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力

喜剧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力
喜剧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力

喜剧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力

香港是盛产喜剧作品的地区,香港自有电影以来,喜剧片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尽管它不时被人打上“不入流”的标签,但在市民生活中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作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港式喜剧”也犹如“镜像”一般折射出香港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结构”与时代症候。谈到喜剧电影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力,不得不说两个人,一个是开创香港喜剧电影先河的许冠文,另外一个就是少数几个被成为爷的电影大师之一的“星爷”周星驰。

香港人似乎尤其钟爱喜剧,或许,喜剧样式是香港人释放现实压力的最佳方式。上世纪70年代是香港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这时的香港喜剧电影,开始形成成熟的创作队伍、丰富的制作经验和稳定的观众群,许冠文导演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纵观当时的香港电影,无论是影片数量,还是电影票房,喜剧电影都居于首位。这些电影的主角大都是具有人性弱点的小人物,他们自以为是,甚至作威作福,影片本身也旨在对这种性格进行善意的嘲弄,通过他们弄巧成拙的故事桥段来营造喜剧效果。当然,这些喜剧电影与当时香港社会现实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70年代香港经济全面起飞,老百姓在这令人振奋的浪潮中经历了无数艰辛,作为社会底层,他们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作为“打工仔”和“小人物”的香港人也渐渐凝聚起一种消极的、甚至是对社会集体怨愤的情绪。喜剧电影便“恰逢其时”地出现了,有的利用夸张无情的世情讽刺和肆无忌惮的嬉笑怒骂正好迎合了打工仔的满腔怒火,有的利用对劳动者遭遇残酷剥削的社会现状作一番控诉,令观众在放声大笑中悟出其间的深刻社会内涵。尽管此后的喜剧电影极大地扩展了“小市民喜剧”的创作路数,而呈现出“市民狂欢”的滑稽闹剧风格,但真正将香港喜剧电影推向高峰的还是此后的周星驰。

周星驰的出现并非偶然,80年代以后,由于作品本身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创新上的裹足不前,以及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自信乐观的香港人终于陷入到对前途的忧心忡忡之中。当香港市民既对西方的商业文化充满向往与渴望,同时又斩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有的纽带,整个香港社会充斥着物欲和急功近利,相应地,文化也往往是休闲、娱乐、广告、包装的代名词,而对传统文化的牵绊,使香港市民想要发掘人生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两者的碰撞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心理,想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中发掘人的终极价值,但社会文化环境却让他们迷惘和不知所措,于是只能通过无奈的自我调侃和自嘲去掩饰内心的无措。现实的问题又是香港人所无法解决,也不愿解决的,对此,有着天生娱乐情怀的香港人似乎更希望逃避到喜剧电影的纵情欢笑中,从而避免政治身份的艰难抉择。正是这种心态的转变,给“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出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无厘头如若放置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离群寡居,不为世人所理解。但偏偏在香港喜剧电影当中,无厘头反而成为了力量最为汹涌澎湃的电影主流。从70年代末期开始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将中国香港电影推进了一大步,西方电影的许多表现形式开始在电影中被大量地运用,浓烈的色彩、急速运动的镜头,刺激性场面以及爆炸性的噱头和笑料开始充斥在电影中,而无厘头正是周星驰喜剧电影最重要的风格。

许冠文和周星驰的电影皆反映人性,许冠文多为辛辣讽刺,无论观众觉得多夸张,始终以现实境况为依托;而周星驰却近乎全盘颠覆正常人性,无厘头地发癫发笑,这又与许冠文的风格有所不同。许冠文的喜剧令观众读懂社会的丑恶实质,在笑声中领悟到人情冷暖,甚至触动落泪,而周星驰的喜剧则激起观众潜在的“疯癫”本性,再加上97前港人流露出的“不由自主”,无厘头文化更成为“香港人”身份的最佳见证!而两人最大的相同点无疑是遇上需要了需要发声的年代,许冠文崛起的年代打工仔因受不平等对待而渴望发声,为劳动阶层打气,揭露剥削阶层的残酷丑恶,同时又不断渴望闯出前路,发足社会底层人士的“白日梦”;到了周星驰崛起的年代,渴望发声的群体便扩大到香港每一位无权者身上,百年来的殖民生活令他们不甘沦为“英国人”,又不愿成为彻底的“中国人”,因此97前为展现欲“自求出路”的立场,他们便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周星驰,除了籍此排解焦虑和苦闷,亦在其无厘头文化中发掘出真正的香港地道色彩,在“倒数岁月”里为香港人威番!

在香港人心目中,许冠文和周星驰早已不是“冷面笑匠”或“喜剧之王”那么简单了,他们早已作为香港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成员而被推向神坛!从许冠文到周星驰,香港的喜剧电影经历了两个时代,而香港人的前途也走过了两个时代,而对整个香港社会而言,更是走过了两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这都是许冠文与周星驰在香港这个小岛上写下的重要一笔!

喜剧电影往往给人一种幸福感,幸福感是持久的,延续不断的。就如回忆起喜剧电影里头某些桥段,一些无厘头的搞笑片段,心情自然而然就好了起来。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喜剧电影往往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在巨大反差和强烈冲突中将传统与现代、正规与反常、高雅与庸俗、新奇与陈旧等多个对立项捣毁成“痕迹”的碎片,导致了常规期待的落空和阵阵笑声的爆发。

正如周星驰所说:“生活中的我既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滑稽,也不是很沉闷而内向的人,我很普通,不是特别的人。生活中喜欢笑,也喜欢别人笑,所以我喜欢在电影中用轻松的方式来表现,虽然电影中有喜怒哀乐,有情绪的起伏,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观众开心,让观众感到世界是美好的。”

我心中的一首歌作文_优秀作文

我心中的一首歌作文_优秀作文 我心中的一首歌作文(一) 从小到大,我听过许许多多的歌,有童谣,有民歌,还有引人入胜的世界名曲……可你要问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我则会骄傲地说:我喜欢《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萦绕。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邓世昌的致远舰;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我想起了詹天佑修筑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祖国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强国的辛酸历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13亿中国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共同抗震救灾的美好画面……这首歌使我思绪万千。 望着祖国日新月异、日渐富强的景象,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国外那一台台印着“中国制造”字样的电视、电脑,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奥运会金牌榜上那51块金光闪闪的金牌,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老外们对着中国竖起的一根根大拇指,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 听呐!国歌响彻四方;看哪!国旗迎风飘扬!“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我心中的一首歌作文(二) 友谊是一杯香醇的酒,让人如痴如醉;友谊是一米阳光,让人暖彻心扉;友谊是一阵微风,让人心旷神怡。自从那次毕业考之后,友谊便在我的心中成了一首动人的歌。 那次毕业考:先考语文,再考数学。语文老师说,为了毕业,所以试卷很简单。考完后,林老师给我们分析了一下考试试卷。分析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作文似乎偏题了,心里很不安。这对于平常考九十几分的我是个非常严重的打击。 终于到了公布成绩的那一天。“按号次来报,一号……二十一号九十四分……”应霖琪九十四分,考得这么好!我这次跟她落差一定很大。快报到我了,惨了,上帝啊,耶稣啊,佛祖啊,撒旦啊,我给你们烧香啦!不要,不要,不要报。可是众神都不知道哪去了,于是我最不期待的时刻终究还是到来了,我埋着头,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八十分,四十六号九十一分……”什么,我九十一分,眼泪一下子就从眼眶里滑落下来,一滴滴,一滴滴……把我桌上的报纸打湿了。()同桌陈妍似乎发现了这不寻常的地方,她一只手轻轻拍着我的后背,另一只手把餐巾纸递了过来。我还是哭了,只不过不知此时是恐惧而哭,还是感动而哭。前后左右桌似乎都听见了我的哭泣声,纷纷转过头,问陈妍是怎么回事?明白了缘由,李泓瑾拿餐巾纸给我。那个好像是她自己做的。有着圆圆的头,一双眼睛的“餐巾纸娃娃”,背后写着:粟米别哭,我挺你!我舍不得用,就把它放进了抽屉。陈心远也从自己的餐巾纸盒里拔了几张,给我擦眼泪。此时此刻,我明白了友谊的意义,也体会到它的深情,哭得更凶了。 朋友就是“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的豁达;朋友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默契。但是朋友,你永远都是我心中一首优美的歌,我会用那一个个美丽音符来记录我们的友谊,我们的回忆。 我心中的一首歌作文(三) 如果说成功是一首欢乐的歌,那失败呢,怎么形容?是的,失败也是一首歌,它虽不如成功那么动听,但着实也是一首歌,一首更高扬,更激昂的歌! 说失败是一首歌,并不是说我们喜欢失败,而是说要正视它,不要被残酷打倒,而要把它当成一本活教材,一首上进的歌,认识自己的歌。我们要这么想,只有不断地丛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一步步地走向辉煌。这首歌我们是唱定的了,在拥抱过失的时候,我们不至于

中职《音乐就在你心中》练习题(含答案)

十九音乐就在你心中 复习指导: 1.作者:当代作曲家______,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_______,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 2.本文是一篇___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跋涉()解剖()正襟危坐()雀跃() 无垠()遐想()渗进()轨道() 2.下列成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B.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 C.大千世界: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D.无中生有:无中包含着有。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曲都像空气、水流那样轻轻地渗进了商店、办公室和人们的心中,显示出它们无限的生命力。(比喻) B.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比喻) C.意大利现代诗人翁加雷蒂有一句有名的短诗:“我用无垠/把我照亮。”(引用) D.当衣着考究、正襟危坐的听众在金碧辉煌的大都会歌剧院欣赏着普契尼的正歌剧时,雀跃的人流也正拥进百老汇的剧院里为那些新上演的轻歌剧喝彩。(夸张)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懂吗”句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和意思的跃进,有反问的意思。 B.“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句中的“中”指内心,“声”指声音。 C.“百货中百客”,其原意是指百种货物合乎百种顾客的胃口。文中指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D.“它从无中生有,生出一个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生出一串无边无际的奇思妙想。”句中“无中生有”的“无”是指万物本源的那个混沌未开的鸿蒙世界;万物都起源于这个“无”,音乐也是从这个“无”中生出来的。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翻腾,让你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音乐,它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重地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语段的中心意思。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与文化

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节目「时与潮──七十年代电影的变异」剖析七十年代电影类型及潮流的变化,为了深入探讨七十年代的电影工业,以及电视文化如何建立香港本位的意识,本馆协助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5日由浸大文学院院长锺玲在开幕礼致辞后,主持卢伟力博士逐一介绍莅临的嘉宾,包括本馆节目策划罗卡、刘天赐、张同祖、蔡继光及唐基明,而锺玲亦分享与胡金铨导演往韩国拍片的始末。 罗卡首先分析七十年代电影与电视的互动情况。在七十年代,无论就创作方法、题材及人才方面,电影与电视均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在1975及76年,无线电视拍摄的长剧,往往沿用家庭伦理、爱情等题材,其实与粤语长片并无二致。而无线电视在成立之初,大部份的电视艺员均是粤语片演员,主要因为在七十年代初期,粤语片被国语片打垮,一批批电影人才如萧笙、梁醒波、沈殿霞、杜平、张瑛及黄曼梨等转往电视发展。反之,许冠文在电视台策划《双星报喜》,大受欢迎,然后才加入电影界,参与《大军阀》(1972)及《鬼马双星》(1974)的制作。 1976年之后,电视台招揽外国学成回港的年青人,他们往往贴近生活,擅于刻划城市人的感觉及节奏。这批年青人如许鞍华、蔡继光、严浩、陈韵文及岸西等,其后均往电影界发展,将电视刻划生活的细致感觉拍成电影,摆脱了武侠片及功夫喜剧的类型,逐渐发展成香港新浪潮电影。凡此种种,缔造了电影与电视在人才与创作方式的交流。在六十年代,电影虽然是一枝独秀,但改变亦比较缓慢。直到电视台出现,培养了不少人才;电视剧亦能带动潮流,取代了以前粤语片的观众,题材亦贴近生活;电视与电影作良性竞争,但电视亦为电影界注入人才,改进电影的创作方法。 刘天赐是七十年代在电视与电影左右逢源的创作人。他认为七十年代充满矛盾,是个媚俗与脱俗的年代;既具颠覆性,亦顺从社会的规条;创作人有突破,却同时有继承的表现。刘天赐在1969年加入电视台,是时梁淑怡与许冠文正在「抄袭」一个美国电视台的Gag Show节目Laugh-in,移花接木在无线电视播放,就是《双星报喜》。这个电视节目无疑是即食文化,要节奏快,又逗人笑,每集大概有20分钟的笑料,需要42个Gags,许冠文便找他及邓伟雄一起创作。最初是全部抄袭《一千个笑话》这些书籍,又不可涉及性、宗教及政治,惟有在社会生活上寻找题材。另一部电视剧集《73》则是「抄袭」All in the Family,形式仍是美国式的Sitcom,但却取材自香港事。而电影《半斤八?O》(1976)亦沿用同一公式,没有故事,没有戏剧结构,即是「炒杂碎」。这就是七十年代Gag Show和喜剧的创作方式。 回顾六、七十年代,张同祖亦有感怀。他在少年时代曾在邵氏公司担任场务,辗转再加入剧务部,拍摄古装武侠片。他曾参与胡金铨执导的《大醉侠》(1966),对胡金铨大为赞赏,认为胡导演的《大醉侠》一新耳目,开创武侠电影的新格局。 他忆记在年少的时候热爱电影,一部影片往往看上两、三回,例如《春光乍泄》(Blow-up, 1966)及《魔鬼怪婴》(Rosemary's Baby, 1968)。另一方面,张同祖不相信国内导演拍摄

明媚了春天的花——2019年高考作文与《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不期而遇(一)

明媚了春天的花——2019年高考作文与《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不期而遇(一) 作者:毛连锋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26期 明媚了春天的花——2019年高考作文与 《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不期而遇(一) 毛连锋 无需太多,一朵花,有时便会让整个春天明媚;无需太多,一则素材,有时就能使通篇文 章生辉。高品质的写作素材,恰似那明媚了春天的花朵,在考场上给考生以智慧的启迪、思维 的启发,用自己的娇艳辉映篇篇佳作。这样高品质的素材,在《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中俯拾即是,笔者从中挑选部分素材,将它们在2019年高考作文中的运用作以阐释,看它们是如何绽放考场、芬芳六月高考作文的。 【高考真题】 (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 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 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支持】 ◎素材一:杨容莲,人称“茶水莲姐”。她主管茶水部,也就是为剧组人员端茶倒水发盒饭,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却一点也不好做。一个剧组近百人,不仅要记清每个人喜欢吃什么, 还要懂得适时递过饮品、毛巾或盒饭。然而从业三十余年,“莲姐”将这份“简单”的工作做 到了极致。几百个明星,她清楚地记得每一个人的口味。饭菜做得好,还能以包容的心,将片 场所有人照顾得“服服帖帖”。在2018年4月15日晚举行的第37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当宣布杨容莲获得“专业精神奖”的那一刻,包括刘德华、古天乐在内的香港电影界众多前辈、大腕,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绝。为了给她颁奖,成龙连夜坐飞机赶回,并在她发言时亲自为 其调整话筒。在颁奖现场播放的短片中,杨容莲这样介绍自己:“我的职位是茶水,我不识字,也有这份薪水,我是小女人,赚到钱,当然要尊重这份工作。” (详见《作文与考试》2018 年第19-21期(7月合刊)第66页《茶水莲姐:一杯茶水倒出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论文论文题目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对比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HUM237 课程名称香港发展史 学号 200838006 姓名衡凯鸿 学院保险学院 专业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 考试时间 2010年11月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凡事都要辨证地去看待,我认为在香港和大陆的电影对比上这个问题更是这样。 首先在电影的内涵方面,香港电影可以上升到文化的高度的几乎没有,文化品位、层次大多不高,在这方面大陆电影胜于香港电影。这主要是普遍的香港电影从业者与大陆电影从业者在文化教育修养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从细微上讲,香港演员与美国及西方的演员在电影中的言行举止气质上都明显的层次不如欧美演员,这是文化教育的修养形成的,教育层次的差距,在人的精神气质言行上都会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怎么表演都无法达到的,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的言行都会透发着他的文化思想、精神气质,即使他一言不发,其精神气质面貌也不是没有那个文化教育底蕴熏陶的人能够透发出来的。梁朝伟、葛优,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是因为他们在电影里及在媒体面前都沉默少言(沉默少言就会显得高深,浅薄、错误就会少,不过仍然能看出他们的思想文化底子、层次与西方演员还是有明显差距)。 香港电影与平民百姓观影的情感心理期待,距离不如大陆的电影靠的近,与平民百姓的生活靠的也不够近。对情感的细腻表现、真挚的情感表现、人们向往的真善美,表现的少、不足、不深、不够,假、恶、丑的东西则表现太多——这点是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最重要、主要的原因。 任何外在的、感官的新鲜刺激都会产生人们感官上的疲倦,只有真善美、真挚的情感、美好的心里向往这些是电影永远不会让人疲倦、厌恶的永恒。表现情感人性的艺术都如此。 当然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一样,几千年的封建糟粕思想还在电影里大行其道(老少配、老少淫乐、女性基本上还是个玩物等等),此些文化甚至成为三地电影人文化共通的认同点。新一代的真正殖入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文化的电影人还没有机会成为独立的电影行业的主宰者、创作者,所以现在几乎还看不到真正意义的代表新中国最优秀人群气质及思想精神文化品质的电影出现,现在还只有看垃圾人群主宰创作的众多的垃圾毒品。 当然大陆的电影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很多不仅仅是文化层面上的,更是其实质和体制上的。 中国大陆的电影总是在痛苦的挣扎。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韩国和七百多万人口的香港,电影业蓬勃发展,而对中国大陆的影迷来说最熟悉的国产导演也不过张艺谋、冯小刚几个屈指可数的老导演和每年最多一部出自他们之手的影片。新出的导演也只有陆川、贾樟柯几个人,姜文这个才华横溢的导演一直没有找到感觉。而象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老导演也在大部分的时间上保持沉寂。最近总见到媒体报道对中国大陆电影洋溢之词,但事实是我们根本看不到多少我们喜爱和为之感动的电影。《天下无贼》就像一部童话剧;《十面埋伏》《英雄》和正在拍摄的《千里走单骑》都是躲在历史的角落跳舞;《窒息》终于可以拿恐怖说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人很陌生;《世界》慢的叫人着急;《可可西里》虽好但是太少;《功夫》充满了奇思妙想,却是人家香港的;《理发师》一波三者倒能引起人们好奇(也许会因为好奇而走进电影院)。还有多少?我想不起来了,数量太少。还有什么?我也想不起来了,质量太差。 虽然大陆的部分电影确实在文化素养和内容层次上比香港的电影更好。但是从现在能看到的是更多的大陆影片,好像人家香港三流导演的拍摄水平。香港一

我心中的那首歌 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那首歌作文800字 在人的心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时使我们的心雀跃不已,像森林中的小精灵一样活蹦乱跳;有时又让我们悠游在其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而我的心中有这么一首歌,范玮琪的“一个像秋天,一个像夏天”。 第一次聆听到这首歌并不是因为歌唱技巧高超,也不是发酵成醋成酱的老歌,而是它犹如寒冬中和煦的阳光,一点一滴的撒落在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烘暖起来。我不禁伫足在唱片行前细细聆听,灵魂跟着旋律一起徜徉其中。它主要是描述两个原本素昧平生的女孩,偶然,主角帮了对方,且对方也难以忘怀,在那顷刻,就谱出了一段坚贞友情之曲,在每个节庆共襄盛举;在对方有难时,义不容辞的协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歌词是:“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相信,朋友比情人还死心塌地。”充分了描述主角本来对友情的疑虑,直到遇见对方后,整个世界截然不同,而这首歌也从此在我心中盘旋不去。 小学时,自己因为个性比较活泼,跟班上女生下课时所做的事也不同,钟声一响,就成群结队的徜徉在汗水的世界中。于是,班上的女生因此心生不满,将我孤立在外,心中不停的吶喊,“为什么? 为什么?”心情像云霄飞车一样,直往谷底冲去,于是拿起随身听,胡乱的点选,范玮琪那温暖人心的声音,开始往我心里奔去,它让我知道身边其实还有一个每次都默默鼓励我,像灯塔一样指引方向的朋友,是我的虚荣心作祟,蒙蔽了她的存在;

让我渐渐与她成为知己,不再沉浸于那些过往,于是在我的心中,它就不是再一首简单的歌,而是深刻烙印在我心的印记。 有些歌虽然很朴实,却是最让人感动的。因为在我心中有这首歌,不仅激励我再次敞开心胸,看着自己身边所拥有的这位好朋友,总是默默鼓励、在黑暗中伸出援手;也让我知道音乐的力量有这么大的抚慰效果,在平日繁忙的日子里,偶尔留心一下身旁的旋律,不要只是匆匆走过,说不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你遭遇了某些困难或遇见瓶颈时,再次点选心中的那歌;它就会像哆啦a梦的百宝袋一样,给你各种不同的道具,帮助你的心情再次投入阳光的怀抱。

2005年的《功夫》后,周星驰已经15年没在香港金像奖上获奖了

【2005年的《功夫》后,周星驰已经15年没在香港金像奖上获奖了】 2002年,喜剧之王周星驰在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成为最大赢家。 那晚,周星驰不仅凭借《少林足球》首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还收获了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新晋导演奖,还有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还帮助老搭档黄一飞首次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虽然只拿了一届金像奖影帝,但周星驰同时拿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最佳电影这样的伟业,也是影史第一人。 而且,《少林足球》还是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超6000万港元的港产电影。 从1990年的《赌圣》开始,周星驰用了12年时间,才让金像奖第一次接受他的无厘头喜剧表演。2005年,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星驰的《功夫》带着16个提名的声势,破纪录的票房成绩,成为头号大热门。结果,却只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元华),和最佳剪接、最佳动作设计、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几个技术奖项。 作为《功夫》的男主角、导演和编剧,又是电影的出品人、制作人和监制,这届金像奖是周星驰的失意之夜。 然而,周星驰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的失意,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2005年的第24届《功夫》后,周星驰已经15年没在金像奖上获奖了。 从2004年的《功夫》之后,周星驰完成从喜剧演员向导演的全面转型。 从2008年的《长江7号》开始,周星驰连续导演了《西游·降魔篇》《美人鱼》《新喜剧之王》4部电影,还监制了一部《西游·伏妖篇》。 那么,这十几年来,周星驰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又失意了多少回? 2009年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长江7号》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视觉效果共4个提名,最后只有徐娇获得最佳新演员奖。 《长江7号》,周星驰不仅是导演、编剧、出品人、监制,还是男主角。结果,只提名了最佳男配角。 2014年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西游·降魔篇》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后空手而归。 周星驰在《西游·降魔篇》中,担任导演、编剧、出品人和监制,已经完全不出演角色了。 2017年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美人鱼》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视觉效果,共8个提名。 其中获得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提名的《无敌》,还是周星驰亲自填词作曲的作品。 周星驰是《美人鱼》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出品人、监制,还是电影主题曲作者;《美人鱼》还打破了华语影坛的票房纪录。 结果,仍然是0获奖。 【2018年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获得4个提名,获得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 2020年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喜剧之王》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演员三个提名,最终0获奖,成为《少年的你》封神的注脚。 《新喜剧之王》是20年前,周星驰正名之作《喜剧之王》的全新演绎,周星驰是的导演、编剧、监制、

10《音乐就在你心中》教学设计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教学目标】 1.接受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艺术之美。 2.理解作者的音乐主张和论证过程。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提倡多元文化,主张音乐多样化。 2.识别文章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内涵。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所描写的音乐的三种艺术境界。 2.仿写,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1.活动法。2.体验感悟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由精美的flash作品导入,易引发学生兴趣,很快进入课文情境。同时可引发学生对音乐的独特感悟,理解音乐欣赏是个性化的。 学生欣赏flash作品:小提琴协奏曲。 问:同学们听过这支乐曲吗?作者是谁? 明确:这支曲子就是被国外誉为“蝴蝶爱情协奏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曲者是陈钢与何占豪。 解题: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乐谱是世界共同的文字。欣赏音乐就是接受文化的熏陶,就是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与古今中外音乐家的心灵沟通。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丰富的,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二、作者简介由文学常识小组的同学讲解。可协助他们使用投影片。 明确:陈钢(1935—)著名作曲家,上海人。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就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何占豪合作)蜚声中外乐坛。以后又创作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在1996年“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新作会展”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三、课文朗读

香港电影研究

香港电影研究

摘要 凭借着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电影工业体系、上千部的电影作品,香港电影一度在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形成“东方好莱坞”之佳誉。香港电影以汉文化为根基的同时,吸收了国际化现代电影包装的个性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与特色。当前,针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在大陆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对于香港电影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进一步认识它在整个电影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性。本文承袭这一风气,选取香港电影作为研究与论述的主题,通过简要分析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香港电影的独特特色以及香港电影本身机制与运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完成对香港电影的整体剖析。最后,本文对香港电影未来的发展做一下展望作结。 关键词:香港电影;发展历史;特色;不足;展望

一、香港电影发展概述 香港电影是一门包含诸多要素的行业与学问,要对香港电影进行研究,作为基础,我们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一下香港电影整体的发展历史进程,以便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香港电影文化。 (一)香港电影的大致发展历程 自1897年电影开始在香港放映并逐步催生出香港本土电影以来,香港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发展阶段,本文为了讨论方便,现按照时间阶段划分为如下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香港电影的催生阶段 1897年,“活动放映机”和“电影视镜”抵达香港,开始在酒楼、茶座等地点进行放映,随后逐步出现以“喜来园”为代表的临时电影放映影院,致使对影片数量的要求增高,进而催生了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2、20世纪前50年,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制片业处于萌芽阶段。1913,导演黎民伟拍摄了电影《庄子试妻》,粤语电影开始成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胡金铨为代表的许多上海电影人南下香港,保障了1938年第一部国语电影《貂蝉》的产生。 3、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期与高峰期 20世纪50、6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期与高潮期,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四千金》和《江山美人》获得亚洲影展的最佳影片奖。武侠片和喜剧片成为这时期的主流影片,极大的丰富了港人的业余生活。 4、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香港电影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风靡一时的武侠片开始向新派武侠转型,开始侧重于表达娱乐和本土意识。通过李小龙《精武门》、《猛龙过江》,香港功夫片畅销全球,成龙的《醉拳》等也深刻印证了功夫喜剧的香港本土化过程。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入繁荣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入了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等成为至今流传的不朽经典影片。同时,武侠片和喜剧片再成主流,《家有喜事》创下票房最高纪录至没被打破。此外,以《烈火青春》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 ?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 ●内地文化产业 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 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娱乐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文化产业,电影,流行曲、时装、广告、粤剧等等均是商品。近百年来,这个城市的文化标签,注定与娱乐如影随行。凡有华人处,必有港片迷,香港电影的兴衰是香港文化产业回归十年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块仅仅几百万人的弹丸之地,却坐拥全球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在亚洲,商业电影一度只有唯一的标签:香港制造;粤语歌曲在东南亚华人地区处处一呼百应,红馆朝朝爆满;无线剧集成为华人观众最大的娱乐……“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

我心中的那首歌作文(精选6篇)

我心中的那首歌作文(精选6篇) 我心中的那首歌作文(精选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心中的那首歌作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心中的那首歌作文1在人的心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时使我们的心雀跃不已,像森林中的小精灵一样活蹦乱跳;有时又让我们悠游在其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而我的心中有这么一首歌,范玮琪的“一个像秋天,一个像夏天”。 第一次聆听到这首歌并不是因为歌唱技巧高超,也不是发酵成醋成酱的老歌,而是它犹如寒冬中和煦的阳光,一点一滴的撒落在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烘暖起来。我不禁伫足在唱片行前细细聆听,灵魂跟着旋律一起徜徉其中。它主要是描述两个原本素昧平生的女孩,偶然,主角帮了对方,且对方也难以忘怀,在那顷刻,就谱出了一段坚贞友情之曲,在每个节庆共襄盛举;在对方有难时,义不容辞的协助,其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歌词是:“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相信,朋友比情人还死心塌地。”充分了描述主角本来对友情的疑虑,直到遇见对方后,整个世界截然不同,而这首歌也从此在我心中盘旋不去。 小学时,自己因为个性比较活泼,跟班上女生下课时所做的事也不同,钟声一响,就成群结队的徜徉在汗水的世界中。于是,班上的女生因此心生不满,将我孤立在外,心中不停的吶喊,“为什么?为什么?”心情像云霄飞车一样,直往谷底冲去,于是拿起随身听,胡乱的点选,范玮琪那温暖人心的声音,开始往我心里奔去,它让我知道身边其实还有一个每次都默默鼓励我,像灯塔一样指引方向的朋友,是我的虚荣心作祟,蒙蔽了她的存在;让我渐渐与她成为知己,不再沉浸于那些过往,于是在我的心中,它就不是再一首简单的歌,而是深刻烙印在我心的印记。 有些歌虽然很朴实,却是最让人感动的。因为在我心中有这首歌,不仅激励我再次敞开心胸,看着自己身边所拥有的这位好朋友,总是默默鼓励、在黑暗中伸出援手;也让我知道音乐的力量有这么大的抚慰效果,在平日繁忙的日子里,偶尔留心一下身旁的旋律,不要只是匆匆走过,说不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你遭遇了某些困难或遇见瓶颈时,再次点选心中的那歌;它就会像哆啦a梦的百宝袋一样,给你各种不同的道具,帮助你的心情再次投入阳光的怀抱。

电影知识竞赛题目

电影知识竞赛 (本次竞赛题目由文学院电影协会提供) 时间:2011-4-12 单项选择题: 一、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新儿女英雄传》 二、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 A、北京胡同巷B、北京故宫C、北京长城D、北京的丰泰照相馆 三、中国第一部的有声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新儿女英雄传》 四、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电影是: A、《神女》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生死恨》 五、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的同名小说《飘》改编的电影,这部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多项奥斯卡奖,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女主演费雯丽凭借其出色的演技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请问这部影片的名称是: A、《罗马假日》 B、《乱世佳人》 C、《魂断蓝桥》 D、《窈窕淑女》, 六、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1972年,美国隆重邀请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请问卓别林的经典形象是什么? A、无知,善良,滑稽的小童工形象 B、爱幻想,疯狂而可笑的正直骑士形象 C、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形象。 D、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公子形象 七、《月球历险记》、《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黑客帝国》、《阿凡达》请问这些影片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开创了新的故事题材 B、展现了进步的科技时代的一面,运用特效营造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画面。 C、开创了一种新颖的拍摄方式 D、体现了电影发展的过程。 八、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他用33岁和四部半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请问是哪四部电影: A、《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B、《人海孤鸿》、《精武门》、《猛龙过江》、《青蜂侠》

音乐在你心中

音乐就在你心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深入地解读理解并接受作者艺术的观点,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2、识别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体会文章议论中充满激情的语言特色。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内涵。 3、学习文章独特严谨的论证结构。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对音乐不同凡响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无垠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的论述。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一)预习指导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作者分几方面来阐述 2、你平时喜欢听什么音乐什么音乐最令你心动为什么 3、课外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体味诗中所描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想想为什么“江州司马青衫湿”。 4、课外阅读《故乡的榕树》,品味最后一段作者流露的浓浓的乡情。 5、课外阅读《明湖居听书》,仔细诵读7、8段,揣摩作者是如何描写王小玉说书的高超的技艺,如何把无形的音乐之美状写出来的。 5、提出各自在预习中的难点,互相讨论。 (二)导入新课 播放作者的成名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旋律,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一、解题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乐谱是世界共同的文字。欣赏音乐就是接受文化的董陶,就是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与古今中外音乐的心灵沟通。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丰富的。本文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向我们介绍了音乐的艺术世界。 二、课文的总体分析 1、课文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1、2)总体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的心中。” 第二部分是(3至5)分论从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世界。 2、第1自然段的两个设问句有什么作用其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请具体分析两个设问句的含义。 (1)作用是:吸引读者的视线,引出文章的中心。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和意思的跃进,有反问的意思。暗示着他内心的困惑、怀疑。 (2)第一问“音乐是什么”是全文的总起。与后面的3至5段,构成总分关系。 (3)第二问“我--懂吗”借助这一设问,批评了某些理论家对音乐的错误分析。 这里,使作者感到困惑的是什么是他们把音乐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这完全是违背了音乐的基本规律。在否定之后,引出了作者自己对音乐的正确理解:“音乐就在你的心中。” (4)作为音乐家的作者为什么对音乐的定义越来越朦胧,越来越糊涂使作者困惑的是什么 是理论家对音乐的“分析”,把音乐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作者毫不留情地批评僵硬、刻板的理论分析。 (5)“冷冰冰的解剖刀”是什么意思 比喻理论分析家没有感情、一成不变、泥古僵化的理论分析,正是这种冷冰冰的理论分析把行如流水、动人心弦的音乐肢解支离破碎。 (6)再回头看文首的两个问句,就能发现作者是别有用心的。什么用意

世界和中国影视界权威的奖

一、中国电影金鸡奖 金鸡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专业性评奖。该奖于1981年创办。因1981年是农历鸡年,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故而定名“金鸡奖”。金鸡奖设有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摄影等共20项奖,必要时还增设特别奖或荣誉奖。金鸡奖由专家评选,每年5月23日举行授奖大会。 二、中国电影百花奖 “百花奖”是由《大众电影》向读者发出选票,以投票的方式选出该年度在全国公开上映的群众最喜欢的影片和演员,评选结果完全以观众投票的多少来决定名次。因此,“百花奖”是一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电影评奖活动。该奖为一尊铜铸镀金“百花女神”,向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电影事业。 三、台湾电影金马奖 在我国台湾,从1961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金马奖”。历届“金马奖”都有香港影片参加评选,而评审委员会也由台湾和香港双方组成。“金马奖”的金马雕塑取“如金之纯,如马之奔”之意。“金马”分大中小三种,大的奖给“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剧情片”;中的奖给“优等剧片”;小的奖给个人。“金马奖”除“金马”雕像一座外,还设有奖金。 四、香港电影金像奖

1982年3月9日,由香港电台和《电影双周刊》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艺术中心举行颁奖典礼。《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成为1981年十大华语影片得奖片。自此,“香港电影金像奖”每年都会如期颁发,而“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成为香港电影人心中的“奥斯卡”。 二、最权威的三大电影节……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最高奖项:金狮奖 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012112894.html,/en/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举行,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Intl.FilmFestival) 最高奖项:金熊奖 官方网站:http://www.berlinale.de/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音乐就在你心中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教学目标】1.接受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艺术之美。2.理解作者的音乐主张和论证过程。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提倡多元文化,主张音乐多样化。2.识别文章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内涵。 【教学难点】1.领悟作者所描写的音乐的三种艺术境界。2.仿写,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1.活动法。2.体验感悟法。 一、导入解题。问:同学们听过这支乐曲吗?作者是谁?明确:这支曲子就是被国外誉为“蝴蝶爱情协奏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今天要学的《音乐就在你心中》,作者是陈刚与何占豪。 解题: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乐谱是世界共同的文字。欣赏音乐就是接受文化的熏陶,就是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与古今中外音乐家的心灵沟通。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丰富的,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二、作者简介陈钢(1935—)著名作曲家,上海人。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就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何占豪合作)蜚声中外乐坛。以后又创作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君》在1996年“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新作会展”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现任上海音教授。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三、感知作品 1.体裁这是一篇文艺论文。 文艺论文是针对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文艺作品、文艺流派等进行评论、阐发的一种文体。 2.观点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分论点:“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3.结构本文结构很有特色,且易仿写,可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当堂仿写提纲,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是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自然段构成总分关系。作者先提出“音乐是什么”,否定之后再从正面阐述,使读者产生更清晰的印象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是分论,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四、小结音乐是表情的艺术,是人的真情的自然流露,这是音乐艺术魅力之所在。作者提出“三只耳朵听音乐”、“音乐就在你心中”,给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全方位的音乐欣赏思路,也给我们进行个性欣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作业选自己喜爱的一首歌曲或乐曲,并阐述理由。不少于80字。 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其展示自己的才能,占时不多,但效果很好。

香港电影特点

香港武侠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电影中“侠”的英雄好汉形象和英雄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观众,所以武侠电影主要是从心理上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关键词】:香港武侠电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侠”,这一点也不夸张,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1928年推出的《火烧红莲寺》造成轰动效应以后,武侠电影渐臻成为中国电影图式中一个独具文化内涵的传统电影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侠电影成为香港影坛的中心,至70年代达到鼎盛,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又与多种类型片结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香港武侠影片的产品至今早已超过千部,作为香港社会精神圈最好的展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武侠影片在视听的层面上支撑起了特定时期的香港文化。 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张暴力的画面,帅气潇洒的演员,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侠电影它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一种“侠”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观众。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出了他对“侠”的理解:“侠之小者,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金庸的小说侧重于一个“侠”字,其笔下几个脍炙人口的主角,往往都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等,突破了旧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作用,即不仅限于行侠仗义,更是要进一步为国家与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为了天下苍生而奋不顾身,这也是儒教伦理所规定的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 侠的形象在各部武侠电影中都被饱满的塑造了起来,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形成了一种“侠文化”。

《音乐就在你心中》优秀教案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许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开心时需要音乐来宣泄心中的愉悦之情;悲伤时需要音乐来抚慰心中的伤痛;孤独时需要音乐来陪伴;喧闹时需要音乐来宁心。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听音乐的感受来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二)展示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和课文的三个分论点。能力目标:掌握课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和重要句子的理解。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 介绍作者 明确:陈钢(1935—)著名作曲家,上海人。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就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何占豪合作)蜚声中外乐坛。以后又创作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在1996 年“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新作会展”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

等。 2. 把握体裁明确: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分析讨论作者观点明确: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分论点:“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2.分析文章结构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是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二部分(第3-5 自然段):是分论,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文首的两个问句有什么用意? 明确:借助文首的设问,引出对僵硬、刻板理论分析的批评,在批评的基础上再引出自己的观点。 2.为什么“‘乐为心声'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