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现状

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表现性评价(常常会采用课堂观察评价、问卷调查以及活动评定等方式)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实践的现状,了解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发现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英语中存在的问题。
1.3概念界定
1.3.1 表现性评价
最初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西方,因此国内对该概念命名也是翻译自英文的“Performance Assessment”。最简单直白的定义既是认为表现性评价就是评价者在学生执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直接观察并对其开展评价。
1.3.2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就是指评价者期望学习者可以达到的学习成果,比如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水平、运用程度等等。制定明确的评价目标,才等设计出完整良好的评价。划分评价目标的方式,按照不同的侧重点可以有很多种,对现代教育影响较大的是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将教育评价目标分为三大块: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他将认知领域又细划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从低到高六个层次。1964年。以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为首,将情感领域划为接受、反映、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层次。后在1972年,Simpson EJ提出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分7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映、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映、适应、创新。
1.3.3 评价任务
周文叶认为评价任务(assessment tasks)和我们一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试题(items)一样,最终目的都是用来测试并判断学习者有没有达到评价者所制定的某个评价目标而设计的要求学习者施行的活动和任务。
不同于传统试题局限于纸笔测试,评价任务不仅可以以纸笔测试的方式出现,还可以以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实施。
威金斯和麦克泰认为评价任务可以划分为测验和考试,学术讨论,表现性任务和方案策划这三种类型。[ [美]Grant Wiggins,Jay McTighe.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1.]测试和考试属于传统纸笔测试试题,而剩下的学术讨论,表现性任务和方案策划这两种都是表现性评价任务可以出现的形式。
1.3.4评定细则
詹姆斯·波帕姆将评定细则定义为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建构反应测试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的规则。
1.3.5 形成性评价
斯克瑞文将表现性评价认为是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转换为正在执行的教育活动的信息,一次提升

教学活动的质量的评价方式。布卢姆 “认为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 布卢姆著 邱渊 王钢等译 《教育评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 1987:228]概括来说,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执行教育活动的时候,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而实时观察、判断确定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来及时改进提升教学质量而进行的评价手段。
二、文献综述
笔者通过在万方数据库检索“表现性评价”和“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这样的题名,了解了目前国内学者对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情况,关于表现性评价的期刊文献有1030篇,其中,与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的相关文献有9篇。关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位论文有386篇,其中,与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的相关学位论文有3篇。其中,国外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文献发表主要集中在2012年以前,近几年外文研究为0条。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历史也比我国长。表现性评价与国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配合度极高,所以该方面研究成果较多,运用广泛。
而国内关于表现性评价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从2008年到2014年。在这段时间相关研究文献涌现,但是从2014年开始研究数量骤减。而具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表现性评价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应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方面相对较少。
2.1表现性评价的定义和内涵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现在越来越流行的评价手段,不同人对表现性评价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侧重点给予不同的定义,从而会解释成不同内涵。虽然到目前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定义,但是追溯历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就已经出现了。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大致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按照是否有明确的评价结构,从而分为限制性和扩展性两大类;第二种是按照评价任务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纸笔和非纸笔;第三种则是按照评价任务的真实程度,还可以分为模拟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
例如学者余成宽将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具体划分为“选择有意义的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确要完成的表现性任务、确定用于评价任务的数目、明确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与结果、确保评价任务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关注评价过程的前后的六个步骤”[ 余成宽 表现性评价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评价为个案[D]. 长春师范学院, 2010]。而例如白伟伟等学者,偏重于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则会把任务具体划分为“选择合适的任务类型、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写出指导用语三个步骤进行

。”[ 白伟伟, 研究性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3.]
《美国学校中的测验:提出正确问题》(Testing in American Schools: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一书。 在书中他们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要求学生创造答案或成品展示他们所知和能做的。”[ U.S.Congres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Testing in American Schools:Asking the RightQuestions[M].Washington,D.C.:https://www.360docs.net/doc/705939298.html,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2:204.]
萨克斯(G.Sax)认为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运用知识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不拘泥于回答问题,选择——反应测试并不适合所有的评价。
阿特(Judith Arter)和麦克泰(J. McTighe)认为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学生“无中生有”,自己构想出答案,或者创造出一个作品。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评价的时候就需要严谨和标准的判断。
在《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中,斯蒂金斯将表现性评价定义为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符合特定要求的能力,或创造出符合特定要求的作品。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对表现性评价的定义是学生在没有给予答案或选项的前提下,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创造出答案或作品,来展示其掌握程度的评价测试。学者脱中菲则提出,“完整的表现性任务包括详细的评价指标、具体的任务和指导语、以及复杂的评分标准”[ 脱中菲,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设计与开发[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4) : 26-28.]。
由此学者陈晓和张蕾将概念总结,认为表现性评价是学生在执行某一项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以及学习成果,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考察。
表现性评价形式包括纸笔测试、展示、实验调查、口头表达和项目等。斯蒂金斯表示,表现性评价常常运用真实的情景来构建模拟环境,追求被测这最本能的应对,同时被评价者直接观测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 Stiggins.R.J.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J]. 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1987(6): 33-42.]
2.2表现性评价的作用与意义
我国历史中存在多年的科举考试,看似是完完全玩的纸笔测试典型案例,但仔细研究其评判标准便发现,其评价中有大量表现性评价的影子。例如在诗赋文段的评价要求中。就要求考生需要符合“清真雅正”的评价标准。[ 胡平 清代科举考试与现代高考语文的命题比较[J]. 语文月刊, 2009, (3): 15-16.]又比如考生在中举以后,正式被吏部任命之前,也会运用表现性评价被“面试”来判断是否真正可以担以重任。在“面试”的评价准则中所要求的“身言书判”,就是要考察字体是否“楷法遒美”、文章是否“文理优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