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化合物说课作者:浙江省宁波二中于淑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钠的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几种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钠的性质,了解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及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通过初中化学的教学,学生虽已具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初步知识,但还有不少内容是他们不熟悉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2)使学生掌握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3)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法及爱国主义教育。本节的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与酸反应速率、热稳定性的比较,使学生掌握这类可溶性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性质区别。通过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氧化还原的概念,巩固了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采用

实验探研法,首先做好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补充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然后以化合价入手,分析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我采用对比讨论法。通过演示盐酸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实验及热稳定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说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学法。如学习钠的氧化物时,可展示样品,用观察法使学生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状态、颜色等物理性质有初步知识。在学习化学性质时,首先观察几个演示实验及补充实验,使学生认识到过氧化钠跟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不同。从而得出结论: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学习上,通过演示盐酸与它们分别反应的实验,观察这两个反应的速率有明显区别,然后演示热稳定性实验,观察碳酸钠受热时没有变化,而碳酸氢钠受热后发生变化,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从而得出结论。钠另一重要化合物硫酸钠的性质、用途则通过自学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提问】:钠的性质怎样?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学生回答后,总结,引入新课。【板书】一.钠的氧化物 1.氧化

钠和过氧化钠(包括化学式、氧元素价态、电子式、颜色状态,具体略)【设问】:这两种氧化物是否溶于水?加水后能否反应?【演示实验】:把水滴入盛少许过氧化钠的试管,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随后滴几滴酚酞试验。【提问】:通过上述现象得出结论?以Na2O代替Na2O2?【板书】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②与CO2反应【设问】:过氧化钠能否与CO2反应?如能,那么产物是什么?【补充实验】:在一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后

立刻用瓶塞塞住,充分反应后,打开,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提问】:上述实验可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投影-1】小结:主要表现出强氧化性【设问】:过氧化钠是否有漂白作用?【补充实验】:过氧化钠溶于水后;将酚酞试液滴入该试液中,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结论】:Na2O2有漂白作用。(注:与HClO、SO2漂白原理是否相同?) 3.用途。学生阅读课文后小结【板书】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式、俗名、颜色状态略)【设问】: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将有白色晶体析出,此晶体为何物?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溶解性:Na2CO3>NaHCO3 【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在气球中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且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分别倒入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什么结论?【演示实验】:将少量NaHCO3装入试管中加

热;并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稳定性 Na2CO3 > NaHCO3 用途及制法:学生阅读课文,小结。并介绍侯氏制碱法。见【投影-2】。 2.硫酸钠,俗名:芒硝。化学式:

Na2SO4·10H2O。用途自阅。【投影-2】:侯德榜(1890-1974年),我国现代化学家。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又获该院哲学博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国。从此为发展我国的制碱工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33年他将自己摸索的制碱技术毫无保留地公开于众,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39年他克服了苏尔维制碱法不能利用氯离子和产生大量氯化钙废渣等

问题,提出了联合制碱的连续过程,1942年该法成熟。即为“侯氏制碱法”,对全世界化肥和纯碱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投影-3】:总结:【投影-4】:练习: 1.相同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跟过量盐酸反应,其中____放出CO2快,____放出CO2多,____消耗盐酸多。 2.(1)有一包白色晶体如何鉴别是Na2CO3还是NaHCO3?(2)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3.在120℃、1.01×105Pa时有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6.2g缓慢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增重6.0g。求:(1)混合气体中CO2和水气的物质的量?(2)若将上述6.2g混合气体通入30mL 5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求新生

成物质的物质的量。-->

钠及其化合物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方程式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4Na+O2==2Na2O 钠在空气中点燃: 点燃 2Na+O2===Na2O2 点燃的钠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来灭火: 2Na+2H2O===2NaOH+H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CO2+Na2CO3+H2O==2NaHCO3 加热 2NaHCO3=== CO2↑+Na2CO3+H2O Na2CO3与HCl反应: Na2CO3+HCl== NaHCO3+NaCl(盐酸少量) Na2CO3+2HCl== 2NaCl+CO2↑+H2O(盐酸过量) NaHCO3与HCl反应: NaHCO3+HCl== CO2↑+H2O+ NaCl NaHCO3与NaOH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候得榜制碱法反应原理: NaCl+H2O+CO2+NH3=== NaHCO3+NH4Cl 加热 2NaHCO3=== CO2↑+Na2CO3+H2O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1 钾,钠,铵,销个个溶 2 盐酸盐除AgCl 3 硫酸盐除硫酸钡 4 碳酸盐多往下沉 5 碱溶钾钠钡三位 6 酸多可溶,硅酸除 二、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能溶于水中间。 氢氧钾钠钡钙溶。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还有微溶钙和银。 碳酸盐大多是沉淀, 但是全能溶于酸。 (ps:即氯化物中不溶于水的只有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三、 钾钠铵盐硝酸盐,溶于水中都不难 盐酸盐里银除外,硫酸盐里钡沉淀 硝酸盐溶钾钠铵,钾钠钡钙可溶碱 四、 俺家拿被盖碱可溶 NH4 K Na Ba Ca 俺家拿碳酸盐可溶 NH4 K Na 氯化物银不溶 硫酸钡不溶 酸全溶 钾、钠、硝酸、铵盐溶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钾、钠、钙、钡碱能溶 常见五酸都易溶 第一节钠 一、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 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 做碱金属。 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 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钠的性质和应用 金属钠说课稿

《钠》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是碱金属中的代表元素,而碱金属又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这一章被排在高中第一册的第二章,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钠的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钠这一节在高一化学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为以后学习卤素这章作了学习方法的铺垫,使接下来学习卤素相对比较容易些。本节教材以实验为主,重视通过实验给学生以大量的感性知识,并重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章在复习初中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征以及碱的有关知识后,在前言简单介绍了钠等称为碱金属的原因,再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导出钠的性质。 本节还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这种模式进行卤素等章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②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质就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了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启发性教学,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密切联系旧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旧知识上得到知识的增长点,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加以运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 优质课说课稿

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 说课案课题:<<钠的重要化合物>>

说课案 课题:<<钠的重要化合物>>课业类别:实验探究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加深对第一节钠知识的理解、应用、巩固和延伸,为铁、铝的化合物、非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提供思路、方法和理论模式,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实验、观察、推理、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对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积极主动地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和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对比分析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及其用途;了解焰色反应及其应用; ②掌握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特点,我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是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最后设置问题拓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学法分析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分析现象 小组对比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综合运用知识巩固延伸拓展 四、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 分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包括(A—组长、B—操作员、C—观察员、D—记录员、E—交流员),各成员的职责: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实验和讨论并交流,操作员负责完成实验,观察员负责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负责记录相关实验现象和存在问题,交流员负责交流实验现象及成果。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实验探究。 计分卡:问题回答正确的小组,老师发给红色的计分卡(用来记录发言最多的小组),最后取得计分卡最多的小组,老师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按以下八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利用影片,引入新课 2.小组探究,归纳填表 3.拓展探究,培养能力 4.培养自学,获取新知 5.课堂小结,总结知识 6.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7.布置作业,发散思维 8.板书投影,牢固记忆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钠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以下是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一)钠的反应 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 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钠跟水反应(现象?) 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 (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 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 (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 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 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 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8.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 化钠反应) 9.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

高考题汇总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试题汇总—钠及其化合物1.某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x molNa2CO3?5H2O或ymolNa2CO3, 可析出相同质量的Na 2CO 3 ?10H 2 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可能为39%,x一定大于yB.a%可能为39%,x可能大于、等于、小于y C.a%可能为30%,x一定大于yD.a%可能为30%,x可能大于、等于、小于y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O 2B、NaOH和CO 2 C、NaHCO 3 和NaOHD、Na 2 CO 3 和HCl 3.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 4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NaBH 4 +2H 2 O=NaBO 2 +4H 2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NaBH 4 中H为-1价)() A.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是氧化剂,H 2 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或Na 2 O 2 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B.1molNa 2O 2 与CO 2 足量反应时,转移2N A 个电子 C.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 A D.1molNa 2O 2 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 A 5.某溶液中含有HCO 3-、SO 3 2-、CO 3 2-、CH 3 COO-等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 2 O 2 固体 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CO 32-B.HCO 3 -C.SO 3 2-D.CH 3 COO- 6.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 2放出B.溶液中OH-总数不变,有O 2 放出 C.溶液的pH增大,有O 2放出D.溶液中Na+总数减少,有O 2 放出 7.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 2O 2 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 Na 2O 2 +SO 2 =Na 2 SO 4 ,2Na 2 O 2 +2SO 3 =2Na 2 SO 4 +O 2 ,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 ①2Na 2O 2 +2Mn 2 O 7 =4NaMnO 4 +O 2 ↑②2Na 2 O 2 +2NO 2 =2NaNO 2 +O 2 ③2N 2O 3 +2Na 2 O 2 =4NaNO 2 +O 2 ④2N 2 O 5 +2Na 2 O 2 =4NaNO 3 +O 2 A.只有①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8.往含和(OH) 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 气体,当气体为 6.72 L(标态)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 2 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BCD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化合物》说课教案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系统的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一族元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利用这种能力去学习卤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节教材的特点 本节主要内容有:一是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二是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从具体内容分析,新教材强化了原教材缺乏或薄弱的特点: (1)突出实验引探功能——5个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3种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家庭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2)重视知识实际运用——围绕本节教学的重点物质组编一道鉴别运用的讨论题,以及家庭小试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同时介 绍了钠的碳酸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巩固对其性质的了解。 (3)强化化学史实教育——编入阅读教材“侯氏制碱法”,较详细的介绍侯氏制碱法发现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知识储备,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确立为: 重点:通过对钠的两种氧化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差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难点:通过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这一化学事实的认识;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说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分析我校现状,本届学生属于括招范围内的,基础差别大,而且基本上中小学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不太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动手做实验以及独立分析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本着各层次学生都参与,都基本有可学之处的原则,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让他们独立实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高一学生化学知识有限,加之平时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因此尽管学生普遍对实验感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能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我在实验中多设疑、激疑,将实验作为引导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把学生从复杂多变的实验现象引入问题情景中,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希望去探个究竟。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化学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 2、学习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试验原理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用多种方法加以鉴别,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化学精讲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4、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复习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钠和钠的化合物

钠和钠的化合物 1、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氯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2、现有NaOH、Na2CO3和Ba(OH)2三种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HCl B.H2SO4 C.Na2SO4 D.CaCl2 3、把CO2通入下列饱和溶液中,最终会有沉淀的是 A.CaCl2 B.Na2CO3 C.Ca(OH)2 D.NaHCO3 4、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 A.Na2O2(Na2O) B.NaHCO3(Na2CO3) C.Na2CO3(NaHCO3) D.NaOH(NaHCO3) 5、将l00ml 1mol/L 的NaHCO3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两份溶液中c(CO32-)的变化分别是 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 6、某溶液中含有HCO3-、Na+、Ba2+、NO3-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HCO3- B.Na+ C.Ba2+D.NO3-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8、将0.4gNaOH和1.06 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D.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也不用焰色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A.AgNO3 NaCl BaCl2 NaOH B.K2CO3 KHCO3 HCl H2SO4 C.Na2CO3 NaHSO4 Ba(NO3)2 KCl D.KNO3 NaCl BaCl2 (NH4)2SO4 11、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

金属钠的性质-说课稿

金属钠的性质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今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探讨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质就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密切联系旧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旧知识上得到知识的增长点,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加以运用。 二、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从更深层次看,这是一种素质。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具体体现,性质又决定其存在和用途。 三、学情分析

高中化学整理-钠及其化合物

目录 1目录------------------------------------------ 1 2钠(知识点)---------------------------------- 2 3钠(难点分析) -------------------------------- 6 5钠(练习题)---------------------------------- 8 6钠的化合物(知识点)-------------------------- 11 7钠的化合物(练习题)-------------------------- 16 8钠的化合物(拓展题)-------------------------- 20 9钠及其化合物(常用反应式整合)---------------- 23

钠(知识点) 知识网络图解 银白色、密度小 物理性质 硬度低、熔点低 钠 与氧气反应 与硫、卤素单质反应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族,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 与酸反应 有强还原性,显+1价 与盐(溶液、熔融盐)反应 知识点精析与运用 知识点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及基本程序 1.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方法。 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知识点2:钠原子结构 从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看,其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极易将这一电子失去,而达到稳定结构,形成+1价的钠阳离子(Na +)。即金属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的活泼。因其易失电子被氧化,故金属钠是还原剂。 知识点3: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可用刀切割),密度小(0.97g/cm 3),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知识点4:钠的化学性质 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Na -e - →Na + 所以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具有强还原性,是强还原剂,具有金属的典型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 (1)与氧气的反应

钠和钠的化合物

年级 高一学科化学编稿老师计志坚 课程标题钠和钠的化合物 一校林卉二校张琦锋审核张美玲考纲解读考点展示 1. 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以碱金属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 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转化及制法。 3. 以Na2O2为例,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 焰色反应的概念及钾、钠化合物的检验。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金属(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2. 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难点: 1.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 钠、Na2O2、Na2CO3、NaHCO3的有关计算; 3. 重要讨论方法:端值法;计算方法:平均值法、混合物计算的假设法等; 4. 涉及Na2CO3、NaHCO3的反应及有关图象问题的分析。 1. 思维导图

2. Na2O2与Na2O的比较 高考热点: 1. 以钠与O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钠的化合物与H2O、CO2等物质反应为背景材料,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计算。 2. 以钠及其化合物与H2O、CO2等物质反应,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等知识的实验题。 能力提升类 例1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钠块,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量减少,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 溶液的pH不变,有氢气放出 C. 溶液中Na+数目减小,有氢气放出 D. 溶液中c(Na+)增大,有氢气放出 一点通:钠放于饱和NaOH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由于原来是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消耗了水,生成了NaOH,故有NaOH晶体析出,而溶液的浓度不变。 答案:BC 例2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2.8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1.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 A. 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 一点通: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稿(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的重难点、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2的第2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中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钠的性质、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为自我发展和社会生产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 (1)钠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推测。 (2)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3)钠的存在和制法。 (4)钠的保存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特征的重要学科,而且在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基本知识,这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钠的性质,达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③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b、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有序的实验观察方法;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训练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认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②通过合作实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 (1)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可尝试运用展示法、“实验-探究”教学法、结合发现法、讨论归纳法,或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 四、教学过程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二班的金维令。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下面,我将围绕本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在初中阶段比较肤浅地了解一些金属的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学习金属的相关性质。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n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 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金属性质的基础上,本节侧重学习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某些盐的性质。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了解金属但只的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完整的了解金属。 本节还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今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上一节钠的知识的理解,并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 A、通过对Na20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B、通过实验探究,比较Na2CO3、NaHCO 3的性质,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C、学生通过探究性试验,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 A、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B、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适时启发、诱导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运用列表比较方法,理解钠盐的性质。 D、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难点。3情感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钠的氧化物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B、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重点和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

钠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总结

钠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总结 一、钠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O2Na2O2 2、钠块在空气中变暗:4Na+O2=2Na2O 3、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2Na2O+O2△2Na2O2 4、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4Li +O2△2Li2O 5、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2H2O =2NaOH+H2↑ 2Na +2H2O =2Na++2OH -+H2 ↑ Na2O 、Na2O2的相关反应: 1、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可用于漂白) 2Na2O2+2H2O =4NaOH +O2↑ 2Na2O2+2H2O =4Na++4OH -+O2↑ 3、碱性氧化物Na2O与CO2的反应Na2O +CO2=Na2CO3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供氧剂),原因是: 2Na2O2+2CO2=2Na2CO3+O2 5、Na2O +SO2=Na2SO3Na2O2+SO2=Na2SO4 6、Na2O +2HCl =2NaCl +H2O 7、2Na2O2+4 HCl =4 NaCl +2 H2O +O2↑

NaHCO3与Na2CO3 1、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 +CO2 ↑ 2、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NaOH △Na2CO3+H2O 3、若是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NaHCO3+NaOH =Na2CO3+H2O HCO3-+OH -=H2O +CO32- 4、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继续通入过量CO2 :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3 总反应方程式:NaOH + CO2 = NaHCO3 6、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 =2NaCl +H2O +CO2↑CO32-+2H+=H2O +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2CO3+HCl =NaHCO3+NaCl CO32-+H+=HCO3- 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 +CO2↑ 7、(1)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Ca(OH)2反应: Na2CO3 +Ca(OH)2 =CaCO3↓+2 NaOH NaHCO3+Ca(OH)2(多)=CaCO3↓+NaOH +H2O 2NaHCO3+Ca(OH)2(少)=CaCO3↓+Na2CO3 +2H2O 8、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CaCl2反应:

钠及钠的化合物解析

钠及钠的化合物 一、钠的性质 1.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IA 族。 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物理性质: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熔点低。 3. 化学性质: 性质 化学方程式 有关反应现象 原因或结论 与与非金属反应 O 2(常温) 4Na+O 2=2Na 2O 2 切开小块钠,先看到银白色而后变暗 钠块在常温下即可被氧气氧化 O 2(加热) 2Na +O 2=====点燃 Na 2O 2 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钠块在点燃的情况下可以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与常温时的生成物不同 Cl 2 2NaCl 黄色火焰,白烟 钠块可以与氯气反应 S 2Na+S=Na 2S 研磨混合物,爆炸 钠块可以与S 反应 与H 2O 反应 2Na+2H 2O=2NaOH+H 2↑ 浮:钠块浮在水面上 游:钠块在水面上游动 熔:钠块熔化为小球 响:发出嘶嘶声或爆鸣声 红:溶液变红 密度比水小 有气体生成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生成气体 生成物显碱性 与盐酸反应 2Na+2HCl=2NaCl+H 2↑ 若HCl 不足再与H 2O 反应 与H 2O 相似(更剧烈) 与盐溶液反应: (1)与氯化铵反应: Na + 2NH 4Cl=2NaCl+2NH 3↑+H 2↑ (2)与NaCl 稀溶液反应: 2Na +2H 2O=2Na + +2OH -+H 2↑ (3)钠与CuSO 4溶液反应: 2Na+2H 2O+CuSO4=Cu(OH)2↓+Na 2SO 4+ H 2↑ (1)有氢气和氨气逸出 (2)有氢气生成 (3)有氢气和蓝色沉淀 生成 反应实质:Na 与H 2O 先反应,生成物再与盐溶液反应 制备 2NaCl(熔融) 2Na+Cl 2↑ 8 +11 2 1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过氧化钠〔打开课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 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并且通过过氧化钠强氧化性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钠的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钠等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 根据素质教育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有: ①知识技能目标:知道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力方法目标:通过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相关补充实验,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对应的按钮〕 重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 教法: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 中分析结论。然后通过结论总结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和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五、授课程序〔按授课程序的按钮〕 第一部分:情景创设〔点情景创设的按钮〕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用图片引入法。 问:图中消防员正在救火,想想常什么来灭火?(水,二氧化碳) 其实水,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灭火,其实还能“点火”,接着指导学生做第一 个探究实验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探究实验一:〔点探究一按钮〕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 让学生取一个石棉网,在上面放一个蘸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然后用胶头滴 管滴几滴水 现象:脱脂棉着火了 设疑:为什么脱脂棉着了?探究一下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达到了脱脂 棉的着火点,所以能燃烧。)

钠的化合物(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 钠的化合物 一、 学习目标分析 1.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认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了解其用途。 ②. 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溶液呈碱性、与强酸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了解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用分类方法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②.应用实验探究方法,深入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③. 体会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同学们要用 联系的观点看化学物质世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群体中发展。 引入侯氏制碱法,进行化学史的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本章第一节金属单质的性质之后,已经知道氧化钠、过氧化钠的存在,因为在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中已对 Ca —CaO —Ca(OH)2—CaCO 3作了总结,同学们可递推出氧化钠的性质,但对过氧化钠同学们是陌生的,因此过氧化钠的性质是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对它们的性质认识不足,因此帮助同学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认识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性是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异同 教学难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鉴别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讨论法 合作学习 四、 教学媒体 实验用品、电脑投影

五、板书计划 板书设计 钠的化合物 一、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二、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1、两者水溶液的碱性 2、两者与酸反应 3、两者的热稳定性 六、教学反思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轮复习

第10讲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知道Na 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能利用Na 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规范解答以Na 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4.了解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 5.能正确鉴别Na 2CO 3和NaHCO 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6.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7.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8.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 9.记住Na 、K 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密度:ρ(H 2O)>ρ(Na)>ρ(煤油); 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的化学性质 Na ――――――――→O 2、Cl 2、H 2O 、H + 等 -e - Na +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 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 Na 2O 2 Cl 2:2Na +Cl 2=====点燃 2NaCl (2)与水反应 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3)与盐酸溶液反应 Na 先与H 2O 发生反应,生成NaOH 和H 2,NaOH 再跟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碱, 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元素。 3.钠的制取及保存 (1)制取: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 (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