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完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试卷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2分)如图,BC ⊥AE 于点C ,CD ∥AB ,∠B=40°,则∠ECD 的度数是( )A .70° B.60° C.50° D.40°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A .90°B .180°C .300°D .360°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2B .4C .6D .84.一个凸n 边形,其每个内角都是140°,则n 的值为( )A .6B .7C .8D .95.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7cm ,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2cmB .10cmC .12cmD .14cm6.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不能确定7.(4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8,DB=6,DH ⊥AB 于H ,则DH=( )A .524B .512C .12D .24 8.如图,DE 是△ABC 中边AC 的垂直平分线,若BC=18 cm, AB=10 cm ,则△ABD 的周长为A .16 cmB .18 cmC .26 cmD .28 cm9.只用下列哪一种正多边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 )A .正五边形B .正六边形C .正八边形D .正十边形二、填空题10.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_______.11.△ABC 中,若已知∠A :∠B :∠C =2:3:4,则△ABC 是 三角形.12.如图,点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连接DE 、EF 、DF ,若△ABC 的周长为10,则△DEF 的周长为 .1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上的高为5,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14.如图,已知△ABC 中,∠A=40°,剪去∠A 后成四边形,则∠1+∠2= 度.15.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16.如图所示,分别以n 边形的顶点为圆心,以单位1为半径画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个平方单位.17.用12根火柴棒(等长)拼成一个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和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个.三、解答题18.如图,在△ABC 中,AD ⊥BC ,AE 平分∠BAC ,∠B=70°,∠C=30°.求:(1)∠BAE 的度数;(2)∠DAE 的度数;(3)探究:小明认为如果条件∠B=70°,∠C=30°改成∠B-∠C=40°,也能得出∠DAE 的度数?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cmcm19.(本题10分)如图,ABC ∆中,AD 是高,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年级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8年级上册第1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44°,则这个图形为正( )边形.A.十一B.十C.九D.八2.(3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2cm,3cm,4cmC.4cm,6cm,10cm D.5cm,8cm,14cm3.(3分)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6,x,则x可能是( )A.3B.9C.6D.104.(3分)有下列两种图示均表示三角形分类,则正确的是( )A.①对,②不对B.②对,①不对C.①、②都不对D.①、②都对5.(3分)一个正六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为( )A.1080°B.720°C.540°D.360°6.(3分)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0米,OB=8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12米B.10米C.20米D.8米7.(3分)如图,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垂线段最短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8.(3分)在△ABC中,且满足∠A+∠B=90°,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9.(3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它是( )A.正九边形B.正十边形C.正十一边形D.正十二边形10.(3分)如图,∠1=40°,则∠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11.(3分)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8,BC=5,△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 .12.(3分)在△ABC中,AC=3,BC=4,若∠C是锐角,那么AB长的取值范围是 .13.(3分)在一个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每一个内角都比相邻外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14.(3分)如图,△ABC中,∠B=40°,∠C=30°,点D为边BC上一点,将△ADC 沿直线AD折叠后,点C落到点E处,若∠BAE=50°,则∠DAC的度数为 °.15.(3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60°,∠B=40°,DE∥BC,则∠AED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7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a=4,b=6,若三角形的周长是小于18的偶数.(1)求c边的长;(2)判断△ABC的形状.17.(7分)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a﹣b+c|﹣|c﹣a﹣b|+|a+b+c|.18.(7分)如图,五边形ABCDE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已知EF⊥BC,求证:EF平分∠AED.19.(7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1)若AB∥CD,且∠D=60°,求∠1的度数;(2)若∠1+∠B=90°,求证:AD∥BC.20.(7分)如图,∠ABE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已知∠ABE=∠D.求证:∠A+∠C=180°.21.(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点G,交CD的延长线于点E,F为DC延长线上一点,∠ADE+∠BCF=180°.(1)求证:AD∥BC;(2)若∠DGE=30°,求∠A的度数.22.(7分)如图,在△ABC中,∠B=30°,∠C=65°,AE⊥BC于E,AD平分∠BAC,(1)求∠DAE的度数;(2)如图②,若把“AE⊥BC”变成“点F在DA的延长线上,FE⊥BC”,其它条件不变,求∠DFE的度数.23.(8分)已知:如图,点D、E、F、G都在△ABC的边上,EF∥AC,且∠1+∠2=180°.(1)求证:AE∥DG;(2)若EF平分∠AEB,∠C=35°,求∠BDG的度数.24.(9分)如图,在△ABC中,∠CAE=18°,∠C=42°,∠CBD=27°.(1)求∠AFB的度数;(2)若∠BAF=2∠ABF,求∠BAF的度数.25.(9分)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AE⊥CD,垂足为F,交BC于点E,若∠BAE=33°,∠B=37°,求∠EAC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B;2.B;3.C;4.B;5.B;6.C;7.D;8.B;9.B;10.C;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11.3;12.1<AB<5;13.1260°;14.30;15.80°;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解:(1)∵a,b,c是△ABC的三边,a=4,b=6,∴2<c<10,∵三角形的周长是小于18的偶数,∴2<c<8,∴c=4或6;(2)当c=4或6时,△ABC的形状都是等腰三角形.17.解:∵a、b、c是△ABC的三边,∴a﹣b+c>0,c﹣a﹣b<0,a+b+c>0,∴原式=a﹣b+c+c﹣a﹣b+a+b+c=a﹣b+3c.18.证明:∵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且五边形ABCDE的5个内角都相等,∴∠A=∠B=∠AED=540°5=108°.∵EF⊥BC,∴∠3=90°.又∵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在四边形ABFE中,∠1=360°﹣(108°+108°+90°)=54°,又∵∠AED=108°,∴∠1=∠2=54°,∴EF平分∠AED.19.(1)解:∵AB⊥AC,∴∠BAC=90°,∵AB∥CD,∴∠BAC=∠ACD=90°,∵∠D=60°,∴∠1=30°;(2)证明:∵∠B+∠BCA=90°,∠1+∠B=90°,∴∠1=∠BCA,∴AD∥BC.20.证明:∵∠ABE=∠D,∠ABE+∠ABC=180°,∴∠ABC+∠D=180°,又∵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A+∠C=180°.21.(1)证明:∵∠ADE+∠BCF=180°,∠BCE+∠BCF=180°,∴∠ADE=∠BCE,∴AD∥BC;(2)解:由(1)得,AD∥BC,∴∠AGB=∠EBC,∵∠AGB=∠DGE,∴∠AGB=∠EBC=∠DGE=30°,∵BE平分∠ABC,∴∠AGB=∠EBC,∴∠A=180°﹣30°﹣30°=120°.22.解:(1)∵∠B=30°,∠C=65°,∴∠BAC=85°,∵AD平分∠BAC,∴∠CAD=42.5°,∵AE⊥BC,∴∠CAE=25°,∴∠DAE=∠CAD﹣∠CAE=17.5°;(2)如图,∵∠B=30°,∠C=65°,∴∠BAC=85°,∵AD平分∠BAC,∴∠CAD=42.5°,∴∠FAG=180°﹣∠CAD=137.5°,∵EF⊥BC,∴∠CGE=25°,∴∠AGF=25°,∴∠DFE=180°﹣∠AGF﹣∠FAG=17.5°.23.(1)证明:∵EF∥AC,∴∠1=∠CAE.∵∠1+∠2=180°,∴∠2+∠CAE=180°.∴AE∥DG.(2)解:∵EF∥AC,∠C=35°,∴∠BEF=∠C=35°.∵EF平分∠AEB,∴∠1=∠BEF=35°.∴∠AEB=70°.由(1)知AE∥DG,∴∠BDG=∠AEB=70°.24.解:(1)∵∠AEB=∠C+∠CAE,∠C=42°,∠CAE=18°,∴∠AEB=60°,∵∠CBD=27°,∴∠BFE=180°﹣27°﹣60°=93°,∴∠AFB=180°﹣∠BFE=87°;(2)∵∠BAF=2∠ABF,∠BFE=93°,∴3∠ABF=93°,∴∠ABF=31°,∴∠BAF=62°.25.解:∵AE⊥CD交CD于点F,∴∠AFC=∠EFC=90°,∵CD平分∠ACB,∴∠ACF=∠ECF,∵∠AFC+∠EAC+∠ACF=180°,∠EFC+∠CEA+∠ECF=180°,∴∠EAC=∠CEA,∵∠CEA=∠B+∠BAE,∠B=37°,∠BAE=33°,∴∠CEA=70°,∴∠EAC=70°.。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1,2,3B. 2,2,4C. 3,4,5D. 3,4,8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选项,1 + 2 = 3,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B选项,2+2 = 4,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C选项,3 + 4>5,4 + 5>3,3+5>4,且5 3<4,5 4<3,4 3<5,可以组成三角形;D选项,3+4<8,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
所以答案是C。
2.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A. 90°B. 180°C. 360°D. 720°解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答案是B。
3. 在△ABC中,∠A = 50°,∠B = 60°,则∠C的度数为()A. 50°B. 60°C. 70°D. 80°解析: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已知∠A = 50°,∠B = 60°,所以∠C=180°∠A ∠B = 180°50° 60° = 70°,答案是C。
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A. 80°B. 50°C. 80°或50°D. 20°解析:当80°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180° 80°)÷2 = 50°;当80°角为底角时,底角就是80°,所以答案是C。
5. 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解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所以答案是C。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1.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 的度数为()
A. B. C. D.
3.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木棍搭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搭建1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3根小木棍,搭建2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5根小木棍,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是()
10.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3cm,6cmB.3cm,4cm,8cm
C.5cm,6cm,10cmD.5cm,6cm,11cm
11.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则 与 的关系是()
A. B. C. D.
12.如图,小明从点 出发沿直线前进 米到达点 向左转 后又沿直线前进 米到达点 ,再向左转 后沿直线前进 米到达点 ……照这样走下去,小明第一次回到出发点 时所走的路程为()
14.如图,C为∠AOB的边OA上一点,过点C作CD∥OB交∠AOB的平分线OE于点F,作CH⊥OB交BO的延长线于点H,若∠EFD=α,现有以下结论:①∠COF=α;②∠AOH=180°﹣2α;③CH⊥CD;④∠OCH=2α﹣90°.其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
15.如图,点D,E,F分别是边BC,AD,AC上的中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则 的面积是________.
2.C
解析: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 的度数
【详解】
解:在 中
∵ ,
∴
又∵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三角形测试题

2013秋八上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一、选择题1.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 6B、 7C、 8D、 92.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A、角平分线B、高C、中线D、外角平分线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13cm B.6cm C.5cm D.4cm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与∠C第5题图(∠C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第6题图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A、900B、1200C、1600D、18007.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
正确的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10.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11.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是度。
12.如图,∠1=_____.C D BA第9题图第10题图AB CDE第11第121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4.如图,⊿ABC 中,∠A = 40°,∠B = 72°,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 则∠CDF = 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学习八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第1章分式类型之一分式的概念1.若分式2a+1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0B.a=1C.a≠-1D.a≠02.当a ________时,分式1a+2有意义.3. 若式子2x-1-1的值为零,则x=________.4.求出使分式|x|-3(x+2)(x-3)的值为0的x的值.类型之二分式的基本性质5.a,b为有理数,且ab=1,设P=aa+1+bb+1,Q=1a+1+1b+1,则P____Q(填“>”、“<”或“=”).类型之三分式的计算与化简6.化简1x-3-x+1x2-1(x-3)的结果是 ( )A.2B.2x-1C.2x-3D.x-4x-17.化简x(x-1)2-1(x-1)2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8.化简:1+1x÷2x-1+x2x.9.先化简:1-a-1a÷a2-1a2+2a,再选取一个合适的值代入计算.10.先化简,后求值:x-1x+2•x2-4x2-2x+1÷1x2-1,其中x2-x=0.类型之四整数指数幂11.计算:(1)(-1)2 013-|-7|+9×(7-π)0+15-1;(2)(m3n)-2•(2m-2n-3)-2÷(m-1n)3.类型之五科学记数法12.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我国某监测点监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为0.000 096 3贝克/立方米.数据“0.000 096 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之六解分式方程13.分式方程12x2-9-2x-3=1x+3的解为 ( )A.x=3B.x=-3C.无解D.x=3或-314.解方程:2x-1=1x-2.15.解方程:23x-1-1=36x-2.类型之七分式方程的应用16.李明到离家2.1千米的学校参加九年级联欢会,到学校时发现演出道具还放在家中,此时距联欢会开始还有42分钟,于是他立即步行匀速回家,在家拿道具用了1分钟,然后立即匀速骑自行车返回学校,已知李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且李明骑自行车到学校比他从学校步行到家少用了20分钟.(1)李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米/分?(2)李明能否在联欢会开始前赶到学校?17.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某公司计划将研发生产的1 200件新产品进行精加工后再投放市场.现有甲、乙两个工厂都具备加工能力,公司派出相关人员分别到这两间工厂了解情况,获得如下信息:信息一: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比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多用10天;信息二:乙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是甲工厂每天加工数量的1.5倍.根据以上信息,求: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分别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答案1.C2.≠-23.34.【解析】要使分式的值为0,必须使分式的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即|x|-3=0且(x+2)(x-3)≠0.解:要使已知的分式的值为0,x应满足|x|-3=0且(x+2)•(x-3)≠0.由|x|-3=0,得x=3或x=-3,检验知:当x=3时,(x+2)(x-3)=0,当x=-3 时,(x+2)(x-3)≠0,所以满足条件的x的值是x=-3.5.=6.B 【解析】原式=1x-3-1x-1(x-3)=1-x-3x-1=x-1x-1-x-3x-1=2x-1.7.1x-18.解:原式=x+1x÷x2-1x=x+1x×x(x+1)(x-1)=1x-1.9.解:原式=1-a-1a×a(a+2)(a+1)(a-1)=1-a+2a+1=-1a+1.当a=3时,原式=-13+1=-14.(a的取值为0,±1,-2外的任意值)10.【解析】本题是一道含有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分式运算,先化简,然后把化简后的最简结果与已知条件相结合,不难发现计算方法.解:原式=x-1x+2•(x+2)(x-2)(x-1)2•(x+1)(x-1)1=(x-2)•(x+1)=x2-x-2.当x2-x=0时,原式=0-2=-2.11.【解析】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解:(1)原式=-1-7+3+5=0;(2)原式=m-6n-2•2-2m4n6÷m-3n3=14m-6+4-(-3)n-2+6-3=14mn.12.9.63×10-513.C 【解析】方程的两边同乘(x+3)(x-3),得12-2(x+3)=x-3,解得x=3.检验:当x=3时,(x+3)(x-3)=0,即x=3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原方程无解.14.解:方程两边都乘(x-1)(x-2),得2( x-2)=x-1,去括号,得2x-4=x-1,移项,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3.15.解:方程两边同时乘6x-2,得4-(6x-2)=3,化简,得-6x=-3,解得x=12.检验:当x=12时,6x-2≠0,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16.【解析】(1)相等关系:从学校步行回家所用的时间-从家赶往学校所用的时间=20分钟;(2)比较回家取道具所用总时间与42分的大小.解:(1)设李明步行的速度是x米/分,则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3x 米/分,根据题意,得2 100x-2 1003x=20,解得x=70,经检验,x=70是原方程的解,所以李明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2)因为2 10070+2 1003×70+1=41(分)<42(分),所以李明能在联欢会开始前赶到学校.17.【解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所用天数-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所用天数=10;乙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甲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1.5,则若设甲工厂每天加工x件产品,那么乙工厂每天加工1.5x件产品,根据题意可分别表示出两个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所用天数,进而列出方程求解.解:设甲工厂每天加工x件产品,则乙工厂每天加工1.5x件产品,依题意,得1 200x-1 2001.5x=10,解得x=40,经检验x=40是原方程的根,所以1.5x=60.答:甲工厂每天加工40件产品,乙工厂每天加工60件产品.。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

2021-2022学年度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测前两章;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内角和比外角和大180°B.外角和比内角和大180°C.内角和比外角和大360°D.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答案】D【分析】直接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都等于360°,故本选项表述错误;B.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都等于360°,故本选项表述错误;C.六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都等于360°,故本选项表述错误;D.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都等于360°,故本选项表述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内角和和外角和,解题关键是熟记四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都是360°.2.如图,AD∥BC,∠C=30°,∠ADB:∠BDC=1:2,∠EAB=72°,以下四个说法:①∠CDF=30°;②∠ADB=50°;③∠ABD=22°;④∠CBN=108°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分析】根据AD∥BC,∠C=30°,利用内错角相等得出∠FDC=∠C=30°,可判断①正确;根据邻补角性质可求∠ADC=180°-∠FDC=180°-30°=150°,根据∠ADB:∠BDC=1:2,得出方程3∠ADB=150°,解方程可判断②正确;根据∠EAB=72°,可求邻补角∠DAN=180°-∠EAB=180°-72°=108°,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ABD=180°-∠NAD-∠ADB=180°-108°-50°=22°可判断③正确,利用AD∥BC,同位角相等的∠CBN=∠DAN=108°可判断④正确即可.【详解】解:∵AD∥BC,∠C=30°,∴∠FDC=∠C=30°,故①正确;∴∠ADC=180°-∠FDC=180°-30°=150°,∵∠ADB:∠BDC=1:2,∴∠BDC=2∠ADB,∵∠ADC=∠ADB+∠BDC=∠ADB+2∠ADB=3∠ADB=150°,解得∠ADB=50°,故②正确∵∠EAB=72°,∴∠DAN=180°-∠EAB=180°-72°=108°,∴∠ABD=180°-∠NAD-∠ADB=180°-108°-50°=22°,故③正确∵AD∥BC,∴∠CBN=∠DAN=108°,故④正确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4个.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角的倍分,邻补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平行线性质,邻补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一元一次方程地解题关键.3.如图,已知120AOB ∠=︒,在AOB ∠的平分线OM 上有一点C ,将一个60°角的顶点与点C 重合,它的两条边分别与直线OA ,OB 相交于点D ,E .下列结论:(1)CD CE =;(2)OE OD OC +=;(3)OE OD OC -=;(4)OC a =,OD b =,则=-OE a b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 过C 点作CN OB ⊥于N 点,CF OA ⊥于F 点,根据AOB ∠的平分线OM 上有一点C ,得60AOC BOC ∠=∠=︒,CF CN =,从而得12ON OC =,12OF OC =,36060∠=︒-∠-∠-∠=︒FCN AOB CFO CNO ;当D ,E 在射线OA ,OB 上时,通过证明≌CFD CNE △△,得OE OD OC +=;当D ,E 在直线OA ,射线OB 上时,通过≌CFD CNE △△,得OE OD OC -=;当D ,E 在直线OA 、OB 上时,得OD OE OC -=,即可完成求解.【详解】过C 点作CN OB ⊥于N 点,CF OA ⊥于F 点∵OC 平分AOB ∠又∵120AOB ∠=︒∴60AOC BOC ∠=∠=︒,CF CN =,∴30∠=∠=︒OCF OCN ∴12ON OC =,12OF OC =,36060∠=︒-∠-∠-∠=︒FCN AOB CFO CNO ①当D ,E 在射线OA ,OB 上时60∠=∠=︒FCN DCE∴∠=∠FCD ECN∵CF CN =,90∠=∠=︒CFD CNE∴≌CFD CNE △△∴CD CE =,=FD NE∴+=++=++=+=OE OD ON NE OD ON DF OD ON OF OC .②如图,当D ,E 在直线OA ,射线OB 上时≌CFD CNE △△=+=+=++=+OE ON NE ON DF ON OF OD OC OD∴OE OD OC -=;③如图,当D ,E 在直线OA 、OB 上时≌CFD CNE △△∴OD OE OC -=综上:②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4.如图,AB ,CD 相交于点E ,且AB=CD ,试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DE ≌△CBE .现给出如下五个条件:①∠A=∠C;②∠B=∠D;③AE=CE;④BE=DE;⑤AD=CB .其中符合要求有(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D【分析】延长DA、BC使它们相较于点F ,首先根据AAS证明△FAB≌△FC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F=FC,FD=FB,进而得到AD=BC,即可证明△ADE≌△CBE,可判断①、②的正误;根据SAS证明△ADE≌△CBE,即判断③、④的正误;连接BD,根据SSS证明△ADB≌△CB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结合①即可证明⑤.【详解】延长DA、BC使它们相较于点F∵∠DAB=∠DCB,∠AED=∠BEC∴∠B=∠D又∵∠F=∠F,AB=CD∴△FAB≌△FCD∴AF=FC,FD=FB∴AD=BC∴△ADE≌△CBE,即①正确;同理即可证明②正确;∵AE=CE,AB=CD∴DE=BE又∵∠AED=∠BEC∴△ADE≌△CBE,③正确;同理即可证明④正确;连接BD,∵AD=CB,AB=CD,BD=BD∴△ADB≌△CBD∴∠DAB=∠BCD∴△ADE≌△CBE,⑤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主要包括:SSS、SAS、AAS、ASA,难点在于添加辅助线来构造三角形全等,关键在于应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应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揭示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的两个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请探索并写出三角形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外角与它的第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_______.【答案】三角形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外角之和等于与它们都不相邻的一个内角加上18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A+∠ACB ,∠2=∠A+∠ABC , ∴∠1+∠2=∠A+∠ACB+∠A+∠AB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ABC+∠ACB=180°,∴∠1+∠2=∠A+180°,∴三角形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外角之和等于与它们都不相邻的一个内角加上180°. 故答案为:三角形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外角之和等于与它们都不相邻的一个内角加上1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急直观.6.设, , a b c 表示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且他们都是自然数,其中a b c ≤≤,若b =2020,则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共有____个.【答案】2041210【分析】已知2020b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首先确定出a 、c 三边长取值范围,进而得出各种情况有几个三角形.【详解】解:a ,b ,c 表示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且它们都是自然数,其中a b c ,如果2020b =,则02020a ,20204039c ,∴当2020c =时,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a 的取值范围为12020a ,有2020个三角形;当2021c =时,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a 的取值范围为22020a ,有2019个三角形;当2022c =时,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a 的取值范围为32020a ,有2018个三角形;⋯当4039c =时,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a 的取值范围为2020a =,有1个三角形;∴三角形数量是:(12020)2020(202020192018321)20412102+⨯+++⋯+++==, 故答案为:20412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了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三边关系.三、解答题7.已知ABC 中,(1)如图1,点E 为BC 的中点,连AE 并延长到点F ,使=FE EA ,则BF 与AC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如图2,若AB AC =,点E 为边AC 一点,过点C 作BC 的垂线交BE 的延长线于点D ,连接AD ,若DAC ABD ∠=∠,求证:AE EC =.(3)如图3,点D 在ABC 内部,且满足AD BC =,BAD DCB ∠=∠,点M 在DC 的延长线上,连AM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N ,若点N 为AM 的中点,求证:DM AB =.【答案】(1)BF AC =;(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BEF CEA △≌△,即可求解;(2)过点A 引AF CD ∥交BE 于点F ,通过≌ABF CAD 得到AF CD =,再通过AFE CDE ≌即可求解;(3)过点M 作MT AB ∥交BN 的延长线于点T ,MG AD ,在MT 上取一点K ,使得MK CD =,连接GK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 MT =、DM MT =,即可解决.【详解】证明:(1)BF AC =由题意可得:BE EC =在BEF 和CEA 中BE EC BEF CEA EF AE =⎧⎪∠=∠⎨⎪=⎩∴()BEF CEA SAS △≌△∴BF AC =(2)过点A 引AF CD ∥交BE 于点F ,如下图:由题意可得:CD BC ⊥,且∠=∠EAF ACD则AF BC ⊥又∵AB AC =∴AF 平分BAC ∠,∴BAF EAF ACD ∠=∠=∠∴在ABF 和CAD 中ABF DAC AB ACBAF ACD ∠=∠⎧⎪=⎨⎪∠=∠⎩∴()ABF CAD ASA ≌∴AF CD =在AFE △和CDE △中FAE DCE AEF CED AF CD ∠=∠⎧⎪∠=∠⎨⎪=⎩∴()AFE CDE AAS △≌△∴AE EC =(3)证明:过点M 作MT AB ∥交BN 的延长线于点T ,MG AD ,在MT 上取一点K ,使得MK CD =,连接GK ,如下图:∵AB MT ∥∴ABN T ∠=∠∵ANB MNT ∠=∠,AN MN =∴()ANB MNT AAS △≌△∴BN NT =,AB MT =∵MG AD∴ADN MGN ∠=∠∵,AND MNG AN NM ∠=∠=∴()AND MNG AAS △≌△∴,AD MG DN NG ==∴BD GT =∵,BAN AMT DAN GMN ∠=∠∠=∠∴BAD GMT ∠=∠∵BAD BCD ∠=∠∴BCD GMK ∠=∠∵,AD BC AD GM ==∴BC GM =又∵MK CD =∴()BCD GMK SAS △≌△∴,GK BD BDC MKG =∠=∠∴,GK GT MDT GKT =∠=∠∴GKT T ∠=∠∴DM MT =∵AB MT =∴DM AB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8.如图,//AB CD ,点O 在直线CD 上,点P 在直线AB 和CD 之间,ABP PDQ α∠=∠=,PD 平分BPQ ∠.(1)求BPD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过点D 作//DE PQ 交PB 的延长线于点E ,作DEP ∠的平分线EF 交PD 于点F ,请在备用图中补全图形,猜想EF 与PD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将(2)中的“作DEP ∠的平分线EF 交PD 于点F ”改为“作射线EF 将DEP ∠分为1:3两个部分,交PD 于点F ”,其余条件不变,连接EQ ,若EQ 恰好平分PQD ∠,请直接写出FEQ ∠=___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答案】(1)2BPD α∠=;(2)画图见解析,EF PD ⊥,证明见解析;(3)452α︒-或3452α︒-【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推出////PG AB CD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 (2)猜测EF PD ⊥,根据PD 平分,2BPQ BPD α∠∠=,推导出2BPD DPQ α∠=∠=,再根据//DE PQ 、EF 平分DEP ∠,通过等量代换求解;(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当:1:3PEF DEF ∠∠=与:1:3DEF PEF ∠∠=,充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求解. 【详解】(1)过点P 作//PG AB ,//,//AB CD PG AB ,////PG AB CD ∴,,BPG ABP DPG PDQ αα∴∠=∠=∠=∠=,2BPD BPG DPG α∴∠=∠+∠=.(2)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如下:猜测EF PD ⊥,由(1)可知:2BPD α∠=,PD 平分,2BPQ BPD α∠∠=,2BPD DPQ α∴∠=∠=,//DE PQ ,2EDP DPQ α∴∠=∠=,1801804DEP BPD EDP α∴∠=︒-∠-∠=︒-,又EF 平分DEP ∠,19022PEF DEP α∠=∠=︒-,18090EFD PEF BPD ∴∠=︒-∠-∠=︒,EF PD ∴⊥. (3)①如图1,:1:3PEF DEF ∠∠=,由(2)可知:2,1804EPD DPQ EDP DEP αα∠=∠=∠=∠=︒-,:1:3PEF DEF ∠∠=,1454PEF DEP α∴∠=∠=︒-,313534DEF DEP α∠=∠=︒-,//DE PQ ,DEQ PQE ∴∠=∠,180EDQ PQD ∠+∠=︒, 2,EDP PDQ αα∠=∠=, 3EDQ EDP PDQ α∴∠=∠+∠=, 1801803PQD EDQ α∠=︒-∠=︒-, 又EQ 平分PQD ∠,139022PQE DQE DEQ PQD α∴∠=∠=∠=∠=︒-,331353(90)4522FEQ DEF DEQ ααα∴∠=∠-∠=︒--︒-=︒-;②如图2,1804DEP α∠=︒-,1803PQD α∠=︒-(同①);若:1:3DEF PEF ∠∠=,则有11(1804)4544DEF DEP αα∠=∠=⨯︒-=︒-,又113(1803)90222PQE DQE PQD αα∠=∠=∠=⨯︒-=︒-,//DE PQ ,3902DEQ PQE α∴∠=∠=︒-,1452FEQ DEQ DEF α∴∠=∠-∠=︒-,综上所述:3452FEQ α∠=︒-或452α︒-,故答案是:452α︒-或3452α︒-.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等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点,作出适当的辅助线,通过分类讨论及等量代换进行求解. 9.问题提出:(1)我们把两个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叫做偏等积三角形,如图,ABC 中,7AC =9BC =,10AB =,P 为AC 上一点,当AP =______时,ABP △与CBP 是偏等积三角形; 问题探究:(2)如图,ABD △与ACD △是偏等积三角形,2AB =,6AC =,且线段AD 的长度为正整数,过点C 作//CE 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AE 的长度; 问题解决:(3)如图,四边形ABED 是一片绿色花园,ACB △、D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090)BCE <∠<︒.①ACD △与BCE 是偏等积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②已知60m BE =,ACD △的面积为22100m .如图,计划修建一条经过点C 的笔直的小路CF ,F 在BE 边上,FC 的延长线经过AD 中点G .若小路每米造价600元,请计算修建小路的总造价.【答案】(1)72;(2)6;(3)①是偏等积三角形,理由见解析;②42000元【分析】(1)当AP CP =时,则72AP =,证ABP CBP S S ∆∆=,再证ABP ∆与CBP ∆不全等,即可得出结论;(2)由偏等积三角形的定义得ABD ACD S S ∆∆=,则BD CD =,再证()CDE BDA AAS ∆≅∆,则2CE AB ==,ED AD =,得2AE ED AD AD =+=,然后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即可; (3)①过A 作AM DC ⊥于M ,过B 作BN CE ⊥于N ,证()ACM BCN AAS ∆≅∆,得AM BN =,则ACD BCE S S ∆∆=,再证ACD ∆与BCE ∆不全等,即可得出结论;②过点A 作//AN CD ,交CG 的延长线于N ,证得()AGN DGC AAS ∆≅∆,得到AN CD =,再证()ACN CBE SAS ∆≅∆,得ACN CBE ∠=∠,由余角的性质可证CF BE ⊥,然后由三角形面积和偏等积三角形的定义得12BCE S BE CF ∆=⋅,2100BCE ACD S S ∆∆==,求出70()CF m =,即可求解. 【详解】解:(1)当72AP CP ==时,ABP ∆与CBP ∆是偏等积三角形,理由如下: 设点B 到AC 的距离为h ,则12ABP S AP h ∆=⋅,12CBP S CP h ∆=⋅,ABP CBP S S ∆∆∴=,10AB =,7BC =,AB BC ∴≠,AP CP =,PB PB =, ABP ∴∆与CBP ∆不全等, ABP ∴∆与CBP ∆是偏等积三角形,故答案为:72;(2)设点A 到BC 的距离为n ,则12ABD S BD n ∆=⋅,12ACD S CD n ∆=⋅,ABD ∆与ACD ∆是偏等积三角形,ABD ACD S S ∆∆∴=,BD CD ∴=,//CE AB ,ECD B ∴∠=∠,E BAD ∠=∠,在CDE ∆和BDA ∆中,ECD B E BAD CD BD ∠=∠⎧⎪∠=∠⎨⎪=⎩, ()CDE BDA AAS ∴∆≅∆,2CE AB ∴==,ED AD =,2AE ED AD AD ∴=+=,线段AD 的长度为正整数,AE ∴的长度为偶数,在ACE ∆中,6AC =,2CE =,6262AE ∴-<<+,即:48AE <<,6AE ∴=;(3)①ACD ∆与BCE ∆是偏等积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A 作AM DC ⊥于M ,过B 作BN CE ⊥于N ,如图3所示:则90AMC BNC ∠=∠=︒,ACB ∆、D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AC BC =,CD CE =,3603609090180BCN ACD ACB DCE ∴∠+∠=︒-∠-∠=︒-︒-︒=︒,180ACM ACD ∠+∠=︒, ACM BCN ∴∠=∠,在ACM ∆和BCN ∆中, AMC BNC ACM BCN AC BC ∠=∠⎧⎪∠=∠⎨⎪=⎩, ()ACM BCN AAS ∴∆≅∆,AM BN ∴=,12ACD S CD AM ∆=⋅,12BCE S CE BN ∆=⋅,ACD BCE S S ∆∆∴=,180BCE ACD ∠+∠=︒,090BCE ︒<∠<︒,ACD BCE ∴∠≠∠,CD CE =,AC BC =,ACD ∴∆与BCE ∆不全等, ACD ∴∆与BCE ∆是偏等积三角形;②如图4,过点A 作//AN CD ,交CG 的延长线于N ,则N GCD ∠=∠,G 点为AD 的中点, AG GD ∴=,在AGN ∆和DGC ∆中,N GCDAGN DGC AG DG ∠=∠⎧⎪∠=∠⎨⎪=⎩, ()AGN DGC AAS ∴∆≅∆,AN CD ∴=,CD CE =,AN CE ∴=, //AN CD ,180CAN ACD ∴∠+∠=︒,90ACB DCE ∠=∠=︒,3609090180ACD BCE ∴∠+∠=︒-︒-︒=︒,BCE CAN ∴∠=∠,在ACN ∆和CBE ∆中,AN CE CAN BCE AC CB =⎧⎪∠=∠⎨⎪=⎩, ()ACN CBE SAS ∴∆≅∆,ACN CBE ∴∠=∠,1809090ACN BCF ∠+∠=︒-︒=︒, 90CBE BCF ∴∠+∠=︒,90BFC ∴∠=︒,CF BE ∴⊥.由①得:ACD ∆与BCE ∆是偏等积三角形,12BCE S BE CF ∆∴=⋅,2100BCE ACD S S ∆∆==, 22210070()60BCE S CF m BE ∆⨯∴===, ∴修建小路CF 的总造价为:6007042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偏等积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偏等积三角形”的定义,证明△A CM ≌△BCN 和△ACN ≌△CBE 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0.如图1,点M 在直线AB 上,点P ,N 在直线CD 上,过点N 作NE ∥PM ,连接ME .(1)若AB ∥CD ,点E 在直线AB ,CD 之间,求证:∠MEN =∠BME +∠MPN ; (2)如图2,ME 的延长线交直线CD 于点Q ,作NG 平分∠ENQ 交EQ 于点G ,作EF 平分∠MEN ,过点E 作HE ∥NG .若点F ,H 分别在MP ,PQ 上,探究当∠MPQ +2∠FEH =90°时,线段NE 与NG 的大小关系.【答案】(1)见解析;(2)NE <NG ,见解析 【分析】(1)过点E 作//EF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NE PM ,EF 平分MEN ∠,可得MEF MFE FEN ∠=∠=∠;利用290MPQ FEH ∠+∠=︒,//HE NG ,NG 平分ENQ ∠可得45FEN ∠=︒;进而可得ME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M QM ⊥,由于//NE PM ,于是NE MQ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NE NG <.【详解】解:(1)证明:过点E 作//EF AB ,如下图,//FE AB ,MEF BME ∴∠=∠.//AB CD ,//EF AB ,//EF CD ∴.FEN END ∴∠=∠. //NE PM , END MPD ∴∠=∠. FEN MPN ∴∠=∠. MEN MEF FEN ∠=∠+∠, MEN BME MPN ∴∠=∠+∠.(2)NE NG <,理由://NE PM , FEN MFE ∴∠=∠.EF 平分MEN ∠,FEN MEF ∴∠=∠, MEF MFE FEN ∴∠=∠=∠. //HE NG , HEN ENG ∴∠=∠.NG 平分ENQ ∠,12ENG ENQ ∴∠=∠.//NE PM ,MPQ ENQ ∴∠=∠.12HEN MPQ ∴∠=∠.290MPQ FEH ∠+∠=︒,∴1452MPQ FEH ∠+∠=︒.即45HEN FEH ∠+∠=︒,45FEN ∴∠=︒.45MEF MFE FEN ∴∠=∠=∠=︒. 90FME ∴∠=︒. //NE PM ,90NEQ FME ∴∠=∠=︒.即NE MQ ⊥. 垂线段最短,NE N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过点E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设A={x|x是正整数,x<10},则A={_}A. {1, 2, 3, 4, 5, 6, 7, 8, 9}B. {0, 1, 2, 3, 4, 5, 6, 7, 8, 9}C. {0, 1, 2, 3, 4, 5, 6, 7, 8}D. {1, 2, 3, 4, 5, 6, 7, 8}2. 若集合A={x|x是奇数,2 ≤ x ≤ 8},则A={_}A. {2, 4, 6, 8}B. {1, 3, 5, 7}C. {1, 2, 3, 4, 5, 6, 7, 8}D. {2, 3, 4, 5, 6, 7, 8}3. 若集合A={x|x是能被3整除的数,x≤10},则A={_}A. {1, 2, 3, 4, 5, 6}B. {3, 6, 9}C. {0, 3, 6, 9}D. {1, 2, 3, 4, 5, 6, 9}二、计算题1. 简化:(3 + 2) × 4 - 7 ÷ 7 = _2. 计算:(5 - 3) × 7 ÷ 2 + 9 = _3. 计算:(4 × 2 + 8 ÷ 4) × 3 + 5 = _三、解答题1. 请用运算法则解释为什么5 × 4 + 7 = 7 + 5 × 4?2. 请用集合表示法表示自然数集合N?3. 如果集合A={1, 2, 3, 4, 5},集合B={3, 4, 5, 6, 7},求A ∩ B 的结果。
四、应用题1. 小明去超市买了一包鱼干和两瓶果汁,一共花费18元,如果一瓶果汁的价格是鱼干的两倍,问一瓶果汁和一包鱼干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 甲乙两个数的和是53,甲比乙大24,求甲和乙各是多少?请按照题目顺序作答。
答案可以直接写在此处或另附答卷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三角形》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 100一、选择题1.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A.角平分..B...C.中..D.外角平分线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13c..B.6c..C.5c..D.4cm3.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 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B.锐角三角..C.钝角三角..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4.若一个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是135º,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B...C.1..D.125.某商店出售下列四种形状的地砖: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一种地砖镶嵌地面, 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A.4..B.3..C.2..D.1种6.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一半, 则它是. )边形A...B...C...D.47.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F是DE的中点,CF的延长线交AB于点G,若△CEF的面积为12cm2,则S △DGF的值为. )学*科*网...学*科*网...A.4cm..B.6cm..C.8cm..D.9cm28.已知△ABC中, ∠A=20°, ∠B=∠C, 那么三角形△ABC是()A.锐角三角..B.直角三角..C.钝角三角..D.正三角形9.试通过画图来判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C.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10.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A.35..B.55..C.60..D.70°二、填空题11.如果点G是△ABC的重心.AG的延长线交BC于点D.GD=12.那么AG=________.12.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 ,∠2= ,则∠3=_____________°.1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大360°,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___.14.如图,△ABC中,∠ACB>90°,AD⊥BC,BE⊥AC,CF⊥AB,垂足分别为D.E、F,则线段___是△ABC中AC边上的高.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16.十边形的外角和是_____°.17.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18.如图,⊿ABC中,∠..40°,∠..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_________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十一章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本章主要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相关定理。
首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其中每条线段都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而三条边的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顶点。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大小,我们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
其次,全等三角形是指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全等三角形有很多应用,比如在证明几何定理时经常会用到。
第十二章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后完全重合的情况。
轴对称可以分为水平轴对称和垂直轴对称两种情况,对称轴是指图形中被对称的那条直线。
轴对称有很多应用,比如在绘制图形、证明几何定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会用到。
第十三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多项式的基本运算和分解。
整式是由常数、变量和它们的乘积以及它们的各项次幂所构成的代数式,而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则是对多项式进行拆分和组合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数式。
第十四章分式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由两个整式相除所得到的代数式。
分式可以分为真分式、带分式和整式三种情况,其中真分式是指分子次数小于分母次数的分式,带分式是指分子次数大于等于分母次数的分式,而整式则是指分母为常数的分式。
分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解方程、证明定理和计算实际问题时都会用到。
第十五章三角形单元测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测试形式,它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三角形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本测试共有10道选择题,每道题目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测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通过三角形单元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三角形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二、填空题11.x的取值范围是 1<x<312.可以构成 4 个三角形13.∠A+∠B+∠C+∠D+∠E+∠F等于 540°1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 10 边形15.n=816.需要安排 3 种不同的车票17.得到的图形是正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按一层计算)是 360°18.∠BOC的度数是 80°三、解答题19.因为BD平分∠ABC,所以∠CBD=∠ABD=40°又因为DA⊥AB,所以∠ADB=90°-∠ABD=50°所以∠C=∠CBD+∠ADB=40°+50°=90°20.(1) 画出△XXX的外角∠BCD后,再画出∠BCD的平分线CE,如图:image.png](/upload/image_hosting/edn2j1v0.png)2) 由于∠A=∠B,所以∠ACB=∠ABC,而∠BCD是△ABC的外角,所以∠BCD=∠ACB+∠ABC又因为CE是∠BCD的平分线,所以∠ECD=∠DCB,所以∠ECD+∠XXX∠BCD即∠ECD+∠XXX∠ACB+∠ABC又因为∠ACB=∠ABC,所以∠ECD=∠DCB所以CE∥AB21.(1) 如图:image.png](/upload/image_hosting/1a0z4h2p.png)ABC+∠ACB=30°+90°=120°XXX∠XXX∠ABC+∠XXX-∠XXX-∠XCB=120°-90°-30°=0°2) ∠ABX+∠ACX的大小不变,因为它们与三角板XYZ 的位置无关,只与△ABC的角度有关,而△XXX的角度没有变化。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1.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A.4
B.8
C.10
D.12
2.小丰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m)的电视机,下列对29英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丰认为指的是屏幕的长度
B.小丰的妈妈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宽度
C.小丰的爸爸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周长
D.售货员认为指的是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3.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4.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 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 49cm,则斜边的长()
A.18cm
B.20 cm
C.24 cm
D.25cm
填空题
1. 小华和小红都从同一点0出发,小华向北走了9米到 A 点,小红向东走了12米到了B点,则AB=_____米。
2.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3.木工做一个长方形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 60cm,宽为
32cm,对角线为 68cm,这个桌面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4.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12cm,斜边长为13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CDCD
填空题:1.15;2.直角;3.合格;4.30。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综合习题试题

第九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综合习题新人教版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30分〕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那么其周长为( ).〔A〕30 〔B〕28 〔C〕56 〔D〕不能确定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那么它的斜边长〔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3. 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第三边长的平方是〔〕〔A〕25 〔B〕14 〔C〕7 〔D〕7或者25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那么其底边上的高为( )〔A〕13 〔B〕8 〔C〕25 〔D〕64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项是〔〕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A〕 25 〔B〕 12.5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 等边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C 〕 直角三角形 〔D 〕 锐角三角形.9.△ABC 是某在撤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C=90°,AC=30米,AB=50米,假如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 元计算,那么一共需要资金〔 〕. 〔A 〕50a 元 〔B 〕600a 元 〔C 〕1200a 元 〔D 〕1500a 元10.如图,AB ⊥CD 于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假如CD=17,BE=5,那么AC 的长为〔 〕.〔A 〕12 〔B 〕7 〔C 〕5 〔D 〕13二、填空题〔每一小题3分,24分〕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方案在楼梯外表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__米.12.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2,那么222AB AC BC ++=______.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那么其周长为 .14. 如图,在△ABC 中,∠C=90°,BC=3,AC=4.以斜边AB 为直径作半圆,那么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16. 如图,△ABC中,∠C=90°,AB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假设BC=8,AD=5,那么AC等于______________.17.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3,BE=4,阴影局部的面积是______.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那么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三、解答题〔每一小题7分,一共28分〕19. 如图,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20. 如图,A、B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的同侧,分别到河的间隔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如今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B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21. 如下图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测试题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综合水平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2b a -,x x 3+,πy +5,()1432+x ,b a b a -+,)(1y x m -中,是分式的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分式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字母B .当B =0时,分式B A无意义C .当A =0时,分式BA的值为0(A 、B 为整式)D .分数一定是分式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11++=++b a x b x aB .22xy x y = C .()0,≠=a ma na m n D .a m a n m n --= 4.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A .()()y x y x +-8534B .y x x y +-22C .2222xy y x y x ++D .()222y x y x +- 5.化简2293mmm --的结果是( ) A.3+m m B.3+-m m C.3-m m D.m m-3 6.若把分式xyy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A .扩大3倍B .不变C .缩小3倍D .缩小6倍7.A 、B 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 地顺流航行至B 地,又立即从B 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A .9448448=-++x xB .9448448=-++x x C .9448=+x D .9496496=-++x x 8.已知230.5x y z==,则32x y z x y z +--+的值是( )A .17 B.7 C.1 D.139.一轮船从A 地到B 地需7天,而从B 地到A 地只需5天,则一竹排从B 地漂到A 地需要的天数是( )A .12 B.35 C.24 D.47 10.已知226a b ab +=,且0a b >>,则a ba b+-的值为( )A .2B .2±C .2D .2±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分式392--x x 当x 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当x ________时,分式x x 2121-+有意义.1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1)())0(,10 53≠=a axy xy a (2)()1422=-+a a 13.分式方程1111112-=+--x x x 去分母时,两边都乘以 . 14.要使2415--x x 与的值相等,则x =__________. 15.计算:=+-+3932a a a __________. 16.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232-=--x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7.若分式231-+x x 的值为负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8. 已知2242141x y y x y y +-=-+-,则的24y y x ++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64分) 19.计算:(6分)(1)11123x x x ++ (2)3xy 2÷xy 2620. 计算:(3分) ()3322232n mn m --⋅21. 计算(8分)(1)168422+--x x xx (2)m n n n m m m n n m -+-+--222.(7分) 先化简,后求值:222222()()12a a a a a b a ab b a b a b-÷-+--++-,其中2,33a b ==-23. 解下列分式方程.(8分) (1)xx 3121=- (2)1412112-=-++x x x24. 计算:(8分) (1)1111-÷⎪⎭⎫ ⎝⎛--x xx (2)4214121111x x x x ++++++-25.(8分)已知x 为整数,且918232322-++-++x x x x 为整数,求所有符合条件的x 的值.26.(6分)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解答问题: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1支以上(包括301支)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支以下(包括300支)只能按零售价付款.现有学生小王购买铅笔,如果给初三年级学生每人买1支,则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12-m 元,(m 为正整数,且12-m >100)如果多买60支,则可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用()12-m元.设初三年级共有x 名学生,则①x 的取值范围是 ;②铅笔的零售价每支应为 元;③批发价每支应为 元.(用含x 、m 的代数式表示).27.(10分)某工人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恰好加工1500个零件,改进了工具和操作方法后,工作效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因此加工1500个零件时,比原计划提前了5小时,问原计划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C 4.C 5.B 6.C 7.B 8.A 9.B 10.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1212.26a 、2a - 13.(1)(1)x x +- 14.6 15.3a - 16. 17.-1<x <23 18.2(提示:设24y y m +=,原方程变形为211x m x m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1)x m --,得(1)(1)(2)x m x m -=--,化简得m x +=2,即24y y m ++=2.三、解答题(共56分) 19.(1)原式=632666x x x ++=116x(2)原式=2236xxy y=212x 20.原式=243343m n m n -=1712m n - 21.(1)原式=2(4)(4)x x x --=4x x - (2)原式=2m n m n m n m n m n-++----=2m n m n m n -++--=m m n --22.原式=22222()()[]1()()()a a a a b a a b a b a b a b a b --÷-+--+--=2222()[]1()()()a ab a a a b a a b a b a b ----÷+-+-=2()()1()ab a b a b a b ab -+-÷+-- =a b a b a b a b +-+--=2aa b- 当2,33a b ==-时,原式=2232(3)3⨯--=43113=411 23.(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2)x x -,得32x x =-,解得x =-1,把x =-1代入3(2)x x -,3(2)x x -≠0,∴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是x =-1.(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1)(1)x x +-,得4)1(2)1(=++-x 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1=x ,检验:把1=x 代入最简公分母(1)(1)x x +-,(1)(1)x x +-=0,∴1=x 不是原方程的解,应舍去,∴原方程无解.24.(1)原式=1111x x x-⎛⎫+⎪-⎝⎭ =1111x x x x -+-- =11x x x x -- =1 (2)原式=241124(1)(1)(1)(1)11x x x x x x x x +-+++-+-+++ =224224111x x x ++-++=22222242(1)2(1)4(1)(1)(1)(1)1x x x x x x x +-++-++-+ =2222422224(1)(1)1x x x x x ++-+-++=444411x x +-+=4444444(1)4(1)(1)(1)(1)(1)x x x x x x +-+-++- =4484(1)4(1)1x x x ++--=881x -25.原式=222218339x x x x +-++--=22(3)2(3)(218)9x x x x --+++-2269x x +-=2(3)(3)(3)x x x ++-=23x -,∵918232322-++-++x x x x 是整数,∴23x -是整数, ∴3x -的值可能是±1或±2,分别解得x =4,x =2,x =5,x =1,符合条件的x 可以是1、2、4、5.26.①241≤x ≤300;②x m 12-,6012+-x m27.设原计划每小时加工x 个零件,根据题意得:1500150052x x-=,解得x =150,经检验,x =150是原方程的根,答:设原计划每小时加工150个零件.。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B .5,6,11C .3,3,3D .4,8,12 2.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值可能是( ) A .2B .9C .13D .15 4.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 5.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1,3,5 C .2,3,4 D .2,6,10 6.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与角平分线,若,40B ACB BAC ∠=∠∠=︒,则ACE ∠的度数是( )A .20︒B .35︒C .40︒D .70︒7.如图,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AE 是高,已知2BAC B ∠=∠,2B DAE ∠=∠,那么C ∠的度数为( )A .72°B .75°C .70°D .60° 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3B .4C .11D .12 9.下列每组数分别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A .3,4,8cm cm cmB .7,8,15cm cm cmC .12,13,22cm cm cmD .10,10,20cm cm cm10.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等腰直角三角板DEF 的锐角顶点D 放在另一块直角三角板(60B ∠=)的斜边AB 上,两块三角板的直角边交于点M .如果75BDE ∠=,那么AMD ∠的度数是( )A .75°B .80°C .85°D .90°11.如图,直线//BC AE ,CD AB ⊥于点D ,若150∠=︒,则BCD ∠的度数是( )A .60°B .50°C .40°D .30° 12.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a b =B .180a b =+°C .180b a =+︒D .360b a =+︒ 二、填空题1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则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已知某“倍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60°,则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14.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cm .15.如图,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AC 上的中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16.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多边形一个顶点可引的对角线的条数是________条. 17.已知ABC 的高为AD ,65BAD ∠=︒,25CAD ∠=︒,则BAC ∠的度数是_______.18.如图,在一个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BAD ,DE 平分∠ADC ,且∠ABC=80°,∠BCD=70°,则∠AED=_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E 、D 、F 分别是AD 、BF 、CE 的中点,若DEF 的面积是1,则ABC S =______.20.如图,线段AD ,BE ,CF 两两相交于点H ,I ,G ,分别连接AB ,CD ,EF .则A B C D E F ∠+∠+∠+∠+∠+∠=____.三、解答题21.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40B ︒∠=,60C ︒∠=,求DAE ∠的度数;(2)如图2()B C ∠<∠,试说明DAE ∠、B 、C ∠的数量关系.22.如图,已知△ABC 中,∠B =60°,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且∠DAE=10°,求∠C 的度数.23.已知AB ∥CD ,CF 平分∠ECD .(1)如图1,若∠DCF =25°,∠E =20°,求∠ABE 的度数.(2)如图2,若∠EBF =2∠ABF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求∠ABE 的度数.2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求这个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25.如图①,在ABC 中,,CD C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BAC B αβαβ∠=∠=∠>(1)若70,40BAC B ︒︒∠=∠=,求DCE ∠的度数(2)若(),BAC B αβαβ∠=∠=∠>,则DCE ∠= (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 (3)若将ABC 换成钝角三角形,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试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DCE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4)如图③,若CE 是ABC 外角ACF ∠的平分线,交BA 延长线与点E ,且30αβ︒-=,则DCE ∠= (直接写出结果)26.如图,在ABC 中,点E 在AC 边上,连结BE ,过点E 作//DF BC ,交AB 与点D .若BE 平分ABC ∠,EC 平分BEF ∠.设AED β∠=.(1)当80β=︒时,求DEB ∠的度数.(2)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β.(3)若=k βα(k 为常数),求α的度数(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A 、1+2<4,不能构成三角形;B 、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C 、3+3>3,能构成三角形;D 、8+4=12,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最大的数.2.D解析: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DAC =∠DAE =60°,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8-5<a <8+53<a <13,故a 的值可能是9,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 .【详解】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D=∠B+∠A ,∴∠A=∠ACD-∠B=130°-55°=7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5.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 、1+3=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 、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 、2+6=8<1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B解析:B【分析】由,40B ACB BAC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ACB ∠,结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 ,B ACB ∠=∠40BAC ∠=︒,18040702B ACB ︒-︒∴∠=∠==︒, CE 是ABC 角平分线,1352ACE ACB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余角即可计算.【详解】由图可知DAE DAC EAC ∠=∠-∠,∵AD 是角平分线. ∴12DAC BAC ∠=∠, ∴12DAE BAC EAC ∠=∠-∠, ∵90EAC C ∠=︒-∠, ∴1(90)2DAE BAC C ∠=∠-︒-∠ ∵2BAC B ∠=∠,2B DAE ∠=∠, ∴14(90)2DAE DAE C ∠=⨯∠-︒-∠, ∴90DAE C ∠=︒-∠∵180C B BAC ∠=︒-∠-∠, ∴18024C DAE DAE ∠=︒-∠-∠,∴1802(90)4(90)C C C ∠=︒-︒-∠-︒-∠,∴72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余角.根据题意找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7-4<x <7+4,计算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x 的值即可.【详解】设第三边长为x ,则7-4<x <7+4,3<x <11,∴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9.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计算判断即可.【详解】∵3+4<8,∴A选项错误;∵7+8=15,∴B选项错误;∵12+13>22,∴C选项正确;∵10+10=20,∴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存在性,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由题意得:∠A=30°,∠FDE=45°,利用平角等于180°,可得到∠ADF的度数,在△AMD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以求出∠AMD的度数.【详解】解:∵∠B=60°,∴∠A=30°,∵∠BDE=75°,∠FDE=45°,∴∠ADF=180°-75°-45°=60°,∴∠AMD=180°-30°-60°=9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关键是要注意角之间的关系.11.C解析:C【分析】先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BC 的度数,然后在直角三角形CBD 中可求得∠BCD 的度数.【详解】解:∵//BC AE ,150∠=︒,∴∠1=∠ABC=50°.∵CD AB ⊥于点D ,∴∠CDB=90°.∴∠BCD+∠DBC=90°,即∠BCD+50°=90°.∴∠BCD=4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多边形外角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a=(4-2)•180°=360°;∵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b=360°,∴a=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0°90°或40°80°【分析】根据倍角三角形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在△ABC 中不妨设∠A=60①若∠A=2∠C 则∠C=30∴∠B=;②若∠C=2∠A 则∠C=1解析:30°,90°或40°,80°【分析】根据“倍角三角形”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在△ABC 中,不妨设∠A=60︒,①若∠A=2∠C ,则∠C=30︒,∴∠B=180603090︒-︒-︒=︒;②若∠C=2∠A,则∠C=120︒,∴∠B=180601200︒-︒-︒=︒(不合题意,舍去);③若∠B=2∠C,则3∠C18060=︒-︒=120︒,∴∠C4=0︒,∠B=180604080︒-︒-︒=︒;综上所述,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90︒或40︒,80︒.【点睛】本题考查了“倍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14.15【分析】题中没有指出哪个底哪个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以3为腰6为底以6为腰3为底;然后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即可【详解】当3cm是腰时3+3=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当解析:15【分析】题中没有指出哪个底哪个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以3为腰6为底,以6为腰3为底;然后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即可.【详解】当3cm是腰时,3+3=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当6cm是腰时,6+6=12>3,6-6=0<3,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6+3=15cm.故它的周长为15cm.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5.8【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ABD=S△ACD=S△ABCS△BDE=S△ABDS△ADF=S△ADC再得到S△BDE=S△ABCS△DEF=S△ABC所以S△ABC=解析:8【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ABD=S△ACD=12S△ABC,S△BDE=12S△ABD,S△ADF=12S△ADC,再得到S△BDE=14S△ABC,S△DEF=18S△ABC,所以S△ABC=83S阴影部分.【详解】解:∵D为BC的中点,∴12ABD ACD ABCS S S==△△△,∵E,F分别是边,AD AC上的中点,∴111,,222 BDE ABD ADF ADC DEF ADFS S S S S S===,∴111,448 BDE ABC DEF ADC ABCS S S S S===,∵113488BDE DEF ABC ABC ABCS S S S S S=+=+=阴影部分,∴888333ABCS S⨯===阴影部分,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12×底×高.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6.2【分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08°则每个外角是72°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因而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得到外角的个数外角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解析:2【分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08°,则每个外角是72°.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因而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得到外角的个数,外角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依此作答.【详解】根据题意得:360°÷(180°−108°)=360°÷72°=5,那么它的边数是五,从它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5−3=2条,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多边形的边数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熟记.另外需要记住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17.90°或40°【分析】画出图形可知有两种情况:∠BAC=∠BAD+∠CAD和∠BAC=∠BAD−∠CAD【详解】:如图:∠BAC=∠BAD+∠CAD=65°+25°=90°;如图:∠BAC=∠BAD解析:90°或40°.【分析】画出图形可知有两种情况:∠BAC=∠BAD+∠CAD和∠BAC=∠BAD−∠CAD.【详解】:如图:∠BAC=∠BAD+∠CAD=65°+25°=90°;如图:∠BAC=∠BAD−∠CAD=65°−25°=40°.故答案为:9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概念: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注意本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8.75°【分析】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BAD+∠CDA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AD+∠EDA最后根据三角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四边形ABCD中∠ABC=80°∠BCD=70°解析:75°.【分析】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BAD+∠CDA,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AD+∠EDA,最后根据三角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四边形ABCD中,∠ABC=80°,∠BCD=70°∴∠BAD+∠CDA=360°-80°-70°=210°∵∠EAD=12∠BAD,∠EDA=12∠CAD∴∠EAD+∠EDA=12(∠BAD+∠CDA)=105°∴∠AED=180°-(∠EAD+∠EDA)=180°-105°=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以及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9.7【分析】连接CDBEAF由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求得S△AEC=2S△DEFS△ABD=2S△DEFS△BFC=2S△DEF由S△ABC=S△AEC+S△ABD+S△BFC+S△DEF即可得出解析:7【分析】连接CD,BE,AF,由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求得S△AEC=2S△DEF,S△ABD=2S△DEF,S△BFC=2S△DEF,由S△ABC=S△AEC+S△ABD+S△BFC+S△DEF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连接CD,BE,AF,如图所示:∵AE=ED,由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可得S△AEF=S△DEF,同理S△AEF=S△AFC,∴S△AEC=2S△DEF;同理可得:S△ABD=2S△DEF,S△BFC=2S△DEF,∴△ABC=S△AEC+S△ABD+S△BFC+S△DEF=2S△DEF+2S△DEF+2S△DEF+S△DEF=7S△DEF=7cm2,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是面积及等积变换综合题目,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及等积变换,解答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运用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得出结果.20.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即可【详解】解:∵∠BHI=∠A+∠B∠DIF=∠C+∠D∠FGH=∠E+∠F∴∠BHI+∠DIF+∠FGH=∠A+∠B +∠C+∠D+∠E+∠解析:36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即可.【详解】解:∵∠BHI=∠A+∠B,∠DIF=∠C+∠D,∠FGH=∠E+∠F,∴∠BHI+∠DIF+∠FGH=∠A+∠B+∠C+∠D+∠E+∠F,∵∠BHI+∠DIF+∠FGH=360°,∴∠A+∠B+∠C+∠D+∠E+∠F=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三、解答题21.(1)11°;(2)∠DAE=12(∠C-∠B)【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的度数,由AD是∠BAC的平分线,可得∠DAC的度数;在直角△AEC中,可求出∠EAC的度数,所以∠DAE=∠DAC-∠EAC,即可得出;(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的度数,由AD是∠BAC的平分线,可得∠DAC的度数;在直角△AEC中,可求出∠EAC的度数,所以∠DAE=∠DAC-∠EAC,即可得出;【详解】解:(1)∵∠B=40°,∠C=62°,∴∠BAC=180°-∠B-∠C=180°﹣40°﹣62°=78°,∵AD是∠BAC的平分线,∴∠DAC=12∠BAC=39°,∵AE是BC边上的高,在直角△AEC中,∵∠EAC=90°-∠C=90°﹣62°=28°,∴∠DAE=∠DAC-∠EAC=39°﹣28°=11°;(2)∵∠BAC=180°-∠B-∠C,∵AD是∠BAC的平分线,∴∠DAC=12∠BAC=90°-12(∠B+∠C),∵AE是BC边上的高,在直角△AEC中,∵∠EAC=90°-∠C,∴∠DAE=∠DAC-∠EAC=90°-12(∠B+∠C)-(90°-∠C)=12(∠C-∠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生应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这些基本知识,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22.∠C=4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D⊥BC,∴∠ADB=90°,∵∠B=60°,∴∠BAD=30°,∵∠DAE=10°,∴∠BAE=40°,∵AE平分∠BAC,∴∠BAE=∠CAE=40°,∠BAC=80°,∴∠C=180°-∠B-∠BAE=4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高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会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ABE=30°;(2)∠ABE=30°【分析】(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由题意易得∠DCE=50°,则有∠CGA=∠BGE=1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求解;(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设∠ABF=x,∠DCF=∠FCE=y,则有∠EBF=2x,∠ABE=3x,∠DCE=2y,根据题意可得∠AMC=180°-2y,∠E=2y-3x,2∠CFB-∠CEB=10°,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角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详解】解:(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如图所示:∵CF平分∠DCE,∠DCF=25°,∴∠DCE=50°,∵AB∥DC,∴∠DCE+∠AGC=180°,∴∠AGC=130°,∴∠EGB=∠AGC=130°,∵∠E=20°,∴∠ABE=30°;(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如图所示:设∠ABF=x ,∠DCF=y ,∵∠EBF=2∠ABF ,CF 平分∠DCE ,∴∠EBF=2x ,∠ABE=3x ,∠FCE=y ,∠DCE=2y ,∵AB ∥DC ,∴∠DCE+∠AMC=180°,∴∠EMB=∠AMC=180°-2y ,∵∠E+∠EMB+∠ABE=180°,∴∠E=2y-3x ,∵∠E+∠ENB+∠FBE=180°,∴∠ENB=180°+x-2y ,∵∠CFB+∠CNF+∠FCE=180°,∴∠CFB=y-x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2∠CFB-∠CEB=10°,∴()()22310y x y x ---=︒,解得:10x =︒,∴∠ABE=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24.这个多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边数为n ,由题意得180(2)3602180n -=⨯+︒︒︒,解得7n =, 对角线条数:7(73)142(条), 所以这个多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求解即可.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25.(1)15°;(2)1122a β-;(3)1122a β-,理由见解析;(4)75°.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解得=70BCA ∠︒、20DCA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35ACE ∠=︒,最后由DCE ACE DCA ∠=∠-∠解题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解得BCA ∠、DCA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CE ∠的度数,最后由DCE ACE DCA ∠=∠-∠解题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解得BCA ∠、DCA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CE ∠的度数,最后由DCE BCD BCE ∠=∠-∠解题即可;(4)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12FCE ECA FCA ∠=∠=∠,结合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解得1()2ECA αβ∠=+,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解得DCA ∠的度数,最后由DCE DCA ACE ∠=∠+∠解题即可.【详解】(1)180BAC B BCA ∠+∠+∠=︒,70,40BAC B ∠=︒∠=︒=180704070BCA ∴∠︒-︒-︒=︒ CE 平分BCA ∠11703522ACE BCA ∴∠=∠=⨯︒=︒, CD AB ⊥180907020DCA ∴∠=︒-︒-︒=︒352015DCE ACE DCA ∴∠=∠-∠=︒-︒=︒;(2)若(),BAC B αβαβ∠=∠=∠>,=180BCA αβ∴∠︒-- CE 平分BCA ∠1111(180)902222ACE BCA αβαβ∴∠=∠=︒--=︒--, CD AB ⊥1809090DCA αα∴∠=︒-︒-=︒-11119022(90)22DCE ACE DCA αβαβα∴∠=∠-∠=-︒-=︒---, 故答案为:1122a β-; (3)若将ABC 换成钝角三角形,(),BAC B αβαβ∠=∠=∠>,=180BCA αβ∴∠︒--CE 平分BCA ∠1111(180)902222BCE ACE BCA αβαβ∴∠=∠=∠=︒--=︒--, CD AB ⊥1809090BCD ββ∴∠=︒-︒-=︒-DCE BCD BCE ∴∠=∠-∠1190(90)22βαβ=︒--︒-- 01190229βαβ︒+=︒--+ 1122αβ=- 故答案为:1122αβ-; (4)CE 是ABC 外角ACF ∠的平分线,12FCE ECA FCA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11=()22FCE ECA FCA αβ∴∠=∠=∠+ CD AB ⊥1809090ACD αα∴∠=︒-︒-=︒-DCE ACD ACE ∴∠=∠+∠190()2ααβ=︒-++ 119022αβ=︒-+ 190()2αβ=︒-- 30αβ-=︒19030752DCE ∴∠=︒-⨯︒=︒ 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外角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6.(1)20︒;(2)1=904βα︒-;(3)360=41k α︒+.【分析】(1)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到∠CEF=∠AED=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β=80°,∴∠CEF=∠AED=80°,∵EC平分∠BEF,∴∠BEC=∠CEF=80°,∴∠DEB=180°﹣80°﹣80°=20°;(2)∵DF∥BC,∴∠ADE=∠ABC=α,∵BE平分∠ABC,∴∠DEB=∠EBC=12α,∵EC平分∠BEF,∴β=∠CEF=12(180°﹣12α)=90°﹣14α;(3)∵β=kα,∴90°﹣14α=kα,解得:α=36041k︒+.【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巩固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1、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2、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BD和CE 相交于M点,其中∠A=70°,则叫BMC的度数为多少?3、如图所示,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为多少度?4、如图,BD平分∠ABC,DA⊥AB,∠α=60°,∠BDC=80°,求∠C度数。
5、如图,在坐标系中,A(0,0),B(b,0),C(-1,2)且|2a+b+1|+(a+2b-4)²=0. (1)求a和b的值(2)在Y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½△ABC的面积,求点M 的坐标。
6、如图, AB=BC=CD,∠B=90°,∠BCD=150°,求∠D的度数。
7、在△ABC中,AB=AC,BD是AC 边上的高。
求证∠CBD=½∠BAC。
8、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9、如图,△ABC中,AB=2,BC=4,求△ABC的高AD与CE的比值。
10、△ABC是等边三角形,BD=AE,求∠DFC的度数。
11、△ABC中,AB=AC,∠BAC=45°,BM⊥AC,垂足为M,AE平分∠BAC,交BM于F,BC于E,G是AB的中点,连接MG交AE于H。
(1)求∠ACB的度数。
(2)求证HE=½AF。
12、已知△ABC中,∠A=75°,∠1+∠2=13、如图,在△ABC中,∠C=90°,AC=AB,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AB=6cm,求△DEB的周长。
1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的高,AB=13cm,BC=12cm,AC=5cm.(1)求S△ABC;(2)求CD的长。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1415B. √2C. 0.33333D. -22. 如果a < b且b < 0,那么下列哪个不等式是正确的?A. a + b > 0B. a - b > 0C. a * b < 0D. a / b > 03.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这个数可能是:A. 1B. -1C. 0D. 44.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是一个整数?A. √8B. 2^3C. πD. 1/35. 如果x² + 5x + 6 = 0,那么x的值是:A. -3B. -2C. -6D. 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______。
8.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9.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10. 一个数的倒数是1/4,这个数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³ + √4 - 2π。
12. 解下列方程:3x - 5 = 14。
13. 简化下列表达式:(2a + 3b)(2a - 3b)。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15.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2, 4, 6,如果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求第10项的值。
五、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一个农场主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是200米,宽是150米。
他想在这块土地上种植果树,每棵果树需要4平方米的空间。
请问他最多可以种植多少棵果树?17.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5名男生和15名女生。
如果班级要组织一次郊游,需要租用大巴车,每辆大巴车可以容纳30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1 / 3 DEAFBCEFC B AD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4分)1.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 )A .SASB .AASC .SSSD .ASA 2.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条高的交点C .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3. 已知△ABC ≌△A ´B ´C ´;且△ABC 的周长为20;AB =8;BC =5;则A ´C ´等于( )A. 5B. 6C. 7D. 84.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4题图 5题图 6题图5.如图;在Rt △AEB 和Rt △AFC 中;BE 与AC 相交于点M ;与CF 相交于点D ;AB 与CF 相交于点N ;∠E =∠F =90°;∠EAC =∠FAB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①∠B =∠C ;②CD =DN ;③BE =CF ;④△CAN ≌△ABM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6.如图;△ABC 中;AB=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有下面四个结论:①DA 平分∠EDF ;②AE=AF ;③AD 上的点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④到AE ;AF 的距离相等的点到DE ;DF 的距离也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E ;且DE=3cm ;则点D 到AC 的距离是( )A.2cmB.3cmC.4cmD.6cm8.下列说法:①角的内部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③角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④△ABC 中∠BAC 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 相等;其中正确的(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30分)9.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 cm 2;AB=20cm ;AC=8cm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 cm .10. 已知△ABC ≌△DEF ;AB =DE ;BC =EF ;则AC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ACB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11. 如图所示;把△ABC 沿直线BC 翻折180°到△DBC ;那么△ABC 和△DBC______全等图形(填“是”或“不是”);若△ABC 的面积为2;那么△BDC 的面积为__________.12. 如图所示;△ABE ≌△ACD ;∠B =70°;∠AEB =75°;则∠CAE =__________°.AB CEM FD N2 / 39题图 11题图 12题图13. 如图所示;△AOB ≌△COD ;∠AOB =∠COD ;∠A =∠C ;则∠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图中相等的线段 有__________.13题图 14题图 15题图14. 如图所示;已知△ABC ≌△DEF ;AB =4cm ;BC =6cm ;AC =5cm ;CF =2cm ;∠A =70°;∠B =65°;则∠D =__________;∠F =__________;DE =__________;BE =__________.15.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O ;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只要求写一个条件).16. 已知:△ABC 中;∠B =90°; ∠A 、∠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AOC 的度数为 . 17.如图;∠AOB =60°;CD ⊥OA 于D ;CE ⊥OB 于E ;且CD =CE ;则∠DOC =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角平分线;DE ⊥AB 于E ;且DE =3 cm ;BD =5 cm ;则BC =_____cm .三、解答题19.(6分)已知:如图;∠1=∠2;∠C =∠D ;求证:AC =AD.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 点;∠1=∠2;∠3=∠4.求证:(1)△ABC ≌△ADC ;(2)BO =DO .21.(8分)如图;△ABC 中;∠C=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E ;AD =BD .(1)求证:AC =BE ;(2)求∠B 的度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测试题 新人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1),AD是Δ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AD的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接BF、CE。
下列说法:①CE═BF;②ΔABD和ΔACD的面积相等;③BF∥CE;④ΔBDF≌ΔCDE。
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A A DA’E C E’D CE G FB A B EF B D C图(1)图(2)图(3)2.如图(2),在Δ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5对B.4对C.3对D.2对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3)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大小为()A.60°B.75°C.90°D.95°4.如图(4),已知AB=CD,BC=AD,∠B=23°,则∠D等于()A.67°B.46°C.23°D.无法确定B D ACO PA C O D B图(4)图(5)5.如图(5)所示,OP平分∠AOB,PC⊥OA于点C,PD⊥OB于点D,则PC与PD的大小关系是()A.PC>PD B.PC=PD C.PC<PD D.不能确定6.如图(6)所示,在ΔABC中,∠C=90°,BE平分∠ABC,ED⊥AB于点D。
若AC=6㎝,则AE+DE等于()A.3㎝B.4㎝C.5㎝D.6㎝ AC AE DD EA DB BC B C图(6)图(7)图(8)二、填空题:7、如图(7)所示,在Δ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CD:AD=2:3,AC=10cm,则点D到AB的距离等于______cm。
8、如图(8)所示,BE、CD是ΔABC的高,且BD=EC,判定ΔBCD≌ΔCBE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
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
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
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A. 高线
B. 中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在一个四边形中,如果有两个内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两个内角( ).
(A)都是钝角 (B)都是锐角 (C)一个是锐角,一个是直角(D)互为补角
11.下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
A.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B.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C.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D.六条边都相等的六边形
(14题)(18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6cm、8cm、13cm,•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个三角形.
14.如图:∠A+∠B+∠C+∠D+∠E+∠F等于________.
1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
16.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n=________.
17.将一个正六边形纸片对折,并完全重合,那么,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按一层计算)是_______度.
18.如图,已知∠1=20°,∠2=25°,∠A=55°,则∠BOC的度数是_____.
19.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其中一个角为65°,则另一个角为______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3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10分)如图,BD平分∠ABC,DA⊥AB,∠1=60°,∠BDC=80°,求∠C的度数.
21.(10分)如图:
(1)画△ABC的外角∠BCD,再画∠BCD的平分线CE.
(2)作出AC边上的高。
(3)若连接AD则多边形ABCD的内角和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
22.(10分)如图,BC⊥CD,∠1=∠2=∠3,∠4=60°,∠5=∠6.(1)CO是△BCD的高吗为什么
(2)∠5的度数是多少
(3)求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
23.(13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BE交CD于E,∠BCD的平分线CF交AB于F,BE、CF相交于O,∠A=124°,∠D=100°.求∠AFO+∠DFO 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