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

诸城二中 王洪兵

1、对物质的量的几点认识

(1)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宏观可

称量(质量、体积、浓度)的物质联系起来。

含义: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气体体积、溶液体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

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

(2)“物质的量”为何物?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表示含有一

定数目离子的集合体,在化学实验中用得比较多,它的符号用“n”表示,单位是摩尔(简称

摩,符号“mol”)。

(3)对“1摩尔”的国际规定:1摩尔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6.02千克12C 中所含有的原

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即含有6.02×1023个离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成为1摩。

注意:6.02×1023 mol -1叫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一个普通的物理量,符号为N A 。

(4)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 ):N=n ×N A 。

2、对摩尔质量的认识

(1)“摩尔质量”是一个导出的物理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

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

(2)“摩尔质量”就某一种具体物质而言,当元素的相对质量标准不变时,它就是衡量,具

体说:1摩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钙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

分子质量相等。

(3)物质的量(n )、摩尔质量(M )、质量(m ):m =n ×M 。

(4)1个氢原子的质量m=A

N H M )( 3、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认识

(1)在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中,涉及到气态物质时,测量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

(2)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

个因素。

(3)1摩尔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时都是相同的,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

于粒子本身的直径。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

因此粒子数(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的体积。

(4)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说明1:理想气体的气态方程:PV=mRT/M (P---压强,V---气体的体积,m---气体的质量,

R---气态常数,T---气体所处的开氏温度,M---气体的摩尔质量)。

说明2:同温同压下比较气体的体积实质上就是比较气体的物质的量,等质量的气体就是比

较摩尔质量的倒数比。

(5)气体摩尔体积是导出的一个物理量,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

体积,符号为“V m ”,常用的单位有:L/mol 和m 3/mol 。

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随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而改变;在273k 和101kPa (标准状况)的条

件下,V m =22.4L/mol , 在298k 和101kPa (标准状况)的条件下,V m =24.8L/mol 。

(6)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V=n×V m

注意:如果不标明标准状况,给出的气体体积无法换算成物质的量(热力学定律不要求的情

况下)。

4、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认识

(1)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溶液,一般取用溶液时量取它的体积比较方便;如果知道一

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是非常便利的,

对于生产和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2)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导出量,来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 B ”,

常用单位为“mol/L”,即: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B 的物质的量为1摩,这种溶液中溶质B 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1摩/升。

(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n=C B ×V B(aq) 。

(4)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密度的关系:C B =B

M ωρ??1000 (5)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构成溶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规律:溶液中的B 离子浓度等于溶液的浓度乘以该溶质的一个粒子电离出的B 离子个数。

解释:0.1摩/升的硫酸钠溶液,Na 2SO 4=2Na + +SO 42- ;C(SO 42-)=0.1摩/升,C(Na +)=0.2摩/升。

训练题:

①.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

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6项中的( )

A. ②④⑥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②.0.5L1mol/LFeCl 3溶液与1.5L1mol/LKCl 溶液混合,混合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

混合时溶液的体积不变) ( )

A.1mol/L

B.2mol/L

C.1.5mol/L

D.3mol/L

③.在标准状况下,11.2L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1L 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5 mol/L

B .1 mol/L

C .2 mol/L

D .4 mol/L

④.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仪器必不可少的是( )

A .容量瓶

B .试管

C .烧瓶

D .量筒

⑤.下列玻璃仪器:①烧杯、②烧瓶、③试管、④容量瓶、⑤量筒。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

D .④⑤

⑥.1mol/L 的H 2SO 4的含义是

A.1L 水中含有1molH 2SO 4

B.1L 溶液中含有1molH +

C.将98g硫酸溶于1L水配成的溶液

D. 1L溶液中含有98gH2SO4

训练题答案:①.D;②.C;③.A;④.A;⑤.C;⑥.D。

5、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对应仪器及其误差分析

(1)配制步骤:计算→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振荡→摇匀→贴标签。(2)涉及仪器:量筒(或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一定体积的容量瓶、胶头滴管。

(3)每步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①.计算。

ⅰ、如果是由固体配制溶液,固体的质量计算公式为:m=CV(aq) ×M

ⅱ、如果是由液体配制溶液,根据稀释定律:

C1×V1 =C2 ×V2;V2 =

21

1 C V

C?或者:C

1

(mol/L)×V1(L)×M (g/mol)=V2(mL)×ρ(g/mL)×ω(%) 说明:本步骤不需要仪器。

误差分析:如果出现计算失误,质量偏小、体积偏少则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否则浓度偏高。

②.量取。

ⅰ、如果是由固体配制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托盘天平的感量是0.1克,小于0.1克的忽略。

ⅱ、误差分析:称量时没有使用游码,即便左物右码弄错的话,也不会产生误差;称量时使用了游码,如果左物右码弄错的话,导致所称量的质量减少,导致浓度偏低。

说明:涉及仪器:托盘天平(镊子)、药匙。

ⅲ、如果是由液体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溶液,涉及读数时视角。

ⅳ、误差分析:

※平视: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此时量取的溶液体积对浓度无影响。

※俯视:相当于读取的刻度线上移,量取的是一定体积的溶液,说明实际上是液面下移,液体体积不到要量取的体积,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仰视:相当于读取的刻度线下移,量取的是一定体积的溶液,说明实际上是液面上移,液体体积超过了要量取的体积,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说明:涉及仪器:量筒。量筒是没有0刻度的量器,从下向上刻度值逐渐增大。

③.溶解

说明1:涉及仪器:烧杯、玻璃棒

说明2: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如果该物质的溶解产生明显的热效应,应该冷却至室温。例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等溶液时,由于溶解会产生大量的热,而容量瓶所配溶液只能在20℃左右,所以一定要等到溶液温度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误差分析:如果搅拌、稀释过程中产生迸溅,将会导致浓度偏低。

④.转移

涉及仪器:一定容积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引流作用)

误差分析:在转移过程中,如果因为操作失误,有部分溶液流淌在容量瓶外,将导致浓度偏低。

注意事项:容量瓶必须事先检查是否漏液。

⑤.洗涤

涉及仪器用品:烧杯、玻璃棒、洗瓶

误差分析:每次用20~30毫升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接触溶液的部位,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重复操作2~3次。取消本次操作的结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原因是溶质没有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⑥.定容

涉及仪器:胶头滴管

误差分析: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待接近刻度线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这时肯能存在视角误差。

※平视: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此时操作对浓度无影响。

※俯视:相当于刻度线上移,而刻度线是没动的,是凹液面的最低点下移了,就是说蒸馏水没有加到刻度线的位置,使浓度偏高。

※仰视:相当于刻度线下移,而刻度线是没动的,是凹液面的最低点上移了,就是说蒸馏水超过刻度线的位置,使浓度偏低。

注意:只要发现蒸馏水加多了,溶液倒掉,重新配置,不能将高出刻度线的溶液取出,即便取出该溶液的浓度仍然是偏低的。

⑦.振荡、摇匀、贴标签

注意事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无需补加蒸馏水,属于正常分子间渗透,属于系统误差范围;如果补充滴加蒸馏水,会使浓度偏低。

6、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考查氧化剂的得电子数或还原剂的失电子数。

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充当的角色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也不同,一定量的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须结合具体化学反应来确定。

例1:7.1克Cl 2与4.6克钠完全反应(2Na+Cl 2 点燃2NaCl ),Cl 2的电子转移0.2N A 。 例2:7.1克Cl 2常温下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Cl 2+H 2O=HCl+HClO ),Cl 2的电子转移0.1N A 。

(2)、考查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分子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

①.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组成气体分子的原子数相同,)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②.只有在标准状况下的稳定气体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换算N=Vm V

×N A ,非标准状况下气体

体积与分子数的换算公式为:N=M

V ρ×N A (ρ-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V -气体的体积,M -气体分子的摩尔质量)。

③.稳定气体可以是在标准状况下相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但不能是SO 3或水蒸气(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而是固体;水蒸气在标准状况下变成了水或冰也不是气体)。

④.有机物在标准状况下呈气态的有:烃类中分子内含碳原子1~4个的烃是气态烃(新戊烷常温下也呈气态),烃的衍生物只有甲醛(醛类)和一氯甲烷(卤代烃)两种物质是气体。 例1:在标准状况下,1.12L 氦气(He )所含的分子数为0.05 N A ,标准状况下,1.12L 氦气(He )所含的原子数为0.05 N A 。

例2:在标准状况下,1.12L 丁烷(C 4H 10)所含的分子数为0.05N A ,标准状况下,1.12L 氨气(NH 3)所含的原子数为0.7N A 。

例3:在标准状况下,1.12L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0.05N A ,标准状况下,

1.12L 氨气(NH 3)所含的原子数为0.1N A 。

(3)、考查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分子所含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 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一种元素无论以何种微粒形式存在,其质子数不变,例如:11H 、21H 、31H 、H + 、H 、H - 氢元素的这六种微粒质子数都是1。

②.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电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就某一原子或原子团而言,其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失去几个电子带几个单位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带几个单位正电荷。

③.在核组成符号(A Z X )中,左小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中子数等

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中子数等于左上角数字减去左下角数字,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④.常见的等电子体:

ⅰ、具有He (2个电子)电子数的微粒:阳离子:Li + Be 2+ ;中性原子:He ;阴离子:H -

ⅱ、具有Ne (10个电子)电子数的微粒:简单阳离子:Na + 、Mg 2+ 、Al 3+ ;简单阴离子:F - 、O 2- 、N 3- ;复杂阳离子:NH +4、H 3O + ;复杂阴离子:OH - 、 NH -2 、BH -4;中性分子:Ne 、HF 、H 2O 、NH 3 、CH 4 。

ⅲ、具有Ar (18个电子)电子数的微粒:简单阳离子:K + 、Ca 2+ ;简单阴离子:Cl - 、S 2- 、P 3- ;复杂阳离子:N 2H +26;杂阴离子:HS - 、 O -

22;中性分子:Ar ;HCl 、H 2S 、PH 3 、SiH 4 ;F 2 、H 2O 2 、 N 2H 4 、 C 2H 6 ,CH 3F 、CH 3OH 、CH 3NH 2 、H 2N-OH 、HO-F 。

例1:标准状况下,1.12L 丁烷(12C 4H 10)气体所含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 ,

电子数 。

解析部分:

ⅰ、12C 的质子数是6,电子数是6,质量数是12,导出中子数是6(12-6=6),H 就是11H ,质子数是1,电子数是1,质量数是1,导出中子数是0(1-1=0)。

ⅱ、12C 4H 10分子质子数为:4*6+10*1=34,12C 4H 10分子中子数为:4×6+10×0=24,12C 4H 10分子电子数为:4×6+10×1=34。

ⅲ、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N=

Vm V ×N A ,在标准状况下,1.12L 丁烷(12C 4H 10)气体所含的分子数N=mol L L

/4.2212.1×N A =0.05N A 。

ⅳ、在标准状况下,1.12L 丁烷(12C 4H 10)气体所含的质子数为(0.05 N A ×34)1.7 N A ,标准状况下,1.12L 丁烷(12C 4H 10)气体所含的电子数为(0.05N A *34)1.7 N A ,标准状况下,

1.12L 丁烷(12C 4H 10)气体所含的中子数为(0.05N A ×24)1.2 N A 。

(4)、考查一定质量的某物质所含的基本粒子数。

①.给出质量求分子数的公式:N=M m

×N A

②.判定酸式盐和过氧化物中的阴阳离子时,要注意:酸式酸根中的氢原子属于阴离子的一

部分,过氧离子(O -22)、超氧离子(O -2)、臭氧离子(O -3)、C -22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一个阴离子。

③.等质量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含有的原子数相同,分子数不同。

④.等质量的同分异构体(丁烷和2-甲基丙烷、环丙烷和丙烯、乙酸和甲酸甲酯、氨基乙酸和硝基乙烷等)含有的原子数相同,分子数也相同。

⑤.等质量的同最简式分子(甲醛、乙酸、甲酸甲酯、乳酸、葡萄糖、果糖;乙炔和苯;炔烃和炔烃碳原子数三倍的苯的同系物;所有单烯烃;NO 2 、N 2O 4)含有的原子数相同,分子数不同。

例1:1.8g 的NH 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1.7g 羟基(—OH )所含的电子数为0.9N A ,常温常压下,17g 甲基(—14CH 3)所含电子数为9 N A ,2g 重氧水(H 218O )含有N A 个中子,7g 14C 原子形成的石墨中所含的质子数为3 N A 。

例2:84gNaHCO 3晶体中含有N A 个HCO 3- ,7.8gNa 2O 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 N A 。 例3:84gNaHCO 3溶于水含有HCO 3- 的个数少于N A ,53.5g NH 4Cl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NH +4离子数目少于N A 。

(5)、用来表示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所含的构成微粒的粒子数。

例1:0.125mol 14CH 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

例2:0.1molH 3O +中含有N A 个电子。

例3:1L1mol/L 的NH 4Cl 溶液中含有NH 4+离子数不到N A 。

(6)、用来表示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微粒所含的共价键数。

碳原子周围有4个电子对,氢原子周围有1个电子对,氮原子、磷原子周围有3个电子对,氧原子、硫原子周围有2个电子对。烃分子中电子对个数规律:

①.烷烃(C n H2n+2)分子内的电子对数:

22

2

4+

+n

n=3n+1

②.烯烃(C n H2n)分子内的电子对数:

22

4n

n+=3n

③.炔烃(C n H2n-2)分子内的电子对数:

22

2

4-

+n

n=3n-1

例1:1molC4H10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

解析:碳原子周围有4个电子对,氢原子周围有1个电子对,C4H10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

为:

210

4

*

4+=13,所以1molC

4

H10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13N A。

例2:1molP4O6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

解析:磷原子周围有3个电子对,氧原子周围有2个电子对,P4O6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

为:

2

2 * 6

3

*

4+=12,

所以1molP4O6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12N A。例3:1molP4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

解析:磷原子周围有3个电子对,P4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

23

*

4=6,所以1molP

4

分子中所含的电子对数为6 N A 。

(7)、考查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数目

①.弱酸不完全电离,酸根浓度小于酸的浓度。

例1:2.0mol/L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2.0mol/L 。

例2:100mL 2.0mol/L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小于0.2 N A。

②.弱碱不完全电离,阳离子浓度小于溶液浓度。

例1:100mL 2.0mol/L氨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小于2.0mol/L。

例2:100mL 2.0mol/L氨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数小于0.2 N A。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水解部分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小于该盐呈晶体状态时该离子的物质的量。

例1:200mL 1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24离子总数小于6.02*1023

例2:1L0.5 mol/LCuCl2溶液中含有Cu2+数量小于3.01×1023个

例3: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23数目小于0.5 N A

例4:0.1 L 3 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小于0.3×6.02×1023

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测试时间:30分钟,总

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摩尔是()

A.物质数量的多少

B.物质的量的多少

C.6.02*1023个微粒

D.物质的量的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B.1mol氧的质量是32g

C.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D.铁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L甲烷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5N A

B.2gCa2+离子含有1.8 N A个电子

C.含有N A个氢分子的氢气,其体积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11.2LN2的质量是14 g

4、下列溶液与3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10mL1.5mol/LAlCl3

B. 15mL2mol/LBaCl2

C. 15mL1.5mol/L CaCl2

D.

30mL2mol/LNaC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B.常温常压下,32gO2含有2N A个O

C. 在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是22.4L

D. 1L1mol/L CH3COONa溶液中

c(CH3COO-)=1mol/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摩尔质量是98g

B. 22.4L HCl不一定与1mol NH3完全反应

C. 78g 过氧化钠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钠离子

D. 2mol/LNaOH溶液与1mol/LH2SO4溶液恰好反应

7、将4 gNaOH溶解在10mLH2O中,在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mol/L

B. 0.1mol/L

C. 0.01mol/L

D. 10mol/L

8、用10mL0.1mol/LBaCl2溶液恰好可使同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铜和硫酸钾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2

B.1︰2︰3

C.1︰3︰3

D.3︰1︰1

9、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与氧气质量相同,体积之比为2:1,则该气体的式量为()

A.64

B.44

C.28

D.16

10、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和AlCl3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三种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2

B.1︰2︰3

C.1︰3︰3

D.3︰1︰1

11、下列物质中,含分子个数最少的是()

A.0.5molCO2

B.80gH2O

C.98gH2SO4

D.33.6LCH4(标准状况)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

B. 1mol氯气的质量是71g

C.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D.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氧气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 A

B.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1 N A

C.2N 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88g

D.17g氨气中所含有质子数目为4N A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1molCH4含电子数为N A

B.7.8gNa2O2所含离子总数为0.4 N 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硫原子数目为N A

D. 0.1mol/LAlCl3溶液中所含Cl-数

为0.3 N 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5、1LNa2SO4溶液中含0.4mol Na+,则溶液中SO 2

4

A.0.1mol/L

B.0.2mol/L

C.0.6mol/L

D.0.4mol/L

16、1L 1mol/LFeCl3溶液与3L 1mol/L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

B.1:1

C.3:1

D.1:3

1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H4+所含质子数为10N A

B.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5

C.2.3克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得到电子数是0.1N A

D.22.4 L H2所含的分子数可能为N A

18、将12mol/L的盐酸(ρ=1.19g/cm3)50mL稀释成6mol/L的盐酸(ρ=1.10g/cm3),需加水的体积为()

A.50mL B.50.5mL C.55mL D.59.5mL

19、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的H2和B容器的NH3,若所含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3,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

A.1∶1

B. 2∶3

C. 3∶2

D.1∶3

20、在标准状况下5g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3.36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2:1 C.1:1 D.3:4

(二)、填空题(共10分)

21、1mol/LBa(OH)2溶液2L ,含有Ba(OH)2的质量是

22、将8gSO 3溶于11.6gH 2O 中所得H 2SO 4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23、将56gKOH 固体溶于水,配成2L 溶液,所得KOH 物质的量浓度为

24、配制500mL 4.0mol/L 的NaOH 溶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和 。

25、欲配制250mL0.1mol/L 的NaOH 溶液,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固体的质量 g ,药品必须放在 中称量。

(2)配制此溶液最主要的仪器名称是 (写一种),使用此仪器前要检查 。

(3)若称量前NaOH 已部分潮解,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共10分)

26、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 的盐酸(密度为1.18g/mL )中HCl 的质量分数?(2分)

27、将6.5g 锌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80g 密度为1.25g/mL 的溶液。

(1)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分)

(2)计算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物质的量浓度?(4分)

三、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10分)

21、342g ;22、50% ;23、0.5mol/L ;24、500mL 的容量瓶(1分)、胶头滴管(1分);

25、(1)1.0g ,称量瓶;(2)250mL 的容量瓶;检漏;(3)偏小。

(三)、计算题

26、解析:C B =B M ωρ??1000 ;ω=ρ??1000B B M C =18

.110005.368.11??×100%=36.5% 。 27、(1)略 (4分)化学方程式正确得2分, 单双线桥都可以,正确得2分,表示错误没有分;

(2)1.56mol/L(3分)

解析:Zn + 2HCl= ZnCl 2 +H 2↑ ;设6.5g 锌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氯化锌的物质的量为x

1mol 1mol

1655.6-?mol g g

x

x =0.1mol

溶液的体积:V(aq)=ρ)(aq m =125.180-?mL g g =64mL=0.064L C(ZnSO 4)=

)(aq V x =L mol 064.01.0=1.56mol/L 。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杞人忧天知识点清单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欣赏 杞人忧天《列子》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因往晓.之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天刚亮的时候 (2)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表示没有办法 3.其他实词 (1)身亡.所寄 亡:________________ (2)积气..耳 积气:______________ (3)若.屈伸呼吸 若:________________ (4)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止:______________ (5)只使..坠 只使:______________ (6)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______________ (7)积块..耳 积块:______________ (8)充塞四虚.. 四虚:______________ 4.虚词 (1)之????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亦积气中之. 有光耀者 (2)其?????其.人曰奈何忧其. 坏 二、内容探究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统编课后习题) 知识盘点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7篇杞人忧天 知识盘点 一、1.舍释解除、消除 2.(1)告知,开导(2)为何,为什么 3.(1)无,没有(2)聚积的气体(3)你(4)行动,活动(5)纵使,即使(6)伤害(7)聚积的土块(8)四方4.(1)结构助词,的;代词,他;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指示代词,那个;代词,代指地 二、“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父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和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 2)化边为角: a : b: c sin A : sin B : sin C ? 7 a si nA b sin B a sin A b sin B ' c sin C J c sin C ' 3 )化边为角: a 2Rsin A, b 2Rsin B, c 2Rsin C 4 )化角为边: sin A sin B a ; sin B J b sin C b sin A a c' sin C c ' a b 5 )化角为边:si nA , si nB , si nC 2R 2R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① 已知两个角及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 解法:由 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a 竺A, 竺B b sin B c sin C 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 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旦 血 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使用正 b sin B 弦定理a 泄求出c 边 c sin C 4. △ 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贝U ① a bsin A 时,B 无解; ② a bsinA 或a b 时,B 有一个解; ③ bsinA a b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A 60 ,a 2,b 2 3,求B (有一个解) ②已知A 60 ,b 2,a 2.3,求B (有两个解) 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三角形面积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并且都等于外 接圆的直径, 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C 2.变形:1) a b c a sin sin si sin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b c sin sinC c 2R 沁;求出 sin C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 bsin A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

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 穿井得一人 作品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作品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 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 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 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作品启示 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 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 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 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 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 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 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 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 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 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 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基础强化(8)——解三角形 1、①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②. 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B>C 则6090,060A C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资料

计算机考试重点 01、 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02、 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0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04、机器 0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0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0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0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0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位_12、 bit的意思是两部分。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RAM 13、 外设随机存储器简称14、精度高。大, 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 存储容量15、两类。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6、 合称为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17、 、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控制器18、 等单位来表示。或GB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19、 数。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20、 应用软件。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21输出设备。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光电_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 RAM。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低级的计算机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25 _。,还常用十六进制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码表示。补码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27、将十进制数-35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8、中央处理器类。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 。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30、八进制数126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控制器_31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内,、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32。101110 _ 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33、 _进行的。字节34、 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总线宽度宽度。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磁道。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36、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软盘上的37鼠标。: 机械式和光电式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

语文知识点归纳(免费下载)

初中语文基础及文化文学常识必背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说明方法的作用: 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分类别——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描写景物的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A以景衬情; B渲染气氛; C为全文定下···的感情基调; D为下文做铺垫;E推动情节发展 引号的五种作用:A引用; B强调; C特定称谓; D特殊含义; E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的六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⑥表列举分承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文学常识 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八荒 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扬州:广陵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官职任免 拜:授给官职;除:免除旧职任新职;授:授给官职;擢:提拨; 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降职调动;罢:免职停职;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谪:降职并调动 时间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朝代传说: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o .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3)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变化 (4)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5)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态。 以上内容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几乎为高考必考点,有关生态系统的考点也频繁出现,但它们的难度并不高,解题所需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相关题目要努力拿到满分。 4.选修 4:生物技术实践 这本教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如下: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杞人忧天 优质教案

《杞人忧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3.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难点: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了解寓意。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守株待兔》和《亡羊补牢》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成语,然后归纳出寓言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谈话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1.介绍列子 2.介绍《列子》 (一)读“忧”(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音频范读。让学生把有疑惑的字词圈画出来。 2.学生自由朗读。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3.字音检测。指生回答。 (亡、中伤、舍然、星宿、躇步跐蹈、充塞四虚)

(二)解“忧”(读通文意,理清情节) 1.小组讨论,结合课文注释把故事译成现代汉语。思考下列问题:(用原文回答)(1)杞人所忧何事?(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2)忧成何状?(废寝食者) (3)谁来解忧?(晓之者) (4)如何解忧? 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5)是否解忧?(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字词检测 亡:通假字,同“无”,没有。 舍:通假字,同“释”,消除。 若:你。 奈何:为什么。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提示:人物+事件+结果) 杞人担心天地崩坠,没有容身之处,以至于寝食难安,通过别人的开导,最后消除了疑虑。 (三)悟“忧”(读懂寓意) 1.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性格和语气。(分组读----学生上台展示) (1)杞人的语气应该是忧愁满腹。 (2)劝说者的语气应该是耐心细致。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2 2 2 a b c +<,则90C >. 11、三角形的四心: 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 、请同学们自己复习巩固三角函数中 诱导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和差角、倍角等) 。

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完整word版大学计算机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

一、选择 20 1. 计算思维 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本质:抽象和自动化 特征、三种思维: 理论思维: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以数学学科为代表 实验思维:以观察和总结自然规律为特征,以物理学科为代表 计算思维: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 2. 冯诺依曼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①运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 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 件,是计算机的主体。在控 制器的控制下,运算器接收 待运算的数据,完成程序指 令指定的基于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②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产生一系列控制命令,1 使计算机各部分自动、连续并协调动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

程序的输入、数据的输入以及运算并输出结果。 ③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 (简称内存或主存储器和外部存 储器 (简称外存或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 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外存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于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 ④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完成输入功能的部件,即向计算机送入程序、数据以及各种信息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磁盘驱动器和触摸屏等。 2 ⑤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将计算机工作的中间结果及处理后的结果进行表现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磁盘驱动器等。 3. 存储系统 内 /主存储器 (ROM 、 RAM 、 cache :ROM 是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 接圆的直径,即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变形:1)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A +B +A B . 2)化边为角: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 A c a = 3)化边为角: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4)化角为边: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sin sin c a C A = 5)化角为边: R c 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 解法:由A+B+C=180o ,求角A,由正弦定理;s in s 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 A c a =求出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边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B A b a sin sin =求出角B,由A+B+C=180o 求出角C ,再使用正弦定理C A c a sin sin =求出c 边 4.△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则 ①A b a sin <时,B 无解; ②A b a sin =或b a ≥时,B 有一个解; ③b a A b <

2019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2019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逼近,你准备好了吗?对于每门课程你能否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呢?现在就来看一看对于生物学科,北京四中网校教学部宋老师给学生们哪些指导,以使各位同学学习高效有序、有的放矢地做好最后冲刺复习。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我们要对自己生物学科的学习状况了然于心,否则冲刺复习时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现在有必要梳理一下我们高中生物都学了些什么,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学习的重点。下面我们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 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 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 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