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一节

 第二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述
一、民族
(一)概念
民族是在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时期开始形成的。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原始社会加速崩溃,从而也破坏了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氏族部落逐渐瓦解,属于不同氏族部落的人们,打破狭小范围的局限性,在较大的范围内展开了氏族间的混合和融合,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类共同体——民族。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等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民族同其他社会历史现象一样,最终也是要消亡的。民族消亡是指世界范围内民族特征和差别的消失。
“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民族概念,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等。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既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人种与文化基本起源于本土,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族群与文化起源的多元性,但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又是个一体化的过程。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公元前2l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的出现,中华民族早期凝聚中心确立,华夏族的形成,同时中原人向边疆流动迁徙,为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6年,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初步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秦的版图是“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在这样辽阔的国土上,除了居住着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原有的众多民族,还吸收了不少新的民族参加进来,如百越。两汉除继承秦的版图外,东北则已到达松花江、图们江流域;西则抵葱岭,在西域设置都护府;西南的怒江、澜沧江流域也已广设郡县。在这样广大的地域上居住的民族比秦朝更多。自秦至汉,中华民族凝聚中心进一步扩大,汉族形成,同时中原与边疆民族联系加强,是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第一个时期。
第三阶段,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196年至907年,经过了三国、两晋、

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后,出现了隋唐的大统一。唐朝时的版图,北方已到大漠以北,回纥臣服,乃至东北的奚、契丹也悉数朝贡;西方则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诸族的管辖;与南诏的臣属关系,以及唐与吐蕃(bo)的“甥舅”关系,都表明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反映了大唐一代的民族关系。
第四阶段,自五代到清代中期(907—1840),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元、清两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大大超过了汉唐盛世;清朝政权是由满族建立的,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当时清朝的疆域,除顺天府和盛京、吉林、黑龙江3个将军辖区外,还包括称为本部的18省和称为藩部的内蒙古、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唐努乌梁海、西藏、新疆等地,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大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大统一中得到了发展与巩固。
第五阶段,自近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完成时期。此时中国由于受外国的侵略,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分裂势力相结合,千方百计地想破坏中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多次策动少数民族反动上层进行叛乱,都没有得逞。经过各族人民的团结战斗,终于建立了我们现
在这样一个空前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的统一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不仅汉族在统一大业中起了主导作用,而且各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满族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他少数民族局部地区的小统一,为全国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几次大的分裂,但每次分裂最后都被新的、更大的统一所代替。每一次新的统一都促进了各民族社会制度的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互相联系和往来。由此可见,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上述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包括周围族体和文化在内的连续不断的搅拌运动:一方面,周围族体和文化不断向中原汇聚,输入新的血液,充实新的内容,使中原族体不断壮大,文化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这是一个向中原汇聚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中原族和文化也不断向边疆扩展,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边疆的开拓,把由各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原凝聚成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的成果带到边疆,促进周围族体的发展。这是一个向边疆扩散的历史过程。这一搅拌运动的总趋势,是使中国大地上原先分散的各族体不断汇聚,逐步形成一个有共同地域,有统一行政建制,有共同经济生活及共同文化心理素质,基本上由同一人种组成的民族集合体——中华民族。
(三)族称和人口比例
1.族称
民族的名称,简称为族称。56个民族名称的确定,是遵循“名从主人”的民族自愿原则,经科学调研、充分协商,最后由国务院确认的。他们是: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自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hu))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我国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因为人口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2.人口比例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有129 533万人口。大陆人口为126 583万,其中汉族人口为115 94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共10 64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四)分布状况
中国人口l的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与此相应形成了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差异,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有的地区汉族居民甚至还占多数。各少数民族除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外,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这种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
(五)语言文字
1.语言
我国各民族共使用60多种语言(亦说80多种),大体上分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系)、印欧语系。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有的几个民族共同使用一种语言。此外,还有一小部分语言所属的语系或语族、语支未定。
2.文字
根据古代文献与考古资料,汉族文字产生最早,大

约在原始社会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已经识读的甲骨文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4世纪。藏族文字创立于7世纪,蒙文、傣文也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朝鲜文、满文创立于15—16世纪。其他文字要再晚一些。中国各民族的文字,都给我们留下了或全国或地方或民族的数量不等的文献资料。由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变革,有些文字经过不断改革留传到今天,有些文字已经不再使用了。根据统计,中国各民族,当代和古代共使用或使用过的文字约60种,其中已经不再使用的历史文字近20种。1949年以前,我国56个民族只有22个民族使用着24种文字,很多民族没有文字,或使用其他民族的文字。1949年以后,政府根据各民族有使用和改革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规定,帮助11个少数民族创制了15种拉丁字母拼音新文字,于是有27个民族使用着39种文字。我们可以将中国各民族使用和用过的文字分为两大类:非拼音文字,可分为图画象形文字、汉字及其变体、音节文字(如老彝文个分支。拼音文字可分为6个字母体系,即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体系(如老维文、老哈萨克文)、回鹘(hu)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朝鲜文字字母体系、拉丁文字字母体系和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
(六)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1949年l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真正的主人。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地实行了民主改革。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政策的执行,为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空前团结提供了根本的保证。随着内地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我国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跟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迅速缩小;边疆地区的发展和巩固,又为广大内地的发展起了推动和保证作用,从而形成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团结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
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所以民族工作的方针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民俗
(一)概念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

(包括思想和行为)。民俗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联系极为密切。民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二)类型及内容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我国56个民族在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统称为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民俗现象按照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1.物质民俗
也称经济民俗,它包括生产民俗(采集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农业民俗和手工业民俗等)、消费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和居住民俗等)和流通民俗(市商民俗、交通运输民俗和通讯民俗等)。
2.社会民俗
包括家族、亲族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社会经济政治组织民俗,个人人生仪礼习俗(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岁时节日民俗。
3.口承语言民俗
包括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族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民间小戏等。
4.精神民俗
包括俗信民俗(含民间宗教信仰、巫术迷信和礼俗禁忌等)、民间艺术民俗(含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和民间舞蹈等)和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含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竞技和民间杂艺等)。
(三)民俗的主要特性
民俗作为文化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现象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社会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大体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规范性和服务性五大特性,以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尤其在“民”和“习”这两个字上,将它跟其他社会文化事象区别开来。所以,我们可以通俗地说,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的简称,也就是民间生活文化。
(四)功能作用
民俗事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是为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心理需要而产生、传播、继承的,同样它也要为产生它的母体发挥相应的“反哺”作用。各种民俗事象的性质、结构不一样,其社会功能也不一样。同一个民俗事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态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起一定变化。但总的来

说,民俗事象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历史、教育、娱乐三个方面。民俗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创造,它同时也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所以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其中以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最为突出。民俗事象的娱乐功能还和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常常体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审美情趣。
(五)民俗的性质和移风易俗
社会民俗事象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些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对今天的生产、生活有利,对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有利的社会民俗事象,被弥之为良俗,应发扬光大;那些严重摧残或伤害人身毒化思想的反动、愚昧、原始、封建、迷信的习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糟粕,被称之为陋俗,应予以革除。
移风易俗要在认真贯彻执行“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掉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政策下,积极稳妥地进行。必须在各民族自愿的前提下,自己动手,改掉那些不良的风俗习惯。任何政府部门、其他民族,都不能越俎代庖、仓促行事。考试大收集整理
介于良俗与陋俗之间的被称为中性民俗。这种民俗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对待中性民俗,应持不干预、给予照顾和保障物质、保障供应的态度,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节日用品和食品的需求、节日放假和节日活动等,政府有关部门要注意安排,满足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