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0-03-10T13:36:37.0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作者:温一纤[导读]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成为复合型的新少年摘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成为复合型的新少年。这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一线教师殷切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实际展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时,改变传统的只重视学科知识传递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的融入其中,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了。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此问题展开

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策略,并辅以案例佐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辅助案例

概括的来讲,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方面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更是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着很多德育教育的素材和内容,因此,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就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从多方面着手,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确保德育内容的落到实处,为学生更理想语文学习效果的真正获得奠定更好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感同身受,领悟德育内容

通过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就可以明确,有着很多创设情境的素材,而且很多知识的学习、思想的领悟、德育内容的学习仅靠教师口头的传授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去参与、去学习、去探究、去领悟,自然能够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德育,并且能够达到印象深刻的理想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对比情境:即先给学生展示了一条美丽的小路:干净平整的道路两旁种着两排高大、挺拔的大树,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令人心旷神怡……紧接着,我说道: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美丽的小路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眼前,瞧,现在成为了这个模样,此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一个“苍蝇成群,垃圾成堆”的小路图片,使得学生在视觉上有强烈的对比。这样一个多媒体对比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的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都想通过力所能及的力量来保护环境,可以说达到了不错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问题引导,剖析细节,品析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学生认真的去领悟、了解、感受和内化,而以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问题的设置和引导,有助于这一理想德育教育效果的获得,因此,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就需要加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并能够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想要渗透的德育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更好的品析、领悟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父亲的菜园》这一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分析文章,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父亲的执着和勤劳,以此来感受到父亲菜园的来之不易。具体来说,我在实际教学中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开垦新的菜园?父亲开垦新的菜园时家人的态度如何?父亲在开垦菜园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一位及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这样一来,通过这几个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仅对文章的细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切的感悟到父亲的坚持不懈、勤劳执着,可以说达到了不错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联系实际,丰富体验,践行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德行、综合素质高的新少年,并能够将学会的、领悟的德育内容践行到实际生活中来,因此,我们在实际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一来拉近课本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践行德育内容,实现更好的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这一内容时,就联系现在小学生的生活状态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你们都是父母的掌中宝,有着父母的宠爱和快乐的生活,但是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也知道,在贫困的山区,还有很多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学生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你们能够从卖火柴的小姑娘身上学到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对文章传递的德育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当然最终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德育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进步、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其重要性更是日渐突出,我们一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程度,并能够想方设法的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语文教育的质量。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在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联系生活等策略的引导下探索、总结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共同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更理想语文学习效果的获得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赵桑前,李彩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89.

[2]许传友.润物无声——浅析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之思[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7.

[3]刘亚琴.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9(33):111.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班主任德育论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德育论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 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 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 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 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 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 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平时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差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而师 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 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 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 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及时开展例如上述。“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相互 监督,互评互学,短期内可使学生中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从而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 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 得到勉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 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 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 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 透德育教育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创设情境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育人教育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授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如何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修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更关键的是语文教材于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出的,因而亦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呢?现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利用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教材中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10-11T15:29:24.71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作者:黄清 [导读] 最优秀的人就是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广东省罗定市素龙街凤塘小学 527227 摘要: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发挥教师领导者的作用,将德育内容适时地渗透到课堂学习中,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有好的成效。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所存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应对措施 最优秀的人就是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这对小学生来说,可以直接反映出孩子以后是否会成为一个高素质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德育是现在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将德育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每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德育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才能培养出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德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育已经不符合以及不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总体来说,教育的方式途径比较单一,应用实践的方式很少,只是依靠解说来营造氛围,使学生感知到名人效应,而没有从实际上让学生自身去感知。所以,学生对于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并没有积极性,整体兴趣程度也不高,导致德育没有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老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所作所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他的学科重点都在于专业知识的传输,而影响学生的德育才是教育的重点。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学目的。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有时候学生对老师的说教充满着抵触情绪。当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时候,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德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德育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德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传统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如果教师一味地以目标和任务为德育的根本,则教学工作就会缺乏一些针对性,使德育工作不明确,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他们都是具有个人主体意识的,虽然他们还都是小学生,思想不是很成熟,但是对于懵懵懂懂的小学生来说,一切都是充满诱惑的。 所以,德育工作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德育的方式方法。其实这也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得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一切就有了方向。方向对于一件事物的发展和维持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教育工作者有了方向,就会到达顶峰。 2.应该结合实际来开展德育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拘泥于单方面的说教,所以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理解情况,学生常常会出现半懂不懂的状态。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来开展教学,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德育的小游戏,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总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课堂枯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开展德育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因为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们才能懂得更多。只有做到课内课外互相结合,学生才能通过活动学会感恩、珍惜等情感。只有让学生感到了感恩、珍惜,再从细节中进行德育引导,才可能真正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 3.德育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与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小学生的心里,老师就是他们最尊重的对象,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小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每个学生,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就会达到开心教育的目的。 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明确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德育学习对自身价值观提升的重要作用。德育教学需要学校以及家庭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与努力,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开始,不断转变学生的观念,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德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胜试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5-105。 [2]辛丽美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策略[J].中华少年,2017,(13)。 [3]贵超红浅析以目标为导向的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PDCA管理方式[J].才智,2017,(22):207-208。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汇编)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鲁勋 学生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法律、法规常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德育人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如何去育人。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德育人,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一)、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运用文明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孩子竖起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平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所留下的良好形象,如:看道操场上的塑料袋、食品袋、碎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为学生整理学习用品;天热时问一声热不热,天冷是问一声冷不冷。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品德熏陶。 (二)、用爱心进行爱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

懂得爱,教育学生会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把自己作为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让学生在离开家庭和父母时,在教师面前体现出父爱和母爱,即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境如何,也不管学生是聪明的还是迟滞的,教师要把自己诚挚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家庭困难的、父母离异的、孤儿、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爱。我是在德育处工作的,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班主任送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孤儿、学习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和失落感,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因人制宜。在他们面前处处体现出母爱和父爱。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前途和理想教育。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新学期开始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起点,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始,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受,加之内心潜藏的自尊心的催化作用,这时总是暗暗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新样子来。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和鼓励他们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倍增学生的进取心。因此,我们德育处十分注意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早会。在这个早会上,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激起同学们的自信心,然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不断的增加,教育部门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个实质性的问题上来。与此同时,也向奋斗在教育事业最前线的教育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谈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是智育注重自学,二是体育注重自强,三是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此,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小学教育,将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呢? 一、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新的课改理念的要求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渗透法制教育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但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历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本,将德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自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始,《论语》所收录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诲,绝大多数属于德育范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古时通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当时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二、将校园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立足点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字经》中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质会根据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教育思想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校园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可以利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如我校开展的“讲故事、明事理、养品行”特色创建活动,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讲故事这个载体,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为己任,增强其主体意识,培养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理性思考,自主、自觉并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 三、将深入心灵作为德育教育的敲门砖 德育教育和传授知识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学生从心灵深处信服你、佩服你。他们才会将你所讲的东西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摒弃“说教式”、“填鸭式”、“灌溉式”的教育方式。而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到什么事该做,什么是不能做,并从潜意识里懂得不该做的事的危害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抓做机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下面我谈几点想法: 一、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如果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总结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课本中的德育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这样一来,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觉的接受了德育教育。 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也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与其高声严厉的训斥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不如表扬品学兼优、道德良好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那么教师就要从平时着手去了解、去发现、甚至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反而让他们的内心因此表扬而感到特别温暖。表扬的同时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地学习从别人的优点,自查到自身的不足。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变化。这样受到表扬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在班里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从而起到德育教育的功效。 三、教师以身作则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的,当班主任这几年来,我才真正地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和量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魂牵梦绕,多少次半夜醒来,梦境中全是学生。而且要教育好学生,你面对的不只是一名学生,还有他的整个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关注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举止行为。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迪福说过:“如果我自己的表不准 它只能欺骗我一个,但城里的大钟走的不准,受骗的就是整个教区的居民。”班主任的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伟法乱纪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根据小学语学科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明确内容的广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德育教育的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二、语文科的特殊性 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三、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认真做到德育教育要有阶段、有顺序。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爱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德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浅谈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随着城乡差距日益拉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特别是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照管,久而久之,隔代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隔代亲的教育造成了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从而致使孩子们的“畸形心理”日益呈现。 另外,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又加之久居在外,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极少,使得亲情疏远:一方面,父母、子女之间无亲情可言;另一方面,子女不懂得感恩,更有甚者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稍有不如意就又哭又闹。而且这部分家长不懂

也不会指导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管理.甚至无暇顾及孩子的发展.认为只要能给孩子提供不愁吃穿的物质生活就足够了,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和老师就得负责学生的一切.对孩子的学习、日常生活习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孩子们不听从管教、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唯我独尊、目无尊长、不懂文明礼貌等不良习惯。 还有大多数家长和部分农村老师认为:考上大学是孩子们走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因此只看到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品德不是很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孩子某些坏习惯的养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心理、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或他人唆使,而产生偷摸、打架、耍流氓等行为。往往好的不易学,坏的模仿学。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来自外界环境里的不良习气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因此,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里,老师能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橱窗、黑板报、班会......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对学生进行打扫教室、捡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17-07-26T16:02:12.69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9期作者:郭少文[导读] 通过灵活运用语文教材、丰富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课外实践等方式发挥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广东省潮阳区铜盂老溪西小学515100 摘要: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德育教育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在当今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道德水平出现着严重的滑坡。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平可塑性很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灵活运用语文教材、丰富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课外实践等方式发挥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早在数百年前,古代的教育家们就提出了“文以载道”的理念,这就说明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作用 欲充分发挥好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来,小学语文与小学生德育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也就是说,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工具,更是对学生人文精神、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 再者,《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作为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这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完成文道统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应该完成的重要使命,语文教学自身特有的优势又可以成为最有价值的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探索与实践中,如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完成“文以载道”的重任,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与思考。 二、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既然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小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1.重点解读文章中心句,深掘主题,升华思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文中的字、词、句、段、篇是围绕这个中心而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抓住这些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词句或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悟。如果学生在这当中理解得越透彻,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也就越大。 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子,发挥课堂作用。美国儿童心理发展学家科尔伯格曾经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其道德判断的能力。骆东艳就认为:“语文课中的许多篇目,都孕育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讲这些文章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的效果可能更胜过单纯的德育教育。”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材以其“故事性”、“哲理性”等特性在小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进而语文课堂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2.精心指导朗读,升华道德情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得通过语言在朗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的教学,都要重视读。这样,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课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爱憎的火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想作者所想,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丰富教学方式。“读”是感觉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年纪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有趣的方式、方法。而朗读正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记忆力,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可以采取反复朗读、背诵的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辨别错与对。 3.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平台,渗透德育教育。安彩虹认为:“课外实践是巩固教师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有的学生《学生守则》背得滚瓜烂熟,在实际中却没有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会背一些理论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语文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得到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可以陪孩子一起在周末、假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诸如去敬老院参加义演,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意识,使其学会关心他人,在参与和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的道德品质修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很多内容都从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利用课文内容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教育贯穿在听、说、读、写等环节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参考文献 [1]骆东艳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德育探索,2008年,8月。 [2]安彩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J].现代阅读,2012年,6月,第6期。 [3] 康桂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德育在线,2012年,第7期。

浅谈小学德育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小学德育的现状及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卓有成效地落实道德教育,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一项重大的课题。 1德育问题的现状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当今社会小学教育以

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德育在当今社会的时效性 今天的德育教育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很现实地对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由于每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同,主观能动性有差异,所以德育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感触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6-14T11:43:57.74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作者:钟远贵[导读]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 钟远贵(四川省旺苍县河边小学四川旺苍 628200)摘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意识地配合教学开展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竞争竞赛活动,以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 关键词:德育;思品;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6-067-01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任何事情一个好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其对事情的发展以及最终的结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道理在教育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兼备,小学的教学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其德育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一、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谦虚谨慎的品德 我个人认为作为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地求知非常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学习态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表师者之风范。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主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身作则,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记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刻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你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犯错误时我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我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我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我深刻反省,最后发现自己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