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单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模拟血型的鉴定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血型鉴定的过程;(2)理解同型输血。

三、实验材料:“4种血样”,“A血清(碘液)”、“B血清(橙汁)”、试管等。

四、实验原理:

让4种血样分别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混合,通过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有无凝集),从而判断血型。

五、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记号笔在玻片两端分别标上A、B,并各滴加一滴相应的A型血清和B型血清。第二步:将血样分别滴于玻片A、B标准血清中。

第四步:观察是否有凝集现象(发生颜色反应或白色沉淀),并记录结果。

第五步:根据现象,对照血型鉴定表,判断血型。

实验记录和结论:

(完整版)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docx

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生姓名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 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和用途。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实验器材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实验报告单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 实验内容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 学会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0.9%生理盐水、碘液、 实验器材 吸水纸、其他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 实验步骤 1、取镜安放实 2、对光 3、放置玻片验 标本 步 4、观察 骤 实验步骤 5、收放 结 论 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取显微镜时,左手握 显微镜是贵重仪器,双手取镜是为了。 住,右手托 安放显微镜略偏左的目的是: 住。安放显微镜应略 。 偏。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当外界光源暗时,应选用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选 孔。用反光镜。 把要观察的玻片放在 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央,这样物像容易 上,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 在中找到。 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的目的是:避免 。 降,直至为 镜筒上升切忌太快,因为只有在 止,眼睛应从侧面注 位置上,物象才清晰。若镜筒上升太快,极易错过 视。 焦距。 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推移装片的 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 方向是。 止。再转动 “上”字装片在显微镜下呈图像。说明显微镜成像 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是。 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实验后,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镜 筒降至处,反光镜放在 实 验 成 绩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 为什 ①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碎屑 实浓度一般是。 抹要均 1、制作人口腔 ③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 侧壁轻刮几下。 验上皮细胞临时装避免 片。 ④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 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步⑤盖上盖玻片。 气泡与 ⑥在盖玻片一侧加在 骤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2、是微镜观察 人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讨论分 按生物绘图要求,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结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实 验 成 论绩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师:_______________

模拟血型鉴定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的改进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设计的该活动中选用AgNO3、NaI、Pb(NO3)2、BaCl2四种化学试剂代替血液和血清,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的现象来模拟凝集现象。该设计有以下不足。 1、以上化学试剂配制出的溶液颜色和血液、血清相去甚远,化学反应产生的沉淀不明显,颜色为白色和浅黄色,与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差异很大,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概念; 2、存在安全隐患,AgNO3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及收敛作用,皮肤接触AgNO3见光后就会变黑,容易发生炎症; 3、AgNO3和NaI的价格较高,很多学校不容易配齐。 一、改进后的材料 改进了的实验材料包括硫酸铁、氢氧化钠、维生素B1药片、碘、碘化钠、蒸馏水及红墨水。 二、实验原理 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维生素B1(硫胺素)是可溶性维生素,由于分子中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因此能与碘试剂生成红色沉淀。而硫酸铁与维生素B1反应,碘液与氢氧化钠反应,均没有红色沉淀出现。本实验利用以上两种能产生红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来模拟不同血型互输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3、实验材料的配制 3.1血清A型血清:浓度为0.05mol/L的NaOH溶液;B型血清:维生素B1溶液(将1-2片维生素B1药片溶于100mL的水中) 3.2血液A型血:碘液(先将2克碘化钾溶于5mL水中,然后加1克碘,充分溶解后,加水至100mL);B型血:红色Fe(SO4)3溶液(先配制浓度为0.05mol/L的Fe(SO4)3溶液,然后每100 mLFe(SO4)3溶液中滴加3-4滴红墨水);O型血:红色蒸馏水(每100mL蒸馏水中滴加3-4滴红墨水);AB型血:碘液和Fe(SO4)3溶液的等量混合液。 通过这一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凝血反应的原理,认识同型血相输的原则,也让学生知道一些化学现象,培养学生兴趣,为今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观察实验: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观察根毛 2、观察根尖切片 讨论: 教师评价:日期:

观察草履虫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讨论: 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依据是什么? 教师评价:日期: 九华山中心学校制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________和_________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________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______,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图依照学生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讨论: 教师评价:日期: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方法步骤: 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2.根据观察,同组间的同学互相讨论,认真填写下表。 讨论: 教师评价:日期: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 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 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 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 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 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 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已做】 2.将10条大小形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月饼盒中线中间静置2分钟。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和拍打桌子(为什么?),待黄粉虫适应一下环境。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让黄粉虫自由活动,然后迅速用黑卡纸将月饼盒的一半遮起来,另一半有光线照射。明暗反差越大越好。 4.从黄粉虫自由活动算起,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处和暗处的黄粉虫数目。共统计10次填入下表。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 1、_____:右手拿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于身体正前方偏左侧; 2、______:从镜头盒取出目镜和物镜,安装在镜头上;(拿物镜时手拿橡胶部位) 3、对光:转动转换器和遮光器,使物镜和遮光器较大孔对准通光孔,调节________使镜筒下降适当距离,转动__________,直到从目镜中看到一片白亮的视野。 4、放装片并固定:将永久玻片标本(有盖玻片一面向上)观察部分正对通光孔,压片夹固定; 5、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玻片靠近(下降过程眼睛注视物镜),通过目镜观察,_________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最后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 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设计: 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2.将10条大小形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鼠妇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月饼盒中线中间静置2分钟。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和拍打桌子(为什么?),待鼠妇适应一下环境。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让鼠妇自由活动,然后迅速用黑卡纸将月饼盒的一半遮起来,另一半有光线照射。明暗反差越大越好。 4.从鼠妇自由活动算起,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处和暗处的鼠妇数目。共统计10次填入下表。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练习使用显微镜

201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册

201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册 学校班级姓名 目录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2) 二、观察植物细胞 (3) 三、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 四、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5) 五、观察种子的结构 (6) 六、观察叶片的结构 (7)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玻片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实验器材显微镜,动物、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实验过程1.取显微镜时,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 2.安放显微镜,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将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7.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练习移动玻片标本,观察物像位置的变化。当向左移动标本时,物像向左移动;当向前移动标本时,物像向前移动。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辨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实验器材用于制作临时装片的植物材料是洋葱,清水,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水。 3.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浸入水滴中,展平。 4.盖上盖玻片,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6.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临时装片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目的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辨认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器材生理盐水,稀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课教案

2016年市级实验优质课教案 模拟血型鉴定 王俊毅 洛阳市洛龙区第七实验学校2016年6月 模拟血型鉴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设计的该活动中选用AgNO 3、NaI、Pb(NO 3) 2、BaCl 2四种化学试剂代替血液和血清,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的现象来模拟凝集现象。该设计有以下不足。 1、以上化学试剂配制出的溶液颜色和血液、血清相去甚远,化学反应产生的沉淀不明显,颜色为白色和浅黄色,与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差异很大,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概念; 2、存在安全隐患,AgNO 3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及收敛作用,皮肤接触AgNO 3见光后就会变黑,容易发生炎症; 3、AgNO 3和NaI的价格较高,很多学校不容易配齐。 一、改进后实验的材料 改进了的实验材料包括硫酸铁、氢氧化钠、维生素B 1药片、碘、碘化钠、蒸馏水及红墨水。

二、实验原理 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 3沉淀;维生素B 1(硫胺素)是可溶性维生素,由于分子中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因此能与碘试剂生成红色沉淀。而硫酸铁与维生素B 1反应,碘液与氢氧化钠反应,均没有红色沉淀出现。本实验利用以上两种能产生红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来模拟不同血型互输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三、实验材料的配制 3.1血清A型标准血清:浓度为0.05mol/L的NaOH溶液;B型标准血清:维生素B 1溶液(将1-2片维生素B 1药片溶于100mL的水中)。 3.2血液A型血:碘液(先将2克碘化钾溶于5mL水中,然后加1克碘,充分溶解后,加水至100mL);B型血:红色Fe(SO 4) 3溶液(先配制浓度为0.05mol/L的Fe 2(SO 4) 3溶液,然后每100 mLFe 2(SO 4) 3溶液中滴加3-4滴红墨水);O型血:红色蒸馏水(每100mL蒸馏水中滴加3-4滴红墨水);AB型血:碘液和Fe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报告

祁东县灵官镇中学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办法. 2、认识植物细胞等基本结构. 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 实验用具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三.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 预期结果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三.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1、用洁净地______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在膜——______。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是它的一边先解除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______________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________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7、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先用低倍镜下观察,再在高倍镜下观察。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名称实验四: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实验目的 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 实验用具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牙签 实验过程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观察。 绘图 整理 预期结果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二、用显微镜观察。 三、绘图 四、整理1.用______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很薄,应轻擦)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说明:为什么用%的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漱净口。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5____________。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产生_______)。 6.染色。①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和不同之处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模板.doc

南江中学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级班学生姓名:实验日期: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 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

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 打工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虽然在实践中我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

模拟试题

护考基础知识试题 1.常用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2.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哪几类? 答: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4类: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利尿溶液和非肠道高营养液。 3.静脉输液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溶液?举例说明。 答: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 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 等渗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高渗溶液:20%甘露醇、25%山梨醇、20%-50%葡萄糖溶液 4.静脉输液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右旋糖酐:中分子有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 代血浆: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聚乙稀吡咯酮 血浆制品:5%白蛋白、血浆蛋白 5.颈外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是什么? 答:颈外静脉输液适用于: 1)长期输液、周围神经不宜穿刺者 2)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 3)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处于病人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 6.静脉输液中点滴系数的概念什么? 答:点滴系数是指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目前临床常用静脉输液中点滴系数是15。 7.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怎样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 答: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分钟) 8.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要的用的时间,怎样计算每分钟滴数? 答: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输液时间(分钟)小时×60分钟

9.静脉输液的途径及方法有哪些? 答:静脉输液途径有周围静脉输液、颈外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输液、静脉切开输液。方法有开放式输液法和密闭式输液法。 10.静脉切开的适应症是哪些? 答:静脉切开适用于抢救严重失血、休克、中毒和感染,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和失败的病人,争取抢救时机,保证输液通畅。 11.静脉切开常选择哪些部位? 答:表浅静脉切开常选则足踝部大隐静脉,它位于下肢内踝隆突的前上方1厘米的地方。 12.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什么? 答: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静脉痉挛。 13.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 答: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14.急性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急性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再是病人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15.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是什么? 答: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老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其要注意滴注速度和输液量。 2)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时病人可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轻心脏负荷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3)给与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低氧血症。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16.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是什么? 答:级心法肺水肿的症状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

A型血模拟材料:豆浆 B型血模拟材料:淀粉液 AB型血模拟材料:淀粉液+豆浆 O型血模拟材料:纯净水 A型血清模拟材料:碘液 B型血清模拟材料:鲜橙汁 通过这个实验,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血型鉴定的原理,有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个实验的成本很低廉!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通过用标准血清鉴定人体ABO血型,运用血型遗传学理论解释实验现象,验证人体ABO 血型的遗传规律;及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 实验目的 了解ABO血型测定的原理,掌握人体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方法,并初步解释血型的遗传规律,思考血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外表面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决定的。而ABO血型系统血型中,红细胞膜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抗原(或凝集原)A、B;对应的血清中存在不同的抗体(或凝集素)A、B。若将不同的血相混时,就会发生反应而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与标准B型血清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B抗原。 表1

对象和器材 1.实验对象:人(体育学院与其他学科的学生)。 2.实验器材:采血针、双凹瓷盘、滴管、毛细吸管、牙签、标准A、B型血清、75%酒精、棉球、消毒棉签。 方法和步骤 测量方法――瓷盘法 1.将瓷盘的两侧的内凹边分别标明A与B,将标准A型血清与B型血清各一滴于相应内凹内。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端,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 3.分别滴一滴血于盛有标准血清的瓷盘两个内凹边(也可制成红细胞悬液:滴一滴血于盛有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即成红细胞悬液)。用两支牙签分别混匀(注意严防两种血清接触)。 4.15min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结果分析与评价 1.实验结果观察 ABO血型检查结果判断: +代表凝集-代表不凝集 图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实验报告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实验用具 纸、笔 三、实验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 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数据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练习使用显微镜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把显微镜镜头向前,镜臂向后。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观察:①安放玻片标本。 ②下降镜筒。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四、讨论 1、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 2、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答案 ,,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

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xx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一二三x,, 我们做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习题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的答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一 二 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实验用具 纸、笔 三、实验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 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数据 你得出的结论: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练习使用显微镜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把显微镜镜头向前,镜臂向后。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观察:①安放玻片标本。 ②下降镜筒。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四、讨论 1、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 2、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血型模拟实验

血型模拟实验 一、使用教材: 201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二、实验器材:彩泥 三、实验改进要点: 在学习血型及鉴定部分如果能采集真实血液进行观察鉴定最为直观,但是采血过程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所以一般学校中采用的较少。有些教师则采用的是化学试剂进行模拟实验。但配置试剂需要的药品生物实验室并没有配备,需要化学实验室来协助完成,并且试剂和沉淀颜色多样,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疑惑。 我改进的方法是用彩泥制作血细胞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血液相容后的凝集现象清楚,还能从微观角度对凝集原理进行透彻的展示说明。 四、实验原理: ABO血型系统中分为四种血型,四种血型红细胞上带有不同凝集原,血浆中带有与自身不同的凝集素。当同种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时结合,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利用凝集现象进行血型的鉴定。这也是输血原则的由来。本实验采用两种颜色的彩泥制作凝集素和凝集原及红细胞模型,然后用彩泥制作的模拟血细胞进行模拟融合,通过拼图操作的方式模拟凝集现象。使微观原理宏观化学生更容易理解。 五、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活动建议结合教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说出ABO血型系统中四种血型区别,了解血型鉴定原理及输血原则。(二)能力方面:通过彩泥模型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血型鉴定的原理认识到输血原则的重要性。关注血液与健康的关系。 六、实验教学内容: ABO血型分类系统对安全输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材从血量与输血的关系入手引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但要做到安全输血就要知道每个人的血型,然后根据同型输血原则进行输血,最后提出无偿献血的倡议。但书中只是介绍了不同血型血液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并未介绍凝集原理。所以学生对血型及输血原则的掌握过于表面化,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七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形象具体的事物更利于学生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讲解:人体血液的红细胞上有一种叫做凝集原的物质,凝集原有两种:A型凝集原和B型凝集原。血清中含有两种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所以输血之前,一定要进行血型的鉴定工作。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探究学习,探究一下

本活动为模拟活动,上图中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在本实验中表现为“沉淀”现象,即“有沉淀产生”模拟“有凝集现象”“无沉淀产生”模拟“无凝集现象” 表2 模拟血液和血清的凝集反应

注:+代表有沉淀 - 代表没有沉淀 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和小结;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输血应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略 略 输血与血型

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一、实验内容:模拟血型的鉴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鉴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沉淀现象 三、实验原理 让血样分别与A血清和B血清混合,通过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有无凝集),从而判断血型。 表1 模拟血液和血清的凝集反应 四、实验材料 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四种待测血型 五、实验方案 讨论实验方案: 方案一:每位同学手上拿一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上面滴两种血清,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即每位同学分别做四次鉴定。 方案二:学生4人一组,每一组4个载玻片,步骤如下: 1、将四块玻片竖着放一排,两瓶血清放一边。 2、在每块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上面滴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血清, 3、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做好结果记录。 4、对照表格,鉴定四人血型。有沉淀用“+”表示,无沉淀用“―”表示。 表 2鉴定血型 注:+代表有沉淀- 代表没有沉淀 附: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日期 班级第组姓名 探究问题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 验证食物中的有机物含有能量。 2.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复习和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实验目的 3.提高处理数据、分析探究结果以及得出结论的能力。 4.提高设计实验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5.初步认识和练习使用部分实验器材。 6.通过表达与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器材 步骤 与 方法实验材料:花生,桃核,红薯干,土豆条,水。 实验用具:锡箔纸,火柴,温度计,量筒,橡胶塞,打孔器,探针,锥形瓶,三脚架,石棉网等。 一. 提出问题:。 二. 作出假设:。 三.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向锥形瓶内注入 30 毫升的水。 2.给橡胶塞打孔后将温度计插入,在锥形瓶口把橡胶塞盖好,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其下端完全侵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记录水温。 4.在天平上称取质量相等的食物材料若干,记录数据。 5.用探针将实验材料扎住,点燃后迅速放在锥形瓶底部,再用锡箔纸围成一个空间,防止热量散失。 6.待实验材料完全燃烧后,记录下水温数据。 四.得出结论:。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备注(缺席学生)

任课老师: 实验名称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日期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班级第组姓名 探究问题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验证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消化的基础知识。 实验目的 2.认识淀粉在口腔中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等因素的关系。 3.巩固对照实验的知识,进一步强化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 实验器材 步骤 与 方法试管,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量筒,滴管,镊子,小刀,脱脂面,碘液等。 一. 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 A、 B、 C 三小块。 2. 将 A 块和 B 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这是模拟口腔中的()作用。 3.漱口,用脱脂棉取唾液。 4.取 3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 1)(2)( 3)号,做一下处理。(1)号试管:放入 A 馒头块碎屑,注入 2 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放入 B 馒头块碎屑,注入 2 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放入 C 馒头块,注入 2 毫升唾液,不搅拌。 5.记录( 1)。 (2)。 (3)。 四.得出结论:。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备注(缺席学生) 任课老师: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任课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活动探究一 【探究准备】 其他生物 糖类脂肪蛋白质 光合作用化学能 脂肪 (1)蛋白质糖类脂肪(2)细胞能量 【实验用品】 锥形瓶托盘天平易拉罐温度计解剖针酒精灯试管夹 火柴花生种子 【活动过程与记录】 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3. (1)供氧(2)30 (4)干燥(5)锥形瓶底部 (6)花生0.8 30 20 50 900 Q=4.2m(T2-T1)【探究结论】0.8克的花生种子含有900焦耳的热量 【反思交流】各有优缺点 【问题与思考】 (1)1岁儿童每日所需的糖类为:45140÷17=2655.3g 18岁女子每日所需的糖类为:113400÷17=6670.6g (2)1岁儿童每千克所需的蛋白质的量=35÷9.5=3.68g 18岁男子每千克所需的蛋白质的量=80÷53=1.51g 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于18岁的生长发育速度。 (3)女子月经失血会导致铁的流失,所以女子需铁更多。 2. (1)花生大小、硬度适中 (2)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3)燃烧后质量会减少 (4)900焦耳误差大 (5)用易拉罐罩住(6)不可靠应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 日期:P4 3.11 活动探究二 【探究准备】 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小肠胃小肠 咀嚼搅拌 大复杂小简单 奶汁和血渍含蛋白质,洗衣粉里的蛋白酶能分解其中的蛋白质。温度要适宜 【实验用品】 试管温度计大水槽热水馒头小刀碘液 【活动过程与记录】 1.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吗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

3. (1)对照(2)漱净唾液(3)2 清水唾液37 碘液 【探究结论】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反思交流】漱口后,口含消毒棉絮取唾液 【问题与思考】 1. 5~10分钟碎屑有利于淀粉充分和唾液淀粉酶接触 2. (1)淀粉蛋白质(2)肝脏胰腺胆汁 (3)D (4)麦芽糖(5)A C D (6)大肠绒毛 3. (1)D (2)B (3)B 4. (1)淀粉分解(2)A B 小肠(3)对照 日期P8 3.16 活动探究三 【探究准备】 1. 消化道 2. 小分子营养物质(或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消化道壁胃小肠 大肠小肠 【实验用品】 解剖剪鸡小肠清水 【活动过程与记录】 1. 外部 2. 解剖剪清水 【探究结论】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反思交流】便于观察小肠绒毛 【问题与思考】 1. (1)小肠(2)胆汁胰腺肠腺(3)皱襞绒毛 (4)毛细血管(5)消化吸收 2. (1)口腔肝脏小肠肛门(2)④胆汁 (3)①口腔(4)⑤胃(5)小肠长,含多种消化酶,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 3. 洗净→肉眼观察→纵向剖开→放入清水→放大镜观察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状突起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日期P11 3.18 活动探究四 【探究准备】 全面而平衡的营养摄取的营养素要种类齐全 摄取的营养素的量要合适 2. 食物营养物质“平衡膳食宝塔” 3. 每日三餐按时进食30% 40% 30% 4.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x

[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是七年级生物实验过程的总结与提升, 也是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是小编 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 目的要求: 1. 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 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 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 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方法步骤 1.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 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 练习将所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先移动一下标本,物象朝相反的方向移动。说明了在目镜中看到的像是真实的像的倒像。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

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讨论 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答: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放片、调焦) 4 、清洁与收镜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答:物镜把载玻片压碎,也容易划伤物镜。 3. 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 答:看不到,不透明的纸会阻挡光线从物镜进入光筒再从目镜射出,所以可能什么也看不见。 实验时间:2008.9.15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二) 实验二: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 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办法. 2、认识植物细胞等基本结构. 3 、练习画细胞结构图. 实验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用洁净地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制作临时装片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在膜 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 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