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常州大学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常州大学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 JDK的安装和运行环境变量的设置 (3)

实验二 JA V A语言基础实验 (4)

实验三 JA V A面向对象特性实验 (6)

实验四 Java输入输出实验 (7)

实验五基于AWT及SWING的GUI及事件处理实验 (9)

实验六Applet (12)

附录Ⅰ (14)

附录Ⅱ (15)

实验一 JDK的安装和运行环境变量的设置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J2SDK安装和运行环境设置。

2.掌握java最简单的程序结构,会使用javac和java命令。

实验内容

1.下载j2sdk1.6.x。在https://www.360docs.net/doc/729739732.html,网站的download链接中选择J2SE1.6.x链接,选择j2sdk-1.6.x-windows-i586.exe下载。

2.安装该程序。默认安装路径为c:\jdk1.6.x。

设置环境变量。主要有path和classpath两个环境变量需设置。在windows2000按如下方法设置:

进入“控制面板”->“系统”->“高级”->“环境变量”->“系统变量”后,双击path,在后面添加:c:\jdk1.6.x\bin,双击classpath,在后面添加:c:\jdk1.6.x\lib。重新启动系统。

4、编写一个输出“这是我的第一个JA V A程序”程序。

public class 这是我的第一个Java程序{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这是我的第一个Java程序!");

// TODO 自动生成方法存根

}

}

5、示例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在记事本中编写该程序,并保存为d:\my\HelloWorld.java。

运行过程为:

进入dos环境,切换到保存路径,然后在命令行中输入下列命令:

javac HelloWorld.java

编译通过后,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java HelloWorld

运行结果应该为:Hello World

6、用集成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实现:从键盘接受数据,并将接受到的数据输出。从键盘接受数据参考代码如下:请修改程序可以接受其他类型的数据。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canner console=new Scanner(System.in);

int choice = console.nextInt(); //接受整数

String s=console.nextLine(); //接受一行字符串

float f=console.nextFloat(); //接受单精度浮点数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irst java class!"+choice+s+f);

}

}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console=new Scanner(System.in);

long choice = console.nextLong(); //接受整数

String s=console.nextLine(); //接受一行字符串

double f=console.nextDouble(); //接受双精度浮点数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irst java class!"+choice+s+f);

}

}

实验二 JA V A语言基础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JA V A变量、标识符以及语法规则。

2.掌握JA V A三种程序结构的设计方法。

3.掌握数组的声明,使用方法。

4.掌握JA V A基本程序设计的方法。

实验原理

Java中数据类型分为基本数据类型与复合数据类型,相应地变量分为基本类型与引用类型。基本类型变量有8种,而类、接口和数组变量是引用类型。基本类型变量使用和C及

C++完全一样,但引用类型的使用有点与C中的指针相同(注意Java中并没有指针的概念)。引用类型变量的使用有引用空间与数据空间的概念,当变量声明时只是给该变量分配引用空间(或可以理解为地址空间),数据空间并没有分配。

例如定义:Mydate today; 定义的变量名today为引用空间的变量名

today=new Mydate(); 实例化Mydate类的一个对象,也即产生了数据空间用于存放该对象的数据。并且将该对象的地址赋给today,这样对象名today就指向了相应的数据空间。

数组的定义和使用举例 int a[]=new int[6];

程序的流程控制结构和C语言基本类同,有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但初学面向对象编程容易犯程序结构上的毛病,许多同学编出的程序和面向过程语言的一样只是换成Java的语法。原则上面向对象编程的结构,应该以类为基本组织单位。

实验内容

1.写程序,创建一个整型5*5矩阵,并输出。

本程序源文件名为shiyan21.java,包含两个类matrix及主类shiyan21

import java.io.*;

//矩阵类包含input( )及output( )两个方法

class matrix{

void input(int a[][]){

int i,j;

for(i=0;i<5;i++){

for(j=0;j<5;j++){

a[i][j]=i+j ;

}

}

}

//output()方法完成矩阵的输出,请在下面的方法中完成相应的代码

void output(int a[][]){

}

public class shiyan2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int a[][]=new int[5][5];

matrix m=new matrix ();

m.input(a);

m.output(a);

}

}

2.给出一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优”,“良”,“中”,“合格”,“差”。90分以上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合格”,60分以下为“差”。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shiyan22{

//以下grade( )方法的功能是根据所给成绩,得出成绩的等第请完成相应的代码

void grade(int sco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该语句功能是将标准输入流system.in与输入流、缓冲流套接,从键盘接受一个字符串BufferedReader str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please input to data:");

//这里try{ }catch(){ } 结构为Java系统要求的异常处理为第六章的内容

try{

//将键盘输入的字符串转换成整数类型,并赋值给变量s

s=Integer.parseInt(strin.readLine());

//以上方法注意在以后自己的程序中加以应用

}catch(IOException e){ }

shiyan12 x=new shiyan22();

x.grade(s);

}

}

3.给出一个不多于5位的正整数,要求(1)求出他是几位数(2)分别打印出每一位数字(3)按照逆序打印出各位数值。例如123应输出321。

4.求40的阶乘。

本题编程时要考虑到所求结果的准确性

5.给出10个数,使用某种排序方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各个数。

实验三 JA V A面向对象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过实验使学生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

2.掌握JA V A类的设计方法。

3.掌握JA V A类继承以及方法重写的实现。

4.掌握接口的设计方法。

5.掌握包的设计以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面向对象是Java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其中封装、继承和多态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个关键特征。

将对象的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方法结合,通过方法将对象的数据与实现细节保护起来就是封装。外界只能通过对象的方法访问对象,这样既保证了对象数据的一致性,又提高了软件模块的内聚性。继承性使得子类继承父类的状态(变量)和行为(方法),这样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代码的利用率。

Java中类都有构造方法,通常构造方法用来进行该类的初始化。构造方法与所属的类同名,但是要注意只有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可以继承,而有参数的构造方法是不能够被继承的。

方法重写可以隐藏父类定义的方法,可以使子类有自己特有的行为方法。要注意子类中重写的方法必须与父类中对应的方法具有相同的返回值、方法名和参数列表。方法重写又是实现对象运行时多态的基础,而多态性又使得程序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包又是Java的重要特色,它可以将一组相关类与接口包裹起来形成包。提供了以包为单位的独立命名空间,有效地解决了命名冲突的问题。

通过以下几个实验,可以掌握和理解类的这些基本特性。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水果类,要求包括名称(name),颜色(color),产地(place)等属性以及得到和输出这些属性的方法。要求各有一个无参和有参的构造函数。

2.设计一个苹果类和一个菠萝类,继承水果类。并至少具有一个品种属性。重写父类的部分方法。要求这两个类都有各自的构造函数。

3.将以上各类包含在一个包中。

4.设计一个接口Action,该接口中至少包含吃(eat),摘(pick)和存储(store)方法。

要求以上各类实现该接口。

5.计一个测试类,输出所有信息。

实验四 Java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JA V A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字节流输入输出类(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字符流输入输出类(FileReader,FileWriter)、随机存取文件类RandomAccessFile及File类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应用程序常常需要从外界输入数据,或者把数据输出到外界。Java的输入输出系统支持流式输入/输出(即顺序存取方式)和随机存取文件的方式,保存数据的粒度从字节、字符到对象。其中流式输入输出是最基础的,应该重点掌握。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求2—200之间的素数,并将结果保存在文件prime.dat中。再从该文件中读取内容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以下程序共有两个类,类prime完成求素数。请根据所述功能,在程序空白处填空。import java.io.*;

class prime{

void getprime(int m,int n,int a[]){

int i,j,k;

for(i=m,k=0;i<=n;i++){

for(j=2;j<=i/2;j++){

if(i%j==0) break;

}

if(j>i/2) a[k++]=i;

}

}

}

public class shiyan4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le primefile=new File("prime1.dat");

prime p=new prime();

int a[]=new int[50];

int i=0,c;

p.getprime(2,200,a);

try{

FileOutputStream out= ; //创建文件输出字节流FileInputStream in= ; //创建文件输入字节流

while(a[i]!=0){

; //写数据

}

while((c=in.read())!=-1){

System.out.println(c);

}

in.close();

out.close();}catch(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2.写一个程序显示在程序的命令行中指定的目录中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包括文件大小以及是文件还是目录类型,并且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显示。

3.使用随机访问流读出文本文件最后n个字符,文本文件名和数字n用命令行参数的方式提供。

以下程序是本题的主要代码,按照题目要求运行时命令行指定文本文件名和数字n。例如:java shiyan44 text.txt 12 其中文本文件名text.txt对应args[0], 12对应args[1]。必须加以注意的是这里12为字符串,要求在程序中加以处理转化为数值类型。请根据功能要求将空白处的语句填写完整。

import java.io.* ;

public class shiyan4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String filename,s,t;

int n=0;

long leng,filepoint; //注意这里定义为长整型

RandomAccessFile file= ; //创建随机文件读写对象

leng=file.length();

t=args[1];

//以下循环语句完成将从命令行接受到的数字字符转换成为整数类型

for(int i=0;i

n=10*n+(int)(t.charAt(i)-48);

}

file.skipBytes((int)(leng-n));

//将文件指针向前移动到最后n个字符,请注意这里为何要将长整形转换为整型类型filepoint=file.getFilePointer();

while(filepoint

s= ; //读出内容并赋值给变量s

System.out.println(s);

filepoint=file.getFilePointer();

}

file.close();

}

}

4.编写一个程序,保存一个包含整数、日期和地址的对象到文件sample.dat中,并从该文件中读取对象显示出来。

实验五基于AWT及SWING的GUI及事件处理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组件,以及它们的层次关系和使用方法。

2.掌握常见的布局管理设计器,如FlowLayout,GridLayout,BorderLayout。学会如何进行布局设计。

3.掌握事件驱动原理,使GUI中的基本组件能够响应用户的操作。

实验原理

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开发出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是极为重要的。在Java中有AWT(Abstract Windows Toolkit 抽象窗口工具集)和Swing两类工具集,其中AWT和本地代码有关并不完全独立于平台,而Swing成为轻量级组件完全支持跨平台。但是两者的机制完全一样,例如事件处理机制都采用监听方式;都提供了容器、布局管理器的机制。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包括一个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当用户单击按钮时,程序把文本框中的内容复制到当前的位置。

2.编写程序,利用JtextField和JpasswordField分别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对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检验。对于每个用户名有三次密码输

入机会。

3.编写程序实现一个计算器,包括10个数字(0-9)按钮和4个运算符(加、减、乘、除)按钮,以及等号和清空两个辅助按钮,还有一个显示输入输

出的文本框。

以下是本题的参考代码,请大家调试运行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相应的功能。如增加开平方根、求阶乘等功能。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awt.*;

public class shiyan53 extends JFrame {

JButton jbut0,jbut1,jbut2,jbut3,jbut4,jbut5;

JButton jbut6,jbut7,jbut8,jbut9,jbutClear,jbutCalculate;

JButton jbutAdd,jbutSubtract,jbutMultiply,jbutDivide;

JTextField jTxt;

float s=0,t=0,result;

int operator;

boolean flag=true;

JLabel jlab=new JLabel();

//

shiyan53(){

super("");

Container contentPane=getContentPane();

contentPane.setLayout(new GridLayout(5,4));

jbut0=new JButton("0");

jbut1=new JButton("1");

jbut2=new JButton("2");

jbut3=new JButton("3");

jbut4=new JButton("4");

jbut5=new JButton("5");

jbut6=new JButton("6");

jbut7=new JButton("7");

jbut8=new JButton("8");

jbut9=new JButton("9");

jbutAdd=new JButton("+");

jbutSubtract=new JButton("-");

jbutMultiply=new JButton("*");

jbutDivide=new JButton("/");

jbutClear=new JButton("Clear");

jbutCalculate=new JButton("=");

jTxt=new JTextField();

contentPane.add(jbut0);

contentPane.add(jbut1);

contentPane.add(jbut2);

contentPane.add(jbut3);

contentPane.add(jbut4);

contentPane.add(jbut5);

contentPane.add(jbut6);

contentPane.add(jbut7);

contentPane.add(jbut8);

contentPane.add(jbut9);

contentPane.add(jbutAdd);

contentPane.add(jbutSubtract);

contentPane.add(jbutMultiply); contentPane.add(jbutDivide);

contentPane.add(jbutClear);

contentPane.add(jbutCalculate); contentPane.add(jTxt);

jbut0.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1.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2.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3.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4.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5.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6.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7.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8.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9.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Add.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Subtract.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Multiply.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Divide.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

jbutClear.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1());

jbutCalculate.a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Handler2());

}

//ActionEvent

class ButtonHandler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o,p;

p=e.getActionCommand();

o=jTxt.getText();

jTxt.setText(o+p);

if(p=="+") {flag=false;operator=1;}

else if(p=="-"){flag=false;operator=2;}

else if(p=="*"){flag=false;operator=3;}

else if(p=="/") {flag=false;operator=4;}

else if(flag) s=10*s+(int) (p.charAt(0)-48);

else t=10*t+ (int) (p.charAt(0)-48);

}

}

//ActionEvent clear jTxt

class ButtonHandler1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jTxt.setText("");

flag=true;

s=0;

t=0;

}

}

//ActionEvent calculator

class ButtonHandler2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witch(operator){

case 1: result=s+t;

break;

case 2: result=s-t;

break;

case 3: result=s*t;

break;

case 4: result=s/t;

break;

}

jTxt.setText(" "+resul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hiyan53 cal=new shiyan53();

cal.setSize(400,150);

cal.setDefaultCloseOperation(cal.EXIT_ON_CLOSE);

cal.setVisible(true);

}

}

实验六Applet

实验目的

1.掌握Java Applet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2.了解Applet运行机制

3.学会编写Applet对应的HTML文件,掌握从HTML文件向Applet传递参数的方法。

4.了解Applet与浏览器的通信。

5.掌握在Applet图形界面设计。

实验原理

Applet小应用程序,是Java与Web相结合的一种应用形式。它可以使Web页具有动画、声音、图象和其他特效功能,可使Web页能够与用户动态交互,接受用户的输入并且给用户以相应的回应。而且在Applet中支持使用AWT和SWING组件构建图形化用户界面。

实验内容

1.编写Applet,从HTML文件中获取两个字符串参数,并将它们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

2.编写Applet,绘制直线、各种矩形、多边形、圆和椭圆等图形。

3.编写Applet,在浏览器中显示一幅动画。(在一定范围内碰撞运行的小球)

以下是本题的参考代码,请大家调试运行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修该相应的功能。例如:将小球的颜色改变、小球的运行轨迹改为水平或垂直移动等。

import java.applet.*;

import java.awt.*;

public class shiyan63 extends Applet implements Runnable {

int x = 150, y = 50, r = 15;

int dx = 11, dy = 7;

Thread animator;

int s,t;

volatile boolean pleaseStop;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setColor(Color.red);

g.fillOval(x-r, y-r, r*2, r*2);

}

public void animate() {

Rectangle bounds = getBounds();

s= bounds.width;

t= bounds.height;

if ((x - r + dx < 0) || (x + r + dx > bounds.width))

{dx = -dx;}

if ((y - r + dy < 0) || (y + r + dy > bounds.height))

{dy = -dy;}

x += dx; y += dy;

repaint();

}

public void run() {

while(!pleaseStop) { animate();

try { Thread.sleep(100);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public void start() {

animator = new Thread(this);

pleaseStop = false;

animator.start();

}

public void stop() {

pleaseStop = true;

}

}

相应的html文件

???

附录Ⅰ

综合性实验

实验名称

小型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

项目背景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在企事业单位中,人事管理对于发挥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挖掘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基于此目的,用Java开发出小型人事管理软件。

项目目标

本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人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要求完成简单的人事管理,包括员工基础信息登记模块;上班登记模块;下班登记模块;请假登记模块;查询统计模块。

功能需求

1)员工基础信息登记模块:完成对本企业所有在册员工的基础信息,进行录入操作。员工的基础信息包括工号、姓名、性别、省份证号码、专业特长、工龄、工作部门等。2)上班登记模块:完成对所有员工的上班信息登记,包括员工的工号、姓名、上班时间和相应的备注信息。并且还要能够删除错误信息的记录。

3)下班登记模块:完成对所有员工的下班信息登记,包括员工的工号、姓名、下班时间和相应的备注信息,并且还要能够删除错误信息的记录。

4)请假登记模块:完成对所有员工的请假信息登记,包括员工的工号、姓名、请假时间和相应的备注信息,并且还要能够删除错误信息的记录。

5)查询统计模块:主要对所有员工的上(下)时间信息、请假时间信息进行查询统计等。

系统主框架

说明:本实验正常需要20学时,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故此暂时定位选做。

附录Ⅱ

《Java程序设计》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学时:全日制本科32(8)怀德48(12)

类别:C3 学分:2.0

授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第7学期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论

选用教材:《Java语言程序设计》郎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查执笔人:杨亚南、徐守坤

Java程序设计-实验报告1-模板 (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实验一类和对象 系别_________计算机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计算机类/1402______ 姓名_____李馨雪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2015.10.10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一、实验题目:实验一类和对象 二、实验内容: (1)用类描述计算机中CPU的速度和硬盘的容量。要求Java应用程序有4个类,名字分别是PC、CPU、HardDisk和Test,其中Test是主类。 1)PC类与CPU类和HardDisk类关联的UML图如图所示。 其中,CPU类要求getSpeed()返回speed的值,setSpeed(int m)方法 将参数m的值赋值给speed。 HardDisk类要求getAmount()返回amount的值,setAmount(int m)方 法将参数m的值赋值给amount。 PC类要求setCPU(CPU c)将参数c的值赋值给cpu,要求setHardDisk (HardDisk h)方法将参数h的值赋值给HD,要求show()方法能显示 cpu的速度和硬盘的容量。 2)主类Test的要求 main()方法中创建一个CPU对象cpu,其speed设置为2200; main()方法中创建一个HardDisk对象disk,其amount设置为200; main()方法中创建一个PC对象pc, pc调用setCPU方法,实参是cpu;调用setHardDisk方法,实参是 disk;调用show方法。 (2)设计一个动物声音“模拟器”,希望模拟器可以模拟许多动物的叫声,要求如下: 1)编写接口Animal,有2个抽象方法cry()和getAnimaName(); 2)编写模拟器类Simulator,该类有一个playSound(Animal animal)方法,其形参是Animal类型,可以调用实现Animal接口的类所重写的cry()方法播放具体动物的声音,调用重写方法显示动物种类的名称; 3)编写实现Animal接口的Dog类和Cat类。具体的UML图如下所示:4)编写主类Application,其main方法中至少包含如下代码: Simulator si=new Simulator();

java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实验指导答案 第三章

实验10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hiyan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0,b=0,c=0,max=0; 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从键盘输入第一个整数"); a=read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从键盘输入第二个整数"); b=read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从键盘输入第三个整数"); c=reader.nextInt(); if(a>b) max=a; else max=b; if(c>max) max=c; System.out.println("最大的数是"+max); } }//在程序中输入三个整数,比较它们的大小,输出最大的数 实验11 public class shiyan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0; for(int i=0;i<100;i++) { s=s+i; i++; } System.out.println("1+3+5+···+99="+s); } }//用for循环语句求1+3+5+···+99的值 实验12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hiyan1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0,i=1,s=0; 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a<50||a>100) { System.out.println("从键盘输入一个50~100的整数"); a=reader.nextInt(); } System.out.println("你输入的数是"+a); while(i<=a) { s=s+i; i++; } System.out.println("1+2+3+···+"+a+"="+s); } } //编写从键盘输入一个范围在50~100的整数,如果不正确,则继续输入;然后求1到输入整数的累加 实验13 public class shiyan1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 int i=100,s=0; do { s=s+i; i--; } while(i>0); System.out.println("100+99+98+···+2+1="+s); } } //用do-while语句求100+99+···+2+1的值 实验14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hiyan1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_4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与体积的测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误差原理有效数字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并会正确读数。练习作好记录和误差计算。 二、实验要求 (1)分别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金属圆筒、小钢球的内外径及高度,并求体积。(2)练习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金属圆柱体,小钢球,铜丝 四、实验方案 1、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所给样品的体积。 2、分别用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测量所给金属丝的直径。 数据处理 注意: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运用,自拟表格,按有关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描述实验过程(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五、考核形式 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如何读数 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 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 待测长度如何确定 实验二单摆 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单摆周期公式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准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1)测摆长为1m时的周期求g值。 (2)改变摆长,每次减少10cm,测相应周期T,作T—L图,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单摆、米尺、游标卡尺、停表。 四、实验方案 利用试验台上所给的设备及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单摆,然后设计实验步骤测出单摆的周期,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速。 改变摆长,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考核形式 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1、为什么测量周期不宜直接测量摆球往返一次摆动的周期试从误差分析来说明。 2、在室内天棚上挂一单摆,摆长很长,你设法用简单的工具测出摆长不许直接测量摆长。 实验三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摩擦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垫导轨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在气垫导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更深刻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本质。 二、实验要求 验证当m一定时,a∝F,当F一定时,a∝1/m。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光电门,气源 四、实验方案 1、调整气垫导轨水平。 在导轨的端部小心安装好滑轮,使其转动自如,细心调整好导轨的水平。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java 程序设计 实验五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文浩班级计算机141 学号14416122 学院(系):信息数理学院指导教师:吕猛 实验时间:2016 年12 月 6 日实验名称:实验五基于Swing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实验

实验五基于Swing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实验 一实验容 (1)完成开发界面如图所示,实现如下功能 ①选中“查看已有名片”按钮,程序处于查看状态,可以在“名片列表”中选择要查看的名片,程序在“名片详实信息”栏显示该名片的详实信息,此状态中名片信息处于不可编辑状态 ②选中“添加新名片”按钮,程序处于添加状态,所有关于明天信息的项目都处于可编辑状态,设置完成相关信息后,单击“添加”按钮,在“名片列表”中出现新添加名片的名称。单击“清空”按钮可以清空还没提交的容 ③在查看状态和添加状态下,都可以通过点击“爱好”、“学历”单选按钮以显示名片的不同附加信息 (备注:名片附加信息部分,当点击“爱好”按钮时显示的如图1所示,当点击“学历”按钮时显示如图2所示。) 图1

图2 (2)记事本设计与实现 如图所示(1)编程实现如图所示的界面(2)实现文件、编辑、格式、查看,帮助菜单(3)实现记事本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目的 (1)理解组件的分类 (2)掌握容器、布局管理器、普通组件的使用 (3)理解事件处理机制的工作原理 (4)掌握事件的添加和功能代码的编写方法 三实验过程 (1)问题分析 答:名片的设计除了使用最基本的组件,如JButton,Jlist,JCheckBox,JTextField, JRadioButton, CardLayout以外,最主要的是逻辑事件的编写,在成功布局完见面后,就需要编写事件处理。首先,由于是名片信息,保存着一个人的基本信息,所以可以用一个类来表示,如PersonInf类,其次,由于是多个人的信息,可以通过ArrayList 来存放类;其次就是当点击按钮的时候,正确添加和显示信息,此处用到cardLayout 布局,可以减少界面的复杂度,在使用JList的时候,除了加滚动条意外,还需要listModel 获取数据等。 (2)代码编写 答: (1) public class PersonInf { public String yourname; public String address1;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 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

班级号一学号_姓名一题号java(多文件应压缩为rar): 实验1:熟悉上机环境,编写并运行简单的java程序(3学时)实验目的 (1)熟悉Java程序开发环境J2SDK+JCreator的安装及使用 ⑵熟悉Java Application 和Applet程序的结构及开发步骤 ⑶熟练掌握if语句的使用 ⑷掌握Math.sqrt()等常用数学函数的用法 ⑸熟悉System.out.print()的用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按Java Application 和Applet两种方式分别编写程序,求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系数在程序中给定),并输出。 思考并验证 (1)分别给定以下几组系数,给出输出结果 a=1,b=5,c=3 a=4, b=4, c=1 a=2, b=3, c=2 : + i ________ +_ _______ i ⑵如果程序的public类的类名和源文件的文件名不一样会有什

么问题? (3) 将类的public 修饰去掉是否可行?接着再将类名换为其它是 否可行?这说明了什么? (4) 将程序中main 前面的public 去掉,重新编译执行你的程序,你看到 了什么信息? (5) 将程序中main 前面的static 去掉,重新编译执行你的程序,你看到 了什么信息?为什么? (6) 本次上机中,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班级号一学号_姓名一题号java (多文件应压缩为rar ): 实验 2:控制流程 1(3 学时 )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使用 if 语句 (2) 掌握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输出时,只使用下面的语句: System.out.print( “ ”); // 不换行 System.out.print( “* ”); // 并且不换行 System.out.print( “+”); // 并且不换行 System.out.println( “*”;) // 并换行 编写程序输出(注:在图形的中心处有一个加号 ' +'): 思考并验证 下面程序片段给出了从键盘输入一个整数的方法: import java.io.*; 输出一个空格, 并且 输出一个字符' * ', 输出一个字符' +', 输出一个

java程序设计基础实验27

实验27 类的构造方法1 实验要求:编写一个Java程序,在程序中定义Student类,Student类有三个构造方法,分别对不同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编写程序如下 class Student //定义类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定义无参的构造方法。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构造方法被调用"); } public Student(String c) //定义有一个参数的构造方法。 { name=c; System.out.println("Student(String newName)构造方法被调用"); } public Student(String a,int b) //定义有两个参数的构造方法。 { name=a; age=b; System.out.println("Student(String newName,intnewAge)构造方法被调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volu1=new Student(); //创建Student类的一个对象,不传入参数 Student volu2=new Student("张三"); //创建Student类的一个对象,传入一个参数:”张三” Student volu3=new Student("张三",15); //创建Student类的一个对象,传入两个参数:”张三”、15 } } 运行结果如下

程序分析如下: 程序中的Student类有三个构造方法,分别对不同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大学物理实验4-指导书

1.1 静电场 实验内容 图示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同心球壳电场及电势分布图。 实验设置 有两个均匀带电的金属同心球壳配置如图。内球壳(厚度不计)半径为R 1=5.0 cm ,带电荷 q 1 = 0.6?10-8 C ;外球壳半径R 2 = 7.5 cm ,外半径R 3 = 9.0 cm ,所带总电荷q 2 = - 2.0?10-8 C 。 实验任务 画出该同心球壳的电场及电势分布。 实验步骤及方法 基本原理:根据高斯定理推导出电场及电势的 分布公式;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绘制电场及电势的分布图。 在如图所示的带电体中,因内球壳带电q 1,由于静电感应,外球壳的内表面上将均匀地分布电荷-q 1;根据电荷平衡原理,外球壳的外表面上所带电荷除了原来的q2外,还因为内表面感应了-q 1而生成+q 1,所以外球壳的外表面上将均匀分布电荷q 1+q 2。 在推导电场和电势分布公式时,须根据r 的变化范围分别讨论r < R 1、R 1 < r < R 2、R 2 < r < R 3、r > R 3几种情况。 场强分布: 当r < R 1时, 001=?=???E dS E S 当R 1 < r < R 2时, ?= ???0 1 εq dS E S 2 1 0241 r q E επ= 当R 2 < r < R 3时, 00 3=?=???E dS E S 当r > R 3时, 1

2 210 40 2 141r q q E q q dS E S += ? += ??? επε 电势分布: 根据电势的定义,可以求得电势的分布。 当r < R 1时, 3 2 10210110143211414141 3 3 2 21 1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r r ++ -=?+?+?+?=?=?????∞ ∞ επεπεπ 当R 1 < r < R 2时, 3 2 102101014321414141 3 3 2 2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 -=?+?+?=?=????∞ ∞ επεπεπ 当R 2 < r < R 3时, 3 2 10143141 3 3 R q q U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 ?+?=?=???∞ ∞ επ 当r > R 3时, r q q U dr E dr E U r r 2 1014141 += ?=?=??∞ ∞επ 至此,可以用MS Excel 来绘制电场及电势分布图。方法如下: 打开Excel 后会有一个默认的表格出现(如下图) 在A1、A2、A3单元格内分别输入“R1=”、“R2=”、“R3=”;在B1、B2、B3单元格内分别输入R1、R2、R3的数值。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磁性物理实验指导书

磁性物理实验 讲义 磁性物理课程组编写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二O一二年九月

目录 一、起始磁导率温度特性测量和居里温度测试计算分析 (1) 二、电阻率测试及磁损耗响应特性分析 (3) 三、磁致伸缩系数测量与分析 (6) 四、磁化强度测量与分析 (9) 五、磁滞回线和饱和磁感应强度测量 (11) 六、磁畴结构分析表征 (12)

一、起始磁导率温度特性测量和居里温度测试计算分析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磁性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的测量原理,学会测量材料的起始磁导率,并能够从自发磁化起源机制来分析温度和离子占位对材料起始磁导率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一个被磁化的环型试样,当径向宽度比较大时,磁通将集中在内半径附近的区域分布较密,而在外半径附近处,磁通密度较小,因此,实际磁路的有效截面积要小于环型试样的实际截面。为了使环型试样的磁路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引入有效尺寸参数。有效尺寸参数为:有效平均半径r e ,有效磁路长度l e ,有效横截面积A e ,有效体积V e 。矩形截面的环型试样及其有效尺寸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 ??-=21 1 211ln r r r r r e (1) ???? ??-=21 12 11ln 2r r r r l e π (2) ???? ??-=2112 211ln r r r r h A e (3) e e e l A V = (4) 其中:r 1为环型磁芯的内半径,r 2为环型磁芯的外半径,h 为磁芯高度。 利用磁芯的有效尺寸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尤其是试样尺寸不能满足均匀磁化条件时,应用等效尺寸参数计算磁性参数更合乎实际结果。材料的起始磁导率(i μ)可通过对环型磁心施加线圈后测量其电感量(L )而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 2 0i e e A N L l μμ= (5)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Java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分析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专业班级: 13电子信息工程(2)学生学号: 1305102056 学生姓名:许伟铭 所属院部:软件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王倩倩 20 15 ——20 16 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 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 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实验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

实验项目名称:JAVA编程基础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1514/A203 实验日期: 2016.04.08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王倩倩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JDK1.7及Eclipse Kepler Service Release 1(下简称Eclipse)编写调试Java应用程序及Java小程序的方法; (2)熟练掌握Java应用程序的结构; (3)了解Java语言的特点,基本语句、运算符及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常见数据类型的使用; (5)熟练掌握if-else、switch、while、do-while、for、continue、break、return 语句的使用方法; (6)熟练掌握数组和字符串的使用; (7)调试程序要记录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编写程序要规范、正确,上机调试过程和结果要有记录,不断积累编程及调试经验; (9)做完实验后给出本实验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奔腾以上计算机,Windows 操作系统,装有JDK1.7和Eclipse软件。 三、实验过程 (1)分别使用JDK命令行和Eclipse编译运行Java应用程序。记录操作过程。 Java应用程序参考如下: 思考:1. 适当添加注释信息,通过javadoc生成注释文档; 2. 为主方法传递参数“Hello world”字符串,并输出; 3. 压缩生成".jar"文件。 (2)分别使用JDK命令行和Eclipse编译Java Applet,并建立HTML文档运行该Applet。 记录操作过程。 Java小应用程序参考如下:

大学物理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的与中学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它不是“大学物理学”的分支或组成部分。虽然物理实验必须以物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进行实验或研究,但是“大学物理实验”又独立于“大学物理学”,它不是以验证物理定律、加强理解物理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分散的力、热、电、磁、光实验的堆切,而是以物理实验的基本技术或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为主线,再贯穿以现代误差理论,现代物理实验仪器设备、器件的原理、使用方法,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但又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其教学目的如下: (1)掌握基本物理量的各种测量方法,学会分析测量的误差,学会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正确的表达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2)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常用实验仪器设备、器件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物理学理论指导实验。 (3)培养、提高基本实验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基本实验能力是指能顺利完成某种实验活动(科研实验或教学实验)的各种相关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 观察思维能力──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规

律的能力。 使用仪器能力──能借助教材或仪器使用说明书掌握仪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故障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能正确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的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能正确记录、处理实验数据,正确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 报告写作能力──能撰写规范、合格的实验报告的能力。 初步实验设计能力──能根据课题要求,确定实验方案和条件,合理选择实验仪器的能力。 (4)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德;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精神。 2、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它的特点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通常每个实验的学习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1)实验的准备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讲义,做好必要的预习,才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验。同时,预习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学习环节。预习时要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物理实验习题与指导03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误差与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基本测量与方法) (一)问答题 1、什么叫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看教材) 2、什么叫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 3、什么叫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 4、下列情况哪些是属于随机误差,哪些是属于系统误差?(从定义角度 考虑) (1)经校准的秒表的读数误差。 (2)在20℃下标定的标准电阻,在30℃下使用引起的误差。 (3)分光计实验中的偏心误差。 (4)千分尺的“零点读数不为零”引起的误差。 (5)读仪表时的视差。 (6)因为温度的随机变化所引起的米尺的伸缩,而用该米尺测长所引起的误差。 (7)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8)仪表的零点不准。 5、什么叫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视差、引用误差、回程误差、 偏差、残差、示值误差、读数误差、估读误差、标准差?(查相关资料一般了解) 6、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是否相同?未定系统误差与系统不确定度 是否相同?(从定义出发) 7、什么叫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从定义出发) 8、不确定度与不准确度是否相同?(看教材一般了解) 9、什么叫准确度、正确度、精密度?(从打靶角度分析) 10、对某量只测一次,标准误差是多少?(不变) 11、如何根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相互转化的特点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 差?(如测金属丝的平均直径和直径的平均值) 12、测量同一玻璃厚度,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如下,分析各值 是使用哪些量具测量的?其最小分度值是多少?(自做答案) (1)2.4mm (2)2.42mm (3)2.425mm 13、有一角游标尺主尺分度值为1°,主尺上11个分度与游标上12个 分度等弧长,则这个游标尺的分度值是多少?(参考游标卡尺原理)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