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1机构的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匀速运动,产生刚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分段匀变速运动,产生柔性冲击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余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正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按照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按照给定的急回特性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05 凸轮机构及其设 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
自动机械、操纵控制、传动装置等
凸轮机构的分类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 ,对于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 动、力和能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包括机构、传动、控制等 方面。
研究内容
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 、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展历程
从简单机械到复杂机械系统,从经验设计到基于科学计算的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中力的 传递、转换和效应的基本规律和 原理的学科。
具有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和 传动角等特性,这些特性对机构的运 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机构的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机构的结构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常见机构的特点及应用;(3)学会使用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机构的功能和结构特点;(2)运用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的机构设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1)机构的定义;(2)机构的分类;(3)机构的特点。
2. 常见机构的特点及应用(1)齿轮机构;(2)传动机构;(3)连杆机构;(4)凸轮机构;(5)其他常用机构。
3. 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机构设计的原则;(2)机构设计的方法;(3)机构设计的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2)常见机构的特点及应用;(3)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机构设计的方法;(2)机构设计的步骤。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教材;(2)多媒体课件;(3)实例图片;(4)模型或实物。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计算机;(3)黑板;(4)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通过实例分析不同机构的特点;(2)介绍常见机构的特点及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3)讲解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机构设计的过程。
3.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构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出新的机构设计方案。
5.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机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机械原理ppt课件完整版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包括选择齿轮类型、确定齿轮模 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进行 齿轮强度校核等。
齿轮传动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 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
链传动的设计与分析
链传动的类型
包括滚子链传动、齿形链传动等。
链传动的设计步骤
包括选择链条类型、确定链条节距、链轮齿 数等参数,进行链条强度校核等。
定义与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其与力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 关注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变化规律。
基本术语与概念
包括力、质量、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等,这些术语和概念是描述机械系统运动状态的 基础。
动力学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是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们揭示了机械系统 运动的基本规律。
命和可靠性。
检测装备
包括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用 于对加工过程中的产品精度和质 量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符
合设计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简介
数控技术
机器人技术
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机床等加工装备,实现 自动化、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过程。
应用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2023
PART 03
机械传动与驱动
REPORTING
机械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摩擦传动
螺旋传动
利用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 式,如带传动、摩擦轮传动等。其特 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传动效 率较低且易磨损。
利用螺旋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 式,如螺旋千斤顶、螺旋压力机等。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自锁性好,但传 动效率较低。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机构的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机构的结构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其在机械设计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定义、功能、特点刚体、弹性体、固定体等基本元素转动副、滑动副、高副、低副等基本运动副2. 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与分析机构运动分析与仿真机构设计原则与方法机构优化设计3. 常见机构及其应用齿轮机构、链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等凸轮机构、曲柄摇杆机构、连杆机构等行星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4. 机构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方法与步骤机构变异、组合与拓展实例分析与讨论5. 机构设计实例与实践设计要求与设计步骤草图绘制与结构分析运动仿真与性能评估制作与调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机构设计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相关教材。
2. 课件:多媒体课件、机构动画、实例图片等。
3. 模型:各种机构模型、机械系统模型。
4. 软件:CAD、SolidWorks、ADAMS等机构设计与仿真软件。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章节一: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课时)介绍机构的基本定义、功能和特点讲解刚体、弹性体、固定体等基本元素解释转动副、滑动副、高副、低副等基本运动副2. 章节二: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3课时)讲解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与分析方法演示机构运动分析与仿真过程阐述机构设计原则与方法3. 章节三:常见机构及其应用(2课时)介绍齿轮机构、链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等讲解凸轮机构、曲柄摇杆机构、连杆机构等探讨行星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应用场景4. 章节四:机构创新设计(2课时)介绍创新设计方法与步骤分析机构变异、组合与拓展的可能性讨论实例并评估创新设计的效果5. 章节五:机构设计实例与实践(4课时)讲解设计要求与步骤指导学生进行草图绘制与结构分析利用软件进行运动仿真与性能评估学生动手制作与调试机构模型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机构的基本概念,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原理和设计知识点

机械原理和设计知识点一、机械原理概述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原理的学科,它是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
在机械原理中,人们通过研究和分析机械系统的结构、运动、力学特性等,来揭示机械运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设计和优化机械系统。
二、机械结构设计知识点1. 结构设计原则结构设计是指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机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部件组织方式。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运动精度等因素,以满足设计要求。
2. 关键零部件设计关键零部件是机械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零部件,其设计关乎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工作条件等因素,并进行强度、刚度、疲劳寿命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3. 运动学设计运动学设计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学特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运动学分析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机构参数和运动规律。
在运动学设计中,需要考虑运动的平面、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因素,以保证机械系统的运动性能。
4. 传动设计传动设计是研究机械传动方式和传动组织形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实现机械系统的动力传递和转换。
在传动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并考虑传动比、传动效率、传动件的强度和寿命等因素。
5.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的选择与布置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控制目标、控制方式、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等因素,以实现机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机械运动学知识点1. 机械运动学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学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在机械运动学中,需要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并学习如何计算和分析机械运动的各种参数。
2. 刚体运动学刚体运动学研究不考虑刚体内部变形的刚体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在刚体运动学中,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刚体的运动学模型、如何描述刚体的平面运动和空间运动、如何计算和分析刚体的运动参数等。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机械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运动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本文将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介绍,并探讨其设计原理。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至少一个定点和至少三个连杆组成的机构。
定点为固定参考点,连杆是由铰链连接的刚性杆件。
连杆可以分为连杆和曲柄,连杆连接在定点上,曲柄则旋转。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由这些连杆的位置和相互连接方式决定。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分析:在设计平面连杆机构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运动分析,确定所需的运动类型。
运动类型可以是旋转、平移、摆动、滑动等。
通过运动分析,可以确定连杆的长度和相互连接的方式。
2.运动性能: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是运动可靠,但运动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例如,设计中需要考虑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参数,以满足机构的运动要求。
3.静力学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因此需要进行静力学分析。
静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机构的力矩和应力,从而确定设计的合理性。
4.运动合成:在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连杆的运动合成。
运动合成是指通过选择适当的连杆长度和连接方式,实现所需的运动类型。
5.运动分解:运动分解是指将合成的运动分解为各个连杆的运动。
通过运动分解,可以确定每个连杆的运动规律,从而进行设计。
当以上原理得到了充分的了解和运用后,可以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具体设计。
具体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所需的运动类型:根据机械设备的需求,确定所需的运动类型,例如旋转、平移、摆动等。
2.运动分析: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确定连杆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根据机构的运动要求和外力作用,确定连杆的长度。
3.动力学分析: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机构运动时的力学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
4.运动合成与分解:根据所需的运动类型,进行运动合成和分解,确定连杆的运动规律。
5.结构设计:根据上述分析和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ppt课件

01机械原理概述Chapter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定义重要性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各种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和机器(如内燃机、电动机、机床等)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力学性能以及设计计算方法等。
研究内容包括机构的组成原理、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机械效率与自锁、机器的平衡与调速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发展历程发展趋势02机构的结构分析与设计Chapter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构定义由刚性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传递运动和力。
机构分类根据运动特性可分为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运动副类型包括低副(转动副、移动副)和高副(点接触、线接触)。
结构分析通过自由度计算、运动链分析等方法,确定机构的组成、运动特性和约束条件。
综合方法基于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进行组合、变异和演化,设计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机构。
创新设计运用创新思维和现代设计方法,如拓扑优化、仿生学等,进行机构创新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方法机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案例分析03机械传动与驱动Chapter机械传动的类型和特点摩擦传动啮合传动利用齿轮、链轮等啮合元件传递动力和运动。
具有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齿轮类型选择齿轮参数设计强度校核030201齿轮传动的设计与分析链传动和带传动的设计与分析链传动设计带传动设计强度校核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与分析液压传动设计01气压传动设计02控制与调节0304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振动Chapter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动力学基本概念动力学建模方法动力学分析方法机械系统的振动分析和控制振动基本概念振动分析方法振动控制策略机械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基本概念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实例分析05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Chapter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工艺的流程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和特点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机械制造装备的特点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基于先进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 )、数控技术(NC )、柔性制造系统(FMS )等。
机械原理压床机构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压床机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机械压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机械压床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压床机构,它通过机械原理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压制。
本文将对机械原理压床机构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对机械原理的应用以及压床机构的设计,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二、机械原理在压床机构中的应用1.杠杆原理机械压床中常用的杠杆原理是通过杠杆的杠杆比来实现对工件的压制。
杠杆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方程可以得到压床的设计参数。
通过合理选择杠杆的长度和角度,可以实现不同大小的力对工件的施加。
2.滑块与曲柄机构滑块与曲柄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压床机构,通过曲柄的旋转带动滑块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压制。
这种机构利用了曲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的直线运动,使得压床的压制效果更加稳定和精确。
3.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压床中。
通过合理选择齿轮的齿数和模数,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例,从而调节压床的工作速度和力度。
齿轮传动在机械压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压床机构的工作更加稳定和可靠。
三、机械原理压床机构的设计1.机械压床的结构设计机械压床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工作台面的稳定性和工作台的移动性。
一般情况下,机械压床的结构包括机床床身、工作台、滑块等部分。
机床床身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压床机构的精确加工。
工作台应具备足够的移动性,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加工需求。
2.机械压床的动力系统设计机械压床的动力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工件加工的力度和速度。
一般情况下,机械压床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离合器、齿轮传动等部分。
电机提供动力,离合器控制电机的启停,齿轮传动调节压床的工作速度和力度。
3.机械压床的控制系统设计机械压床的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工件加工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一般情况下,机械压床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按钮、传感器等部分。
控制柜集成了机械压床的各个控制元件,按钮用于操作控制柜,传感器用于监测工件的加工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机构运动简图
1.机构运动简图
用规定符号和简单几何图形表示的机构图形。
画构件时应忽略构件的实际外形,只考虑构件 尺寸(即运动副之间的尺寸)和运动副的类型。
(五)机构运动简图 2.机构运动简图表达 1)运动副类型与数目; 2)构件数目; 3)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4)构件尺寸。 3.作用
1 )表示机构的结构类型和尺寸。 2 )作为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依据。 ●机构示意图:不按比例绘制的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按精确比例绘制的简图。
F=2
5
4
E
【例教师1-2】 计算火车轮机构的自由度。 B D F 3 2 1 4 7 E
5
C
6
A 【解】
G
PL = 8 n= 6 F = 3n - 2PL - PH = 3×6 - 2×8 - 0
PH = 0
=2
三、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及复合铰链 (一)复合铰链(简称复铰) 二个以上构件(含机架)在同一轴线上构成 的多个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 2 3
结论:
(1)F=1时,运动链为偶数杆,最少杆数为4; (2)4杆运动链只有1种类型; (3)6杆运动链只有2种类型;
四杆运动链
Watt型
Stephenson型
(4)8杆运动链共有16种类型。
第四节 按基本杆组的机构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 一、平面低副机构的组成原理 F=1 F=0 2 1 3 F=0 4 5
(三)运动副的构成关系
设:f为运动副保留的自由度;
s为运动副提供的约束;
则:空间运动副:s+f=6;
平面运动副:s+f=3。
(四)约束反力
运动副提供的约束与约束反力一一对应。
(五)运动副设计
sy Fy
sx F X
Fz sz
球面副
(六)运动副的分类 1.按接触形式:高副: 点、线接触。 低副: 面接触接触。
6 7 F=1
8
原 动 件
杆 组
杆 组
第四节 按基本杆组的机构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 一、平面低副机构的组成原理 任何一个平面机构都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基本组依次 联接到原动件、机架或前一个基本组而形成的。
原动件画法:1个机架、1个活动构件、1个低副、 1个箭头,一个都不能少。
二、 杆组(基本杆组、基本组、Assur 组)
Ⅲ级组基本型
Ⅲ级组其它型举例
PL=3n/2
(3)Ⅳ级组(n=4,PL=6) Ⅳ级组的结构特征(记住):
两个含有外接副的构件通过两个构件间接相联。
级 组 基 本 型
Ⅳ
三、结构设计的杆组法(理解) 给定自由度(原动件)数目和类型,用不同数目、 不同类型的基本组去联接,可得到新机构。
注意:杆组的各个外端副不允许联在同一个构件上。 1个构件 1个构件
F = -1:超静定桁架
y 1
B
2
C 3
F=1
1
D
3
4
x
A
F=1运动链给定1个原动件: 运动确定。
F=1运动链给定2个原动件: 损坏构件。
F=2机构给定1个原动件: 运动不确定。 F=2机构给定2个原动件: 运动确定。
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
原动件数=F>0 B 1 A
C
3 D 4
1
第一章 机构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 机构的结构及简图 一、 构件与自由度
(一)构件的定义:独立运动单元(刚体)。
(二)构件的自由度 ●自由度的定义:独立运动参数的个数。
●构件自由度数目 平面运动构件:3个自由度。
空间运动构件:6个自由度。 y0
y sy o sx x y0 z x x sx o sy x0 o0 x0
2
3 1
1
若有 m 个构件, 则有 m-1 个转动副。
【例教师1-2】 重新计算火车轮机构的自由度。 B D F 3
2
1 A 【解】 7
4 E
5 C PH = 0
6
G
9 n = 6 PL = 8 F = 3n - 2PL - PH 9 = 3×6 - 2×8 - 0 =2 0
(二)虚约束(消极约束) 对机构的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重复约束。 计算自由度时要去除掉。
闭链
开链
4.常见运动副的规定符号:
国标GB4460-84
5.构件的表示方法──简单线条或几何图形
(二)运动链的分类 1.闭式运动链(闭链):运动链是封闭图形。 术语:N元素杆——含N个运动副的构件。
闭链没有一元素杆。
2.开式运动链(开链):运动链是开放图形。 开链至少有1个一元素杆。
闭链
开链
(三)运动链的自由度 1.运动确定:各构件相对于运动链中某个构件具有 确定的位置和姿态(简称位姿)。 2.运动链的自由度:运动链(运动确定时)独立运 动参数的数目。
sz
z
y
y
y0
o0
二、运动副与约束 (一)运动副与约束的概念 ●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可动联接。 ●约束:对运动所加的限制。 ●运动副作用:提供约束。 例如:球面副
sy
sx
sz
提供3个约束:sx 、sy、sz;
保留3个自由度:x 、 y、 z。
球面副
(二)运动副元素
构件上参与接触的几何元素。
●高副低代举例 ─ 尖顶 n
p n
●高副低代举例 ─ 尖顶
─ 平底
p
──
平底
─ 平底
【例教师1-3】
H G F E n
I J
D
C
B A
P
【例教师1-3】
H G F
I J
D
C
B A
P
五、 机构的结构分析 ●目的 ──正确拆分杆组; ──判断机构级别。 ●机构的级别: 机构所含基本组的最高级别为机构的级别。
─ 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例如多个行星轮。 ─ 增加机构的刚度:例如轴与轴承、机床导轨。
【例教师1-5】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解】 n = 3
PL = 3
PH = 1
4 3
F = 3n - 2PL - PH = 3×3 - 2×3 - 1 =2
2
1
(三)局部自由度 不影响机构输入输出关系的自由度。
【引例】 2 1 3 F = 3×3 -2×4 = 1
1
4
2
F=1
3
4
【例1-1】计算铰链五杆机构的自由度。 【解】 n = 4 PL = 5 PH = 0
F = 3n - 2PL - PH = 3×4 - 2×5 - 0 =2 2
3 F=2 5
4
1
结论:F>0,运动链可动。
1
1
2 4
3
2
3
F =0:静定桁架
4 3 2 3 4 F=1 2
1
1
第三节 平面运动链结构综合的公式法(了解)
表1-2 F=1的4-8杆运动链的数目
运动链 类型 N=4 N=6
k 1 2
p N2 N3 N4 N5 4 7 4 4 4 5 6 6 0 2 4 2 0 1 0 0 0 1 2 0 0 0 0 0 0 1
N=8
3
10
独立有效 链数 1 2 9 5 2 0
1.定义:F=0 不可再分的构件组。
2.结构公式:
F=3n - 2PL - PH = 3n - 2PL = 0 PL=3n/2
3.分类 (1)Ⅱ级组(n=2,PL=3)
PL=3n/2
(a)RRR
(b)RRP
(d)RPR
(f)PRP
(h)PPR
(b)RRP 外 接 副 外 接 副 内 接 副 外 接 副 内 接 副 外 接 副
3
2
1
4
偏心泵
第二节
知识回顾
运动链的自由度计算(重点)
1个平面运动构件有( 3 )个自由度。
1个高副引入( 1 ) 个约束。
1个低副(转动副移动副)引入( 2 )个约束。
2
1
1
2
2
1
设:有 n 个活动构件, L个低副, H个高副,则 P P 一、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F = 3n - 2PL - PH
R4
D
x
(3)运动分析时:Ⅱ级组有精确解;
Ⅲ级以上组只有近似解。
D A 1 O F E B
C
所以,将Ⅳ级组划分成2个Ⅱ级组是教师的错误,
4.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在 机 架 上 的 电 机 齿 轮 齿 条 传 动 圆 锥 齿 轮 传 动
带 传 动
链 传 动
圆柱 蜗杆 蜗轮 传动
外啮 合圆 柱齿 轮传 动
凸 轮 传 动
内啮 合圆 柱齿 轮传 动
棘 轮 机 构
4.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举例 1)颚式破碎机
A G B
F C E D
2)绘制图示偏心泵的运动简图。
y 1
B
2
C 3
1
A
D
4
x
F=1的闭链
C
3
y
1
2
B
2
3
D 4 x
1
A
F=3的开链
(四)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2个条件 1.选定某一构件为机架; 2.选定1个或几个构件为原动件,使运动确定。
术语 机架─相对固定的构件。 原动件─运动规律已知的构件。
从动件─其余可动构件。 输出构件─运动、动力输出的构件。 连架杆─与机架相联的构件。
D
2 1 A 7
3 4 E
B
F
6
5 C
G
(二)虚约束(消极约束) 对机构的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重复约束。 计算自由度时要去除掉。 D3 D4 2 1 A 7 4 E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