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冲积平原”的概念辨析

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冲积平原”的概念辨析
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冲积平原”的概念辨析

东莞市虎门中学孙月飞

问题1:冲积平原是冲积扇、三角洲的上位概念还是平行概念

在新人教版必修1教材中,冲积平原被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从这里看,冲积平原是冲击-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上位概念。但参照其他版本教材,冲积平原又与冲积扇、三角洲等作为平行概念出现。到底哪个版本正确

新人教版教师用书或许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冲积平原分布于不同高度、纬度和河流的上、中、下游的不同部位上,在河流的不同部位上的冲积平原类型不同——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极宽广的河漫滩也被称为泛滥平原或冲积平原”。这些资料来自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教学全书——地理卷》一书。

可见,冲积平原概念有大有小,大的概念可指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所有堆积地貌,小的概念则专指河漫滩平原。

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地质大辞典》指出:“广义的冲积平原是指河流泛滥和三角洲增长堆积连接而成的大平原。它包括山麓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滨平原。如华北大平原就属这类大冲积平原。狭义的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即在洪水泛滥期间河流不断改道,沿河床及其两侧长期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

问题2:洪积扇、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有何区别与联系

洪积扇: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

冲积扇:半干旱山区,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大的山地河流,由于河床比较固定,冲积物出山口后可继续被带到很远的地方,但通过河床的摆动,也可以形成一个延伸很广、坡度较缓的扇状地形,称为冲积扇。由于经常性水流在洪水期时洪水漫流,使冲积扇上的水系也不固定,因而形成相应的洪积物,称为冲积扇的一个重要物质组成部分,所以这种冲积扇又被称为冲洪积扇。

在山麓地带,往往有多个洪积扇与冲积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围绕山麓带状的缓倾斜的坡地,称为洪积-冲积平原。

问题3:为什么老人教版必修一中把冲积平原分为山前缓斜平原、中部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

冲积平原根据地貌部位和作用营力可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

山前平原位于山前位置。由于河流出山入平原,河流比降急剧减小而发生大量堆积,形成洪积扇,各条河流的洪积扇连结而成洪积-冲积倾斜平原。

中部平原是冲积平原的主题,组成中部平原的沉积物主要是冲积物、其中常夹有湖积物、风积物甚至海相沉积物。

滨海平原的成因属冲积-海积类型,其沉积物很细,因有周期性的海潮侵入陆地,形成海积层和冲积层的相互叠压现象。

简单地说,山前平原即洪积-冲积平原,中部平原即河漫滩平原,滨海平原即三角洲平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报告 初一地理 唐倩颖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报告 最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纲领性文件,它在课程理念、评价机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有较大的不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 1.《课程标准》依据情感心理学的教学论思想和罗杰斯的“人本化教学”思想,取代了赫尔巴特的“学科三中心论”。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2.《课程标准》基于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发展观,淡化、粗化具体知识内容,强化、细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倡导以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详尽要求或建议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倡导探究式学习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致力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以形成学生终生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改变现行教学大纲过分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弊端,转而注重师生互动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具体化。 3.《课程标准》突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支撑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地理课程。 4.《课程标准》大幅度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7个选修模块给了学生很大的课程选择空间。既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又给地方、学校、教师留下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余地。 5.基于“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课程理念,突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生活能力,《课程标准》突出了一些应用性强的领域,如设置“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三个应用性强的模块。 二、《课程标准》改变了单一的评价方式 1.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这一思想将逐渐改变我国当前把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改正“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病。通过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形成的评价以及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等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心理学“三维度认知心理”理论,有利于学生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全人格结构。 2.学分制的实施和必修、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便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发自兴趣的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选择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基础的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解释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在做中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包括“理解周围的世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情感观念。渗透点具体、广泛、可操作性强。 四、《课程标准》调整了内容标准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第一册 第一章行星地球 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 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 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 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 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 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 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 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 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 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它的量度 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 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由其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说以才 显得暗些。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人们发现太阳黑子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②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又可称色球爆发,它是 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一个大耀斑可以在几分钟内发出相当于10 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射出,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 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日,以距离地

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doc

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 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 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 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 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都表示大气物气候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低。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发展时期 (1)技术水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2)克服限制条件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三角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三角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

谈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谈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高中地理新教材从1997年秋季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用,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多,新教材全新的观念、新颖别致的图表、富有创新性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活动安排等均受到试用省、市的广泛好评。江苏省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高一年级试用新教材,试用伊始,就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喜爱。笔者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实验修订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现谈谈自己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一、新教材的优点 1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强化了对学生进行环境观、资观、人口观、发展观和全球观的教育,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切实有效地发挥了地理学科的功能。 2强化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在上册中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视角,由远及近介绍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突出了自然环境、自然资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下册中介绍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以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人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为解决基本生活而进行的生产活动,这些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问题。整个高中地理新教材中自然地理与人地理的比重大约为4:6,鲜明体现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方向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对老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心编写了每个单元的导言、、阅读材料、自学材料以及活动内容等,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条。 4坚持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十分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重

201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扑克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第一册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星球地球 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 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 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 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

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 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 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 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 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 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它发出的 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 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 至更远。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 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 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由其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 说以才显得暗些。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人们发现太阳黑子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②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又可称色球爆发, 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一个大耀斑可以在几分钟内发 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作为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指导思想。我们就针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进行一次简单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

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一)地理素养 构成要素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而其中又主要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 1.地理科学素养 ①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内容。 ②地理科学能力:针对地理问题的相关流程:提出→收集→整理→分析→回答 a.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 b.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 c.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 d.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 e.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③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 2.地理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 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 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 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 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 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 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 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 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 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 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 人口老龄化问题 (1)衡量指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 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1)19世纪以前: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2)二战以后: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②流向: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 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 ③影响因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二战后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相应的大洋为“泛大洋”。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如下图所示: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 但是,该学说存在一个致命弱点。物理学家发现,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太小,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一过程所历时间约需2亿年,它也是海底岩石年龄的下限,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海底扩张学说的证据主要有:海底岩石比较年轻,不超过2亿年;年龄比较接近的岩层在大洋中脊的两侧对称分布;古老的岩层分布于大陆附近的海沟处,大洋中脊处的岩石最年轻。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因此有人把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生长边界的海岭和转换断层、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1 (1)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 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

高中地理概念全览 第一册

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上海地区会考) 作者:姚凯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系统 1、各种天体 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它们都有巨大的质量。 ①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氢和氦; ②星云:云雾状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氦; ③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④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它的质量比其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⑤彗星:围绕恒星运动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分为彗头和彗尾两部分,彗头由彗核、彗发、彗尾构成。彗尾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 ⑥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叫做陨星;陨星(非天体)有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三种。 2、天体系统说明 ①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不代表宇宙; ②与银河系并列的是河外星系,当然河外星系的大小远大于银河系。 3、月/日地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约为1.5亿千米。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王星已被排除)。 2、其轨道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宇宙年:2.5亿年。 4、哈雷彗星:自东向西公转,而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三、太阳 1、由炽热的气体构成;核聚变产生能量。 2、天文学上将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越向外层,厚度约大,亮度越小,温度越高。 ①光球——太阳黑子; ②色球——耀斑、日珥;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纬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是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及自然带从赤道向极地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沿纬线呈带状分布,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在高纬度和低纬度表现明显。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非洲陆地自然带 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造成正午太阳高度差异,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各纬度分布不均所致。在赤道附近太阳光常年直射或近于直射,太阳辐射强,热量多,温度高。而高纬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热量少,温度低。 经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就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因在一般情况下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也就是主要因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又称“干湿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沿经线呈带状分布,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以中纬地区较明显。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季节逐渐缩短,同时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风速加大,辐射增强,土壤条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植被表现为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条带状更替,称为植被的垂直地带性。 基带 基带就是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海拔最低的那个自然带即山麓的自然带,其类型跟山体所处的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例如武夷山所在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其基带类型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雪线

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发展变化及其教学意义

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发展变化及其教学意义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李元英2013115351 摘要 地理教材作为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重要依据。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从宏观层面上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内容选择、逻辑结构、以及知识存在形式三方面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发展变化进行阐述,并与旧版教材进行简单的对比。笔者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新教材的变化所产生的教学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发展变化教学意义

目录 摘要 (2) 引言 (4) 一、选题背景 (4) 二、研究意义 (4)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4) 正文 (5) 一、地理教材分析概述 (5) (一)概念界定 (5) (二)理论基础 (5) 二、高中地理新教材发展变化概述 (6) (一)教材内容选择的发展变化 (6) (二)教材内外部联系的发展变化 (9) (三)教材表述结构的发展变化 (10) 三、高中地理新教材发展变化的教学意义 (11) 讨论 (13) 参考文献 (14)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 文 2020年高中地理新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020年高中地理新标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高中地理程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普通高中地理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新颖 新标解读中给了一系列案例,其中《水循环》一节给我很大的感悟,教学分四个环节,分别为:创设驱动式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地理问题;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问题情境以济南“七十二名泉”展开,先叙述济南因泉城而美,又叙述泉水开发矿泉水后,过度开发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泉城已经快名不副实,泉水停喷的次数越来越多,停喷的时间越来越长……进而提出问题: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济南的泉水主要分布在哪里济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水,泉水是如何形成的泉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泉水为何会停喷我们应如何保泉护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展探索性学习;项

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中,以“水滴的旅行”“探泉之成因”“感泉城发展”展开,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果展示中,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原理等问题及泉的相关知识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内容的学习,又完成了对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感悟颇深。 二、教学内容灵活 近段时间,辅导学生做练习题时,碰到过这样一道题,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大,看似一道简单的问题,结果却是问题百出,问题如下: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2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高中地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归纳教案资料

高中地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归纳 1、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产生的。从波长来看,组成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2、太阳活动:我们可以认为太阳和地球一样,在太阳的外部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可以分为光球层(我们肉眼看到的部分),色球层和日冕层,所谓太阳活动就是太阳的大气层不稳定引起的,包括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 3、二十四节气:我国先民在长期的观察和农业生产出总结出来的一种反应天气变化和物候变化的时间标志。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4] 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4、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高原的总高度有时比山地大,有时相比较小,但高原上

2020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