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教学单位

学生学号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年5 月11 日

总目录

论文正文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 (5)

(一)华丽背后的畸变 (6)

(二)红颜薄命百花伤 (7)

(三)浮萍般漂泊不定 (8)

(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 (10)

(五)完美女人无法逃脱的悲剧 (12)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 (12)

(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 (13)

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 (13)

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 (14)

(二)女性自身的“自残” (14)

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 (14)

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 (15)

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15)

(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 (15)

(二)唤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6)

附录

1. 开题报告 (20)

2. 结题报告 (21)

3. 答辩报告 (22)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摘要:张爱玲笔下写的女性是“新女性”笔下的旧女性,她们皆有一个共同的命运特点:她们的人生中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无论是对婚姻的选择和依赖,还是从

寻求自我意识上,甚至是在母性上,都把“悲剧”这一特点发挥的淋淋尽致。女性悲剧的根源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张爱玲的女性悲剧小说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诠释。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很自然的读到了答案,追寻女性悲剧根源的根本原因是千年来封建社会对女性得桎梏和扼杀,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女性本身的问题:女性自我意识的欠缺和不坚定。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种种女性悲剧的总结与归纳,追寻女性悲剧的源头,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悲剧;女性意识;自省意识

Zhang ailing is analysed female tragedy type

and source of the novel

Abstract:the women of zhang ailing's writing is the \"new female\" of the author's old women, they all have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the fate of their life is full of tragedy. Not to the marriage choice and dependence, or from seeking self-awareness, even on the maternal, all the \"tragedy\" the characteristic streaming play much as. Female tragedy a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is actually a nagging question of women in zhang ailing's novel tragedy can be said to b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n zhang ailing's novels, we naturally read the answer, for women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tragedy roots in one thousand to the feudal society of women have shackles and strangled,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can't ignore the women's own problem: the lack of female self-consciousness and not firm. Based on zhang ai-ling's various female tragedy of summary and induction, pursue the source of female tragedy and to explore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female tragedy.

Key words:zhang ailing; Women; Feudal society; Female consciousness; Introspection consciousness

目录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 (5)

(一)华丽背后的畸变 (6)

(二)红颜薄命百花伤 (7)

(三)浮萍般漂泊不定 (8)

(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 (10)

(五)完美女人无法逃脱的悲剧 (12)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 (12)

(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 (13)

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 (13)

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 (14)

(二)女性自身的“自残” (14)

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 (14)

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 (15)

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15)

(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 (15)

(二)唤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6)

参考文献 (17)

谢辞 (18)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红极一时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都说文如其人,张爱玲亦如此,她的小说华丽、神秘,笔触细腻,多是以女性为视角,凸显女性悲剧,以此来表达张爱玲对女性悲剧遭遇的同情、惋惜,甚至有恨铁不

成钢之感,并以此反映处于现代环境下固存下来的中国式封建文化灵魂的错位。她希望中国的女性可以走上自立、自强、自爱的人生轨道,可以超越自我,娜拉式的走出内外“监牢”的层层束缚,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见不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也没有曹禺、巴金“吾与汝偕亡”式的愤怒,没有改造国民性的抱负,有的只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的了解,了解的同情”,有的只是复杂的爱恨情结,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以明言的依恋。张爱玲的时代,是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经典时代。在这里,女性的意识和心灵被西方现代“文明”的金钱观念一点点地腐蚀掉,散发着令人呕吐的恶臭,甚至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形扭曲。其小说从亲子之爱、男女性爱之类的感情细节处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和卑微,展示了沪、港等地华人的虚伪、堕落、扭曲的灵魂。欲的自由、心的麻木以及生的苦闷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写尽了人世沧桑,人生百态。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

(一)华丽背后的畸变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1]骚动的人生,难忍的瘙痒,透过华袍,渗入骨肉,生命即如繁花般惨败。《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典型大家族的女囚,过着无欲无爱的生活,她渴望的拥有爱,渴望拥有一具鲜活的、有力的男性身体,她把这种难以启齿的感情寄予于姜三爷,她压抑的性欲得不到释放,期冀一个男人的关怀却无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精神开始扭曲,灵魂开始裂变,她不仅扼杀自己的希望,还扼杀着周遭人的希望。在她的堕落人生里,流露出的是可恨,亦是可悲。

七巧就是一个戴着金质枷锁的大族太太,一方面,大宅门内性欲的压抑和对金钱的欲望使她的心理扭曲;一方面,她又扩大这种病态的心理,教唆子女吸食大烟,探听儿子和儿媳的房事,并大肆宣扬,还给儿子纳了个丫鬟做二房,当儿子的妻妾双双自尽后,儿子便不再娶。女儿在她死之前都未嫁出去,她把自己的人生悲剧报复式的遗留在子女的身上。因她的脚是缠过的,就把十三岁的长安的脚也裹了起来,“痛得长安鬼哭神号”且不可能完恢复原状了,在姜长安的学校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千方百计阻止女儿的恋爱,更恶毒的是设圈套,在童世舫面前诽谤自己的女儿,以此断送了女儿长安的婚事,让长安从此断了结婚的念

头。手段是低下的,心底极其阴暗,令人毛骨悚然。曹七巧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而且又导演了儿女不幸的婚姻,她的畸形性格与遭遇使她堕落到万劫不复之境。

《心经》中许小寒的恋父情结是心理扭曲的另一典型,这主要源于许小寒从小缺乏家庭关怀和对父亲的一种彻底的依赖意识。她潜意识里认为父亲是她的一切,只要父亲在她身边,她就觉得自己无忧无虑,很轻松、很幸福。家庭条件的优越是弥补不了小寒内心的孤独,没有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她在感情的旋涡里迷失了自我,错误的把父亲当作自己内心的恋人,甚至尝试着在现实世界里成为父亲的恋人。她把来自于父亲的幸福感视为她情感的寄托与唯一,于是,她敌视母亲,敌视任何靠近父亲的女人,钢琴上母亲的照片只是在自己和父亲照片的另附,母亲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不能对父亲表露出一点情感,对母亲尚且如此,对别的女性就可想而知。她的偏执让她疯狂,可最后她还是失败了,只得离开父亲的身边,失去她多年来唯一依赖的人。

弗洛伊德在他的论著中认为:“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了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并时刻想冲出来”。[2]许小寒满口爸爸长爸爸短,异乎平常的父女之情,在父亲面前如情人似的撒娇,嫉恨任何靠近父亲的女人,这正是她潜意识对父亲占有欲的无意流露。在她的潜意识中,许峰仪就是她这一生的依靠,精神的,亦是物质的,或许也是一种执拗的习惯。她对峰仪的爱,根本不是女儿对父亲的那种爱,而是想占有支配的那种,想一生都与之在一起的恋人。这正是她心理变态的种种表现。

(二)红颜薄命百花伤

《花凋》中的川娥是是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川娥从小懂事,喜静,时常穿着蓝布长衫,是一个正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少女,期待着美好的姻缘,等待着骑白马的如意郎君……可这一切的美好都不及命运的摧残,花骨朵般的少女被痨病缠身,所有梦都刹那间碎了,她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却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与折磨,“终日郁郁的自思自想,她的自我观念逐渐膨胀”,想来一个多情的了断,诗意的死亡,五十块钱却买不来安眠药,只好“茫然坐着黄包车兜了个圈子,在西菜馆吃了一顿饭,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钟头。”用一只脚试皮鞋,还道:“这种皮看上去倒还很牢,总可以穿两三年”。[3]想活着的执念最终还是阻止不了死神的来临,病魔在三周后夺去了她的生命结束了对她的折磨。

川娥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性子软弱,受人欺负,当她快要嫁人,可以逃离

家庭的时候,得了痨病,成了家庭的包袱,父亲没钱给她看病,却有钱在外面养小老婆,亲生母亲也不管她,怕别人知道自己藏了私房钱,她只有静静躺在床上痛苦的等死,全世界的人其实早都放弃了她,连她的父亲也不愿意去看她,即使来了也“浓浓喷着雪茄烟,制造一层防身的烟幕”。一天吃两个苹果也成了家人的说嘴,更不提买药的钱了。川娥的一生是一出柔弱女子对命运抗争的悲剧,年少时受到姐姐们的欺负,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头的这一天,却和骨痨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最终病亡。所谓的亲情,在这里是何等的虚伪、讽刺。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自古红颜多薄命,张爱玲笔下的有些女子有那么一点情致,然而造物弄人,她们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虽是古代人却具有现代人的感情,我们姑且不论她的美貌,单说虞姬跟着叱咤风云的项羽南征北战,是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女子,只是时运不济,项羽兵败,她自刎而亡。四面楚歌悠悠传来,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项王得胜,或许她能够裹上一件宫廷的华丽外衣,登上万人膜拜的高台,……但她爱的是项羽,而项羽爱的却是他的大业。为了自己不至于成为项羽的累赘,她用一把刀深深地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自杀而亡,她选择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红颜如此多情又如此决绝,大义与苟全面前,虞姬选择了前者杀身成仁,流芳百世,让我们不得不为之感慨。

《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之死,可谓是红颜薄命的典型。那么她为何自杀?是单纯的因为爱么,不,更高于爱!是因为她心中天塌了,她自认为没有存活的意义了。尽管她是在对命运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把握的时候,选择了自杀的方式了断自己。可她心中有着对项王最真挚的感情,能够为了他做出一切的牺牲。在虞姬看来,项羽是她的依靠,是她的全部,在她的意识里,从来没有自己,没有反抗,没有拒绝,只有顺从。潜意识的奴性思想禁锢着她的自由,让她的死如飞蛾扑火,死的凄美,无悔。

(三)浮萍般漂泊不定

那么《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又是怎样在乱世如浮萍般漂泊一生?她嫁过人,离过婚后,一个人带着嫁妆回到娘家,这一住就是七八年,哥嫂骗完了她的所有嫁妆,开始闲言碎语,指桑骂槐的嫌弃她,想把她赶出白公馆。恰巧又遭逢乱世,兵荒马乱的时代,机缘巧合下,与一个不相信婚姻的范柳原相识,两人逢场做戏,可最后在生活利益的驱动下两个不相信爱的人成就并维持了一段姻缘,得到了相

互的慰籍。

自从认识了范柳原,她的世界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她虽然受过西洋教育,但在骨子里面仍是浓厚的封建意识,逃脱不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旧式婚姻模式,在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后,她把寻找经济靠山作为择爱的目的和标准,她与浪荡公子范柳原邂逅从而坠入爱河。范柳原是一个饱经世故、狡猾凶残的婚姻场上的赌棍,他只是想寻找情妇偷欢,不愿承担丈夫的责任,而白流苏则是窥视着他的金银财富要永远嫁给他,二人可以说是同床异梦。在金钱和色相的等价交换之中,白流苏牺牲了“淑女”身份和青春投入了范柳原的怀抱。白流苏在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在这动荡的世界里,财产,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还是“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可靠,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使她无暇顾及到心灵的真实与需求。”她的目的只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急需依靠范柳原离开白公馆,可范柳源只想逢场作戏。一场游戏中,她赢了,终于做了他的妻,有了依靠,一场婚姻中,她输了,因为她的婚姻与爱无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只想着依附别人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却从未想过依靠自己。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也是被亲情出卖的女人,离婚后在娘家的日子苦不堪言,哥嫂辱骂,母亲冷漠,逼迫她回前夫的家,过继一个孩子,继续当少奶奶,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这对白流苏太残忍,年纪轻轻就要守寡,这样的生活流苏是不愿的。以实际行动反抗家人所谓的“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等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她的第一次香港之行可以说是一次反叛之旅,她冲破了封建遗老家庭的束缚,但范柳原的游戏态度让她陷入两难境地,她不能以名门淑女的身份接受一个情妇的地位,第一次反叛之旅终遭失败。白流苏为了维持身价,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家,白公馆里等待她的自然是更冷漠的面孔和更难堪的流言蜚语,让她再无容身之地,她与她的家庭彻底的恩断义绝了。不久范柳原发来电报叫她回去,白流苏受着家庭的压力,不得不走上一条做情妇的路。幸运地是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使她正式成为范柳原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经济上的安全,流苏从此就可笑吟吟地暂时把生活的苦难搁置一些时日了,也可能是永远的搁置。

更可悲的是《连环套》中的霓喜,一生跟过三个男人,却“按照律师的观点,始终未曾出嫁过”。十四岁的时候被人牙子养母以一百二十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

开绸缎店的印度人作妻,更准确的说买个女人作妻子是为了省钱、方便,兼做保姆“什么粗重活都得干,弄成黑眉乌嘴上灶丫头,”“谈不上什么地位”店里的伙计用“楼上”二字代表她,后来改称“二姑”。霓喜受尽了印度人的凌辱,在印度人的家里,她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时要看主人的脸色说话行事,稍微不如意,便“兜心脚飞去,踢翻在地”,即使在生下了一男一女之后,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后来甚至被赶出家门,除了随身的东西收拾起来,什么也不准带,此时离她十四岁已经过了十二年了,霓喜竟不由“疑心她还是从前的她,中间的十二年等于没有过”,对她来说,日子混混沌沌,转眼即到。被印度人赶出来之后,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寄宿在修道院里,在修女们难看的脸色下生存,竟赖着不走“打算绣好桌围角上的一朵百合花再动身”,在修道院住了没多久,又跟了一个五十七岁的“把家眷送下乡”的同春堂的窦老板,生活算是暂时安顿下来。过了五年,又生下了两个女儿,窦老板死后又被窦家人扫地出门,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背一个,抱一个,一手牵两个,紧接着又跟了个英国人汤姆生,霓喜又过了一段畅意日子,无根的浮萍暂时又稳定下来,可好景没有维持多久,英国人结婚了,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就把她给打发了,此时,她已带着六个儿女,生活是那样的孤苦无依。

一个女人从十四岁到三十多岁被一群男人先后占有,抛弃,忘记了最初的愿望是“立志要成为一个有身份的太太”。随波逐流,以此终老一生。在这一生中,她从未深刻地思考过自己的命运,也从没有打算要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她的精神已经麻木了。对这样的生活已是深深地习惯了。连一次婚姻都没有,她一生颠簸起伏,先后和三个男人在一起,甚至生儿育女,却没有人愿意娶她。在那些人眼里,霓喜不过是个玩物罢了,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别人只会更狠的踩上几脚,连同她生的孩子都是不屑的、廉价的。霓喜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高级动物,没有拒绝,没有反抗,怀着做富贵太太的美梦陷入无法自拔的处境。

女性思想上的落后把她们实现自我的方式局限在了婚姻的范畴里,这也就形成了张爱玲书中绝大多数女性人物的共通点,那就是都企图通过婚姻来找寻自己的终身幸福,实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包括经济地位,感情寄托等等——女性唯有找到了能够满足自己的丈夫才有保障日后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因此这便形成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最终走入其悲剧命运的最直接的原因。

(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

俗话说:母爱大于天。母爱是人世间最纯洁、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唯有张爱玲笔下的母爱是一反常态,或许是由于深受家庭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她把人世间最美丽的母爱作了反叛的描写,她们或自私,或冷酷,甚至是无情,都是身受环境的抑制,在她的笔下曹七巧、顾太太、白流苏的母亲、川娥的母亲她们对自己孩子的爱冷的让人不寒而栗!

曹七巧对儿子长白的婚姻的破坏,主要出自她的变态情欲。七巧望着长白,“她的生命中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都是他的钱……”七巧给儿子娶了妻妾,由于自己的性欲长期得不到满足,她嫉妒长白的妻妾,所以对儿子的妻妾言语刻薄,继而挑拨儿子与妻妾的关系,使他不再与妻妾同房,深夜里,静静的榻上有儿子长白陪她抽大烟。在七巧的残酷折磨下,长白的妻妾都相继离开人世。

即使是对女儿长安的幸福也是百般的阻挠和破坏。她不愿意女儿离开她,她想控制她折磨她,甚至是让长安抽上了大烟,一步步陷入堕落的深渊。直到长白三十岁的时候,认识了留学生童世舫,并很快恋爱了。作为母亲,七巧不仅没有替女儿感到高兴,还百般的挖苦她,骂她不要脸的女人,急着要嫁人,准是“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她骂的长安实在是受不了,不得已和童世舫解除了婚姻,这样对待长安,则是出于金钱与情欲的共同作用。曹七巧一方面由于情欲饥渴造成了心理失衡,见不得别人婚姻爱情上的幸福,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由于嫉妒而无法容忍。另一方面,长安出嫁,曹七巧肯定是要陪上一份嫁妆的,财产随着长安的出嫁流入外人之手,这对于死守了一辈子金钱的曹七巧来说,是一场致命的掠夺。所以曹七巧不惜诋毁女儿的名誉,千方百计毁了这段姻缘,使长安失去一次重获精神新生,回归人性正轨的机会。

在常人眼里,家应该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温暖的居所,是人类情感可以随意表露、爆发的地方。作为母亲,应该是温柔、善良、圣洁、崇高的,至少对自己的亲生儿女应该有一种天然的、纯洁的情爱。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舐犊情深”,然而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母爱,在曹七巧身上已经泯灭殆尽,连禽兽都不如。曹七巧之所以从一个讨人喜爱的少女变成一个疯狂占有金钱,扼杀子女幸福的“疯子”,是因为畸形的婚姻、卑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剥夺了她作为一个女人对情欲的渴望和满足,使她的灵魂因压抑而变形。

在张爱玲的笔下,并不是只有曹七巧一个人是没有感情的,还有诸多麻木的形象。在《十八春》中,顾太太眼睁睁地看着二女儿近乎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将要被无情的断送,却在金钱的诱惑下心安理得地走开了,独自留下曼桢在呼天喊地。顾太太明明觉得曼桢的情况有些不对劲,但她做了什么呢?顾太太本还想着和曼桢见一面,可当着小陶的面也没好说些什么,就这样离开了,身上揣着曼璐给的一笔钱,可她真的清楚这是一笔什么钱么?在她的意识里,钱拿了,女儿就与自己无关了,真是可笑!顾太太接着又要面对曼桢的男朋友—许世钧,本想把实情告诉他,手足无措中,恰巧碰到了口袋里的一叠钞票,于是便打消了让世钧知情的念头。在顾太太心中,金钱的力量足以抵消母亲的义务、良知、爱心。内疚是难免的,不安也肯定是有的,但那只是暂时的,不能解决现实的生计问题。

《花凋》中,川娥的母亲怕证实自己存有私房钱,宁可贻误女儿的病情,也不肯出钱为她求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慢慢死去。川娥死去后,却花大把钱在其坟头添了个大理石的石碑,碑上刻着“川娥是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回忆上的一朵永生的玫瑰,知道的人没一个不爱你的!”这么一段假惺惺的文字实在是叫人肉麻不已,可以说川娥的母亲是一位人性缺失的母亲。

纵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除了曹七巧以外,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没有太大的恶也没有太大的善,她们共同的命运是生活中充满悲剧色彩。她们不寻求独立自主的方式,或通过男人获得金钱,或通过男人获得幸福,或通过男人寻求进一步的精神上的追求。正是她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依赖性,贪婪金钱的劣根性,导致她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最终在自卑、自贱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以致完全找不到最初的方向。

(五)完美女人的悲剧

《十八春》中的曼桢不但不是七巧式的精神裂变者,还是一个上的厅堂,下得厨房的完美女性,但是周遭的社会环境(姐姐的嫉妒与自私,母亲的金钱欲,祝鸿才的狡诈与滑头,世钧的不果敢与不坚定)逼她深陷泥沼,悲苦一生。尽管她拼命抗争,尽管她毫无过错,一切却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她的完美,成了她的一张催命符,带她一步步走向不可救赎,无法回头的境地。曼璐,是曼桢的姐姐,一个因家贫而堕落红尘的女子,开始是为了赚钱养家,供弟弟妹妹上学,可后来,她开始嫉恨曼桢的纯洁和爱情,为了拢住祝鸿才,她自私的牺牲了妹妹,毁了妹妹的一生。

母爱本是世间最纯真、最伟大的爱,但在顾太太身上却没有显现,在她眼里,女儿远没有口袋里金钱重要。在亲情的天平上,金钱总是高高在上,更何况是曼桢的姐夫,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他认同妻子曼璐的想法,借腹生子,他选择曼桢,是因为他很久以前就看中曼桢,一个集美丽、温柔、纯洁于一身的女子,他想霸占这个完美的女子。可这个完美的女子已有了相爱的人——世钧,当世钧找不到曼桢时,他就服从了父母的安排,娶了门当户对的女人,当他与曼桢再次相遇时,他清楚的知道曼桢的遭遇和处境,却没有勇气抛弃一切,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在爱情结局里,完美的女人依旧是不幸的,只留下深而痛的记忆,留下一个寞落、冷清的背影。“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句话道尽了多少无奈与伤痛?无法厮守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坐另一班机。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

五四以后,已经出现了很多受过大学教育甚至是留过学的所谓的“新女性”,比如《十八春》中的曼桢、《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等人,旧中国发达地区的西风东渐已经允许一个女子受高等教育,这可以称作是一种进步,但这是否从根本上把女性从封建桎梏中解脱出来了呢?是否真的唤醒了女性沉寂了几千年的自我意识呢?是否由此而造就了女性的进步思想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

在张爱玲笔下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也没有完美的结局,不像是童话故事中所讲的那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从张爱玲的笔下的女子形象可以看出,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她们的命运都是大同小异。妥协也好,抗争也好,她们的人生好似有一个固定的结局模式,不论怎么挣扎,怎么努力改变,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命运的结局。

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

从一开始所有女性都同时被束缚于旧社会的传统道德标准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向她们表明且证明一个女人要获得生活的幸福就必须依附于她们身体与灵魂的主宰者——她们的男人。女人的最终归宿都应该是她的丈夫。即使女性有了受教育的能力,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但从根源剖析这些都仅仅都只是表面上的。她们可以暂时的用工作来维持生活,但不可能把自己终身的命运寄托在职业上,

因为社会是不可能认同这样的生存方式。当中国的第一批职业女性在社会上出现的时候,在以曼桢等人为代表的独立女性的坚强背影中,我们发现和体味到了无尽的辛酸与无奈。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五四”以后,女性的地位的确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女大学生参与革命,投身写作等。但这些都还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救女性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不得不再深想一步:为什么这样陈旧腐朽的社会道德标准会束缚中国女性如此长的时间呢?《倾城之恋》中的流苏之所以被家人冷嘲热讽,是因为离婚后的她几乎是身无分文了;《金锁记》中七巧一生的悲剧也来自她对金钱近乎变态的疯狂迷恋;《十八春》中曼璐企图用曼桢套住的并不只是鸿才这个人,更多的是鸿才的钱,以及日后生活地保障……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女人要依附于男人,另一个关键的缘由就是女性在经济地位上的被动。女性降生后,家族是她生活的依靠,因此她要“从父”;长大后要嫁人,丈夫是她生存的保障,所以她要“从夫”;就是老了也要老有所依,她仍然要依靠她的儿子,就是所谓的“从子”,女性一生所要做的就是顺从于家族,依附于男人,她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把生存维系在缺乏安全感的婚姻上。

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

旧中国几千年来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把大多数的人捆绑在了旧道德的旗帜下,洋装和卷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扎根于人物意识深处的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女人理所当然,应该也只能依附男人。对于男性,妻子只是社会道德约束下的一个可把玩的物件、一件应景的摆设,更多的是意味着传宗接代而已。就是这样一个观念束缚着中国女性走了几千年的错误道路,在西风东渐的三四十年代,虽然出现了反对腐朽思想的新思潮对于传统观念的冲击,但对于所有人来说,也仅仅是开始于一小部分人的开端,并没有对社会的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有任何的改变。

在欧洲,女权运动用种种激烈的方式为女性争取自由,但在中国,女人们默默的理所当然的承受着由男权社会以“男权至上”的标准为她们量身打造的种种“酷刑”。而所谓的“从一而终”、“贞节牌坊”不仅深深地植在了男性的思想观念之中,更在女性的心底打上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如《十八春》中当曼桢的母亲在得知大女婿强奸了自己的二女儿时,她的反应让人感到心寒——她要女儿将错

就错地嫁给大女婿,女人的从一而终不仅让她默认了这样的安排,更在有意无意中将女儿推入无尽的深渊。这两点足以见得几千年封建文化对人性的一种荼毒,对女性精神的桎梏和思想扼杀是多么残忍,多么令人心痛!

(二)女性自身的“自残”

女性所造成的悲剧与自身也是分不开的。张爱玲曾说:“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亲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人。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再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服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4]她把女性的悲惨命运归罪于女性自身。

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

从白流苏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微弱觉醒,但依然没有摆脱依赖意识,女性依然没有走出传统女性的弱者怪圈,仍是卑微的,弱小的,仍是为男性世界所苦恼、变质。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并做些反抗,这是不可能完全摆脱与传统女性相同的古老身份和命运。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不仅导致了女性自身的卑微欲与渺小,而且给她们的精神和心理带上了沉重的枷锁,那就是在遭受苦难命运的同时,认同这种苦难,并不加以反抗,无意识的扮演文化传统对她们早已派定的角色。封建文化为女性设定了的陷阱,而女性又将自己的身心自禁于内,这可能就是女性悲剧命运的真正渊薮。

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

抛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来说,软弱几乎是所有女性的代名词,更何况张爱玲小说中的那几类女子形象了。在一定时代里,女性像一块橡皮泥,任社会、家族揉捏,可以方,可以圆,甚至可以捏出畜生的模样,这样的女性一生也只能是块橡皮泥了,以畏畏缩缩的神态麻木的逃避着所有的伤害与羞辱,甚至把伤害和羞辱当成一种习惯。

倪喜就是一个软弱女性的典型。她被几个男人先后无耻的占有,之后又理所当然的抛弃。那么倪喜又是怎样面对这样的悲惨的人生?一脸麻木的逃避?一味的选择退缩?是的!她把阿Q精神运用到了极致,被一个男人无情抛弃后过不了多久又允许抑或默认另一个男人的占有,她的生活很单纯,只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目标,没有存在感。如果她不软弱,面对别人的占有或抛弃能够勇敢地说不,能够狠狠拒绝甚至是辱骂,能够坚决的离开……倪喜,或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的社会意义

张爱玲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作家,她以独特的历史感想和内在思索,真心地关注着在那个时代艰难生存着的广大人民群众,以细腻的笔触和真诚感情为这个时代的最大负荷者道出最无奈的真实。

(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

七巧婚姻上的悲剧是为金钱而嫁,为兄长之命而嫁所造成的。当她在大宅门里熬死了丈夫,熬死了婆婆,当上了家里真正的主人之后,就把自己多年来的不幸和愤懑转移到自己孩子们的身上。对于儿子长白,她强迫其说出小夫妻间的隐私,又把得到的秘密四处宣扬,不仅自己像疯子一样的活着,还弄得亲家母恨她,儿媳妇整天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终日蔫蔫的躺在床上,最终在忧愤交加中自尽,又把儿子的妾逼得生吞了鸦片烟……这就是封建社会对七巧这位本青春靓丽少女的大改造,终于把她改造成一位癫狂,恶毒的老妇,想方设法的伤害着自己孩子,毁灭着自己的希望和人生,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强大之处”。倘若这种封建污垢没有得到彻底的祛除,这一悲剧便会永远上演:“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5](二)唤醒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影响下,身处闺阁的小姐们不再拘束于闺房这片小天地,不在循规蹈矩,她们开始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做职业妇女、交际花;歌舞厅跳舞、花园里谈西式恋爱,但时代赋予她们好似的仅仅是生活形式上的变革,白流苏和顾曼贞就是最好的例子。女性意识的觉醒依然没能摆脱女性的依赖意识,她们从封建礼教的家族中好不容易挣脱,却又落入了以男人为自己生命主体的人间地狱!

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物质资料几乎全都掌握在男人手中,女人不可能真正地拥有经济权,更不可能有话语权。没有经济权的女性只能做男人的奴仆,因此她们只能处于被男人支配和控制的地位,以维持自身最简单的生存。例如七巧,在这种以金钱为初衷的畸形婚姻的长期压迫,使得她的性格变得暴戾、扭曲,当她有了可以支配别人的权利时,她们便使用阴险,恶毒地方法毁掉下一代的幸福。可女性只有走出家门,步入社会,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或者是聪明的头脑来获得自己所应得的报酬与尊重,才算是真正的人格上的独立。

探究女性悲剧的根源这是对社会历史的正视与回眸,也是对现实社会人性本质的窥视,从作品到现实,也是从形式到本质的探讨,从作品零零碎碎的心理和

情节描述中,触摸女性悲剧的棱与角,扑捉社会历史的影子,并回归到人性的本质。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女性悲剧的缩影,她们的美丽,青春和善良都葬送在张爱玲的笔下,不!是社会的罪责!亦是她们自取灭亡!在这个和平年代,文学演变为一种武器,随时都会上阵杀敌,开始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争。张爱玲用她的笔触传递着自己的女性思想,透露出女性该如何摆脱悲剧命运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也将是一场持久战,它关乎着女性的真正独立和解放,关乎着人性意识的发展进程,有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天才梦[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P1.

[2] 赵宪章.论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方法[J].文学评论,1987:(03).

[3] 张爱玲.花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P126.

[4] 张爱玲.谈女人[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P231.

[5] 张爱玲.金锁记[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P175.

谢辞

光阴如斯,弹指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我不得不感叹:走得最快的总是时间。毕业季里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有遗憾,有后悔,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恍惚。时间的流逝验证着我的大学生活,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重要的你得到了什么,对此,我是无憾的。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圆满结束。

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枯燥、繁复,而又艰难的过程,经过几个月的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写作和修改,今天终于可以完成最后的谢辞了,能够顺利完成写作,不光是我自己认真研究、思考总结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我想对这些给与我支持和鼓励的老师、同学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本论文设计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的初稿和定稿无一不凝聚着李老师的心血。在写论文期间,李老师给予我的不光是专业知识的指导,她那种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态度也使我深受感动,正是在老师的帮助和感染下,我才能顺利完成我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项任务。他的一丝不苟,他的辛勤栽培,他的严谨治学,无一不让我受益与感动。在此,我想向李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极的大鼓励与帮助。

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靠我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我就借此良机,在这里向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在整个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同学特别是舍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为我提供很多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想法,让我的思路得以展开,也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才能够不断的完善。正因为有了他们,我才能坚持完成此篇论文。此外,我还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循循善诱和悉心教导让我对学习充满向往与取之不竭的动力,并促使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重要原因。

通过此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学会了合理的运用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我所研究的女性悲剧根源的课题是我所钟爱的课题,它将为我的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后,再次感谢大学期间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祝愿所有老师身体健康,

青春永驻!祝愿所有同学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浅析张爱玲小说笔下的女性悲剧

浅析张爱玲小说笔下的女性悲剧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张爱玲凭借着她个性化的体悟和独到的笔调,创作出一个个满目疮痍、格调苍凉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一个又一个女性。这些女性无论怎么挣扎、怎么拼搏、怎么奋斗,最终命运都是一样的苍凉凄美,没有出路。张爱玲的家庭和爱情婚姻带来的人生悲凉感是其作品中女性苍凉命运的表层原因;张爱玲意识到“她的时代”“仓促”,感到“惘惘的威胁”是其作品中女性苍凉命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女性;悲剧;人生;审丑;婚姻 【Abstract】Zhang Ai-ling's with her realization of personalized and unique style, style authoring devastated, bleak stories, active with another woman in the story. How do these women no matter what struggle, strive, struggle, melancholy and poignant of the final destiny is the same, there is no way out. Zhang Ai-ling's lov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the sense of desolation is the work of female desolate surface of fate cause; Zhang Ai-ling's realized that "her age", "rush", "feel frustrated feel frustrated by the threat" was bleak destiny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women in their work. 【Key words】female;tragic;life;ugly;marriage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她笔下的人物虽然经历各异,但无不演出着一幕幕生存悲剧。她最注重的是女性人物,她笔下的女人们因袭了女性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地挣扎、堕落,

浅谈萧红对中国文学及历史的贡献

浅谈萧红对中国文学及历史的贡献 发表时间:2009-06-26T14:47:16.200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3月第3期供稿作者:葛洪伟[导读] 萧红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说她伟大,是因为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萧红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说她伟大,是因为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穷人和女性作为外视角,落在作品的题材、人物和故事上面;而作为内视角,则表现为作者的道德立场、思想和情感的倾向性。萧红完全自觉地站在受难的穷人和妇女一边,暴露权势者,反抗“男权中心社会”,控告世界的不义。但是,当她批判穷人和 妇女的愚昧和残酷时,那充满愤怒的目光中,却又是含了哀悯的。她清楚地知道,使穷人和妇女的人性劣质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立场上,她作了必要的倾斜。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燃烧在那里面。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女性视角的运用,需要具备自觉的女性意识或女权意识。比如张爱玲,虽然在她的小说中,也有不少女主角,但是在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恐怕是唯一的。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悲剧紧贴着她的肉身。她的大小作品,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原始激情”。萧红的这份激情,无疑地同她敏锐的感觉有关,其中突出的是痛觉。正是持续的疼痛,使她的情绪和情感,带上了一种苦难性质,故而在颜色、比重、速度、形态方面有了异常的改变。她把所有这些主观的东西,在自由叙述中重新植入被创造的世界,从而深化了她的悲剧主题。她那部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生死场》就是鲜明的一例。《生死场》写于1934年。萧红二十来岁在哈尔滨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大约半年之内占领了东北全境,萧红作为难民离开东北往内地跑。1934年萧红和她的伴侣萧军来到青岛,萧军在这里写《八月的乡村》,《八月的乡村》是直接写抗战活动的小说,萧红在这里写《生死场》。两本书写完之后就寄给了鲁迅。鲁迅看了很欣赏,经过不太长的周折就帮他们在上海出版了。书出版的时候,萧红萧军本人已经到了上海。“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社会抗日情绪非常强,不太夸张地说,全国都在关注东北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大家把注重点都集中到了作者的独特身份(东北人)、作品的独特地域(东北)和独特情绪氛围(抗日)上,两部小说都被定位为抗日小说,两位年轻的作者一下子名声大振,享誉全国。《生死场》就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传播。 笔者认为《生死场》主要不在于写抗战。《生死场》一共七八万字,如果看成八万字的话,前面的三分之二大约五万多字内容与抗战毫无关系。“九·一八”之前的十来年,约1921年前后,这个时期东北两个村庄的老百姓是怎么样过日子的,怎么样地生病,怎么样病了没钱看医生,怎么样地死亡,怎么样贫穷得养不起孩子只能把孩子摔死……全是写的这种东西,这是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写老百姓的生、老、病、死,这体现了萧红最深切的人生感触。萧红作为一个难民逃到了关内,回望备受异族蹂躏的故乡和比平时更加苦难深重的父老乡亲,她意识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应该担负起某种与时局有关的责任,对日本侵略者进行谴责和控诉,表达一个具有亡国之忧的人收回故土的愿望。另外,萧红在学习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受到萧军、舒群、金剑啸这几个人的影响。舒群、金剑啸都是共产党员,萧军也是左翼倾向很明显的人。他们的影响也会使得萧红的创作有时候主动向左联的文学主张靠近。于是我们看到,她笔下的这帮普通老百姓,他们生老病死的过程突然发生了某种变化,日本人占据村庄以后,他们的生活便多了一个内容:反抗日本人。在写作中,萧红大胆地打破传统的写实的方法,而采取一系列颇类现代主义的手法,主要表现在内倾的、断裂的、碎片化的处理上面。她的《生死场》并不像写实主义小说那般的将生活系统化和戏剧化,它们是反完整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彼此间并没有廊庑相连。故事无中心,无主角,甚至于无情节。没有一个人物是支配性的,支配的力量惟在命运的逻辑本身。《生死场》之后,萧红已经成为一位具有鲜明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倾向的作家。在当时,国家意识形态因为民族战争的兴起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政治代替文化,救亡代替启蒙,阶级性代替人性,宣传代替艺术,在这种语境的支配之下,萧红作品的价值不可能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教科书里,她书中的丰富的人性内容和非主流倾向被遮蔽了。作为存在者,萧红有理由无视所谓的“文学史”的存在,而仅仅属意于她的文学,它的潜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人道主义与自由。这是最高的,因而也是最为宝贵的文学品质。她对文学和历史的贡献也是独一无二的。责任编辑王庆斌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2008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省电大武威电大分校赵静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在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充分尊重。本文就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表现的几个着眼点:情爱关系、人性的探索、人生的体验、悲观忧伤的结局,以及悲剧意识根源进行阐述,力指导现实的人少生私寡欲,少谋个人私利,多贡献于社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张爱玲(1917---1995),河北丰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其文学成就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由于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的不幸和她对这个家庭的憎恨又使她的作品的整体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以及清醒的没落感,她笔下的那些女性大多是悲剧性人物。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角,由此构成了她小说的苍凉、婉哀、惨伤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精神个性、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喧闹和孤寂,铸成了她悲观的作家气质。使她对人生既

简析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

简析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的作品,与政治无关、与民族无关,是大上海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是人性中最让人绝望的那一层窗户纸。她的这种写作姿态成为以后小资们竞相效仿的范本,在小资写作中你永远看不到政治、国家那些大命题。她成名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她以自己特殊的现代性体验来展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人生世态。吴福辉充分肯定了张爱玲对旧家族在大都会的际遇命运的精细表现,认为她的都市最接近上海的真面目,把中国都市文学深入到“现代都市哲理”的层面。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一文里这样写道:“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还有,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所以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但我认为,文学的主题论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许多留到现在的伟大的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 很多的人给予张爱玲的作品以很高的评价,其艺术特色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1、华美的语言和缤纷的意象——天才之翼 (1)、纷繁的意象和出色的描写技巧 院子正中生了一棵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浅黄色的雏菊。” (《金锁记》)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承认,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就描写城市生活、人生情感的当代小说作家,很少有人像张爱玲那样能够以其完美圆熟的技术、文字的功力、深刻的人生观、犀利的观察与丰富的想像力,即,是以炽烈迸发的才情成就于文坛。在那个垦荒与洪流的时代,许多作家的文学语言尚处在胡适之、郭沫若自五四时期创造的直抒胸臆的白话诗体,对创作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而象张爱玲这样优美畅达、厚积薄发的文字是很少见的。应当说,张爱玲是避于我们文学发展的潮流之下,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外一些层面的。 文字表达中,对意象的扑捉,精当的描写,用比喻通感来写情状物以推进情节和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方面。这其中,包融了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对作品写作背景、人物塑造上的经验和总体把握。这在她的中短篇作品中得到了出色的表现。如在《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段情景描写:“……墙里的春天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搀揉在一起,造成

浅析萧红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

浅析萧红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 【摘要】萧红在其作品中,几乎写了女性所经历的一切人生苦难,不论这些女人的身份、遭遇有多么不同,但其悲剧命运都是相同的。萧红正是通过这些女性的悲剧,向残忍的、不公平的社会提出了强烈控诉,为广大女性喊出了内心的冤屈与悲愤。本文将着重分析萧红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 【关键词】女性悲剧命运男权中心社会根源 【正文】 中国古代在性别伦理上形成的男女相生相依及男尊女卑的观念,究其文化根源,则在于原始农耕经济的宗法血缘的根基。在以得力的农业劳作作为基本生存条件的情况下,自然把农业劳作主体——男人推倒家或家族关系体的重心位置。尽管在家庭发展史上,确曾有过女性重心时代,但这样的时期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而结束,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经济生产权利就是决定一切的权利。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形成男尊女卑的两性伦理。在强大的夫权阴影的笼罩下,女性的精神触角长期处于萎缩状态。以婚姻为边界,以家庭为天地,形成了女人被严格限制的空间,与世隔绝久了,被动顺从便成了女人的“天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主体意识也逐渐在沉睡中复苏。但是,“儒家伦理道德在女性身上体现的二律背反现象也作用于女性自身,使中国女性在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解放的自觉性方面整体的迟钝于西方女性。中国女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规定的女儿、妻子、母亲三种身份中,前两种主要处于‘女从’地位,熬到母亲地位时有了翻身得解放的感觉,她们在儿孙辈那里可以找到压抑久矣的精神释放的突破口,所以她们格外看重母亲的地位与权利,尽管这是维护男权社会利益的地位与权利。中国文学中的恶婆婆形象,从女性深层心理看,就是这种地位与权利扭曲张扬的表现。”①在封建社会漫长曲折的发展进程中,除了少许几个女性在女性解放道路上作过反思,甚至挣扎,其余多数女性则墨守成规。“纵观中国女性解放走过的道路,中国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突出表现主要发生在‘五四’和新中国成立时期,都是借助于男性领导的政治力量进行的。”②“五四”

浅论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

浅论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摘要:“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鲁迅眼中最优秀的女作家-----萧红,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相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作品通过自己对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和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它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虽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者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厚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关键字:散文化诗意回环复沓儿童视角 前言:《呼兰河传》绝非高屋建瓴,接地气的真实感至深至切。无论是萧红笔下的呼兰河畔,还是呼兰河畔的萧红,都以其特有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灵魂使读者尾随萧红回望童年的寂寞,重奏时代的悲歌。她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达到了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一、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她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叙述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而代之以一种便于传达情感体验的主观、随意、散漫的叙述模式,使叙事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抒情服务。【2】我们眼里的《呼兰河传》虽然是自传体小说,但作者所写的却是对故乡呼兰城的种种印象。 全书采用信马由缰的巡礼式抒写方法,从街头巷尾的情景写到喜庆病灾的种种盛典,从祖父的后花园写到童年生活的寂寞,从家中的庭院厢房写到形形色色属于下层人民的住客;既没有设置尖锐的矛盾冲突,安排头绪纷繁的线索,也没有编造曲折紧张的情节,塑造众多的人物典型,甚至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故事和人物。 全书七章可分可合,似断实联——分之则每章皆可独立成篇,自成单元;合之方成小城整体,每一章都是小城不可或缺的枝节。作家运用散文化的手法来刻画这些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就因为她不是在为某个人作传,而是在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作传,呼兰河小城就是作品的主角——这是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写的就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普遍生活,是整个社会的风俗。 散文化的语言和结构,就决定了小说的基调是娓娓道来而非紧张急迫,是忧郁低沉而非活泼轻快。萧红有意淡化情节,淡化故事性,“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3】小说由三大板块组成,前两章介绍呼兰城的风土人物,自然风光等概貌并重点描绘了几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1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表现的是衰颓时代所独有的悲凉和深刻的苍凉感,她描写了一系列女性的生存悲剧,心理分析出神入化,同时还能巧妙运用意象手法,她以清贞绝决的生活态度,苍凉华丽的末世视野,奇崛冷艳的雅俗之美,凄婉的笔调,带我们走进苍凉的小说世界,本篇论文联系作家生平小说,对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分析,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示张爱玲小说艺术世界的特征。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苍凉艺术特色 一概述 张爱玲的作品,从短篇到长篇始终把自已时代已经发生和正要发生的破坏作为大背景,由此开掘个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乱世男女孤注一掷的爱情和注定要被现实所嘲弄的欲求,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非常独特,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在选材上,张爱玲的作品以言情为主,张爱玲对人物塑造以及人物之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张爱玲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分吸引人,总体结构独特,这与她娴熟的写作技巧有关,以奇秀精当四字形容她无疑是相宜的。 二平民化的叙事视角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然而引起她极大关注的不是历史中那些英雄人物、重大事件以及历史变化中的强烈的民族意识,也不是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琐屑的人物、琐碎的事件,也就是世俗人生里饮食男女的生存状态、婚恋生活等世俗化生活。张爱玲在《传奇》初版扉页上曾说过,我“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强调在自己的小说中多是写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负荷者,因为他们虽不彻底,究竟是认真的。”不仅如此,在潜意识里,张爱玲认为历史是由无数凡人的生存组成的历史,“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时代的总量。”因此,在她的作品里满是俗庸的普通人的男女私情、家长里短。《倾城之恋》里白流苏迫于无奈与寄人篱下,以妖媚的身姿赢取了妹妹的恋爱目标范柳原的青睐,以逃离那个已容不下她的家。 纵观张爱玲小说的人物,无不是平凡尘世中的普通人。对普通人物的描绘透视出了张爱玲对生活的特别理解,“生命即是麻烦”,[1](P12)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烦恼,不如意。同时也传达了张爱玲在时代变动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长袖善舞——高超的写作技巧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沉香屑—第一炉香》) 1、华美的语言和缤纷的意象——天才之翼 (1)、纷繁的意象和出色的描写技巧 “卷着云头的花梨炕,冰凉的黄藤心子,柚子的寒香……姨奶奶添了孩子了。这是他所怀念的古中国…… 院子正中生了一棵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浅黄色的雏菊。” (《金锁记》)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承认,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就描写城市生活、人生情感的当代小说作家,很少有人像张爱玲那样能够以其完美圆熟的技术、文字的功力、深刻的人生观、犀利的观察与丰富的想像力,即是以炽烈迸发的才情成就于文坛。在那个垦荒与洪流的时代,许多作家的文学语言尚处在胡适之、郭沫若自五四时期创造的直抒胸臆的白话诗体,对创作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而象张爱玲这样优美畅达、厚积薄发的文字是很少见的。应当说,张爱玲是避于我们文学发展的潮流之下,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外一些层面的。上述特点可以说是张爱玲作品呈现的最主要特征,在四十年代即被评论家所承认。 文字表达中,对意象的扑捉,精当的描写,用比喻通感来写情状物以推进情节和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方面。这其中,包融了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对作品写作背景、人物塑造上的经验和总体把握。这在她的中短篇作品中得到了出色的表现。如在《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段情景描写: “……墙里的春天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搀揉在一起,造成一处奇幻的境界。这不是客观性的描摹,而是以主观意识和想像加入其中,来对作品主题和人物进行环境映衬和心理烘托,表现出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模糊的意识和恐惧的心理。它完全是与作品融为一体,不但起了烘托,而且用于行文的转折(这是主人公在路上的一段情景描写),起到提示和暗示作用。做为作者初期的创作,象《沉香屑·第二炉香》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然在意象的扑捉、情景的烘托和情节的暗示上过于看重和强调,有些吵,有较重的刀爷痕迹,但另一方面,却显示出了作者在这一方面过人的能力。有些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却又起伏跌荡,如虹飞碧落,给人目不瑕接之感。如《倾城之恋》中一段风的描写: “只有那莽莽的寒风,三个不同的音阶……三条骈行的灰色的龙,一直线向前飞……叫唤到后来,索性连苍龙也没有了,只是三条虚无的气,真空的桥梁,通入黑暗,通入虚空的虚空。 ……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 (2)、深刻的心理刻划和充满灵性的通感运用

论萧红的悲剧意识在女性形象中的反映

论萧红的悲剧意识在女性形象中的反映 广州第九十一中学黄晓丹 内容提要: 萧红小说有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识。一生坎坷的遭遇使这位才情出众的女子的笔致比别人多了一份冷然与凄美,应该说,其自身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在最初的创作中,萧红便开始了对人的生存形态和生命价值的关注,她以先觉者的姿态抒写着人类苦难的命运。而历次生活的变故,使得萧红将思考的核心放在了对妇女命运的探索。她,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在简约清丽的文字中揭示人世间的灰暗和丑恶,鞭挞民众的愚昧和麻木,感慨生的艰难和无奈,抒写着女性的悲剧和人类生命的悲剧。 关键词:萧红小说悲剧意识女性形象 萧红,她的一生,是坎坷寂寞的,自她踏上文坛之日,就已经背负着沉重的人生枷锁。正是这不公的现实、坎坷的遭遇和磨人的孤寂,让这位原本就才出众的女子多了一些沉思,使得她的笔致比别人多了一份冷然与凄美,使得作品字里行间显露出深深的悲凉之感。她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在简约的文字中揭示人世间的灰暗和丑恶,鞭挞民众的愚昧和麻木,感慨生的艰难和无奈,抒写着人间种种饱含苦难的悲剧故事。 萧红的创作中隐隐有鲁迅的风骨,凭一枝笔反映当时中国真实的社会,不粉饰,亦无颓丧,魅力经久不衰。《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反映当时中国各个层次人群生存状态的作品相继从她的笔端流淌。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她笔下多灾多难的女性。 本文试探究萧红小说悲剧意识在女性形象中的反映。 1.“女人的天空是低的”——女性悲剧的命运 多数的女作家笔致是纤巧细腻的,而萧红的作品,给人感触最多的是冷然与凄美,她曾说过:“女人的天空是低的。” 的确,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传统中,女性的地位是从属于男性的,她们作为“人”的价值注定被无情地践踏。萧红作为一个女性,她饱受男权社会之苦的人生体验几乎影响着她的全部创作。她擅长于将自己悲剧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作品中,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揭示触目惊心的严酷事实,不仅关注着女性由经济压迫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更集中审视和批判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和伦理道德给妇女造成的不幸和伤害。因此,萧红小说里的女性悲剧具有人性的深度和普遍的意义。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特色而又成就卓著的女作家。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作品中,悲剧成为其中脱不去的主题,尤其是女性悲剧,于是,“荒凉”成为张爱玲的底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一是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悲剧,二是物欲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三是作为人基本情欲的压抑与缺失造成的女性悲剧,四是女性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女性悲剧。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悲剧 引言 张爱玲崛起于乱世荒凉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一朵奇葩,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张爱玲的创作一开始就不乏苍凉之感。再加上她自己没落的封建大家族的出身,以及少女时代无爱的家庭生活,更多的关照女性自身的悲剧成为她的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创作中,张爱玲常常是以同情的目光投向自己笔下的悲剧女性,而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概分为这几种:1. 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悲剧2. 物欲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3. 作为人基本情欲的压抑与缺失造成的女性悲剧4. 女性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女性悲剧。 一、封建和男权社会的钳制 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占有绝大多数的席位。而和当代一些女性写作中缺少男性在场的极端女性叙事不同,她塑造女性形象,通常是将其放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来展开的,如此一来,两性关系就成为了打开女性世界的一扇窗。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也算不枉此生了。可是在现实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哀则往往表现为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白流苏的结局仿佛并不算悲惨,至少她的目的达到了,获得了现实的婚姻家庭,各方面都有了保障,然而她依然没有摆脱男权枷锁。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必然命运便是要远离生命的欢乐和世界的多彩去独自咀嚼那与生俱来的悲哀。 二、物欲的膨胀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开始烛照中国社会,传统的封建文明依然根深蒂固。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上,她以深邃的目光透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作为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新女性,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写作者,她曾经坦言自己是“拜金主义者”。也许是认识到了物质是生活的基本保障,许多女性在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中疯狂的追逐物质,对金钱的一味追求使得爱情变成了乏味的游戏和获得物质的筹码。同时,《金锁记》中七巧对金钱丧心病狂的追逐,不仅造成了自己的悲剧,更造成了儿女的悲剧。由于害怕自己的钱被别人瓜分,她把自己的两房儿媳妇逼死,更是硬生生的拆散了女儿和童先生,使得儿子和女儿也都没法拥有正常的婚姻家庭,一个个在这个封闭的罪恶王国里烟雾缭绕,了此一生。

浅谈萧红的写作艺术与风格

浅谈萧红的写作艺术与风格 因为《三月小城》,我相识了萧红。 因为她那凄凉的爱情故事,我有了看看她作品的心思。 因为既婉约清新而质朴刚健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与悲惨命运截然不同的萧红文字世界。 从细腻豪放的《生死场》到率真坦诚的《商市街》,再从诙谐讽刺的《马伯乐》到平淡深挚的《呼兰河传》。不能不说,萧红是一位能驾驭各种风格的女才子。各式各样的风格中都有着一股子呼兰河畔的味道,下面就来慢慢品品这种独特的韵味。 大多数人的眼中,萧红是一位柔弱的女子,写得东西大多是些细细碎碎的美文。但其实她也有刚劲豪放的时候,胡风曾在《生死场》的后记中就写过“你要死灭吗”是全书的高潮,这是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发着颤响飘着带光。可见,既刚健又婉约的文段在萧红的文字中还是有的。再看其中一个群众宣誓的画面“浓重不可分解的悲酸,使树叶垂头。赵三在红蜡烛前用力敲了桌子两下,人们一起哭向苍天了!人们一起向苍天哭泣。大群的人起着号啕!”这简直是一幅线条粗犷奔放、劲健有力的木炭画,又不禁使人联想起珂勒惠支的版画,可以说是一种“力”的艺术,其中充溢着一种不可抑制的感情力量,在奔放,在冲击,在跳跃!不仅仅人被描写地不可抑制,连场面的景物都激荡了这种力量,“畅明流动的天光,房周垂曲的大树群,即将被当作祭礼牺牲的老山羊,四脚倒挂,哀鸣不止,红布方桌,火焰颤动,烟雾缭绕中。”作者成功地运用粗犷的充满激情的笔触,勾勒出动态的景色。以情观景,绘景见情,情景交融于浑然一体中显示出“钢戟一挥”的气势和力量。小小女子,竟用简短地文字给了我如此大的震撼,尤其是生与死的震撼,她的文字中没有那么多刻意的技巧,反到多了些真实和质朴。她真正地用心写作,写实在的人,写出许多像她的祖父那样善良却不幸和悲哀的人。不是隔岸观火般虚构,而将满怀的情感注入,化作独特的情调,如写月英这个美丽女人的悲哀一生,充满了同情的笔调,尤其将月英男人的丑恶行径与月英的孤立无助做对比,更看出萧红是加入了自己浓浓的个人情感,第一次的为情所伤,带给她的悲伤情绪显然也被带入了作品。在《呼兰河传》中,她与祖父快乐的后花园生活,也被真实的展示了出来。”一次,“我”将后园的玫瑰摘下插到祖父草帽上,祖父不知,进屋后祖母看见,大笑不止。这样真实欢乐的场面恐怕只有在祖父这篇中才能见着了吧。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才更加吸引了读者的眼光吧。萧红的作品不仅仅真实创造人物、自己心爱的人还真实自我,用一种勇于表现真实的态度,写下了自传性的《商市街》。尤其经典是她自己在饥寒交迫的时候,看到旅馆别的房间的门上挂着“列巴圈”,她萌生了“偷”的念头。萧红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境,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而后又因为没有了柴火不得不向房东借柴火,由于不好意思张口,他们只好写了一张字条去求借。她总在自己身处难堪的时候,往往写出了自己内心感受最真实的东西,所以很能打动人。她对自己的感情从不隐瞒、从不文饰,这一点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萧红就是萧红,有着她独特的萧红体。这是没有人能够模仿的。她那注册商标式的优美简洁,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她面对着自己的第二任男人萧军,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都说对于越亲近的人来说,描写他的外貌必然是绰绰有余的长篇大论。且看萧红眼中的萧军“颧骨很高,眼睛小,嘴大,鼻子是一条柱”。仅仅十五字,便有棱有角,形神兼备了。远远超过那些冗长的篇章。以上这对萧军外貌的描写还不算什么,在散文《雪天》中有一段对话: 军:“饿了吧?” 红:“不饿” 军:“够不够?”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二稿修改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张爱玲的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创作意识值得我们探究。 一浮世的悲歌 (一)、不可逃离的悲剧命运 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人的生存欲望与现实困境的悲剧性冲突是其小说的基本冲突。张爱玲从自己的生存状况出发,从童年、亲情、恋爱、婚姻生活等切身的感受中探索个体的生存状况,她的人生观和生命的悲剧感就渗透在她对个体在荒凉世界里的生存状况的描绘。她以一种逼近本质的直觉,揭示个体生命的悲剧性,传达她对一个时代的生存体验:人的生存欲望和现实困境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矛盾,人注定要成为被征服者,在最终结局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终究要归于沉寂。“总之,生命是残酷的”,[1]没有悲壮,只有无奈的堕落和苍凉。张爱玲认为,人生永远无法完满,只有委屈和难堪的生存,痛苦才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在她看来,人生与现实困境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由不得自己做主。“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2]这种将人生看作麻烦,麻烦与生命同生同灭的感悟,就是张爱玲创作的出发点,她在《论写作》一文中谈到:“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3]张爱玲透过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情感体验、精神状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挖掘出其中的悲剧内容。 1.鲜明的悲剧个体 张爱玲的创作大多是描写普通人的平庸生活,“他们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在难堪的生存中“有挣扎,有焦虑,有慌乱,有冒险”。[4]张爱玲认为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图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沉沦,在荒凉的胁迫中表现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困惑,以及对虚妄无妄的生活困境的屈服是人类荒凉的生存景况的呈现。张爱玲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往往赋予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存欲望和意志,他们大多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平庸无为的世界里抓住些什么,或是爱情,或是理想,或是平凡稳定的生活。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得到更多的痛苦,一步一步地看着自己所追求的走向幻灭。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女子,一位单纯的中学生,为了学业,她向自己的姑妈求助;

简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简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程兰兰 [摘要] 张爱玲的一生可谓是一段传奇,而她所写的小说更是一个个风格独特的“传奇”故事。张爱玲的成功,不止在她传奇的一生,也不止在她笔下的“传奇”故事,更在于她独特的小说艺术。她描写了一系列女性的生存悲剧,心理分析出神入化,同时还能巧妙地运用意象手法,展现给世人的是在那个衰颓的时代,所独有的悲凉和深刻的苍凉感。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艺术特色 Analysi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ZhangAiLing novel ChengLanLan Abstract:ZhangAiLing's life is a legend, and the novel she wrote is a unique style of "legend" story. Zhang AiLing's success, not only in her legendary life, also more than in the "legend" of the author's story, more lies in her unique novel art. She describes a series of women's survival tragedy,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ration, and able to skillfully use image technique, is presented to the world fail in that era, and unique to sad and deep sense of desolation. Keywords: ZhangAiling Novel Artistic Features 一、鲜明夺目的意象 (一)象征女性沉浮的月亮 在《张爱玲传》中,就记载着年轻的张爱玲曾说的:“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都不能克服这种齿咬性的烦恼。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蚤子。”○1从这一句便可以看出她对生活对生命的独道见解。小说《金锁记》是以月亮始,以月亮终的,月亮具有非常强的结构作用。不同的环节,对月亮意象的书写也有不同,试看以下几段: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2这是小说的开端,以月亮来写时光流转,并无新意,但将“三十年前的月亮”转到“朵云轩信笺”上的泪珠,洇得“陈旧而迷糊”,这样的意象果然带上了岁月的沧桑感。它已奠定了小说基本的调子:凄凉。 “天快亮了。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想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3月亮沉下去,而七巧的故事,开始了。但开始也就预示了结局。 “......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等淡淡的圆光。”○4这是七巧的女

剖析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 萧红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她文学的生命却生生不息,她在有限的创作时间里,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感慨和震撼,萧红所创造的文学价值也留给了世人越发掘越耀眼的光辉。 一、萧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一)生的坚强、死的挣扎 《生死场》体现了萧红的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书中对女性的命运,能折射出在那样一个特定时代的生存环境里,生与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女性的身体上,小说从女性生育所受的痛苦写起,既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环,又能从人的本性出发,要承受虐待以及自己不忍生活产生的扭曲心理,自残折磨到死,真是让女人受尽了世间的痛苦。 萧红在作品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关于女性生与死的世界,让我们深切的感受着女性存活的不易,所承受的极大的苦痛,得不到任何的理解与包容,这简直是对人生的灾难的描摹。原本正常的女性,在那个黑暗的扭曲的世界里,难逃命运的捉弄。最后沦为不堪的人生奴隶。无法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那个男权大过天的社会,她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二)隐形的封建残害 《呼兰河传》里王大姐做姑娘时,像一棵灿烂的大葵花,都夸她将是兴 家立业的好手,可她毕竟也是个普通 的女儿家,人们发现她与磨倌冯歪嘴 子同居,没有通过明媒正娶,在那个封 闭落后的时代人们曾经的赞美之词在 一夜之间全都被推翻了,更难以接受 的时冷眼嘲笑,和那不堪入耳的恶毒 的话语。她有什么过错?怎么就成为了 众矢之的。每天承受着精神的莫大的 痛苦,终于在寂寞冷眼中死去。 这群在贫穷困苦中挣扎的女性, 被恶心摧残着,周遭的一切不成文的 规定还在前方设法地继续折磨她们, 面对她们的不幸,她们难以挣脱伦理 的束缚,只能成为这个社会低廉的牺 牲品。王大姐,小团圆媳妇,她们的生 命从升起到陨落,不断地受着封建的 迫害,这一张无形的巨网,让她们承受 灾难的同时毫无回天之力地接受命运 的摆布。 (三)负重的情感、压抑的生命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 品。它是对人情感方式的一个历史检 验,对其“剪不断,理还乱”的隐微心理 的追求与探索。尤其是一向具有含蓄、 婉致而代表了传统文化品格的东方女 性,对于这一心理现实的挖掘使作品 也可以说是对作者萦绕不去的寂寞氛 围的一个梦幻情节,其中女主人公的 文化品格及其悲剧意味是值得我们深 入思考和发掘的。 这部作品是萧红唯一部与自身情 感世界距离较近的作品。翠姨多愁善 感、情感世界细腻又丰富,有着文化素 质、但又受教育极少,这似乎决定了其 悲剧命运的性格基础。家境看似宽裕, 母亲有对其较为溺爱,而她的母亲又 是一个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的一个人, 这也奠定了她成长路中的不稳定因 素。使她的青春注定会带有悲剧色彩。 在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中,没有爱与 被爱,这是最让人心寒的,一生坎坷的 萧红在翠姨的形象中倾注了自己的孤 独与悲切。 二、萧红的创作个性 (一)生存环境 萧红是在充满民族危机的30年 代登上文坛的,她以独特的目光审视 这周遭的环境,在她犀利的目光下,一 切都无处躲藏,她自然地把这么都融 入到她的作品当中。这一切都跟萧红 的出生环境大有干系,她在辛亥革命 爆发的时代,自小就在家庭教育的熏 陶中沐浴着新思想,等她成年以后,便 流亡到上海,这是她文学创作阶段中的 重大转折,在这时期萧红夫妇结实了 鲁迅这位文学巨匠,在新文化先驱的 关怀下,萧红精神上有了很大转变,但 剖析萧红小说中的 女性悲剧形象 孙畅 56 2018第08期下(总278期)

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姓名:宋楠 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6/04/30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 论点: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本论: 一、在张爱玲看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人生不仅是悲哀的,无奈的,而且是冷酷的,充满着人性的厮杀。 二、张爱玲写得最多的就是一个“情”字,但是她偏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父亲为了钱竟逼自己的女儿为妾,姐姐为了讨丈夫的欢心竟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他玩弄。 三、张爱玲的小说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悲剧,这为她的作品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结论:总之,张爱玲自觉地以情欲、以非理性来解释悲剧,解释人的行为动机,解释人性。她认为人性是盲目的,人生因而也是盲目而残酷的。所以在她的小说中,这一切表现为现实的肮脏,复杂。不可理喻,假如不是被情欲或是虚荣心所欺瞒,人对现实的了解仅限于这一点:生活即痛苦,人生就是永恒的悲剧,这就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也是最真的认识。

目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无意识的错误所导致的悲剧 有意识的错误所导致的悲剧 以伤感基调为主的悲剧性语言 字样和正文二至三级标题,后接页码号。“目录”二字中间要有一定间距,使用小2号宋体字。“目录”下方可空1行,下面的内容为3号宋体字。页面行距及页边距可根据文面美观程度进行调整,不可全居上方而下方空余太大。

浅谈萧红小说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萧红小说中的人文情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萧红以《生死场》的发表,闯进了中国文坛,同时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华。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1936年初,鲁迅曾称誉萧红说:“她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她很可能取丁玲的地位而代之,就像丁玲取冰心一样。” 为什么萧红的小说不仅在三十年代初出现就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影响,在流传四十年之后,人们又愈见耀眼的艺术魅力,而且在国外的影响,也愈广泛,引起了国际上中国新文学研究家的重视?这是因为:萧红是一位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萧红小说主题,往往“力透纸背地表现了此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爱情的艰难曲折的心灵历程,并随之而来的幻灭的痛苦,由此反映出了时代的黑暗。尤其,萧红小说中所体现的独特的人文情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红怀着深重的悲悯情怀描写着这群“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的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极度麻木与轻视,展现了一片赤裸裸的生与死的荒原。这种生命的麻木状态在萧红的精神体验中被赋予悲凉的色调,它在作品中被作家以象征性隐喻的手法一一点出:“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颗大型的菌类”,“也许她的喉咙组织法和猪相同,她总是发着猪声”,这里显然不是关于形体丑恶的描述,而是指涉着人以动物的方式支配生命的特征;“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被折磨到臀下蠕动着白色的蛆虫,牙变成绿色,这里同样不仅是个人悲剧的描写,而是某种“生命溃烂”的象喻;“老马走进屠场”,这里意味着一个象征性的行为过程,即人(两脚行走的动物)的命运和归宿正如同那走向屠场的老马一样,“因为一切过去的年代规定了它”。人的百年孤独的生活的洞门是“斑斑点点的血印”,人们正从这里出出进进,老王婆“好像自己踏在刑场了”。正因为她感着了这残状,才在其后显出不同于别人的冷漠、怪异,这是感悟了生命残酷的自我放弃与嘲弄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角度来比较,萧红的确与在她以前的作家不同,她不是写“问题小说”,而是从人物性格出发;她没有冰心那样的心境来宣传“爱的哲学”;她也缺乏冯沅君的爱情小说的缠绵悱恻,吟唱着“恋爱路上的玫瑰花是血染的,爱史的最后一页是血写的,爱的歌曲的最终一阙是失望的呼声。”但是却还没有摆脱反封建包办婚姻。庐隐虽然也曾注目社会题材,但是她的主人公大半自命“我是一个最脆弱的人”,感情不能战胜理智,因而,温文尔雅而流于纤弱;凌叔华则“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丁玲的“莎菲型”女性,则是带着强烈时代感和叛逆意识的新女性。当然,萧红更不类于此。萧红的小说,与她以前的女性作家相比,题材有所突破,在风格上则以“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的明丽和新鲜”著称,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 萧红是一个有着深广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那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以及不寻常的情感经历使她在创作中具有了“直面真正的人生”的勇气,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始终关注思考着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呼唤着人性尊严、人生温暖和理想的生命形态。正是在这一点上,萧红的小说达到了深刻的人性深度,其悲剧意蕴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而获得了久远的魅力。 萧红小说正是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