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雷达操作

IDS雷达操作
IDS雷达操作

1、连接仪器。包括主机和天线的连接。40M天线接收和发射天线中心间距约80CM。

2、打开雷达主机电源和电脑,更改电脑IP后(如果更换新的电脑,须将IP改为192.168.200.XX),打开K2采集软件。

3、待软件检测通过后,先选择驱动程序(40M和600M有轮,今天新建了一个600M,光格栅为1CM的驱动程序),然后选择增益方式(40M增益的时候选择自动,增益完后改为手动;600M有轮的时候选择测距轮,无轮的时候选择自动,增益次数选择5),接着可进行增益(当测量一定距离后,系统自动完成增益,600M也可手动取消)。在选择驱动程序时,可对时窗值进行调整(40M时默认为600NS,最好改为800NS;600M时默认为100NS,可根据检测需要改为60NS,即可量测最大深度为3M)。采集文件的建立参考说明文档。

4、移动天线进行扫描。40M天线的测线布置按照井字布置,在掌子面位置水平布置两条,竖直2-3条,并记录每天测线起点距离顶部和边墙的位置(2天线的中心),对每天测线进行编号,并在记录本上对测线进行文字和图形的描述。40M天线开始扫描时,先用打点器打第一次点,然后天线每移动一段距离(尽量控制每次的移动距离一致,并且该值不能太大,避免采集数据太少)后暂停,进行打点,然后再移动。600M天线移动时,在采集软件中应进行用户标记(位置标记因存在漂移值的设定,一般不用。当遇到障碍物时,可将测距轮手动旋转一段距离后,将天线跳过障碍物再进行扫描。)每次扫描时应在设定的起点位置前端10CM左右处开始移动天线,等到达设定位置处

便进行第一次标记。

5、扫描完成后,对数据文件进行保存。(避免600M天线来回移动)

6、采集数据完成后,退出软件,拔掉雷达主机电源插头。

7、对采集文件进行处理。

8、打开GWIN2处理软件。

a 打开采集文件,并读取数据。

b 设置图形参数。深度(40M为32M,34M,此深度受时窗值设置的最深距离值影响,当此值大于时窗参数值时,处理数据为时窗参数值,600M时为默认4米。)

c 修改垂直滤波带宽等参数。(40M低频20,高频600;600M低频默认100,高频默认1000)线性增益40M为20、20;600M保持默认不变。同时修改深度值。

d 按照13245的顺序进行操作。

e 40M天线时不用对波速进行修正,默认为10。600M天线需要在处理后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处理。(修正方法为,在某一确定的边界处,用尺子实测厚度。再根据按照波速为10处理的结果,根据雷达测量的距离,反算实际的波速)

f 如果图形较窄,可将图形硬拷贝到WODR里面进行拉伸处理又再进行分析。

9、根据处理的图形进行分析结果。

10、提供报告。

注意事项:

1、应把雷达箱收拾整齐,箱内物品摆放有序,螺丝、盖子、工具

袋等小物件应放在塑料带内(打点计数器,数据线),并建立台

账。

2、注意各种线及电缆放置时应按照原有的形状和弯曲处进行收

纳。各种线应在外包裹塑料胶布进行保护,每次使用以后,应

先进行清洗后方可归还。

3、600M天线底部须粘贴一层防水布进行保护。

4、进行检测时,发射端天线应放在前进方向的前端。当进行纵线

检测时,每次下沉长度不能超过10CM,并尽量保持左右一致,同时应特别留意现场环境,避免人工或者施工器械对雷达造成

损害。特别是水以及硬物,对各种接头处尤其小心。

5、每次使用后应对电池进行充电。黄色为正在充电,绿色为充满。

6、图形中出现波长特别大的,可判断为存在空隙,当对比度特别

大的地方一般都存在水。

6、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第六部分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周长青)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天气雷达图像识别;对流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 第一章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 一、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功能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主用户处理器(PUP)。 二、了解电磁波的散射、衰减、折射 散射:当电磁波束在大气中传播,遇到空气分子、大气气溶胶、云滴和雨滴等悬浮粒子时,入射电磁波会从这些粒子上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这种现象称为散射。 衰减:电磁波能量沿传播路径减弱的现象称为衰减,造成衰减的物理原因是当电磁波投射到气体分子或云雨粒子时,一部分能量被散射,另一部分能量被吸收而转变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折射:电磁波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在大气中由于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性(密度不同、介质不同),使电磁波传播路径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 三、了解雷达气象方程 在瑞利散射条件下,雷达气象方程为: 其中Pr表示雷达接收功率,Z为雷达反射率,r为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Pt表示雷达发射功率,h为雷达照射深度,G为天线增益,θ、φ表示水平和垂直波宽,λ表示雷达波长,K表示与复折射指数有关的系数,C为常数,之决定于雷达参数和降水相态。 四、了解距离折叠 最大不模糊距离:最大不模糊距离是指一个发射脉冲在下一个发射脉冲发出前能向前走并返回雷达的最长距离,Rmax=0.5c/PRF, c为光速,PRF为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折叠是指雷达对雷达回波位置的一种辨认错误。当距离折叠发生时,雷达所显示的回波位置的方位角是正确的,但距离是错误的(但是可预计它的正确位置)。当目标位于最大不模糊距离(Rmax)以外时,会发生距离折叠。换句话说,当目标物位于Rmax之外时,雷达却把目标物显示在Rmax以内的某个位置,我们称之为‘距离折叠’。 五、理解雷达探测原理。 反射率因子Z值的大小,反映了气象目标内部降水粒子的尺度和数密度,反射率越大,说明单位体积中,降水粒子的尺度大或数量多,亦即反映了气象目标强度大。 反射率因子(回波强度): 即反射率因子为单位体积内中降水粒子直径6次方的总和。 意义:一般Z值与雨强I有以下关系: 层状云降水 Z=200I1.6 地形雨 Z=31I1.71 雷阵雨 Z=486I1.37 新一代天气雷达取值 Z=300I1.4 六、了解雷达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 由于雷达在探测降水粒子时,以大气符合标准大气情况为假定,与实际大气存在一定的差别,使雷达资料的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由于雷达本身性能差异及探测方法的固有局限,对探测目标存在距离折叠及速度模糊现象,对距离模糊和速度模

探地雷达操作规程

探地雷达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010) 共1页第1页版本/版次:D/ 0 生效日期:2016-01-01 1. 目的 为了使检测员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公正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探地雷达仪器 3 操作步骤 3.1测试前的安装准备 检查所有部件是否带齐,包括:电池、雷达主机、数据线、处理器电源线、信号线、工具箱、备件、固定用绑扎带、记录本; 3.2试验/检测的工作程序 (1)测试连接。将地质雷达天线通过支架安装。 (2)在扫描前调试主机并对主机进行参数设置。 (3)打开电源,控制天线移动的人员根据操作主机的人员口令,将天线紧贴待测界面上匀速移动。 (4)测试结束。按下stop结束测试点,保存文件并退出; (5)拆除信号线,拆除天线,支架。 3.3扫描之前的仪器调试和参数设置 (1)菜单系统—>设置—>调用,选择所用的天线。 (2)系统—>单位垂直刻度设为时间,单位为ns (3)测程:900M天线探测混凝土的量程约为15纳秒,为使所有有效信号完全显示,一般设置为20ns (4)采样点数:一般设为512或1024 采样点数越多,扫描曲线越光滑,垂直分辨率越好。但是采样点数增大,使得扫 描速率下降 (5)每秒扫描数:64 (6)增益点数:2 (7)垂向高通滤波器:225MHz

(8)垂向低通滤波器:2500MHz (9)数据位:16位 (10)发射率:100 KHz,发射功率越高,采集速度越快,但若采集过高,易损坏雷达系统 (11)信号位置设为手动 (12)表面设为0 (13)调出完整的直达波(首波),调整延时参数 若检测结构与上次相同,可不再次设置以上参数,系统默认上次检测参数。 (14)增益设置为自动,增益函数手动设置,可以改变增益点数多少、并且可以调整各增益点的函数大小,进而调整信号强度。增益函数调整过大,在探测资料中可能 人为造成假象。设置方法为先设为手动,再设为自动。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雷达原理

一、绪论 雷达:无线电探测与测距。利用电磁波对目标检测、定位、跟踪、成像和识别。 雷达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或散射现象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 组成框图 雷达测量原理 雷达发射信号: 雷达接收信号: 雷达利用收发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获取目标信息 雷达组成: 天线:向确定的方向发射和接收特定频段的电磁波 收发开关: 发射状态将发射机输出功率接到天线,保护接收机输入端 接收状态将天线接收信号接到接收机,防止发射机旁路信号 发射机: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频率和相位产生大功率电磁波 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解调目标信息 雷达的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范围:22mhz--35ghz 扩展范围:2mhz--94ghz 绝大部分雷达工作在:200mhz--10000ghz 雷达的威力范围:最大作用距离、最小作用距离、最大仰角、最小仰角、方位角范围 分辨力:区分点目标在位置上靠近的能力 距离分辨力:同一方向上两个目标之间最小可区别的距离 角度分辨力:在同一距离上的两个不同方向的点目标之间最小能区别的角度 数据率:雷达对整个威力范围内完成一次搜索所需要的时间倒数,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雷达所能提供对一个目标数据的次数。 跟踪速度:自动跟踪雷达连续跟踪运动目标的最大可能速度 发射功率的和调制波形: 发射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雷达的作用距离

发射信号的调制波形: 早期简单脉冲波形,近代采用复杂波形 脉冲宽度:脉冲雷达发射信号所占的时间。影响探测能力和距离分辨力 重复频率:发射机每秒发射的脉冲个数,其倒数是重复周期。决定单值测距的范围,影响不模糊速区域大小 天线波束形状天线:一般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波束宽度来表示 天线的扫描方式:搜索和跟踪目标时,天线的主瓣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所作的反复运动。机械性扫描和电扫描 接收机的灵敏度:通常规定在保证50%、90%的发现概率条件下,接收机输入端回波信号的功率作为接收机的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这个功率越小接收机的灵敏度越高,雷达的作用距离越远。 显示器的形式和数量:雷达显示器是向操纵人员提供雷达信息的一种终端设备,是人际联系的一个环节。 电子战对抗中的雷达: 电子战(EW ):敌我双方利用无线电电子装备或器材所进行的电磁信息斗争,包括电子对抗和电子反对抗。 电子对抗(ECM ):为了探测敌方无线电电子装备的电磁信息(电磁侦察),削弱或破坏其使用效能所采取的一切战术、技术措施(电子干扰、伪装、隐身和摧毁) 电子反对抗(ECCM ):在敌方实施电子对抗的条件下,保证我方有效采用电磁信息所采取的一切战术、技术措施(反侦察、抗干扰、反伪装、反隐身、反摧毁) 雷达反干扰 天线抗干扰:低旁瓣、旁瓣对消、波束控制、随机扫描 发射机抗干扰:提高有效辐射功率、频率捷变、频率编码、频率分集、脉冲压缩、波形隐蔽、窄脉冲、重频时变 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抗干扰:接收机抗饱和、重频、脉宽鉴别、MTI 、MTD 、积累检测 二、发射机 发射机任务:产生大功率高频振荡发射信号。脉冲雷达要求发射机产生一定宽度、一定重复频率、一定波形的大功率射频脉冲列 基本类型:连续波发射机、脉冲调制发射机(单极振荡式发射机、主振荡式发射机) 输出功率:发射机送到天线输入端的功率 峰值功率:脉冲期间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平均值(不要过分增大法设计的峰值功率) 平均功率:脉冲重复周期内输出功率的平均值: 工作比D: 常规脉冲雷达工作比0.001 脉冲多普勒雷达工作比10-2 ~10-1量级 连续波雷达工作比100% 总功率:发射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主振放大式发射机特别注意改善输出级效率 信号形式: 信号形式由雷达体制决定 常规脉冲雷达为简单脉冲波形,特殊体制雷达为复杂调制波形 t r av P T P τ=r r T F D ττ= =

雷达功能键基本操作

YM COSMOS雷達功能鍵基本操作 ●通則:記憶槽中上方為A槽,下方為B槽。每5000小時或螢幕左下角之TUNE衰減則需更換磁控管。 或或S band。 WG84:GPS系統規格。 相對風向及風速。 。 ●中心偏移:將游標重疊於本船中心(螢幕中心),按左鍵拖曳至想要之位置後放開;按 心。 自動。 ●ENH改善小目標隻回跡(特別於3nm之RANG)用於小比例尺時,會減低目標之識別能力。 長脈波。 記錄當時各船之位置及時間。 改善與設定白天及晚上之面板及螢幕之亮度。 1.DAY:白天模式。 2.NIGHT1:夜晚模式1。 a.HEADING LINE:船艏線亮度。 b.EBL/VRM:電子方位線/可變距離圈亮度。 c.CURSOR:游標亮度。 d.ARPA:自動雷達測繪援助亮度。 e.TOOLS/RANGE RINGS:工具/距離圈亮度。 f.ROUTES:航路亮度。 g.HISTORY TRACKS:航跡亮度。 h.MAPS:海圖亮度。 i.MENU TEXT:清單信文亮度(?)。 j.TARGET ALARM:目標警報亮度。

k.ALARM TEXT:警報信文亮度。 l.EXIT BRILLIANCE:離開光亮調整。 m.DEFAULT BRILL:不執行亮度調整。 n.PANEL BRILL+:面板亮度增加。 o.PANEL BRILL-:面板亮度減少。 3.NIGHT2:夜晚模式2。 4.NIGHT3:夜晚模式3。 調整螢幕強度。 1.Mode system:。 2.mode RX:。 對地速度, through the water):對水速度。以左鍵按NAV可選船速資料之來源.游標移至數字欄(變黃)可手動輸入。 ●選C,D,M,V,T。 ,,。 相對運動目標相對運動模式。 相對運動目標真運動模式。 真/相對向量模式時間。 真艉跡顯示時間。 99分,將會顯示”PERM”。 (?)。 ●Warning Prompts:警告提醒。 按ERBL,於EBL上出現一小圈,表示距離。 ●快速方位及距離開啟,將游標移至雷達掃瞄幕中,按左鍵持續3秒左右,可快速顯示EBL及VRM。 ●EBL 1/VRM 1只用於本船中心, EBL 2/VRM 2可用於本船中心及偏離本船。 a: Centred: EBL/VRM以本船為中心基點.b: OFF-Centred:不以本船為為中心.c: Carried(通過,攜帶):本船移動,EBL/VAM同步移動,d: Drcpped: 本船移動,EBL/VAM不動。 自動追蹤援助)電子測定援助) Radar plotting Aid(自動雷達徹測定援助)。 ●以游標置於目標向量上按右鍵,可取右鍵取消目標測定。 ●手動測定目標僅用於0.5nm~48nm。 ●如電羅經故障、不穩定之顯示、於備便狀態、或Range Scales 0.5nm~48nm,將無法測定目標。 ●雷達目標如出現1.╬:目標過船艏之距離低於設定值。2.△:CPA/TCPA小於設定值。3.▽:目標進入自動測定區。4.◇:無法測定目標,在最後六次雷達脈波發射前,發出警告。5.?:開始計算目標。

雷达软件操作说明

雷达软件操作说明 一、UCP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1. UCP软件的主要作用 UCP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气象雷达算法生成雷达产品,以及分发产品到各路的PUP上;接收RDASC的部分信息从而监视和控制雷达运行;同时可以在本机磁盘存放基数据,存放路径可通过适配文件addedcfg.txt查阅、修改。 2.UCP的安装与设置 (1)双击安装程序“RPG(SA) Setup.exe”开始安装,一 直点击“next”(下一步),直到选择安装路径时,其默认 的安装路径是D:\RPG,可以通过“Browse”命令按钮打 开对话框修改。如右图: (2)输入RDASC计算机的网络名,默认是RDA,直接点击 “next”。如图5.2.2: (3)输入保存雷达状态信息和基数据的位置,默认保存在D盘(如左下图)。资料保存路径等设置亦可在安装结束后通过UCP所在的安装路径D:\RPG 10.8.1.S.C\下的参数配置文件addedcfg.txt中修改,其内容如右下图: (4)点击“next”,选择典型安装(Typical),再一直点击 “next”即可完成安装。 (5)软件注册。 启动UCP软件,第一次启动时,会弹出一个“RPG Program

Register”的注册框, 打开注册软件“RpgReg.exe”,出现“RPG Register (Version 10)”。如右图 把“RPG Program Register”上面的“Product Serial Number”框内的数字2181699293复制并粘贴到“RPG Register(Version 10)”的“Serial Num”栏,尔后点击“Register”按钮,即可生成注册码。如右图 再把注册码复制、粘贴到RPG注册提示框“RPG Program Register”上,点击OK即可完成安装。 (6)设置通信配置文件C:\ WINNT\Nbcomm.ini UCP生成的雷达产品如何发送到PUP产品显 示终端,是通过窄带通信配置文件Nbcomm.ini 来控制,相应地PUP也有Nbcomm.ini配置文件, 预报员通常是将RPG与PUP安装在同一台电脑, 则需要将RPG和PUP的Nbcomm.ini配置文件设 置为同一个文件,其通信配置内容如右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思考题

1 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 ),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 ),主用户终端子系统(PUP )三部分构成。RDA 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发射射频脉冲,接收目标物对这些脉冲的散射能量,并通过数字化形成基本数据。RPG 的主要功能是:由宽带通讯线路从RDA 接收数字化的基本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和生成各种产品,并将产品通过窄带通讯线路传给用户,是控制整个雷达系统的指令中心。PUP 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存储和显示产品,预报员主要通过这一界面获取所需要的雷达产品,并将它们以适当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上。 2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哪些? 答:一、对龙卷、冰雹、雷雨大风、暴洪等多种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和预警;二、利用单部或多部雷达实现对某个区域或者全国的降水监测;三、进行较大范围的降水定量估测; 四、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信息,得到垂直风廓线;五、改善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值场。 3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主要采用的体扫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三个体扫模式:VCP11——规定5分钟内对14个具体仰角的扫描,主要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VCP21——规定6分钟内对9个具体仰角的扫描,主要对降水天气进行监测;VCP31——规定10分钟内对5个具体仰角的扫描(使用长脉冲),主要对无降水的天气进行监测。 4 天气雷达有哪些固有的局限性? 答:一、波束中心的高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二、波束宽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展宽;三、静锥区的存在。 5 给出雷达气象方程的表达式,并解释其中各项的意义。 答: P t 为雷达发射功率(峰值功率); G 为天线增益;h 为脉冲长度; 、 :天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束宽度; r 为降水目标到雷达的距离; :波长; m :复折射指数; Z 雷达反射率因子。 6 给出反射率因子在瑞利散射条件下的理论表达式,并说明其意义。 答:∑= 单位体积6i D z ,反射率因子指在单位体积内所有粒子的直径的六次方的总和,与波长无 关。 7 给出后向散射截面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 定义:设有一个理想的散射体,其截面面积为?,它能全部接收射到其 上的电磁波能量,并全部均匀的向四周散射,若该理想散射体返回雷达天线处的电磁波能流密度,恰好等于同距离上实际散射体返回雷达天线的电磁波能流密度,Z R C Z m m r h G p p t r ?=?+-=2 2222223212ln 1024λθ?πθ?λi S s R S 24πσ=

实训一 同花顺应用实训

同花顺使用方法 按照流程去操作,并截屏粘贴于题目下方 一、入门操作 1、下载安装“同花顺”软件 2、注册用户 3、登陆软件 二、基础操作 1、熟悉菜单、利用键盘精灵选择股票 2、“报价表”的使用及操作(报价菜单) 3、进入上证综指分时图(F3) 4、进入深圳成指分时图(F4) 5、进入沪深股票排名(60) 6. 进入分时同列,对比股票的变化(报价—分时同列) 三、技术分析 1、进入“技术分析”界面 2. 进入日线报表(F1) 3、切换指标(右键常用指标) 4、同花顺的报表分析功能 a、阶段统计(快捷键“92”) b、强弱分析(快捷键“93”) c、板块分析(快捷键“94”) d、指标排行(快捷键“95”) 5.画线工具画出趋势线或者压力线。 在“主菜单”里的“工具”菜单、或者页面右边的“工具条”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里的“画线工具”前打勾,则会出现各种画线工具。 6.使用黄金分割线对股票进行分析。“ 四、自选股管理 1、如何添加与删除自选股 2、如何调整自选股的顺序

3、大字报价(ctrl+F6) 4. 查看自选股报价或者分时同列。(按“06”或者“006”)五资讯信息 1、通过“ F10 ”查询基础资讯 2、查看某只股票的财务信息(F11键) 3、查看股本权息(快捷键“41”) 4、查看财务数据(快捷键“42”) 5、查看财务指标(快捷键“43”) 6、查看基金周报(快捷键“44”) 7、股东变化(快捷键“45”) 六智能分析 1.个股雷达(智能—个股雷达) 2.鹰眼盯盘 3.智能选股 4.选股平台 5.短线精灵 七委托下单 1.开通模拟炒股功能(理财---模拟炒股) 2.委托下单 3 撤单 4.查询资金股票等信息

雷达使用手册

道闸雷达安装调试手册

目录 一、前言 (3) 二、产品概述 (3) 三、雷达技术参数 (4) 四、雷达安装规范 (5) 五、接线定义 (5) 六、雷达参数设置 (8) 七、调试 (9) 八、注意事项 (11) 九、保修 (12)

一、前言 本手册适用于触发和防砸道闸雷达,以下将描述道闸雷达的安装、参数设置、调试以及注意事项,指导您正确安装和使用道闸雷达。本雷达采用当今集成度最高的24G雷达单芯片收发方案,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强的特性,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安装调试手册。 二、产品概述 2.1、工作原理 道闸雷达是采用24-24.5GHz可调连续波(FMCW)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接收的回波频率与发射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来计算目标距离,经逻辑运算后执行外部控制和数据传输。 2.2雷达特点与应用 ▲本产品工作于24-24.5GHz频域区间,全天侯,不受任何气候环境的影响。 ▲可完全替代“车辆检测器”,实现关闸和防砸功能,省掉了繁琐的切地感线圈工序。降低人工成本。 ▲可检测人体,或人体以上大小的非金属物体,可确保人员和物资在闸机下方的安全通行。 ▲可用于触发检测,如触发摄像机抓拍。 ▲可用于警戒区域报警触发器用。 ▲有流量记录功能,断电不丢失数据。

2.3雷达天线HFSS仿真效果 从上图可看出,要获得更窄的波束,可将雷达横向安装 三、雷达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DC12V 150mA 2、工作频率:24-24.5GHz 3、调制模式:FMCW 4、发射功率:10-15dBm 5、波束与闸杆夹角:宽波<15°、窄波<12° 6、检测距离:1-6米,±0.2米。 7、通讯方式:RS485 、波特率115200 8、工作温度:-40℃~+85℃ 9、防护等级:IP67 10、外型尺寸(长*宽*厚) 131mm*106mm*28.5mm

雷达操作与应用课程标准

《雷达操作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3013101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 总学时:20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雷达操作与应用》课程是航海类专业的专项训练课程,是根据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关于“雷达操作与应用”而设立的。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雷达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识、雷达在船舶航行与避碰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雷达,判断局面从而实现避碰,使学生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要求,能够满足船舶保安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或学员达到能通过海事局组织的培训合格证考试,取得适任评估证书。 (一)知识目标 掌握雷达操作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雷达; 2、能够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雷达定位、雷达导航、雷达人工标绘、雷达自 动标绘、AIS报告目标及试操项目的学习,有助于船舶航行的安全。(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判断和应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

试评估的有关要求,进行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雷达定位、雷达导航、雷达人工标绘、雷达自动标绘、AIS报告目标及试操项目的学习,通过评估,使学生或学员掌握雷达操作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进程安排 学习项目学习任务课时 1 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任务一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 1 任务二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 2 雷达定位任务一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标的选择 3 任务二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 任务三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 位的操作 3 雷达导航任务一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 1 任务二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 任务三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 4 雷达人工标绘任务一转向避让措施 6 任务二变速避让措施 5 雷达自动标绘任务一目标捕获 6 任务二目标跟踪 6 AIS报告目标任务一AIS目标信息 1 任务二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关联 试操船任务一启动试操船的准备 2 任务二试操船操作 任务三获得有效的避碰方案 任务四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和/或航 速的时机 总计20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 未来展望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摘要: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的装置。雷达的发展与使用过程,正是电子技术在军事中应用的缩影,而雷达的未来,更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雷达的发展与应用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相控阵雷达与激光孔径雷达两类雷达的原理与特点,并指出雷达的弱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雷达;发展;实战应用;种类;弱点;未来

雷达主要用于对远距离物体的方位、距离、高度做精确检测,可以说是现代军事电子技术的代表。随着不断的发展,雷达在战区的警戒、各种新式武器威力的发挥、协同作战的指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1雷达的发展与应用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发射探测脉冲和接受被照射目标的回波发现目标。百年的时间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雷达也在不断发展。 1.1雷达的发展史 下面是雷达出现前夜相关理论的一系列突破: 1842年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 1864年马克斯威尔(James Clerk Maxwell)推导出可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1886年赫兹(Heinerich Hertz)展开研究无线电波的一系列实验。 1888年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1897年汤普森(JJ Thompson)展开对真空管内阴极射线的研究。 这些与电磁波相关的科技是雷达的最基本理论。1904年克里斯蒂安?豪斯梅耶(Christian Hulsmeyer)宣称他的“电动镜”可以传输音频,并能够接受到运动物体的回应。可以说,就是这位德国人奠定了这项技术。然而,在一战期间,德国军官们所注意的是无线电通讯。 接下来雷达的出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1933年,鲁道夫?昆德(Rudolf Kunhold)提出毫米波长可能可以探测出水面船只及飞船的位置。两年后,威廉?龙格(Wilhelm Runge)已经能够根据飞机自身所发出的信号计算出50公里以外的飞机位置所在,即使是在夜晚或者有雾的时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成为雷达正式登场的舞台。法国的迅速陷落,使希特勒有理由相信只需通过空袭便能征服英国。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而英国在雷达方面有优势。1936年1月英国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国第一个雷达站。1938年,为保卫英格兰,用七部雷达组成"Chain Home"雷达网,雷达频率30兆赫。雷达网使德国轰炸机还没到达英吉利海峡即被发现,英国也因此取得了英伦空战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较大的转折点之一。 之后四十年人们更加意识到雷达的重要作用,雷达也因此得到了不断发展,也分出了不同种类。本节余下部分将有选择地概括各个年代的重大进展。 1.1.1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初期(在二次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发明了谐振腔式磁控管,从而在先驱的VHF雷达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微波雷达发展的可能性。它开拓了发展L波段(23q厘米波长)和S波段(10厘米波长)大型地面对空搜索雷达和X波段(3厘米波长)小型机载雷达的美好前景。1941年苏联最早在飞机上装备预警雷达。两年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机载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预警雷达。时至今日,雷达已成为各式飞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精确打击和自身防护的必要手段。 1.1.2五十年代

雷达原理与应用

雷达与声纳的共性及差别是什么?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侦察和测距的设备。它可以发现目标,并可决定其存在的距离及方向。雷达将无线电波送出,然后经远距离目标物的反射,而将此能量送回雷达的记发机。记发机与目标物间的距离,可由无线电波传雷达的目标物,再由目标物回到雷达所需的时间计算出。雷达的基本原理与无线电通讯系统的原理同时被人所发现。赫兹与马可尼两人都曾用超短波试验其反射情形,这也就是所谓雷达回波。赫兹用金属平面及曲面证明,电波的反射完全合乎光的反射定律。同时赫兹度量脉冲的波长及频率,并且计算其速度也发现与光相同,这也就是所谓的电磁辐射。雷达送出短暂的电波讯号的程序,称为脉冲程序。雷达的基本作用原理有些相似于声波的回声。唯一与声波测量距离的不同点,在于雷达系统具有一指示器,指示器中包含有一个与电视收像管相同的观察管。此管可将雷达所发出的脉冲及回波,同时显示于其标有距离的基线上。还有其他指示器,使雷达借天线所搜索的资料,制成一个图,从图上立即可以定出目标物的区域距离及方向。因为雷达的作用完全是借电波的反射原理而成,所以必须用频率在1000兆赫到10 000兆赫的类光微波方行。雷达所发射的电波可借抛物面形的反射器,使其成为极度聚焦的波束,这就像探照灯所射出的光束一样。此波束借旋转天线及抛物体形反射器的精密控制,有系统地对空间进行搜索。当波束从目标物反回来时,天线所指的方向,就表示目标物对天线的水平方位角。以角度为单位所表示的水平方位角,通常都显示于指示器上。为了决定目标物与雷达间的距离,雷达的发射脉冲距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必须精确测定。因为雷达电波在空中以每秒约30万公里的光速进行,因此在每微秒的时间内,电波行进约为300米。由于雷达脉冲必须从雷达行至目标物,再由目标物回到雷达,但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为雷达脉冲总行程的一半。约为每微秒l50米。此时间可利用电子束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上,以直线扫描指示出。借电子束,以已知变动率(如以每微秒0.01米)作水平偏向,因此电子束打在萤光屏上所留的痕迹,就形成一个时间标度,或直接用尺,来表示。如雷达天线送出一个1微秒长的脉冲,同时指示器的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屏幕上,以每100微秒0.0254米的变动率开始扫描。再假设雷达脉冲在30000米的距离从一飞机反射回天线。当1微秒长的脉冲离开天线的同时,在雷达指示器的左侧也显示出一个0.025厘米长的主脉冲(发射脉冲)。由天线发射的脉冲,到飞机进行了30000米的距离,需时100微秒,然后反回天线也需100微秒。结果微弱的脉冲回波也显示于指示器上,其与主脉冲之间有5厘米的距离,或指示为200微秒。由于脉冲本身有1微秒的长度,所以量度距离时,必须量度两脉冲的前缘间距离。由于回波信号太弱,所以一个单一回波信号显示于指示器,很难被发现。因此回波信号,必须于每秒内,在指示器上重复显示数次,显示的方法是借电子束随天线扫描的速率(通常天线以每分钟15到20转转动)在指示器上扫描而得。雷达无论在平时及战时,都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雷达的目的,只是为了预知敌机的接近。用于预警网的预警雷达,预警雷达天线都是极大的转动抛物面形反射天线,或静止双极矩阵天线。战时雷达的应用很快就被扩展到地面拦截控制,以及高射炮和探照灯的方向控制等。这些所谓的射击控制雷达不仅能察知敌机的所在,并能自动决定高射炮的发射方向及使其发射。由于雷达可度量其与目标物间的距离,当然也可以从飞机上测量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常用的各种脉冲式雷达就可度量一架飞机的高度,供飞行员飞行的参考。然而对很低的高度(低于1000米),因距离太近,脉冲式雷达的回波有与其发射出的主脉冲合并的趋势。因此大多数雷达测高仪都不用脉冲输出,而用等幅调频电波。雷达测高仪的发射天线,送出一垂直无线电波束,此电波的频率连续不断的变化。当信号离开发射天线的瞬间,其信号的频率为某一频率。然后当信号由地反射回到测高仪的接收天线后,因接收机内有一相位鉴别器(或简称为鉴相器),鉴相器可将接收到的回波,与正在发射出的

FURUNO雷达使用说明书

23’’高分辨率多彩液晶显示屏航海雷达(ARPA 和AIS功能于一体) 型号FAR-2817/2827/2837S 产品说明书 1、先进的信号处理,改进了在恶劣海况下探测的精度 2、液晶显示屏提供更清晰的雷达图像 3、设计符合SOLAS公约对所有运输船舶的要求 4、高达4台以上的雷达可以通过网络交换数据信息 5、自动绘制/跟踪100个自动或手动捕捉的物标 6、通过可定制的简易操作功能键,轨迹球/轮掌模块和旋转控制 7、低于磁控管会议ITU-R制定的多余排放标准 8、可以显示1000个配备AIS的船舶目标 FURUNO的用户良好的操作概念和领先的前沿技术相结合, 性能可靠,安装方便 控制面板由逻辑性控制组合按键和轨迹球相结合,并组织良好的菜单,确保所有操作可以通过轨迹球。 代替全键盘控制单元,实现远程操控

●IEC60936-1shipborneradar●IEC60936-2HSCradar ●IEC60872-1ARPA●IEC60872-2ATA ●IEC601993-2AIS●IEC60945Generalrequirements ●IEC61162-1ed2●IMOMSC.64(67)Annex4 ●IMOA.823(19)●IMOMSC.74(69)Annex3

静态数据 船舶移动识别码IMO编码呼号和船名 船长与船宽船舶类型天线固定的船舶位置 航行相关数据船舶吃水危险货物类型目的港与预计抵达时间动态数据

在世界时的精确船位对地航行对地航速船首向 航行状态(手动输入)转弯速率(可获得)速度和方向的更新率(2s–3min) 短的安全信息免费信息 警戒区 自动捕捉区 两个自动采集区可设置在一个量程或任何形式。他们还可以作为抑制区,避免不必要的超载的处理器和杂波禁用自动捕获和跟踪的以外。在一个自动采集区目标出现逆三角形。操作者可以手动获得的重要目标无限制的。 CPA报警区域 目标跟踪符号变为三角形时,其预测过程(矢量)违反操作者设置的 CPA/TCPA,操作者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向量长度的改变来评估目标运动趋势。警戒区和锚泊值班报警区域 保护区产生视觉和声音报警时目标进入警戒区。一个保护区可作为一个锚泊位置,提醒值班人员本船或目标偏离设定区域的情况。 目标路径 目标轨迹特征产生单调或渐进的阴影,在屏幕上显示所有对象的余辉。遮光余辉显示,就像一个模拟的PPI,唯一的创新是指自己的船舶运动和他船有用在一个特定的捕捞作业轨迹。追踪时间可调15S,30S,1,3,6,15,30分钟或连续。目标路径用背景不同的颜色表示。该雷达独特的特征是可以选择真实的或相对模式相对运动(TM只有真正的)。 雷达地图

气象多普勒雷达cinradpup操作手册

CINRAD PUP 操作手册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2000年4 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CINRAD PUP的定义 (4) CINRAD PUP的功能 (4) CINRAD PUP的操作主界面 (4) 视窗 (4) 菜单 (7) 工具栏 (9) 状态栏 (10) 第二章产品的请求和控制 (11) 产品请求 (11) 一次性产品请求 (One time product) (11) 日常产品集请求 ( Routine product set ) (13) 天气警报请求 ( Alert ) (14) 产品接收 (15) 产品队列 (16) 产品保存 (16) 产品分发 (17) 第三章参数定义和说明 (19) 参数定义及说明 (19) 弱回波区(WER)产品仰角切面 (23) 第四章产品显示和图象控制 (25) 产品显示 (25) 检索产品 (25) 队列产品 (27) 用户产品集 (28) 重显产品 (29) 自动显示产品 (30) 动画显示 (31) 放大显示和重置中心 (33) 区分数据级 (34) 过滤功能 (34) 合并功能 (35) 闪烁功能 (35) 图象灰化功能 (35) 颜色恢复功能 (35) 迭加显示 (36) 光标位置 (37) 光标连接 (37) 地图 (38) 产品打印 (40) 保存图象 (40) 隐藏产品 (40) 第五章 CINRAD PUP 控制 (41) 连接 (41) 断接 (41) 重新启动 (41) 关机 (41)

第六章雷达状态和警报 (42) 6.1雷达系统状态监测 (42) 通讯状态监测 (44) 性能监测 (44) RPG可用产品 (44) 天气警报 (45) 第七章编辑功能 (46) 编辑工具 (46) 编辑状态 (46) Annotation —产品注释的编辑 (47) Cross Section —剖面位置的编辑 (48) Alert Area —报警区的定义 (48) Maps —地图的编辑 (49) 编辑功能的退出 (49) 第八章适配数据 (50) 日常产品集 (50) 警报 (51) 地图 (52) 迭加 (53) 彩色表 (53) 雷达站 (54) 定义专用符号 (56) 第九章帮助 (57) 帮助主题 (57) 按内容检索 (57) 按关键字查找 (58) 关于帮助 (59) 第十章视窗控制 (60) 最大化视窗 (60) 平铺全部视窗 (60) 关闭全部视窗 (60) 附录1雷达产品名、产品号中英文对照表 (61) 附录2 CINRAD PUP 系统配置 (62)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摘要: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的装置。雷达的发展与使用过程,正是电子技术在军事中应用的缩影,而雷达的未来,更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雷达的发展与应用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相控阵雷达与激光孔径雷达两类雷达的原理与特点,并指出雷达的弱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雷达;发展;实战应用;种类;弱点;未来

雷达主要用于对远距离物体的方位、距离、高度做精确检测,可以说是现代军事电子技术的代表。随着不断的发展,雷达在战区的警戒、各种新式武器威力的发挥、协同作战的指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1雷达的发展与应用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发射探测脉冲和接受被照射目标的回波发现目标。百年的时间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雷达也在不断发展。 1.1雷达的发展史 下面是雷达出现前夜相关理论的一系列突破: 1842年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1864年马克斯威尔(James Clerk Maxwell)推导出可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1886年赫兹(Heinerich Hertz)展开研究无线电波的一系列实验。 1888年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1897年汤普森(JJ Thompson)展开对真空管内阴极射线的研究。 这些与电磁波相关的科技是雷达的最基本理论。1904年克里斯蒂安?豪斯梅耶(Christian Hulsmeyer)宣称他的“电动镜”可以传输音频,并能够接受到运动物体的回应。可以说,就是这位德国人奠定了这项技术。然而,在一战期间,德国军官们所注意的是无线电通讯。接下来雷达的出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1933年,鲁道夫?昆德(Rudolf Kunhold)提出毫米波长可能可以探测出水面船只及飞船的位置。两年后,威廉?龙格(Wilhelm Runge)已经能够根据飞机自身所发出的信号计算出50公里以外的飞机位置所在,即使是在夜晚或者有雾的时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成为雷达正式登场的舞台。法国的迅速陷落,使希特勒有理由相信只需通过空袭便能征服英国。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而英国在雷达方面有优势。1936年1月英国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国第一个雷达站。1938年,为保卫英格兰,用七部雷达组成"Chain Home"雷达网,雷达频率30兆赫。雷达网使德国轰炸机还没到达英吉利海峡即被发现,英国也因此取得了英伦空战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较大的转折点之一。 之后四十年人们更加意识到雷达的重要作用,雷达也因此得到了不断发展,也分出了不同种类。本节余下部分将有选择地概括各个年代的重大进展。 1.1.1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初期(在二次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发明了谐振腔式磁控管,从而在先驱的VHF雷达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微波雷达发展的可能性。它开拓了发展L波段(23q厘米波长)和S波段(10厘米波长)大型地面对空搜索雷达和X波段(3厘米波长)小型机载雷达的美好前景。1941年苏联最早在飞机上装备预警雷达。两年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机载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预警雷达。时至今日,雷达已成为各式飞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精确打击和自身防护的必要手段。 1.1.2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标志着雷达进入第二代。它在前两个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扩展了工艺技术。雷达理论在此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雷达理论的引入是雷达设计具有比以往更扎实的基础,使工程经验更具有信赖性。这个时期所发明的雷达理论概念如匹配滤波器、模糊函数、动目标显示理论已经被广大雷达工程师应用。 1.1.3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的标志是大型电控相控阵的出现以及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数字处理技术。相控阵雷达将在1.2.1中具体介绍。六十年代后期,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引起了雷达信号处理的革命。

雷达说明书模板

1 RADAR OPERATION 雷达操作 1.1 Turning on the Power 开启雷达 The [POWER] switch is located at the left corner of the control unit. Open the power switch cover and press the switch to turn on the radar system. To turn off the radar, press the switch again. The screen shows the bearing scale and digital timer approximately 30 seconds after power-on. The timer counts down three minutes of warm-up tim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agnetron (transmitter tube) is warmed for transmission. When the timer has reached 0:00, the indication "ST-BY" appears at the screen center, meaning the radar is now ready to transmit pulses. 电源键位于控制面板的左上角。打开电源盖、按下打开电源。再次按下关闭电源。电源开启后30秒屏幕显示方位圈、电子计数器,计数器倒计时3分钟磁控管预热时间。但计数器时间归零,屏幕中央显示“待机”,表示雷达已准备发射。 In the stand-by condition, markers, rings, map, charts, etc. are not shown. Further, ARP is cancelled and the AIS display is erased. 在待机的情况下,标志、距标圈、海图等将不显示。ARPA功能取消,AIS显示取消。 In warm-up and stand-by condition, ON TIME and TX TIME counts in hours and tenths of hour appear at the screen center. 在预热和待机的情况下,使用时间和发射时间键显示在屏幕中间(*.*H)。 1.2 Transmitter ON 启动发射机 After the power is turned on and the magnetron has warmed up, ST-BY appears at the screen center, meaning the radar is ready to transmit radar pulses. You may transmit by pressing the [STBY/TX] key on the full keyboard or roll the trackball to choose the TX STBY box at the bottom left corner of the display and then push the left button (above the trackball). The label at the left-hand side of the guidance box at the bottom right corner of the screen changes from TX to STBY 在电源打开、磁控管预热后,ST-BY显示在屏幕中间,表示已准备发射。按准备键或用鼠标选择屏幕左下角的发射准备框打开雷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