少到多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6.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4222CH CO O SO 、、、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4CH 的是( ) A. B. C. D.

7.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8.将质量均为m g 的2O 、X 、Y 气体分别充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 、Y 气体可能分别是( ) A.244C H CH 、 B.22CO Cl 、 C.22SO CO 、 D.42CH Cl 、 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 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的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比O 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0.把3.9g Mg 、Al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Mg 为2.4 g B.参加反应的HCl 为0.4 mol C.Mg 、Al 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 电子 D.若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产生0.15 mol H 2 11.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 2、H 2、O 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 A.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 2)>ρ(N 2)>ρ(O 2) 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 (H 2)>p (N 2)>p (O 2) 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 (O 2)>V (N 2)>V (H 2) D.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 (H 2)>m (N 2)>m (O 2) 二、填空题 12.(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 2和SO 2分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总数之比为 ,摩尔质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密度之比为 。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习题课11

,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习题课 1.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密度比为16:11 B .密度比为11:16 C .体积比为1:1 D .体积比为11:16 2.(全国高考题)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 D.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3. (广东)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 2H 4,另一个装有C 2H 2和C 2H 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质量 B 、原子总数 C 、碳原子数 D 、密度 4.同温同压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100ml; b. O 2,200ml; ,400ml; ,600ml 。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a>b>c>d >a>d>c C. c>d>b>a D. d>c>a>b (气)、SO 2、 O 2(气)的质量比为40:32:8时,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的整数比为( ) , :2:2 :2:1 C 、1:1:1 D 、2:1:2 6. 在一定温度下和压强下,1体积X 2(气)跟3体积Y 2(气)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 ) A .XY 3 B .XY C .X 3Y D .X 2Y 3 7.同温同压下,某集气瓶充满O 2时为116g ,充满CO 2时为 122g ,充满气体A 时为114g ,则A 的式量为( ) 8.在标准状况下,13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与14gCO 的分子数相等,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 ) g /L B. L , 同温同压下, g 气体X 所占体积与12 g O 2 的体积相同,则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22 B. 28 C .44 10.等质量的下列各种气体,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从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 ) ① Cl 2 ② HCl ③ N 2 ④ O 2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 11. (上海 卷)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习题

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 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密度 C 质量 D 质子数 3.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人Ne 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p(Ne)>p(H2)>p(O2) B p(O2)>p(Ne)>p(H2) C p(H2)>p(O2)>p(Ne) D p(H2)>pNe)>p(O2) 5.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密度比为16:11 B 密度之比为11:16 C 体积比为16:11 D 体积比为11:16

1.常温下,将20.0g14.0%的NaCl溶液跟30.0g24.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 1.17g/cm-3的混合溶液。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在1000g水中溶解()molNaCl才能使其浓度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保留一位小数) 2.标准状况下,将350体积HCl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求此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3. 现有200mlH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若要配制H2SO4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0.2mol/L的溶液,应加入55.8%的H2SO4溶液(密度为1.35 g/cm3)多少毫升?再加蒸馏水稀释到多少毫升? 4.密度为d g/cm3的溶液VmL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A. c=1000m/VM B.m=d*V*W/100 C. d= cM /10W D W%=(cM/1000d)%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我们设定:T .温度;p .气体夺强;n .物质的量;V .气体的体积;m .气体的质量;M .气体的摩尔质量; .气体的密度N .气体的分子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1)11 1T V p =222T V p ;(2)pV =nRT =RT M m (R 为常数)。 对(2)若p 的单位为大气压(atm ),V 为升(L ),T 为绝对温度时,R =0.082。若p 为帕斯卡(Pa ),V 为立方米(m 3),T 为绝对温度时,R =8.31。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 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这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最早提出的,因此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理解时注意: 在该定律中有“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目,有“三同”就可定“一同”。如,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必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同温同压下,同分子数目的两种气体必然同体积;再如,在同温下,两种气体同体积又同分子数目,则必然同压。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气态方程(pV =nRT )限定不同的条件,便可得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多种形式,熟练并掌握了它们,解答有关问题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条件结论语言叙述 T 、p 相同 2 1 N N =21V V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T 、V 相同21 p p =21N N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 n 、p 相同21 V V =21T T 分子数相等、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

n 、T 相同21p p =12V V 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T 、p 、m 相同21M M =12V V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2mol N2,右边充人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16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 A.1:3 B.1:2 C.3:1 D.2:1 2.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④它们的体积比是1:1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CO2和CO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O2与CO的质量比是7:11 B.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CO2与CO分子数之比是11:7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与CO的密度之比是11:7 D.同温同容下,等质量的CO2与CO的压强之比是11:7 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A 容器中的CH4和B 容器中的NH3所含的氢原子总数 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为() A.4:5 B.3:4 C.4:3 D.1:1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常温常压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 ③28gCO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③④⑥B.②⑤⑥C.⑤⑥D.①⑤⑥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课堂学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关系式 2、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质量关系式 3、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 ,影响气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 标况下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 标况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物质的量的关系 4、巩固练习: (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2C原子的质量为bg,A原子的质量为a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a/b B. aNa C. 12b/a D. 12aN A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新知识要点 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相同,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数目的分子。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气体的压强,单位Pa;V—气体在给定条件下的体积,单位m3;T—绝对温度,单位K;n—物质的量,单位mol;R—摩尔气体常数,数值为·mol-1·K-1)。 根据气态状态方程PV=nRT,结合n=N/N A、n=m/M、V=m/ρ,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多个推论,下面重点练习四个重要推论: 推论1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之比,等于其之比。用关系式表达即T、P相同。 例1、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分子总数 D. 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