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东城语文一模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东城语文一模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东城语文一模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

2017.1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茶,是一种植物,却与我们的文化根脉相连。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①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伤觞)于隋唐,发展于宋元,成熟、光大于明清。茶由药用而变为日常饮品,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而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也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烦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②唐代以前的茶具,文献有所提及,但大都语焉不详。那时茶具与食器不甚分明,相混而用。自从“茶圣”陆羽创作了《茶经》后,“茶道大行”,中国的茶,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境界。《茶经?器》列举了数十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成套茶具,曾风靡.朝野,以致“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③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那么,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尚黑,又增加了“茶筅(xiǎn)”。这一切,都是与宋代风行的“斗茶”(一种近乎游戏的饮茶方式)时尚相适应的。

④明清茶具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向,表现为(祟崇)尚陶质、瓷质。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宋人所能企及。明代开始,对茶盏色泽的要求,又出现一大转变。明人屠隆《考盘余事》中称“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许次纾《茶疏》说“纯白为佳”。到了后来,白瓷茶具发展至“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程度,成为十分雅致的艺术品。

⑤明清茶具,最为后人所称(到道)的,除了白瓷,就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陶盏的创制和普及了。明代宜兴紫砂茶壶,造形典雅,工艺独具匠心,一些制壶名师的作品更是珍奇瑰宝。

⑥茶具的发展,。这一轨迹,与茶自身的发展,饮茶方法的演进,也是同步合拍的。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滥伤返璞.(pǔ)归真B.自简趋繁风靡.(mǐ)

C.崇尚声如磬.(pán)D.称到绮.(qǐ)丽

2.在文中第⑥段“”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富丽、古朴、典雅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从中涌现出来

B.流露出富丽、古朴、典雅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

C.典雅、富丽、古朴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从中映现出来

D.显示出古朴、富丽、典雅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

3.“绮”有两个常用义项。下面诗句、文句中加点的“绮”,与文段中“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宋人所能企及”一句中的“绮”,属于同一个义项的一句是(2分)

A.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宋?苏轼《登州海市》)

B.同舍生皆被绮.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D.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张俞《蚕妇》)

4.品茗会友是文人生活中的一件雅事,不少诗作就是在悠悠茶香中酝酿出来的。对下面与茶有关的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

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唐?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理解:“谁解助茶香”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慨叹世人很少有人能品鉴茶的香味和其中蕴含的真谛。

B.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理解:“从来佳茗似佳人”把好茶比作美人,形象地写出好茶的美味,令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C.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盘香的烟)来。(宋?张镃《竹轩诗兴》)

理解:“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叶子的声音与升起的烟缕相伴的动态。

D.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理解:“碧云引风吹不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碧绿的茶水,热气袅袅不断的样子。

5. 对下面四幅与茶有关的名家书法作品的评价,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幅作品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通篇气韵生动,神采飞扬。

B.第二幅作品用墨丰赡,骨力洞达,丰秀雅逸。

C.第三幅作品无一倦笔,劲实端严,颇有二王楷法。

D.第四幅作品方劲古拙,讲究“蚕头雁尾”和“一波三折”。

第一幅《苦笋帖》(唐?怀素)第二幅《啜茶帖》(宋?苏轼)

第三幅《茶录》(宋?蔡襄)第四幅《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宋?黄庭坚)6.如果为茶室选择一幅对联,上联为“石鼎火红诗咏后”,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窗横幅画江南 B.非叶非花自是香

C.竹炉汤沸客来时 D.含露梅边煮岭云

7.默写(共8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夕阳,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温庭筠《望江南》中的“。肠断白洲”,借“斜晖”诉愁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以“夕阳”衬游子;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落日”绘奇观。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唐代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诗句,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⑥之亚匹⑦矣。

【注释】

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化。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悔改。⑤物: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类人。⑦管、萧:管仲、萧何。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

(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释: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翻译: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翻译:

10.【乙】文中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的“识治”体现在哪里。(3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第一幅画文字部分横线处应填入的人物是①(人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②,《水浒传》中以此人物为主角的故事还有③。(3分)

(2)请你为第8幅画补写相应的故事情节。(2分)

答:

(3)在这组连环画所描绘的情节之后,梁山英雄们紧接着又,终于大破祝家庄,取得胜利。

(1分)

12.下面的语段选自小说《红岩》,描述的场景出自①的事件,这一事件最后的结局是②。(2分)

“哪里,哪里!”警察局长心慌口软。他知道,这和三年前那个风雨之夜完全不同。那时老太婆是一个人,赤手空拳。今天,双枪老太婆是带队下山的司令员,他哪里还敢动手动脚?冷汗不住地滴,他不知所措的连声音也在颤抖:“这,这……是,是误会,误会……”

“误会!悬赏大洋壹万元,白花花的银子你都不想要啰?”

警察局长满头流汗,嘴唇发青,不敢乱说一个字。

几个农民装束的狙击队员,不慌不忙地缴去警察局长腰间的枪,两个弁兵和乡丁们,早已把枪弹全献出来了。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老太婆问。

“报告你老……老人家……重庆二处来人,抓住一名女共产党……名叫,叫江雪琴……今天下午,专车……押送重庆……这不关我的事,西南特……特区沈副区长亲自指……指挥……我……我是奉……奉命巡查护路……”

1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①。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所乘的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他只身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想方设法克服了种种困难,比如用简陋的工具搭建房子,②,尝试用烟叶治好了疟疾,……鲁滨逊凭着智慧和努力,在小岛上生活了28年。(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 -17题。(共12分)

【材料一】

苏州园林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名,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有着深邃的立意,大多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布景,将造园者或园主人的主观意趣、造园理念,寄托在具体景物上,通过一花一木、一亭一石、一窗一匾等等,体现雅致的情趣,营造出无限的意境,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的

同时,领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苏州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宜细加欣赏。欣赏苏州园林不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也不能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要以细腻、恬静的心态欣赏,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由于是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为求得意境的深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大多不遗余力地用各种方法来增强景致的深度感,使园林空间丰富多变。明园林艺术家计成说:“夫借景,园林之最要也。如远借、邻借、应时而借等等。”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借,要对周围的风景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制作,才能将园外的自然美借入园内为我所用,使园景扩延至无穷,拓展了欣赏空间,增加了自然之趣。

【材料二】

“百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以婉转深细的声腔,婀娜妩媚的姿态和优美风雅的曲词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情感。昆曲舞台上,仅仅一桌两椅,就能让观众在演员细腻、丰富的演唱和婀娜多姿的形体语言中感受到无限的意境。

昆曲曲词典雅清丽,情意万千。它继承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长句、短句参差错落、疏密相间,充满诗情画意。昆曲曲词有很强的音乐性,通过音调、韵律、句法结构,产生一种刚柔相济、长短和谐、轻重妥当的艺术效果。昆曲唱腔流丽悠远,听之足以荡人心魄。指尖轻舒,便是如画江山,便是梦幻时空。柔指纤纤,道不完的情意绵绵;水袖抛舞,说不尽的风致楚楚。浅唱兼低吟,一个身段,一个眼神,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无穷韵味,折射出万种风情。唯有静心细品,方能得到昆曲的真味。

苏州园林中的亭、榭、水阁,都是昆曲表演的极佳场所。半山亭内的尺幅空间,饮宴堂前的一方氍毹(qú shū,地毯,常借指舞台),池塘侧的半岛洲头,都可以成为昆曲表演的精致空间。“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昆曲《玉簪记?琴挑》),已分不清是园,是曲。这种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天人合一的感觉,体现出园林和戏曲①的美学精神。园林与昆曲,在审美理想上可谓②。

14.在【材料二】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相辅相成异曲同工

B.相辅相成不期而遇

C.相得益彰不期而遇

D.相得益彰异曲同工

15.综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说说苏州园林和昆曲在哪些方面有共通之处。(3分)

答:

16.“与谁同坐轩”,是苏州园林“拙政园”中的一个亭子,透过亭子的扇形窗户,可以看到旁边的“笠亭”及其周围的

景物。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的图片,简要说说“与谁同坐轩”是如何借景的,其效果是什么。(4分)

“与谁同坐轩”借景图

答:

17.根据【材料二】,以下面《牡丹亭》曲词为例,选择一个角度,说说你对昆曲曲词特点的理解。(3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tuī,太)看的这韶光贱!(昆曲《牡丹亭》曲词)

答:

(二)阅读《大师的由来》,完成18 -20题。(共10分)

大师的由来

[法]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了几分钟,大声嚷道:

"不行!”

杜什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你这样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忽忽,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脚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比埃·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尽量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但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比埃·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潜意识、抽象画等专门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斯卡夫人的到来。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也瞧不起杜什的画品。她坐下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

何等的视觉冲击,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还行。”她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地,婉转地,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画画这一行,最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名流,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受够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报纸显著位置,告诉名流们,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章。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打在桌上来表现。比埃·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你能不能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

“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我并不会胡说八道,作出解释。”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画展的预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斯卡夫人,那么娇媚地跟着新近的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视觉冲击,何等的表现力!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顿了一顿,然后慢慢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斯卡夫人感动之下,微启朱唇,仿佛预许着圆满的幸福。

评论家斯特隆,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高明!真是高明!但是,告诉我,杜什,你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的?”

比埃·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朋友,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妙哉!妙哉!”那一位点头赞叹道。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把比埃·杜什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下,可打响了。这些作品,我都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五十幅……行不行?”

杜什一脸高深莫测,只顾抽烟,不予理会。

等画室里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这时楼梯上还传来远去的阵阵赞美。葛雷兹把门关上,兴冲冲地说:“哎,老兄,他们全给骗了!你听到穿兔皮领那小子说什么了吗?还有美丽的斯卡夫人?人们都连连说:‘崭新的!崭新的!’啊,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他抑止不住地狂笑起来。

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蠢货!”

“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

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用新法作画的?”

这时,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喷到小说家脸上,答道:“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8

19.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文中3个画线句子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答:

20.根据你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说说以“大师的由来”作为文章标题的好处。(4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21 -23题。(共9分)

_____________

朱鸿

①中国人读书的传统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读书人浩浩荡荡,挤满了社会前行的大道和小径,他们认识到读书可以进其身、光耀其祖先、繁荣其子孙。然而,读书之有益远不止如此。读书还能辨恶识善,远伪近真,减愚增智,祛俗养雅。读书使富者慈悲,令贫者坚毅,给美者锦上添花,为丑者雪中送炭。读书是求索者的通天路,也是苦难者的避难所。

②实际上,读书不但有益,而且有乐,从消遣到享受,什么口味都能满足。读书之乐多矣!

③读文学之乐,在于激潜情,兴愉悦,即使久隔数千年,遥距几万里,依然可以产生共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之气何其壮!“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杜甫对唐玄宗失望至极,对自己的命运也无可奈何,其膺何其愤!【甲】读文学之乐,还在于发现人性的复杂性、人世的可能性。曹雪芹之深奥,托尔斯泰之崇高,【乙】,无不令人喜而喟叹!青春期读言情小说,课余时读科幻小说,深夜里读悬疑小说,也颇惬意!

④读历史之乐,在于破获巨大的秘密,其陶然若勘探得矿,出土得物。春秋战国,风云际会,从而中原之上、江河之滨,制度的文明或野蛮得以水落石出,其影响远矣。秦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的能量,然而暴力并非万全,气量窄小,便不足以包容九州。明之灭,因官之腐败、民之颓废,而清之灭,则因为它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改革,以理顺内愤、防御外侵。读历史之乐,还在于知兴亡有数、盛衰必转,统治者结局难料。秦子婴乘白车,穿白衫,交出玉玺。汉孺子刘婴任王莽摆布,死于混战,葬于不明之土。

⑤读哲学之乐,在于以短暂之生涯考察永恒之宇宙,并研究人和宇宙如何相处,人与人如何相处,是智者之所为。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还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柏拉图推崇善,说:“善不是本质,而且在尊严和威力上要远远高出于本质之上。”亚里士多德也推崇善,认为善就是幸福,是灵魂的一种活动。康德注意到自由的宝贵,说:“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哲学使人沉浸在宏大问题的思考之中,它所导出的欣慰是干净的、恬静的、肃穆的,甚至是豪华的,若太阳升起,玫瑰绽放!

⑥读神话之乐,在于它是原始性的创造、创造性的幻想、幻想性的经典,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读地理之乐,在于它显示这样一种现象:地理决定生活,生活孕育文化,文化反哺其民或反拘其民。它提醒着:人要选择环境,要把羊领到水草丰茂的地方去!读逻辑之乐,在乎它能有序推理,有力论证,并对荒谬的推理和论证做出非常有效的识别、揭露和反驳,从而使真理大白于天下,是一种使思维严谨和精密的方法。读人类学,读社会学,读心理学,读伦理学,读生物学,读数学,读物理学,读化学,都各有其乐。书如瀚海和群山,无乐不藏。凡读书之人,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特之乐,足以使人沉醉其中。

⑦读书之乐,更多地源于纸质书。纸质书由草木所制,是生命之物。灵魂因纸质书而安稳,呼吸也为之而畅快。纸质书是宁和的,也是清雅的、温馨的,即使看一看它,摸一摸它,也觉得舒服。它的书脊、封面和封底,无不让人亲近,甚至仅仅一瞥,也令人怦然心动,使人留步,倾身,举手开卷。读纸质书,动容以吟,悟而首肯,是一种久传的风雅。读纸质书,如居推轩见竹之屋,如穿布衣或丝裳,如以紫砂壶饮茶,是一种不争自高的品味,且所费不多,何乐而不为呢!(有删改)

21.请给本文拟一个题目。(2分)

答:

22.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③自然段的【甲】【乙】两处分别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使其与上下文衔接顺

畅(补写的论据不得包括本试卷中所有已经出现过的内容)。(4分)

答:

23.第⑦段中,作者写到“读书之乐,更多地源于纸质书”。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上课时,你的眼神常常会与老师的眼神相遇。请写一段话,描写你的眼神与老师眼神相遇时的情形和感受。

题目二: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利用教室宣传栏开辟一个“读书园地”,你们小组准备选择本试卷“现代文阅读(三)”

朱鸿的文章推荐给同学,你的任务是从这篇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将原文缩写成一篇短文。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 -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与他人相逢,也许是一次情感的寄托;与书籍相逢,也许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大自然相逢,也许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历史相逢,也许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请以

“相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因而精彩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 -800之间。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1

7.默写(每空1分,共8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斜晖脉脉水悠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8.(1)治(1分)

(2)释放,赦免(1分)

9.(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遗憾的。(2分)

(2)善言善行哪怕再小,也不会不奖赏;为非作歹哪怕再轻,也不会不贬黜。(2分)

10.答案示例:希望后主能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知人善任,举荐了一批忠臣良将。(3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1.(1)①李逵(1分)②答案示例:鲁莽急躁(1分)③答案示例:真假李逵(1分)

(2)答案示例:祝家庄四下埋伏的兵马不见了红灯,便乱窜起来。(2分)

(3)答案示例:连续两次攻打祝家庄(1分)

12.①答案示例: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员下山劫刑车,营救江姐(1分)

②答案示例:敌人临时改变计划,连夜用船把江姐秘密押送到重庆,营救失败(1分)

13.①笛福(1分)②答案示例:自己伐树造船(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2分)

14.D(2分)

15.答案示例:苏州园林和昆曲都注重写意,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意境;都体现了雅致的情趣;都具有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3分)

16.答案示例:“与谁同坐轩”善于从邻近的“笠亭”借景,属于邻借。它的墙面开扇形洞窗,正对着笠亭顶部,如果从扇形洞窗仰望,笠亭恰似镶嵌在扇面之上,构成一幅美妙的风景画。扇形洞窗又将轩外的绿竹翠柏为我所用,使园景扩延至无穷,拓展了欣赏空间,增加了无穷趣味。(4分)

17.答案示例:“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段唱词长句、短句交错,疏密相间,充满诗情画意。(3分)

(二)(共10分)

18.①答案示例:不屑一顾(1分)②答案示例:怪诞(1分)

③答案示例:受到追捧(1分)

19.答案示例:第1个画线句子表现了画家头一次用这句话来应付斯卡夫人提问时的心虚、忐忑。第2个画线句子表现了画家向评论家显示自己是受江流水涌的启发而进行创作的,他发现这句话果然可以蒙骗他人,内心坦然而得意。第3个画线句子是画家以此表明心迹,表现了画家志得意满的心态。(3分)20.答案示例一:小说记叙了画家比埃?杜什在小说家的怂恿下,改变画风,从默默无闻一下子成名的过程。想成为“大师”,就要抛弃真诚和正直,在画风上故弄玄虚,迎合社会名流们的口味。小说揭露了法国上层社会艺术领域的可悲现实。题目“大师的由来”不但概括了他成名的过程,而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4分)

答案示例二:小说中的画家比埃?杜什成为“大师”,并非靠真诚的表达、扎实的画技和过人的才华,而是受到不懂艺术却附庸风雅的社会名流的追捧而成名,“大师”并非真正的大师。小说讽刺了艺术领域中不懂装懂、不识大师真面目的社会名流,批评了不看重艺术本身,刻意追求怪诞的不良风气。题目“大师的由来”正是概括了画家成名的原因,以此为题,既吸引了读者,又具有强烈的讽刺性。(4分)

(三)(共9分)

21.答案示例:读书之乐(2分)

22.答案示例:【甲】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之怀何其旷!(3分)

【乙】处:老舍之幽默(1分)

23.答案示例一:我同意作者的看法。因为纸质书由草木所制,是有生命的,清雅温馨。我就喜欢捧着纸质书的感觉,在纸香墨香中,我仿佛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融入一种妙不可言的独特境地中。(3分)

答案示例二: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纸质书为草木所制,有重量、有体积,携带较为不便。制作纸张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环保。相比而言,我更愿意阅读电子书,因为电子书携带方便省力,又能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内容。(3分)

五、作文(共50分)

24.共10分

25.共40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2018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含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斑 B .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亮线 C .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238234492 902U Th He → + B . 234 2340 90 911Th Pa e -→ + C . 2341 1120H H He n +→+ D .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环绕地球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 ,则a 约为g 的 A . 13600 B. 1 60 C .3 600倍 D. 60倍 17. 如图所示,MDN 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 ,最高点为M 和N ,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自N 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 B .小球滑到 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 .小球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 .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簧,螺栓、弹簧、钢球及外壳都是电的良导体。在静止状态下,钢球和外壳呈断开状态不会导通,当受到冲击,钢球产生运动与外壳接通,便可触发执行电路(未画出),使报警器等元件开始工作。若此装置由静止从高处坠落,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下落的瞬间,钢球的加速度为g B .开始下落的瞬间,外壳的加速度为g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2017.5

2016—2017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一) 2017.5 语文试卷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又一个鸡年光临人间。在中华文化中,鸡是“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 。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尧时代,百姓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 (渊 源)远流长,年深日久。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 (遐 暇)思出来的瑞鸟。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 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 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渊远流长 案几.( j ǐ) “及”的第一笔是 B .源远流长 案几. (j ī) “及”的第一笔是 ノ C .遐思 承载.(z ǎi ) “及”的第一笔是 D .暇思 承载. (z ài ) “及”的第一笔是 ノ (2)古诗词中鸡的意象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精神。请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 衔接顺畅。(本试卷中所有已出现的诗句除外)(2分) 答: (3)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 分)(只填序号)

A B C D E F G H 2.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1)-(3)题。(共6分) 【资料】 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个艺术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艺术奇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 , 。由盛而衰的人生际遇,使汤显祖用戏剧的形式描绘出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而由衰而盛的人生际遇,使莎士比亚阅尽世态炎凉,他的戏剧逼真地映现出惊世骇俗的现实世界。 ②汤显祖剧本中纯口语式的道白与高度格律化的曲词交相呼应,精妙到难以言喻。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道白则多以素体诗①形式呈现,其剧本往往由长达二三千行左右的诗行构成,这对剧本写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难怪莎士比亚只好多采用素体诗形式,而非行行押韵了。 【注释】①素体诗: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不拘行数,不押韵。 (1)第①段中,文学常识和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2分) 文学常识: 句子: (2)下列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 ,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汤显祖重在写真 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B .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汤显祖重在写情 C .汤显祖重在写情 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D .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汤显祖重在写真 (3)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或你的阅读积累,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对汤显祖或莎士比亚进行点评,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2分) 点评: 3.默写(共8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1分) (2)《木兰诗》中描写军营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 。(2分) (3)“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被人们关注,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如杜甫《望岳》中“荡胸生 万 里 春 光 五 彩 画 金鸡红日艳阳春 佳音喜讯望雄鸡 白鹤青松长寿景 好景丰年飘瑞雪 九州鸡唱日初红 一声鸡韵九州春 千里莺歌春泛绿

2020北京东城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2020北京东城高三一模 英语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120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A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The goshawk, a rare bird, once close to extinction, has doubled ___1___ (it) number in a national park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round 100 years ago, there were thought to be no goshawks ___2___(leave), due to farmers hunting them and their woodland habitats being cut down. However, thanks to conservationists, goshawks are back. By monitoring their nesting sites over time, the teams have been able to protect them from further forestry work. As a result, their number ___3___(grow) from just 20 pairs to 40 pairs in the past two years. 【答案】1. its 2. left 3. has grown 【解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苍鹰,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数量翻了一倍。这都多亏了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的工作。 【1题详解】 考查代词。句意:苍鹰,一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现在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里它的数量翻了一番。number为名词,应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its修饰。故填its。 【2题详解】 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大约100年前,人们认为那里已经没有苍鹰了,因为农民在捕猎它们,而它们的林地栖息地也被砍伐了。分析句子结构可知leave在句中应用非谓语动词形式,与逻辑主语goshawks构成被动关系,故用过去分词。故填left。 【3题详解】 考查动词时态。句意: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它们的数量从20对增长到了40对。根据后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数 学 2020.5 本试卷共4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1>0A x x =-,{}1012B =-,,,,那么A B =I (A){}10-, (B) {}01, (C) {}1012-,,, (D) {} 2 (2) 函数2 2 ()1 x f x x -= +的定义域为 (A) -(,]12 (B) [,)2+∞ (C) -(,)[,)11+-∞∞U (D) -(,)[,)12+-∞∞U (3) 已知 2 1i ()1i a +a =-∈R ,则a = (A) 1 (B) 0 (C) 1- (D)2- (4) 若双曲线2 2 2:1(0)-=>y C x b b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1=+y x 平行,则b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2 (5) 如图所示,某三棱锥的正(主)视图、俯视图、侧(左)视 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4 (B)6 (C)8 (D)12 (6) 已知1x <-,那么在下列不等式中,不. 成立的是 (A) 210x -> (B) 1 2x x + <- (C) sin 0x x -> (D) cos 0x x +> 正(主) 侧(左) 俯视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M 在单位圆上按逆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每12分钟转动一周. 若点M 的初始位置坐标为(13 2,则运动到3分钟时,动点M 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A)( )312 (B) (-132 (C) ()31 2 (D) ()-312 (8) 已知三角形ABC ,那么“+AB AC AB AC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 >-”是“三角形ABC 为锐角三角形”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设O 为坐标原点,点(,)10A ,动点P 在抛物线y x =22上,且位于第一象限,M 是线段PA 的中点,则直线OM 的斜率的范围为 (A) (0],1 (B) 2(0, (C) 2 (0, (D) 2 [ )+∞ (10) 假设存在两个物种,前者有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后者仅以前者为食物,则我们称前者为被捕食者,后者为捕食者. 现在我们来研究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理想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假设捕食者的数量以()x t 表示,被捕食者的数量以()y t 表示.下图描述的是这两个物种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其中箭头方向为时间增加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12t t ,时刻满足:12()=()y t y t ,则12()=()x t x t ; (B) 如果()y t 数量是先上升后下降的,那么()x t 的数量一定也是先上升后下降; (C) 被捕食者数量与捕食者数量不会同时到达最大值或最小值; (D) 被捕食者数量与捕食者数量总和达到最大值时,被捕食者的数量 也会达到最大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向量(,),(,),(,)11223==-=m a b c ,若a b -与c 共线,则实数m = .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 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 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 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 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 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 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 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 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 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 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忠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 2017.4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 .... 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理论也属于典型的基础 ”的基础科学研究。 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 ..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 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 .. 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 无限可能。 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 ..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孔”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物理学研究中,人类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各种新奇的材料。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拓扑材料能够促进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的研究,而且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方面也会有很大应用。量子态很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取材于郭爽、苗千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者有了结果。 B.高冷:这里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心高气傲。 C.青睐:这里指对这些理论的重视,“睐”读作lài。 D.提供:“供”读作gōng,书写的第六笔是“一”。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总复习英语练习答案

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英语一模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听力(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0 A B B A C B B C B C 11—20 A C C A B B A B C B 第二部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21—30 A C B B C A A D C D 31—35 A C D B C 第二节完形填空(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45 B D D A B C D A C B 46—55 A C B C D A C A D B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40分) 56—65 D A B B A D C A A C 66—75 C C C A D A D A D D 第二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Dear Abby , How are you ? Today I’ve got a wonderful news to tell you. 1. a I have ∧offered a scholarship at a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for my 2. been further education .One hundred and twenty students took exam 3. exams for it ,but only a few was chosen and I was one of them .However , 4. were my parents are not happy about it .They are strong against me 5. strongly going there .They say it is too far away that they will not see 6. so for a whole year and they are afraid of I will feel lonely .They 7. of can’t imagine a girl so young live alone .They advise me to study 8. living in the capital instead .Then I’ll be able to continue living with 9. √ them .How can I persuade them to accept the fact ∧I have grown up ? 10. that Best Wishes Jan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Tony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Yesterday he was praised by the headmaster at the school meeting for turning in the wallet he had picked in the street .The headmast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him .His classmates applauded loudly for his noble need and Tony felt proud of himself .On their way home ,his friend said to him,“You are so lucky ,Tony ,but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picked up the wallet ?”but Tony kept it a secret. In fact ,the wallet belonged to his granny .He pretended to have picked it up in the street . I don’t think it i s a good example for us to follow. 一、评分原则: 1.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2018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物理部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 斑 B .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 亮线 C .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238 234492902U Th He → + B . 234234090911Th Pa e -→+ C . 2 3 411120H H He n +→+ D .23511448919205636 0U n Ba Kr 3n +→++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环绕地球圆

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则a约为g的 A.1 3600B. 1 60 C .3600倍 D. 60倍 17. 如图所示,MDN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最高点为M 和N,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自N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 伦兹力大小不变 B.小球滑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小球滑到D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18 . 某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外壳 的基板上固定一个螺栓,螺栓上有一 顶端焊有钢球的弹簧,螺栓、弹簧、

北京2016-2017东城区高三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数学 (文科) 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如果{}|0R =∈>A x x ,{}0,1,2,3B =,那么集合=B A A.空集 B.{}0 C.{}0,1 D.{}1,2,3 (2)某高校共有学生3000人,新进大一学生有800人.现对大学生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全校抽取300人,那么应在大一抽取的人数为 A.200 B.100 C.80 D.75 (3)如果4log 1a =,2log 3b =,2log c π=,那么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c b a >> B.a c b >> C.a b c >> D.b c a >> (4)如果过原点的直线l 与圆22 (4)4x y +-= 切于第二象限,那么直线l 的方程是 A.y = B.y = C.2y x = D.2y x =- (5 )设函数 30()0. 2x x f x x -<=≥?,, 若()1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0,2) B.(0,)+∞ C.(2,)+∞ D.(,0)-∞∪(2,+)∞ (6) “0cos sin =+αα”是 “cos20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如果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A.1 B.2 C.3 D.4 (8)如果函数)(x f y =在定义域内存在区间],[b a ,使)(x f 在],[b a 上的值域是]2,2[b a ,那么称)(x f 为“倍增函数”.若函数)ln()(m e x f x +=为“倍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4 1 (+∞- B.)0,2 1(- C.)0,1(- D.)0,4 1(-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东城区2017年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也属于典型的基础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上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无限可能。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 、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孔”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物理学研究中,人类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各种新奇的材料。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拓扑材料能够促进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的研究,而且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方面也会有很大应用。量子态很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取材于郭爽、苗千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英语 2020.5本试卷共10 页,共120 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A The goshawk, a rare bird, once close to extinction, has doubled 1 (it) number in a national park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round 100 years ago, there were thought to be no goshawks 2 (leave), due to farmers hunting them and their woodland habitats being cut down. However, thanks to conservationists, goshawks are back. By monitoring their nesting sites over time, the teams have been able to protect them from further forestry work. As a result, their number 3 (grow) from just 20 pairs to 40 pairs in the past two years. B One morning, I told my husband jokingly that he’d dropped the ball because he hadn’t made me coffee and I was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otivated 4 (start) the day. My five-year-old son overheard me and asked what “drop the ball” meant. I told him it was just something like making a mistake. A few minutes later, he came into our bedroom 5 (hold) an overflowing coffee cup with a dishcloth underneath it to catch the drops. He said to my husband, “You dropped the ball, but I picked the ball up,” and he handed me the worst-tasting, most watered-down but 6 (sweet) cup of coffee ever. C

东城一模英语试题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英语2015.4 本试卷共14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A. At 7:15. B. At 7:30. C. At 8:00.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 Write an essay. B. Go to see a movie. C. Take a rest. 3.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Go to the party. B. Wear black clothes. C. Change his shirt. 4. Which button is intended for the banking hours? A. 1. B. 2. C. 3. 5. Which place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The conference centre. B. The gas station. C. The Star Hotel.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do the speakers feel about the test? A. Tiring. B. Useless. C. Boring. 7.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study in college? A. Science. B. Medicine. C. Englis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Snowy. B. Sunny. C. Windy. 9.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 shop. B. On an island. C. On a boa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kind of books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 Historical novels. B. Adventure stories. C. Biographies. 11. Where does the man get most of his books? A. From his friends. B. From online bookstores. C. From the library. 1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Selling books. 英语第1页(共10页)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 文 2017.4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理论也属于典型的基础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无限可能。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带答案(20200223161031)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 2017.4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 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at did the man buy? A. A shirt. B. A sweater. C. A pair of gloves. 2. What music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Jazz. B. Blues. C. Pop music. 3. How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the Smith’s? A. By train. B. On foot. C. By car.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have a talk? A. In a park. B. In an office. C. In a caf.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now? A. Ask some questions. B. Review her notes. C. Take a tes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Collecting coins. B. Looking for keys. C. Doing security check. 7. What does the man have in his pocket? A. Some coins. B. A cellphone. C. Some ke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o is going to wash the car?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woman’s son. 9. What is Jonny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 Meet some friends. B. Play basketball. C. Have a picnic.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Schedule. B. Hobbies. C. Transport.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morrow morning? A. To the zoo. B. To the shop. C. To the bicycle museum.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东城2019年高三历史一模试题 12.中国古代县级政区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B.人口是政区划分唯一依据 C.县级行政权力在逐渐扩大D.郡国并行制度被彻底废除 13.《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书·食货志》记载为“秦兼天下,币为二等。”1975年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则提到“金、布、钱”三等币制。这表明 A.《汉书》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B.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C.文献资料比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真相D.历史文献因其年代久远均变得不可信 A.佛教渐成主流,艺术形象多元B.程朱理学形成,伦理纲常强化 C.多种文化交融,适应市民需求D.西学东渐出现,思想观念剧变 15.与“入值文渊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於相”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承而行之。迭而操宰相之权” C.“别置中书於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D.“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16.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使英国人在沿海部分城市建立起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统治权,这对此后中国的海外移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香港出发前往海外的广东移民超过以往任何年代。条约中对移民产生影响的条款有

①割香港岛②投资设厂③协定关税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阶段的政治形势,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图6 A.由“闭关锁国”转向“五口通商”B.由变法维新转向民主革命 C.由“华夷之辨”转向“师夷长技”D.由国共内战转向合作抗日 18.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它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这个关键点是 A.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式形成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正式写入党章19.图7是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一张图片,拍摄于2013年浙江省桐乡市。该图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提出 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 图7 20.公元前59年,凯撒颁布《土地法案》,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法律。这表明

2018年--东城区--高三化学--一模试题+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6.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发生化学反应,水做氧化剂的是 A.钠B.氧化钠C.碳酸钠D.过氧化钠 8.我国科学家利用蜡虫肠道菌群,将塑料降解时间从500年缩减到24小时,并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聚乙烯降解为CO2。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只涉及碳碳键的断裂 C.同位素示踪法是从微观角度识别物质的变化 D.该研究成果有利于缓解塑料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 9.下列有关水处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沉淀法:加入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 S2- =HgS B.中和法:加入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H++ OH- =H2O C.氧化法:加入次氯酸处理氨氮废水,2NH4++3HC1O =N2十+3H2O+5 H++ 3C1- D.混凝法:加入明矾[K2SO4.Al2(SO4)3.24H2O]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凝聚, Al3++3H2O =Al(OH)3+3H+ 10.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11.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发生了加成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100%利用,最终得到的产物易分离12.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正极反应均为O2+4e-+2H2O=4OH- B.在不同溶液中,Cl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C.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 D.在300 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25.(16分)合成药物中间体M的流程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