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

一、门诊中药房工作管理制度

1、中药处方调配人员必须上岗佩证,人员素质要求应当具有中药士及以上药学技术职称

或者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2、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

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

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名”)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并做好不合格、不合理的处方登记。

4、对特殊用药如先煎、后下、烊化等应按《中药炮制规范》执行,调配时按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调配,严禁跳跃式调配,配方剂量要准确,严禁估量抓药,调配完毕再按顺序自

行核对,并请复核人员复核,若无误,调剂人员、复核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5、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复核人员应当由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负责,要求逐项复核,发现错味、漏味、重味、重量有误或需临方炮制等应及时纠正,中药饮

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复核率应当达到100%。节假日或一人值班没有复核人员时,调剂人员应担负复核职责,并双签字。

6、含有剧毒药品的处方应按《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

文件规定处理,外用药或超大剂量的毒性药物炮制品,应注明用法、煎煮方法或直接交待

病人,以保障用药安全。

7、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剂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

8、处方中特殊用药医院需临方炮制,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严格遵照国家

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并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经医院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9、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节约用药,少落地

或不落地。保持调配台面清洁。

10、发药:坚持“三查一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对地址。向患者说明用法

用量、煎煮方法、有无禁忌,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二、中药房处方管理制度

1、处方是医生开写的取药凭证,药剂科凭本院具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发药。

2、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士)本人签字或印模留样调剂室.调剂室凭此接受处方,配发药

品。

3、调配处方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中药士以上药学技术职称或者药学、中药学专业中专

以上学历。

4、处方一律用钢笔、原珠笔或毛笔书写,不得有涂改。必要时,医师应在涂改处签字以

明确职责。

5、处方审阅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遇缺药、超剂量、配伍禁忌等情况需要修改处方,

需退回医师处,经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

6、审方人员如实登记错误处方,定期报告药剂科。

7、处方时拟用的中药一般应按君、臣、佐、使及药引等依次书写。应与中成药、西药分

开,单独书写。

8、处方中的剂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称量采用公制。中药处方中各药的数量应排

列整齐,以防错误。

9、一般处方3日为宜,7日量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急诊处方应在处方右上角注明“急”,当日有效。门诊处方有效期为1-3日,超过限期时,需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10、贵重中药处方应逐日统计消耗,以便掌握库存。

11、调配麻醉、毒性中药,须凭有明显标志的毒性中药专用处方,每日做好消耗、交班登记。麻醉、毒性中药的调配、储存管理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2、普通中药处方应为白色,麻醉处方为淡红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儿科处方为绿色。

13、普通中药处方留存1年,细料、贵重药、含毒性中药处方留存2年,含麻醉中药处方留存3年。

14、调剂及临床中药专业人员有权监督、审核处方,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三、中药房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1. 贵重药品又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贵重药品须建立逐日消耗交班本和日清月结收支帐。

2. 凡属一类贵重药品,值班人员必须每日认真盘点,填写逐日消耗交班表,如有差错和

丢失现象,按科内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3. 统计员每日根据门诊用药消耗数量,及时补充药品以保证临床用药,当日消耗的贵重

药品应及时登记入帐,并应账物相符。

4. 贵重药品如有破损,应按院内规定的报损制度处理,认真清点破损药品,填写药品益

耗单,由科主任签字方能上报财务予以报销。

5. 调配人员调配处方时,应计价准确,调配无误,凡计价误差大或错发及多发出的贵重

药,均按差错登记处理。

6. 属公费医疗的患者,应按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执行,严格杜绝滥开大方的现象。

7. 贵重药品应定期检查,严防过期霉变的现象发生,易潮解和霉变的药品应存放于干燥、

阴凉、通风处。

8.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严防伪、假、劣药混入。

9. 严格执行贵重药品逐日消耗,日清月结制度,贵重药品每月盘点一次,并认真填写盘

点明细表,上报财务科。

10. 贵重药品一律由调剂室按医师处方发放、库房与临床科室均无权发放。

四、中药煎药工作制度

1、煎药员应对工作认真负责,以确保煎药质量。

2、煎药前应将药帖登记、编号、并填写药罐号码、瓶签、核对药帖及病人姓名。

3、煎药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得擅自离开岗位,防

止药汁煎干,煎好灌装时应核对罐号、瓶签、病人姓名、要防止头、二汁药液搞错。

4、煎药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煎药放水量一般可盖过药面三厘米左右,大剂量和松泡、吸水量大的中草药可适当

增加加水量,先浸泡10 一20 分钟,后再煎,严禁用热水浸泡饮片及煎药。煎药时间头煎一般为20 一25 分钟,二煎一般为15 一25 分钟。

(2)先煎、后下药应按处方规定,先煎药一般先煎15 一20 分钟,后下药一般应在煎好前3 一10 分钟放入。煎汤代水药一般应先煎15 一25 分钟,去渣存汁再加入其它药物。

(3)汤药煎好后要及时正确地送到病区,急煎药方应随到、随煎、随送。

(4)煎贮药具使用前要消毒处理,使用后洗去药垢,保持清洁。

五、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1、门诊中药房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干净、整齐、不得吸烟。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药

房应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和设施,配备灭火器。

2、适当控制温湿度,并于每天上午、下午进行温湿度记录。温湿度超出范围时,应及时

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3、门诊中药房贮放的中药饮片要经常进行检查、养护。如有伪劣、毛货等及时退回库房,

并有登记,及时上报本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4、贮存饮片的格斗、容器要保持清洁,外贴标签名称要符合规范要求,格斗内不得有串

药现象。

5、颗粒剂每季检查效期情况并记录汇总,对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在养护记录单上注明,在格斗上做好近效期标志,并上报科主任、仓库管理员、采购员,加快使用或联系退换货。

6、中药饮片及颗粒剂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7、每月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

六、中药房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1、岗位工作人员穿戴衣帽,佩戴胸卡,准时到岗。

2、整理调配工作台,清理工作无关物品,用擦布擦拭工作台,整齐摆放包药纸、笔、背

心袋等工作必需用品。

3、开启电脑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发药负责人,并输入密码。

4、收到处方后,审核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剂量、

贴数和用法等),处方有否配伍禁忌,用药是否合理,如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则向病人说明

情况,并指导实施。

5、处方审查合格后,对处方药品进行逐一调配,调配时检查饮片名称、规格、剂量、贴

数等,确保处方要求相符,同时检查饮片的外观质量,如遇不合格饮片,不得继续调配,并立即从药斗中撤下,存放于指定地放待处理。

6、为了方便核对,必须将其中一贴的饮片按顺序逐一平方在包药纸上。

7、调配完毕的处方必须先自行检查核对,书写患者姓名、编号,无误后签名,交核对人

员复核,再次确认无误后开始包药,完毕后,交给发药岗位。

8、处方与药品审核无误后,呼唤病人姓名,验证病人身份(核对发票联),将药放给病

人,同时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和

必要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有特殊用法或用药时间有要求的药品。

9、全部药品发放完毕,在电脑上点击“窗口发药”确认发药,将收费清单放于指定地方。

10、如遇病人未带收费清单或发票来取药,岗位人员首先应指导其去取来发票再取药,

如病人确已将发票遗失,但能提供病人姓名、性别、处方日期、处方医生、付费金额等信息,

药房核对电脑属实,且该处方确未发,则岗位人员指导其出具单位证明或书面取药证明,内容包括:病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取药品、取药日期等,岗位人员将其收进后放在专处以备查

考。

11、调配用的饮片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杜绝滞库。

12、调配完毕后整理工作台,物品放于指定地方。同时将配药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放入垃圾

收集箱中,并适时清理中药房。

七、中药汤剂煎煮及发放规程

1 配方人员按规定程序配方,填写标识卡和药瓶标签,装入药袋内扎紧,并放在固定药架

上。

1.1 标识卡内容至少包括病人姓名、床号或地址、日期(服用起始和终止日期)、备注

(指先煎、后下等制备及服用的特殊要求)。药瓶标签每帖二张,内容至少包括头汁或二汁、

病人姓名、床号或地址、日期、服用方法。

1.2 如遇急煎处方按 4.1 完成后,立即与制备人员联系,送交煎药室。

2 制备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中药和制剂知识,非药学专业人员需进行培训方能上岗。以病人

为南浔人民,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健康应符合制剂从

业人员的要求。

2.1 每天下班前到中药房取第二天需煎中药,中药房值班人员下班关门前检查药架上

是否有需煎中药。

2.2 制备人员取药后,逐袋核对帖数、标签、标识卡,把中药和标签放入抽屉内,插入

标识卡,并登记在《煎药室工作日记》上。

2.3 煎药前入场处理

2.3.1 人员:穿戴工作衣帽,操作前必须洗手。

2.3.2 环境:开启紫外线灯30 分钟对空气进行消毒,并每周乳酸蒸熏消毒一次。地面、墙面、操作台面等,用合适的方法清洁后水冲。

2.3.3 煎药用具:先清洗,并在临用前消毒。

2.4 煎药方法

2.4.1 浸泡:将药物投入蒸气煎药锅内,并再每锅旁挂上当天的标签,加入冷纯化水浸泡30~60 分钟。加水量约为药材量的3~8 倍,一般淹没药材稍高于药面3~5CM 为度。

2.4.2 头汁:用武火煮沸(蒸气压力2×105Pa 以上),再用文火(蒸气压力0.5×105 Pa 以下)煮20~30 分钟,趁热将药液灌入备用的瓶内,贴上头汁标签。

2.4.3 二汁:加入纯化水适量,用武火煮沸(蒸气压力2×105Pa 以上),再用文火(蒸气压力0.5×105Pa 以下)煮15~25 分钟,趁热将药液灌入备用的瓶内,贴上二汁标签。去渣

取汁时,压榨药渣至尽可能干。

2.4.4 特殊药物,应遵循标识卡的备注说明。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

2.5 煎药毕的清场

2.5.1 清除药渣,清扫场地,清洗用具。关好水、电及蒸气等,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工作场所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什物。

2.6 对整个制备过程进行记录。

3 发送

3.1 将已灌装的汤剂,竖直放入提篮内。核对标签。

3.2 根据标签,送到每个病区,于上午10:30 前交给当班的护士。

4 如遇急煎,收到处方后在 2 小时内完成配、煎、送事宜,并登记入册。

八、中药房药品申领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1、申领人员在每天四点半以后,确保当日门诊窗口发药完毕后,根据最低储备量申领药品。

2、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药品申领”输入申领单,并提交药库。

3、次日上午9 点药库工作人员将药品及药品出库清单送至中药房时,药品验收人员根据药品出库清单逐一核对药品名称、数量、有效期,以及验收药品质量,如有虫蛀、发霉、走油

等变质问题,及时退货,并做好退货登记工作。

4、核对无误,存放完毕后,在药品出库单上验收人处签名,一份提交药库,一份中药房

保存。

5、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药品申领”确认药品入库。

九、中药房盘点标准操作规程

1、每季度最末月的月底盘点药品实物。

2、盘点当日,在保证窗口正常发药的情况下,其他人员对药架分区进行整理,隔斗散装

药品进行装袋。

3、下班后,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再次确保药品申领入库及窗口发药完毕后,点击“库房管理”—“盘点处理”,生成并打印盘点表,全体工作人员按盘点表药品顺序对隔斗中

的饮片及颗粒剂进行盘点。每二人为一组,其中一人负责实物称量、清点,另一人实时记录,

并与盘点表中实物库存量相比对,出入大的应及时复盘,确保清点与记录数据正确。

4、清点完毕后,开启电脑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库房管理”—“盘点录入”,进入药品盘库输入程序,将盘点好的饮片、颗粒剂数据及时录入,录入过程随时复核饮片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及数量,每录入一页数据进行一次核对并保存,录入完毕后再将电脑录入

的盘点数据与手写数据核对。

5、全部录入工作完毕后,科室负责人进行最终校对,如发现盘点前与盘点后数量出现较

大差异,及时告知其他人员进行复盘,如复盘情况相同,则作出记录,事后查找原因。

6、数据复核无误后,由负责人及时在电脑上作盘库数量入库完成处理。打印出两份药品盘点报表,核对完毕后签名,一份上报财务处,一份科室留存。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中药饮片 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流程

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 一、门诊中药房工作管理制度 1、中药处方调配人员必须上岗佩证,人员素质要求应当具有中药士及以上药学技术职称或者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2、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名”)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并做好不合格、不合理的处方登记。 4、对特殊用药如先煎、后下、烊化等应按《中药炮制规范》执行,调配时按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调配,严禁跳跃式调配,配方剂量要准确,严禁估量抓药,调配完毕再按顺序自行核对,并请复核人员复核,若无误,调剂人员、复核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5、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复核人员应当由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要求逐项复核,发现错味、漏味、重味、重量有误或需临方炮制等应及时纠正,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复核率应当达到100%。节假日或一人值班没有复核人员时,调剂人员应担负复核职责,并双签字。 6、含有剧毒药品的处方应按《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 文件规定处理,外用药或超大剂量的毒性药物炮制品,应注明用法、煎煮方法或直接交待病人,以保障用药安全。 7、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剂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 8、处方中特殊用药医院需临方炮制,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严格遵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并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经医院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9、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节约用药,少落地或不落地。保持调配台面清洁。 10、发药:坚持“三查一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对地址。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有无禁忌,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二、中药房处方管理制度 1、处方是医生开写的取药凭证,药剂科凭本院具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发药。 2、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士)本人签字或印模留样调剂室.调剂室凭此接受处方,配发药品。 3、调配处方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中药士以上药学技术职称或者药学、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目录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二)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三)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四)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措施 (五)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六)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七)中药饮片保管储存管理制度 (八)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九)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十)煎药室管理规范 (十一)煎药室操作规范 (十二)煎药室工作制度 (十三)煎药室设备标准化操作程序 (十四)中药急煎制度 (十五)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制度 (十六)煎药质量控制措施 (十七)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一、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制定本办法。 二、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全院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四、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医院职工及患者,如果发现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权直接向医院领导或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反映,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干涉和打击报复。 五、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对领取和存放的中药饮片进行清理、检查以防发生变质失效。 六、药剂科在院长和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供应工作。药剂科应严格遵守与中药饮片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 七、做好饮片购销的资质认证工作,合法规范地购进中药饮片。 八、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入库时应对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入库。 九、中药饮片库房应具备与中药饮片性质相适应的存储设备、设施,如冷藏、防冻、避光、防潮、通风、防鼠、防虫等。 十、中药饮片的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近期先用、远期后用的原则,严格按效期管理中药饮片,防止过期失效。 十一、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煎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中药饮片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工作。 (二)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一、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中药用药咨询管理规定

中药用药咨询管理规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用药咨询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院中药房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房工作质量,促进中药师与患者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合理用药,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4号)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中药咨询窗口主要为门诊患者提供中药咨询服务,是中药房重要的服务岗位。原则上由主管中药师及以上人员承担本岗位工作;但由于资源有限,有时日常咨询工作有中药师担任,但必须经过定期培训和考核之后方可承担。 二、中药咨询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佩戴胸卡,准时上班。 三、负责中药咨询窗口工作的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知识,熟悉本院中药的给付标准、质量标准、配伍禁忌、毒麻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四、窗口咨询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及一定的工作技巧,接受咨询应主动、热情,做到语气温和、态度和蔼,使用文明用语,以增强与患者的亲和力,使患者把药师视为可信赖的朋友,愿意向其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与用药有关的问题;解答咨询应言简意核,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性术语,多用确定性语言;回答要自信,以增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五、做好登记和统计工作,对复杂的、有代表意义的问题应详细记录。定期汇总中药咨询内容,归纳典型案例向其他药师反馈交流。 六、窗口咨询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咨询内容包括:

1、煎药方法(先煎、后下、包煎等),煎煮的药量,使用方法,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晨起、睡前等),服药的饮食禁忌。 2、中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中药的禁用、慎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特殊病人(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机体器官功能异常者)的特殊给药方案。 3、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生理状况等药学内容,还可能涉及患者的家庭、隐私、心理状况、经济情况等社会内容。 七、及时收集、整理中药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并在系统上报。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 1. 目的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规范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以及修改、撤销、替换、销毁等环节的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经营质量管理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程序及质量档案、报告、记录和凭证等文件的管理。 3. 有关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用于保证药品经营质量的文件管理系统,包括一切涉及药品经营质量的书面标准和实施过程中的记录结果组成,是贯穿药品质量管理全过程连贯有序的系列文件。 4. 内容 一、中药饮片采购: 1. 为了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体现中药饮片防病治病的特色,发扬祖国传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GSP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中药饮片的购进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品购进时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力求做到供应及时,结合合理。 3. 供货企业必须提供合法证照及拟供中药饮片样品,签订合同必须表明质量条款、产地、等级标准等,必要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4. 中药饮片的包装应牢固,标志清楚,达到规定的要求。包装注明品名、产地及供货单位,并附药品合格标志。 5. 购进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饮片应特殊管理。 6. 应向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企业购进。 7. 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8. 该制未制,该炮未炮的中药饮片不得购进。 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1. 中药饮片入库必须验收其品名、产地、数量、规格、质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如发现有虫蛀、霉变、变质等质量不合格现象

中药材管理制度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制度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制度。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的管理。 职责:公司办公室及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对本制度实施负责。 制度: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储存、养护 一、为了做好中药材的养护工作,必须掌握各种药材的性质和变异特点。下面将药材分为易生虫、易乏油发霉、易变色走味、易熔化怕热、易潮解风化和失油,需要特殊保管的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等几种类型,分别介绍他们的质量检验方法和具体养护。 二、易生虫药材 (1)易生虫药材的品种很多,就其药用部份来说,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树皮,有动物的骨、甲、皮、筋和昆虫驱体等。其所含有成分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由于这类药材的形状、质地和成分不同,适合于很多不同类、不同食性和生活习惯的害虫生活与栖息,各种害虫对药材的危害程序也不尽同。 如:质地松软、含糖类、脂肪较多的党参、陈皮、柏子、枸杞等,易受螟、蛾危害。 含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鹿茸、剌猥皮、蕲蛇、蜈松等,易受鲣节虫危害。 质地坚实,含淀粉较多的赤小豆、皂角、薏苡仁、芡实米等,易被象鼻虫和谷盗蛀蚀。 质地松散、含芳香挥发油较我的玫瑰花、款冬花和各种菊花,则易被谷盗、螟、蛾等多种科属的害虫危害。 药材中也有部份品种,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易生虫,如天门冬、肉苁蓉等。

(2)在储存场所潮湿,药材吸潮变软后、才易生虫;白扁豆、白果、榧子等外壳坚硬,甘草等,如果存入时间过久,并在温、湿度适于害虫早生长时,才易引起虫害。 (3)易生虫药材中的某些品种,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还会泛油、发霉变质,因此,要保管好这类药材,不受虫霉的危害,首先必须了解这些药材的性质,摸清发生害虫以及质量的规律,然后才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4)有些易生虫药材,在入库验收时虽没有发现害虫,但在贮存过程中如不加注意,仍有可能会生虫,因此必须做好经常性的在库检查工作。每周检查时应按堆垛次序,逐垛进行。首先检查垛的周围和垛的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然后对易生虫药材的重点品种进行开箱拆包检查。检查时,如不易从外观上判断是否生虫的,也可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进行,此外,外大垛药材,应首先注意货垛所处的环境,因每个角、每个面、上中下层所接触的温度不同,可以用抽查方法,及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吸潮后发霉生虫。 (5)保管易生虫药材,除了要勤加检查外,必须从杜绝害虫来源,控制其传播途径,消除其孽性繁殖条件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保证其不受虫害,因此,储存这类药材,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在地面上埔放生石灰、炉灰或木炭等进行吸潮,垛底垫木应垫高到四十厘米以上,垫木上最好铺上木板,芒席或木炭等进行吸潮,垛底垫木应垫高到四十厘米以上,垫木上最好铺上木板,芒席或油毛毯等隔潮,使药材保持经常的干燥。其次,是保持库内外清洁,在这类药材入库前,应把空仓内的尘土、废物等清除掉。发现库房内害虫时,可用杀虫水,对四壁墙、地板、垫木以及一切缝隙处进行喷洒。平时对库房内外及货垛,也应经常进行打扫,不使害虫和菌类有繁殖的机会。此外,要合理地安排出库,因易生虫的药材,一般是陈货较新货更易生虫,因此应根据具体品种的新旧情况和质量情况,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容易生虫的药材先出库。同时,对这类药材的货垛,也应有明显的标志,以便引注

中药饮片使用管理制度

中医院中药饮片使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规定。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二、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三、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三、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担任;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由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 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 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 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

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 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 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六、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书”。 七、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八、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九、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十、设置中药饮片检验室、标本室,并能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 十^一、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十二、中药饮片仓库、调剂室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等条件及设施。 十三、中药饮片出入库应当有完整记录。中药饮片出库前,应当严格进行检查核对,不合格的不得出库使用。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二、中药饮片采购管理 三、中药饮片的验收管理 四、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 五、中药饮片的调配与销售 六、中药饮片的养护 七、中药饮片岗位职责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1.中药饮片入库必须验收其品名、产地、数量、规格、质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如发现有虫蛀、霉变、变质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货单不符的不得入库。个别中药饮片如果不易辨别真伪的,必须送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入库。 2.在库饮片必须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每季度要将全部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实行“三三四”循环。梅雨季节,每月要将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出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3.中药饮片出库必须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不得销售。 4.严把中药饮片销售质量关,拆零分装时不得混装,错装,及时清理零货称取区,做好记录。 5.零货称取区每天清洁打扫,每周做一次大清扫,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6.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及时处理。 二、中药饮片采购管理: 1.为了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体现中药饮片防病治病的特色,发扬祖国传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GSP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中药饮片的购进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品购进时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力求做到供应及时,结合合理。 3.供货企业必须提供合法证照及拟供中药饮片样品,签订合同必须表明质量条款、产地、等级标准等,必要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4.中药饮片的包装应牢固,标志清楚,达到规定的要求。包装注明品名、产地及供货单位,并附药品合格标志。 5.购进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饮片应特殊管理。 6.应向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企业购进。 7.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卫生局关于下发《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的通知

仪陇县卫生局关于下发《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了加强我县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安全使用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仪陇县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 一、中药饮片的使用管理 (一)、中药饮片处方 1、中药饮片处方应按《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要求》开具,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还应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2、中药饮片名称应当使用规范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3、剂量使用法定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4、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下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对中药饮片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5、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若有配伍禁忌和超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名上方再次签名;毒性中药饮片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罂栗壳不得当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职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调配时必须混入群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极量(18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儿童不得使用罂栗壳。 6、普通中药饮片处方2日内有效,需再次调配的7天内予以调配。 (二)调剂 1、药师应当认真逐项审核处方,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不得调剂。药师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2、调剂人员应当遵守调剂制度,凭本院合格有效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剂。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当按照中药饮片调剂规程进行审方和调剂。调剂处方是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3、调剂人员应遵守调剂炒作规程,准确称量,调配一方多剂的中药饮片处方,在分剂量时应分称递减,保证剂量准确,不得估量抓药,重量、分剂量误差不得超过±5%,对处方中注明“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另包,并在发药是对病人详细说明。 4、发药是应唱名发药,必要时还应核对科别、性别、年龄、创号、开具日期、处方医师、药品金额等项目,详细交代用法用量,中药饮片常规简要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要向患者特别说明和提示 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不予退药。 (三)煎煮 1、煎药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有关内容;认真填写操作记录和发药记录;急煎中药应在2小时内完成。 2、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待煎药物应当先行侵泡不少于30分钟。 3、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煎煮实践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1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煎煮时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1、为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体现中药治病特色,发扬祖国传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医疗机构必须向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购入中药饮片。 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中药报告书》复印件。 4、购进蒙药、中药饮片,必须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等内容。票据和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5、购进的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包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和使用,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批准文号。 6、验收中药饮片应符合规定,对照实物进行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以及数量的核对,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如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票货不符的,有权拒收,不得入库。 7、中药饮片出库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不得出库。 8、在库中药饮片应定期进行养护,根据药品特性及季节变化特点,采取干燥、降氧、熏蒸、除湿等方法进行养护。 9、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10、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中药饮片采购制度及流程

1、采购中药饮片必须严格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医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2、药房人员根据库存与临床用药情况提出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药房人员提出计划拟定采购计划,报药剂科负责人审核后交主管院长审批后,采购员从已备案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3、购进中药饮片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合格的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降低中药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4、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供货公司提供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首营企业还必须与原件对照,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品种审批表以及产品所属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GS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均需加盖公司原印章,审查合格后归档保存以备查。 5、每年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签订明确质量条款的“药品采购合同”和“廉政协议”,供应单位保证所供药品是合法,质量合格的药品。 6、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中药饮片包装上应有生产企业、品名、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药品生产许可证号。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每批中药饮片还需提供质量检验报告。 7、中药饮片的购进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品购进时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供应及时,合理使用。 8、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9、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10、每年应当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11、采购流程: 药房人员提出计划采购员拟定采购计划科主任审查院长审批采购员按批准采购。

最新整理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docx

最新整理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地经营中药饮片。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门店中药饮片经营的全过程 4、责任人:中药饮片调配、复核、销售人员 5、内容: 5.1门店所经营的中药饮片必须从配送公司购进。 5.2门店所购进的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5.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的应有加本公司质管科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 5.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5.5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净选、过筛后装斗,做好装斗复核记录,不得错斗、串斗,及时清理格斗,防止混药,斗前应标明中药饮片名称。 5.6调配中药饮片的处方必须经执业中药师审核后方可调配、销售。审核、调配和销售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五年备查。 5.7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5.8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5.9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后签字方可发给顾客。 5.10应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5.11经营中药饮片应配置所需调配处方和临方炮制的设备。 5.12中药饮片的储存有防尘、防潮、防污染、防鼠、防霉变的设备,并按其不同特性进行养护。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规定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 规定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的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由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 三、药剂科负责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四、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药房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药饮片验收人原则上要求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担任,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六、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移放不合格药品区封存,向上报告科主任按规定程序处理。 七、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等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八、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九、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按《药品报损、销毁制度》相关内容处置。 十、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十一、毒性中药饮片的称量使用专用戥称。所用戥称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戥称称量的准确性。 十二、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房处方调剂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十三、中药饮片处方原则上要求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审核,中药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核对发药(小包装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复核人员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即可);由于资源有限,中药师日常也参与审核和核对发药工作,但必须经过定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一、中药饮片采购: 1.为了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体现中药饮片防病治病的特色,发扬祖国传 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GSP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 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中药饮片的购进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 重药品购进时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力求做到供应及时,结合合理。 3.供货企业必须提供合法证照及拟供中药饮片样品,签订合同必须表明 质量条款、产地、等级标准等,必要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4.中药饮片的包装应牢固,标志清楚,达到规定的要求。包装注明品名、 产地及供货单位,并附药品合格标志。 5.购进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饮片应特殊管理。 6.应向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企业购进。

7.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 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8.该制未制,该炮未炮的中药饮片不得购进。 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1.中药饮片入库必须验收其品名、产地、数量、规格、质量、生产厂家、 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如 发现有虫蛀、霉变、变质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货单不符的不得入库。 个别中药饮片如果不易辨别真伪的,必须送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入 库。 2.在库饮片必须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每季度要将全部中药饮片检查一遍 实行“三三四”循环。梅雨季节,每月要将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出现 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3.中药饮片出库必须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 不得销售。 4.严把中药饮片销售质量关,拆零分装时不得混装,错装,及时清理零 货称取区,做好记录。 5.零货称取区每天清洁打扫,每周做一次大清扫,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6.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及时处理。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枫嘉中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一、中药饮片采购: 1、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得管理,体现中药饮片防病治病得特色,发扬祖国 传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品管理法》、GSP及其实施细则等 法律法规得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中药饮片得购进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得原则, 注重药品购进时得实效性与合理性,力求做到供应及时,结合合理、 3、供货企业必须提供合法证照及拟供中药饮片样品,签订合同必须表 明质量条款、产地、等级标准等,必要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4、中药饮片得包装应牢固,标志清楚,达到规定得要求。包装注明品 名、产地及供货单位,并附药品合格标志。 5、购进文号管理得中药材饮片应特殊管理。 6。应向具有合法证照得供货企业购进。 7、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得《进口药材 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8.该制未制,该炮未炮得中药饮片不得购进。 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1.中药饮片入库必须验收其品名、产地、数量、规格、质量、生产厂 家、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得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 如发现有虫蛀、霉变、变质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货单不符得不得入库。 个别中药饮片如果不易辨别真伪得,必须送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入 库。

2。在库饮片必须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每季度要将全部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实行“三三四”循环。梅雨季节,每月要将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出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3、中药饮片出库必须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得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不得销售。 4。严把中药饮片销售质量关,拆零分装时不得混装,错装,及时清理零货称取区,做好记录、 5.零货称取区每天清洁打扫,每周做一次大清扫,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6.客户反馈得质量信息及时处理。

中药质量管理制度

中药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七条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三章采购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四条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明、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第四章验收 第十七条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第十八条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第十九条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中药饮片检验室、标本室,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 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XX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1.使用中成药,必须遵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中成药。 2.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辩证、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遗迹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3.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时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适应的中成药。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4.剂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5.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6.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择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7.使用中药注射剂应遵守《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药注射临床应用指南》,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护,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8.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效猛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应注意中成药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9.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必须遵循: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格配伍禁忌,应分开使用,除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同时同用一条通道。 10.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制定给药方案时,要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显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中药材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

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1、药品购进质量管理制度。 2、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 3、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4、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5、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7、拆零药品和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8、卫生管理和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9、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一、药品购进质量管理制度。 1、中药饮片必须从取得GMP或GSP证书的合法饮片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购进,严禁从其他任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购货前应签订购货合同(本着公司实际规模较小,一般均为零星采购,购货合同可为年度大合同)。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实施批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药品采购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2、中药材可以从中药材专业市场购进,也可以从药农手中收购。购货时应向供货者索取包括摊位证、营业执照、身份证等相关资质证明复印件,并标明所购药材的品名、规格和产地。 3、购进进口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应有符合规定的加盖了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 4、购进应做好购进记录,包括日期、品名、规格、供货单位、生产厂家、产地、单位、数量、批号、购进人员、备注等内容,并保存于电脑中。 二、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 1、验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相关内容及购销合同中签订的质量条款进行。 2、验收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中药材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实施批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验收应在到货后24小时内完成。 3、验收时应注意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外观性状的检查;中药材还应注意水份和杂质的检查;对进口药材或饮片还应检查供货方提供的进口药材或饮片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是否加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的原印章,有效期限是否已经过期等。 4、销后退回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除与来货验收的所有规定相同外,还应根据《药品退货质量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5、验收完毕后做好验收记录,包括到货日期、品名、等级(规格)、产地、数量、产品批号、供货单位、验收结论、验收员等内容。 三、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中药经营管理制度流程

中药经营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中药(包括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管理,保证中药质量和保 障人们使用中药有效。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63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 3 4、 5.1.2 5.1.3 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5.1.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5.2中药的验收 5.2.1验收员根据质量标准对中药进行品名、规格、产地、数量、包装、等级、外观质量、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等逐项验收。实施批准文号管理

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并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5.2.2检查中药包装的完整性、清洁度。塑料袋装的饮片检查是否密封完好, 有无水汽、霉变等或其它污染。 5.2.3对中药进行纯净度检查,杂质的含量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5.2.4质地、5.2.6 5.3.1 5.3.3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执行。严禁不合格药品 上柜销售。 5.3.4审方工作由具有中药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负责,审方主要把握处方有无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有无孕妇、婴幼儿和高龄老人的禁忌药等,如确属病情需要超常规使用,必须由处方医师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对

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临时缺药等处方变动,由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 签字。 5.3.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审方——配方——核对——发 药的程序。 5.3.6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严禁串规、串级,按规定价格算方计价。 5.3.7 5%。处5.3.8 片处方调配登记》。 好药品销售台帐,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5.4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5.4.1常温储存的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45%-75%。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流程

中药饮片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等的有关规定。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为核心,制定严格的,实行。 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 第十二条尚未评定级别的医院,按照床位规模执行相应级别医院的人员要求。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 采购中药饮片,由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五条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第十六条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第十八条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第十九条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第二十条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中药饮片检验室、标本室,并能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 第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二条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