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单位电脑使用U盘、限制存储设备接入计算机的方法

禁止单位电脑使用U盘、限制存储设备接入计算机的方法
禁止单位电脑使用U盘、限制存储设备接入计算机的方法

如何屏蔽U盘、限制电脑使用USB存储设备保护计算机内的文件安全

2014/1/14

在大多企业、政府、单位,对计算机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范,其中为了防止电脑内的资料泄露,禁止电脑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带存储功能的设备成了一个必然要求,显然,只通过规章制度无法从根本约束这一行为,于是管理者纷纷选择通过专业的USB接口管理软件来实现这一目的。

大势至USB监控系统(baidu搜索下载试用)是一款计算机USB端口控制、操作系统控制、网络访问控制于一体的计算机安全控制系统。它通过USB存储协议在Windows系统底层对USB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控制,自动识别USB存储设备,彻底防止信息从计算机USB 端口泄漏。

大势至USB监控系统V2.1

大势至USB监控系统功能特点:

1. USB只读

只能读取USB存储设备中的内容,禁止向USB存储设备写入文件

2. USB正常

解锁后可以正常使用USB存储设备

3. USB禁止

完全拒绝访问USB存储设备

4. 光驱、软驱控制

禁用CD/DVD光驱、禁用软驱

5. 端口控制

禁用蓝牙、禁用红外、禁用串口/并口、禁用PCMCIA、禁用1394、禁用调制解调器

6. 智能设备及网络控制

禁用手机/PAD等便携设备、禁用图像处理设备、禁用有线网卡、禁用无线网卡、禁用无线热点(百度wifi、360wifi等)

7. 操作系统控制

禁用注册表、禁用设备管理器、禁用组策略、禁用安全模式、禁用任务管理器、禁用msconfig、禁用计算机管理、禁用光盘启动电脑

8. 网页访问控制/程序访问控制

禁止打开网页/程序列表、只允许打开网页/程序列表

大势至USB监控系统技术特点:

1.完全控制优盘(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MP3以及其它USB存储设备的读写;

2.可自动识别插入的设备是USB存储设备还是非存储设备,不会影响USB鼠标、键盘和打印机的正常使用;

3. 只有管理员才能登录设置界面更改USB的端口设置,也只有管理员才能关闭或卸载软件,确保控制持续有效;

4.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除管理员之外不能被恶意地删除、终止、卸载和破解;

5. 集成操作系统保护功能,防止用户私自更改操作系统配置造成的安全问题;

6.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不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大势至USB监控系统使用简单、功能强大,不仅可以实现禁止一切USB存储设备,而且还有许多人性化的设置和关于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功能,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地防范电脑内资料泄露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计算机外部设备

一、概念 1、外部设备P1 外部设备又称外围设备,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外部设备是相对于计算机,来说的,凡在计算机主机处理数据前后,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主机、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设备均称为外部设备,不论它们是否受中央处理器的直接控制。 2、光栅扫描P56 电子束有规律地扫描整个荧光屏,其扫描轨迹呈栅形,顾称光栅。 3、液晶P58 液晶是液体晶体的简称。 4、逐行扫描方式P59 逐行扫描指从第1行开始顺序逐行往下扫描直到最后一行扫完为止,后再重复。 5、隔行扫描方式P59 指将整个画面扫描线分成“奇数场”和“偶数场”,例如,第0、2、4…等扫描线构成“偶数场”,第1、3、5…等扫描线构成“奇数场”,一般先扫“偶数场”,然后扫“奇数场”,这时,如果总行数不变,分辨率即可保持不变,但扫描频率降低了一半。 6、点距P60 屏幕上相邻两个同色点(比如两个红色点)的距离称为点距 7、显示器分辨率P61 分辨率指屏幕上像素的数目,像素是指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也即上面提到的发光“点”。 8、激光打印机硒鼓的潜像P97 一种带电像点无法看见,也不会在纸上留下印迹,称之为潜像。 9、FAT P141 文件分配表,指的是管理文件的连接指令表。 10、CD-R盘片P188 是可录式一次性写入光盘。 11、CD-RW盘片P188 是可以反复擦写的光盘。 12、网络串行通信 P239 串行通信是通信双方用一对通信线路互相进行数据传输,这数据以二进制数码位串的形式传输。 13、网络异步通信 P239 通信双方不必使用统一的时钟标准,而是利用通信数据所携带的同步信号建立双方收发同步关系的通信控制方式。14、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P240 线路上的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而不是交互式的。 通信双方可以发送也可以接受,但发送和接收不同时进行。 允许通信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 15、DTE和DCE P240 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讯设备 16、调制、解调 P245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7、传输介质 P253 传输介质即信号传输线,是网络互连的基本工具。 18、路由 P265 所谓路由就是把信息从源地点穿过网络传递到目标的行为。 19、网关 P270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 20、网桥 P264

目前计算机上最常用的外存储器是()

信息技术试卷----难题 一、选择题 1、目前计算机上最常用的外存储器是()。 A.打印机 B.数据库 C.磁盘 D.数据库管理系统 2、计算机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相互作用是()。 A.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B.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C.互不为基础 D.互为基础 3、微机使用的内存RAM中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丢失。 A.不会 B.部分 C.完全 D. 有时 4、通常,一个汉字和一个英文字符在计算机中存储所占字节数的比例为()。 A.4:1 B.2:1 C.1:1 D.1:2 5、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 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B.会感染致病,但无严重危害 C.不会感染 D.产生的作用尚不清楚 6、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存放的数据,在正常情况下,断电后()丢失。 A.不会 B.少量 C.完全 D.不一定 7、当软盘处于写保护时,()。 A.既能读又能写 B. 既不能读又不能写 C.只能读不能写 D.不能读但能写 8、()键的功能是取消当前操作。 A.Enter B.Alt C.Esc D.Ins 9、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它属于计算机的()方面的应用。A.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实时控制 D.辅助设计 10、一只软盘只能进行读取操作,一般情况下()。 A.病毒不能侵入 B.病毒能侵入 C.能够向里面存入信息 D.能修改里面的文件 11、通常所说的内存容量主要是指()的容量。 A.CPU B.ROM C.RAM D.128MB 12、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的是()。 A.Unix B.Windows95 C.Word D.MS-DOS 13、对于计算机裸机来说,首先必须安装的软件是()。 A.画图软件 B.应用软件 C.文字处理软件 D.操作系统软件 14、若想关闭计算机,可以按()组合键。 A.Alt+F4 B.Ctrl+F4 C.Esc D.Ctrl+Alt+Del 15、在Windows98中,下列文件名不合法的是()。 A.练习题.DOC B.aBc C.How are you D.hello*.* 16、若要给一个文件夹重命名,可以先选中该文件,然后按()键。 A.F1 B.F2 C.F3 D.Del 17、对文件重命名后,文件的内容()。

计算机存储系统

计算机存储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 一、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分为: 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简称内存) 计算机外部的存储器(简称外存) 内存储器从功能上可以分为 读写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计算机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它们是:字节B( 1Byte=8bit)、千字节(1KB=1024B)、兆字节(1MB=1024KB)、千兆字节(1GB=1024MB)、1TB=1024GB 二、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一般有:软盘和软驱、硬盘、CD-ROM、可擦写光驱即CD-RW光驱还有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光驱、或可擦写电子硬盘(优盘)等。 三、存储器的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并有下列的运算换算关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个汉字在计算机内需要2个字节来存储; 1个英文字符(即ASCII码)在计算机中需要1个字节来存储; 1个字节相当于8个二进制位。 一、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一般有:键盘、鼠标、磁盘存储器、扫描仪、麦克风等。 1、键盘的接口类型与键盘的基本分类 2、键盘的基本键分布区,基本键的使用 3、鼠标的分类与基本保养方法 4、软盘的使用注意事项 5、硬盘的接口与硬盘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一般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磁盘存储器等。 1、显示器一般有:LCD显示器和CRT显示器,显示器的关键有三个参数:分辨率、点锐度和可显示区域大小等。显示器的功能发挥还必须依赖于显示卡的性能参数。 2、打印机作为常用的计算机输出设备,越来越普及。目前,打印机的流行类型一般有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三大类。

Linux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3 Linux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 一、什么是挂载 Microsoft winsows中对外部存储设备的辨认都是自动的,比如硬盘分区和光盘驱动器都有相对应的分区编号,都是系统默认添加的。 Linux中把所有硬件设备都视为单独的设备文件名,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设备文件名(/dev)与文件目录进行关联,即、挂载才可以使用。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二、挂载外部存储设备 挂载的命令: mount 设备名挂载点 例:#mount /dev/cdrom /mnt/cd Linux中常用的外部设备 软驱/dev/fdN (N=0,1,2…..) 光驱(IDE) /dev/cdrom (/dev/hdX)

光驱(SCSI) /dev/scdN (N=0,1…….) 硬盘(IDE) /dev/hdX (X=a、b、c、、、、) 硬盘(SCSI) /dev/sdX (X=a、b、c、、、、) U盘/dev/sdX (X=a、b、c、、、、) 使用Linux外部设备的步骤 1、挂载外设 2、读写挂载点 3、卸载设备 4、移走外部存储设备 挂载光驱 #mount /dev/cdrom /mnt cd /mnt #eject 将光盘托架弹出 #eject –t将弹出的光盘托架弹回 挂载U盘 U盘是usb设备,linux核心默认把U盘识别成SCSI接口,默认都是单独一个分区 使用方法 1、查看U盘在Linux系统中的硬件代号 # fdisk –l 查看 2、创建挂载点 # mkdir /up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引言:存储器是计算机的第二个子系统。它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无限可复制性,即其 存放的数据被取出后,原来存放的数据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被反复利用。本报告将从存储器的原理、分类、功能和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 摘要: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 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其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是计算机智能化的重要保证。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那么现有存储器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各自不同的性能及它们是如何在计算机中发挥存储作用的呢?为了理清楚以上问题,我做了有关于计算机内存与外存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存储器内存 RAM ROM 外存 正文: 存储器,英文名称为Memory,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存储信息的仪器,常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储存,计算机工作所需的所有数据都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包含原始数据、计算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计算所需程序、计算最终结果数据等等。存储器的存在才使得计算机有了超强的记忆能力。由此可见存储器对于计算机之重要性。 在介绍存储器原理之前,先解释一些重要名词。 存储位:存放一个二进制数位的存储单元,是存储器最小的存储单位,或称记忆单元存储字:一个数(n位二进制位)作为一个整体存入或取出时,称存储字 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存储字的若干个记忆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 存储体:大量存储单元的集合组成存储体 存储单元地址:存储单元的编号 字编址:对存储单元按字编址 字节编址:对存储单元按字节编址 寻址:由地址寻找数据,从对应地址的存储单元中访存数据。

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非常齐全)

ASCII含义: 因为1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2种状态:0、1;而2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4种状态:00、01、10、11;依次类推,7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128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唯一地编为一个7位的二进制码,对应一个字符(或控制码),这些码可以排列成一个十进制序号0~127。所以,7位ASCII 码是用七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的,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第0~32号及第127号(共34个)是控制字符或通讯专用字符,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S(退格)、BEL(振铃)等;通讯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 第33~126号(共94个)是字符,其中第48~57号为0~9十个阿拉伯数字;65~90号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注意:在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所谓奇偶校验,是指在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一般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奇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b7添1;偶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b7添1。一个ASCll码由8位二进制数码组成的。其中,用于表达字符的二进制码有7个,最后一个用于检测错误,或空闲不用。 存储器单元内容是储存器单元里面储存的二进制数据。如0100011 存储器单元地址是由十六进制数指向存储器某个特定的单元。如0FFE2A 一个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一个是指向该数据的地址 计算机信息存储单元的结构数据必须首先在计算机内被表示,然后才能被计算机处理。计算机表示数据的部件主要是存储设备;而存储数据的具体单位是存储单元;因此,了解存储单元的结构是十分必要的。(1)"位"(Bit):是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一"位"只能表示0和1中的一个,即一个二进制位,或存储一个二进制数位的单位。(2)"字节"(Byte):是由相连8个位组成的信息存储单位。字节是目前计算机最基本的存储单位;也是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最基本的计量单位。一个字节通常可以存储一个字符(如字母、数字等)。只有字节才有地址的概念。对一种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以字节为单位赋予的地址称为字节编址;也是目前计算机最基本的存储单元编址什么是计算机的单元结构?数据必须首先在计算机内被表示,然后才能被计算机处理。计算机表示数据的部件主要是存储设备;而存储数据的具体单位是存储单元;因此,了解存储单元的结构是十分必要的。(1)"位"(Bit):是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一"位"只能表示0和1中的一个,即一个二进制位,或存储一个二进制数位的单位。(2)"字节"(Byte):是由相连8个位组成的信息存储单位,

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目标 (2) 适用范围 (2) 一、设备分类 (2) 二、设备分级 (2) 1、笔记本电脑分类 (3) 2、设备分级 (3) 3、人个电脑和存储设备管理规定 (4) 4、个人电脑的运行配置的更新 (5) 6、数据保密和安全管理 (6) 7、日常管理 (6) 8、领取流程 (7) 9、维护、维修与赔偿 (7) 10、归还 (8) 11、注意事项 (9)

目标 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目前已经成为员工办公的主要设备,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分级,根据不同权限,规范各类设备的使用,以提高公司对这些设备使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员工。 一、设备分类 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在硬件管理大类里同属于三级硬件包括台式机、笔记本、手机、移动存储等办公终端或存储设备,标记为H3(见《硬件资产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其上存储的或操作的信息重要性和安全级别的不同,可以划分了一至五级,标记为M1~M5(当设备没有存放或操作任何信息资产时,标记为M5)。为了便于识别不同设备的风险,将上述设备分为以下细类并给予相应的标记。 1、台式机和固定存储:指不可移动的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标记为FX(固定)。 2、移动机:指笔记本、手机移动设备。标记为MP(移动个人)。 3、可读写的移动存储:指所有可读写的移动存储,包括优盘、移动硬盘、可读写的光盘等。标记为MW(移动可写) 4、只读移动存储:一旦写入即不可擦除的移动设备,如只读光盘等。标记为MR(移动只读)。 5、其他硬件设备:除H3类硬件设备外,其他固定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交换机(H1、H2、H4)等,标记缺省为FX(即可以不作标记)。 二、设备分级

计算机磁盘存储设备论文

计算机磁盘存储设备研究 摘要:硬件设备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而存储设备是计算机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探讨的是计算机磁盘存储设备中的硬盘和移动存储设备。对硬盘的工作原理、分类、维护及移动存储设备的重要性、类型这些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计算机磁盘存储设备做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computer disk storage devices study wang huibo (zhejiang province radio and tv service company,hangzhou310005,china) abstract:the hardware is the computer is running,the storage device is the computer an integral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hard disk and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s in the computer disk storage devices.the hard drive works,classification,maintenance and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s,the importance of these aspects of the type described,in order to do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mputer disk storage devices. keywords:computer;hardware;storage

常用存储设备

常用存储设备 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主要是磁盘和光盘,还有些专用的计算机配有数据磁带机。磁盘分为硬盘和软盘。 1.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如图1及图2所示。它被密封在硬盘驱动器内部,一般固定安装在主机箱内。硬盘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一般都存放在硬盘上。现在的硬盘容量一般以GB作为单位,硬盘的盘符常用“C:”、“D”等来表示。2.软盘与软盘驱动器 软盘的体积较小,可以方便携带,但容量一般较小。常见的软盘以为3.5英寸,1.44MB为主,它不适合存储数据量较大的多媒体信息。 软盘驱动器简称为软驱,固定在计算机的主机箱上。计算机是通过软驱来对软盘中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软盘驱动器与软盘外观如图3、图4所示: (1)软盘的操作: 使用软盘时,先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插入软盘时要注意:将软盘的正面朝上,读写孔朝前,轻轻地插入驱动器中,插入到一定程度后,驱动器会自动将磁盘锁定在正确的位置。取出磁盘时,只须按下软驱上的按钮,软盘会自动弹出,将它取出来即可。 (2)软盘的保存方法: ★不要折叠或弯曲软盘; ★让软盘远离高温、潮湿的地方; ★不要靠近有磁性的物质; ★注意防尘和防水。 3.光盘与光盘驱动器 一张普通光盘的容量为650MB,光盘携带方便,容量大,保存时间长。 (1)光盘的分类和光驱的操作步骤 光盘可以分成:CD-ROM、CD-R、CD-RW等。现在最常用的是CD-ROM,CD-R、CD-RW也常用。CD-ROM只能读不能写、CD-R只能写入一次、CD-RW可以多次擦写。光驱的读写速度有1、2、4、8、16、24、40、50等。 (2)光驱的操作步骤: 使用光盘时,先将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小心进行: ★用手轻轻按一下光盘驱动器右下方的开关按钮。 ★光驱的托盘自动弹出。 ★将光盘的正面朝上放在托盘中间。 ★再按一下光盘驱动器右下方的开关按钮。 ★托盘自动缩回光驱中。 光盘使用后,还要小心地取出,方法与放入的方法类似:先轻轻按一下光盘驱动器右下方的开关按钮,在弹出的托盘中取出光盘,然后再按一下开关按钮,托盘自动缩回光驱中。4.优盘 优盘是一种新型的移动存储产品,主要用于存储较大的数据文件和在电脑之间方便地交换文件。优盘不需要物理驱动器,也不需外接电源,可热插拔,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优盘体积很小,重量极轻,可抗震防潮,特别适合随身携带,是移动办公及文件交换理想的存储产品。(1)优盘具有以下优异特性 ★不需要驱动器,无外接电源 ★容量大(16MB-256MB,未来可达2GB) ★体积非常小,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仅约20克

存储设备的简单介绍

存储设备的简单介绍 存储设备分为以下几类: 磁带机、磁带库、磁盘阵列、SUN网络存储、NAS网络存储、IP SAN网络存储、虚拟磁带库、光盘库、光盘库 ●磁带机: 磁带存储器的读写原理基本上与磁盘存储器相同,只是它的载磁体是一种带状塑料,叫做磁带。写入时可通过磁头把信息代码记录在磁带上。当记录代码的磁带在磁头下移动时,就可在磁头线圈上感应出电动势,即读出信息代码。磁带存储器由磁带机和磁带两部分组成。 磁带机的分类和结构 磁带的分类: 按带宽分有1/4英寸和1/2英寸; 按带长分有2400英尺、1200英尺和600英尺; 按外形分有开盘式磁带和盒式磁带; 按记录密度分有800位/英寸、1600位/英寸、6250位/英寸; 按带面并行记录的磁道数分有9道、16道等。 计算机系统中多采用1/2英寸开盘磁带和1/4英寸盒式磁带,它们是标准磁带 磁带机的分类: 按磁带机规模分,有标准半英1/2磁带机、盒式磁带机、海量宽磁带存储器。 按磁带机走带速度分,有高速磁带机(4—5m/s)、中速磁带机(2—3m/s)、低速磁带机(2m/s以下)。磁带机的数据传输率为C=D·v,其中D为记录密度,v为走带速度。带速快则传输率高。按磁带的记录格式分类,有启停式和数据流式。 ●磁带库 磁带库是像自动加载磁带机一样的基于磁带的备份系统,它能够提供同样的基本自动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但同时具有更先进的技术特点。它的存储容量可达到数百PB(1pb=100万GB),可以实现连续备份、自动搜索磁带,也可以在驱动管理软件控制下实现智能恢复、实时监控和统计,整个数据存储备份过程完全摆脱了人工干涉。 磁带库不仅数据存储量大得多,而且在备份效率和人工占用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网络系统中,磁带库通过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系统可形成网络存储系统,为企业存储提供有力保障,很容易完成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存储备份,或通过磁带镜像技术实现多磁带库备份,无疑是数据仓库、ERP等大型网络应用的良好存储设备。 ●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简称盘阵,计算机行业使用的一种企业级存储系统。盘阵把多个磁盘组合成一个阵列,通过RAID和虚拟化等技术手段,作为一个单一的存储设备来使用。通过把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中,盘阵可以减低数据的访问时间、提高访问速度;通过RAID等容错机制,它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另外,它还可以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 要全面理解“磁盘阵列”,就还必须了解以下几个重要概念: 最大存储容量是指磁盘阵列设备所能存储数据容量的极限,通俗的讲,就是磁盘阵列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硬盘数量乘以单个硬盘容量就是最大存储容量,其实这是个理论值。实际上这个数值还取决于所使用RAID(独立冗余磁盘整理)的级别,采用不同的RAID级别,有效的存储容量也就有所差别。通常,一般小型的磁盘阵列设备会支持几百GB的存储容量,适合中小型公司作

计算机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

计算机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 一、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的特点是:电脑开机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所有正在运行的数据和程序都会放置其中,并且随时可以对存放在里面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存取。它的工作需要由持续的电力提供,一旦系统断电,存放在里面的所有数据和程序都会自动清空掉,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根据组成元件的不同,RAM内存又分为以下十八种: 01.DRAM(Dynam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这是最普通的RAM,一个电子管与一个电容器组成一个位存储单元,DRAM将每个内存位作为一个电荷保存在位存储单元中,用电容的充放电来做储存动作,但因电容本身有漏电问题,因此必须每几微秒就要刷新一次,否则数据会丢失。存取时间和放电时间一致,约为 2~4ms。因为成本比较便宜,通常都用作计算机内的主存储器。 02.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静态,指的是内存里面的数据可以长驻其中而不需要随时进行存取。每6颗电子管组成一个位存储单元,因为没有电容器,因此无须不断充电即可正常运作,因此它可以比一般的动态随机处理内存处理速度更快更稳定,往往用来做高速缓存。 03.VRAM(Video RAM,视频内存)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显卡的视频数据输出到数模转换器中,有效降低绘图显示芯片的工作负担。它采用双数据口设计,其中一个数据口是并行式的数据输出入口,另一个是串行式的数据输出口。多用于高级显卡中的高档内存。 04.FPM DRAM(Fast Page Mode DRAM,快速页切换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改良版的DRAM,大多数为72Pin或30Pin的模块。传统的DRAM在存取一个BIT的数据时,必须送出行地址和列地址各一次才能读写数据。而FRM DRAM在触发了行地址后,如果CPU 需要的地址在同一行内,则可以连续输出列地址而不必再输出行地址了。由于一般的程序和数据在内存中排列的地址是连续的,这种情况下输出行地址后连续输出列地址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数据。FPM将记忆体内部隔成许多页数Pages,从512B到数KB不等,在读取一连续区域内的数据时,就可以通过快速页切换模式来直接读取各page内的资料,从而大大提高读取速度。在96年以前,在486时代和PENTIUM时代的初期,FPM DRAM被大量使用。 05.EDO DRAM(Extended Data Out DRAM,延伸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06第六节、计算机基硬件外部存储设备

第六节、计算机内部硬件外部存储设备 一、软盘及软驱 1.认识软磁盘 现在看到的软盘都是3.5英寸的, 通常简称3寸。3寸软盘都有一个 塑料外壳,比较硬,它的作用是保 护里边的盘片。盘片上涂有一层磁 性材料(如氧化铁),它是记录数 据的介质。在外壳和盘片之间有一 层保护层,防止外壳对盘片的磨 损。我们通常使用的软盘容量是 1.44M。 软盘外观如图所示。 2 软盘驱动器 软盘驱动器对软盘进行读写操作,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3寸软驱,可以读写1.44M的3寸软盘。 软驱的主要组成有:控制电路板、马达、磁头定位器和磁头。磁头其实是很小的,上下各有一个,我们看到的是它的滑轨。 二、硬盘 1.硬盘概述 目前市场上的常见的硬盘除昆腾公司的Bigfoot(大脚)系列为5.25英寸结构外,其他都为3.25英寸产品,其中又有半高型和

全高型之分。常用的3.5英寸硬盘外形大同小异,在没有元件的一面贴有产品标签,标签上是一些与硬盘相关的内容。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插座、硬盘主、从状态设置跳线器和数据线联接插座。如图所示。 2.硬盘结构 硬盘结构由固定面板、控制电路板、盘头组件、接口及附件等几大部分组成。 3.硬盘工作原理 概括地说,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 4.硬盘的性能指标 (1).单碟容量 (2).噪音与安全防震技术 (3).柱面数(Cylinders)、磁头数(Heads)和扇区数(Sectors) (4).硬盘的转速(RotationlSpeeD、 (5).缓存 (6).外部数据传输率 (6).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datatransferrate) (7).平均寻道时间

计算机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 目前,微型机的外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和光盘。 磁盘中主要以硬盘(Hard Disk或Fixed Disk)为主,软盘(Floppy Disk或Diskette)软件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容量硬盘常以兆字节(MB,一百万字节)和千兆字节(GB,十亿字节)为单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容量多为 4.3GB~30.1GB。作为个人计算机最大的数据储存器,硬盘容量自然是越大越好。而在容量上所受的限制,一方面来自厂家制作更大硬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来自计算机用户自身的实际工作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硬盘的选择应做到容量够用,有一定盈余。但现在4.3GB以下的硬盘基本已经被淘汰,因此,目前至少应选10GB 以上的硬盘。当前的主流硬盘为20.1GB,以后会逐步向30.1GB过渡。 (2)数据传输率硬盘的运行速度是购买者最关心的。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输到内存的速率,以每秒可传输多少兆字节来衡量(MB/s),常见的为10~40MB/s。数据传输率通常会受到总线速度、硬盘接口等因素的影响,对它影响最大的是硬盘磁头的读写速度。如追求更快的速度或考虑到以后的升级需要,则应选择支持Ultra DMA接口的硬盘。特别是大型文件使用较频繁的用户,更要注意选择高数据传输率硬盘。由于市场上这普通接口和Ultra接口硬盘的价格相差很小,所以,建议尽量购买支持Ultra DMA100的新型硬盘,即使你目前的主板不支持Ultra DMA(Inter 430HX、VX 及其更低档次的主板),经测试,这种硬盘的速度依然略高于普通硬盘。一旦以后将主板升级至TX甚至更高水平,该硬盘就可大显身手了。 (3)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计算机在发出一个寻址命令,到相应目标数据被找到所需时间,我们常以它来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平均寻道时间越小,硬盘的运行速率相应也就越快。一般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在7.5~14ms。IDE接口的硬盘应在9.7~12ms,请在购买时务必看清。 (4)硬盘高速缓存与计算机的其他部件相似,硬盘也通过将数据暂存在一个比其磁盘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来提高速度,这个缓冲区就是硬盘的高速缓存(CACHE)。硬盘上的高速缓存可大幅度提高硬盘存取速度,这是由于目前硬盘上的所有读写动作几乎都是机械式的,真正完成一个读取动作大约需要10ms以上,而在高速缓存中的读取动作是电子式的,同样完成一个读取动作只需要大约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主存,内存,外存)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 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RAM和ROM是啥意思 ROM是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资料并且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 ram是数据缓存即运行内存,电脑的内存条;rom是数据存储即文件存储用,电脑的硬盘。 RAM:随机存储器,一般是指内存 ROM: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一般是指主板bios或者显卡bios。 主板BIOS: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是一组被固化到电脑中,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1 常见存储类型 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区别见图2) 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 1.1 DAS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 SAN 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如SCSI, ESCON 及Fibre- Channels。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 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录像存储 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SAN是将存储和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分开,系统对存储的访问通过专用的存储网络来访问,对存储的管理可交付与存储网络来管理,优点是高效的存储管理、存储升级容易,而缺点则是系统较大,成本过高,适用于高端设备。NAS则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网络接口,对存储的访问是通过通用网络接口,访问通过高层接口实现,同时设备可专注与存储的管理,优点是系统简单、兼容现有系统、扩容方便,缺点则是效率相对比较低。 典型的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设备一般都采用DAS方式,即自身包含若干硬盘,录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后直接存储在本地硬盘中,回放也从本地硬盘中读出。网络功能只是个附加的功能,主要面向远程终端实时监控本地图像和回放本地录像。在系统比较大时,这种方式必然是分布式存储的,给系统管理带来了麻烦。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发展将使网络成为中心,而规模的增大使得分布式存储的缺点更加显着。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解决了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所限制的这些问题,作为下一代数字录像系统,其优势表现在: a 优良的设备环境:由于硬盘的不稳定性,需要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来延长硬盘的寿命和减少存储的不可用时间。NAS作为专业的存储设备,针对多硬盘环境作了优化设计,让硬盘工作的更稳定、更可靠。 b 专业的存储管理:有效的存储管理在数据量上升时更加显得重要,数据的安全性与冗余性将更受关注。NAS通过专业软件对大容量存储进行管理,增加安全机制及冗余管理,使得存放的数据更便捷、更放心。 c 轻松的容量扩张:对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今日,更加看重存储容量的可扩张性。NAS的容量扩张基本上是Plug&Play的模式,方便用户升级。另外,NAS还可实现系统升级与存储升级的分离,更适合一个逐渐发展的系统。 本系统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但从网络可靠性方面考虑,采用二级存储机制,即录像时直接录制在DVR中,在其中保存一定时间,定期再将DVR中的录像转存至NAS 中。采用二级存储机制,虽然比直接网络存储复杂,但可以将网络的不可靠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以确保录像数据的完整性。

计算机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计算机存储设备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存储设备的发展及现状 教学重点:计算机存储设备的认识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算机为什么盘符是从C盘开始的,而没有A盘和B盘? 答:1、电脑A盘和B盘是什么? 说到电脑为什么没有A盘和B盘的话,那就要牵扯到计算机刚刚崛起发展的初期,计算机刚刚研发出来,还是一个没有硬盘的时代,在那个年代我们存储数据是通过A,B软盘进行存储,而且这个A盘和B盘软盘的存储空间很小,A盘存储大小是1.44MB,形状大小是3.5寸软盘,主要是为了存储操作系统文件。而B盘的存储大小是360K。形状大小是5.2寸软盘,是用来存放一般文件,基本上是随便保存几个文档就满了。 随着计算机逐渐发展,后来出现了硬盘c.d.e盘,这些硬盘几百MB的硬盘容量已经远远可以超过1.44MB的A盘和360K的B盘。再后来又更多存储设备,比如U盘,移动硬盘各种各样的盘符了。这些移动硬盘,SD卡,随着技术发展,存储设备使用方便,容量越来越大。对于软盘A,B盘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可以说是取代也可以说是被淘汰。 2、A盘是最老的盘,虽然是软盘,那为什么电脑上面已经找不到了? 因为A,B盘它是软盘,A、B两个盘符都是系统分配给软驱的,存储空间很小,数据传输的速度也是非常慢,而从C盘开始就是按硬盘的存储来往后排的,而你的电脑如果没有安装软驱的话,在我的电脑是没有A,B盘了,因为现在的电脑也不需要强制性的安装软盘了,假如你安装了软驱的话就会出现一个软驱盘A盘了,没有的话就不会显示了。 对于接触电脑比较晚的我们,就已经找不到A盘和B盘的踪影了,已经没有人去关心这两个盘是否还存在了。也许只能在垃圾场和博物馆才能找到他们了吧!或许将来c盘和D盘也会慢慢被淘汰而被别人遗忘,未来的事情有谁能预想的到呢! 电脑中的A盘和B盘是软驱是以前留下来的传统。有网友说到是A盘变成了我的文档,B盘成了网上邻居,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吧。 二、 三、 四、本课总结 五、课外拓展 课后反思

计算机存储原理及其技术发展

计算机存储原理及其技术发展 计算机的组织结构中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集成电路或介质,存储器的种类有很多。而存储系统是指计算机中由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各种存储设备、控制部件及管理信息调度的设备(硬件)和算法(软件)所组成的系统。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不能同时满足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计算机中必须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级层次存储器,以最优的控制调度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构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储系统。 一、计算机存储原理 计算机中主要使用动态存储器(DRAM),动态存储器每片只有一条输入数据线,而地址引脚只有8条。为了形成64K地址,必须在系统地址总线和芯片地址引线之间专门设计一个地址形成电路。使系统地址总线信号能分时地加到8个地址的引脚上,借助芯片内部的行锁存器、列锁存器和译码电路选定芯片内的存储单元,锁存信号也靠着外部地址电路产生。当要从DRAM芯片中读出数据时,CPU 首先将行地址加在A0-A7上,而后送出RAS锁存信号,该信号的下降沿将地址锁存在芯片内部。接着将列地址加到芯片的A0-A7上,再送CAS锁存信号,也是在信号的下降沿将列地址锁存在芯片内部。然后保持WE=1,则在CAS有效期间数据输出并保持。 衡量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存储容量,速度,可靠性,访问方式及其价格等。计算机最初采用串行的延迟线存储器,不久又用磁鼓存储器。后来又使用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而半导体存储器的产生逐渐取代磁芯存储器。在逻辑结构上,并行存储和从属存储器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主存的供数速度,缓和了主存和高速的中央处理器速度不匹配的矛盾。1968年IBM- 360/85最早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结构。1970年,美国RCA公司研究成功虚拟存储器系统。IBM 公司于1972年在IBM370系统上全面采用了虚拟存储技术。 (一)存储器按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内存和外存 1.内存是在主机板上用来存放当前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以便向中央处理机高速提供信息。其特点是容量小、速度较快,也叫做主存。内存为随机存储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地址寄存器用来存放由地址总线提供的将要访问的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