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用我自己的话说,五运六气是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综合能量,以五运为周期和以六气为周期的两套变化系统。受它的影响,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体都随之呈现出节律性的变化。这种能量之大、作用之强,只能用“天道”来形容,天道就是天的法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用人道的法律去理解,遵守法律者就受到保护,违反法律者就受到惩罚。不懂得天也有法律者,就有无意中触犯的危险;视法律为无有者,只是害己又害人的历史罪人。在讲究法治的文明社会,以学法为荣,以不学法为耻吧。

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说: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可不通?”

学习五运六气的理论,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算太难,对美国人才真正是难,因为他们没有汉语的基础,想得到原汁原味的中医精髓,谈何容易。但是,他们有兴趣,临床上有需求,会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学一点,马上就用上。笔者在给美国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分两步走,第一是背公式;第二是做练习题(包括用运气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所有的人和事)。临床上最重要的是患者出生的时间(运气造人),与当前运气的影响(运气致病)之间是什么关系,搞清楚这两个时间所包含的运气学意义,就能抓住人的体质和疾病

的本质,就算学“通”了。

以下的内容介绍公式化的基本概念,有基础的读者请直接进入第三章,以后都是运气理论的临床应用部分,

算是练习题吧,也是本书的重点。

五运六气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发表在我国二千多年前的伟大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主要包括九篇大论文章:《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证纪大记》、《至真要大论》、《本病论》、《刺法论》等。比较集中地、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中的理论基础——气化学说,亦即运气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它从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认识,到诊断治疗原则、针灸、方药、食疗等等临床运用,养生保健都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它的灵魂是“天人感应”,是“天道——气候——物候——病候”的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是通过“升降出入”的气

化运动来完成的。

五运和六气好比是装载着阴阳、五行的车,在一段时间内并行,我们抓住阴阳二气的运动方向,抓住五行的特征和之间的生克关系,综合比较在并行的相同时间内,阴阳是平衡还是偏向,五行中是同气相聚还是力量均等。其实,所有的变化就发生在多层次的阴阳、五行与并行的时空这三个因素中。

五运六气揭示了宇宙中存在着以时间和空间为尺度的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多层次变化节律,这些节律周期分为五运系统和六气系统,与气象、动植物生态、人体五脏系统和经络系统的变化节律一一对应,是一套完整的反映“天人相应”规律体系和中医的方法论。同时它也应用阴阳分析法对人体系统输出的生理病理的信息组合成五脏系统和经络系统,这些系统内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因此五运六气在中医学具有理论基础的地位,是中医必须要学习的课程。

学习五运六气重要的是掌握时间周期的分段,简称“时段”。而分布在不同时段内的运或气,属于不同层次

的五运或六气。

各个层次的五运或六气都发生在固定的时段或空间内。这种分布五运六气的时段或空间,《内经》称之为“气

位”。

凡是分布在以六为节(即周期六分法)的气位上的气,比如十二支纪年与六季所主之气,就是“六气”。

凡是分布在以五为制(即周期五分法)的气位上的气,比如十干纪年、纪日、四时、地理五方等所主的气,

就是“五运”。

五运和六气都有稳定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如主运是稳定的,客运是可变的。主气是稳定的,而客气是

可变的。

在相同时段客与主的重叠,称为“加临”。如中客运与主运,客气与主气。《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五运六气产生的气化作用是彰显于物的,它们的征象是每年随着运气的不同,气候是第一出现的运气信息,气象有本年的特点。如四季到来的早晚、长短、气温与季节是否相应,风云雨雪等偏多或少

都会造成灾害。物候是自然界的生态所表现出的现象,是紧随气候而变化的。比2005年春天寒凉,5月1 0日左右树木才发芽吐绿,许多松柏树死去。什么原因呢?从本章的《速算表》中查到:2005乙酉年,是太乙天符金运之年。什么是太乙天符呢?就是运气中金的时段都在此时重合在一起,引起五行力量产生偏向。本来春天是生气主事,以阳气上升,木气疏散为主,但是,这时由于运气中秋金之气压在生气之上,金气属阴,其气凉,主降、主收。金气偏重,克木过甚,所以春天表现出秋天的样子,叫做春行秋令。(参考《第五章》2005年部分)与此同时,金运的气化影响也发生在人的身体内,严重的气候反常,临床上出现呼吸系统的疾病增加,许多老人由于一次感冒诱发严重的肺部感染而不治。还有不发病的和发病程度轻的,这就是体质和年龄的差异了。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的那样:“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我们通过经络测量发现,人体的经络上有出生年运气留下的印记,也有当前运气影响造成的固定井穴的低值,这是本书与所有现代运气著作的不同之处,通过电脑“看经络”学运气,这是

在病候出现以前的运气致未病之象——经络征象。

五运六气的气位分布、性质、强度和化生作用具有一般性的规律,是五运六气的常态,是可以经过简单推算而预知的。而变化规律是超常的、复杂的,如从逆、淫郁、胜复都属于变态,需要配合自己的长期实践和观察。五运六气的变化往往是气位和强度的改变,可以是互为因果的,从而导致性质和气化作用的改变。常和变是五运六气理论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变是在常的基础上是发生的,因此知常而达变,执常而御变是学习五运六气由浅入深的必然途径。本章仅介绍五运六气常态的基本原则,重点在于推出《白氏干支60年运气实用速算表》,以帮助初学者达到快速应用运气推算于日常临床工作。变化的部分重点放在《第

五章》和《第七章》随实例讨论。

(一)五运

五运就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实质上是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描述自然界中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的气候模式,周而复始,轮替变化的依次运转状态。五运分布在以五为制的气位上,并且具有不同的时间周期与空间层次,所以《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五气运行,各终朞(期)日,非独主时也。”就是说,宇宙间存在着多层次的五运之气,包括中运、主运、客运、地理五运等等。

1.中运

中运,因上有司天,下有在泉,运居其中而得名。也可称为大运。由于统主一回归年而又名岁运。中运是主管一年气候的五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与《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是相同的意思。

今年是哪一中运主岁,今年的气候变化和人体脏腑的变化就会表现出与它相应的五行特性。见【表1-5-2】中所示。中运是天干的十年周期,各年气候特征有固定表现形式,有稳定的气位时间尺度,在天有五星

的颜色显示,是一种有规律的常态变化。

【图1-5-1】五运图①

(1)太过、不及指岁运有盛衰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十天干各分阴阳,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凡是阳数代表本年的中运太过,凡是阴数代表本年的中运

不及。

《内经》通常以五音“太、少”代称太过不及。太即代表运太过,少代表运不及。五音建运:木音角,火音

徵,土音宫,金音商,水音羽。xxxx

(2)符号替换中运是由十天干纪年,在甲子组成的60年周期中,每一年干要出现6次。为了记忆方便,我将十天干一一对应公历年的尾数,以10位阿拉伯序数取而代之。从此,天干的符号被替换成为年尾数,但是所有天干符号的内在含义原封不动地保留。天气起于甲,现正在运行的甲子周期起于1984年,即19 84年的年尾数是“4”,就是“甲=4”。依次排下去: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我们把原来的阴阳装配回去,用“+”代表太过之年,“-”代表不及之年,得到一组新的符号:

【表1-5-1】天干五运与公历年尾数对照

五运

阳天干阴天干

大运太过(+)年尾数大运不及(-)年尾数土甲 4 己9 金庚0 乙 5 水丙 6 辛 1 木壬 2 丁7 火戊8 癸 3

最简单的联想记忆方法是:万物起源于水,“天1生阴水,”(想到是露水不是海水),阴水1生阳木2,阳木生阴火3,阴火生阳土4……依次按照五行相生关系,一阴一阳轮替的方式循环下去。使用年尾数的代数方法,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日久天长(+)(-)被自然记忆成:2、4、6、8、0为太过之年,1、3、

5、7、9为不及之年了。请参看[表1-5-1]和《白氏干支60年运气实用速算表》。

[表1-5-2]

五运

五类代称

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太过

4

平不及

9

太过

平不及

5

太过

6

平不及

1

太过

2

平不及

7

太过

8

平不及

3

五音太宫正宫少

正商少商太羽正羽少羽太角正角少角太徵正徵少徵

三纪之气敦阜备化监毕坚成审平从革流衍静顺涸流发生敷和委和曦赫升明伏明五星镇星太白星辰星岁星荧惑星

五色黅(黄)白(素)玄(黑)苍(青)赤(丹)

洛书数五宫、四维七宫一宫三宫九宫

河图数五五五九九四六六一八八三七七二生化过程化收藏生长

应脏腑脾肺肾肝心

果、畜、虫、谷、物枣、牛、倮虫、

稷、肤肉

桃、鸡、介虫、

稻外坚(壳)

粟、彘(猪)、鳞

虫、豆、濡

李、犬、毛虫、麻、

中坚(核)

杏、马、羊、羽虫、

麦、黍、脉

(纤维、络)

(3)五运所系是与五运相关的代称及其五运所应之物,特归纳对应于【表1-5-2】中。在阅读《内经》原文时,读者会发现古人的语言简练、丰富而准确,在表达中运的不同特征时,常常用五星的名称,语意天象和星的代表意义与出现的方位,如太过之年,自然是执政星最亮,遇到不及之年,执政星和己所不胜之星都会出现,这是多么聪明的表述方式啊!用声音的强弱“太,少”表示运的五行性质和力量的有余与不及;用五色区分所有五运气化的良莠不齐;用洛书的九宫数,代表受害的方位;用五行所属的动物、昆虫,代表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在五运的生克作用下,是获益的一类还是倒霉的一类。中运的太过、不及、平气三种年景儿,用气化的三种特征命名,标志着天道的气化纪律。如水运太过之年名“流衍”,表示水满出堤坝而妄流的情形;水运平气之年名“静顺”,好像我们在堤岸上漫步,河水在静静地顺着河道流淌的安宁景象;水运不及之年用涸流(he干河后的河床),是形容河水减少或出现断流的样子。细腻考究的用字叙词,古人使用的代词无不体现出来源实践的观察,上升为科学理论时对事物定性定量的准确把握,其严紧的学风和语言艺术,完美地呈现出中华文明与科学智慧。科学是“骨”,运气理论在两千年前就以它的巨人般的钢筋铁骨,擎起中华医药的栋梁,它在科学上的伟大贡献会对未来的生命科学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艺术是“血肉”,《内经》文字表情达意的丰富内涵与美感,那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艺术感染力,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随着你对运气理论的不断应用,才能体会它深厚与久远的文化价值,这何尝不是对医者父母心的责任之培养和美丽情怀的熏陶?参考【表1-5-2】。

【图1-5-2】五运三气之纪图②

附上张介宾《类经图翼》三气歌①:

敷和发生委和木,升明赫曦伏明火。

审平坚成从革金,备化敦阜毕监土。

静顺流衍涸流水,平气太过不及数。

中运只有两种形式:太过和不及。太过之年,气化先天,可交运于立春节前15天,即大寒节就表现出本年的中运特征;不及之年气化后天,中运的特征和到来的时间,被己所不胜的运气掩盖,应该晚在立春后15天的雨水节才到。所以我认为,中运正是一把“天尺”,可以成为我们判断本年运气是否受到六气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从运气到来的早晚去分析。平气年是运气相互作用,其五行和阴阳的力量刚好达到“半斤八两”

的平衡状态,因此平气年不属于运气的常态,而是变态中的优化组合形式。

无论六气如何影响,五运与脏腑的生理对应关系是稳定的,太过之年是本运相应的五行脏腑和受克(己所胜)的一方脏腑受害;如,火运太过,邪害心肺。不及之年是本年中运所应的脏腑受害,如金运不及,邪害肺金。中运是年与年之间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人体体质及其发病规律占50%以上的因素,掌握了中运的常态特征,是下一步研究变态的基础,也是分析图像的基础。不要小看这按年尾数分类的10个阿拉伯数字,许多美国学生就学习了这10个年尾数所包含的有限的运气“皮毛知识”,用在临床患者身上,

为生日排运之后,就比以往对疾病的认识深入了很多,对病人的体质与本年发病的原因心中有了数,诊疗的大原则就可以把握住了,因此,记住10个年尾数是推开运气之门的第一步。

2.主运

(1)主运是一年四季之常态由地轴倾斜和地球公转造成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下移动的规律,是指每年四季交替的常规气候,年年如此,固定不变的。无论月亮和五星都改变不了的“天道”,这一点要非常

清楚。

(2)气位与交司主运与中运的气位长短不同,中运管一年,主运只管一季。主运每年按照从木运(初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终运)的五步进行,每步气位所主的时间,各占一年的五分之一,为七十三日零五刻。特点与季节的五行特性一致,如一年中的春季,就是木运主事,夏季就是火运主事,长夏是湿土主事,秋季是燥运主事,冬季是寒水之运主事。气候和人体脏腑的也随之表现出与主运相应的五行特性变化。例如木运主事时,在气候变化上与风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肝的作用密切相关……其余

各运也依此类推。

主运初运的交司时间,是每年的立春日,为了电脑处理方便,我把每年2月4日定为固定的交司日,时间以2月4日0:00AM开始。子、辰、申三年立春日在2月5日,也按2月4日计算。

(3)主运的强弱随着中运的太过与不及,主运也有强弱的节律改变。如1998年,年的尾数8=戊,中运是火运太过之年,主运的二运属火,所以二运为太徵,本着太少相生的原则,太徵是由少角所生,故初运

就变成少角。参考以下【表1-5-3】

【表1-5-3】主运五步周期表

(4)主运的生化规律《天元纪大论》曰: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

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

主运的生化规律就是一年四季之常态下,发生在气候、物候及人体等的常见规律,是目前临床常用概念。

散见于《内经》多篇大论文章中,详见【表1-5-4】①归纳的部分内容:

【表1-5-4】

主气

木火土金水特征发陈蕃秀容平闭藏

气象物候天道俱发,万物

以荣。天气始开,

地始泄,冻解冰

释,水行经通,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经满

气溢,入孙络受

血,皮肤充实。

(长夏)经脉皆

盛,内溢肌中。

天气以急,地气

以明。金始治,

肺将收杀,金将

胜火。阳气在合,

水冰地坼。水始

治,肾方闭,阳

气衰少,阴气坚

盛,正阳伏沉。

人体

生理

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 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曛分腠。 阴气初胜湿气及体。天气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 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 风

东风、温风

南风、阳风 西风、凉风 北风、寒风 助人体 肝、足厥阴、筋、爪、目、魂 心、手少阴、血、血脉、舌、神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足太阴、肌肉、唇

四白、口、营气

肺、手太阴、毛、皮、鼻、魄

肾、足少阴、发、骨、二阴、精 脉象

微弦、中规 微钩、中矩 微耎弱 不可德见 微毛、中衡 微石中权 气在五输

荥 腧 经 合 井 气在五体

毛、经脉、头、脉 孙络、脉、 皮肤 肌肉、舌本、肉 皮肤、皮毛、分肉 骨髓、溪、骨、筋骨 助五谷

麦、麻 麦、黍 稷、粳米 黄黍、稻 大豆、豆 助五果

李 杏 枣 桃 栗 助五畜

犬 羊 牛 鸡 猪 助五菜

韭 薤 葵 葱 藿 助五嗅

臊 焦 香 腥 腐 助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助音色

角、青 徵、赤 宫、黄 商、白 羽、黑 病

变 五脏 肝病 心病 脾病 肺病 肾病 体位

病气在头、 在经脉 病气在藏 病气 在肩背 病气 在四肢 死期 脾病死 肺病死 肾病死 肝病死

心病死 3.客运

在《内经》中没有“客运”一词,只有“客胜”,形容岁运加临于主运气位,产生不同的变化情况。现在已经约

定俗成称为客运了。

(1)初运与中运的五行同行

例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用公式排列出客运的五步顺序:

“太阳 太商 太阴 庚辰 庚戌 其运凉,其化┄┄”

(司天)(中运) (在泉)(2000) (1970)

“太商 少羽 少角 太徵 少宫”

这是庚辰、庚戌年的中运、客运的表示方法,第一行“太阳”、“太阴”分别指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和太阴湿土在泉;中间的“太商”就是中运庚所代表的金运太过之年(主一年时间)。第二行,先言“太商”,即金运太

过之年的初运(主73天),与中运的五行同行,其余四运则按五行相生关系依次推移。

“阳明 少商 少阴 寒热胜复同,┄┄”

“少商 太羽 太角 少徵 太宫”

与上述相同,在乙酉、乙卯年时,第一行,“阳明”和“少阴”,即阳明燥金司天和少阴君火在泉;中间的“少商”指中运,代表金运不及之年(主一年时间)。第二行,先言“少商”即金运不及之年的初运(主73天),

与中运的五行同行,其余四运则按五行相生关系依次推移。

例如2004年的中运是土运太过,年尾数4=甲(+),那么,客运的初运就是土,用宫音,因为太过之年,所以初运用太宫。其后是太宫生二运少商,三运是少商生太羽,四运是太羽生少角,终运是少角生太徵。

如果是1979年,年尾数9=己(-),为土运不及之年,故初运用少宫,二运太商,三运少羽,四运太角,终运少徵。其余年依此类推。参看【图1-5-3】五运客运图所示。

(2)十年周期

中运是十年为一周期,客运也是十年为一周期,年年不同,如客之来去。客运的气位与主运同步,在一年中分为五步,每一步仍然为七十三日零五刻,客运的交司时间与主运相同。参看【图1-5-3】五运客运

10年图。

【图1-5-3】五运客运图

4.五方五运

《内经》有东方、南方、中、西方、北方五方的区划,我国的气候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南沿海等区域。在应用五运六气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对体质和多发病的影响,做出具体分

析,诊断,用药也要有所调整。

①①②自张介宾著《类经》

①徐振林著《内经五运六气学》

(二)六气

六气分布在以六为节的气位上。据《内经》出现的六气名称有岁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之气等。《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又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终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三阴三阳也。”

上述文字告诉我们,六气的三阴三阳是按照阴阳“量”的不同而划分的气位。三阴三阳是六气阴阳比值的标致,是人为定义的;风、寒、湿、燥、火、热是六气之本,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气候现象。

1.主气

主气是一年分为六季的划分方法,与主运分五季,只是分法上的不同,它们都是地球绕日运行的回归年中,太阳直射的在南北回归线上的移动产生的温度变化。所以每年相同。

(1)气位与排序据《素问·六微旨大论》,主气是固定的地气。一回归年分为六季,每季为一种主气的气位。其主气气位的时间为60.875个平太阳日。其次序为始于木,终于水: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少阳火气、

太阴湿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

(2)生化规律主气的生化规律,是将一年四季细分为六季之后,风、热、暑、湿、燥、寒依次出现的常化规律,现将主气的气位分布对应的公历时间、性质、强度和化生作用,按《内经》常用于描述主气之词,

一并收入【表1-5-5】。

【表1-5-5】主气每年六步生化规律表

2.客气

由岁气决定三阴三阳六步气位,加临于主气气位之上的,称为“客气”。客气是五运六气学说中所指的“六气”,

是与中运共同产生影响的第二大力量。

(1)岁气岁气以岁支符号所代表。主司一回归年(公历2月4、5日至下一年2月4、5日)。岁气即每年的客气,分主上下各半年。上半年客气叫司天,下半年的客气叫在泉。

(2)司天在泉“司天”,是专指统治本年的客气名称,执政上半年,也影响下半年,由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组成。“在泉”是专指下半年执政的客气名称,承接上半年司天之气的作用,由四之气、五之气、终之

气组成。。

(3)气位与排序其气位的时段,起止均与主气相同。客气最大的特点是排序和周期。

周期:“周天气者,六朞为一备。”(《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明客气六年为一周期。

排序:不是一年四季气候的自然轮替,而是严格按照先三阴再

三阳的排序。其方法是将岁支的十二个地支符号排成圆周,以

180度相对的符号为一对。按阴阳的比例不同,再划分为三阴

三阳六组符号(如【图1-5-5】所示):巳亥(一阴)、子午

(二阴)、丑未(三阴)、寅申(一阳)、卯酉(二阳)、辰戌(三阳)。

每一组算一个气位。三阴三阳互为上下,决定着一年之中上半

年与下半年的客气相互感召的关系。三阴三阳之气,按照每年

司天的不同,加临于主气六步气位之上,变换着不同加临结果。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一段对五运六气非常精辟的阐述:

“帝曰:天地之数终始奈何?岐伯日:悉乎哉问也!是明道也。

数之始,起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

地气主之,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故曰位明,气月可知乎,所谓气也。帝曰: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不合其数何也?岐伯曰:气用有多少,化治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帝曰:愿闻同化何如?岐伯曰:风温春化同,热曛昏火夏化同,胜与复同,燥清烟露秋化同,云雨昏瞑埃长夏化同,寒气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运六气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

三阴三阳的关系,它们永远是一阴对一阳;二阴对二阳;三阴对三阳的关系。在运气理论的原文中凡论到三阴三阳时,一定分上下,“上”,明确了,“下”就定了。《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鬼臾区曰: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气上见大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

谓六元。”

司天和在泉是互为对应的,据上述理论列表如下,背记这个表格十分必要。

【表1-5-6】

司天巳亥厥阴

风木

(一阴)

子午少阴

君火

(二阴)

丑未太阴

湿土

(三阴)

在泉

在泉寅申少阳

相火

(一阳) 卯酉阳明

燥金

(二阳)

辰戌太阳

寒水

(三阳)

司天

(4)左右间气在司天前后还有司天的左右间气,在泉的前后也有在泉的左右间气。【图1-5-4】十二岁支化三阴三阳

【图1-5-5】逐年客气图

(三)运气同化

运气同化指中运与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岁支之气之间存在着五行属性相同的情况。根据“同者盛之,异者衰之”的原理,这是五运六气产生阴阳五行偏向最重要的原因。具体包括天符,岁会,太乙天符,同天符,

同岁会。

1.天符

定义:中运与司天的五行属性相同,谓之“天符”。参看【图1-5-6】图中黑底部分显示的天符关系。

2.岁会

定义:中运与岁气方位五行的属性相同,只发生在五方正位,即子午、卯酉、辰戌、丑未的运气之年,谓

之“岁会”。参看【图1-5-7】

【图1-5-7】岁会关系图

【图1-5-6】天符关系图

【图1-5-8】《类经》天符之图

附《类经图翼》解说:

天符者,中运与司天相符也。如丁年木运,上见厥阴风木司天,即丁巳之类,共十二年。太一天符者,如戊午年以火运火支,又见少阴君火司天,三合为治也,共四年。

【图1-5-9】《类经》岁会图

附《类经图翼》解说:

岁会者,中运与年支同其气化也。如木运临卯木,火运临午火之类,共八年。

3.太乙天符

定义:中运与司天之气、岁气的五行属性、来气方位

皆相同,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三合为治”

的情况,才能称为“太乙天符”。请看【图1-5-8】太

乙天符关系图和【图1-5-10】所示:

【图1-5-10】太乙天符关系图

4.同天符

定义:中运为(阳干)太过之年,与在泉之气的五行

属性相同,称为“同天符”。顾名思义其运气同化的力量

与天符之年相同,但是发生在下半年的在泉执政时

段。参看【图1-5-11】同天符关系图,及【图1-5

-13】《类经》同天符同岁会图。

5.同岁会

定义:中运为(阴干)不及之气,又与在泉之气的五【图1-5-11】同天符关系图

行属性相同,叫做“同岁会”。参考【图1-5-12】同

岁会关系图,及【图1-5-13】《类经》同天符同岁

会图。

【图1-5-12】同岁会关系图

【图1-5-13】《类经》同天符同岁会图

附《类经图翼》解说:

同天符同岁会者,中运与在泉合其气化也。阳年曰同天符,阴年曰同岁会。如甲辰年阳土运而太阴在泉,别为天符,癸卯年阴火运而少阴在泉,则为同岁会,共十二年。

关于运气同化的部分,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有一段非常简明扼要的讲解,特引用于此:

天符岁会者,气运相符之谓也。《六徽旨大论》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会,命曰岁立。”气运相临,而天符岁会,盛衰虚实所由生矣。故每岁天地之令,各有上中下三气之分。司天者,主行天令,行乎上也;岁运者,主生化运动之机,行乎中也;在泉者,主地之化,行乎下也。遇而同其气者化之平,遇而异其气者化之逆。故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也。”又曰:“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馈_sina_ #8221_word__虽天符岁会,皆得纯正之气,然其过亢,则未免中邪亦有轻重。故中岁会者为轻,以行令者之权轻也;中天符者为重,以执法者之权重也;中太一者为尤重,以三气皆伤而贵人之不可犯也。故《天

元纪大论》曰:“知迎知随,气可与期也。”

天符者,《天元纪大论》曰:“应天为天符。”谓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同者,命曰天符。符之为言,合也。如《六徽旨大论》曰:“木运之岁,上见厥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土运之岁,上见太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水运之岁,上见太阳”者是也。又《六元正纪大论》曰:“戊子戊午太徵,上临少阴,戊寅戊申太徵,上临少阳;丙辰丙戌太羽,上临太阳,如是者三。丁己丁亥少角,上临厥阴;己卯乙酉少商,上临阳明;己丑己未少宫,上临太阴,如是者三。”前三者言三太也,后三者言三少也。上者言司天也,临者天运相临也。二论之词不同,而义则一义。天符共十二年,而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四年,又是岁会。然既为天符,又为岁会,是天气、运气、岁支三者俱会,乃为太一天符也。如戊午年戊为火运,午年君火

司天,又午属南方火位,故曰三合为治也。

太一天符者,尊之号也。故太一天符称贵人,共四年,即戊午、己丑、己未、乙酉是也,详见前面天符论

中。

岁会者,《天元纪大论》曰:“承岁为岁值。”乃中运之气,与岁支相同者是也。《六微旨大论》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不分阴年阳年,但取四正之支与运相合,乃为四值承岁。四正支者,子、午,卯、酉是也。如辰、戌、丑、未四年,土无定位,寄旺于四时之末,各一十八日有奇,则亦通论承岁也。岁会共计八年,而四年同于天符,日是即太一天符也。按:八年之外,犹有四年类岁会而实非者,如壬寅皆木,庚申皆金,癸巳皆火,辛亥皆水,亦是运与年支相合,而不为岁会者,以不当四正之位故也。然除壬寅、庚申二阳年不相和顺者无论,至若癸巳、辛亥二阴年,虽不为岁会,而上下阴阳相佐,亦得平气,其物生脉应,亦皆合期也。

同天符同岁会者,言中运之气与在泉相合也。但分阳年曰同天符,阴年曰同岁会。《六元正纪大论》曰:“甲

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庚于庚午太商,下加阳明。如是者三。”三者谓三太之年为同天符也。又曰:“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阳,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阳,癸卯癸酉少徽,下加少阴。如是者三。”三者谓三少之年,为同岁会也。故又曰:“太过而加同天符。”即三太之年也。“不及而加同岁会。”

即三少之年也。下加者,在泉为下也。

天符十二年,太一天符四年,岁会八年,同天符六年,同会岁六年,五者会而言之,共三十六年。然太一天符四年,已同在天符十二年中矣。岁会八年,亦有四年同在天符中矣。故合而言之,六十年中,只得二十八年也。《六元正纪大论》曰:“凡二十四岁”者,盖只言天符十二年,同天符同岁会共十二年,总为二

十四年,而不言岁会及太一天符也,亦所当审。

天符岁会总歌

天符中运同天气,太一全兼运会支。

岁会运支须四正,辰戌丑未亦相宜。

同天同岁泉同运,阴岁阳天不必疑。

将上段文字中运气同化各年,在《白氏干支60年运气实用速算表》中用“*”标出,以便初学者查找。

(四)运气平气之纪

平气之年的产生,是五运与六气之间的相互作用,阴阳五行达到某种平衡关系,正如张景岳所说:“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我认为,平气年通常只有半年,因为司天或在泉只能主管半年,在《第五章》从

2001~2006的依年分析中,有具体讲解。

1.齐化平气

岁运为太过之年,如被司天所克则产生齐化平气。

如:戊辰年(1928,1988)戊戌年(1958),中运(戊=8)为火运太过,因司天为太阳寒水,水克火,故戊辰年可变为平气之年。此即所谓火运水司天,“上羽与正徵同”。

2.同化平气

岁运为不及之年,如为司天同气所助则产生同化平气。

如:乙卯年(1975),中运本为金运不及之年(乙=5),因司天为阳明燥金,故不及之年因得同气之助,而变成平气,即所谓:“上商与正商同”(上,指司天之气,正,即平气;商为金之音)。

3.兼化平气

中运为不及之年,如司天之气为己所不胜之气,则司天之气兼并了中运之气,即所谓兼化平气。

如:丁酉年(1957),中运为木运不及(丁=7),司天为阳明燥金,金乘木,故兼化了木气,使得本为

木运之年转变为燥金平气之年,所谓“上商与正商同”。

4.得政平气

中运为不及之年,所不胜之气来兼化,司天之气不受其克而得其政,这样使得大运不及之年变为平气。如:丁丑年(1937),中运为木运不及(丁=7),太阴湿土司天,土之子金来兼化,则土摆脱木所克,而土得其政,故木运不及变为土的平气年,所谓“上宫与正宫同”。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同属平气

中运为不及之年,因与岁支五行属性相同,故得其同方位的地理五行来助,而由不及变成平气。

如:丁卯年(1927),中运为木运不及(丁=7),岁支为东方木位,因得其同属地理五行之助,故中运

由不及而变平气。

6.“干德符”平气

中运不及之年,凡遇交运之月干,或日干,时干,年干与之相合,则得其助而变为平气。

如:癸巳年,火运不及,如适逢交运时的日干或月干、时干为戊,戊癸皆为火运,得其同属之助,故大运

可由不及变为平气。

(五)客主加临

以三阴三阳六客,轮转的加在固定的主气上;客运五步加临主运五步上,产生相生、相克、逆顺之不同,叫做“客主加临”。一般讨论客气比较多,是指司天在泉和四间气的加临,而在客运加临主运的推演常常被

略了。

客主加临的意义,主要是看客气的六步分别加临在主气之上,其重合后产生与主气相生、相克、同气、不当位等不同情况。视其客主之间的关系是相得还是不相得。所谓相得是指相生或同气,所谓不相得是指客主相克。而主气克客气则又更不相得,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胜逆,客胜从”。

客主加临和医学的关系是:“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沦篇》)“相得而病者…以下临上,不当位也。”《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这段文字提出与诱发疾病有关的两种加临方式:

不相得则病:客克主(轻);主克客(重)

相得而病者:下临上(轻);臣位君(重)

解释:下临上指主气为正位在“下”,客气从天上来加临为“上”。五行中用子临母之上,称为“下临上”,属于不当位,但是影响较轻。“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这是指客气少阴君火加于主气三之气少阳相火的情况为顺,因为三之气时段为盛夏之季,相火本亦应热,有君火临于上,气候只能更热,为顺应夏之本气。如果少阳相火加临于少阴君火之上则为逆,因为少阴君火为二之气,处于清明到芒种的时段,气候尚不应太热,如果少阳相火加临则使气候太热而反常,故曰:“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

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如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加临于三之气少阳相火之上则为和,为顺。卯酉之年,少阳相火加临于二之气

少阴君火之上则为逆。

请看【图1-5-14】主客气加临逆顺图,这是一张很实用的图,初学者在此图中比较主气与六客气的每一步,相合在一起分析,是相得还是不相得,是顺还是逆就一目了然了。记住主气每年都是起于木,而止于

水,按照大自然正常的风、热、暑

五运六气学说(教参)简单明了

五运六气学说 1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劳逸起居 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属性: (表一:十天干)

◆五合: 表二:天干五合 ◆四冲: 表三:天干四冲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表四:十二地支

●六十甲子: 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表五:六十甲子 2、计日干支推算 年份:六十甲子轮替。 ◆例:2000为庚辰,2001则为辛巳。 月份:地支按阴历月计,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六:月干推算 ◆例:2001年4月(阴历),年干为辛,“丙辛”一栏中找到月干为癸。 日:六十甲子轮替。(宜参考万年历) 时:地支按十二地支表,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七:时干推算 ◆例:2001年4月1日12时,为辛巳、癸巳、 甲午、庚午。 由纪年之天干,推算当年的岁运、主运和客运。 1、岁运 a)概念——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 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b)推算——直接由当年天干的五运属性决定。 ●例:辛巳年,辛为水运,则岁运主水。 ●例:甲寅年,甲为土运,岁运主土。 c)意义——了解全年的气运大局。 2、主运 a)概念——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b)推算——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 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初运木运,起于大寒节气 ●二运火运,起于春分节后十三日 ●三运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 ●四运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 ●五运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禾、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77399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郁发:五运之气受到制胜而过度被抑制,则可郁极而发。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度受抑, 则可郁极而爆发。 郁发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化,发过之后则气归于平。其病变则与郁发之气有关,如土郁之发多病心腹胀满、肠鸣下利、呕吐霍乱、痰饮、水肿等病。 (二)六气的主客变化情况 1.主气的常变 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应时而至。说明气候比较正常,疾病亦不会有太多的异常。 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未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亢而所胜之气受病。所胜之气又会产生复气,复气过甚亦会使气候和疾病出现较大异常。 2.客气的司天、在泉 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 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七篇大论,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 二、运气推演举例 例1:癸未年(2003年) 运:少徵火(阴火不足,伏明) 气:太阴湿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右间少阴君火。 太阳寒水在泉;左间厥阴风木,右间阳明燥金。 [交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 五运格局: 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 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 六气变化格局: 初之气(大寒惊蛰 1.20 .21)客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春分立夏 3.21.21)客气少阴(君火);主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小满小暑 5.21 .23)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大暑白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秋分立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小雪小寒 11.23 .1.21)客气太阳(寒水);主气太阳(寒水) 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 运气合参:运生气--小逆。 客主加临:客主相得。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疾病辩证 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从人体水液代谢和调节上,可以看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是必需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当气候顺逆失常时,人们如果不注意摄生,就会引起疾病。所以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 二、运气与发病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

五运六气的科学原理

(二)科学原理 知易子讲中医五行 中医五行理论有何科学根据?在太阳系,地球绕太阳运动,有两条运动轨迹:一条黄道,一条赤道. 黄道------地球绕太阳运动椭圆形曲线环. 赤道------太阳光线直射地球在地球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的点连成的(黄道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椭圆形曲线环.(这里借用地理学概念,但内涵与其略有不同) 这两条曲线环对地球生命衍生产生重要影响,并把宇宙时空信息刻录在生命体上. 那么,它是怎么运动变化的呢? 黄道------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时候,有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不同的位置接受太阳光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近日点接受阳光的强度大能量多,地球就热,远日点接受的太阳光强度小能量少,地球就冷.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地球在黄道绕太阳运行过程中不同时空点接受太阳光能量是不同的, 就有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季节, 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在两个季节交替期间有一个过度时段,共有四个时段,称为长夏,所以太阳光能量照射地球产生五种时空季节状态,代表宇宙的不同时空.这就是五运的根源,称为天之五运.易道用金木水火土来表达. 赤道------由于地球旋转轴与黄道平面有一倾角.地球绕太阳运行时(春夏秋冬),地球某一地点接受的太阳光线亦有一倾角,在夏至这一日为垂直照射(倾角为零).在冬至这一日倾角最大.倾角的大小决定地球接受能量少与多.(南北半球相反)。还有一个小行星月球绕地球运行,约每30天绕地球一周,月亮环绕地球的不同位置造成照射到月亮阳光的盈昃(按农历---阴阳合历),从而产生其反射到地球阳光能量多寡.每月上旬7-8天为上弦,下旬7-8 天为下弦,中旬15天为盈满。在春夏阳光能量由少到多,秋冬阳光能量由多到少,两股能量(太阳光和月亮对太阳光反射)叠加在一起对地球生命环境造成春夏和秋冬各六种共二十四种不同影响.这就是六气的根源.六气代表地球六种接受太阳能量状态.称为地之六气.两气为一节,形成十二节二十四节气.易道用十二消息卦象------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来表达。 所以: 五运是地球生命环境在黄道上时空运行对太阳光能的吸收状态. 六气是地球生命环境受太阳光在地球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对太阳光能的吸收状态.(这是四季交替的最主要根源,其影响要比五运大得多) 易道用阳气表达,没有吸收到阳光能量的时空用阴气表达.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真谛. 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受五运六气的时空影响,衍生出五脏六腑来顺应自然,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天生五运属阳,人生五脏属阴,天人交通. 地生六气属阴,人生六腑属阳,人地配合. 多美的自然规律啊!!! 正如古语曰:夫禀天应地而生,得阴阳五行之全,历风火寒暑燥湿,万物悉备,莫贵乎人. 上一部分我们阐述五运六气的来源,知道地球这个生命的摇蓝在黄道赤道月亮的宇宙电磁能量场的叠加影响下,以不同时空能量接受程度而把五运六气刻录在生命体上。 下面我们就五运六气对生命体的刻录继续进行阐析: 地球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地球生命摇蓝接受太阳电磁场光能量有春夏秋冬长夏五种情况,造成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长夏湿等不同季节气候环境。

五运六气的推算和应用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即将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关于运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唐以前的医学著作除《中藏(注:读cang)场经》和《褚氏遗书》中有所提及外,尚未见到这种学说的记载。至宋嘉礻右由庞安时、沈括、杨子建等人大力提倡,元符2年刘温舒著《素问论奥》上之于朝,此后这种学说才被重视起来。王安石变法以后,更把运气学说作为太医局考试学生科目之一,甚至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 一、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 1.天干、地支和阴阳的配合 (1)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2)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不论天干、地支,都是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因为在序数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 2.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配合 (1)天干配五行:有两种配法。 ①由土开始,按相生次序相配,周而复始。 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 这种配法,是由所谓“五天之气”决定的,即 甲己为黅天之气所贯,故属土; 乙庚为素天之气所贯,故属金; 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 丁壬为苍天之气所贯,故属木;

014韩克庆的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韩克庆 2029年5月

目录 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 1、五运 (1) 1.1基础知识 (1) 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 1.3主运 (1) 1.4客运 (2) 2、六气 (3) 2.1地支化气 (3) 2.2司天、在泉 (3) 2.3主气 (4) 2.4客气 (4) 2.5客主加临 (4) 3、运气同化 (5) 3.1天符 (5) 3.2岁会 (5) 3.3同天符 (5) 3.4同岁会 (5) 3.5太乙天符 (5) 第二章五运六气的应用 (6) 1、原则 (6) 2、运用要点 (6) 2.1几个概念 (6) 2.2病气盛衰的规律 (6) 2.3虚实证的盛衰规律 (6) 2.4大的治则 (6) 3、运用过程 (6) 3.1分析五运 (6) 3.2分析六气 (6) 3.3综合分析 (6)

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五运 1.1基础知识 1.1.1天干化运 口诀: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戊癸合火细分明,天干五合推五运。 1.1.2五运三纪 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 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2.1概念 岁运: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即全年的气运大局。 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 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1.2.2中运的推算 直接由当年天干决定(天干化运)。 例:1979年羊年是己未年,中运是土运(甲己合土乙庚金) 1.2.3中运之纪的推算(太过、不及、平气) (1)根据年干的阴阳,确定岁运的太过或不及,阴为不及,阳为太过。 例:己为阴土(戊为阳土),所以己未年是土运不及。 (2)什么时候出现平气?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运太少齐兼化逆顺图解》说:“平气,如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也。” 1.3主运 1.3.1概念 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表示每年五季气候的一般常规变化。主运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 1.3.2主运之纪的推算 推算方法:通过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方法进行。 ①五音建运: 五音建运即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为符号,建于五运(主运)之上,并用五音代表五运,推算主运的太少相生关系。 ②太少相生:

五运六气试题及答案

五运六气学说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天干包括()十干。 2.地支包括()十二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岁运: 2、主运: 3、客运 4、主气: 5、客气: 6、司天之气: 7、在泉之气: 8、间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五运? 2、何谓六气?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0分,20分) 1.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 2.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2、主运: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3、客运:与主运类似,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不过它是由年干决定初运,而不同于主运的木、火、土、金、水固定主运。 4、主气:将一年平均分为六个阶段,依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次序分别由六气主持,时间固定,年年不变。 5、客气:由地支决定初运,将一年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流转顺序(与主气不同),分别由相应六气主持。 6、司天之气:客气中的三之气,主要影响全年中上半年的气候,称司天之气。 7、在泉之气:客气中的三之气,主要影响全年中下半年的气候,称在泉之气 8、间气:除司天、在全以外的其余各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五运?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 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 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 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 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其中六气次序及每一气所主的时间区域简述如下:次序是: 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之后是一阳(少阳)、之后再接三阴(太阴)、之后再接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时间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节令。 初之气,为一阴(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二阴(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三之气,为一阳(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四之气,为三阴(太阴湿土)从7月22日至9月22日; 五之气,为二阳(阳明燥金)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六之气,为三阳(太阳寒水)从11月22日至次年1月21日终。 五、客气 客气是一个相对于主气的概念。主气虽分六步,三阴三阳而周一年。但每步气所主的间区都是恒定的,年年如此。因此它是常住之气。常住之气在于刻划这个周期内阶段性恒定的气运变化。 每个阶段内既然有一个恒定性的气,就必然有一个变动的气,这个变动的气就是客气。这个变动的客气是由司天、在泉决定的。 客气的推算有两条原则: (1)客气的排列是以三阴三阳的次第为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阴后接阳,阳后接阴,所以说如环无端。 (2)每年的第三个客气或者说第三步客气,始终都与司天相同。每年的第六个客气或者说终之客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中医学术的奇葩,既就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就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闪烁着中医学术的思想光芒。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见仁见智,毁誉互参,未能得到发扬光大。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该学说再次受到关注,一些学者运用其方法对非典的发生及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引起人们兴趣与重视。本讲座简单介绍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判断五运六气学说究竟就是科学理论还就是五行术数的衍绎,必须首先了解其基本学术原理。五运六气学说的学术原理就是什么?它就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特别就是气候的变化对人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响,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知识,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以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其基本 原理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述,就就是: y=f(x) ┄┄(1)疾病(y)就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 x=z{φ(t),θ(t),ξ[φ(t),θ(t)]} ┄┄(2)气候(x)就是以五运[φ(t)]、六气[θ(t)]、运气合参{ξ[φ(t),θ(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与六气又就是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φ(t)与θ(t)。 (2)代入(1),可得:y=f{ z[φ(t),θ(t),ξ〔φ(t),θ(t)〕]} 即: y=F(t) 由上可见,以时间为变量,通过一系列既定的运算法则,可以推衍出未来某一时段的气候与疾病的发展 变化趋势,这就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 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气交所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环境,既就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又就是引起疾病,影响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就是中医在“人与天地相参应”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认识,亦就是疾病本质的客观反映。至于自然气候,其常其变,为自然力所主宰,虽有其不可逆转性与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可预测性,古代医家通过长期气象观察并对所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成为预测气候与疾病的基本模式与方法。什么就是科学?科学就就是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揭示与阐释。运气学说客观地揭示了疾病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尽管它就是用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还比较朴素、粗糙,但其基本学术原理中却就是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科学内涵。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学说就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现所见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运六气理论与推算方法出自《素问》七篇大论,七篇大论为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所补入,虽非王氏自己的伪作,亦非《素问》原有之旧文。然而在《内经》早期篇章中,不仅已经奠定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而且《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亦记述了比较简单、朴素 的气候与疾病预测方法。 《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不仅从天地阴阳的角度阐述了气候的变化及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郁发:五运之气受到制胜而过度被抑制,则可郁极而发。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度受抑, 则可郁极而爆发。 郁发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化,发过之后则气归于平。其病变则与郁发之气有关,如土郁之发多病心腹胀满、肠鸣下利、呕吐霍乱、痰饮、水肿等病。 (二)六气的主客变化情况 1.主气的常变 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应时而至。说明气候比较正常,疾病亦不会有太多的异常。 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未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亢而所胜之气受病。所胜之气又会产生复气,复气过甚亦会使气候和疾病出现较大异常。 2.客气的司天、在泉 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 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七篇大论,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 二、运气推演举例 例1:癸未年(2003年) 运:少徵火(阴火不足,伏明) 气:太阴湿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右间少阴君火。 太阳寒水在泉;左间厥阴风木,右间阳明燥金。 [交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 五运格局: 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 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 六气变化格局: 初之气(大寒惊蛰 1.20 .21)客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春分立夏 3.21.21)客气少阴(君火);主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小满小暑 5.21 .23)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大暑白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秋分立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小雪小寒 11.23 .1.21)客气太阳(寒水);主气太阳(寒水)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 运气合参:运生气--小逆。 客主加临:客主相得。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 概念 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解读 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

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此之六气,既是可以周期循环出现的六种气候模式,又是以其气化胜复、太过、不及、同化、兼化、非其时有其气的重要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以“不当其位者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非气化者,是谓灾也”,以此,六气的异常气化都成为致病的病因,比之六淫具有更多的致病要素。 五运六气中的气化论其纲领是:1、升降出入;2、五运及六气皆因时、因盛衰而化,又皆应人应脏腑,六气之化为三阴三阳,有开合枢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用我自己的话说,五运六气是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综合能量,以五运为周期和以六气为周期的两套变化系统。受它的影响,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体都随之呈现出节律性的变化。这种能量之大、作用之强,只能用“天道”来形容,天道就是天的法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用人道的法律去理解,遵守法律者就受到保护,违反法律者就受到惩罚。不懂得天也有法律者,就有无意中触犯的危险;视法律为无有者,只是害己又害人的历史罪人。在讲究法治的文明社会,以学法为荣,以不学法为耻吧。 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说: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可不通?” 学习五运六气的理论,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算太难,对美国人才真正是难,因为他们没有汉语的基础,想得到原汁原味的中医精髓,谈何容易。但是,他们有兴趣,临床上有需求,会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学一点,马上就用上。笔者在给美国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分两步走,第一是背公式;第二是做练习题(包括用运气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所有的人和事)。临床上最重要的是患者出生的时间(运气造人),与当前运气的影响(运气致病)之间是什么关系,搞清楚这两个时间所包含的运气学意义,就能抓住人的体质和疾病 的本质,就算学“通”了。 以下的内容介绍公式化的基本概念,有基础的读者请直接进入第三章,以后都是运气理论的临床应用部分, 算是练习题吧,也是本书的重点。 五运六气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发表在我国二千多年前的伟大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主要包括九篇大论文章:《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证纪大记》、《至真要大论》、《本病论》、《刺法论》等。比较集中地、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中的理论基础——气化学说,亦即运气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它从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认识,到诊断治疗原则、针灸、方药、食疗等等临床运用,养生保健都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它的灵魂是“天人感应”,是“天道——气候——物候——病候”的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是通过“升降出入”的气 化运动来完成的。 五运和六气好比是装载着阴阳、五行的车,在一段时间内并行,我们抓住阴阳二气的运动方向,抓住五行的特征和之间的生克关系,综合比较在并行的相同时间内,阴阳是平衡还是偏向,五行中是同气相聚还是力量均等。其实,所有的变化就发生在多层次的阴阳、五行与并行的时空这三个因素中。 五运六气揭示了宇宙中存在着以时间和空间为尺度的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多层次变化节律,这些节律周期分为五运系统和六气系统,与气象、动植物生态、人体五脏系统和经络系统的变化节律一一对应,是一套完整的反映“天人相应”规律体系和中医的方法论。同时它也应用阴阳分析法对人体系统输出的生理病理的信息组合成五脏系统和经络系统,这些系统内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因此五运六气在中医学具有理论基础的地位,是中医必须要学习的课程。 学习五运六气重要的是掌握时间周期的分段,简称“时段”。而分布在不同时段内的运或气,属于不同层次 的五运或六气。 各个层次的五运或六气都发生在固定的时段或空间内。这种分布五运六气的时段或空间,《内经》称之为“气 位”。 凡是分布在以六为节(即周期六分法)的气位上的气,比如十二支纪年与六季所主之气,就是“六气”。 凡是分布在以五为制(即周期五分法)的气位上的气,比如十干纪年、纪日、四时、地理五方等所主的气, 就是“五运”。 五运和六气都有稳定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如主运是稳定的,客运是可变的。主气是稳定的,而客气是 可变的。 在相同时段客与主的重叠,称为“加临”。如中客运与主运,客气与主气。《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五运六气产生的气化作用是彰显于物的,它们的征象是每年随着运气的不同,气候是第一出现的运气信息,气象有本年的特点。如四季到来的早晚、长短、气温与季节是否相应,风云雨雪等偏多或少

五运六气详解

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六气: 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 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 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 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 一(天干配五行):二(地支配五行): 甲、乙--------木寅、卯-------木 丙、丁--------火巳、午-------火 戊、己-------土申、酉-------金 庚、辛--------金亥、子-------水 壬、癸--------水辰、戌、丑、未---土 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 甲、己------土运丁、壬------木运 乙、庚------金运戊、癸------火运 丙、辛------水运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

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 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干支纪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运气”(中运与司天之气)的意义。 每年干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不同的气候,易引发不同的病症。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子华子》①: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

五运六气理论的简释 李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5, 3, 11-14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734377.html,/journal/cnc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734377.html,/10.12677/cnc.2015.32003 Concis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of Five Yun Six Qi Linfu Li, Sainan Zhang, Haibo Hu, Longhuo Wu* Pharmacy College,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Email: *lflfllf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734377.html, Received: May 28th, 2015; accepted: Jun. 13th, 2015; published: Jun. 17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73437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theory of Five Yun Six Qi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s de-voted to studying relationship of celestial movement, climate, ecology and human. Classic books and current papers give too complex explanation of Five Yun Six Qi, so that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it. This paper will give concise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Five Yun Six Q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Yun Six Qi and Chinese era, the calculation of Five Yun Six Qi with Chinese era, the application of Five Yun Six Qi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by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lassic books and current papers. Keywords Five Yun Six Qi, Chinese Era, Foreca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五运六气理论的简释 李林福,张赛男,胡海波,吴龙火*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赣州 Email: *lflfllf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734377.html, 收稿日期:2015年5月28日;录用日期:2015年6月13日;发布日期:2015年6月17日 *通讯作者。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口诀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口诀 五运六气学说也属于古代的时间医学范畴,它至少产生于《内经》诞生的时代。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性大论篇第六十七等都是论述运气学说的思想及内容的,因在《素问》中即有论述,所以历代著名医家,有很多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及著作,近现代关于运气学说的研究应该说也颇多。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内经》里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非常地难懂。而历代及近现代的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著作,好像没有哪位用运气学说直接来指导临床选穴及处方用药的,至少我没有见到过吧。当然,我也没有读懂《内经》中关于运气学说的内容,然而,没有读懂,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去探究五运六气学说的由来,并努力去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它,并最终得以给出它在临床上直接指导针灸选穴和处方用药的方法。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五运六气学说,并已经能够熟练用于临床,疗效屡经验证,所以这里介绍给大家。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知识: 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联系: 《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内经》里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这里也介绍一下: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其它依此类推,归纳如下: 甲:土太过己:土不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